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持精密进近引导的北斗空时联合抗干扰技术
1
作者 康荣雷 张浩 +1 位作者 常军 熊健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9-565,共7页
为保证复杂电磁环境下对北斗卫星信号的可靠、准确和连续的接收能力,在分析抗干扰与高精度联合处理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功率倒置准则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结合的空时联合抗干扰技术。该技术能够在北斗信号导向矢量获取失效、阵列... 为保证复杂电磁环境下对北斗卫星信号的可靠、准确和连续的接收能力,在分析抗干扰与高精度联合处理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功率倒置准则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结合的空时联合抗干扰技术。该技术能够在北斗信号导向矢量获取失效、阵列流形特性变化或信号入射角度未知等条件下实现北斗抗干扰处理并兼顾载波测量的相位响应不失真。仿真实验表明,所提出的空时联合抗干扰技术在抗干扰达到干噪比50 dB的同时,载波相位畸变误差小于整周1%,满足抗干扰与高精度测量要求,可以有效支持精密进近引导技术所适配的各类战术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系统(BDS) 精密引导 空时联合 抗干扰算法 高精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INS组合导航在飞行进近着陆中的应用
2
作者 杨姝 韩宇康 加松 《航空计算技术》 2025年第1期114-118,共5页
针对航空器进近着陆中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易受干扰导致精度变差的情况,将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INS)和GNSS系统融合成GNSS/INS组合导航系统,模拟仿真了包含航空器进近着陆... 针对航空器进近着陆中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易受干扰导致精度变差的情况,将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INS)和GNSS系统融合成GNSS/INS组合导航系统,模拟仿真了包含航空器进近着陆的轨迹并进行算法验证。结果显示进近着陆阶段的姿态角误差、速度误差和位置误差均值分别比巡航阶段减少98.95%、76.84%、60.65%。最后通过组合导航系统实验和Septentrio高精度GNSS接收机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东向、北向及天向位置误差均值分别为0.503688 m、0.482033 m和1.774242 m,满足民航一类精密进近水平和垂直精度要求,进一步验证了系统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着陆 惯性导航系统 组合导航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合精密进近着陆系统(JPALS)技术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刘菁 《现代导航》 2014年第1期75-78,共4页
本文介绍由美国国防部(DOD)立项,能够满足未来"支持作战的精密进近与着陆系统"的联合精密进近与着陆系统(JPALS),分析了该系统在国外的发展概况。
关键词 联合精密着陆系统(JPALS) 陆基联合精密着陆系统(LB-JPALS) 舰基联合精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近着陆系统电磁环境仿真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赵修斌 王永生 +1 位作者 姜恒乐 耿锋先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14,共4页
针对进近着陆系统对于环境影响十分敏感的问题,从仿真流程、研究对象到研究方法等方面对进近着陆系统的电磁环境仿真做了系统的阐述,对仿真系统的整体架构提出设计方案,并给出了一种模拟仿真实例。
关键词 着陆系统 电磁环境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近着陆系统多径效应仿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5
作者 赵修斌 戴传金 +1 位作者 许进 李颖路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316-3319,共4页
在分析进近着陆系统多径效应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利用电磁散射算法模型建立机场复杂环境的散射体模型库,通过不同特性散射体调用各自有效算法模型的方法,实现了进近着陆系统开阔场多径效应仿真,并利用IPO算法模型对停靠飞机多径效应进行... 在分析进近着陆系统多径效应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利用电磁散射算法模型建立机场复杂环境的散射体模型库,通过不同特性散射体调用各自有效算法模型的方法,实现了进近着陆系统开阔场多径效应仿真,并利用IPO算法模型对停靠飞机多径效应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证明了基于模型库的进近着陆系统多径效应仿真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陆系统 多径效应 算法模型 仿真 模型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TD的进近着陆系统多径效应仿真 被引量:9
6
作者 赵修斌 王永生 姜恒乐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864-1866,共3页
针对进近着陆系统对于环境的影响十分敏感的问题,采用几何绕射理论(GTD)仿真分析了进近着陆系统的多径效应,给出了跑道旁边的机棚造成多径问题的仿真结果,从而为评估环境对着陆系统的影响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途径。
关键词 着陆系统 多径效应 仿真 几何绕射理论(GT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进近阶段的多系统GNSS组合RAIM可用性算法及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蒋虎 袁运斌 +2 位作者 王海涛 欧吉坤 蒋振伟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40,共9页
给出了多系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组合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监测(Receiver Autonomous Integrity Monitoring,RAIM)可用性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GPS、GLONASS实测数据与BDS、Galileo全星座仿真数据,分析了BDS、GPS、GLONASS和Galileo... 给出了多系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组合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监测(Receiver Autonomous Integrity Monitoring,RAIM)可用性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GPS、GLONASS实测数据与BDS、Galileo全星座仿真数据,分析了BDS、GPS、GLONASS和Galileo不同组合在精密进近阶段的RAIM可用性。通过试验分析发现,BDS的5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对亚洲、非洲和欧洲大部分地区的RAIM可用性有很大的贡献。这些地区站星间几何观测结构得到改善,使得RAIM可用性相对于其他地区有很大幅度的提升。在亚太地区APV-I阶段单系统导航情况下,北斗导航系统RAIM可用性达到99.5%,高于其他三个导航系统。在精密进近阶段(APV-I、APV-II和CAT-I),BDS与其他导航系统(GPS、GLONASS和Galileo)的组合导航可以满足全球大部分区域的RAIM可用性需求,大多可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监测 精密 地球同步轨道 倾斜地球同步轨道 可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化设计的进近着陆系统多径效应仿真 被引量:3
8
作者 戴传金 赵修斌 +1 位作者 许进 李颖路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2-35,共4页
基于模型化设计的进近着陆系统多径效应仿真是利用准确的电磁散射算法模型来建立机场复杂环境的散射体模型库,通过不同特性散射体(几何尺寸、物理特性等)调用各自有效的算法模型的方法,实现了进近着陆系统开阔场多径效应仿真,并结合IPO... 基于模型化设计的进近着陆系统多径效应仿真是利用准确的电磁散射算法模型来建立机场复杂环境的散射体模型库,通过不同特性散射体(几何尺寸、物理特性等)调用各自有效的算法模型的方法,实现了进近着陆系统开阔场多径效应仿真,并结合IPO算法模型对停靠飞机的多径效应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证明了基于模型化设计的进近着陆系统的多径效应仿真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陆系统 多径效应 算法模型 仿真 模型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进近着陆系统电磁环境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4
9
作者 戴传金 吴德伟 +1 位作者 赵修斌 许进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2-46,共5页
针对进近着陆系统电磁环境逐渐恶化的问题,提出将多种数值计算方法内嵌的模块化设计的电磁环境仿真方法,从模块化仿真模型的建立、模块间的接口及工作流程等方面对进近着陆系统电磁环境仿真做了系统阐述。并利用该方法在Matlab环境下对... 针对进近着陆系统电磁环境逐渐恶化的问题,提出将多种数值计算方法内嵌的模块化设计的电磁环境仿真方法,从模块化仿真模型的建立、模块间的接口及工作流程等方面对进近着陆系统电磁环境仿真做了系统阐述。并利用该方法在Matlab环境下对实际问题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表明,内嵌了多种数值计算方法的模块化仿真可以实现提前分析和预测复杂的电磁环境对着陆系统性能的影响,对机场的基本设施建设规划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陆系统 电磁环境 散射体 反射/绕射 数值算法 建模与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进近着陆系统多径效应仿真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戴传金 赵修斌 吴德伟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77-882,共6页
在分析某型飞机进近着陆系统多径效应问题产生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散射体模型库设计和射线追踪理论的飞机进近着陆系统多径效应仿真方法,建立了天线、散射体、信道和接收机仿真模型,给出了着陆系统多径效应仿真方法、实施步骤... 在分析某型飞机进近着陆系统多径效应问题产生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散射体模型库设计和射线追踪理论的飞机进近着陆系统多径效应仿真方法,建立了天线、散射体、信道和接收机仿真模型,给出了着陆系统多径效应仿真方法、实施步骤和具体算法流程。并以停靠在跑道附近的飞机造成的多径干扰为例,运用该方法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仿真方法能够较准确的给出多路径散射对系统的干扰程度,并具有提前预测计划配置物体对系统干扰程度的能力。采用飞机进近着陆系统的多径效应仿真大大提高了机场解决多径效应影响的效率,扩大了该型飞机的活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控制 导航技术 着陆系统 多径效应 散射体模型 射线追踪 电磁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条件下进近着陆系统引导误差计算与补偿
11
作者 戴传金 吴德伟 +2 位作者 赵修斌 陈校平 王巍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4-77,共4页
平台运动将导致着陆引导信息出现偏差,为准确分析和计算动态平台条件下进近着陆系统着陆引导误差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坐标转换对引导误差进行计算与补偿的方法。该方法依据GPS测姿中动态坐标转换原理,将平台运动分解为偏航、横滚、... 平台运动将导致着陆引导信息出现偏差,为准确分析和计算动态平台条件下进近着陆系统着陆引导误差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坐标转换对引导误差进行计算与补偿的方法。该方法依据GPS测姿中动态坐标转换原理,将平台运动分解为偏航、横滚、俯仰和升降4种姿态,建立了动态平台上进近着陆系统引导误差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平台各摇摆处于简谐运动条件引导误差进行了仿真分析,依此设计了引导误差补偿的方案框图。该方法可以实现平台运动条件下对引导误差的仿真计算,能够对引导误差进行实时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陆系统 动态条件 平台 坐标变换 引导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基精密进近完好性监测体系与算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晓宇 郑坤 +1 位作者 杨洋 王军 《测绘科学与工程》 2015年第4期57-61,78,共6页
基于GNSS的飞机精密进近着陆系统,除了要提供高精度的导航信息,还必须具有很高的完好性。海基精密进近对完好性有更严格的要求。本文研究了海基精密进近完好性监测的体系结构和处理流程,基于各异常监测模块和执行逻辑功能模型,对比... 基于GNSS的飞机精密进近着陆系统,除了要提供高精度的导航信息,还必须具有很高的完好性。海基精密进近对完好性有更严格的要求。本文研究了海基精密进近完好性监测的体系结构和处理流程,基于各异常监测模块和执行逻辑功能模型,对比分析了各模块对完好性监测的影响,给出了机载端保护限值计算方法。通过分析进一步完善了海基完好性监测的体系架构,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基精密进近着陆系统 完好性监测 异常监测模块 机载保护限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产GBAS的咸阳机场CAT Ⅱ/Ⅲ精密进近引导飞行试验
13
作者 郝硕 蔚保国 +3 位作者 葛茂 王甲辰 王垚 赵精博 《全球定位系统》 CSCD 2024年第5期24-33,共10页
卫星导航地基增强系统(Ground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GBAS),可以提高卫星导航的精度、完好性、连续性和可用性,使飞机在复杂天气和恶劣环境下依然能够实现安全、高效的进近和着陆,满足民航精密进近和着陆引导等高精度导航需求.目前... 卫星导航地基增强系统(Ground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GBAS),可以提高卫星导航的精度、完好性、连续性和可用性,使飞机在复杂天气和恶劣环境下依然能够实现安全、高效的进近和着陆,满足民航精密进近和着陆引导等高精度导航需求.目前GBAS一类精密进近(CATⅠ)服务水平已经完成验证和应用,但是其定位精度等服务水平仍不能完全满足民航需求.GBAS二类/三类精密进近(CATⅡ/Ⅲ)具有更好的服务水平,其技术和应用仍在开发验证中.为了提高民航运行效率和安全,急需开展基于CATⅡ/Ⅲ与CATⅢ的飞行校验活动.当前GBAS主要采用基于单频GPS的工作模式,在系统可用性、安全性和自主性方面非常受限,因此需要开发自主可控的兼容北斗的GBAS系统.本文设计了飞行校验方案,使用自主研制的国产GBAS设备,设计了飞行校验方案,在西安咸阳机场完成了CATⅡ/Ⅲ盲降精密进近着陆引导的GBAS飞行校验.试验结果表明:兼容北斗的国产GBAS具备支持CATⅡ/Ⅲ精密进近的能力,并且其性能远超传统仪表着陆系统(instrument landing system,ILS).这一成果的取得为我国航空运输的安全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导航地基增强系统(GBAS) 飞行校验 精密 飞行科目设计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的进近着陆系统信道环境分析和仿真预测
14
作者 吴华新 赵修斌 戴传金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14-418,共5页
针对机场环境日益复杂,进近着陆系统对于机场环境的影响十分敏感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物理光学理论(PO)的进近着陆系统信道环境分析和仿真预测方法。应用基于PO的信道散射环境分析方法,建立了系统的信号源模型和考虑信道环境影响... 针对机场环境日益复杂,进近着陆系统对于机场环境的影响十分敏感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物理光学理论(PO)的进近着陆系统信道环境分析和仿真预测方法。应用基于PO的信道散射环境分析方法,建立了系统的信号源模型和考虑信道环境影响的系统航道偏移模型,对受多散射体影响的信道环境下的进近着陆系统进行建模,结合实际问题,应用建立的模型对散射环境中的进近着陆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基于PO的仿真预测方法能够较准确、合理地给出散射环境对系统的影响程度,具有预测机场配置物体对系统影响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陆系统 物理光学理论 多径效应 信道环境仿真预测 电磁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应用在进近着陆系统电磁环境仿真中的新方法
15
作者 戴传金 赵修斌 +1 位作者 许进 李颖路 《导航》 2006年第3期71-74,共4页
在对机场无线电系统仿真常用算法简要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了PE算法,提出了用PE算法解决实际机场的弯曲跑道问题,并通过实例验证,证明了PE算法的引入在实际系统仿真应用中对解决弯曲跑道问题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关键词 PE算法 机场弯曲跑道 着陆系统仿真 电波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近着陆系统电磁环境仿真的研究
16
作者 姜恒乐 赵修斌 李悦 《导航》 2004年第2期52-58,共7页
进近着陆系统对于环境的影响十分敏感.现代机场的环境变得更加复杂,进近着陆系统的安装和校飞也更加困难,因此有必要对机场电磁环境进行仿真.本文对进近着陆系统的电磁环境仿真从仿真流程、研究对象到研究方法等各方面作了的较为系... 进近着陆系统对于环境的影响十分敏感.现代机场的环境变得更加复杂,进近着陆系统的安装和校飞也更加困难,因此有必要对机场电磁环境进行仿真.本文对进近着陆系统的电磁环境仿真从仿真流程、研究对象到研究方法等各方面作了的较为系统的介绍,并对仿真系统的整体架构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陆系统 电磁环境 仿真分析 机场 导航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地环境对飞机进近着陆系统影响预估
17
作者 王永庆 赵修斌 《导航》 2008年第1期51-54,共4页
针对进近着陆系统场地环境影响飞机安全着陆的问题,从进近着陆系统的地面设备和机载设备两方面分析了其原因,简述了利用建模和仿真方法降低对飞机安全着陆的影响和压缩成本的问题。
关键词 着陆系统 场地环境 多径效应 建模与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卫星进近着陆系统几何布局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胜军 王玮 +1 位作者 张京娟 徐韬 《宇航计测技术》 CSCD 2010年第5期54-57,共4页
基于伪卫星的进近着陆系统具有机动灵活、成本低、抗干扰性能好等优点,可满足小型机场或临时机场对着陆系统的迫切需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从GDOP的角度对机场伪卫星星座布局进行了研究,提出了3颗和4颗伪卫星情况下的最佳布局。... 基于伪卫星的进近着陆系统具有机动灵活、成本低、抗干扰性能好等优点,可满足小型机场或临时机场对着陆系统的迫切需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从GDOP的角度对机场伪卫星星座布局进行了研究,提出了3颗和4颗伪卫星情况下的最佳布局。仿真结果表明这两种布局均达到了机场伪卫星进近着陆系统对HDOP的要求,对机场伪卫星着陆系统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精度因子 飞机着陆系统 机场伪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客机CATⅢ级精密进近着陆设备的适航性要求 被引量:2
19
作者 常凡凡 李爱军 王长青 《航空电子技术》 2010年第4期10-16,共7页
本文主要研究CATIII运行的适航性,首先介绍了适航性的基本概念,同时指出运输类飞机有关设备、系统及安装的适航标准,然后根据进场、着陆和滑跑三个飞行阶段,从性能、完好性、有效性三个方面提出系统适航性的具体要求,此外还包括某些自... 本文主要研究CATIII运行的适航性,首先介绍了适航性的基本概念,同时指出运输类飞机有关设备、系统及安装的适航标准,然后根据进场、着陆和滑跑三个飞行阶段,从性能、完好性、有效性三个方面提出系统适航性的具体要求,此外还包括某些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的适航要求,最后简述有关使用和维修方面的持续适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航性 CAT III精密着陆 性能 完好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精密进近着陆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魏红波 《现代导航》 2017年第1期5-8,共4页
介绍了目前四种传统的精密进近着陆系统的功能及特点,并在分析惯性导航设备、气压高度计、无线电高度表等辅助着陆信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组合精密进近着陆引导模式处理架构,通过模式管理配置既可以使用单一手段的精密进近着陆模式... 介绍了目前四种传统的精密进近着陆系统的功能及特点,并在分析惯性导航设备、气压高度计、无线电高度表等辅助着陆信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组合精密进近着陆引导模式处理架构,通过模式管理配置既可以使用单一手段的精密进近着陆模式,又可以包含基于惯导、高度表辅助的增强精密进近着陆模式,着陆引导方式也更加灵活、高效,并能够获得更加精确、连续、可靠的着陆引导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陆系统 精密技术 组合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