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1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作用机制及治疗进展
1
作者 刘小央 闵晓翠 王芙蓉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2期87-94,共8页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是肿瘤微环境中的重要细胞群,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促进肿瘤进展。肿瘤相关巨噬细胞通过向肿瘤细胞递送包含蛋白质、脂质和多种类型核糖核酸的外泌体促进肿瘤增殖、侵袭、转移、血管生成,并增强肿瘤细胞的耐药性。本研究综...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是肿瘤微环境中的重要细胞群,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促进肿瘤进展。肿瘤相关巨噬细胞通过向肿瘤细胞递送包含蛋白质、脂质和多种类型核糖核酸的外泌体促进肿瘤增殖、侵袭、转移、血管生成,并增强肿瘤细胞的耐药性。本研究综述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对消化系统肿瘤的调节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并从外泌体角度介绍防治消化系统肿瘤的策略,为临床药物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肿瘤微环境 泌体 消化系统肿瘤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在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中的进展
2
作者 谭聪聪 黄鸿才 +1 位作者 戴毅 余华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8期47-56,共10页
目的:总结外泌体在消化系统肿瘤(Digestive system tumor)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思路与方法,便于相关研究尽快转化为临床应用。方法:阅读国内外外泌体在消化系统肿瘤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总结并综述。结果:... 目的:总结外泌体在消化系统肿瘤(Digestive system tumor)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思路与方法,便于相关研究尽快转化为临床应用。方法:阅读国内外外泌体在消化系统肿瘤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总结并综述。结果:目前,消化系统肿瘤是当前肿瘤相关死亡常见的病因之一且发病年龄趋年轻化。外泌体(Exosomes)可在分子间通讯发挥巨大作用,对外泌体的检测可达到对消化系统肿瘤的早期诊断,这对于该类肿瘤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结论:外泌体检测在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是可行的,相关研究方法与技术正在向临床应用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体 消化系统肿瘤 早期诊断 食管癌 胃癌 结直肠癌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外科学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3
作者 张旭 顾良友 贾通宇 《中国科学基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9,共10页
肿瘤外科学作为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支柱,经历了从传统开放手术向腹腔镜手术和机器人手术的变革。近年来,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5G通信和分子生物技术等前沿科技,推动了肿瘤外科学向远程化、精准化和智能化迈进。远程手术技术有望实现... 肿瘤外科学作为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支柱,经历了从传统开放手术向腹腔镜手术和机器人手术的变革。近年来,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5G通信和分子生物技术等前沿科技,推动了肿瘤外科学向远程化、精准化和智能化迈进。远程手术技术有望实现跨区域医疗资源共享,为偏远地区患者提供优质诊疗服务;基于CRISPR/Cas9的“分子手术刀”则为基因层面的精准干预打开了新局面;AI在术前影像分析、手术路径规划及风险预测中的应用提升了个性化治疗水平。然而,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技术推广难以及伦理法律问题,仍是肿瘤外科学面临的挑战。展望未来,肿瘤外科学将在可解释性AI、多模态成像和自主手术等新技术驱动下,进一步提升精准性与智能化水平,推动整体治疗模式的革新,最终为患者带来更高的生存率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科学 微创手术 人工智能 精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蛋白质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许博 孙梦瑶 +2 位作者 吴秋雪 张辉 汤庆丰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109-115,共7页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胃癌和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外泌体蛋白质是外泌体的重要组成,在肿瘤的生长、转移侵袭和耐药等过程中起关键作用。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普及,越来越多的外泌体蛋白质的组成和功能...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胃癌和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外泌体蛋白质是外泌体的重要组成,在肿瘤的生长、转移侵袭和耐药等过程中起关键作用。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普及,越来越多的外泌体蛋白质的组成和功能相继被揭示,本文以外泌体蛋白质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生物学特征、作用机制、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预后情况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泌体蛋白质 生物标志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肠外营养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
5
作者 易竹筠 岳顺 +1 位作者 朱锦秀 吴成平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65-67,共3页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由于肿瘤导致机体能量消耗的增加,脂肪、蛋白质分解加速以及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病人常常出现营养不良甚至恶液质,造成手术治疗的失败,对放、化疗耐受力下降,严重影响疗效.我院1996年~1997年采用全肠外营养(TPN)辅以消...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由于肿瘤导致机体能量消耗的增加,脂肪、蛋白质分解加速以及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病人常常出现营养不良甚至恶液质,造成手术治疗的失败,对放、化疗耐受力下降,严重影响疗效.我院1996年~1997年采用全肠外营养(TPN)辅以消化系统肿瘤大手术、化疗及对晚期癌症患者的支持疗法38例,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男29例、女9例,年龄29岁~76岁、中位年龄52岁;所有病例均经病理或细胞组织学确诊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住院患者(部份原发性肝癌以AFP或B超CT确诊),预计生存期2月以上,应用TPN7天以上,列为统计病例.用TPN前检测以血浆总蛋白<60g/L,血浆白蛋白<35g/L,血红蛋白<100g/L,体重降低<理想体重10%为营养不良判断指标.本组3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营养不良.常规进行肝、肾功能,心电图及血生化指标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肠营养 消化系统 恶性肿瘤 TPN 手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陶灵佳 任建琳 +6 位作者 季青 刘宣 靖琳 陈文婷 桂奕文 臧明泉 杨子晨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164-167,共4页
近年来,消化系统肿瘤的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外泌体作为一种可以包裹药物的载体,目前已被应用于肿瘤的靶向治疗。研究表明,外泌体可以携带蛋白质和miRNA在细胞之间转运,可作为肿瘤标志物,并且可以作为消化系... 近年来,消化系统肿瘤的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外泌体作为一种可以包裹药物的载体,目前已被应用于肿瘤的靶向治疗。研究表明,外泌体可以携带蛋白质和miRNA在细胞之间转运,可作为肿瘤标志物,并且可以作为消化系统肿瘤治疗药物运输的载体,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在促进消化系统肿瘤的发展、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体 消化系统肿瘤 侵袭转移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肠外营养对老年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生存期的影响
7
作者 蔡金梅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03年第3期199-201,共3页
目的:评估全肠外营养(TPN)对老年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老年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TPN治疗后的生存期。结果:TPN治疗后,患者生存期不同程度延长,为9~126天,平均68.1天,多数在两月左右。结论:... 目的:评估全肠外营养(TPN)对老年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老年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TPN治疗后的生存期。结果:TPN治疗后,患者生存期不同程度延长,为9~126天,平均68.1天,多数在两月左右。结论:TPN可延长老年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肠营养(TPN) 老年人 消化系统 晚期恶性肿瘤 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系统肿瘤源性外泌体在肿瘤微环境中对免疫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黄人可 任建琳 +5 位作者 靖琳 吴杏黎 陆鑫熠 袁晨越 刘怡 刘湘君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23-26,共4页
消化系统肿瘤是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目前治疗方法存在局限性,研究方向从单纯研究肿瘤细胞内部机制延伸至研究肿瘤微环境中的外泌体与免疫细胞之间的作用和关系。消化系统肿瘤微环境中的外泌体可以通过传递信号抑制免疫细胞的杀伤能... 消化系统肿瘤是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目前治疗方法存在局限性,研究方向从单纯研究肿瘤细胞内部机制延伸至研究肿瘤微环境中的外泌体与免疫细胞之间的作用和关系。消化系统肿瘤微环境中的外泌体可以通过传递信号抑制免疫细胞的杀伤能力,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肿瘤细胞通过释放外泌体传递信息,诱导巨噬细胞极化,抑制免疫细胞活性,促进肿瘤转移及免疫逃逸。该文综述了消化系统肿瘤源性外泌体在肿瘤微环境中对免疫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体 肿瘤微环境 消化系统肿瘤 免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源性非编码RNA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1
9
作者 于淑林 陈震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97-303,共7页
外泌体是纳米级、双层膜的囊泡,由多种细胞分泌,广泛存在于多种体液中。外泌体中含有RNA和蛋白质等多种活性物质,在细胞物质间和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非编码RNA具有重要的基因表达调控功能,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外泌体是纳米级、双层膜的囊泡,由多种细胞分泌,广泛存在于多种体液中。外泌体中含有RNA和蛋白质等多种活性物质,在细胞物质间和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非编码RNA具有重要的基因表达调控功能,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外泌体源性非编码RNA的研究是目前新的研究热点,现就外泌体及外泌体源性非编码RNA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体 非编码RNA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阳活血中药外敷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崔艺馨 王德财 +3 位作者 陈格格 王海明 张印 林明雄 《中国医药》 2021年第9期1355-1359,共5页
目的探讨温阳活血中药外敷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的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 目的探讨温阳活血中药外敷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的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肠外营养及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温阳活血中药外敷神阙穴治疗,疗程均为14 d。治疗期间观察组中因出现皮肤瘙痒脱落1例,对照组因个人原因脱落2例,最终观察组纳入36例、对照组纳入35例。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胃液引流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症状积分及KP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1.8±1.1)分比(3.3±0.9)分、(1.5±0.8)分比(2.1±0.9)分、(1.8±0.6)分比(2.5±0.8)分],KP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67±7)分比(62±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胃液引流量的总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改变。结论温阳活血中药外敷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疗效确切,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少胃液引流量,提高KPS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肿瘤 胃瘫综合征 温阳活血法 中医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夏铀铀 朱正秋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313-316,共4页
关键词 消化系统肿瘤 蛋白质组学 人类基因组计划 后基因组时代 生命科学 生命活动 科学研究 复杂疾病 整体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言:消化系统肿瘤诊治的哲学思路 被引量:1
12
作者 秦新裕 刘凤林 《医学与哲学(B)》 2013年第7期7-7,共1页
医学是研究人类自身健康和疾病的自然科学,哲学则是研究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医学和哲学的相互关系应该表现为:哲学不是凌驾于自然科学之上,只是与其他具体科学在研究对象上,是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一... 医学是研究人类自身健康和疾病的自然科学,哲学则是研究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医学和哲学的相互关系应该表现为:哲学不是凌驾于自然科学之上,只是与其他具体科学在研究对象上,是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一方面,哲学的发展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只有在对具体实践经验的不断学习和总结分析中,才能抽象出哲学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具体科学特别是医学科学的研究,又必须以哲学为指导,以保证医学的科学性和人文精神的统一,实现医者仁术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肿瘤诊治 消化系统 自然科学 医学科学 自身健康 实践经验 人文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系统肿瘤组织细胞来源及临床分期/病理类型与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崇树 魏寿江 +3 位作者 赵国刚 侯华芳 王城 何德才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5年第4期209-212,216,共5页
目的从肿瘤组织学来源、临床病理分期及病理类型角度,探讨肿瘤细胞与化疗药物敏感性的相关性,指导临床化疗。方法通过肿瘤细胞体外药敏试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着色法,对480例消化系统肿瘤新鲜标本进行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分析不... 目的从肿瘤组织学来源、临床病理分期及病理类型角度,探讨肿瘤细胞与化疗药物敏感性的相关性,指导临床化疗。方法通过肿瘤细胞体外药敏试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着色法,对480例消化系统肿瘤新鲜标本进行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分析不同组织学来源、临床病理分期及病理类型肿瘤细胞与化疗药物敏感性的相关性。结果(1)4种不同肿瘤细胞对丝裂霉素(MMC)及5氟脲嘧啶(5FU)+顺铂(CDDP)的敏感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其余所有药物的敏感性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在临床分期中,食管癌肿瘤细胞对阿霉素(ADM)的敏感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肿瘤细胞对所有药物的敏感性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在胃癌和大肠癌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中,肿瘤细胞对所有药物的敏感性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组织学来源的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不同。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与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期、病理组织学类型密切相关,分期越晚,分化程度越高,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药物敏感性 病理类型 临床分期 细胞来源 病理组织学类型 临床病理分期 显著性差异 肿瘤细胞 四甲基偶氮唑盐 药物敏感性检测 药敏试验 消化系统肿瘤 5-氟脲嘧啶 肿瘤组织学 临床化疗 丝裂霉素 分化程度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内营养对消化系统肿瘤患者术后血清非谷氨酰胺氨基酸谱的影响
14
作者 王斌 花天放 +1 位作者 李继坤 张伟萍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9-201,共3页
目的:比较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消化道肿瘤病人术后血清非谷氨酰胺氨基酸谱的影响。方法:将40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每组20例,试验周期为7d。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等热量、等氮量的营养支持1周。检测... 目的:比较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消化道肿瘤病人术后血清非谷氨酰胺氨基酸谱的影响。方法:将40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每组20例,试验周期为7d。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等热量、等氮量的营养支持1周。检测术前和术后第8天患者的血清非谷氨酰胺氨基酸谱。结果:EN组能明显提高血清天门冬氨酸(ASP)、丝氨酸(SER)、谷氨酸(GLU)、半胱氨酸(CYS)、异亮氨酸(ILE)及苯丙氨酸(PHE)的水平,而PN组经过营养支持后,血清蛋氨酸(MET)水平升高,组氨酸(HIS)水平下降。结论:在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应激状态下,肠内营养较肠外营养可更好地维持血清氨基酸水平,甚至明显升高部分氨基酸的浓度,包括天门冬氨酸(ASP)、丝氨酸(SER)、谷氨酸(GLU)、半胱氨酸(CYS)、异亮氨酸(ILE)及苯丙氨酸(P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 肠内营养 血清氨基酸谱 消化系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现况调查 被引量:37
15
作者 方玉 杨锐 +2 位作者 王艳莉 辛晓伟 张联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调查我院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大手术病人营养支持现状和存在问题,为进一步规范肿瘤病人的临床营养支持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肿瘤外科2010年1个月内出院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大手术病人病历180份,对其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情况... 目的:调查我院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大手术病人营养支持现状和存在问题,为进一步规范肿瘤病人的临床营养支持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肿瘤外科2010年1个月内出院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大手术病人病历180份,对其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肠外营养(PN)与肠内营养支持(EN)人数比为3.2∶1。手术前后营养支持率分别为5.2%和100%。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平均天数为(12.1±8.3)天,术后营养支持中位天数分别为胰腺癌13.3 d,食管贲门癌13.2 d,胃癌8.0 d,肝胆癌5.4 d,结直肠癌5.1 d。术后营养支持人均供给热量为5 633.3~693.7 kJ(1 346.4±165.8kcal)/d,其中每公斤理想体重平均供给热量104.6~125.5kJ(25~30 kcal)/(kg.d)的人数占32.8%,<83.68 kJ(20 kcal)/(kg.d)的人数占28.4%,<62.76 kJ(15 kcal)/(kg.d)的人数占7.8%。此外,PN病人中92.7%人次使用了谷氨酰胺、鱼油免疫营养支持治疗,EN病人中14.8%人次使用了富含鱼油的EN制剂。营养制剂费用人均(7 024.4±7 330.2)元人民币,日均(611.6±473.5)元人民币,日均营养制剂费用PN组显著高于EN组(P<0.01)。结论:我院肿瘤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已得到普遍重视。然而,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不尽合理,不足和过度并存,仍需继续推广基于证据的肠外肠内营养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肿瘤 围手术期 营养支持 营养 肠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活检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应用
16
作者 刘芊 吴清明 +2 位作者 龙辉 李欢 王阳 《胃肠病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41-445,共5页
液体活检是一种新兴的无创检测技术,主要包括检测循环肿瘤细胞、循环肿瘤DNA和外泌体,在消化系统肿瘤防治工作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就液体活检的类型及其在消化道肿瘤、肝脏肿瘤和胆胰肿瘤诊治中的价值作一系统综述。
关键词 液体活检 消化系统肿瘤 循环肿瘤细胞 循环肿瘤DNA 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系统肿瘤液体活检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鑫亚 燕书明 +2 位作者 张萌萌 张婧怡 李健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1060-1067,共8页
近年来,液体活检技术在肿瘤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广。液体活检在消化系统肿瘤的筛查和早期诊断、预后检测、复发监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肝癌等消化系统肿瘤在包括循环肿瘤细胞(CTC)、细... 近年来,液体活检技术在肿瘤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广。液体活检在消化系统肿瘤的筛查和早期诊断、预后检测、复发监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肝癌等消化系统肿瘤在包括循环肿瘤细胞(CTC)、细胞外泌体及肿瘤衍生循环核酸,如循环肿瘤DNA(ctDNA)、循环肿瘤RNA(ctRNA)等在内的液体活检技术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活检 消化系统肿瘤 循环肿瘤细胞 细胞泌体 循环肿瘤DNA 循环肿瘤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届全国推广应用“消化系统肿瘤诊治质量控制”暨海峡两岸交流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18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140-1140,共1页
由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福建省人民医院共同主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协办,北京海峡为天咨询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二届全国推广“消化系统肿瘤诊治质量控制”暨海峡两岸交流学术研讨会将于2009年11月13~16日在北京... 由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福建省人民医院共同主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协办,北京海峡为天咨询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二届全国推广“消化系统肿瘤诊治质量控制”暨海峡两岸交流学术研讨会将于2009年11月13~16日在北京召开。届时来自美国及国内消化系统肿瘤诊治质量控制及规范化、个体化诊治领域的专家将聚集一堂,全方位展现消化系统肿瘤诊治质量控制领域的现状、最新技术与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诊治 学术研讨会 质量控制 消化系统 海峡两岸 征文通知 中国医学科学肿瘤医院 福建省人民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13版《实用内科学》内容精要——消化系统篇
19
《中国医刊》 CAS 2010年第6期I0001-I0001,共1页
《实用内科学》第13版第十八篇消化系统疾病在第一章总论中提出了消化系统疾病诊疗的进展和展望。第一是消化系统疾病谱的变化。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在西方国家的常见病如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胃肠病、炎... 《实用内科学》第13版第十八篇消化系统疾病在第一章总论中提出了消化系统疾病诊疗的进展和展望。第一是消化系统疾病谱的变化。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在西方国家的常见病如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胃肠病、炎性肠病、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肝病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增高。结肠癌和胰腺癌不断增加。而消化系统肿瘤目前仍缺乏能进行早期诊断的特异性生物指标和有效的根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疾病 《实用内科学 非酒精性肝病 特异性生物指标 精要 胃食管反流病 功能性胃肠病 消化系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每搏量变异度为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疗法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消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磊 孙昱 黄熠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2期282-284,共3页
【目的】探讨以每搏量变异度为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疗法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疗效及消化系统的影响。【方法】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42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为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疗法,观察组以每... 【目的】探讨以每搏量变异度为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疗法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疗效及消化系统的影响。【方法】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42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为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疗法,观察组以每搏量变异度为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液体总量、手术情况、患者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液体总量小于对照组,术后进食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胃泌素水平高于,胃动素水平低于对照组,且腹胀持续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更短(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4.08%(10/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39%(23/71),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以每搏量变异度为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疗法.能够加快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时间,提高其消化系统恢复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科学 目标导向 液体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