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斜肌萎缩用于海绵窦段动眼神经神经膜细胞瘤与微小脑膜瘤的鉴别诊断
1
作者 冯超逸 孙平 +2 位作者 陈倩 孙兴怀 田国红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4年第4期335-336,共2页
海绵窦段动眼神经神经膜细胞瘤(施万细胞瘤)的诊断由于缺乏病理活检结果而成为神经眼科中具有挑战性的部分。尤其是当肿瘤体积小、不具备典型影像学特征时,临床确诊更加困难。本文通过1例动眼神经麻痹的患者发现眼眶磁共振成像(magnetic... 海绵窦段动眼神经神经膜细胞瘤(施万细胞瘤)的诊断由于缺乏病理活检结果而成为神经眼科中具有挑战性的部分。尤其是当肿瘤体积小、不具备典型影像学特征时,临床确诊更加困难。本文通过1例动眼神经麻痹的患者发现眼眶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中,上斜肌萎缩提示滑车神经功能障碍可帮助确诊海绵窦区微小脑膜瘤而非原发性动眼神经神经膜细胞瘤。上斜肌萎缩的影像学特征与脑膜瘤特有的神经错生表现,均有助于海绵窦部位动眼神经神经膜细胞瘤与微小脑膜瘤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膜细胞 动眼神经麻痹 上斜肌 神经功能障碍 海绵窦段 病理活检 肿瘤体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行血管移植术的护理
2
作者 鲜继淑 毕国玲 苏红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旬版)》 2006年第9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 血管移植术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 护理 颅内动脉瘤 桡动脉移植 大脑中动脉 栓塞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分支及分布的显微解剖 被引量:5
3
作者 许在华 章翔 +1 位作者 魏学忠 赵崇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43-344,共2页
目的 :为海绵窦的直接手术提供显微解剖学基础。方法 :采用 48侧成人新鲜海绵窦标本 ,颈内动脉灌注苯乙烯 (ABS) ,然后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结果 :脑膜垂体干出现率为 10 0 % ,脑膜垂体干可分为两型 ,典型的脑膜垂体干出现率为 5 8.... 目的 :为海绵窦的直接手术提供显微解剖学基础。方法 :采用 48侧成人新鲜海绵窦标本 ,颈内动脉灌注苯乙烯 (ABS) ,然后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结果 :脑膜垂体干出现率为 10 0 % ,脑膜垂体干可分为两型 ,典型的脑膜垂体干出现率为 5 8.3 % ,非典型的脑膜垂体干又分为单干型和非单干型 ,前者出现率为 3 1.3 % ,后者为 10 .4%。海绵窦下动脉出现率为 95 .8% ,垂体被囊动脉为 3 1.3 %。另外眼动脉的出现率为 10 .4%。两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分支之间的吻合 ,提供了重要的侧支循环血液供应。结论 :本文对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分支的显微解剖结果 ,对临床显微外科、血管介入、影像学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 海绵窦段 显微解剖 海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peline栓塞装置在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桂林 李静伟 张鸿祺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36-441,共6页
目的探讨使用带有密网孔血流导向支架的Pipeline栓塞装置(PED)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使用PED治疗的13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9例,年龄为15~69岁,平均(... 目的探讨使用带有密网孔血流导向支架的Pipeline栓塞装置(PED)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使用PED治疗的13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9例,年龄为15~69岁,平均(54±14)岁。对其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效果进行随访评估。结果对13个海绵窦段动脉瘤,术中共使用14枚PED(1例使用2枚),其中10例使用PED和弹簧圈栓塞,3例仅使用PED栓塞。术后即刻造影均显示瘤腔内对比剂明显滞留。术后随访3~10个月,患者症状均得到缓解,动脉瘤均闭塞。术后出现并发症1例(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经动脉溶栓后恢复出院。结论初步应用PED治疗颈内海绵窦段动脉瘤安全和有效,但仍需要更多样本量和更长时间的随访以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海绵窦段动脉瘤 Pipeline栓塞装置 血流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 被引量:3
5
作者 孟雷 姜勇 +2 位作者 高松 董亚南 李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8期1033-1034,共2页
目的 利用电解可脱卸弹簧圈 (GDC)或血管内支架结合GDC行血管内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方法 脑血管造影确诊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 ,对于窄颈的直接行GDC栓塞 ,宽颈的行支架植入结合GDC栓塞治疗。结果 术... 目的 利用电解可脱卸弹簧圈 (GDC)或血管内支架结合GDC行血管内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方法 脑血管造影确诊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 ,对于窄颈的直接行GDC栓塞 ,宽颈的行支架植入结合GDC栓塞治疗。结果 术后 3个月脑血管造影复查均有不同程度复发 ;二次治疗 ,脑血管造影随访 6个月 ,未见复发。结论 应用GDC或血管内支架联合GDC可能成为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 GDC 血管内支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 被引量:2
6
作者 张鑫 刘建民 +5 位作者 许奕 洪波 黄清海 张珑 赵文元 周晓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307-1309,共3页
目的 :探讨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5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 ,其中的 4例宽颈假性动脉瘤先植入冠脉网孔支架覆盖动脉瘤颈 ,再将微导管通过支架网孔超选进入动脉瘤腔 ,填塞电解可脱... 目的 :探讨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5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 ,其中的 4例宽颈假性动脉瘤先植入冠脉网孔支架覆盖动脉瘤颈 ,再将微导管通过支架网孔超选进入动脉瘤腔 ,填塞电解可脱卸弹簧圈 (GDC) ;另 1例窄颈假性动脉瘤单纯行 GDC填塞。 结果 :所有动脉瘤均成功治疗 ,动脉瘤填塞均在 95 %以上 ,1例宽颈假性动脉瘤行支架结合 GDC治疗后复发 ,经再次填塞 GDC后治愈 ,随访 5~ 18个月 ,载瘤动脉通畅 ,临床效果优良。 结论 :从本组资料看 ,窄颈和宽颈假性动脉瘤可分别采用 GDC栓塞和血管内支架结合 GDC栓塞治疗 ,血管内支架结合GDC栓塞治疗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 外伤性假性动脉瘤 治疗性栓塞 电解可脱卸弹簧圈 治疗方法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外旁路移植术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 被引量:6
7
作者 孙玉明 张永力 +1 位作者 石祥恩 刘方军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1年第10期577-580,共4页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的手术方法和影响疗效因素。方法 2008年7月至2010年10月共收治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12例,其中多发3例,均行颅内外高流量旁路移植术及动脉瘤孤立术。移植血管为大隐静脉6例,桡动脉6例。供血动...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的手术方法和影响疗效因素。方法 2008年7月至2010年10月共收治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12例,其中多发3例,均行颅内外高流量旁路移植术及动脉瘤孤立术。移植血管为大隐静脉6例,桡动脉6例。供血动脉为颈外动脉主干10例,颌内动脉2例。受血动脉为大脑中动脉颞干11例,颈内动脉眼动脉段1例。结果术后随访0.5~2.7年,按GOS评分,11例恢复良好,1例重残。影像学复查示移植血管通畅10例,闭塞2例(其中1例为二次手术后闭塞)。结论颅内外高流量血管旁路移植术+动脉瘤孤立术是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的理想方法,尤其是对于较年轻的患者;合理选择供血动脉、移植血管和受血动脉,加强围手术期的监护和处理,保证移植血管的通畅,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颈内动脉 海绵窦段 颅内外血管旁路移植术 孤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外蝶窦内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被引量:6
8
作者 陈晓旭 王克臻 +1 位作者 陈东 石军伟 《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36,共3页
目的 提高对颅外蝶窦内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 2例经全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检查 (DSA)明确诊断颅外蝶窦内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延迟性鼻衄常发生于颅脑损伤 1~ 3个月... 目的 提高对颅外蝶窦内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 2例经全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检查 (DSA)明确诊断颅外蝶窦内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延迟性鼻衄常发生于颅脑损伤 1~ 3个月之后。伤后MRI表现为蝶窦内血肿 ,伴血肿内流空现象。 1例病人行选择血管内介入可脱球囊闭塞并旷置载瘤的颈内动脉 ;1例病人行选择颈部颈内动脉结扎术 ,2例病人疗效均佳。结论 对于伴有单眼盲、颅底骨折和蝶窦内血肿以及严重鼻衄的病人要高度怀疑颅外蝶窦内颈内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可能 ,可先行头部MRI筛选诊断。若出现延迟性严重鼻衄 ,及早行全脑血管DSA明确诊断。根据病人脑动脉环侧支循环情况选择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外蝶窦内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严重鼻衄 颈内动脉结扎术 诊断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窦段颈内动脉动脉瘤破裂导致垂体腺瘤卒中的诊治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怀瑞 白如林 +5 位作者 骆纯 胡国汉 余宏宇 刘震洋 吴小军 卢亦成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230-232,共3页
关键词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 垂体瘤卒中 动脉瘤破裂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 垂体腺 蛛网膜下腔出血 鞍区占位性病变 磁共振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建立ECA-MCA分流处理治疗海绵窦段ICA巨大动脉瘤 被引量:3
10
作者 史继新 杭春华 潘云曦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364-364,368,共3页
关键词 大隐静脉移植 血管重建 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引发致命性鼻衄的早期救治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国平 黄思庆 +1 位作者 游潮 易章超 《华西医学》 CAS 2003年第1期23-24,共2页
目的 :探讨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动脉瘤引发致命性鼻衄的机理和诊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近年我科收治经脑血管造影和手术证实的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伴致命性鼻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其临床特点 1 均有闭合性颅底骨... 目的 :探讨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动脉瘤引发致命性鼻衄的机理和诊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近年我科收治经脑血管造影和手术证实的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伴致命性鼻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其临床特点 1 均有闭合性颅底骨折 ,2 伤后 1~ 3月反复出现严重的鼻衄 ,3 脑血管造影证实。治疗应早期行孤立性手术或栓塞治疗。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 致命性鼻衄 早期救治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peline栓塞装置治疗海绵窦段和眼动脉段动脉瘤初步随访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涛 那世杰 +3 位作者 庄宗 凌海平 张庆荣 杭春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27-1132,共6页
目的探讨Pipeline栓塞装置(PED)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CCA)和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CO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南京鼓楼医院经DSA确诊为CCA、COA及多发动脉瘤并接受PED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 目的探讨Pipeline栓塞装置(PED)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CCA)和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CO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南京鼓楼医院经DSA确诊为CCA、COA及多发动脉瘤并接受PED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21例患者(27枚动脉瘤),其中男4例,女17例;年龄27~74岁,平均(57±17)岁;大型/巨大型CCA、COA 15例,多发性COA 5例,微小型COA 1例;平均瘤体直径10.2 mm(2.5~25.3 mm)。术中共植入24枚PED(3例各植入2枚);18例PED结合弹簧圈疏松栓塞,3例仅植入PED。术后即刻造影显示瘤腔内对比剂不同程度滞留,大型/巨大型动脉瘤可见典型"半月征",载瘤动脉均通畅。术后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症状均得到缓解,动脉瘤完全闭塞率为88.9%(24/27)。结论 PED治疗CCA、COA及多发动脉瘤安全有效,随访结果满意。但仍需大样本远期前瞻性随访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peline栓塞装置 海绵窦段动脉瘤 眼动脉段动脉瘤 动脉瘤闭塞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栓塞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丁亚男 万艳慧 李云霞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288-1289,共2页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栓塞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应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介入治疗15例该病患者,对其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病情观察及并发症进行护理。结果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其中9例眼部症状消失,6例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栓塞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应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介入治疗15例该病患者,对其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病情观察及并发症进行护理。结果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其中9例眼部症状消失,6例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良好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手术成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 栓塞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损伤的诊断及血管内治疗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曲凯 郭旭东 +1 位作者 王焱华 高宝山 《中外医疗》 2012年第31期59-60,共2页
目的对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损伤的诊断以及相应的血管内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损伤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资料。结果该次研究中的10例患者均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成像进行诊断,结果发现7... 目的对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损伤的诊断以及相应的血管内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损伤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资料。结果该次研究中的10例患者均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成像进行诊断,结果发现7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和3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所有患者均给予介入栓塞法进行治疗,治疗后10例患者中7例突眼症恢复,3例失明未恢复,1例外展神经麻痹未恢复,4例视力下降恢复,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结论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成像法对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损伤进行诊断具有临床价值,给予该类患者介入栓塞疗法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损伤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成像 介入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眼神经海绵窦段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郭徐华 高宜录 金国华 《解剖与临床》 2005年第3期242-243,共2页
目的:为鞍区手术避免损伤动眼神经及其血供提供解剖基础。方法:观测10个尸颅的动眼神经海绵窦段的毗邻结构及血供。结果:动眼神经海绵窦段下方与展神经,内侧与颈内动脉水平段、垂体、垂体柄,外下方与滑车神经、眼神经,外上方与颞叶毗邻... 目的:为鞍区手术避免损伤动眼神经及其血供提供解剖基础。方法:观测10个尸颅的动眼神经海绵窦段的毗邻结构及血供。结果:动眼神经海绵窦段下方与展神经,内侧与颈内动脉水平段、垂体、垂体柄,外下方与滑车神经、眼神经,外上方与颞叶毗邻。动眼神经海绵窦段30%既接受脑膜垂体干又接受海绵窦下动脉血供,30%单独接受脑膜垂体干血供,40%单独接受海绵窦下动脉血供。结论:动眼神经海绵窦段毗邻结构复杂,滋养血管细小;在鞍区手术时,应特别注意辨认和保护动眼神经及其滋养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眼神经 海绵窦段 血供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分支及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金生 刘锦宇 +2 位作者 姜苏明 涂良携 孙希海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9-21,28,F0003,共5页
目的:观察颈内动脉海绵窦段(ICICA)分支及其对穿行海绵窦颅神经的血供,为减少术中神经血供损伤提供解剖基础。方法:解剖观测15例(30侧)成人头颅内ICICA分支及海绵窦内穿行颅神经的血供。结果:颈内动脉在海绵窦的主要分支有脑膜垂体干(... 目的:观察颈内动脉海绵窦段(ICICA)分支及其对穿行海绵窦颅神经的血供,为减少术中神经血供损伤提供解剖基础。方法:解剖观测15例(30侧)成人头颅内ICICA分支及海绵窦内穿行颅神经的血供。结果:颈内动脉在海绵窦的主要分支有脑膜垂体干(垂体下(供应垂体后部)、小脑幕(供应脑膜顶及动眼神经和滑车神经近端)及脑膜背动脉(供应上斜坡的脑膜及展神经岩斜段))和外下干(上支(供应海绵窦顶、动眼神经及滑车神经近端)、前支(供应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及三叉神经眼支的海绵窦段远端)及后支(参与三叉神经节血供))。结论:ICICA主要供应海绵窦穿行颅神经的动脉为外下干和脑膜垂体干发出的小脑幕及脑膜背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 脑膜垂体干 外下干 颅神经 应用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穿透伤性海绵窦段假性颈内动脉瘤所致反复鼻大出血
17
作者 汪审清 周水洪 +4 位作者 彭志毅 徐盈盈 潘伟 凌玲 方荣凤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6-186,T004,共2页
关键词 非穿透伤 海绵窦段 假性颈内动脉瘤 鼻出血 Guglielmi可脱成形钢圈 血管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搭桥术治疗海绵窦段动脉瘤5例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董敏 《中外医学研究》 2011年第24期118-119,共2页
对5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患者实施颈外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常规准备、特殊准备;术后做好体位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生活护理,积极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防止出血倾向、脑缺血、脑血管痉挛、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 对5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患者实施颈外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常规准备、特殊准备;术后做好体位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生活护理,积极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防止出血倾向、脑缺血、脑血管痉挛、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同时做好饮食、康复、药物的指导。经过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均好转出院,随访6个月~2年,无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窦段动脉瘤 高流量血管搭桥 围手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海绵窦段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19
作者 张振海 吴中学 +2 位作者 沈春森 徐如祥 穆士卿 《医学研究杂志》 2014年第9期80-83,共4页
目的 通过评估影像资料和临床预后来探讨血管内治疗巨大海绵窦段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 2012年2月,连续接诊的行血管内治疗的巨大海绵窦段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及随访结果.分析评价手术的可行性、... 目的 通过评估影像资料和临床预后来探讨血管内治疗巨大海绵窦段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 2012年2月,连续接诊的行血管内治疗的巨大海绵窦段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及随访结果.分析评价手术的可行性、手术并发症及影像和临床预后。结果 共有27例患者27个巨大海绵窦段动脉瘤行血管内治疗.其中17例行载瘤动脉闭塞,8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2例单纯弹簧圈栓塞,术后即刻造影显示完全栓塞率、近全栓塞率和部分栓塞率分别为81.5%、11.1%和7.4%.无死亡病例,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7.4%.在为期32.9±17.3个月(4~71个月)的随访中,25例(92.6%)的预后良好(mRS评分0~1分),统计学分析显示高龄(60岁以上)与不良预后相关(P=0.006).结论 血管内治疗巨大海绵窦段动脉瘤安全有效,有症状的巨大海绵窦段动脉瘤应及时治疗,对于高龄患者治疗应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动脉瘤 海绵窦段 血管内治疗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蝶窦内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一例
20
作者 李建浩 柯振武 何乾文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2期157-157,共1页
关键词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 假性动脉瘤 创伤性 蝶窦 右眼视力 进行性加重 病例资料 运动受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