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产海桑属植物的两个杂交种 被引量:23
1
作者 王瑞江 陈忠毅 +1 位作者 陈二英 郑馨仁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99-204,共6页
作者通过对红树林海桑属植物进行形态学、花粉学、细胞学以及其它方面的比较研究,证实了拟海桑和海南海桑为两个杂交种,它们的嫌疑亲本分别是杯萼海桑和海桑、杯萼海桑和卵叶海桑·sonneratia×hainanenw... 作者通过对红树林海桑属植物进行形态学、花粉学、细胞学以及其它方面的比较研究,证实了拟海桑和海南海桑为两个杂交种,它们的嫌疑亲本分别是杯萼海桑和海桑、杯萼海桑和卵叶海桑·sonneratia×hainanenwsisko,EY.ChenetW.Y Chen(prosp)为海南海桑的新名称,而拟海桑S.paracseolarisKo,E.Y.Chen,etW,ChenY.Chen则被归并入sonneratia×gulngaiN.C.Du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桑 分类学 杂交种 海南海桑 海桑 红树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桑属小志 被引量:17
2
作者 高蕴璋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1期11-13,共3页
本文描述中国海桑属一新种:拟海桑(Sonneratia paracaseolaris Ko, E. Y. Chen et W. Y.Chen).重新发表海桑属7种检索表,并将原隶属海桑组的海南海桑S.hainanensis Ko, E. Y.Chenet W.Y.Chen改隶无瓣海桑组,因其过去被认为是花瓣的部分... 本文描述中国海桑属一新种:拟海桑(Sonneratia paracaseolaris Ko, E. Y. Chen et W. Y.Chen).重新发表海桑属7种检索表,并将原隶属海桑组的海南海桑S.hainanensis Ko, E. Y.Chenet W.Y.Chen改隶无瓣海桑组,因其过去被认为是花瓣的部分实为退化雄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桑 海桑 海南海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种海桑属红树植物根际真菌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传恩 张颖 +4 位作者 王芸 林忠鑫 朱启聪 李敏 李单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17-2530,共14页
真菌多样性是植物根际生态系统的重要构成与植物健康稳定的重要指标。海桑属是红树林的先锋物种,采用真菌ITS1区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了六种海桑属红树根际真菌的组成和多样性,结合土壤理化性质探讨影响不同植物根际真菌群落组成差异的... 真菌多样性是植物根际生态系统的重要构成与植物健康稳定的重要指标。海桑属是红树林的先锋物种,采用真菌ITS1区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了六种海桑属红树根际真菌的组成和多样性,结合土壤理化性质探讨影响不同植物根际真菌群落组成差异的因素。结果显示,根际真菌隶属于7门、96科、155属,子囊菌门作为优势菌门在海桑属不同红树中相对丰度无显著差异,都超过27%,但次优势的担子菌门丰度含量有差异;属水平上,优势菌属的丰度含量不同,曲霉属在卵叶海桑的丰度最高(29.57%),在海南海桑最低(3.47%)。六种红树植物根际存在特有的代表类群,如无瓣海桑的马拉色菌(9.31%)和毛腐菌属(10.05%),海南海桑中的Talaromyces(19.61%)和Acremonium(13.58%)。比较多样性指数Simpson和Shannon,发现拟海桑是六种植物中丰度最高的,卵叶海桑最低。RDA分析发现子囊菌门与全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担子菌门与速效钾呈明显正相关。六种海桑属红树植物根际核心物种分析表明,优势真菌类群曲霉属和一些低丰度的真菌类群,通过降解有机质参与碳循环,对根际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起重要作用。六种海桑属红树林植物根际真菌组成丰富,各有特征性类群。本研究探明海桑属红树植物根际真菌的群落多样性规律,为该物种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种群恢复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海桑 真菌 根际微生物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瓣海桑、海桑、秋茄红树人工林群落动态及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42
4
作者 陈玉军 廖宝文 +2 位作者 郑松发 李玫 宋湘豫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924-928,共5页
对红树植物无瓣海桑、海桑、秋茄 3种人工林群落动态及物种多样性特征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无瓣海桑群落和海桑群落的乔木层明显分为上层和中层两个亚层 ,上层木为无瓣海桑或海桑 ,中层木主要为秋茄和桐花树 ;秋茄群落的乔木层为单一层... 对红树植物无瓣海桑、海桑、秋茄 3种人工林群落动态及物种多样性特征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无瓣海桑群落和海桑群落的乔木层明显分为上层和中层两个亚层 ,上层木为无瓣海桑或海桑 ,中层木主要为秋茄和桐花树 ;秋茄群落的乔木层为单一层次 ,基本由秋茄组成 .在无瓣海桑群落和海桑群落中 ,优势种群无瓣海桑或海桑仅有高龄级个体存在 ,未出现自然更新现象 ;秋茄和桐花树为旺盛增长种群 ,有可能成为优势种群 ,表明无瓣海桑和海桑为先锋造林树种 ,在裸滩种植可以促进其它红树植物的天然定居生长 ;在秋茄群落中 ,秋茄为旺盛增长种群 ,能够自然更新演替 ,桐花树和海莲属初生增长种群 .无瓣海桑群落和海桑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指标较接近 ,基本包含秋茄群落中的主要物种秋茄、桐花和海莲 ,表明无瓣海桑和海桑能与这些物种协调共生 ,同时种植无瓣海桑或海桑可以形成多样化的红树林群落 ;无瓣海桑群落和海桑群落在形成初期 ,种植密度较大时 ,物种多样性较高 ;密度相近时 ,形成初期随林龄的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人工林 无瓣海桑 海桑 秋茄 群落动态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福田无瓣海桑+海桑-秋茄人工林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昝启杰 王勇军 +2 位作者 廖宝文 郑德璋 陈玉军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10-615,共6页
深圳福田自然保护区天然林前缘种植无瓣海桑、海桑、秋茄的试验表明 ,7a后 ,群落明显分为乔木层、幼树层和幼苗层 3层。乔木层的无瓣海桑、海桑、秋茄的平均高分别为 9.1、 8.0 6、2 .89m。在群落形成过程中 ,物种多样性先下降 ,后上升 ... 深圳福田自然保护区天然林前缘种植无瓣海桑、海桑、秋茄的试验表明 ,7a后 ,群落明显分为乔木层、幼树层和幼苗层 3层。乔木层的无瓣海桑、海桑、秋茄的平均高分别为 9.1、 8.0 6、2 .89m。在群落形成过程中 ,物种多样性先下降 ,后上升 ,并超过种植时的多样性 ;无瓣海桑和海桑的死亡率第 1年最高 ,后趋于稳定 ,秋茄的死亡率最高是第 4年 ,后趋于降低 ;7年生时无瓣海桑、海桑、秋茄的存活率分别为 5 6 .3%、5 1%、39%。无瓣海桑和海桑的高度和地径的生长速度明显比秋茄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瓣海桑 海桑 人工林 群落结构 红树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桑和无瓣海桑叶片结构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陈健辉 缪绅裕 +1 位作者 黄丽宜 王厚麟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共8页
为了探讨外来植物无瓣海桑的潜在危害,采用石蜡切片法对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 Engl.)、无瓣海桑(S.apetala B.Ham)叶片进行了解剖学研究。实验结果显示,两种植物的叶片均为等面叶;中脉维管束为周韧维管束;具4级侧脉,第1级侧脉为... 为了探讨外来植物无瓣海桑的潜在危害,采用石蜡切片法对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 Engl.)、无瓣海桑(S.apetala B.Ham)叶片进行了解剖学研究。实验结果显示,两种植物的叶片均为等面叶;中脉维管束为周韧维管束;具4级侧脉,第1级侧脉为半周韧维管束;成熟叶片叶肉组织具发达的贮水薄壁细胞,具含单宁成分的薄壁细胞,具晶体细胞和石细胞;盐腺由表皮细胞发育而成,可分为3个发育阶段。作为外来植物的无瓣海桑,其中脉维管束具微弱形成层,叶脉维管组织比海桑更发达;贮藏组织中含单宁细胞、晶体细胞较多;栅栏组织含叶绿体多于海桑等特点,使其比海桑对环境具有更大的适应性。因此,无瓣海桑有可能成为入侵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蜡切片法 海桑 无瓣海桑 外来植物 叶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福田海桑+无瓣海桑自然林的空间结构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梁士楚 梁铭忠 +3 位作者 吴苑玲 昝启杰 王勇军 谢强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3-398,共6页
采用位置指数(CE)、混交指数(DM)、分异指数(T)以及Ripley’sK方程,探讨了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海桑+无瓣海桑自然林的空间结构特征。海桑、无瓣海桑、秋茄和桐花树种群都呈现集群分布;海桑-无瓣海桑、海桑-秋茄、海桑-桐花树、桐花树-... 采用位置指数(CE)、混交指数(DM)、分异指数(T)以及Ripley’sK方程,探讨了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海桑+无瓣海桑自然林的空间结构特征。海桑、无瓣海桑、秋茄和桐花树种群都呈现集群分布;海桑-无瓣海桑、海桑-秋茄、海桑-桐花树、桐花树-无瓣海桑以及秋茄-桐花树之间在空间分布上呈现负关联,秋茄-无瓣海桑之间呈现正关联,但这些关联都不显著。海桑和秋茄与其它树种属于中度混交,而无瓣海桑和桐花树与其它树种的混交程度相对较弱。海桑和无瓣海桑个体之间的胸围差异明显,而其它树种个体之间的胸围差异中等。海桑个体之间的树高差异明显,而其它树种个体之间的树高差异中等。采用的空间指数和空间统计技术有效地描述了树种的空间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海桑 无瓣海桑 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瓣海桑、海桑人工林的生物量及生产力研究 被引量:30
8
作者 昝启杰 王勇军 +1 位作者 廖宝文 郑德璋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1年第5期391-396,共6页
对深圳福田自然保护区无瓣海桑、海桑人工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测定。根据叶、枝、干、花果和皮的生物量数据 ,分别获得了幂回归方程。林分的生物量及分配分析显示无瓣海桑、海桑和秋茄种群的凋落量分配均为叶 >花果 >枝。考... 对深圳福田自然保护区无瓣海桑、海桑人工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测定。根据叶、枝、干、花果和皮的生物量数据 ,分别获得了幂回归方程。林分的生物量及分配分析显示无瓣海桑、海桑和秋茄种群的凋落量分配均为叶 >花果 >枝。考虑种群年龄及人工种植的密度因素 ,6年龄无瓣海桑和海桑林的生物量积累是较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瓣海桑 海桑人工林 生物量 生产力 红树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福田无瓣海桑+海桑人工林的生态影响 被引量:22
9
作者 昝启杰 王勇军 王伯荪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2-76,共5页
对深圳福田红树林 7年龄无瓣海桑 +海桑人工林生态影响的研究表明 :无瓣海桑 +海桑林 7年龄时 ,林下土壤颗粒组成发生改变 ,土壤含盐量升高 ,pH值降低 ,有机质、N、P、K、Pb、Cu、Zn等质量百分浓度升高 ;人工林促进了后缘天然林种群的... 对深圳福田红树林 7年龄无瓣海桑 +海桑人工林生态影响的研究表明 :无瓣海桑 +海桑林 7年龄时 ,林下土壤颗粒组成发生改变 ,土壤含盐量升高 ,pH值降低 ,有机质、N、P、K、Pb、Cu、Zn等质量百分浓度升高 ;人工林促进了后缘天然林种群的生长及乡土红树幼苗进入天然林和人工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瓣海桑 海桑 人工林 生态影响 深圳 红树林 生态效应 种群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福田红树林无瓣海桑与海桑群落的重金属累积和循环 被引量:28
10
作者 昝启杰 王勇军 王伯荪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1-88,共8页
研究了深圳福田红树林无瓣海桑与海桑群落对重金属Cu、Pb、Zn、Cr、Ni元素的吸收、累积、分布和循环 .结果表明 ,该林地表层土壤 (0~ 3 0cm)Cu、Pb、Zn、Cr、Ni元素的储量关系为Zn >Pb >Ni>Cr>Cu ;群落中 3种植物对土壤中 ... 研究了深圳福田红树林无瓣海桑与海桑群落对重金属Cu、Pb、Zn、Cr、Ni元素的吸收、累积、分布和循环 .结果表明 ,该林地表层土壤 (0~ 3 0cm)Cu、Pb、Zn、Cr、Ni元素的储量关系为Zn >Pb >Ni>Cr>Cu ;群落中 3种植物对土壤中 5种重金属元素富集能力的大小依次为海桑 >无瓣海桑 >秋茄 .该群落Cu、Pb、Zn、Cr、Ni的现存累积量分别为 :2 3 0 1 9 61、2 3 42 9 65、1 1 7870 41、683 5 79、1 2 995 0 8μg/m2 ;年吸收量分别为 :65 92 2 0、2 664 77、2 41 2 3 5 6、85 3 2 5、1 990 86μg/m2 ;年归还量分别为 :3 1 79 5 0、1 3 0 0 64、840 1 3 1、3 98 99、646 2 0 μg/m2 ;年储存量分别为 :3 41 3 0 7、1 3 64 1 3、1 5 72 2 2 5、45 4 2 5、1 3 44 66μg/m2 ;周转期分别为 :8a、1 9a、1 5a、1 8a、2 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无瓣海桑 海桑 重金属 累积 循环 深圳湾 湿地生态系统 植物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东寨港无瓣海桑-海桑人工红树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旭 马宗耀 +2 位作者 杨怀 周光益 楼坚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8年第3期374-379,共6页
分析红树外来种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与本地种海桑(S.caseolaris)在热带地区混种17年后的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两种红树树种均适合在滩涂前缘生长,且长势良好,但无瓣海桑的长势要优于海桑,无瓣海桑树高、胸径、冠幅平均值... 分析红树外来种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与本地种海桑(S.caseolaris)在热带地区混种17年后的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两种红树树种均适合在滩涂前缘生长,且长势良好,但无瓣海桑的长势要优于海桑,无瓣海桑树高、胸径、冠幅平均值分别为10.6m、15.06cm和3.43m,海桑为9.56m、12.69cm和2.23m,两者在群落中的重要值指数分别为68.02%和24.69%;(2)群落中有秋茄(Kandelia candel)、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等乡土红树植物的自然更新现象,表明"引进种+本地种"的人工恢复模式可以促进乡土红树的更新,尤其是在滩涂前缘;(3)通过数量和立木结构分析可推测,随着群落的发展,群落中的无瓣海桑和海桑会逐渐被秋茄、桐花树等乡土物种替代,从而达到本地物种的生态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瓣海桑 海桑 结构特征 热带风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卵叶海桑遗传多样性的ISSR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李海生 陈桂珠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22,共6页
卵叶海桑 (Sonneratiaovata)是海桑科濒危红树植物 ,在我国仅分布于海南文昌清澜自然保护区内。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 (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该天然居群和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引种的人工居群共 3个居群 3 9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变异... 卵叶海桑 (Sonneratiaovata)是海桑科濒危红树植物 ,在我国仅分布于海南文昌清澜自然保护区内。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 (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该天然居群和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引种的人工居群共 3个居群 3 9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 1 1个引物共扩增出 1 85条带 ,其中 1 2 7条具多态性 ,多态位点百分率为 68.65 %。在居群水平上相对较低 ,多态位点百分率 3 6.76%~ 5 4.5 9% ,平均值为 47.2 1 %。Nei的基因多样性、Shannon信息指数在物种水平上分别为 0 .1 41 1和 0 .2 2 92 ;在居群水平上平均值分别为 0 .1 2 0 9和0 .1 91 0。Nei的遗传分化系数Gst表明 :87.5 8%遗传变异分布在居群内 ,1 2 .42 %的遗传变异分布在居群间。居群间的遗传一致度达 0 .970 7。东寨港迁地保护的人工居群有效地保护了卵叶海桑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卵叶海桑 遗传多样性 ISSR 海桑 遗传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树植物海桑新害虫报喜斑粉蝶的发生危害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包强 陈晓琴 +1 位作者 徐华林 江世宏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1-155,共5页
首次报道报喜斑粉蝶华南亚种[Delias pasithoe porsenna(Cramer)]在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严重为害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L.)]和无瓣海桑(S.apetala Buch-Ham)两种海桑科(Sonneratiaceae)乔木红树。通过室内饲养和林间调查,明确了... 首次报道报喜斑粉蝶华南亚种[Delias pasithoe porsenna(Cramer)]在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严重为害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L.)]和无瓣海桑(S.apetala Buch-Ham)两种海桑科(Sonneratiaceae)乔木红树。通过室内饲养和林间调查,明确了报喜斑粉蝶华南亚种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和变化过程,行为习性,并发现其有较强的耐饥饿、抗海水浸泡等抗逆能力,提出其他红树植物也存在受到该种害虫危害的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喜斑粉蝶 红树林 海桑 无瓣海桑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桑及无瓣海桑引种驯化中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高秀梅 韩维栋 张秀枝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413-416,共4页
研究海桑及无瓣海桑引种驯化中的叶片形态结构及生理变化。结果表明,这两种植物从海南东寨港引种到广东雷州附城镇以后,叶片的旱生结构增强,叶细胞透性减少,从而获得了较高的抗寒性。
关键词 海桑 无瓣海桑 旱生结构 抗寒性 引种 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福田红树林无瓣海桑+海桑群落N、P、K累积和循环 被引量:10
15
作者 昝启杰 王勇军 王伯荪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1-336,共6页
研究了深圳福田红树林无瓣海桑 +海桑群落的 N、P、K元素的累积和循环。结果表明 ,该群落 N、P、K元素的现存累积量分别为 :3 8694.92、 5 848.62、 5 0 861 .47mg/m2 ,其中地下部分分别占 2 8.5 9%、41 .77%、 42 .0 8%。该群落氮、磷... 研究了深圳福田红树林无瓣海桑 +海桑群落的 N、P、K元素的累积和循环。结果表明 ,该群落 N、P、K元素的现存累积量分别为 :3 8694.92、 5 848.62、 5 0 861 .47mg/m2 ,其中地下部分分别占 2 8.5 9%、41 .77%、 42 .0 8%。该群落氮、磷、钾元素生物循环中 ,年吸收量分别为 :1 3 2 40 .0 95、 1 887.70 5、 2 0 73 6.1 1mg/m2 ;年归还量分别为 :62 70 .5 85、 979.1 75、 63 5 3 .948mg/m2 ;年存留量分别为 :6969.5 1、 90 8.5 3、 1 43 82 .1 62 mg/m2 ;周转期分别为 :7a、6a、9a。群落各组分的氮含量最高 ,磷含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瓣海桑 海桑 氮、磷和钾的累积 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东海桑、无瓣海桑、拉关木冻害调查报告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远合 肖泽鑫 +1 位作者 彭剑华 蔡庆芸 《防护林科技》 2010年第4期15-17,共3页
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 (L.)Engl.)、无瓣海桑(S.apetala Buch-Ham)、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 Gaertn.f.)是粤东近几年成功引种的3个优良红树林树种。文章报告了粤东海桑、无瓣海桑和拉关木的苗木和林木的冻害情况,并就海桑... 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 (L.)Engl.)、无瓣海桑(S.apetala Buch-Ham)、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 Gaertn.f.)是粤东近几年成功引种的3个优良红树林树种。文章报告了粤东海桑、无瓣海桑和拉关木的苗木和林木的冻害情况,并就海桑、无瓣海桑和拉关木的抗寒性及其在粤东育苗和防寒的技术措施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桑 无瓣海桑 拉关木 冻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桑林寒害致死后互花米草再次入侵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辉武 郑松发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8,共4页
对珠海淇澳岛红树林保护区内的海桑林在经过2008年1月13日至2月13日的寒害致死后,其林下互花米草入侵的状况以及该保护区内裸滩地(对照)和无瓣海桑林下的互花米草各生态指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当海桑冻死后其林下互花米草的平均高度... 对珠海淇澳岛红树林保护区内的海桑林在经过2008年1月13日至2月13日的寒害致死后,其林下互花米草入侵的状况以及该保护区内裸滩地(对照)和无瓣海桑林下的互花米草各生态指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当海桑冻死后其林下互花米草的平均高度为97.1 cm,高出无瓣海桑林下的24.88 cm,是对照裸滩上高度的83.5%;其密度已达到77株/m2,比对照地多13株/m2,是无瓣海桑的2倍多。方差分析显示出这三者的高度和密度已达极显著水平。海桑林下互花米草的频度、郁闭度和多度均已达到很高的水平。海桑林冻死后其林下的互花米草的干、鲜重茎叶比均最大,其次是对照地,最小的是无瓣海桑林下的。互花米草的茎叶含水量以无瓣海桑的最大,其次是海桑林下的,最小的是对照地。这表明当海桑林死后互花米草已开始迅速入侵其林地,若不加以及时控制,势必对该保护区的红树林再次构成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桑 互花米草 无瓣海桑 寒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汕头市海桑、无瓣海桑冻害调查初报 被引量:6
18
作者 肖泽鑫 陈远合 谢少鸿 《防护林科技》 2004年第6期24-25,31,共3页
海桑(Sonneratiacaseolaris(L.)Engl.)、无瓣海桑(S.apetalaBuch-Ham)是汕头市近几年成功引种的2个优良红树林(mangroveforests)树种。报告了汕头市海桑、无瓣海桑的苗木和林木的冻害情况,并就海桑和无瓣海桑的抗寒性及其在汕头市育苗... 海桑(Sonneratiacaseolaris(L.)Engl.)、无瓣海桑(S.apetalaBuch-Ham)是汕头市近几年成功引种的2个优良红树林(mangroveforests)树种。报告了汕头市海桑、无瓣海桑的苗木和林木的冻害情况,并就海桑和无瓣海桑的抗寒性及其在汕头市育苗和防寒的技术措施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汕头市 海桑 无瓣海桑 冻害 调查研究 抗寒性 育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福田红树林无瓣海桑+海桑群落钙镁钠的累积和循环 被引量:5
19
作者 昝启杰 王勇军 +1 位作者 王伯荪 张炜银 《福建林业科技》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研究了深圳福田红树林无瓣海桑 +海桑人工林群落的Ca、Mg、Na元素的吸收、分布、累积和循环。结果表明 ,该群落植物现存量中 ,库存Ca、Mg、Na总量分别为 2 5 975 4 6、10 332 4 6、115 832 16mg·m-2 ,其中地下部分分别为 86 38... 研究了深圳福田红树林无瓣海桑 +海桑人工林群落的Ca、Mg、Na元素的吸收、分布、累积和循环。结果表明 ,该群落植物现存量中 ,库存Ca、Mg、Na总量分别为 2 5 975 4 6、10 332 4 6、115 832 16mg·m-2 ,其中地下部分分别为 86 38 93、6 342、894 99 0 1mg·m-2 。该群落Ca、Mg、Na元素生物循环为 :年吸收量分别为 9337 6 2 6、36 73 318、5 0 2 0 3 5 4 7mg·m-2 ,年归还量分别为 4 32 6 96、16 79 2 97、11792 3474 8mg·m-2 ,年存留量分别为 5 0 10 6 6 6、1976 0 2 8、384 11 2 0mg·m-2 ,周转期分别为 :7a、7a、10a。其中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福田 无瓣海桑 海桑 红树林 累积 生物循环 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汕头市海桑、无瓣海桑冻害调查初报
20
作者 肖泽鑫 陈远合 谢少鸿 《粤东林业科技》 2004年第2期10-13,共4页
海桑、无瓣海桑是汕头市近几年成功引种的2个优良红树林树种。本文介绍了海桑、无瓣海桑苗木和林木的冻害情况,并就其抗寒性及在汕头市育苗和防寒的技术措施进行讨论。
关键词 汕头市 海桑 无瓣海桑 冻害 红树植物 抗寒性 育苗 防寒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