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两种海水混养池塘悬浮颗粒物结构及其有机碳库储量
- 1
-
-
作者
王璐
赵文
魏杰
张湾
尹东鹏
-
机构
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
出处
《河北渔业》
2023年第4期4-10,共7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专项项目(2020YFD0900202)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2020B0202010009)。
-
文摘
于2021年4月—8月在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地区选取两个混养池塘,即1^(#)池(海蜇-缢蛏-牙鲆-对虾)和2^(#)池(海蜇-缢蛏-牙鲆-中国明对虾-三疣梭子蟹),对其悬浮颗粒物结构及其有机碳储量进行了研究,旨在为优化养殖模式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和2^(#)池的总悬浮颗粒物含量分别为44.05±10.36 mg/L和39.38±3.89 mg/L,其中无机悬浮颗粒物占比为71.01%和66.25%,有机悬浮颗粒物则为的28.99%和33.75%。在有机悬浮颗粒物中,腐质及细菌占27.15%和32.93%,浮游植物占0.52%和0.21%,浮游动物占比为1.03%和0.66%。1^(#)池和2^(#)池的总有机碳(TOC)含量分别为8.29±2.53 mg/L和11.43±2.49 mg/L;其中溶解有机碳(DOC)占比为65.45%和61.31%;颗粒有机碳(POC)占比为37.76%和38.69%;细菌及腐质碳占比为35.02%和37.45%;浮游植物碳占比为1.14%和0.30%;浮游动物碳占比为1.60%和0.95%。研究表明,1^(#)池悬浮颗粒物及总有机碳的含量更高,池塘的有机物占比更大,但2^(#)池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含量较低。
-
关键词
颗粒悬浮物结构
有机碳库储量
海水混养池塘
-
Keywords
Structure of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Organic carbon storage
Seawater polyculture ponds.
-
分类号
S964.3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海水混养池塘虾蛤肠道与养殖环境的微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12
- 2
-
-
作者
林国荣
王春忠
孙富林
郑志鹏
-
机构
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福建省新型污染物生态毒理效应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莆田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莆田市天然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出处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989-1999,共11页
-
基金
福建省科技计划(2015N0013
2016I1002
+3 种基金
2017T3010)
广东省科技计划(2016A020221024
2017A0202160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41406130)~~
-
文摘
【背景】海水混养池塘环境微生物以及动物肠道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已有研究,但对混养环境中多品种动物肠道与环境微生物群落的关系尚未见报道。【目的】研究海水虾蛤混养环境中微生物多样性以及与养殖动物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冬季莆田市北江养殖区2个混养池塘中水体、底泥以及虾蛤肠道的菌群结构。【结果】同一池塘水体与底泥之间、不同池塘水体或底泥之间的微生物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同一养殖区2个混养池塘虾与蛤肠道微生物结构之间具有极高的相似性,与养殖环境存在显著的差异。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差异很大,表现出底泥>水体>肠道;虾蛤肠道微生物以厚壁细菌和γ-变形细菌为主;池塘水体以放线菌、α-变形细菌以及拟杆菌为主,底泥以γ-变形细菌和δ-变形细菌为主。养殖动物肠道微生物主要优势种为乳球菌属和假单胞菌属,池塘环境内存在较高丰度的黄杆菌类潜在致病菌,而在虾和蛤的肠道中基本未检出。2个池塘底泥硫还原细菌含量较高,增加了底质产生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的风险。【结论】比较混养池塘中水体、底泥以及虾蛤肠道三者之间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揭示虾、贝混养模式微生物与养殖环境的关系,为池塘养殖虾、贝疾病防治和混养结构的优化提供参考。
-
关键词
海水混养池塘
Illumina高通量测序
细菌群落
对虾
蛤
-
Keywords
Seawater polyculture pond
lllumina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Bacterial community
Shrimp
Clam
-
分类号
S917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