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个热动力海冰模式的改进与实验 被引量:2
1
作者 宋洁 孙照渤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3-441,共9页
影响海冰变化的物理因素中热力和动力部分是同等重要的,但多数热动力海冰模式的热力部分考虑得较为简单。针对Hibler热动力海冰模式的不足,以1个3层热力模式为基础改进了其热力部分。比较了原模式中的零层热力模式和用于改进的3层热力模... 影响海冰变化的物理因素中热力和动力部分是同等重要的,但多数热动力海冰模式的热力部分考虑得较为简单。针对Hibler热动力海冰模式的不足,以1个3层热力模式为基础改进了其热力部分。比较了原模式中的零层热力模式和用于改进的3层热力模式;并应用改进前后的两种热动力模式对1983年的北极海冰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海冰厚度比原模式厚,季节变化减弱,海冰密集度与观测资料更为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海冰 热动力海冰模式 热力海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冰模式和数值预报 被引量:3
2
作者 吴辉碇 李海 +1 位作者 白珊 张占海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85-96,共12页
根据渤海冰情,在海冰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基础上,提出一种海冰动力一热力模式。该模式包括平整冰、堆积冰和开阔水三要素,采用粘一塑性本构关系计算冰内应力。利用参数化方法处理变形函数和热力增长率。该冰模式与潮流模式耦合研究渤... 根据渤海冰情,在海冰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基础上,提出一种海冰动力一热力模式。该模式包括平整冰、堆积冰和开阔水三要素,采用粘一塑性本构关系计算冰内应力。利用参数化方法处理变形函数和热力增长率。该冰模式与潮流模式耦合研究渤海冰-潮相互作用,并与ECOM-Si海洋模式耦合进行预报试验。该冰模式与大气模式联接,或应用气象部门数值天气预报产品进行海冰业务数值预报。本文还给出了预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冰模式 冰-海洋 耦合模式 数值天气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点—网格海冰模式在渤海的数值预报试验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煜 白珊 +1 位作者 刘钦政 吴辉碇 《海洋预报》 2005年第z1期35-43,共9页
在海冰动力学和热力学的研究基础上,开发应用于渤海的质点-网格海冰模式.该模式采用质点-网格法,有效地避免了传统海冰模式的数值扩散问题.该模式采用冰厚分布函数取代传统渤海业务海冰预报模式中平整冰、堆积冰和开阔水的三类海冰分型... 在海冰动力学和热力学的研究基础上,开发应用于渤海的质点-网格海冰模式.该模式采用质点-网格法,有效地避免了传统海冰模式的数值扩散问题.该模式采用冰厚分布函数取代传统渤海业务海冰预报模式中平整冰、堆积冰和开阔水的三类海冰分型.应用质点-网格海冰模式对2003年~2004年冬季渤海冰情进行了业务化逐日数值预报试验,并对预报结果进行统计检验和分析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冰 数值预报 质点-网格海冰模式 客观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国外海冰模式发展的回顾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学忠 孙照渤 胡邦辉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24-432,共9页
海冰是气候系统中的重要成员 ,而海冰模式是描述海冰物理过程、模拟和预报海冰演变的有力工具。根据国外发表的文献 ,对海冰模式从动力学、热力学和厚度分布三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回顾 ,对海冰模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气候系统 海冰模式 热力模式 动力模式 厚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S海冰模式中两种盐度参数化方案的差异
5
作者 王庆元 李清泉 王兰宁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32,共10页
详细介绍了Sea Ice Simulator(SIS)海冰模式中引进两种盐度参数化方案即等盐度方案和盐度廓线方案对海冰模拟所存在的差异。利用盐度廓线方案导出的表征盐度与海冰温度间关系的方程比等盐度方案多出一项,将该项定义为盐度差异项。盐度... 详细介绍了Sea Ice Simulator(SIS)海冰模式中引进两种盐度参数化方案即等盐度方案和盐度廓线方案对海冰模拟所存在的差异。利用盐度廓线方案导出的表征盐度与海冰温度间关系的方程比等盐度方案多出一项,将该项定义为盐度差异项。盐度差异项对海冰厚度的热力作用表现为:在海冰厚度增长季节(11月到次年5月),盐度差异项通过升高海冰内部温度,抑制海冰增长;在消融的第一阶段(6—8月),盐度差异项通过升高海冰内部温度加快海冰消融;在消融的第二阶段(9—10月),盐度差异项通过降低海冰内部的温度抑制海冰消融。但尺度分析表明,盐度差异项要比方程中对海冰温度作用最大项小1—2个量级,如果采用一级近似,可以略去盐度差异项,因此盐度差异项对与海冰增长和消融影响很小。同时利用GFDL中心研制的冰-洋耦合模式Modular Ocean Model(MOM4),分别采用两种盐度参数化方案模拟北极海冰厚度和海冰密集度的季节性变化,模拟结果也表明两种方案模拟得到的海冰厚度和海冰密集度的季节性变化相差甚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 海冰模式 盐度参数化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极地快速变化海冰模式的研发与挑战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骥平 雷瑞波 +7 位作者 宋米荣 徐世明 季顺迎 苏洁 李志军 王晓春 朱珠 杨朝渊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25,共14页
极地海冰是地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气候环境变化的指示器和放大器。极地海冰复杂的多尺度物理过程和极地观测资料的匮乏,给海冰模式的研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大气-海冰-海洋的复杂相互作用和冰内物理过... 极地海冰是地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气候环境变化的指示器和放大器。极地海冰复杂的多尺度物理过程和极地观测资料的匮乏,给海冰模式的研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大气-海冰-海洋的复杂相互作用和冰内物理过程在海冰模式中的数学描述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海冰模式对一些重要物理过程的描述仍很不完善,尤其是近年来极地海冰的快速变化及其物理特性的变化,极大地增加了海冰模式物理参数化方案和模拟结果的不确定性。因此,迫切需要具备完善物理过程、适应海冰多尺度快速变化的高分辨率海冰模式,并应用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和预测以及极地的开发利用。本文从海冰模式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极地海冰快速变化给海冰模式带来的挑战以及适应极地快速变化海冰模式的改进和发展研究方向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地海冰 海冰模式 多尺度快速变化 热力和动力参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冰模式中长波辐射方案的比较研究
7
作者 谢宏佐 李清泉 王兰宁 《科技信息》 2009年第9期25-26,共2页
本文研究了海冰热力模式中的九种长波辐射参数化方案,并利用波罗的海观测资料对长波辐射通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长波辐射参数化方案的计算结果受环境因素影响;云量对每一个方案的计算精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云量参数化有待进一步改进。
关键词 长波辐射参数化 海冰模式 波罗的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CE海冰模式中融池参数化方案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传印 苏洁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1-56,共16页
冰面融池的反照率介于海水和海冰之间,获得较准确的融池覆盖率对认识极区气冰海耦合系统的热量收支有重要意义。在数值模式中,融池覆盖率的模拟结果直接影响到冰面反照率计算的准确性,本文对CICE5.0中的3种融池参数化方案进行了较系统... 冰面融池的反照率介于海水和海冰之间,获得较准确的融池覆盖率对认识极区气冰海耦合系统的热量收支有重要意义。在数值模式中,融池覆盖率的模拟结果直接影响到冰面反照率计算的准确性,本文对CICE5.0中的3种融池参数化方案进行了较系统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3种方案各有优缺点,模拟结果都存在一些问题。cesm方案中判断融池冻结的条件更为合理。比较而言,融池冻结条件更改后的topo方案模拟的北冰洋区域平均融池覆盖率的年际变化幅度、融池覆盖范围、融池发展盛期持续时间与MODIS数据最接近。通过修改CICE5.0中的代码漏洞,研究了融池水的垂向渗透效应,这一效应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lvl方案中多年冰上几乎没有融池,说明目前的CICE模式中对于海冰渗透性演化或其他物理机制的处理仍有待改进。最后,着重讨论了topo方案的改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CE海冰模式 融池覆盖率 参数化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申威众核处理器的海冰模式并行加速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镔洋 李波 钱德沛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221-2235,共15页
海冰模式是地球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使用不同的网格和时间梯度来模拟海冰区域随时间的变化.海冰模式具有计算密集的特性,随着海冰模式计算精度的提升,传统的硬件已难以满足其计算需求.申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是第一台峰值性能超过100P... 海冰模式是地球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使用不同的网格和时间梯度来模拟海冰区域随时间的变化.海冰模式具有计算密集的特性,随着海冰模式计算精度的提升,传统的硬件已难以满足其计算需求.申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是第一台峰值性能超过100Pflops的超级计算机,其为高精度的海冰模式过程模拟提供了新的硬件平台,但在该平台上实现算法高效并行化仍面临着诸多问题.一些应用程序已经在众核平台上实现移植和并行化,但是相比其他领域,气候软件在众核平台移植和并行化的过程相对缓慢.有关气候模式在众核平台的并行化研究大多基于GPU实现.早期的研究多基于单个气候运算过程,该过程通常为计算密集型程序,通信过程相对较少,基于GPU的实现可以取得较好的并行效果.与单一的运算过程不同,海冰模式程序需要与多个气候模式进行交互,如何减少通信过程开销以及如何充分利用申威处理器所提供的并行性能是我们遇到的主要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该文基于申威众核处理器,设计了一种针对海冰模式算法移植和并行化的方法.每个申威众核处理器包含有4个核组,每个核组包含有一个管理核心和64个计算核心.为充分发掘申威众核处理器的并行特性,该方法分别对海冰模式数据分割方式,数据传输过程以及计算方式进行了改进和优化.该文利用该方法对海冰模式的两个算法进行了移植和并行化,并使用CICE测试数据集和COREv2数据集对该方法的性能进行测试.实验表明,并行优化后的两个算法相较其只在管理核心上运行分别可获得11.6倍和9.8倍的性能提升,且与基本并行化方法相比,该方法最高可获得40%的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威众核处理器 海冰模式 数据传输 数据分割 计算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冰洋与邻近海区海洋–海冰模式的试算与校验 被引量:4
10
作者 罗晓凡 胡宪敏 +7 位作者 聂红涛 赵伟 张永莉 王雅丽 秦钰 董春明 鹿有余 魏皓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2,共12页
本文将目前先进的大尺度海洋、海冰模式(NEMO3.6和LIM3)应用于北大西洋–北冰洋–北太平洋(简称NAPA),并进行了试验后报模拟。所建立的模式NAPA1/4和NAPA1/12的水平分辨率分别为(1/4)°和(1/12)°经、纬度,计算范围覆盖太平洋45... 本文将目前先进的大尺度海洋、海冰模式(NEMO3.6和LIM3)应用于北大西洋–北冰洋–北太平洋(简称NAPA),并进行了试验后报模拟。所建立的模式NAPA1/4和NAPA1/12的水平分辨率分别为(1/4)°和(1/12)°经、纬度,计算范围覆盖太平洋45°N以北海区、整个北冰洋及北大西洋;其中,NAPA1/4和NAPA1/12在北大西洋的边界分别为26°N和7°N。目前,已利用NAPA1/4完成了1993–2015年的后报模拟。本文基于观测数据和已发表文献对模拟结果中的北冰洋海冰变化、环流结构以及水文特征进行了校验。结果表明,NAPA1/4能够再现北冰洋的主要热力与动力过程,可以用来分析海冰、水团、大西洋/太平洋入/出流等的季节与年际变化规律。利用NAPA1/12进行了1993–1996年的模拟计算。初步结果分析表明,提高分辨率可更为精细地刻画北冰洋的海冰、水团和环流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海冰模式 模式校验 北冰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冰模式中融池参数化方案的伴随模式参数估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陆洋 王晓春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9-221,共13页
融池是影响北极海冰变化的重要因子。但在目前广泛使用的海冰模式CICE6.0中,融池模拟与观测存在较大差异。CICE6.0中的CESM融池参数化方案可以计算融池覆盖率与深度,但其中的部分重要参数存在一定的经验性,影响了融池模拟。本研究为CICE... 融池是影响北极海冰变化的重要因子。但在目前广泛使用的海冰模式CICE6.0中,融池模拟与观测存在较大差异。CICE6.0中的CESM融池参数化方案可以计算融池覆盖率与深度,但其中的部分重要参数存在一定的经验性,影响了融池模拟。本研究为CICE6.0海冰模式的CESM融池参数化方案开发了伴随模式,利用CICE6.0海冰模式、融池伴随模式和L-BFGS极小化算法,使用一年冰及多年冰区域的MODIS卫星融池覆盖率观测数据,对CESM参数化方案中的融池纵横比参数进行了分时段分区的参数估计。结果表明:使用伴随模式可以有效地对融池参数进行估计;得到的融池参数随时空变化,符合融池过程时空变化强烈的特征;估计的参数值用于模拟,减小了融池覆盖率的模拟误差,与MODIS观测更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CE6.0 海冰模式 融池 参数化方案 伴随模式 参数估计 北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冰-海洋耦合模式 I.模式和参数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苏洁 吴辉碇 +2 位作者 刘钦政 张蕴斐 白珊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9-26,共8页
在国内外冰-海洋耦合模式研究基础上,根据渤海水文、气象和冰情特点,以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的渤海海冰预报模式和POM海洋模式为基础,开发了一个冰-海洋耦合模式.在该耦合模式中,冰和海洋之间的动量和热量交换是双向的,冰厚和冰密集度... 在国内外冰-海洋耦合模式研究基础上,根据渤海水文、气象和冰情特点,以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的渤海海冰预报模式和POM海洋模式为基础,开发了一个冰-海洋耦合模式.在该耦合模式中,冰和海洋之间的动量和热量交换是双向的,冰厚和冰密集度的变化不仅由冰表面和冰底的热收支决定,还由开阔水的表面热收支决定.侧重阐述了耦合模式的动力和热力学过程的耦合,并对模式中一些热力参数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冰模式 POM 冰-海洋耦合 参数化 渤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质点-网格模式的海冰厚度变化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煜 吴辉碇 +2 位作者 张占海 刘钦政 白珊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21,共8页
根据渤海冰情,在海冰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基础上,应用一种质点-网格海冰模式于渤海海域.该模式采用了质点-网格法,有效地避免了传统模式的数值扩散问题.该模式采用了冰厚分布函数,用多种类型冰代替用于渤海业务预报的平整冰、堆积冰和开... 根据渤海冰情,在海冰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基础上,应用一种质点-网格海冰模式于渤海海域.该模式采用了质点-网格法,有效地避免了传统模式的数值扩散问题.该模式采用了冰厚分布函数,用多种类型冰代替用于渤海业务预报的平整冰、堆积冰和开阔水3-level模式.进行理想场的数值试验,模拟冰厚变化动力过程.还使用该模式和业务预报模式对于实际渤海冰情进行了不同个例的预报试验,发现该模式在提高冰外缘线预报精度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点-网格海冰模式 冰厚分布函数 再分布函数 造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暴期间Beaufort-Mackenzie海域海冰对海浪强度的影响
14
作者 徐福敏 吴宏 +1 位作者 李铖 郑金海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114,共8页
为了研究风暴过程中海冰剧烈运动情形下Beaufort-Mackenzie海域各区位的海浪变化特性,基于该海域2008年开冰期西北向北极风暴(2008年10月5-8日)的风、浪及逐日海冰数据,分析了风暴期间海冰的密集度、发展阶段和尺寸的变化,并采用SWAN模... 为了研究风暴过程中海冰剧烈运动情形下Beaufort-Mackenzie海域各区位的海浪变化特性,基于该海域2008年开冰期西北向北极风暴(2008年10月5-8日)的风、浪及逐日海冰数据,分析了风暴期间海冰的密集度、发展阶段和尺寸的变化,并采用SWAN模型模拟了风暴过程中剧烈变化的风速、风向和海冰对海浪强度的影响,同时对比分析了2种海冰模式(采用实际海冰信息(密集度、发展阶段和尺寸信息)的海冰模式、不同海冰密集度为固定边界)的海浪数值模拟结果。结果表明:2种海冰模式均在离海冰较远海岸水域得到合理模拟结果;风暴期间以涵盖实际海冰信息的海冰模式能模拟得到更精细的海浪强度;以实际海冰信息的海冰模式进行模拟,发现风暴期间风速、风向和海冰的剧烈变化导致Beaufort-Mackenzie海域海浪强度、分布发生剧烈变化,最大海浪发生在风速最大时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aufort-Mackenzie海域 北极风暴 海冰密集度 海冰模式 海浪 SWA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热动力模式模拟1979~1998年北极海冰流出量的变化
15
作者 于震宇 邢宇航 张志国 《黑龙江气象》 2008年第4期39-41,共3页
本文利用一个Hibler海冰热动力模式,在改进了其热力部分和改变模拟范围以及提高分辨率的基础上,以北极国际浮标计划(IABP)提供的1979~1998年逐日变化的日平均海平面气温场、湿度场、长短波辐射场、风场、洋流场、海洋热流量场为强迫场... 本文利用一个Hibler海冰热动力模式,在改进了其热力部分和改变模拟范围以及提高分辨率的基础上,以北极国际浮标计划(IABP)提供的1979~1998年逐日变化的日平均海平面气温场、湿度场、长短波辐射场、风场、洋流场、海洋热流量场为强迫场,模拟了20a北极海冰的流出量。流出量有明显的季节及年际变化,冬、秋季流出量比春、夏季多。与卫星资料反演的流出量相比,冬季海冰面积流出量,反演值小于模拟值,全年则是模拟值小于反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动力海冰模式 北极海冰 海冰流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epack海冰柱模式的融池反照率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曹淑涛 苏洁 +3 位作者 李涛 钟文理 王晓宇 牟龙江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3-74,共12页
基于Icepack一维海冰柱模式,以2014年中国第6次北极科学考察长期冰站ICE06的3个融池的辐射参量和气象参量的连续观测作为大气强迫数据,对融池反照率及相关参量进行了模拟。本文引入观测的融池深度及海冰厚度作为初始条件,通过考虑融池... 基于Icepack一维海冰柱模式,以2014年中国第6次北极科学考察长期冰站ICE06的3个融池的辐射参量和气象参量的连续观测作为大气强迫数据,对融池反照率及相关参量进行了模拟。本文引入观测的融池深度及海冰厚度作为初始条件,通过考虑融池覆盖率的作用,改进了平整冰融池参数化方案中海冰干舷的计算,修正了冰上可允许的最大融池深度,成功实现了对融池参数变化的模拟;同时,还修正了入射辐射分量比例系数与对应反照率分量权重系数不一致的问题。标准试验中,模拟的3个融池的反照率与观测结果之间的平均误差分别为0.01、0.05和0.13;入射辐射比例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当可见光辐射比例增大8%时,融池反照率的模拟结果增大了6%~8%;融池表面再冻结试验的结果显示,当再冻结冰层厚度小于2 cm时,模拟冰面反照率的增加不足0.006,由此引起的表面能量收支减少了约1.1 W/m^(2)。本文研究指出,准确的入射辐射比例对于改善北极海冰反照率模拟是必要的;并指出目前模式仍存在融池表面再冻结参数化、热收支计算、表面吹雪效应等有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池 反照率 融池深度 Icepack海冰模式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极海冰数值预报的初步研究——基于海冰—海洋耦合模式MITgcm的模拟试验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杨清华 刘骥平 +3 位作者 张占海 吴辉碇 李群 邢建勇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73-482,共10页
利用最近发展的MITgcm(麻省理工学院通用环流模式)海冰—海洋耦合模式,以NCEP(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再分析资料为大气强迫场进行了1992年1月至2009年12月北极海冰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此模式能很好地模拟卫星观测的北极海冰季节和年际变... 利用最近发展的MITgcm(麻省理工学院通用环流模式)海冰—海洋耦合模式,以NCEP(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再分析资料为大气强迫场进行了1992年1月至2009年12月北极海冰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此模式能很好地模拟卫星观测的北极海冰季节和年际变化,具备很好的北极海冰数值模拟能力。以此为基础,对2009年7月和10月北极海冰消融和增长两个例分别进行了4组后报试验研究。试验分别以NCEP再分析气候场、NCEPGFS(全球预报系统)预报资料为大气强迫场,并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融合SSM/I(专用微波成像仪)海冰密集度的初始化方案。预报结果与SSM/I的对比,以及预报技能分析表明,此模式具备对北极海冰的短时预报能力。大气强迫场的不同对海冰预报的改善不显著,而初始化考虑SSM/I海冰密集度以减少初始误差的预报能更好地模拟出海冰的消融和增长。此外,模式模拟的海冰密集度略为偏高,对海冰冻结过程的模拟能力要优于消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 海冰—海洋耦合模式 海冰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冰热力模式的辐射参数化方案在渤海和波罗的海应用的比较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占海 程斌 +2 位作者 LAUNIAI NEN Jouko 吴辉碇 刘煜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7-25,共9页
研究了海冰热力模式中的各种辐射参数化方案,对比了模式计算的太阳短波辐射、大气长波辐射以及海冰热力变化,并利用渤海和波罗的海观测资料进行比较和误差分析.冬季大部分时间太阳短波辐射对海冰热力过程的作用有限.简单计算方案一般满... 研究了海冰热力模式中的各种辐射参数化方案,对比了模式计算的太阳短波辐射、大气长波辐射以及海冰热力变化,并利用渤海和波罗的海观测资料进行比较和误差分析.冬季大部分时间太阳短波辐射对海冰热力过程的作用有限.简单计算方案一般满足海冰模式要求.误差主要受云和冰雪表面与大气之间的多重反射影响.长波辐射对表面热平衡和海冰质量变化起重要作用.长波辐射参数化方案的计算结果受环境因素影响.云量参数化有待进一步改进.海冰模式计算结果的精度与长波辐射计算精度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通量参数化 冰/雪表面能量平衡 海冰热力模式 波罗的海 渤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碳对北冰洋积雪和海冰影响的模拟研究
19
作者 王煜 苏洁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9-107,共19页
当黑碳沉降到冰雪表面时,可使冰雪表面反照率降低,对短波辐射的吸收增加,黑碳的变化对海冰融化过程的影响值得研究。本文利用CICE海冰模式进行数值模拟,并定量分析北冰洋冰雪中黑碳造成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不同黑碳数据源的强迫下,1980-... 当黑碳沉降到冰雪表面时,可使冰雪表面反照率降低,对短波辐射的吸收增加,黑碳的变化对海冰融化过程的影响值得研究。本文利用CICE海冰模式进行数值模拟,并定量分析北冰洋冰雪中黑碳造成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不同黑碳数据源的强迫下,1980-2014年间,模拟结果给出的夏季北冰洋反照率平均下降为0.82%~1.71%,最终造成海冰面积下降了0.97%~1.93%,而在巴伦支海、喀拉海以及拉普捷夫海,夏季黑碳造成的海冰面积下降约为北冰洋整体的2-3倍。不同黑碳沉降强迫下的模拟结果均显示,1980-1995年,北冰洋区域黑碳对反照率的影响呈现减小趋势,但在1996-2014年,黑碳影响转为增加趋势。在低纬度海区,由于海冰的消退,黑碳的辐射效应呈现减小趋势,而在高纬度海区,由于多年冰内黑碳的累积效应,黑碳的辐射影响呈现增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碳 北冰洋 CICE海冰模式 反照率 海冰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SAiC现场观测期间海冰厚度季节变化模拟误差分析
20
作者 陆洋 赵海波 +4 位作者 赵嘉炜 王晓春 何宜军 雷瑞波 喻小勇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39,共14页
北极气候研究多学科漂流观测计划(Multidisciplinary drifting Observatory for the Study of Arctic Climate, MOSAiC)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开展,期间获得了变量完整的大气、海洋、海冰厚度及积雪厚度观测,为海冰模式的发展提供了... 北极气候研究多学科漂流观测计划(Multidisciplinary drifting Observatory for the Study of Arctic Climate, MOSAiC)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开展,期间获得了变量完整的大气、海洋、海冰厚度及积雪厚度观测,为海冰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本研究利用两个完整观测时段(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5月7日、2020年6月26日至7月27日)的大气和海洋强迫场,驱动一维海冰柱模式ICEPACK,模拟了MOSAiC期间海冰厚度的季节演变,同海冰厚度观测进行了对比,并诊断分析了海冰厚度模拟误差的原因。结果表明,在冬春季节,模式可以再现海冰厚度增长过程,但由于模式在春季高估了积雪向海冰的转化及对海冰物质平衡的贡献,模拟的春季海冰厚度偏厚。在夏季期间,2种热力学方案及3种融池方案的组合都表明模式高估了海冰表层的消融过程,导致模拟结束阶段的海冰厚度偏薄。我们的研究表明,使用变量完整的MOSAiC大气和海洋强迫场可以诊断目前海冰模式中的问题,为海冰模式的改进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AiC观测计划 热力学方案 融池方案 ICEPACK海冰模式 海冰厚度 积雪深度 北冰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