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海底观测系统及其工程布设
被引量:
6
1
作者
许惠平
姜恩祝
+2 位作者
徐昌伟
刘丁
覃如府
《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22,共4页
海底观测系统的建设标志着海洋开发和研究的新阶段。利用观测平台可实现全天候长期、连续的观测,为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人类生存的地球,揭开浩瀚的海洋下蕴藏的秘密提供基础。欧美的海底观测已经有十多年历史.最先的观测站是在近海设...
海底观测系统的建设标志着海洋开发和研究的新阶段。利用观测平台可实现全天候长期、连续的观测,为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人类生存的地球,揭开浩瀚的海洋下蕴藏的秘密提供基础。欧美的海底观测已经有十多年历史.最先的观测站是在近海设立,然后才推向远洋。例如,美国新泽西州1996年建成的“LE0—15”生态海底观测站,缆长仅10公里、水深15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测
平台
海底观测系统
工程布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底观测系统技术进展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
1
2
作者
晏庆
崔浩贵
+1 位作者
张晓
刘冰
《科技创新导报》
2020年第14期236-239,共4页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各个领域对海底观测系统的需求越来越突出。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海底观测系统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海底观测系统的主要关键技术,并就海底观测系统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海底观测系统
关键技术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亲历”式海底观测系统
3
《国外科技动态》
2004年第8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海底观测系统
京都大学
系统
原理
图像被压缩
全景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底观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宋雨泽
刘星
+5 位作者
李彦
李超
乔正明
王鑫
杨磊
朱锐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7-54,共8页
为实现海底观测系统长期连续观测,设计一套基于水下接驳技术的的海底观测系统水槽工程样机,通过分析海底观测系统的体系结构,结合在研项目的技术经验,详细论述的开发过程中涉及到的海底观测系统关键技术如电能传输与转换技术、信息传输...
为实现海底观测系统长期连续观测,设计一套基于水下接驳技术的的海底观测系统水槽工程样机,通过分析海底观测系统的体系结构,结合在研项目的技术经验,详细论述的开发过程中涉及到的海底观测系统关键技术如电能传输与转换技术、信息传输与管理技术、机电集成封装技术、状态监测与控制技术、防护结构的三防设计等关键技术,通过水槽试验,验证了海底观测系统工程样机可以在水槽环境下吃寻正常工作,并得到了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为实现海况的海底观测网络的连续观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观测系统
网络节点
仪器节点
原文传递
我国极地海底观测系统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
5
5
作者
何剑锋
张芳
林凌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66-571,共6页
极地海洋特殊环境对观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海底观测技术的日趋成熟,极地海底观测系统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后勤保障的高要求制约了系统的发展,目前广泛使用的仍是潜标系统。受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
极地海洋特殊环境对观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海底观测技术的日趋成熟,极地海底观测系统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后勤保障的高要求制约了系统的发展,目前广泛使用的仍是潜标系统。受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和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等支持,我国发展了极地在线近岸海洋环境监测系统、极地潜标和极地大型海—气耦合浮标等海床基观测系统,对我国的极地海洋学观测与研究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总体而言,我国的极地海底观测仍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网络体系。未来有望在北冰洋太平洋扇区和南大洋普里兹湾率先建立海床基观测体系,系统观测并揭示该海域的环境变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地
海底观测系统
极地海洋环境
原文传递
日本开发海底远程观测系统
6
《渔业现代化》
2004年第4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日本京都大学
海底
远程
观测
系统
技术原理
照相机
全景摄影
投影
多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海底世界远程观测系统
7
《光学仪器》
2004年第4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海底
世界远程
观测
系统
日本京都大学
海洋生物学
课堂教学
全景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底强地震动观测及其特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4
8
作者
胡进军
刁红旗
谢礼立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共8页
综述了美国和日本海底强震观测系统,介绍了美国南加州近海海域海底地震观测系统(SEMS)和日本相模湾近海海域的实时海底地震海啸监测系统(ETMC)的发展历程和海底强震记录数据库,总结了海底地震动特性及其与陆地地震动特性的差异、近海地...
综述了美国和日本海底强震观测系统,介绍了美国南加州近海海域海底地震观测系统(SEMS)和日本相模湾近海海域的实时海底地震海啸监测系统(ETMC)的发展历程和海底强震记录数据库,总结了海底地震动特性及其与陆地地震动特性的差异、近海地震动衰减关系、海水对地震动的影响和海底强震数据在海洋工程抗震问题上的应用等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阐述了我国海底地震动特性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最后对国、内外海底地震动特性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
强震仪
海底
强地震动特性
海底
地震
观测
系统
实时
海底
地震海啸监测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将建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总投资超20亿元
被引量:
5
9
《科技传播》
2017年第11期8-,共1页
近日,海底科学观测网是人类建立的第三种地球科学观测平台,通过它人类可以深入到海洋内部观测和认识海洋。目前,北美、西欧和日本等十几个国家都已经拥有海底观测网。记者日前获悉,我国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日前正式被批复建立。国家海底...
近日,海底科学观测网是人类建立的第三种地球科学观测平台,通过它人类可以深入到海洋内部观测和认识海洋。目前,北美、西欧和日本等十几个国家都已经拥有海底观测网。记者日前获悉,我国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日前正式被批复建立。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在我国东海和南海分别建立海底观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测
网
海底观测系统
海底
科学
投资
财政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洋牧场生态环境在线观测平台的研发与应用
被引量:
13
10
作者
王志滨
李培良
顾艳镇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17年第1期13-17,共5页
针对海洋牧场水质生态环境在线监测状况,特别是对水下人工渔礁周围环境视频监控的需求,文章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海洋牧场岸基有缆在线监测系统。同时还设计了一套终端监控软件安装在监测控制中心,实现远程控制指令依次下达至岸基系统与海...
针对海洋牧场水质生态环境在线监测状况,特别是对水下人工渔礁周围环境视频监控的需求,文章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海洋牧场岸基有缆在线监测系统。同时还设计了一套终端监控软件安装在监测控制中心,实现远程控制指令依次下达至岸基系统与海底观测系统。方便用户查看当前水质状况、海底生物实况视频以及查询历史数据。该系统在威海西霞口海洋牧场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按照设定程序上传水质数据和海底生物实况视频,实现了海洋牧场生态环境的在线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牧场
生态环境
海底
有缆
观测
系统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底观测网络系统用接驳设备的水密方式
被引量:
1
11
作者
俞志贤
王红霞
杨爱梅
《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
2013年第1期44-46,共3页
介绍了用于海底观测系统的常用海底接驳设备,如分支器、接头盒以及接驳盒等。阐述了用于密封海底接驳设备的几种水密方式,以及使用场合,为从事海底接驳设备的设计人员提供了一定的设计参考依据和密封方式的选择,可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
介绍了用于海底观测系统的常用海底接驳设备,如分支器、接头盒以及接驳盒等。阐述了用于密封海底接驳设备的几种水密方式,以及使用场合,为从事海底接驳设备的设计人员提供了一定的设计参考依据和密封方式的选择,可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密封结构或选用联合密封方式,以期到达最好的密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观测系统
接驳设备
水密方式
原文传递
东海海底观测小衢山试验站
被引量:
43
12
作者
许惠平
张艳伟
+5 位作者
徐昌伟
李建如
刘丁
覃如府
罗胜卿
范代读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839-1845,共7页
海底观测系统是海洋科学从"考察"转向"观测"的重要设施.最近在杭州湾口外的东海内陆架(30°31′44″N,122°15′12″E~30°31′34″N,122°14′40″E)建成东海海底联网观测小衢山试验站.该试验站...
海底观测系统是海洋科学从"考察"转向"观测"的重要设施.最近在杭州湾口外的东海内陆架(30°31′44″N,122°15′12″E~30°31′34″N,122°14′40″E)建成东海海底联网观测小衢山试验站.该试验站包括双层铠装海底光电复合缆,联接具有不同型号的水密接插头、实现能源自动供给和通信传输的基站特种接驳盒,并在基站防拖网与仪器安装架上安装3种海洋观测仪器;光电复合缆通过海洋平台登陆,由台上的太阳能蓄电池实施不间断的能源供应;现场海洋观测数据通过光电复合缆传输到平台后经CDMA无线网络实时发送到实验室服务器上.试验系统已于2009年4月开始正常运行,在本文中将例举部分数据在近底边界层动力过程和海平面高度异常研究方面的初步应用,分析了底应力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以及2010年智利大地震引发的海啸对东海近岸的影响.试验站的建成是我国海底观测网建设迈出的第一步,不仅积累了经验,而且一年多来的连续观测资料表明海底观测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观测系统
东海
小衢山试验站
近底边界层
海平面高度异常
原文传递
从海洋内部研究海洋
被引量:
27
13
作者
汪品先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7-520,共4页
几百年来,人类总是从海洋外面——在船上或者岸上研究海洋。随着技术的最新发展,人类现在可以从海洋内部来研究海洋。简要讨论了海底观测系统和活动观测平台为各领域的海洋研究提供的空前机遇,并指出中国发展海洋科学必须对这一新趋势...
几百年来,人类总是从海洋外面——在船上或者岸上研究海洋。随着技术的最新发展,人类现在可以从海洋内部来研究海洋。简要讨论了海底观测系统和活动观测平台为各领域的海洋研究提供的空前机遇,并指出中国发展海洋科学必须对这一新趋势给予密切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科学
海洋技术
深海
海底
海底观测系统
原文传递
题名
海底观测系统及其工程布设
被引量:
6
1
作者
许惠平
姜恩祝
徐昌伟
刘丁
覃如府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技术中心
出处
《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22,共4页
基金
上海市科委2009科技攻关项目(09DZ1201000)
上海市科委2010科技攻关重点项目(10DZ1210500)
国家海洋局公益项目(201105030)资助
文摘
海底观测系统的建设标志着海洋开发和研究的新阶段。利用观测平台可实现全天候长期、连续的观测,为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人类生存的地球,揭开浩瀚的海洋下蕴藏的秘密提供基础。欧美的海底观测已经有十多年历史.最先的观测站是在近海设立,然后才推向远洋。例如,美国新泽西州1996年建成的“LE0—15”生态海底观测站,缆长仅10公里、水深15米,
关键词
观测
平台
海底观测系统
工程布设
分类号
P715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底观测系统技术进展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
1
2
作者
晏庆
崔浩贵
张晓
刘冰
机构
[
出处
《科技创新导报》
2020年第14期236-239,共4页
文摘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各个领域对海底观测系统的需求越来越突出。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海底观测系统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海底观测系统的主要关键技术,并就海底观测系统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海底观测系统
关键技术
发展趋势
Keywords
Seafloor observatory system
Ke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rend
分类号
P71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亲历”式海底观测系统
3
出处
《国外科技动态》
2004年第8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海底观测系统
京都大学
系统
原理
图像被压缩
全景摄影
分类号
P715.5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底观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宋雨泽
刘星
李彦
李超
乔正明
王鑫
杨磊
朱锐
机构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漳州基地筹建办公室
出处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7-54,共8页
基金
国家海洋局海洋公益性项目资助——海洋水下长期在线生态环境定量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20150515)资助
文摘
为实现海底观测系统长期连续观测,设计一套基于水下接驳技术的的海底观测系统水槽工程样机,通过分析海底观测系统的体系结构,结合在研项目的技术经验,详细论述的开发过程中涉及到的海底观测系统关键技术如电能传输与转换技术、信息传输与管理技术、机电集成封装技术、状态监测与控制技术、防护结构的三防设计等关键技术,通过水槽试验,验证了海底观测系统工程样机可以在水槽环境下吃寻正常工作,并得到了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为实现海况的海底观测网络的连续观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
海底观测系统
网络节点
仪器节点
Keywords
seabed observation system
network node
lnstrument node
分类号
TH137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原文传递
题名
我国极地海底观测系统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
5
5
作者
何剑锋
张芳
林凌
机构
国家海洋局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66-571,共6页
基金
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编号:CHINARE2013-01-05)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极地近岸海洋环境监测系统”(编号:2007AA09Z121)资助
文摘
极地海洋特殊环境对观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海底观测技术的日趋成熟,极地海底观测系统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后勤保障的高要求制约了系统的发展,目前广泛使用的仍是潜标系统。受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和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等支持,我国发展了极地在线近岸海洋环境监测系统、极地潜标和极地大型海—气耦合浮标等海床基观测系统,对我国的极地海洋学观测与研究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总体而言,我国的极地海底观测仍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网络体系。未来有望在北冰洋太平洋扇区和南大洋普里兹湾率先建立海床基观测体系,系统观测并揭示该海域的环境变化特性。
关键词
极地
海底观测系统
极地海洋环境
Keywords
Polar
Seafloor observation system
Polar marine environment.
分类号
P71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日本开发海底远程观测系统
6
出处
《渔业现代化》
2004年第4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日本京都大学
海底
远程
观测
系统
技术原理
照相机
全景摄影
投影
多面体
分类号
P737.2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海底世界远程观测系统
7
出处
《光学仪器》
2004年第4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海底
世界远程
观测
系统
日本京都大学
海洋生物学
课堂教学
全景摄影
分类号
TH766 [机械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底强地震动观测及其特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4
8
作者
胡进军
刁红旗
谢礼立
机构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系
出处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11CB013601)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2012DFA70810)
+2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38012
9121530113)
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GB06C102)
文摘
综述了美国和日本海底强震观测系统,介绍了美国南加州近海海域海底地震观测系统(SEMS)和日本相模湾近海海域的实时海底地震海啸监测系统(ETMC)的发展历程和海底强震记录数据库,总结了海底地震动特性及其与陆地地震动特性的差异、近海地震动衰减关系、海水对地震动的影响和海底强震数据在海洋工程抗震问题上的应用等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阐述了我国海底地震动特性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最后对国、内外海底地震动特性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海底
强震仪
海底
强地震动特性
海底
地震
观测
系统
实时
海底
地震海啸监测
系统
Keywords
seafloor strong motion instrument
characters of seafloor strong ground motion
SEMS
ETMC
分类号
P315.9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将建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总投资超20亿元
被引量:
5
9
出处
《科技传播》
2017年第11期8-,共1页
文摘
近日,海底科学观测网是人类建立的第三种地球科学观测平台,通过它人类可以深入到海洋内部观测和认识海洋。目前,北美、西欧和日本等十几个国家都已经拥有海底观测网。记者日前获悉,我国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日前正式被批复建立。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在我国东海和南海分别建立海底观测系统。
关键词
观测
网
海底观测系统
海底
科学
投资
财政管理
分类号
P715.5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洋牧场生态环境在线观测平台的研发与应用
被引量:
13
10
作者
王志滨
李培良
顾艳镇
机构
辽宁省海洋环境预报与防灾减灾中心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17年第1期13-1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476002)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ZR2014DQ013)
文摘
针对海洋牧场水质生态环境在线监测状况,特别是对水下人工渔礁周围环境视频监控的需求,文章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海洋牧场岸基有缆在线监测系统。同时还设计了一套终端监控软件安装在监测控制中心,实现远程控制指令依次下达至岸基系统与海底观测系统。方便用户查看当前水质状况、海底生物实况视频以及查询历史数据。该系统在威海西霞口海洋牧场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按照设定程序上传水质数据和海底生物实况视频,实现了海洋牧场生态环境的在线监控。
关键词
海洋牧场
生态环境
海底
有缆
观测
系统
在线监测
Keywords
marine ranch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ubmarine cable online observation system
online monitoring
分类号
P715.5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底观测网络系统用接驳设备的水密方式
被引量:
1
11
作者
俞志贤
王红霞
杨爱梅
机构
海军工程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海司信息化部
出处
《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
2013年第1期44-46,共3页
文摘
介绍了用于海底观测系统的常用海底接驳设备,如分支器、接头盒以及接驳盒等。阐述了用于密封海底接驳设备的几种水密方式,以及使用场合,为从事海底接驳设备的设计人员提供了一定的设计参考依据和密封方式的选择,可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密封结构或选用联合密封方式,以期到达最好的密封效果。
关键词
海底观测系统
接驳设备
水密方式
Keywords
seafloor observatory system
junction device
watertight manner
分类号
TN929.3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原文传递
题名
东海海底观测小衢山试验站
被引量:
43
12
作者
许惠平
张艳伟
徐昌伟
李建如
刘丁
覃如府
罗胜卿
范代读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839-1845,共7页
基金
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资助项目(06DZ12012)
文摘
海底观测系统是海洋科学从"考察"转向"观测"的重要设施.最近在杭州湾口外的东海内陆架(30°31′44″N,122°15′12″E~30°31′34″N,122°14′40″E)建成东海海底联网观测小衢山试验站.该试验站包括双层铠装海底光电复合缆,联接具有不同型号的水密接插头、实现能源自动供给和通信传输的基站特种接驳盒,并在基站防拖网与仪器安装架上安装3种海洋观测仪器;光电复合缆通过海洋平台登陆,由台上的太阳能蓄电池实施不间断的能源供应;现场海洋观测数据通过光电复合缆传输到平台后经CDMA无线网络实时发送到实验室服务器上.试验系统已于2009年4月开始正常运行,在本文中将例举部分数据在近底边界层动力过程和海平面高度异常研究方面的初步应用,分析了底应力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以及2010年智利大地震引发的海啸对东海近岸的影响.试验站的建成是我国海底观测网建设迈出的第一步,不仅积累了经验,而且一年多来的连续观测资料表明海底观测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关键词
海底观测系统
东海
小衢山试验站
近底边界层
海平面高度异常
分类号
P715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从海洋内部研究海洋
被引量:
27
13
作者
汪品先
机构
上海海洋科技中心(筹)
出处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7-520,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南海深海过程演变学术交流活动(第二阶段)”(编号:91228000)资助
文摘
几百年来,人类总是从海洋外面——在船上或者岸上研究海洋。随着技术的最新发展,人类现在可以从海洋内部来研究海洋。简要讨论了海底观测系统和活动观测平台为各领域的海洋研究提供的空前机遇,并指出中国发展海洋科学必须对这一新趋势给予密切注意。
关键词
海洋科学
海洋技术
深海
海底
海底观测系统
Keywords
Marine science
Marine technology
Deep water seabed
Seafloor observation system.
分类号
P731.22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海底观测系统及其工程布设
许惠平
姜恩祝
徐昌伟
刘丁
覃如府
《科学》
北大核心
201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海底观测系统技术进展与发展趋势
晏庆
崔浩贵
张晓
刘冰
《科技创新导报》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亲历”式海底观测系统
《国外科技动态》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海底观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宋雨泽
刘星
李彦
李超
乔正明
王鑫
杨磊
朱锐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
6
原文传递
5
我国极地海底观测系统的发展与展望
何剑锋
张芳
林凌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5
原文传递
6
日本开发海底远程观测系统
《渔业现代化》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新型海底世界远程观测系统
《光学仪器》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海底强地震动观测及其特征的研究进展
胡进军
刁红旗
谢礼立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我国将建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总投资超20亿元
《科技传播》
201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海洋牧场生态环境在线观测平台的研发与应用
王志滨
李培良
顾艳镇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17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海底观测网络系统用接驳设备的水密方式
俞志贤
王红霞
杨爱梅
《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
2013
1
原文传递
12
东海海底观测小衢山试验站
许惠平
张艳伟
徐昌伟
李建如
刘丁
覃如府
罗胜卿
范代读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43
原文传递
13
从海洋内部研究海洋
汪品先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7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