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式液相蛋白定量技术测定生物医用材料产品体液免疫评价中免疫球蛋白含量
1
作者 侯丽 王国伟 +1 位作者 孙晓霞 高冉冉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1年第1期96-99,共4页
该研究采用流式液相蛋白定量技术测定生物医用材料产品体液免疫评价中免疫球蛋白含量。选用牛源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为试验样品,按照高、中、低剂量组植入至Balb/C小鼠皮下至4周。4周后用流式液相多重蛋白定量技术测定IgG1、IgG2a、IgG2b... 该研究采用流式液相蛋白定量技术测定生物医用材料产品体液免疫评价中免疫球蛋白含量。选用牛源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为试验样品,按照高、中、低剂量组植入至Balb/C小鼠皮下至4周。4周后用流式液相多重蛋白定量技术测定IgG1、IgG2a、IgG2b、IgG3、IgA、IgM,将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中IgG3、IgA含量未见明显差异,而IgG1、IgG2a、IgG2b、IgM含量显著性高于阴性对照组;样品组高、中、低剂量组均未见明显差异。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生物医用材料产品体液免疫评价中免疫球蛋白含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液相蛋白定量技术 生物医用材料 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微球捕获蛋白定量检测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晓雪 户乃丽 +1 位作者 邹林樾 赵君朋 《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9期129-132,共4页
流式微球捕获蛋白定量检测技术也被称为悬浮点阵技术、液态芯片技术,是基于流式检测技术和荧光微球捕获技术的液相、高通量、多重蛋白定量技术,基本原理是在荧光编码捕获微球表面进行的荧光标记液相抗原抗体反应,具有流式技术检测速度... 流式微球捕获蛋白定量检测技术也被称为悬浮点阵技术、液态芯片技术,是基于流式检测技术和荧光微球捕获技术的液相、高通量、多重蛋白定量技术,基本原理是在荧光编码捕获微球表面进行的荧光标记液相抗原抗体反应,具有流式技术检测速度快、定量准确、多参数、高通量的特点,检测所需样品量小,可同时检测一个样品中数种到数十种可溶性蛋白,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是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检测的一项良好的替代技术,在病毒感染、各类炎症、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病、肿瘤、移植、药物研发等相关的研究领域具有应用价值,在儿科危重病患儿的诊断和治疗、急性公共传染性疾病的研究和临床诊治中具有特殊意义。文章主要介绍流式微球捕获蛋白定量检测技术的技术原理、特点、应用与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液相多重蛋白定量技术 蛋白捕获微球 酶联免疫吸附技术 细胞因子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O标记联合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率质谱技术定量测定阿胶中的明胶 被引量:9
3
作者 沙小梅 胡姿姿 +5 位作者 涂宗财 张路正 李鑫 王辉 张露 黄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88-294,共7页
采用胰蛋白酶催化的^(18)O标记联合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率串联质谱技术(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linear ion trap/Orbitrap high-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HPLC-LTQ/Orbitrap MS/MS)研究阿胶的特征性多肽的^(18)O... 采用胰蛋白酶催化的^(18)O标记联合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率串联质谱技术(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linear ion trap/Orbitrap high-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HPLC-LTQ/Orbitrap MS/MS)研究阿胶的特征性多肽的^(18)O标记情况和明胶混合物中阿胶、牛皮明胶的定量情况。结果表明,阿胶的特征性多肽均能被2个^(18)O原子标记,当^(18)O和^(16)O标记多肽以20∶1、10∶1、5∶1、1∶1和1∶5的质量比例混合时,检测到的^(18)O与^(16)O标记多肽比值分别为19.66、10.24、5.01、1.00和0.20。当阿胶和牛皮明胶质量比以1∶10、1∶1和10∶1混合,以^(18)O标记物为内标,检测到的阿胶与明胶比值分别为0.10、1.02和9.72。因此,胰蛋白酶催化的^(18)O标记联合HPLC-LTQ/Orbitrap MS/MS适用于阿胶产品中目标明胶的含量检测,可为阿胶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胶 牛皮明胶 定量检测 蛋白酶催化的18O标记 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率质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源炎症因子流式蛋白定量试剂盒的优化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胡茂志 赵维芯 +4 位作者 康喜龙 顾杰 潘志明 崔桂友 焦新安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21,共5页
以小鼠炎症因子流式蛋白定量(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检测试剂盒为参考,分别从降低试剂用量和缩短孵育时间两个方面进行优化,然后以沙门菌感染小鼠为模型,动态分析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分泌情况。结果表明,试剂用量由50μL降至20μ... 以小鼠炎症因子流式蛋白定量(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检测试剂盒为参考,分别从降低试剂用量和缩短孵育时间两个方面进行优化,然后以沙门菌感染小鼠为模型,动态分析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分泌情况。结果表明,试剂用量由50μL降至20μL、孵育时间由2h缩短至30min仍然可以得到较好的检测效果。沙门菌感染小鼠后,利用该方法动态分析了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并且发现炎症因子的早期分泌与沙门菌在小鼠体内的定殖呈正相关。通过CBA技术的优化和初步应用,为其推广应用提供了重要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蛋白定量技术 剂量 孵育时间 沙门菌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蛋白质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刘佳音 安洋 +4 位作者 苏俊 杜光光 王佳 董庆海 刘继华 《药学研究》 CAS 2021年第7期476-480,共5页
随着科学的进步,质谱从一种用来分析有机化合物的分子量和结构的强有力工具发展成了可以应用于生物大分子分析的必不可少的技术。近些年来,将具有强大分离能力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发展迅猛,有着高灵敏度、高分辨率、... 随着科学的进步,质谱从一种用来分析有机化合物的分子量和结构的强有力工具发展成了可以应用于生物大分子分析的必不可少的技术。近些年来,将具有强大分离能力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发展迅猛,有着高灵敏度、高分辨率、专属性强等优点,在食品分析、药品分析、生物样品等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对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蛋白质组学方面与蛋白质的定性定量分析方面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蛋白质组学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RAQ技术对低级别胶质瘤与正常脑组织差异性表达蛋白的初步筛选研究
6
作者 彭大云 吴晓莉 +3 位作者 韩丽芳 庄洁娜 廖月媛 廖秋林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8期5-10,共6页
目的应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筛选低级别胶质瘤与正常脑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质。方法将6例低级别胶质瘤实体组织标本与2例正常脑组织标本各自混合后提取总蛋白,进行定量分析和酶解。iTRAQ标记后进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 目的应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筛选低级别胶质瘤与正常脑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质。方法将6例低级别胶质瘤实体组织标本与2例正常脑组织标本各自混合后提取总蛋白,进行定量分析和酶解。iTRAQ标记后进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通过Mascot2.9软件进行相关图谱分析。结果有效鉴定出低级别胶质瘤与正常脑组织差异表达蛋白质162个,其中34个上调蛋白质,128个下调蛋白质,这些差异表达蛋白质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参与不同的代谢以及信号通路。结论通过iTRAQ技术可有效鉴定出众多低级别胶质瘤与正常脑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质,为后续寻找低级别胶质瘤的生物标记物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级别胶质瘤 蛋白质组学 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 生物标记物 定量分析 酶解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RAQ技术及其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3
7
作者 谢秀枝 王欣 +3 位作者 刘丽华 董世雷 皮雄娥 刘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16-621,共6页
近年来随着蛋白质组学的迅速发展,其相应的方法学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一系列新技术融入了蛋白质组学研究中,极大地促进了这门学科的发展.相对和绝对定量同位素标记(iTRAQ)技术与高度敏感性和准确性的串联质谱及多维液相色谱联用技... 近年来随着蛋白质组学的迅速发展,其相应的方法学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一系列新技术融入了蛋白质组学研究中,极大地促进了这门学科的发展.相对和绝对定量同位素标记(iTRAQ)技术与高度敏感性和准确性的串联质谱及多维液相色谱联用技术已成为蛋白质定性和定量研究的主要工具之一.该技术可对复杂样本、细胞器、细胞裂解液等样本进行相对和绝对定量研究,具有较好的定量效果、较高的重复性.由于其能够同时对多达8种样品进行标记分析,故在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iTRAQ的原理、实验流程、优缺点及近几年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和绝对定量同位素标记(iTRAQ)技术 蛋白质组学 串联质谱 多维液相色谱 生物标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RAQ技术及其在动物蛋白质组学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潇飞 何晓红 +4 位作者 叶绍辉 宋伸 杨敏 王月月 马月辉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7-60,共4页
同位素的相对与绝对定量(iTRAQ)是一种全新且功能强大的蛋白质组学定量分析技术,该技术具有灵敏性高、重复性好、分析范围广和高通量等优点,其与多维液相色谱和串联质谱相结合,已经成为蛋白质组学定量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年来,iTRAQ... 同位素的相对与绝对定量(iTRAQ)是一种全新且功能强大的蛋白质组学定量分析技术,该技术具有灵敏性高、重复性好、分析范围广和高通量等优点,其与多维液相色谱和串联质谱相结合,已经成为蛋白质组学定量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年来,iTRAQ技术在不断优化的同时,也已经在动植物、微生物等领域,以及在寻找蛋白质标记物、多时间点蛋白动态监测等方面被广泛应用。文章介绍了i TRAQ技术的基本原理、流程,并对i TRAQ技术在畜禽及模式动物蛋白质组学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的相对与绝对定量(iTRAQ)技术 蛋白质组学 生物标志物 多维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液相芯片技术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1
9
作者 曹红艳 建芬 +2 位作者 肖春红 陈盈(综述) 喻海忠(较)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6期676-677,共2页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生物芯片已在全球进行应用,其最初用于基因序列分析、基因表达谱和基因突变体的检测等,主要用于基因分析,故又称为基因芯片或DNA芯片。而随着其被广泛应用于免疫反应、受体结合等领域,出现了蛋白芯片、细胞芯片和组...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生物芯片已在全球进行应用,其最初用于基因序列分析、基因表达谱和基因突变体的检测等,主要用于基因分析,故又称为基因芯片或DNA芯片。而随着其被广泛应用于免疫反应、受体结合等领域,出现了蛋白芯片、细胞芯片和组织芯片等[1-2]各种生物芯片。 液相芯片是在20世纪90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又被称为xMAP技术,集流式细胞技术、激光、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和传统化学技术为一体的,具有新型通量大、灵活性好,灵敏度高、动力学范围广等优点[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芯片 芯片技术 国内 数字信号处理系统 生物芯片 流式细胞技术 基因序列分析 基因突变体 基因表达谱 组织芯片 应用 细胞芯片 受体结合 免疫反应 灵敏度高 基因芯片 基因分析 化学技术 蛋白芯片 灵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树硬枝扦插生根过程基部皮层的差异蛋白质组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杜伟 班月圆 +3 位作者 唐壮 杜小龙 郭锡杰 程嘉翎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93-602,共10页
应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 TRAQ)技术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分析桑树硬枝扦插生根不同阶段插穗基部皮层的蛋白质组差异,为从分子水平研究桑树扦插生根调控机制提供基础信息。在扦插初期、膨大期、发根期3个阶段的插... 应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 TRAQ)技术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分析桑树硬枝扦插生根不同阶段插穗基部皮层的蛋白质组差异,为从分子水平研究桑树扦插生根调控机制提供基础信息。在扦插初期、膨大期、发根期3个阶段的插穗基部皮层共鉴定到4 427种蛋白质,通过对同位素报告基团相对含量的定量检测,共检出2 875种蛋白质。其中,扦插初期和膨大期的差异蛋白质有595种,扦插初期和发根期的差异蛋白质有660种,膨大期和发根期的差异蛋白质有231种。从表达差异显著的蛋白质中筛选出GDP-D-甘露糖基-3’,5’-异构酶、凝集素KM+、生长素IAA水解酶、热激蛋白hsp70、丙二烯氧化物环氧酶、细胞色素b6、过氧化物酶等可能与生根过程密切相关的蛋白质,通过GO功能注释和KEGG数据库比对分析,这些差异蛋白质在扦插生根中主要执行的功能包括代谢过程、多细胞组织进程、定位系统建立、生物学调控、刺激应答、细胞要素、细胞器要素、催化活性和蛋白质结合等,并主要参与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淀粉和蔗糖代谢、内质网蛋白质加工、苯丙素生物合成、糖酵解和糖异生等代谢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硬枝扦插 生根 蛋白质组 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微珠阵列术在医学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马锡慧(综述) 肖漓(审校) 石炳毅(审校)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6年第1期138-141,共4页
随着高分子微球技术的日益创新,流式细胞术与高分子微球技术相结合的流式细胞微球芯片捕获技术也随之产生,流式细胞微球芯片捕获技术又称为流式微球分析技术、流式微球技术、流式微珠阵列术,具有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分析速度快等优... 随着高分子微球技术的日益创新,流式细胞术与高分子微球技术相结合的流式细胞微球芯片捕获技术也随之产生,流式细胞微球芯片捕获技术又称为流式微球分析技术、流式微球技术、流式微珠阵列术,具有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分析速度快等优点,应用前景广阔。我们就流式细胞微球捕获芯片技术在医学中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微珠阵列术 细胞微球芯片捕获技术 流式细胞术 液相多重蛋白定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FP/CEA国产试剂在Luminex 200流式分析仪上的准确性与定标周期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小洁 袁建芬 +3 位作者 洪宏 曹红艳 喻海忠 肖春红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873-873,共1页
肿瘤标志物在临床辅助诊断、治疗及术后疗效观察中发挥重要作用。液相芯片技术可在同一个实验中检测数种甚至几十种项目,临床应用广泛。在液相芯片系统上应用商品化试剂,必须对商品试剂的主要分析性能进行验证,即正确度、精密度等,... 肿瘤标志物在临床辅助诊断、治疗及术后疗效观察中发挥重要作用。液相芯片技术可在同一个实验中检测数种甚至几十种项目,临床应用广泛。在液相芯片系统上应用商品化试剂,必须对商品试剂的主要分析性能进行验证,即正确度、精密度等,有关这方面的报告也多见报道。本文对国产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试剂在Luminex200流式分析仪上的准确性与定标周期展开相关研究,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确性 精密度 甲胎蛋白 癌胚抗原 液相芯片技术 流式荧光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液素3和程序性死亡分子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艳军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92-95,共4页
目的探索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液素3(Tim-3)和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4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及门诊初诊的34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和20例良性血液病患... 目的探索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液素3(Tim-3)和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4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及门诊初诊的34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和20例良性血液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疾病分为观察组(急性髓系白血病,34例)和对照组(良性血液病,20例)。应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外周血CD3+T细胞Tim-3和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表达水平,以及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骨髓Tim-3 mRNA和PD-L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CD3+细胞Tim-3的表达、骨髓Tim-3 mRNA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CD3+细胞PD-L1的表达、骨髓PD-L1 mRNA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Tim-3和PD-L1表达水平升高,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形成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液素3 程序性死亡分子-1 流式细胞术 荧光定量PCR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不同时相血小板膜糖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14
作者 孙林 张学勤 +1 位作者 王阳 余华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不同时相血小板膜糖蛋白(GP)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定量流式细胞仪测定10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0例、腔隙性脑梗死49例及脑血栓形成39例)和3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Ⅲa(CD...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不同时相血小板膜糖蛋白(GP)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定量流式细胞仪测定10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0例、腔隙性脑梗死49例及脑血栓形成39例)和3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Ⅲa(CD61)、GPⅠb(CD42b)、GPⅠa(CD49b)在病程不同时相〔(急性期(≤3d)、发病1周、2周及恢复期〕的表达。同时采用ES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其与GP的相关性。结果脑血栓形成的急性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急性期和发病后1周,GPⅢ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此两种疾病状态急性期均存在GPⅠb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隙性脑梗死各期均未发现GPⅢa的明显表达。在病变恢复期,脑血栓形成中GPⅠa的表达明显高于腔隙性脑梗死(P<0.0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急性期GPⅠa表达略升高,恢复期降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ESS评分与GPⅠb的表达呈正相关(r=0.233,P<0.05),偏相关分析显示GPⅢa、GPⅠb及GPⅠa两两之间均有相关关系。结论脑血栓形成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急性期均有GPⅢa和GPⅠb的明显活化,前者恢复期GPⅠa表达亦显著增加。血小板膜糖蛋白的改变可能反映血栓前状态,可作为一种有效评估某些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展及预后的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血小板膜糖蛋白 定量流式细胞分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E合并SONFH患者血清差异表达蛋白筛查 被引量:1
15
作者 赖崇荣 曾平 +9 位作者 刘雄 陈金龙 范思奇 秦刚 周怡 廖小波 何凯毅 刘明伟 周艳琼 黄碧秋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ONFH)患者血清蛋白质组学表达差异,寻找并鉴定诊断SONFH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方法分别采集10例SLE合并SONFH患者(SONFH组)、5例健康者(对照组)的外周血,提取血清,去除高丰度血清蛋白...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ONFH)患者血清蛋白质组学表达差异,寻找并鉴定诊断SONFH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方法分别采集10例SLE合并SONFH患者(SONFH组)、5例健康者(对照组)的外周血,提取血清,去除高丰度血清蛋白质,采用同位素相对标记与绝对定量技术联合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进行蛋白组学分析,并进一步行GO和KEGG通路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并鉴定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ONFH组共鉴定出16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铜蓝蛋白、结合珠蛋白、IGHG1蛋白、免疫球蛋白重链1、C反应蛋白、补体C9、α1-酸性糖蛋白表达上调(P均<0.05),SERPINA4蛋白、凝溶胶蛋白、凝血因子Ⅻ、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备解素、巯基氧化酶1、凝血因子ⅩⅢ、KRTDAP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表达下调(P均<0.05)。KEGG通路分析提示以上16个蛋白与补体及凝血级联反应、系统性红斑狼疮、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节、p53信号通路、卟啉和叶绿素代谢、FcγR-介导吞噬信号通路密切相关。结论成功从SLE合并SONFH患者血清筛选出差异表达蛋白,此16个蛋白可能是诊断SONFH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系统性红斑狼疮 蛋白质组学 同位素相对标记与绝对定量技术 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对和绝对定量同位素标记技术对肥胖大鼠海马区差异蛋白组学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买尔哈巴 迪力木拉提·阿不来提 +2 位作者 杨新玲 贾玉敏 耿飞飞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66-372,共7页
目的筛选及鉴定肥胖大鼠海马区的差异蛋白表达。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单纯肥胖组(Ob,n=14)及正常对照组(NC,n=10)。予高脂高糖饮食制备单纯肥胖大鼠模型,采用相对和绝对定量同位素标记技术(iTRAQ)联合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2D-LC-M... 目的筛选及鉴定肥胖大鼠海马区的差异蛋白表达。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单纯肥胖组(Ob,n=14)及正常对照组(NC,n=10)。予高脂高糖饮食制备单纯肥胖大鼠模型,采用相对和绝对定量同位素标记技术(iTRAQ)联合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2D-LC-MS/MS)法鉴定肥胖大鼠海马区差异蛋白表达,对所获蛋白行生物信息学分析,Western blot法对筛选的部分差异蛋白进行验证。结果成功建立单纯肥胖大鼠模型,共鉴定出310种差异蛋白表达。于KEGG数据库检索筛选出26个差异蛋白显著富集的代谢通路。选取位于蛋白功能相互作用网络交叉点的4种差异蛋白行Western blot验证,发现蛋白表达水平与质谱结果一致。结论采用iTRAQ结合2D-LC-MS/MS技术,能有效筛选肥胖大鼠海马区差异蛋白表达,为研究肥胖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差异蛋白组学 相对和绝对定量同位素标记技术 双向液相色谱与串联质谱
原文传递
液相芯片技术定量检测肿瘤标志物的方法学评价及临床应用价值
17
作者 吴雁 王白石 +2 位作者 张晓 杨静 肖艳虹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1年第2期252-254,共3页
液相芯片技术是集流式细胞技术、激光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及传统化学技术为一体的新型生物分子检测技术。具有通量大、灵活性好、灵敏度高、动力学范围广等优点,改变了单一项目单独检测的模式,实现单次检测最高达100项的高通量,... 液相芯片技术是集流式细胞技术、激光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及传统化学技术为一体的新型生物分子检测技术。具有通量大、灵活性好、灵敏度高、动力学范围广等优点,改变了单一项目单独检测的模式,实现单次检测最高达100项的高通量,并且检测特异性强,信躁比高,背景低。本研究对健康体检1304份标本进行分析,对该技术进行方法学评价并探讨其在肿瘤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价值 液相芯片技术 定量检测 方法学 肿瘤标志物 流式细胞技术 分子检测技术 信号处理技术
原文传递
LC-MS/MS技术在蛋白质药物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付伟 陈倩 +2 位作者 安博 张明 曲峻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1703-1708,共6页
近年来,蛋白质药物已经成为全球制药业的研发热点。建立灵敏、准确、高通量的蛋白质药物定量分析方法,是进行蛋白质药物研究的关键前提,也是蛋白质药物研究的难点。随着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LC-MS/MS)的发展,其在蛋白质药物定量分析中... 近年来,蛋白质药物已经成为全球制药业的研发热点。建立灵敏、准确、高通量的蛋白质药物定量分析方法,是进行蛋白质药物研究的关键前提,也是蛋白质药物研究的难点。随着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LC-MS/MS)的发展,其在蛋白质药物定量分析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综述了蛋白质药物的分类,然后比较了LC-MS/MS技术与传统配体结合测定方法(LBA)在蛋白质药物分析中的优缺点,以及分析了LC-MS/MS技术在蛋白质药物定量分析中的常见问题、解决方法、应用方向等。最后预测,短时间内LC-MS/MS不会完全取代传统的LBA方法,随着LC-MS/MS技术和生物化学技术的充分结合,蛋白质药物分析将会得到飞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药物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 配体结合测定方法 定量分析
原文传递
晚期膝骨关节炎患者外周血中趋化因子表达谱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谢庆云 符培亮 +3 位作者 陈宜 王波 李晓华 钱齐荣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429-433,共5页
目的探讨行关节置换术的晚期膝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外周血中趋化因子谱的特征及变化,了解其慢性炎症状态。方法选取2016年1—7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住院的行关节置换术的晚期膝OA患者共20例,设为OA组,同期选取本院体检... 目的探讨行关节置换术的晚期膝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外周血中趋化因子谱的特征及变化,了解其慢性炎症状态。方法选取2016年1—7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住院的行关节置换术的晚期膝OA患者共20例,设为OA组,同期选取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共20例为正常对照组,通过流式液相多重蛋白定量技术,检测两组血浆中趋化因子表达谱水平。结果OA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浆中,IL-8(CXCL8)、IP-10(CXCL10)、Eotaxin(CCL11)、MCP-1(CCL2)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A组血浆中,TARC(CCL17)和RANTES(CCL5)的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晚期膝OA患者外周血中趋化因子的产生趋于平稳甚至逐渐降低,而炎症反应可能更多的局限于关节局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趋化因子 炎症 关节置换术 流式液相多重蛋白定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管癌Cyclin D1、p16蛋白表达的定量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建生 刘三光 +1 位作者 路文彦 石云明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58-958,共1页
我们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对胆管癌及正常胆管组织中Cyclin D1、p16的蛋白表达进行定量分析。探讨它们在胆管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方面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试图提高胆管癌的临床诊治水平。
关键词 P16蛋白表达 CYCLIN 定量分析 胆管癌 临床意义 流式细胞技术 临床诊治水平 生物学行为 浸润转移 癌发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