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发展理念下海洋渔业禁用网具探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朱晖 李梦言 邵国栿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12-19,共8页
近年来,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在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以生态文明为指导的体制改革进入快车道,海洋捕捞业也不例外。我国渔业资源急剧衰退,渔业捕捞已经陷入资源状况越差、网具破坏性越大的恶性循环,国家对禁用网具的打击惩治力度不断加大。... 近年来,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在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以生态文明为指导的体制改革进入快车道,海洋捕捞业也不例外。我国渔业资源急剧衰退,渔业捕捞已经陷入资源状况越差、网具破坏性越大的恶性循环,国家对禁用网具的打击惩治力度不断加大。但由于对禁用网具的法律性质界定不够明晰,实务中存在着各地标准不统一而导致执法难度增大。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生态平衡理论的背景下,从生物学标准和法律性质两方面对禁用网具进行认定,以生态破坏为界定标准,以综合认定为原则,明晰法律责任,以期对禁用网具进行更好的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渔业捕捞 禁用网具 海洋生态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微生物探秘
2
作者 李琳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1年第1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海洋微生物 海洋真菌 海洋细菌 海洋生态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温家宝 《油气田环境保护》 CAS 2007年第1期53-58,共6页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防治和减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以下简称海洋工程)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保护海洋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从事海洋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防治和减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以下简称海洋工程)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保护海洋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从事海洋工程污染损害海洋环境防治活动,适用本条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海洋环境污染 海洋生态平衡 海洋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海洋意识 向海洋索取更多的食物 被引量:2
4
作者 于光远 《中国渔业经济研究》 1996年第6期3-6,24,共5页
加强海洋意识向海洋索取更多的食物于光远[编者按]: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教授为深刻阐述大国土、大农业、大食物的理论,撰写了这篇《加强海洋意识,向海洋索取更多的食物》论文。文章指出,“吃”的问题要全面解决,粮食和食物不能错... 加强海洋意识向海洋索取更多的食物于光远[编者按]: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教授为深刻阐述大国土、大农业、大食物的理论,撰写了这篇《加强海洋意识,向海洋索取更多的食物》论文。文章指出,“吃”的问题要全面解决,粮食和食物不能错误地划上等号;除粮食之外,还有一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洋捕捞 海洋意识 海洋动物生态平衡 海洋渔业 海产品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善待海豚,就是善待我们自己——钦州三娘湾与日本太地湾之比照
5
作者 吴锡民 《钦州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1-5,共5页
在对待海豚的问题上,钦州三娘湾的善待之举与日本太地湾的血腥之恶,形成鲜明对照。但是,在"比照"的背后,上升到普世价值的层面来认识海洋生态平衡,我们从中便会得到深刻启示:小而言之,善待海豚,就是善待我们自己;大而言之,善... 在对待海豚的问题上,钦州三娘湾的善待之举与日本太地湾的血腥之恶,形成鲜明对照。但是,在"比照"的背后,上升到普世价值的层面来认识海洋生态平衡,我们从中便会得到深刻启示:小而言之,善待海豚,就是善待我们自己;大而言之,善待海洋生物,就是善待人类自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豚 三娘湾 太地湾 海洋生态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创新与方法突破助力科学评估和管理渔业资源——评《黄渤海渔业资源评估:理论、方法、应用》
6
作者 庄平 《水产学报》 2025年第4期I0001-I0001,共1页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食物观战略的稳步推进,向江河湖海拓展食物来源成为重要途径。黄渤海作为我国关键的“海上粮仓”,其战略地位愈发凸显,在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筑牢食物安全防线以及守护海洋生态平衡等诸多领域,都肩负着无可比拟的重任...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食物观战略的稳步推进,向江河湖海拓展食物来源成为重要途径。黄渤海作为我国关键的“海上粮仓”,其战略地位愈发凸显,在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筑牢食物安全防线以及守护海洋生态平衡等诸多领域,都肩负着无可比拟的重任。然而,要切实保障海洋捕捞业行稳致远,科学精准地监测与评估海域渔业资源动态,堪称基础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渤海 科学评估 海洋生态平衡 方法突破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