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中药复合海绵敷料对大鼠皮肤创面修复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小珍 蔡保塔 +3 位作者 黄舒蓉 潘永毅 刘珊 蔡文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32-636,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中药复合海绵敷料对大鼠创面的修复效果。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用中药复合海绵敷料覆盖创面,阳性对照组用海绵基质覆盖创面,阴性对照组用凡士林纱布处理。分别于治疗后第3d、7d、14d观察大鼠创面愈合... 目的:探讨新型中药复合海绵敷料对大鼠创面的修复效果。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用中药复合海绵敷料覆盖创面,阳性对照组用海绵基质覆盖创面,阴性对照组用凡士林纱布处理。分别于治疗后第3d、7d、14d观察大鼠创面愈合情况,测定创面面积并取创面做病理分析;治疗后第3d、7d测创面炎症积分。结果:治疗后第7d、14d,实验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71.32±0.08)%]、[(90.44±0.07)%]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60.66±0.09)%]、[(81.03±0.04)%]和阴性对照组[(50.01±0.10)%]、[(71.65±0.10)%](P<0.05);治疗后第3d、7d,实验组创面炎症积分分别为(3.20±0.42)分、(1.70±0.48)分,阳性对照组为(4.18±0.60)分、(2.55±0.52)分,阴性对照组为(5.67±0.50)分、(3.89±0.33)分,实验组与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新型中药复合海绵敷料对大鼠创面的愈合有促进作用,能够干预创面炎症反应,适宜作为创伤修复敷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敷料 创面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条件对壳聚糖/胶原蛋白海绵敷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张立彦 芮汉明 张玲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90-395,共6页
为了改善壳聚糖/胶原蛋白复合海绵辅料的性能,研究了壳聚糖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胶原蛋白配比、交联剂用量的影响,并得出最佳条件。优化后的制备条件为壳聚糖相对分子质量为1.5×105 Da、壳聚糖与胶原蛋白质量比为2∶3、戊二醛添... 为了改善壳聚糖/胶原蛋白复合海绵辅料的性能,研究了壳聚糖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胶原蛋白配比、交联剂用量的影响,并得出最佳条件。优化后的制备条件为壳聚糖相对分子质量为1.5×105 Da、壳聚糖与胶原蛋白质量比为2∶3、戊二醛添加量为1.5%,得到的复合海绵的各项性能都较好。扫描电镜观察复合海绵的孔径大小为100~150μm,排列有序,各项物理性能指标基本符合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胶原 复合海绵敷料 制备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行研发封闭式负压引流联合海绵敷料治疗Ⅲ~Ⅳ期难愈性压疮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3
作者 吴彩玉 叶国辉 +3 位作者 吴玉 邓丽冰 谢文伟 余占洪 《现代临床护理》 2013年第7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自行研发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assisted closure,VAC)联合海绵敷料治疗Ⅲ~Ⅳ期难愈性压疮效果。方法将60例Ⅲ~Ⅳ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自行研制的VAC装置联合海绵敷料治疗难愈性压疮,对... 目的探讨自行研发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assisted closure,VAC)联合海绵敷料治疗Ⅲ~Ⅳ期难愈性压疮效果。方法将60例Ⅲ~Ⅳ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自行研制的VAC装置联合海绵敷料治疗难愈性压疮,对照组采用传统敷料换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新鲜肉芽组织增生时间、填充创面时间、治愈时间及治疗费用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创面新鲜肉芽组织增生与填充创面缺损时间、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使用自行研发封闭式负压引流联合海绵敷料换药治疗Ⅲ~Ⅳ期难愈性压疮,压疮创面新鲜肉芽组织增生、填充创面的时间快,有效缩短治愈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负压引流 难愈性压疮 海绵敷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庆大霉素外用联合纳米银离子海绵敷料对Ⅲ期、Ⅳ期压力性损伤疮面面积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宝云 金晓英 +2 位作者 王秀君 熊合明 刘秋梅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7年第12期4702-4705,共4页
[目的]观察庆大霉素外用联合纳米银离子海绵敷料治疗Ⅲ期、Ⅳ期压力性损伤效果。[方法]以60例Ⅲ期、Ⅳ期压力性损伤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30例,观察组病人应用庆大霉素外用联合纳米银离子海绵敷料填充治疗,对照组... [目的]观察庆大霉素外用联合纳米银离子海绵敷料治疗Ⅲ期、Ⅳ期压力性损伤效果。[方法]以60例Ⅲ期、Ⅳ期压力性损伤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30例,观察组病人应用庆大霉素外用联合纳米银离子海绵敷料填充治疗,对照组应用庆大霉素外用联合普通无菌纱布覆盖伤口。2个疗程结束后采用IPP6.0图像处理软件定量测量两组病人压力性损伤疮面面积变化。[结果]2个疗程结束后,两组压力性损伤面积均较治疗前缩小,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第1个疗程、第2个疗程疮面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庆大霉素外用联合纳米银离子海绵敷料填充治疗能够促进压力性损伤疮面面积缩小,加快愈合速度,从而提高临床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大霉素 纳米银离子 海绵敷料 压力性损伤 创面面积 IPP图像处理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闭性中药海绵敷料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潘永毅 刘强 +2 位作者 蔡保塔 谢文鸿 蔡文智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85-489,共5页
目的优选密闭性中药海绵敷料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以海绵的吸水率、保湿性、透气率为评价指标,对海绵的基质配比、加药浓度、交联剂用量进行优选研究。结果密闭性中药海绵敷料的最佳成型工艺:海绵基质配比为聚乙烯醇-壳... 目的优选密闭性中药海绵敷料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以海绵的吸水率、保湿性、透气率为评价指标,对海绵的基质配比、加药浓度、交联剂用量进行优选研究。结果密闭性中药海绵敷料的最佳成型工艺:海绵基质配比为聚乙烯醇-壳聚糖-明胶1∶3∶1;中药复方提取液浓缩为15∶3;交联剂戊二醛用量为0.7 mL。结论海绵敷料的成型工艺稳定、切实可行,为产品后期产业化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闭性中药海绵敷料 正交试验 医用高分子 吸水率 保湿性 透气率
原文传递
壳聚糖-明胶海绵状伤口敷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何兰珍 刘毅 杨丹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6年第1期45-48,共4页
通过冷冻壳聚糖-明胶共混液诱导相分离的方法,可以制成多孔性、亲水性、透气性良好的海绵状伤口敷料。影响海绵体敷料结构形态及性能的因素主要有共混液中壳聚糖与明胶比例、共混液总浓度、粉末量和交联剂用量等。其用量最佳配比为:... 通过冷冻壳聚糖-明胶共混液诱导相分离的方法,可以制成多孔性、亲水性、透气性良好的海绵状伤口敷料。影响海绵体敷料结构形态及性能的因素主要有共混液中壳聚糖与明胶比例、共混液总浓度、粉末量和交联剂用量等。其用量最佳配比为:壳聚糖50%/明胶50%/总浓度2.2%~2.5%/粉末量1:1/交联剂用量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相分离 冷冻诱导 海绵状伤口敷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接枝物改性胶原蛋白海绵状敷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淑花 孙婷婷 +3 位作者 许利丽 吕世佼 王景昌 詹世平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6-40,64,共6页
以胶原蛋白(Col)为载体,壳聚糖(CS)和羟丙甲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HPMCP)的接枝共聚物CS-gHPMCP为性能改良剂,采用冷冻干燥工艺制备不同CS-g-HPMCP含量的Col/CS-g-HPMCP复合海绵状敷料,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多孔结构进行表征,探讨不同... 以胶原蛋白(Col)为载体,壳聚糖(CS)和羟丙甲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HPMCP)的接枝共聚物CS-gHPMCP为性能改良剂,采用冷冻干燥工艺制备不同CS-g-HPMCP含量的Col/CS-g-HPMCP复合海绵状敷料,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多孔结构进行表征,探讨不同CS-g-HPMCP含量对复合海绵状敷料的溶胀率、溶失率、透湿量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S-g-HPMCP含量的增加,复合海绵状敷料的溶胀率总体上增大,溶失率总体上降低,透湿量、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先升高后降低。当CS-g-HPMCP质量分数为60%时,复合海绵状敷料的溶胀率为313.7%,溶失率为27.4%,透湿量为5 282.3g/(m2·d),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最高,分别为45.6MPa和23.9%,其各项性能优异,是具有应用潜力的海绵状医用敷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蛋白 壳聚糖 羟丙甲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 接枝 改性 海绵敷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明胶海绵状伤口敷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特征(英文) 被引量:2
8
作者 何兰珍 刘毅 杨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6期5252-5256,共5页
背景:壳聚糖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黏度,壳聚糖含有自由氨基,可与明胶配位而交联,其分子间可以通过氢键形成天然的半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目的:通过冷冻壳聚糖-明胶共混液诱导相分离的方法,制成多孔性、亲水性、透气性良好的海绵状伤口敷... 背景:壳聚糖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黏度,壳聚糖含有自由氨基,可与明胶配位而交联,其分子间可以通过氢键形成天然的半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目的:通过冷冻壳聚糖-明胶共混液诱导相分离的方法,制成多孔性、亲水性、透气性良好的海绵状伤口敷料。设计:观察对比分析。单位:广东海洋大学理学院实验室。材料:原料:壳聚糖(由湛江产海水养殖虾虾壳自制)脱乙酰度97.55%,=1.85×106;明胶,CP级,上海化学试剂分装厂;冰乙酸;NaOH;甲醛;甘油,均为CP级。设备:XL30-EDAX扫描电子显微镜(荷兰Philips生产);3365型万能材料试验机。方法:①通过冷冻壳聚糖-明胶共混液诱导相分离的方法,将壳聚糖质量分数为0.2,0.4,0.5,0.6,0.8溶液混合明胶溶液,经交联后制成多孔性、亲水性、透气性良好的海绵状伤口敷料。再加入少量甘油,混合均匀,静置脱泡,将样品按常规方法镀金,在扫描电镜上观察敷料表面结构与截面结构。观察不同壳聚糖与明胶比例对海绵体敷料各项性能参数(包括敷料保湿性、吸湿性、抗张强度及透气率)的影响。②以质量浓度18,20,22,25,24,26,28g/L壳聚糖-明胶制备敷料,观察不同含量条件对壳聚糖-明胶海绵体性能的影响。③以体积分数为0.002,0.004,0.006,0.008,0.010,0.012,0.014的甲醛为交联剂,观察不同交联剂用量对敷料撕裂强度影响。主要观察指标:①敷料表面结构与截面结构的观察结果。②不同壳聚糖与明胶比例对海绵体敷料各项性能参数的影响。③不同含量条件对壳聚糖-明胶海绵体性能的影响。④不同交联剂用量对敷料撕裂强度影响。结果:①用此方法制备的壳聚糖-明胶海绵状敷料,从表面可以清楚地看到材料为多孔结构;从截面看,孔是蜂窝结构或多孔片层堆积而成的三维立体片层结构。②当壳聚糖含量较大时,其截面接近蜂窝状,随着壳聚糖含量减少,明胶含量增大,截面趋向于平行的片层结构;相对应样品的含水率、保液量均有上升的趋势,但抗撕裂强度先增大后变小。综合各项性能参数,制备液中壳聚糖比例应选择质量分数0.5为宜。③壳聚糖-明胶总浓度越小,水含量越大,表面越易形成较大的自身晶片,制成的材料的孔隙率加大,吸水性和保液性增大,但材料表面形成较大的裂痕,抗撕裂强度较小。制备液浓度增大,混合液黏度加大,黏度过大,不利于混合均匀,制成的材料表面不够平整,而且材料孔隙率较小,吸水性和保液性相对减小,材料较硬。总质量浓度应以22~25g/L为宜。④交联剂用量过低时,生成的交联点太少,强度过低;交联剂用量过多,生成的交联点太多,网状空间减少,使含水率和保水值降低,而且过量的交联剂会使海绵状材料脆性增大,表现为撕裂强度减小。可甲醛体积分数为0.01时,撕裂强度有最大值,所以,其用量以体积分数0.01左右为宜。结论:影响海绵体敷料结构形态及性能的因素主要有共混液中壳聚糖与明胶比例、共混液总浓度、粉末量和交联剂用量等。其用量最佳配比为:壳聚糖质量分数0.5/明胶质量分数0.5/总质量浓度22~25g/L/壳聚糖-明胶混合粉末量1∶交联剂用量体积分数为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明胶 相分离 冷冻诱导 海绵状伤口敷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藻酸盐敷料和明胶海绵敷料对老年患者PICC置管后渗血及感染的护理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郑焠燕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3033-3036,共4页
目的 探讨藻酸盐敷料和明胶海绵敷料对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后渗血和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7月-2022年5月收治的214例PICC置管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7例;对照组PICC... 目的 探讨藻酸盐敷料和明胶海绵敷料对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后渗血和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7月-2022年5月收治的214例PICC置管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7例;对照组PICC置管后采用明胶海绵护理,研究组采用藻酸盐护理,比较两组置管后不同时间渗血和感染情况;并归纳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穿刺PICC渗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在24、48、72、96 h内各时间段渗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渗血的程度较对照组轻(P<0.05);对照组首次换药时间早于研究组(P<0.05),96 h内换药频率高于研究组(P<0.05);年龄、凝血异常、合并糖尿病是老年患者PICC置管后渗血的危险因素(P<0.05);PICC置管后渗血患者发生感染7例,发生率30.43%,均为对照组,病原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结论 PICC置管的老年患者采用明胶海绵和藻酸盐止血均有助于防治穿刺点渗血和感染,藻酸盐敷料更易减轻渗血程度和降低换药频率,降低感染风险;年龄、凝血异常、合并糖尿病是置管后穿刺点渗血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藻酸盐敷料 明胶海绵敷料 渗血 感染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一种海绵状伤口敷料的制备及结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兰珍 杨丹 刘毅 《医药世界》 2006年第12期59-60,共2页
采用冷冻壳聚糖-明胶共混液诱导相分离的方法,制成多孔性、亲水性、透气性良好的海绵状伤口敷料。通过对海绵体敷料结构及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与明胶分子之间形成了较强的氢键,壳聚糖中的-NH2与明胶中的-COOH发生酰胺化反应... 采用冷冻壳聚糖-明胶共混液诱导相分离的方法,制成多孔性、亲水性、透气性良好的海绵状伤口敷料。通过对海绵体敷料结构及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与明胶分子之间形成了较强的氢键,壳聚糖中的-NH2与明胶中的-COOH发生酰胺化反应,说明壳聚糖的羟基与交联剂之间有反应发生,其反应历程有待进一步研究。由此可认为两种物质达到分子水平的分散,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明胶 相分离 海绵状伤口敷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中不同材质敷料治疗慢性创面效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郝剑 刘宾 +2 位作者 陶谏 崔鑫 刘顺智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1287-1289,共3页
目的:探讨普通无菌海绵敷料与专业藻酸盐负压敷料治疗慢性创面的疗效差异。方法:将普通无菌海绵敷料与专业藻酸盐敷料作为封闭式负压吸引治疗的创面覆盖材料,通过对处理后创面大体外观及各项生化指标的检测和对比,比较两种材料对于创面... 目的:探讨普通无菌海绵敷料与专业藻酸盐负压敷料治疗慢性创面的疗效差异。方法:将普通无菌海绵敷料与专业藻酸盐敷料作为封闭式负压吸引治疗的创面覆盖材料,通过对处理后创面大体外观及各项生化指标的检测和对比,比较两种材料对于创面负压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普通无菌海绵与藻酸酸盐负压专用敷料在创面治疗的早期(48h以内)疗效接近,但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无菌医用海绵的引流通畅率明显降低,其治疗效果明显劣于藻酸盐负压专用敷料。结论:对于创面污染不严重,渗出物不多的慢性创面,通过提高敷料的更换频率(48h),无菌医用海绵可以作为专用藻酸盐负压敷料的临时替代,亦可达到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 疮疡 负压伤口疗法 封闭敷料 藻酸盐敷料 无菌海绵敷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接枝物与琼脂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淑花 岳丽春 +4 位作者 张晶 许利丽 詹世平 王景昌 张晓琳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7-82,共6页
目的以琼脂(Agar)和壳聚糖-氧化微晶纤维素接枝物(CS-g-MCC(O))为原料制备海绵状薄膜,探究薄膜在医用敷料领域的应用。方法采用共混法将琼脂和壳聚糖-氧化微晶纤维素接枝物按不同体积比混合,然后使用冷冻干燥法制得薄膜,利用扫描电子显... 目的以琼脂(Agar)和壳聚糖-氧化微晶纤维素接枝物(CS-g-MCC(O))为原料制备海绵状薄膜,探究薄膜在医用敷料领域的应用。方法采用共混法将琼脂和壳聚糖-氧化微晶纤维素接枝物按不同体积比混合,然后使用冷冻干燥法制得薄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多孔结构进行表征;对薄膜的溶胀率、溶失率、水蒸气透过率以及力学性能进行检测。结果制备出的海绵敷料形貌结构规整,有明显的孔洞,利于伤口排出代谢产物;随着琼脂含量的增加,海绵敷料的溶失率先减小后增加,溶胀率、孔隙率、透湿量、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先增加后减小。结论海绵敷料各项性能都较为优异,有利于伤口渗出液的吸收和细胞生长,对伤口的愈合起到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其在医用敷料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脂 壳聚糖 氧化微晶纤维素 接枝 改性 海绵敷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胶海绵替硝唑敷料治疗干槽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13
作者 王莉 周海孝 胡汉珍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3年第4期232-233,共2页
目的 总结吸收性明胶海绵替硝唑敷料治疗干槽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吸收性明胶海绵替硝唑敷料治疗 46例干槽症 ,其中男性 2 8例 ,女性 18例 ,病情重者全身配合应用抗生素。结果 总有效率达 97.8%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 吸收性... 目的 总结吸收性明胶海绵替硝唑敷料治疗干槽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吸收性明胶海绵替硝唑敷料治疗 46例干槽症 ,其中男性 2 8例 ,女性 18例 ,病情重者全身配合应用抗生素。结果 总有效率达 97.8%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 吸收性明胶海绵替硝唑敷料具有止痛 ,持续性消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海绵替硝唑敷料 治疗 干槽症 疗效观察
原文传递
60例伤口创面肉芽组织水肿的护理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立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6年第6期1461-1462,共2页
[目的]探讨难以愈合的肉芽组织水肿创面使用海绵类敷料加压包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伤口创面肉芽组织水肿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5%盐水纱条湿敷水肿肉芽组织创面;观察组30例,采用海绵类敷料加压包扎治疗肉芽水肿创面。... [目的]探讨难以愈合的肉芽组织水肿创面使用海绵类敷料加压包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伤口创面肉芽组织水肿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5%盐水纱条湿敷水肿肉芽组织创面;观察组30例,采用海绵类敷料加压包扎治疗肉芽水肿创面。[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83.33%,对照组治愈率为33.3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海绵类敷料加压包扎对伤口创面肉芽组织水肿的疗效优于使用高渗盐水湿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组织 水肿 伤口 海绵敷料 加压包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止带化毒方联合壳聚糖对宫颈病变环形电切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迅 张晓丹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228-231,共4页
目的:探讨止带化毒方联合壳聚糖生物海绵敷料对宫颈病变环形电切术(LEEP)后患者康复的作用,对宫颈局部分泌物白细胞介素-2(IL-2),IL-4,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160例宫颈病变(CIN)行LEEP术治疗后随机分为观察... 目的:探讨止带化毒方联合壳聚糖生物海绵敷料对宫颈病变环形电切术(LEEP)后患者康复的作用,对宫颈局部分泌物白细胞介素-2(IL-2),IL-4,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160例宫颈病变(CIN)行LEEP术治疗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LEEP术后外用红汞液涂于创面;口服阿奇霉素片,0.5 g/次,1次/d,连续服用5 d;内服益母草口服液,10 m L/次,3次/d。观察组术后外用壳聚糖生物海绵敷料处理创面,阿奇霉素片使用同对照组,并内服止带化毒方,1剂/d,两组疗程均为8周。随访观察记录阴道排液时间及排液量,阴道出血时间及出血量及宫颈创面伤口愈合情况;检查术前及术后12周宫颈口周围的黏液及分泌物人乳头瘤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PV DNA);检测治疗前及术后8周宫颈局部分泌物白细胞介素-2(IL-2),IL-4,IL-10及TNF-α水平;记录晚期出血、术后感染、宫颈瘢痕形成、粘连和狭窄等并发症情况。结果:经有序资料卡方检验,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平均阴道流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平均阴道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平均阴道排液时间短于对照组,平均阴道排液量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8周观察组HPV DNA阳性率为8.75%,低于对照组的23.75%(P<0.01);治疗后观察组宫颈局部分泌物中IL-4,IL-10和TNF-α水平下降,并明显低于对照组,IL-2水平升高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累积并发症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的27.5%(P<0.01)。结论:止带化毒方联合壳聚糖生物海绵敷料用于宫颈病变LEEP术后患者,能缩短术后平均阴道流血/排液时间,减少阴道排血/液量,清除HPV残留感染,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hl/Th2失衡,提高机体的抗病毒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病变 环形电切术 止带化毒方 壳聚糖生物海绵敷料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