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建立ECA-MCA分流处理治疗海绵窦段ICA巨大动脉瘤 被引量:3
1
作者 史继新 杭春华 潘云曦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364-364,368,共3页
关键词 大隐静脉移植 血管重建 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海绵窦段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2
作者 张振海 吴中学 +2 位作者 沈春森 徐如祥 穆士卿 《医学研究杂志》 2014年第9期80-83,共4页
目的 通过评估影像资料和临床预后来探讨血管内治疗巨大海绵窦段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 2012年2月,连续接诊的行血管内治疗的巨大海绵窦段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及随访结果.分析评价手术的可行性、... 目的 通过评估影像资料和临床预后来探讨血管内治疗巨大海绵窦段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 2012年2月,连续接诊的行血管内治疗的巨大海绵窦段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及随访结果.分析评价手术的可行性、手术并发症及影像和临床预后。结果 共有27例患者27个巨大海绵窦段动脉瘤行血管内治疗.其中17例行载瘤动脉闭塞,8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2例单纯弹簧圈栓塞,术后即刻造影显示完全栓塞率、近全栓塞率和部分栓塞率分别为81.5%、11.1%和7.4%.无死亡病例,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7.4%.在为期32.9±17.3个月(4~71个月)的随访中,25例(92.6%)的预后良好(mRS评分0~1分),统计学分析显示高龄(60岁以上)与不良预后相关(P=0.006).结论 血管内治疗巨大海绵窦段动脉瘤安全有效,有症状的巨大海绵窦段动脉瘤应及时治疗,对于高龄患者治疗应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动脉瘤 海绵窦段 血管内治疗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行血管移植术的护理
3
作者 鲜继淑 毕国玲 苏红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旬版)》 2006年第9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 血管移植术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 护理 颅内动脉瘤 动脉移植 大脑中动脉 栓塞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外高流量分流联合颈内动脉结扎术治疗的巨大症状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文华 李亚雄 +5 位作者 李岩 陈凌友 井山泉 纪乐 刘建峰 李聪慧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外高流量分流联合颈内动脉结扎术治疗巨大症状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0年5月运用颅内外高流量分流联合颈内动脉结扎术治疗的4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术... 目的探讨颅内外高流量分流联合颈内动脉结扎术治疗巨大症状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0年5月运用颅内外高流量分流联合颈内动脉结扎术治疗的4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症状明显改善。出院后随访1~4年,4例GOS评分均为5分。术后1年复查颅脑CT和CTA显示巨大动脉瘤完全消失3例,动脉瘤明显变小伴瘤内血栓形成1例。结论颅内外高流量分流术联合颈内动脉结扎术是治疗巨大症状性海绵窦段动脉瘤的有效方法,尤其是缓慢结扎颈内动脉的方法是安全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巨大动脉瘤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 颅内外高流量分流术 颈内动脉结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3例
5
作者 吴飞 凌峰 王大明 《沈阳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Z1期26-27,共2页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目前直接手术夹闭还很困难。我们通过脑血管造影,分析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在动脉瘤近端应用球囊闭颈内动脉进行治疗,疗效理想,现结合文献浅析体会如下。
关键词 颈内动脉 巨大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海绵窦段 脑缺血 脑血管造影 脑侧支循环 大脑中动脉 缺血症状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一例
6
作者 赵书明 闫敏捷 +1 位作者 周晋亮 孙仁泉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424-424,共1页
关键词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 病例 诊断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始三叉动脉伴海绵窦巨大动脉瘤一例 被引量:8
7
作者 李文彬 李明华 +2 位作者 潘玉萍 方淳 王武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37-138,共2页
患者,女,51岁,反复鼻衄2周,鼻腔填塞止血效果不佳。于2003年6月23日被收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入院后头部CT,MRI检查显示右侧颞部占位,伴流空效应。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显示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见图1... 患者,女,51岁,反复鼻衄2周,鼻腔填塞止血效果不佳。于2003年6月23日被收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入院后头部CT,MRI检查显示右侧颞部占位,伴流空效应。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显示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见图1、2。颈内动脉闭塞试验(BOT)阴性,在全身麻醉下,置入6F导管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巨大动脉瘤 原始三叉动脉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第六人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 MRI检查 反复鼻衄 效果不佳 填塞止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镰状韧带包绕术治疗腹腔干动脉瘤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普生 罗云峰 +2 位作者 方驰华 苏仲和 李克晓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2-322,共1页
关键词 腹腔干动脉瘤 镰状韧带 巨大海绵状血管瘤 治疗 自体 动脉瘤切除 2009年 实验室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复杂动脉瘤
9
作者 王志刚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79-79,共1页
关键词 颅内多发动脉瘤 巨大动脉瘤 复杂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 椎基底动脉系统 临床治疗 生长部位 不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流调整及血流重建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型动脉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唐 孙杨 +4 位作者 杨建华 张文超 施铭岗 尚彦国 佟小光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88-393,共6页
目的探讨血流调整及血流重建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型动脉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9年8月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0例症状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型动脉瘤(最大直径≥2.5 cm)患者(共20个... 目的探讨血流调整及血流重建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型动脉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9年8月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0例症状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型动脉瘤(最大直径≥2.5 cm)患者(共20个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术前行头颅CT血管成像(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球囊闭塞试验、脑灌注成像并综合评估后选择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案。20例患者中,接受单纯颈内动脉结扎术2例,单纯颈内动脉缩窄术11例,高流量搭桥联合颈内动脉结扎术2例,中流量搭桥联合颈内动脉结扎术1例,低流量搭桥联合颈内动脉缩窄术4例。术后定期随访并复查头颅CTA或DSA,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20例患者中,术后动脉瘤消失5例,体积缩小11例,大小无变化4例。术后3例患者出现局灶性脑梗死。18例获得随访,2例失访。影像学随访时间为(7.8±3.0)个月(3~12个月),其中动脉瘤消失7例,体积缩小9例,大小无变化2例。临床随访时间为(46.3±16.3)个月(20~85个月),至末次随访,16例患者的术前症状消失或好转,2例症状无改善。末次随访mRS:0分9例,1分8例,3分1例。结论血流调整联合血流重建是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型动脉瘤的有效方法。根据患者的侧支循环代偿情况采取个体化手术方案,能够获得较好的预后,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治疗结果 血流调整 血流重建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 巨大
原文传递
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的手术配合
11
作者 刘丹 张敏惠 赵体玉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8年第27期2905-2906,共2页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由于位置较深、瘤体体积巨大,单纯采取手术夹闭难度较大。以往治疗此类巨大动脉瘤多采用血管内治疗方法,即直接以球囊或结扎的方式闭塞颈内动脉近端,但对于颐内侧枝循环代偿不好的患者,单纯闭塞颈内动脉...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由于位置较深、瘤体体积巨大,单纯采取手术夹闭难度较大。以往治疗此类巨大动脉瘤多采用血管内治疗方法,即直接以球囊或结扎的方式闭塞颈内动脉近端,但对于颐内侧枝循环代偿不好的患者,单纯闭塞颈内动脉容易造成脑缺血进而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对于这些患者有必要先行颅内外搭桥术,为颈内动脉远端脑组织提供充足的血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 移植治疗 自体大隐静脉 手术配合 颅内外搭桥术 瘤体体积 手术夹闭 治疗方法
原文传递
球囊闭塞颈内动脉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和难治性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被引量:6
12
作者 肖绍文 张超元 +2 位作者 黄玮 秦坤明 杨雷霆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04-306,共3页
关键词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球囊闭塞 颅内巨大动脉瘤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 治疗 难治性 CAVERNOUS artery 迟发性脑缺血 耐受试验 永久性 血管内
原文传递
Pipeline Flex栓塞装置治疗伴有海绵窦综合征的巨大动脉瘤二例
13
作者 刘涛 那世杰 +3 位作者 张庆荣 凌海平 庄宗 张玉华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4期417-421,共5页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外科于2015年开始应用Pipeline栓塞装置(Pipeline embolization device,PED)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段至眼动脉段动脉瘤,先后使用1、2代支架治疗患者共53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37例。2例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患...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外科于2015年开始应用Pipeline栓塞装置(Pipeline embolization device,PED)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段至眼动脉段动脉瘤,先后使用1、2代支架治疗患者共53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37例。2例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患者术后出现海绵窦综合征(cavernous sinus syndrome,CSS),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动脉瘤 海绵窦综合征 海绵窦段 支架治疗 FLEX 南京大学医学院 神经外科 鼓楼医院
原文传递
积极慎重地开展颅内巨大动脉瘤的治疗 被引量:2
14
作者 沈建康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1-162,共2页
1969年Morley and Barr最早将最大径大于25mm的动脉瘤定义为颅内巨大动脉瘤,约占所有颅内动脉瘤的3%-6%,平均5%左右。多见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床突旁段和分叉部,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基底动脉干及分叉部,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
关键词 颅内巨大动脉瘤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 动脉分叉部 治疗 颅内动脉瘤 临床特点 最大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