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4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iteSpace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相关研究可视化分析
1
作者 陈雪薇 魏凤琴 《亚太传统医药》 2025年第1期149-155,共7页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深入探讨我国消化性溃疡中医药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已发表的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文献,采用CiteSpace 6.2.R4对纳入文献的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深入探讨我国消化性溃疡中医药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已发表的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文献,采用CiteSpace 6.2.R4对纳入文献的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726篇,消化性溃疡是研究热点之一,团队合作势头较好,机构合作有待加强,关键词可视化图谱可见12个聚类、13个突现词。结论: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以证型、治疗方法、疾病机制及相关疗效指标为主要研究热点,中药复方辨证分析及临床疗效评价仍是目前的主力,因此应针对不同患者、不同中医证候采取辨证治疗,探索不同治疗方法间联合使用的可行性,形成完备的中医诊疗体系;增强远期疗效观察,开展含有长期随访的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溃疡 研究热点 中医药治疗 可视化分析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2
作者 冯朝印 张杨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8期829-833,共5页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 PU)被认为是消化系统中最普遍的疾病之一,它的特点是病程漫长、治疗困难且容易复发,这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威胁到他们的生命。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历史悠久...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 PU)被认为是消化系统中最普遍的疾病之一,它的特点是病程漫长、治疗困难且容易复发,这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威胁到他们的生命。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历史悠久,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证明,诊疗效果显著,成为更多人民治疗疾病的选择。现通过查阅近年来消化性溃疡的相关文献,从不同的辨证论治角度对消化性溃疡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期为治疗消化性溃疡提供思路。Peptic ulcer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most prevalent diseases of the digestive system, it is characterized by a long course of disease, is difficult to treat and prone to recurrence, which poses a great threat to people’s physical health, reduces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nd may even threaten their liv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a treas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with a long history, and after years of clinical practice, it has been proven that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effect is remarkable, and it has become the choice of more people to treat diseases. By review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on peptic ulcer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peptic ulcer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in order to provide ideas for the treatment of peptic ul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溃疡 中医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中医药抗消化性溃疡复发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郑昱 华红 +1 位作者 韩红帼 宋晓梅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55-56,共2页
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及抗消化性溃疡 (PU)复发的机理从 6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 1 )对胃酸、胃蛋白酶和胃泌素 (GAS)的抑制作用 ;( 2 )对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根除作用 ;( 3)提高溃疡愈合质量 (QUH)的作用 ;( 4 )促进粘膜上皮细胞凋亡恢... 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及抗消化性溃疡 (PU)复发的机理从 6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 1 )对胃酸、胃蛋白酶和胃泌素 (GAS)的抑制作用 ;( 2 )对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根除作用 ;( 3)提高溃疡愈合质量 (QUH)的作用 ;( 4 )促进粘膜上皮细胞凋亡恢复正常 ;( 5 )改善粘膜血流量 ;( 6)调节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中医药疗法 溃疡药(中药)/治疗应用 复发/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对黏膜愈合效果的影响
4
作者 吴灵莉 《临床合理用药》 2025年第2期23-26,共4页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PU)对黏膜愈合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8月武夷山市立医院收治的Hp相关性PU患者151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康复新液组(n=76)和三联疗法组(n=75...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PU)对黏膜愈合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8月武夷山市立医院收治的Hp相关性PU患者151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康复新液组(n=76)和三联疗法组(n=75)。三联疗法组给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康复新液组给予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2组黏膜愈合效果,治疗前后胃肠激素[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C反应蛋白(CRP)],Hp清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康复新液组总有效率高于三联疗法组(97.37%vs.86.67%,χ^(2)=5.910,P=0.015)。治疗1个月后,2组GAS、MTL、IL-6、IL-17及CRP水平低于治疗前,SS水平高于治疗前,且康复新液组GAS、MTL、IL-6、IL-17及CRP水平更低,SS水平更高(P<0.05或P<0.01)。康复新液组Hp清除率高于三联疗法组(92.11%vs.77.33%,χ^(2)=6.380,P=0.012);康复新液组与三联疗法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34.21%vs.29.33%,χ^(2)=0.414,P=0.520)。结论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可提升Hp相关性PU的Hp清除率,改善消化功能,减轻炎性反应,促进黏膜愈合,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感染 消化溃疡 康复新液 三联疗法 雷贝拉唑 黏膜愈合 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与以雷尼替丁为主的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比较
5
作者 龙申先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7期18-20,共3页
目的:分析以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与以雷尼替丁为主的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毕节市金沙县安洛苗族彝族满族乡卫生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明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 目的:分析以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与以雷尼替丁为主的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毕节市金沙县安洛苗族彝族满族乡卫生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明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以雷尼替丁为主的三联疗法,观察组实施以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3)。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胃泌素、胃动素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生长抑素水平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痛、反酸、烧灼感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P<0.001)。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以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与以雷尼替丁为主的三联疗法用药安全性均较高,且以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更显著,可减轻炎性反应,改善胃肠激素水平,促进临床症状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溃疡 奥美拉唑 雷尼替丁 三联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6
作者 韦秋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06-009,共4页
本研究旨在评估四联疗法在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中的临床疗效,并与传统的三联疗法进行对比,特别关注根除率、治愈率、复发率及相关生物标志物的变化。方法 共纳入55例被确诊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资料收集时... 本研究旨在评估四联疗法在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中的临床疗效,并与传统的三联疗法进行对比,特别关注根除率、治愈率、复发率及相关生物标志物的变化。方法 共纳入55例被确诊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资料收集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4年2月。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采用四联疗法)和对照组(28例,采用三联疗法)。评估指标包括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消化性溃疡治愈率、消化性溃疡复发率,以及治疗前后胃肠功能和炎症标志物的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与消化性溃疡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复发率接近(P>0.05)。观察组的MTL、GAS、PGⅠ、SS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hs-CRP、IL-1、TNF-α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四联疗法在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提高治愈率方面相较于三联疗法具有更高的效果,且能更有效地改善胃肠功能和减少炎症反应。本研究中,四联疗法与三联疗法治疗后的消化性溃疡复发率接近,可能与此次研究样本过少有关。但是四联疗法的复发率低于三联疗法,也能说明四联疗法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联疗法 幽门螺旋杆菌 消化溃疡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效果
7
作者 侯再强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5期107-110,共4页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该院收治的120例Hp相关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三联疗...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该院收治的120例Hp相关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Hp根除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胃肠激素[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水平、炎性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58/60),高于对照组的80.00%(4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脘灼痛、口干口苦、嗳气、嘈杂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AS、MT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SS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L-6、TNF-α、MMP-9、TGF-β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消化性溃疡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Hp根除率,改善胃肠激素水平,以及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和炎性指标水平的效果优于单纯三联疗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 三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 消化溃疡 中医证候积分 胃肠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活菌肠溶胶囊联合Hp根除疗法治疗Hp相关消化性溃疡的根除率和症状分析
8
作者 顾潇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093-097,共5页
探究双歧杆菌活菌肠溶胶囊与Hp根除方案联合应用于治疗由Hp感染引起的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4年7月期间入院的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3,接受标准Hp根除疗法)和... 探究双歧杆菌活菌肠溶胶囊与Hp根除方案联合应用于治疗由Hp感染引起的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4年7月期间入院的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3,接受标准Hp根除疗法)和研究组(n=43,采用Hp根除疗法的同时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对比两组患者的Hp清除效率以及临床症状评分。结果 与采用常规Hp根除治疗的对照组相较,搭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辅助治疗的研究组患者Hp根除率更高,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积分更低,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与幽门螺杆菌根除疗法,对于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而言,能显著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提升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效率,同时减少疾病复发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消化溃疡 Hp感染 Hp根除疗法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尼替丁序贯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疗效及血清CRP、IL-6的影响
9
作者 高玉志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5年第3期667-669,共3页
目的:雷尼替丁序贯奥美拉唑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Helicobacter pylori,Hp)消化性溃疡患者疗效及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影响。方法:以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南城县人民医院住... 目的:雷尼替丁序贯奥美拉唑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Helicobacter pylori,Hp)消化性溃疡患者疗效及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影响。方法:以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南城县人民医院住院收治的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序贯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序贯组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用法同对照组,其中奥美拉唑服用1 w后更换为雷尼替丁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3 w。于治疗3 w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3w后比较血清炎性因子水平、Hp根除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3 w治疗后,序贯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序贯组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与对照组相比降低(P<0.05);治疗3w后,序贯组的Hp根除率96.67%,对照组根除率9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组复发率为6.67%低于对照组复发率30.00%(P<0.05);序贯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相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雷尼替丁序贯奥美拉唑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能减轻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尼替丁 奥美拉唑 三联疗法 幽门螺旋杆菌 消化溃疡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老年Hp感染性消化性溃疡的效果
10
作者 刘喜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064-067,共4页
探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雷贝拉唑四联疗法对老年Hp感染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宽城县中医院接诊的200例老年Hp感染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参照组采用雷贝拉唑四联疗法... 探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雷贝拉唑四联疗法对老年Hp感染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宽城县中医院接诊的200例老年Hp感染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参照组采用雷贝拉唑四联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周期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肠道菌群数量及血清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7.00%,这一数值显著超越了参照组的85.00%,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治疗之后,观察组中的双歧杆菌与乳酸杆菌数量相较于参照组显著提升(P<0.05)。在血清指标的视角下,治疗后观察组的胃泌素(GAS)水平显著提升,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硫氧还蛋白1(Trx1)与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则呈现下降趋势,并且这些变化与参照组之间展现出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P<0.05)。结论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老年Hp感染性消化性溃疡效果显著,可改善肠道菌群数量,调节血清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雷贝拉唑四联疗法 老年Hp感染 消化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抗消化性溃疡复发的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72
11
作者 周福生 胡玲 +2 位作者 崔琦珍 黄志新 罗琦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2-234,共3页
关键词 消化溃疡 中医药疗法 溃疡愈合质量 复发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提高消化性溃疡愈合质量的思路 被引量:19
12
作者 林禾禧 林振川 +3 位作者 朱国曙 王奕珊 张闽光 何成龙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65-466,共2页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病和多发病,对其进行积极的内科治疗已使95%以上的患者免于外科手术,但该病的复发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20世纪90年代Tarnawski等[1]第一次提出溃疡愈合质量的概念,以后人们对溃疡复发和控制复发的认识发生了变...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病和多发病,对其进行积极的内科治疗已使95%以上的患者免于外科手术,但该病的复发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20世纪90年代Tarnawski等[1]第一次提出溃疡愈合质量的概念,以后人们对溃疡复发和控制复发的认识发生了变化,溃疡愈合质量理论逐渐受到重视并被采用.中医药学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卓越的临床疗效,为提高消化性溃疡愈合质量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溃疡 中医药疗法 愈合质量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提高消化性溃疡愈合质量研究近况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建平 王文智 +2 位作者 白建乐 卜涛 宗全和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81-383,共3页
关键词 消化溃疡 中医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消化性溃疡复发研究要点浅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邓嫦 罗伟生 +1 位作者 李桂贤 唐梅文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205-1206,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防治消化性溃疡复发研究要点。方法:归纳总结古代医籍及现代医学相关文献资料对命题进行论述。结论:临床采用中医药治疗的同时若重视病因病机分析,因人因地施治;整体辨证与局部用药相结合,注重长期治疗;结合组织学微观变... 目的:探讨中医药防治消化性溃疡复发研究要点。方法:归纳总结古代医籍及现代医学相关文献资料对命题进行论述。结论:临床采用中医药治疗的同时若重视病因病机分析,因人因地施治;整体辨证与局部用药相结合,注重长期治疗;结合组织学微观变化,加强机制研究;实施健康教育,建立长期随访机制,可有效防治消化性溃疡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防治 溃疡复发 消化 中医药治疗 施健康教育 文献资料 现代医学 古代医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抗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博 姚保泰 吴敏 《吉林中医药》 2003年第7期51-53,共3页
关键词 消化溃疡 复发 中医药疗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研究近况 被引量:6
16
作者 孙玉凤 姚希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3-15,共3页
关键词 消化溃疡 中医药疗法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旭东教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经验探析
17
作者 李彦龙 刘顺庆 田旭东 《中华养生保健》 2025年第3期166-168,共3页
田旭东教授是甘肃省名中医,国家级老中医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临床中田教授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提倡在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分型论治的优越性,并筛选临床和实验研究已证实的,可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改善溃疡病灶处的微... 田旭东教授是甘肃省名中医,国家级老中医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临床中田教授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提倡在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分型论治的优越性,并筛选临床和实验研究已证实的,可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改善溃疡病灶处的微循环等作用的中药(药的寒热温凉需与证的寒热虚实相符),从而在中西医治法及用药理论上达到较好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溃疡 中医药疗法 田旭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新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丰 张北平 谢庆平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2-124,共3页
消化性溃疡(PU)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其发病原因主要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非甾体抗炎药的使用,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多,黏膜保护减弱等因素相关。近年来,胃肠病学界通过大量研究证实,Hp感染是PU的主要病因... 消化性溃疡(PU)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其发病原因主要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非甾体抗炎药的使用,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多,黏膜保护减弱等因素相关。近年来,胃肠病学界通过大量研究证实,Hp感染是PU的主要病因,80%~90%的胃溃疡(GU)和95%~100%的十二指肠溃疡(DU)患者存在Hp感染,而通过根除Hp,可以明显促进溃疡愈合,显著降低溃疡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溃疡 幽门螺杆菌 中医疗法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抗消化性溃疡复发的机理研究思路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福生 胡 玲 +2 位作者 崔琦珍 黄志新 罗 琦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247-251,共5页
从溃疡愈合质量(QUH),以及QUH与表皮生长因子、前列腺素、热休克蛋白、免疫功能(T细胞和IL-8) 和HP等方面关系,探讨消化性溃疡(PU)复发机制;并从中医药抗PU的复发,改善胃粘膜血流,增强胃粘膜屏障,根除HP,提高QUH等方面阐述了抗PU复发的... 从溃疡愈合质量(QUH),以及QUH与表皮生长因子、前列腺素、热休克蛋白、免疫功能(T细胞和IL-8) 和HP等方面关系,探讨消化性溃疡(PU)复发机制;并从中医药抗PU的复发,改善胃粘膜血流,增强胃粘膜屏障,根除HP,提高QUH等方面阐述了抗PU复发的具体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溃疡 病理生理学 免疫学 溃疡愈合质量 中医药疗法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抗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何善明 石罗君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3-45,共3页
目的:综述近年来国内学者就中医药抗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研究思路、方法和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报道中医药抗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结果:由于消化性溃疡复发率高,且目前西医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因而中医药... 目的:综述近年来国内学者就中医药抗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研究思路、方法和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报道中医药抗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结果:由于消化性溃疡复发率高,且目前西医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因而中医药抗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研究成为目前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深入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从理论上阐述了消化性溃疡复发的机理,从临床上观察了中医药抗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结果。结论:中医药抗消化性溃疡复发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良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溃疡 抗复发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