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剪切调浆预处理对煤泥浮选动力学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张峰 杨润全 王怀法 《选煤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51-55,共5页
为明确高剪切调浆预处理对煤泥浮选动力学的影响,基于对煤样的可浮性和粒度组成分析,通过改变调浆转速和调浆时间,以浮选精煤产率、灰分和浮选速率常数等作为试验指标进行了实验室单元浮选试验。结果表明:高剪切调浆可有效提高浮选速度... 为明确高剪切调浆预处理对煤泥浮选动力学的影响,基于对煤样的可浮性和粒度组成分析,通过改变调浆转速和调浆时间,以浮选精煤产率、灰分和浮选速率常数等作为试验指标进行了实验室单元浮选试验。结果表明:高剪切调浆可有效提高浮选速度并缩短浮选时间;适度的调浆转速和调浆时间可同步提高浮选精煤的产率和浮选过程的选择性;对于可浮性较好的细粒煤需要的调浆时间较短,对于可浮性较差的细粒煤则需适度延长调浆时间;相较于经典一级浮选动力学模型,KELSALL分速动力学模型更符合细粒煤可浮性分布的非均一性特点。研究结果对提高现有煤泥浮选工艺效果具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浮选 高剪切调浆 浮选动力学 浮选速率常数 浮选精煤产率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泥浮选能耗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程敢 刘炯天 +3 位作者 桂夏辉 周开洪 马力强 翟雪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2期449-455,共7页
为探索不同可浮性煤泥的浮选能耗,针对钱家营选煤厂烟煤和陈四楼选煤厂无烟煤两种代表性煤泥,在最优药剂用量、浓度和充气量条件下进行浮选能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陈四楼煤泥的天然可浮性较差且高灰细泥含量较多;转速越高,同种煤泥达... 为探索不同可浮性煤泥的浮选能耗,针对钱家营选煤厂烟煤和陈四楼选煤厂无烟煤两种代表性煤泥,在最优药剂用量、浓度和充气量条件下进行浮选能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陈四楼煤泥的天然可浮性较差且高灰细泥含量较多;转速越高,同种煤泥达到相同的可燃体回收率所需的浮选时间越短,但所需的总能耗越多;低转速、较长浮选时间条件下消耗较少的功能够与高转速、较短时间条件下消耗较多的功获得相同的可燃体回收率;可通过计算浮选能耗比较指标Wf值来比较不同煤泥的可浮性;随着浮选过程的进行,精煤灰分逐渐增加,浮选速率常数k值逐渐减小,煤泥的可浮性越来越差,单位可燃体回收率的产品浮出所需的能耗越来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 浮选 能耗 可燃体回收率 浮选速率常数 模型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品级煤泥浮选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文礼 路迈西 +3 位作者 任守政 王振羽中 安贞 寇超军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58-362,共5页
引入了浮选入料粒度分布函数、各粒度下的密度条件分布函数及各粒度密度下的浮选速率常数分布函数 ,对浮选入料的不均匀性进行了较全面的描述和刻划 ,以分批浮选数学模型为基础 ,导出了煤泥浮选的粒群总体平衡模型 .进行了大量的分批浮... 引入了浮选入料粒度分布函数、各粒度下的密度条件分布函数及各粒度密度下的浮选速率常数分布函数 ,对浮选入料的不均匀性进行了较全面的描述和刻划 ,以分批浮选数学模型为基础 ,导出了煤泥浮选的粒群总体平衡模型 .进行了大量的分批浮选实验 ,详细考察了各品级煤在不同的操作变量条件下的浮选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浮选 品级 浮选速率常数 总体平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粒辉钼矿的浮选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林清泉 顾帼华 +3 位作者 陈雄 邓莎 许宝科 李丽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73-1581,共9页
采用一级动力学模型研究粒度低于38μm的微细粒辉钼矿在不添加或者添加柴油时的浮选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不添加柴油时微细粒辉钼矿的浮选速率常数小,浮选回收率低;而在添加柴油的体系中,柴油用量的增加可以增大疏水团聚体的粒径,提高... 采用一级动力学模型研究粒度低于38μm的微细粒辉钼矿在不添加或者添加柴油时的浮选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不添加柴油时微细粒辉钼矿的浮选速率常数小,浮选回收率低;而在添加柴油的体系中,柴油用量的增加可以增大疏水团聚体的粒径,提高浮选速率常数,从而增大微细粒辉钼矿的浮选效率;矿浆pH对微细粒辉钼矿浮选速率的影响较大,在酸性和中性pH条件下,辉钼矿的浮选速率常数明显大于碱性条件下的速率常数;在柴油体系中,降低pH会促进辉钼矿颗粒的聚集行为,但聚集程度增加不大,从而引起辉钼矿浮选回收率增加不明显;适当增大搅拌转速也可以促进微细粒辉钼矿的聚团行为,增大团聚体的平均粒径,提高其浮选速率常数和浮选回收率;微细粒辉钼矿与柴油油滴之间相互作用力以疏水引力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粒 辉钼矿 浮选动力学 浮选速率常数 疏水聚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泥浮选数学模型及其仿真器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文礼 路迈西 +3 位作者 任守政 王振羽中 安贞 寇超军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92-595,共4页
在详细考察了各品级煤在不同的操作变量条件下的浮选规律的基础上 ,通过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 ,建立了各粒度密度级浮选速率常数及水浮选速率常数与操作变量之间的多元的、非线性的、多方程的大系统模型 .以建立的模型为基础 ,采用时间离... 在详细考察了各品级煤在不同的操作变量条件下的浮选规律的基础上 ,通过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 ,建立了各粒度密度级浮选速率常数及水浮选速率常数与操作变量之间的多元的、非线性的、多方程的大系统模型 .以建立的模型为基础 ,采用时间离散化模型方法对连续工业浮选机进行模拟 ,开发研制了浮选仿真系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速率常数 煤泥 数学模型 仿真器 可控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选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6
作者 夏青 岳涛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2年第2期46-51,共6页
简述了浮选动力学的理论研究基础及浮选动力学数学模型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从三大方面对浮选动力学在选矿实践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简述:首先介绍了浮选动力学实用性模型在选矿实践中的建立,然后用所拟合的浮选动力学模型来描述与比较实... 简述了浮选动力学的理论研究基础及浮选动力学数学模型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从三大方面对浮选动力学在选矿实践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简述:首先介绍了浮选动力学实用性模型在选矿实践中的建立,然后用所拟合的浮选动力学模型来描述与比较实际的选矿试验;其次介绍了用浮选动力学研究理论对矿物浮选行为进行描述、对所使用的浮选药剂的价值及选矿工艺流程的合理性上进行评价与解释;最后从浮选机内外环境的改善及浮选机优化设计的角度对浮选动力学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综述并根据浮选动力学的研究现状展望了浮选动力学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动力学 浮选动力学模型 浮选速率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KSimFloat模拟闭路循环浮选回路 被引量:1
7
作者 谭明 张跃军 《矿冶》 CAS 2017年第3期1-4,共4页
在实验室分批浮选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浮选回收率模型,通过回归分析获得了某磷铁矿石浮选动力学参数。应用JKSimFloat软件建立了一个闭路循环浮选回路,将获得的参数输入到软件中,并对其它设备参数进行了合理的优化设置后,模拟计算了该浮... 在实验室分批浮选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浮选回收率模型,通过回归分析获得了某磷铁矿石浮选动力学参数。应用JKSimFloat软件建立了一个闭路循环浮选回路,将获得的参数输入到软件中,并对其它设备参数进行了合理的优化设置后,模拟计算了该浮选回路的选别效果。与实验室闭路浮选试验结果相比,模拟的精矿品位基本相当,而模拟的精矿回收率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速率常数 矿物的可浮性 浮选回收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剂对煤泥浮选速度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解维伟 陈阳 +1 位作者 杜恒星 盛书寒 《选煤技术》 CAS 2019年第3期14-18,共5页
以天然油脂棉籽油和工业副产品为主要原料,合成出脂肪酸单甘油酯硫酸盐PGS,将之作为浮选促进剂(3%),与柴油(27%)、水(70%)制备出新型煤用乳化浮选捕收剂ZFC。分别以ZFC和柴油作为捕收剂,对两种1/3焦煤进行浮选速度试验,并应用一级浮选... 以天然油脂棉籽油和工业副产品为主要原料,合成出脂肪酸单甘油酯硫酸盐PGS,将之作为浮选促进剂(3%),与柴油(27%)、水(70%)制备出新型煤用乳化浮选捕收剂ZFC。分别以ZFC和柴油作为捕收剂,对两种1/3焦煤进行浮选速度试验,并应用一级浮选动力学方程进行拟合,得到两种煤样的动力学方程,通过对比得出:以ZFC做捕收剂,所用煤样的浮选速率常数和浮选速度均优于柴油。对PGS促进剂作用前后煤样的疏水性、红外光谱、润湿热进行检测,结果表明:PGS促进剂和煤粒表面发生化学吸附,促进剂的疏水性基团朝外,因此提高了煤粒表面的疏水性;乳化药剂和煤粒的吸附强度及稳定性显著提高,煤粒在随气泡上升过程中不易脱落,从而提高了浮选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浮选 浮选促进剂 浮选速度试验 浮选速度 浮选速率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南矿区微细煤泥浮选规律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海楠 朱金波 +2 位作者 朱宏政 王路路 费之奎 《煤炭技术》 CAS 2018年第1期318-320,共3页
通过煤泥浮选速率试验,结合激光粒度分析,对-45μm微细煤泥浮选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5μm各窄粒级煤泥浮选速率由快到慢依次为-5、15~5、30~15、45~30μm;各窄粒级煤泥回收率与精煤带水量呈线性关系,粒径越小,线性关系越明显,受水... 通过煤泥浮选速率试验,结合激光粒度分析,对-45μm微细煤泥浮选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5μm各窄粒级煤泥浮选速率由快到慢依次为-5、15~5、30~15、45~30μm;各窄粒级煤泥回收率与精煤带水量呈线性关系,粒径越小,线性关系越明显,受水流作用越大;运用Excel软件计算不同药剂量下各窄粒级煤泥和水量的浮选速率常数Kw,发现捕收剂对-45μm微细煤泥的浮选速率影响较大,起泡剂对水量回收速率影响较大,-45μm微细煤泥最佳浮选药剂制度为捕收剂400μL,起泡剂24μ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煤泥 浮选 带水量 浮选速率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选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9
10
作者 朱志波 朱书全 +1 位作者 陈慧昀 张珂 《洁净煤技术》 CAS 2017年第2期20-24,共5页
为实现浮选的自动控制,提高浮选效率,介绍了浮选动力学模型的发展历程,论述了浮选动力学模型实例,分析了浮选动力学理论在金属矿物和煤泥浮选中的应用,并对浮选动力学模型发展趋势进行展望。由于浮选过程极其复杂,影响浮选分离的因素很... 为实现浮选的自动控制,提高浮选效率,介绍了浮选动力学模型的发展历程,论述了浮选动力学模型实例,分析了浮选动力学理论在金属矿物和煤泥浮选中的应用,并对浮选动力学模型发展趋势进行展望。由于浮选过程极其复杂,影响浮选分离的因素很多,现有的浮选动力学模型只是对某些重要影响因素进行模拟,无法将各种不均一性在同一模型中得到体现,对于许多复杂难选矿也不太适用。以浮选速率常数为基础,从浮选过程的微观机理出发,运用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结合浮选动力学模型中参数的变化规律,是准确描述实际浮选过程的前提,也是未来浮选动力学研究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动力学模型 浮选速率常数 回收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滦矿区难选煤泥浮选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洁 丁华琼 桂夏辉 《选煤技术》 CAS 2012年第4期1-5,9,共6页
针对开滦矿区煤泥细泥含量高的问题,采用两种捕收剂、三种起泡剂进行了单因素浮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药剂种类和用量对浮选效果影响显著,煤油和仲辛醇的组合效果最好;选择捕收剂用量、起泡剂用量及充气量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结... 针对开滦矿区煤泥细泥含量高的问题,采用两种捕收剂、三种起泡剂进行了单因素浮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药剂种类和用量对浮选效果影响显著,煤油和仲辛醇的组合效果最好;选择捕收剂用量、起泡剂用量及充气量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充气量对浮选效果影响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选煤泥 浮选药剂 可燃体回收率 矿浆浓度 可浮性 平均浮选速率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浮选动力学模型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强 李育彪 +2 位作者 李万青 向焱 李诗浩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4-80,共7页
浮选动力学可对浮选过程进行量化描述,有助于提升选矿自动化水平,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重视。基于浮选动力学模型的发展历程,综述了矿物晶体结构、矿物颗粒大小、矿物颗粒形状、药剂作用及浮选设备影响等因素对矿物浮选动力学的影响。此... 浮选动力学可对浮选过程进行量化描述,有助于提升选矿自动化水平,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重视。基于浮选动力学模型的发展历程,综述了矿物晶体结构、矿物颗粒大小、矿物颗粒形状、药剂作用及浮选设备影响等因素对矿物浮选动力学的影响。此外,还展望了浮选动力学发展,指出运用理论计算分析并结合矿物工艺学及矿浆流体运动规律可进一步加强浮选动力学模型对实际浮选过程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动力学 浮选速率常数 影响因素 回收率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铵-胺盐强化硫化体系中硅孔雀石浮选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郑润浩 方建军 +3 位作者 张铃 寇青军 代宗 尧章伟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5-92,共8页
浮选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受到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为了研究在一段时间内硅孔雀石的浮选行为受活化剂种类的影响规律,对其进行浮选动力学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分别考察选用NH4HCO3、ENP、ENP与NH4HCO3组合铵-胺盐作为活化... 浮选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受到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为了研究在一段时间内硅孔雀石的浮选行为受活化剂种类的影响规律,对其进行浮选动力学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分别考察选用NH4HCO3、ENP、ENP与NH4HCO3组合铵-胺盐作为活化剂,对硅孔雀石的强化硫化作用进行浮选动力学研究。首先在不同条件下对硅孔雀石进行分批刮泡浮选试验,通过MATLAB计算出不同条件下的K,构建了不同浮选体系下硅孔雀石的浮选动力学模型并分别得到其R2值。研究结果表明,硅孔雀石在碳酸氢铵与乙二胺磷酸盐组合铵-胺盐的体系中的浮选速率常数比在单一的碳酸氢铵、乙二胺磷酸盐体系中要高,从而引起硅孔雀石回收率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孔雀石 浮选动力学 浮选速率常数 强化硫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泡表面积通量S_b用于浮选机放大的可行性评述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丽君 《国外金属矿选矿》 2005年第10期5-8,共4页
随着世界经济及国内经济的持续迅速增长,浮选机大型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国内外各研究机构及公司纷纷加强了开发与研究工作.近来,有人提出以气泡表面积通量Sb为参数相似放大浮选机,在业内引起了很大争论,本文综述了该观点的提出及其论证过... 随着世界经济及国内经济的持续迅速增长,浮选机大型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国内外各研究机构及公司纷纷加强了开发与研究工作.近来,有人提出以气泡表面积通量Sb为参数相似放大浮选机,在业内引起了很大争论,本文综述了该观点的提出及其论证过程,并提出要确定Sb能否用于放大浮选机,首先必须证明当Sb值在50 s-1~70 s-1之内时k-Sb是否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机放大 气泡表面积通量 浮选速率常数 线性关系 浮选 表面积 SB 通量 气泡 世界经济 开发与研究 研究机构 线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阶煤颗粒-气/油泡间的诱导时间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市委 吕洪强 +2 位作者 陈松降 石开仪 陶秀祥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86-792,共7页
为表征低阶煤颗粒-气/油泡间矿化过程的差异,通过Sutherland理论下固体颗粒进入泡沫产品的总概率(E)和浮选速率常数(k)之间关系,并结合低阶煤颗粒-气/油泡的浮选速率试验,求得了低阶煤颗粒-气/油泡间的诱导时间。浮选实验研究表明,在相... 为表征低阶煤颗粒-气/油泡间矿化过程的差异,通过Sutherland理论下固体颗粒进入泡沫产品的总概率(E)和浮选速率常数(k)之间关系,并结合低阶煤颗粒-气/油泡的浮选速率试验,求得了低阶煤颗粒-气/油泡间的诱导时间。浮选实验研究表明,在相同的捕收剂消耗量下低阶煤-油泡浮选产率均高于低阶煤-气泡浮选产率。诱导时间测试表明,低阶煤颗粒-油泡间的诱导时间(35 ms)要明显低于低阶煤颗粒-气泡间的诱导时间(93 ms)。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油泡表面的疏水性要强于传统浮选气泡表面的疏水性。然而,进一步利用Sutherland理论中固体颗粒进入泡沫产品的总概率和浮选速率常数之间的数学关系,并结合低阶煤颗粒-气/油泡的浮选速率试验求得的低阶煤颗粒-气/油泡间的诱导时间分别为9.67和8.46 ms,其与诱导时间测试仪分别测量的诱导时间差异很大。这主要是由于在实际浮选过程中气/油泡的上升速度分别为23.26和22.68 cm/s,其远高于2015EZ型诱导时间仪测试过程中气/油泡碰撞速度(2.0 cm/s)。因此,诱导时间理论计算表明气泡-颗粒间的碰撞速度对颗粒-气泡间的诱导时间影响很大。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油泡浮选效果优于传统浮选的内在原因在于低阶煤颗粒-油泡间的诱导时间小于低阶煤颗粒-气泡间的诱导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阶煤 油泡 气泡 浮选速率常数 诱导时间 捕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nobubble gener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froth flotation(partⅢ):specially designed laboratory scale column flotation of phosphate 被引量:19
16
作者 FAN Maoming TAO Daniel +1 位作者 HONAKER Rick LUO Zhenfu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10年第3期317-338,共22页
Froth flotation is used widely for upgrading raw phosphate.The flotation recovery of coarse phosphate(-1.18+0.425 mm) is much lower than that achieved on the-0.425+0.15 mm size fraction.Enhanced recovery of coarse pho... Froth flotation is used widely for upgrading raw phosphate.The flotation recovery of coarse phosphate(-1.18+0.425 mm) is much lower than that achieved on the-0.425+0.15 mm size fraction.Enhanced recovery of coarse phosphate particles is of great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importance for phosphate industry.In this investigation,four different phosphate samples were aquired,characterized and tested in a specially designed laboratory-scale flotation column.Significant recovery improvement of coarse phosphate flotation was achieved using cavitation-generated nanobubble though its effects differ among the four testing phosphate samples.The laboratory-scale flotation column test results indicate that nanobubble increased P_2O_5 recovery by up to 10%~30%for a given Acid Insoluble(A.I.) rejection,depending on the characteristic of phosphate samples.The improvement effect of nanobubble on the hard-to-float particles was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at on easy-to-float particles,especially at lower collector dosages.Nanobubbles reduced the collector dosage by 1/3 to 1/2.Nanobubbles almost doubled the coarse phosphate flotation rate constant and increased the flotation selectivity index by up to 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SPHATE froth flotation CAVITATION NANOBUBBLE flotation kine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vestigating the first-order flotation kinetics models for Sarcheshmeh copper sulfide ore 被引量:12
17
作者 Asghar Azizi Ahmad Hassanzadeh Behnam Fadae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5年第5期849-854,共6页
This study was performed in two phases of work.In the first stage,four conventional first-order flotation kinetics models were fitted to the measured recoveries data and the best model were selected.In the second stag... This study was performed in two phases of work.In the first stage,four conventional first-order flotation kinetics models were fitted to the measured recoveries data and the best model were selected.In the second stage,influence of pH,solid concentration,water chemistry and the amount of collector dosage were investigated on kinetics parameters including flotation rate constant and ultimate recovery.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at perfectly mixed reactor model and Kelsall model gave the best and the weakest fit to the experimental data,respectively.It was observed that flotation rate constant and ultimate recovery were strongly affected by chemical factors investigated especially water quality.The flotation rate constant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he solids content,while ultimate recovery increased to certain value and thereafter reduced.It was also found that the most values of flotation rate constant and ultimate recovery obtained in dosage of collector are 30 and 40 g/t,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per ore FLOTATION Kinetics model Rate constant Ultimate recove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eling of fine coal flotation separation based on particle characteristics and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被引量:12
18
作者 B. Shahbazi S. Chehreh Chelgan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 EI 2016年第4期429-439,共11页
Flotation is a complex multifaceted process that is widely used for the separation of finely ground minerals. The theory of froth flotation is complex and is not completely understood. This fact has been brought many ... Flotation is a complex multifaceted process that is widely used for the separation of finely ground minerals. The theory of froth flotation is complex and is not completely understood. This fact has been brought many monitoring challenges in a coal processing plant. To solve those challenges,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arameters on the fine particle separation, and control flotation performance for a particular system. This study is going to indicate the effect of various parameters (particle Characteristics and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on coal flotation responses (flotation rate constant and recovery) by different modeling techniques. A comprehensive coal flotation database was prepared for the statistical and soft computing methods. Statistical factors were used for variable selections. Results were in a good agreement with recent theoretical flotation investigations. Computational models accurately can estimate flotation rate constant and coal recovery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0.85, and 0.99,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soft computing models can overcome the complexity of process and be used as an expert system to control, and optimize parameters of coal flotation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processing FLOTATION MODELING Particle characteristics -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surface dissolution on kinetic parameters in flotation of ilmenite from different gangue minerals 被引量:10
19
作者 Omid SALMANI NURI Mehdi IRANNAJAD Akbar MEHDILO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2615-2626,共12页
The effects of acid surface dissolution on the flotation kinetics of ilmenite(IL)and its common accompanied gangue minerals including olivine-pyroxene(Ol-Px),tremolite-clinochlore(Tr-Cch)and quartz were investigated.T... The effects of acid surface dissolution on the flotation kinetics of ilmenite(IL)and its common accompanied gangue minerals including olivine-pyroxene(Ol-Px),tremolite-clinochlore(Tr-Cch)and quartz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rough the surface dissolution the adsorption rate constant for ilmenite increases from 5.272 to 8.441 mol/(g·min)while it decreases for Ol-Px,Tr-Cch and quartz from 6.332,7.309 and 7.774 mol/(g·min)to 5.034,6.223 and 7.371 mol/(g·min),respectively.Also,the flotation experiments on a binary mixture of minerals indicate that after surface dissolution the values of modified rate constant for ilmenite flotation from Ol-Px,Tr-Cch and quartz are enhanced from 36.15,36.52 and 47.86 min-1 to 41.72,45.78 and 56.24 min-1,respectively.This results in the improvement of kinetic selectivity index(SI)in the separation of treated ilmenite from gangue minerals.As evidenced by ICP-MS analysis,the decrease of kinetic parameters for gangue minerals can be due to the removal of Fe^2+,Ca^2+and Mg^2+ions from their surfaces,which results in the lack of enough active sites to interact with collector species.As confirmed by contact angle measurements,this prevents the formation of a stable hydrophobic layer on the minerals surfaces for creating stable attachments between minerals and bubbles.Generally,the improvement of ilmenite flotation kinetics h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iron content in its accompanied gangue miner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 dissolution FLOTATION kinetic parameters modified rate constant selectivity index collector adsorp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粒级煤泥浮选经典动力学模型的改进 被引量:14
20
作者 罗成 何亚群 +3 位作者 卜祥宁 谢卫宁 王海峰 王帅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77-482,共6页
通过煤泥窄粒级浮选速率实验,以煤泥浮选一级动力学为基础,对煤泥浮选动力学的关键参数进行研究,包括最大可燃体回收率ε∞的计算、浮选级数n的确定、浮选速率常数K的变化.结果表明:浮选动力学模型中ε∞的经验解比模型解更符合实际;窄... 通过煤泥窄粒级浮选速率实验,以煤泥浮选一级动力学为基础,对煤泥浮选动力学的关键参数进行研究,包括最大可燃体回收率ε∞的计算、浮选级数n的确定、浮选速率常数K的变化.结果表明:浮选动力学模型中ε∞的经验解比模型解更符合实际;窄粒级煤泥的浮选动力学级数最符合一级动力学;窄粒级煤泥的浮选速率常数K是时间的函数,可用幂函数或经验公式表达,先求出ε∞的经验解,再求解K(t)函数,所得模型非常符合煤泥浮选特征的浮选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 浮选速率常数 浮选动力学 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