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大内镜引导下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早期癌症及癌前病变的效果
1
作者 凌佛鑫 付彦平 刘美红 《中外医药研究》 2025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评估放大内镜引导下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早期癌症及癌前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东莞东华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60例消化道早期癌症或癌前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30例)接受... 目的:评估放大内镜引导下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早期癌症及癌前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东莞东华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60例消化道早期癌症或癌前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30例)接受放大内镜引导下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比较两组切除效果及并发症发生风险。结果:试验组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完整性切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放大内镜引导下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早期癌症及癌前病变的效果显著,可提高切除效率,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早期癌症 消化道癌前病变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放大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道早期癌症诊断治疗中消化内镜技术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周宇 罗良德 申红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32期115-116,共2页
目的观察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期癌症治疗的疗效,指导临床诊治。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消化道早期癌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外科剖腹手术。比较2组患者临... 目的观察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期癌症治疗的疗效,指导临床诊治。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消化道早期癌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外科剖腹手术。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疾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70.0%,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52.5%、85.0%(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对照组发生率为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0.0%,对照组为2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期癌症治疗中,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降低治疗费用,预防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防止疾病复发,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镜技术 消化道早期癌症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在消化道早期癌症诊治中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曹志荣 周彪 +1 位作者 汤建伟 王国英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0年第12期3201-3206,共6页
目的:探究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在早期消化道癌症患者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溧阳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消化道早期癌症患者74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诊治方式分为对照组(34例,... 目的:探究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在早期消化道癌症患者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溧阳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消化道早期癌症患者74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诊治方式分为对照组(34例,白光内镜+色素染色)及MPS组[40例,小探头超声内镜(mini-probe sonography,MPS)]。2组患者均在接受EUS/MPS后1~2周接受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或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以最终手术及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观察两种EUS技术疾病类型诊断符合情况,病变位置、病变直径、组织分化类型方面的诊断准确率情况,评估2组患者接受检查时疼痛情况,统计整个诊治过程中患者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MPS组与对照组对比,2组疾病类型诊断符合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病变直径、组织分化类型诊断准确率对比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MPS组病变位置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检查时MPS组疼痛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整个诊治期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MPS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结直肠癌等消化道早期癌症患者诊治中使用EUS具有诊断准确高,并发生症少的优点,且患者耐受更佳,可优先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 消化道早期癌症 诊治 临床价值 小探头超声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新技术用于消化道早期癌症诊治临床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严斌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6年第17期3295-3296,共2页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76例消化道早期癌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内镜新技术治疗,观察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传统内镜技术诊断准确率为71.05%(54/76),低于内...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76例消化道早期癌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内镜新技术治疗,观察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传统内镜技术诊断准确率为71.05%(54/76),低于内镜新技术准确率96.05%(73/76);观察组患者未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0.00%,较对照组13.16%明显降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44.21±6.23)min、(6.76±2.12)d、(14276.12±233.41)元,明显低于对照组(92.32±16.76)min、(13.41±3.72)d、(23187.08±568.99)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消化道早期癌症患者,应用内镜新技术诊断,可明显提高准确率,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身心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早期癌症 诊断 治疗 内镜新技术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窄带成像电子染色技术在上消化道早期癌症筛查中的应用及护理配合 被引量:8
5
作者 葛加玲 马朝建 余学春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8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窄带成像电子染色技术在上消化道早期癌症筛查的应用效果及相应护理配合。方法 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从我县76万名城区常住40~69岁居民中选取3000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免费消化道内镜窄带成像电子染色检查及活体组织病理学... 目的探讨内镜窄带成像电子染色技术在上消化道早期癌症筛查的应用效果及相应护理配合。方法 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从我县76万名城区常住40~69岁居民中选取3000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免费消化道内镜窄带成像电子染色检查及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内镜窄带成像电子染色技术在上消化道早期癌症筛查的应用效果并总结护理配合方法。结果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检查完成3000名调查对象,任务完成率100%。经内镜窄带成像电子染色技术筛查出上消化道早期癌症32例,其中胃癌17例,检出率0. 57%;食管癌15例,检出率0. 5%。结论内镜窄带成像电子染色技术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上消化道癌;在进行内镜窄带成像电子染色检查操作过程中,护理配合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早期癌症 内镜 窄带成像技术 筛查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动成像技术联合蓝激光内镜在上消化道早期癌症中的诊断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高原 刘贤玲 刘淑艳 《生命科学仪器》 2019年第4期91-96,共6页
目的研究联动成像技术联合蓝激光内镜在上消化道早期癌症中的诊断应用价值并予以分析。方法:选取从2016年4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早期癌症患者140例的140例记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联动成像技术联合蓝激光内镜检查(... 目的研究联动成像技术联合蓝激光内镜在上消化道早期癌症中的诊断应用价值并予以分析。方法:选取从2016年4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早期癌症患者140例的140例记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联动成像技术联合蓝激光内镜检查(记为研究组)以及传统消化系统内窥镜检查(记为对照组)。比较不同诊断方式两组对上消化道早期癌症的检出率,对不同上消化道早期癌症的检出率,对上消化道早期癌症浸润检出率情况。结果:研究组诊断方式诊断上消化道早期癌症的准确率为92.14%,相比对照组的67.86%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诊断方式对胃癌、食管癌的检出率分别为56.43%、23.57%,相比对照组的43.57%、14.29%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诊断方式对十二指肠癌的检出率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诊断方式对上消化道早期癌症浸润的检出率为19.29%,相比对照组的10.00%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动成像技术联合蓝激光内镜应用于上消化道早期癌症诊断中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胃癌、食管癌的临床检出率,同时有效提高上消化道早期癌症浸润的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早期癌症 联动成像技术 蓝激光内镜 诊断价值 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消化道早期癌症临床诊治中应用消化内镜技术的效果及手术时间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刘风青 张腾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29期38-39,共2页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早期癌症患者临床诊治中应用消化内镜技术的效果及手术时间。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上消化道早期癌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行白光内镜检查和外科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行消化内镜技术检查和内镜...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早期癌症患者临床诊治中应用消化内镜技术的效果及手术时间。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上消化道早期癌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行白光内镜检查和外科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行消化内镜技术检查和内镜黏膜剥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指标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上消化道早期癌症患者临床诊治应用消化内镜技术的效果显著,能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且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早期癌症 消化内镜技术 效果 手术时间 并发症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染色内镜在消化道早期癌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马丽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9年第2期161-163,共3页
目的分析染色内镜在消化道早期癌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筛选2017年4月~2018年4月于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行胃肠镜检查的320例患者,随机将其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60例,对照组进行经验性活检取材病理检查,观察组于内镜下染色后... 目的分析染色内镜在消化道早期癌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筛选2017年4月~2018年4月于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行胃肠镜检查的320例患者,随机将其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60例,对照组进行经验性活检取材病理检查,观察组于内镜下染色后再行病理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检查结果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食管粘膜病变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胃粘膜病变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肠粘膜病变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染色内镜在消化道早期癌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可明显提升食管粘膜病变、胃粘膜病变、肠粘膜病变的诊断率,值得临床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内镜 消化道早期癌症 诊断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期癌症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9
作者 惠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30-0033,共4页
研究消化道早期癌症诊断治疗中消化内镜技术的作用。方法 以2019年5月至2023年5月接诊消化道早期癌症患者30例开展研究,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选择白光内镜,观察组选择消化内镜,比较实际效果。结果 观察组影像质量、各项临床指标及治疗效... 研究消化道早期癌症诊断治疗中消化内镜技术的作用。方法 以2019年5月至2023年5月接诊消化道早期癌症患者30例开展研究,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选择白光内镜,观察组选择消化内镜,比较实际效果。结果 观察组影像质量、各项临床指标及治疗效果都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 若患者存在消化道早期癌症,则在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的时候建议选择消化内镜,由此能够确保诊断的准确度更高、治疗效果更好,对患者进行消化内镜检查可以得到更高质量的影像结果,图像更为清楚,同时实际的手术时长得以缩减,患者的住院时间也明显减少,其术中发生出血的风险下降,安全性较高,建议作为首选诊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镜 消化道早期癌症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动成像技术联合蓝激光内镜在上消化道早期癌症中的诊断应用研究
10
作者 田贵 金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41-43,共3页
研究和探究上消化道早期癌症在临床诊断中应用联动成像技术联合蓝激光内镜的诊断效果及作用价值。方法 自2022年01月~2023年01月期间肿瘤科就诊的疑似上消化道早期癌症患者随机抽选30例进行研究分析,均先予以常规内镜检查,后进行联动成... 研究和探究上消化道早期癌症在临床诊断中应用联动成像技术联合蓝激光内镜的诊断效果及作用价值。方法 自2022年01月~2023年01月期间肿瘤科就诊的疑似上消化道早期癌症患者随机抽选30例进行研究分析,均先予以常规内镜检查,后进行联动成像技术联合蓝激光内镜检查,其结果分别作常规组和联合组。以病理诊断为对比依据,对两种方法的临床检出诊断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 联合组的检出准确性、敏感性分别为93.33%、96.00%,均显著高于常规组(73.33%,76.00%),特异性(80.0%)方面虽差异不大,但也略高于常规组(60.00%)。同时,在具体病症的检出诊断上,联合组对早期食管癌的检出准确率为100.00%,显著高于常规组(33.33%),早期胃癌方面(95.24%)也略高于常规组(85.71%)。此外,在对各类非上消化道癌症的检出诊断上,两组的对比差异不大。结论 上消化道早期癌症采用联动成像技术联合蓝激光内镜,诊断结果准确、清晰、具体,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早期癌症 联动成像技术 蓝激光内镜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患者早期癌症诊断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11
作者 王永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1期279-281,共3页
探究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患者早期癌症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筛选2021年1月29日至2022年11月29日医院接收消化道早期癌症患者开展前瞻病例探讨,有效病例30例,按照挂号尾数均分病例,常规组15例,予以常规内镜诊断,探究组15例,予以... 探究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患者早期癌症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筛选2021年1月29日至2022年11月29日医院接收消化道早期癌症患者开展前瞻病例探讨,有效病例30例,按照挂号尾数均分病例,常规组15例,予以常规内镜诊断,探究组15例,予以消化内镜技术诊断,所选患者均采用内镜黏膜剥离术治疗,以手术治疗结果为金标准,观察术前早期消化道癌症检出率及手术疗效。结果 探究组早期消化道癌症真阳、真阴检出率高于常规组;基于诊断结果比对,探究组诊断敏感度、特异性及精准性高于常规组,相关变量经统计软件提示(P<0.05);30例内镜黏膜剥离术患者,手术总耗时均值(130.04±9.55)min,术后住院时间(6.37±1.17)d,术后1-3天NRS评分(1.27±1.02)分;术后无严重并发症,仅1例患者出现轻微感染,并发症发生率3.33%,经对症干预后,症状消失。结论 消化内镜技术可提高消化道患者早期癌症检出率,辅以消化内镜技术行黏膜剥离术,可获得理想手术效果,具有较高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早期癌症 消化内镜技术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S在早期消化道癌症患者诊治中的价值
12
作者 靳芳莉 《临床研究》 2022年第10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在早期消化道癌症患者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72例早期消化道癌症患者开展回顾性研究,依据诊治方式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其中35例经常规内镜诊断...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在早期消化道癌症患者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72例早期消化道癌症患者开展回顾性研究,依据诊治方式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其中35例经常规内镜诊断的患者纳入观察1组,其余37例经EUS诊断的患者纳入观察2组。两组研究对象均在诊断1~2周后接受手术治疗,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常规内镜和EUS在疾病类型、病变直径、病变位置和组织分化类型诊断准确情况,检查期间疼痛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1组内镜检查显示结直肠癌占比40.00%、胃癌占比31.43%、食管癌占比20.00%,病理诊断结肠癌占比42.86%、胃癌占比34.29%、食管癌占比22.86%,诊断符合率91.43%;观察2组内镜检查显示结直肠癌占比43.24%、胃癌占比27.03%、食管癌占比21.62%,病理诊断结肠癌占比45.95%、胃癌占比29.73%、食管癌占比24.32%,诊断符合率91.89%;两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病变直径诊断准确率(89.19%)、组织分化程度诊断准确率(94.59%)与观察1组(85.71%和88.5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2组病变位置诊断准确率(97.30%)高于观察1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无痛发生率为17.14%、疼痛发生率为82.86%,观察2组无痛发生率为48.65%,疼痛发生率为51.35%,观察2组疼痛情况明显好于观察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1组轻度疼痛发生率(25.71%)、重度疼痛发生率(14.29%)与观察2组(35.71%和5.4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2组中度疼痛发生率(10.81%)低于观察1组(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并发症发生率(2.70%)低于观察1组(1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消化道癌症患者的诊治中应用EUS不仅诊断符合率较高,还同时具备减轻患者疼痛,更有利于保障病变位置诊断的准确性,减少并发症发生的优势,为早期消化道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 早期消化道癌症 诊治 并发症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病变39例疗效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魏茂桂 宋永站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对于消化道病变的疗效和手术并发症情况。方法选择39例因消化道病变于我院行ESD手术治疗的病人,术前行染色内镜、超声内镜明确病变的范围及深度。记录手术所用时间、完整切除率、术中及术后有无出血穿孔...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对于消化道病变的疗效和手术并发症情况。方法选择39例因消化道病变于我院行ESD手术治疗的病人,术前行染色内镜、超声内镜明确病变的范围及深度。记录手术所用时间、完整切除率、术中及术后有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创面恢复、有无复发等情况。结果接受ESD手术治疗的39例病人,病变直径1~4cm,平均2.4cm,平均年龄45岁,手术时间30~90min,平均时间60min,所有病例黏膜层病变切缘及基底均阴性,黏膜下肿物瘤体被膜完整,完整切除率100%。39例病人中出现术中穿孔4例,术中出血1例,迟发性穿孔1例。成功随访30例病人,创面愈合良好,无复发。结论 ESD是治疗消化道癌前病变、早期癌症及黏膜下肿瘤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消化道早期癌症 黏膜下肿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液染色在食管早期癌症及癌前病变内镜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舒梅铃 荆晓娟 +4 位作者 杨彬 王易尚 王能 陈袁 龙晓奇 《现代医药卫生》 2020年第11期1690-1692,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碘液染色(碘染)在上消化道早期癌症及癌前病变内镜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对2017年11月至2018年7月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对2004例40~<70岁普通人群进行无痛胃镜检查,按照上消化道早期癌症检查标准进行详细检查,并记录白光下... 目的探讨内镜下碘液染色(碘染)在上消化道早期癌症及癌前病变内镜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对2017年11月至2018年7月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对2004例40~<70岁普通人群进行无痛胃镜检查,按照上消化道早期癌症检查标准进行详细检查,并记录白光下食管黏膜的颜色及碘染后食管黏膜的颜色改变,对异常变化进行活组织检查。结果2004例普查对象中,食管病变总发现率为38.8%,其中男性食管病变发现率为42.3%,女性为36.5%,异型增生(包括轻、中、重度异型增生)共61例(7.85%)。随着年龄的增长,食管黏膜病变发现率有所升高。结论碘染能够明显提高上消化道早期癌症及癌前病变的发现率,促进上消化道早期癌症的早诊、早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染色 胃镜 内镜检查 食管癌 食管病变 消化道早期癌症 早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患者早期癌症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15
作者 孟显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096-0099,共4页
探讨在消化道患者早期癌症诊断治疗中采取消化内镜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消化道早期肿瘤患者,根据诊断与治疗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n=50,白光内镜技术联合腹部手术治疗)与研究组(n=50,消化内镜技... 探讨在消化道患者早期癌症诊断治疗中采取消化内镜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消化道早期肿瘤患者,根据诊断与治疗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n=50,白光内镜技术联合腹部手术治疗)与研究组(n=50,消化内镜技术联合内镜下黏膜切除治疗),以手术病理诊断作为参考标准,对比诊断符合率、影像质量评分、病变类型及切除长度、临床指标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研究组诊断符合率96.00%较对照组58.00%高,P<0.05;研究组毛细血管影像、形态影像评分均较高,P<0.05;研究组胃癌、食管癌、大肠癌切除长度均较少,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较短,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4.00%较对照组78.00%高,P<0.05。结论 在消化道早期癌症患者的诊断中采取消化内镜技术可提高诊断符合率,影像质量较高,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同时配合内镜下黏膜切除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建议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早期癌症 消化内镜技术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影像质量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优质护理在ESD治疗上消化道早期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16
作者 樊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全程优质护理在ESD治疗上消化道早期癌症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在我院收治81例上消化道早期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并给予常规护理和全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比较SAS、... 目的;全程优质护理在ESD治疗上消化道早期癌症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在我院收治81例上消化道早期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并给予常规护理和全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比较SAS、SDS的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在手术治疗情况中,观察组数据比对照组高。观察组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为2.44%,对照组为15.00%。在生活质量评分中观察组得分比对照组得分高。在整体护理满意度中,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6%,而对照组护理满意为82.50%。观察组SAS、SDS评分比对照组低。结论;在全程优质护理的作用下,使ESD治疗上消化道早期癌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恢复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D 消化道早期癌症 全程优质护理 护理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内镜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治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商杰 《重庆医学》 CAS 2022年第S01期146-148,共3页
目的分析消化内镜在消化道早癌患者的诊断鉴别和临床治疗方面的优势。方法选取3年内该院消化内科收治的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消化道早癌患者15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进... 目的分析消化内镜在消化道早癌患者的诊断鉴别和临床治疗方面的优势。方法选取3年内该院消化内科收治的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消化道早癌患者15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进行消化内镜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切口感染、术后出血、术后疼痛等。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消化内镜代替常规治疗手段可保证正确地对患者进行诊断,优化后续治疗方案,进而降低术后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并发症等。有助于患者恢复健康,且创口较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镜 消化道早期癌症 诊断效果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