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流固耦合法的垂直轴风力机叶片翼型气动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梁胜龙 崔鹏宇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7-89,94,共4页
为了使风力发电机组具有较稳定的工作性能,提高其风力机叶片翼型的使用寿命,对叶片翼型进行了强度分析。以NACA0015(对称翼型)叶片翼型为研究对象,对其建立了三维模型,设定了旋转域及相关边界条件,采用流固耦合方法,利用ANSYS-CFX软件... 为了使风力发电机组具有较稳定的工作性能,提高其风力机叶片翼型的使用寿命,对叶片翼型进行了强度分析。以NACA0015(对称翼型)叶片翼型为研究对象,对其建立了三维模型,设定了旋转域及相关边界条件,采用流固耦合方法,利用ANSYS-CFX软件对垂直轴风力机叶片翼型进行了气动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在常温常压且风速10 m/s,转速80 r/min的工况下,位于叶片后缘处变形最大为3.961×10-4mm,不同位置变形量与厚度呈线性关系,适当增大叶片翼型后缘厚度的方法,能够增强叶片翼型的强度,使其具有很好的抗变形能力。因此,增加叶片翼型厚度可减小叶片翼型变形量,提高叶片翼型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垂直轴 叶片翼型 气动性能 流固耦合法 边界条件 ANSYS-CFX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固耦合法的一种新型过滤器的结构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佘建国 耿立新 陈宁 《机械》 2015年第11期26-30,44,共6页
对一种新型过滤器的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进行了概述,并在Solid Works中完成了过滤器装配体的三维实体建模。基于流固耦合方法,使用Fluent软件对过滤网和过滤器腔体内部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将Fluent的流场压力计算结果作为ANSYS Wor... 对一种新型过滤器的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进行了概述,并在Solid Works中完成了过滤器装配体的三维实体建模。基于流固耦合方法,使用Fluent软件对过滤网和过滤器腔体内部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将Fluent的流场压力计算结果作为ANSYS Workbench中的Static Structural结构静力分析的表面载荷完成耦合计算,进而求解其在水压力作用下的应力和变形。通过对模拟计算结果的分析与研究,对这种新型过滤器的局部结构进行了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滤器 流固耦合法 FLUENT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固耦合法的储罐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翁羽 邓志安 +2 位作者 刘佳伦 潘杰 吴刚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20年第3期1-3,共3页
针对一种储罐在一定装液量下的地震瞬态响应进行分析探讨。使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和FEM(Finite Element Method)耦合的数值分析方法进行计算,考虑气液两相黏性湍流态流体与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获得了一定液体装量下该... 针对一种储罐在一定装液量下的地震瞬态响应进行分析探讨。使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和FEM(Finite Element Method)耦合的数值分析方法进行计算,考虑气液两相黏性湍流态流体与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获得了一定液体装量下该容器在典型地震历程下的液体自由表面变化和结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在典型地震时程作用下,容器结构的响应由初始的小幅振动发展为高幅值振动,随着流固相互作用的充分发展,容器响应受液体晃动主导。通过比较无耦合的附加质量方法和流固耦合方法之间的差异,验证了耦合法在计算储罐地震响应问题上的优势,研究结果可以为工程安全分析提供参考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罐 地震响应 流固耦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流固耦合方法研究油藏压裂后应力应变和孔渗特性变化 被引量:13
4
作者 范学平 徐向荣 张士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7-50,共4页
油藏压裂后将引起地应力场发生变化,使岩石变形,导致孔隙度和渗透率变化,进而影响产量。为研究这一问题,作者建立了油藏压裂后流-固耦合渗流模型,考虑了以下因素:油藏岩石变形,地应力、孔隙度和渗透率变化,人工裂缝,流体渗流... 油藏压裂后将引起地应力场发生变化,使岩石变形,导致孔隙度和渗透率变化,进而影响产量。为研究这一问题,作者建立了油藏压裂后流-固耦合渗流模型,考虑了以下因素:油藏岩石变形,地应力、孔隙度和渗透率变化,人工裂缝,流体渗流与岩石应变耦合,储藏渗流与裂缝渗流耦合,非达西效应等。较详细地给出了耦合方程及推导过程。控制方程包括的未知变量有压力、饱和度及位移,11个变量,和11个方程。用有限差分方法将流体渗流和岩石应变方程离散成主对角占优的七对角矩阵,可在修改已有三维二相渗流和三维固体力学程序的基础上,采用隐式迭代方法求解。示例分析表明,用此模型可以研究储层应力应变、孔隙度和渗透率随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为开发方案制定、整体压裂设计、压后生产管理等方面提供定量分析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法 压裂 多相流体 应力应变 数学模型 油藏 孔渗特性 孔隙度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固耦合不可压物质点法及其在晃动问题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张雄 张帆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82-587,共6页
作为一种混合拉格朗日欧拉法,物质点法在流固耦合问题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对于自由液面的流动问题,基于物质点法框架已建立了弱可压物质点法和完全不可压物质点法,但在处理流固耦合问题时遇到了困难。弱可压物质点法由于采用可压缩... 作为一种混合拉格朗日欧拉法,物质点法在流固耦合问题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对于自由液面的流动问题,基于物质点法框架已建立了弱可压物质点法和完全不可压物质点法,但在处理流固耦合问题时遇到了困难。弱可压物质点法由于采用可压缩状态方程,导致求解时间步长过小,压力振荡严重,产生了非物理的飞溅现象;完全不可压物质点法基于投影算法和不可压条件,消除了弱可压物质点法的压力振荡,提高了时间步长,但难以处理移动边界问题。基于变分形式的投影算法提出了一种新型流固耦合不可压物质点法,得到了体积加权的压力泊松方程PPE(Pressure Poisson Equation),解决了完全不可压物质点法无法处理不规则边界和移动边界的问题。采用流固耦合不可压物质点法研究了运动刚体容器中的液体晃动问题,并与已有实验和数值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点 流固耦合不可压物质点 压力泊松方程 液体晃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海域水位变化的船撞桥流固耦合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郭健 郑阳飞 宋神友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4-29,共6页
为研究水流对船撞桥过程的影响及水位对桥梁动力响应的影响,以金塘大桥非通航孔段连续梁桥为背景,采用ANSYS-LSDYNA软件建立流固耦合和附加质量2类船撞桥模型,分析流体对撞击过程中撞击力和能量转移的影响以及不同水位下桥梁各构件的动... 为研究水流对船撞桥过程的影响及水位对桥梁动力响应的影响,以金塘大桥非通航孔段连续梁桥为背景,采用ANSYS-LSDYNA软件建立流固耦合和附加质量2类船撞桥模型,分析流体对撞击过程中撞击力和能量转移的影响以及不同水位下桥梁各构件的动力响应,并通过缩尺模型试验验证流固耦合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采用流固耦合法计算的撞击力幅值较附加质量法大15%左右;直接受撞区、桩基承台连接处、桥墩承台连接处是桥梁遭受船撞时的高危应力区;水位越高,撞击时桥梁上部构件的位移越大;低水位下,船舶直接与桩基发生碰撞,对桥梁下部结构的潜在破坏较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防撞 流固耦合法 附加质量 撞击力 能量转移 水位变化 有限元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渗流力法的深埋隧洞围岩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项勋 任旭华 张继勋 《水力发电》 CAS 2022年第12期42-47,共6页
在进行渗流应力分析时,等效渗流力法较流固耦合法具有概念清晰、便于理解等优点。利用FLAC3D内置fish语言提取渗流场总水头分布,采用tecplot对总水头在x、y、z向求导,获取单元平均水力梯度,计算等效渗流力并以外力的形式施加于各单元上... 在进行渗流应力分析时,等效渗流力法较流固耦合法具有概念清晰、便于理解等优点。利用FLAC3D内置fish语言提取渗流场总水头分布,采用tecplot对总水头在x、y、z向求导,获取单元平均水力梯度,计算等效渗流力并以外力的形式施加于各单元上进行渗流计算,并通过算例验证该方法在模拟隧洞开挖渗流工况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某深埋引水隧洞渗流工况围岩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堵排结合的工程措施能有效降低衬砌高外水压力,对维持围岩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隧洞 围岩稳定分析 耦合计算 等效渗流力 流固耦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效荷载法在超大断面公路隧道爆破数值计算中的适用性 被引量:1
8
作者 孟祥林 汪洋 +2 位作者 高进 晏启祥 郭治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1期13582-13591,共10页
为了探究选取最优的计算方法研究超大断面公路隧道爆破施工对先后行隧道的影响,分别采用流固耦合法、初始体积分数法和等效荷载法建立单孔爆破有限元模型模拟单孔耦合装药情况下的爆破过程,从岩体破碎效果、计算效率等方面对比选定等效... 为了探究选取最优的计算方法研究超大断面公路隧道爆破施工对先后行隧道的影响,分别采用流固耦合法、初始体积分数法和等效荷载法建立单孔爆破有限元模型模拟单孔耦合装药情况下的爆破过程,从岩体破碎效果、计算效率等方面对比选定等效荷载法为最优的计算方法,并建立隧道数值模型应用等效荷载法计算研究后行隧道爆破对先后行隧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后行隧道爆破施工时先行隧道综合振速显著区域出现在隧道掘进方向上,逆隧道掘进方向隧道衬砌动力响应程度较小;②先行隧道受影响最大位置为迎爆侧右边墙,影响最小位置出现在背爆侧左拱脚;③后行隧道监测断面振速最大值出现在左拱腰位置,施工时要重点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断面公路隧道 等效荷载 数值计算 单孔爆破 流固耦合法 初始体积分数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的输流管道模态计算方法与试验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大千 钟林林 +1 位作者 孔祥意 杨兵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7年第5期35-44,共10页
为了更好地解决输流管道模态求解问题,利用有限元软件,采用流固耦合法和等效质量法对两端固定封闭条件下的不同参数输流管道的模态进行了计算,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不同管材、不同管径及不同壁厚的管道,在计算前七阶模态时,... 为了更好地解决输流管道模态求解问题,利用有限元软件,采用流固耦合法和等效质量法对两端固定封闭条件下的不同参数输流管道的模态进行了计算,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不同管材、不同管径及不同壁厚的管道,在计算前七阶模态时,等效质量法可以很好地替代流固耦合法。通过研究管道的径厚比,发现在径厚比为8至20范围内,等效质量法模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随着径厚比的增大而减小。由此总结出输流管道模态计算的简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流管道 流固耦合法 等效质量 模态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东组泥岩大断面隧道开挖面大变形滑塌失稳机制与防治措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吕敬康 阳军生 +3 位作者 郑响凑 汤宇 谢亦朋 梁雄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8-1432,共15页
隧道穿越富水软弱地层时易发生开挖面滑塌失稳破坏,为此,本文以郑万高铁巴东隧道为工程依托、以巴东组紫红泥岩为研究对象,开展系列室内试验,揭示泥岩遇水软化的力学特征。综合考虑围岩节理发育及施工扰动等因素的影响,基于Hoek-Brown... 隧道穿越富水软弱地层时易发生开挖面滑塌失稳破坏,为此,本文以郑万高铁巴东隧道为工程依托、以巴东组紫红泥岩为研究对象,开展系列室内试验,揭示泥岩遇水软化的力学特征。综合考虑围岩节理发育及施工扰动等因素的影响,基于Hoek-Brown强度准则将室内试验获取的完整岩体的强度参数转化为现场岩体参数,并采用两相单质点流固耦合物质点法(MPM)对隧道开挖面滑塌失稳大变形全过程进行模拟,并结合现场评价超前帷幕注浆预加固措施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开挖面滑塌失稳过程可大致分为开挖面隆起变形、开挖面局部失稳及滑塌体加速运动、滑塌体稳定这3个主要阶段。随着开挖面前方滑塌体的加速运动,围岩的渗流场发生明显的变化,渗水形态呈“漏斗状”,水流向开挖面“缺口”汇集;滑塌体稳定后呈锥体状堆积,滑塌体坡脚与开挖面的距离约25 m,与现场滑塌体最终形态较吻合。采取超前帷幕注浆预加固措施后围岩稳定性较好,确保了隧道施工安全顺利推进。流固耦合物质点法可动态再现地下水渗流作用下软弱地层隧道滑塌失稳破坏全过程,可为类似工程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东组泥岩 大变形失稳 流固耦合物质点 帷幕注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水流影响的船桥碰撞效应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郭健 王银辉 邹毅松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8-53,共6页
为研究流体对船桥正面碰撞动力响应的影响,运用ANSYS LS-DYNA软件,分别采用流固耦合法和附加质量法建立考虑流体影响的船桥正面碰撞计算模型,分析不同吃水深度的船体与桥墩碰撞时流场对撞击力和撞击能量的影响,比较在简化的附加质量法中... 为研究流体对船桥正面碰撞动力响应的影响,运用ANSYS LS-DYNA软件,分别采用流固耦合法和附加质量法建立考虑流体影响的船桥正面碰撞计算模型,分析不同吃水深度的船体与桥墩碰撞时流场对撞击力和撞击能量的影响,比较在简化的附加质量法中,将水流模拟成不同的附加质量(0.02~0.07倍船体质量)时,撞击力和撞击能量计算的误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船体吃水深度对船桥碰撞的计算结果有一定的影响,特殊船型和深吃水的情况下需要考虑不同吃水深度所造成的船桥碰撞力的变化。当采用简化的附加质量法考虑水流对船桥碰撞的影响时,0.02~0.07倍船体质量的附加质量参数选取并不能涵盖船舶在不同吃水深度下的流场耦合效应,在船舶深吃水的情况下有接近10%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桥碰撞 流固耦合法 附加质量 吃水深度 附加质量 撞击力 能量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Computational Framework for Parachute Inflation Based on Immersed Boundary/Finite Element Approach
12
作者 HUANG Yunyao ZHANG Yang +3 位作者 PU Tianmei JIA He WU Shiqing ZHOU Chunhua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24年第4期502-514,共13页
A computational framework for parachute inflation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immersed boundary/finite element approach within the open-source IBAMR library.The fluid motion is solved by Peskin's diffuse-interface i... A computational framework for parachute inflation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immersed boundary/finite element approach within the open-source IBAMR library.The fluid motion is solved by Peskin's diffuse-interface immersed boundary(IB)method,which is attractive for simulating moving-boundary flows with large deformations.The adaptive mesh refinement technique is employed to reduce the computational cost while retain the desired resolution.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parachute is solved with the finite element approach.The canopy and cables of the parachute system are modeled with the hyperelastic material.A tether force is introduced to impose rigidity constraints for the parachute system.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present framework is validated by simulating inflation of a constrained square plate.Application of the present framework on several canonical cases further demonstrates its versatility for simulation of parachute inf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achute inflation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immersed boundary method finite element method adaptive mesh refine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片炸药作用于波纹板防爆墙时的流场压力分析
13
作者 罗放 张世联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5-143,共9页
在薄片炸药冲击试验中,所产生的均布流场压力会对波纹板防爆墙造成中拱效果,但该作用机理尚未明确。在该试验的比较基础上,通过流固耦合法对薄片炸药所产生的流场压力变化开展研究。在分析波纹面板及空气的压力分布变化后,发现并揭示了... 在薄片炸药冲击试验中,所产生的均布流场压力会对波纹板防爆墙造成中拱效果,但该作用机理尚未明确。在该试验的比较基础上,通过流固耦合法对薄片炸药所产生的流场压力变化开展研究。在分析波纹面板及空气的压力分布变化后,发现并揭示了波纹面板上出现第二次压力峰值和自由边压力耗散现象的机理。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了薄片炸药量和槽型深度对流场压力和波纹面板变形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随着炸药量增加,二次压力峰值将使波纹面板中拱现象愈加明显,而槽型深度会加大压力峰值。文中机理和定量分析可为海洋平台防爆结构的设计分析提供补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片炸药 流固耦合法 流场压力 压力耗散 第二次压力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叶桨型科考船艉部振动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西安 吴广明 李伟杰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2-37,共6页
针对某直叶桨科考船,运用有限元法,参考CCS《船舶振动控制指南》的相关要求,对其艉部区域振动固有频率进行计算,研究甲板板架、船底板架和舱壁板架固有频率计算的边界条件。讨论使用艉部舱段模型计算艉部固有频率的建模范围和附连水施... 针对某直叶桨科考船,运用有限元法,参考CCS《船舶振动控制指南》的相关要求,对其艉部区域振动固有频率进行计算,研究甲板板架、船底板架和舱壁板架固有频率计算的边界条件。讨论使用艉部舱段模型计算艉部固有频率的建模范围和附连水施加方法。结果表明,对于甲板,板架垂向建模范围要延伸到二甲板处;船底板架,垂向建模范围要延伸到平台处;横舱壁建模范围在纵向要延伸3个肋位。采用局部舱段模型计算艉部固有频率时,推荐建模范围为1/4船长;流固耦合法和刘易斯法2种附连水施加方法计算结果差异较大,推荐使用流固耦合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艉部振动 模态分析 有限元 附连水质量 流固耦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碰撞模型的流冰-输水隧洞碰撞动态响应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鸿 贡力 +2 位作者 王忠慧 杜强业 张秉宗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4-171,共8页
位于西北寒区的输水隧洞在流冰期输水时会受到流冰不同程度的撞击作用。由于流冰与隧洞衬砌撞击时水介质会对其撞击结果产生一定的扰动性,因此,为了研究水介质对于中小型流冰撞击结果的影响作用,以引大入秦工程盘道岭37#隧洞为研究对象... 位于西北寒区的输水隧洞在流冰期输水时会受到流冰不同程度的撞击作用。由于流冰与隧洞衬砌撞击时水介质会对其撞击结果产生一定的扰动性,因此,为了研究水介质对于中小型流冰撞击结果的影响作用,以引大入秦工程盘道岭37#隧洞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基于附加质量法以及流固耦合法的流冰-输水隧洞碰撞模型,结合有限元软件LS-DYNA,对流冰撞击输水隧洞衬砌的动态响应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由于水介质的作用,两种碰撞模型中隧洞衬砌高应力区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在模拟流冰撞击输水隧洞时,附加质量模型的计算结果普遍偏大,但其具有建模简单且计算时间较短的优点;流固耦合模型由于将碰撞过程中动水作用以及流冰与输水隧洞逼近时产生的“水垫效应”考虑在内,使其能够更真实地模拟流冰与输水隧洞的真实碰撞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介质 流冰 输水隧洞 碰撞动态响应 附加质量 流固耦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淤地坝防渗改造渗流及坝坡稳定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彬鑫 聂兴山 田淳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9-136,共8页
为提高小流域地表水的利用率,解决山区灌溉用水问题,结合山西省偏关县咀儿上淤地坝开展淤地坝防渗改造的技术研究。针对该淤地坝上游坝坡,提出原土培厚、黏土斜墙、复合土工膜共3种改造措施5种改造方案,并考虑渗流场和应力场的耦合影响... 为提高小流域地表水的利用率,解决山区灌溉用水问题,结合山西省偏关县咀儿上淤地坝开展淤地坝防渗改造的技术研究。针对该淤地坝上游坝坡,提出原土培厚、黏土斜墙、复合土工膜共3种改造措施5种改造方案,并考虑渗流场和应力场的耦合影响,对原坝体和各种改造方案的渗流和坝坡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原坝体受渗透水的影响较大,无法安全蓄水;仅对上游坝坡进行原土培厚并不能使坝体满足防渗要求;在上游坝坡铺设黏土斜墙或土工膜可有效降低浸润线、减少渗流量、提高下游坝坡的稳定性;土工膜方案相对于其他方案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可以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优先考虑。研究结果对类似淤地坝防渗改造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地坝 流固耦合法 渗流 坝坡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ROVED ALGORITHM FOR CFD/CSD COUPLED SYSTEM DESIGN AND CALCULATION 被引量:4
17
作者 安效民 徐敏 陈士橹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10年第2期162-169,共8页
The data information transfer and time marching strategies between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and computational structural dynamics (CSD) play crucial roles on the aeroelastic analysis in a time domain. An... The data information transfer and time marching strategies between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and computational structural dynamics (CSD) play crucial roles on the aeroelastic analysis in a time domain. An improved CFD/CSD coupled system is designed, including an interpolation method and an improved loosely coupled algorithm. The interpolation method based on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BEM) is developed to transfer aerodynamic loads and structural displacements between CFD and CSD grid systems, it can be universally used in fluid structural interaction solution by keeping energy conservation. The improved loosely coupled algo-rithm is designed, thus it improves the computational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The new interface is performed on the two-dimensional (2-D) extrapolation and the aeroelastie response of AGARD445.6 wing.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roved interface has a superior accu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data transfer fluid and structure interaction aeroelastic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溪水库堆石混凝土重力坝静动力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郑菲 马明 +2 位作者 张帅 郭小龙 凌旭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0年第6期154-161,共8页
基于Ansys软件对甘肃省天水市曲溪水库堆石混凝土重力坝溢流坝段进行静、动力分析。研究了重力坝在静、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应力与应变分布规律。动力分析采用两种不同的动水附加方式,即流固耦合法与附加质量法,进行反应谱分析。研究了不... 基于Ansys软件对甘肃省天水市曲溪水库堆石混凝土重力坝溢流坝段进行静、动力分析。研究了重力坝在静、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应力与应变分布规律。动力分析采用两种不同的动水附加方式,即流固耦合法与附加质量法,进行反应谱分析。研究了不同动水附加方式在曲溪水库堆石混凝土重力坝动力分析中的应用。动力分析找出坝体结构薄弱位置,提出加固意见,保证大坝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石混凝土 重力坝 附加质量 流固耦合法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uid solid coupling model based on endochronic damage for roller compacted concrete dam 被引量:4
19
作者 顾冲时 魏博文 +1 位作者 徐镇凯 刘大文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1期3247-3255,共9页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n-layer rolling and pout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the complicated mechanical behavior of the roller compacted concrete dam (RCCD) construction interface, a constitutive m...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n-layer rolling and pout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the complicated mechanical behavior of the roller compacted concrete dam (RCCD) construction interface, a constitutive model of endochronic damage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endochronic theory and damage mechanics. The proposed model abandons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elastic-plastic yield surface and can better reflect the real behavior of rolled control concrete. Basic equations were proposed for the fluid-solid coupling analysis, and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corresponding key physical parameters were also put forward. One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program was obtained by studying the FEM type of the seepage-stress coupling intersection of the RCCD. The method was applied to an actual project,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luid-solid interaction influences dam deformation and dam abutment stability, which is in accordance with practice. Therefore, this model provides a new method for revealing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RCCD under the coupling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ller compacted concrete dam endochronic damage fluid-solid coupling analytical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uid-Solid Interaction Analysis of Drug Delivery Mechanism to Damaged Cancer Cellules in the Shape of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cone by Molecular Mechanics Approach
20
作者 Morteza Rasouli Gandomani Hassan Haddadpour 《Journal of Pharmacy and Pharmacology》 2016年第2期73-87,共15页
Drug delivery systems able to deliver the required dose of the drug to the target level use active or passive nano metric designed systems. In the earlier researches, carbon nanocones are used for transferring the ser... Drug delivery systems able to deliver the required dose of the drug to the target level use active or passive nano metric designed systems. In the earlier researches, carbon nanocones are used for transferring the serum to damaged proteins and damaged cancer cellules. In this lecture, stability analysis of drug delivery to damaged cancer cellutes is studied in the shape of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cone. In this method, each atom is considered as node and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m are supposed as 3D-beam elements. By supposing that potential energy in macro relations is equal to the nano relations, nano-drug characteristics can be calculated. Then shape functions can be extracted to use in blood's FEM model and using reduced-order method, divergence velocities of carbon nanocone can be found. In this lecture, carbon nanocones are modeled with different dimensions and boundary conditions and stability of them in blood flow is studied and optimized carbon nanocone is selected in blood flow. Results show that conical nano-drug structures have more efficiency in blood flow rather than tube nano-drug structures and by increasing length of carbon nanocones, dimensionless stability parameter decreased and by increasing declination angle of carbon nanocones, dimensionless stability parameter increa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ical Nano-Drugs molecular mechanics drug delive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