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端胃癌根治术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近期疗效及生活质量的比较
1
作者 于震 王海江 《新疆医学》 2024年第8期947-953,共7页
目的比较近端胃癌根治术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的近期临床疗效及术后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自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3月间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胃上部癌以及食管胃结合部癌胃癌患者160例,其中行全胃切除术Roux-e... 目的比较近端胃癌根治术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的近期临床疗效及术后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自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3月间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胃上部癌以及食管胃结合部癌胃癌患者160例,其中行全胃切除术Roux-en-Y式吻合80例,行近端胃切除管状残胃食管吻合34例,间置空肠吻合18例,双通道吻合28例。比较接受全胃切除或近端胃切除的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指标及相关并发症,通过Visick分级、EORTCQLQ-C30量表联合评估术后1年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与近端胃切除术相比,食管空肠吻合方式病人手术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近端胃消化道重建方式与食管空肠吻合方式相比,在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等手术质量控制方面无差异,(P<0.05)。食管空肠吻合组及管状胃组相较于间置空肠及双通道吻合方式术后进食流质饮食开始时间早、术后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病人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通道吻合及间置空肠吻合方式早期可显示出抗反流优势,但胃食管反流症状在管状胃吻合组远期随访中显示出更好的改善趋势。术后1年EORTC QLQ-C30问卷调查显示与食管空肠吻合相比,双通道组及间置空肠组患者在总健康状况、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等方面较优(P<0.05)。结论间置空肠吻合、管状胃吻合及双通道吻合,三种消化道重建方式在近端胃癌治疗中较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吻合均可行,都显示出良好的近期疗效,同时改善患者术后反流症状,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端胃恶性肿瘤 消化道重建方式 生活质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在胃底贲门癌根治术后应用对比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树斌 朱继先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19期77-78,共2页
目的研究三种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在胃底贲门癌根治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150例胃底贲门癌根治术患者,按消化道重建方式不同分为A组(行间置空肠吻合术重建)、B组(行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重建)及C组(行食管残胃后壁吻合术重建),每组50... 目的研究三种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在胃底贲门癌根治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150例胃底贲门癌根治术患者,按消化道重建方式不同分为A组(行间置空肠吻合术重建)、B组(行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重建)及C组(行食管残胃后壁吻合术重建),每组50例。比较三组患者术后血常规及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血小板(PLT)、中性粒细胞(NEU)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为2.0%,低于B组的18.0%与C组的38.0%(P<0.05),且B组低于C组(P<0.05)。结论采用间置空肠吻合术进行消化道重建,能降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风险,利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重建方式 胃底贲门癌根治术 反流性食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方式的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建锋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期99-100,共2页
目的比较与分析三种胃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胃癌患者108例,随机分成甲、乙、丙三组,分别采用空肠间置代胃术、食管空肠P Rou-en-Y吻合和保留远端胃的空肠间置代胃术进行消化道重... 目的比较与分析三种胃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胃癌患者108例,随机分成甲、乙、丙三组,分别采用空肠间置代胃术、食管空肠P Rou-en-Y吻合和保留远端胃的空肠间置代胃术进行消化道重建,通过对患者术后消化道症状和营养学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空肠间置代胃术经过治疗后会出现比较严重的腹泻现象,其他症状三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从营养学指标来看,采用保留远端胃的空肠间置代胃术在血红蛋白和术后体质量变化上要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方法(P<0.05),其他指标三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保留远端胃的空肠间置代胃术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具有术后并发症少、消化道症状改善作用明显、预后恢复速度快等优势,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消化道重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根治术 消化道重建方式 比较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茂峰 李慧 +3 位作者 吴磊 王明 李珍 张勇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489-493,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回肠结肠侧侧吻合术与辅助切口回肠结肠端侧吻合术患者的近期疗效资料,探讨全腹腔镜下回肠结肠侧侧吻合术的安全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采用腹腔镜...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回肠结肠侧侧吻合术与辅助切口回肠结肠端侧吻合术患者的近期疗效资料,探讨全腹腔镜下回肠结肠侧侧吻合术的安全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采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的79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全腹腔镜下回肠结肠侧侧吻合术患者30例(实验组),辅助切口回肠结肠端侧吻合术患者49例(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中及术后临床资料等。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切口长度[(5.53±0.73)cm]相比对照组切口长度[(7.12±1.32)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2.6±0.5)d]、术后疼痛程度[(3.1±0.7)分]相比对照组的[(3.5±0.7)d]、[(3.8±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率(8.2%)较实验组术后切口感染率(0)明显升高;两组患者术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中应用全腹腔镜下回肠结肠侧侧吻合术具有较好近期疗效,快捷方便且安全可行,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右半结肠切除术 消化道重建方式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方式与术后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博文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第21期55-56,共2页
目的研究3种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方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间诊治的136例实施全胃切除术的患者,将所选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比较三种手术的优缺点。结果各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 目的研究3种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方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间诊治的136例实施全胃切除术的患者,将所选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比较三种手术的优缺点。结果各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型空肠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和改良功能性空肠间置代胃术更有助于营养恢复,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出现,适合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切除 消化道重建方式 术后并发症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行远端胃切除术后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张红雨 孙楠 +5 位作者 赵春临 梁卫杰 叶延伟 刘光辉 丁朝辉 赵红超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8期3884-3889,共6页
目的运用荟萃分析方法系统评价胃癌患者在行远端胃切除术后,Roux-en-Y相对于BillrothⅠ或BillrothⅡ的消化道重建方式,何种方法患者获益较大。方法系统性检索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和维普数据网从建库至2019年8月18日相... 目的运用荟萃分析方法系统评价胃癌患者在行远端胃切除术后,Roux-en-Y相对于BillrothⅠ或BillrothⅡ的消化道重建方式,何种方法患者获益较大。方法系统性检索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和维普数据网从建库至2019年8月18日相关文献,严格筛选关于胃癌患者行远端胃切除术后,Roux-en-Y对比BillrothⅠ或BillrothⅡ的消化道重建方式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的指标包括手术相关指标和术后相关结局。结果系统地检索出783篇相关文献,经严格筛选,最终符合纳入标准的有6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包含954例患者。荟萃分析结果显示,BillrothⅠ和Roux-en-Y比较,手术时间BillrothⅠ明显短于Roux-en-Y(加权均数差MD=-37.60,95%CI:-50.79^-24.40,P<0.001),术中出血BillrothⅠ明显少于Roux-en-Y(加权均数差MD=-21.64,95%CI:-32.20^-11.07,P<0.001),胃排空延迟发生例数BillrothⅠ显著少于Roux-en-Y(RR=0.52,95%CI:0.31~0.86,P=0.01),而胆汁反流(RR=8.17,95%CI:2.21~31.53,P=0.002)、残胃炎(RR=1.75,95%CI:1.43~2.14,P<0.00001)发生例数BillrothⅠ显著多于Roux-en-Y,其余结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illrothⅡ和Roux-en-Y比较,手术时间BillrothⅡ明显短于Roux-en-Y(加权均数差MD=-19.73,95%CI:-32.82^-6.64,P=0.003),而胆汁反流(RR=17.63,95%CI:4.50~69.02,P<0.001)、残胃炎(RR=1.94,95%CI:1.15~3.26,P=0.01)、反流性食管炎(RR=3.13,95%CI:1.31~7.45,P=0.01)发生例数BillrothⅡ显著多于Roux-en-Y,其余结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行远端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Roux-en-Y的消化道重建方式相对于BillrothⅠ和BillrothⅡ,手术时间较长,但有较低的胆汁反流、残胃炎发生率,术后生活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远端胃切除术 消化道重建方式
原文传递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消化道重建方式的改进(附12例报告) 被引量:2
7
作者 戴显伟 王宝胜 +6 位作者 刘金刚 乔林 张铭琏 戴尢明 王强 余云 陈淑珍 《肝胆胰脾外科杂志》 CSCD 1995年第1期62-63,共2页
自1992.4~1994.8作者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进行了改进。并成功地施行了12例手术,报告如下。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消化道重建方式 消化道 并发症
原文传递
胃上部癌消化道重建方式的合理选择与争议 被引量:14
8
作者 何裕隆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30-731,共2页
现代外科治疗胃癌病人对消化道重建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在保持消化道连续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消化道生理功能也成为胃肠外科领域延续至今的研究热点问题。
关键词 胃肿瘤 消化道重建方式 全胃切除术
原文传递
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远端进展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杨凯 侯远发 +1 位作者 宋耀明 官伟军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4年第4期392-394,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远端进展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间收治的51例远端进展期胃癌患者,观察采用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的治疗效果。其中采用BillrothⅠ式患者10例,采用BillrothⅡ式患者31例...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远端进展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间收治的51例远端进展期胃癌患者,观察采用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的治疗效果。其中采用BillrothⅠ式患者10例,采用BillrothⅡ式患者31例,采用胃空肠Roux-en-Y吻合患者10例。结果采用三种消化道重建方式取得了良好的采用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三种消化道重建方式对远端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均具有不同的影响,采用三角吻合的方式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重建方式 远端进展期 胃肿瘤 生活质量 影响
原文传递
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用于远端胃癌根治术3年随访比较
10
作者 李仕发 冉文华 +2 位作者 黄自铎 孙占虎 廖齐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5期541-544,共4页
目的对比Roux-en-Y与非离断式Roux-en-Y(Uncut 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用于远端胃癌根治术后1~3年随访情况。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113例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分为A组(行Roux-... 目的对比Roux-en-Y与非离断式Roux-en-Y(Uncut 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用于远端胃癌根治术后1~3年随访情况。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113例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分为A组(行Roux-en-Y消化道重建,n=49例)和B组(行UncutRoux-en-Y消化道重建,n=64.例)。数据分析采用统计软件SPSS23.0,手术相关指标、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以(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近中期病死率行X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B组患者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时间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SF-36量表各项维度评分均比术前改善,且B组SF-36量表各项维度评分均优于A组(P<0.05);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生率(6.3%)比A组(26.5%)低(P<0.05);B组患者术后第1年、2年、3年病死率与A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ncut 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用于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可缩短重建时间,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近中期效果较佳且相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腹腔镜 吻合术 Roux-en-Y 非离断式 消化道重建方式
原文传递
Billroth-Ⅱ式与Roux-en-Y式消化道重建在进展期胃癌患者全腹腔镜根治术后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义超 王福保 朱广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5期822-825,共4页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患者全腹腔镜根治术后接受Billroth-Ⅱ式与Roux-en-Y式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1年2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接受全腹腔镜根治术的进展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消化道重建方...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患者全腹腔镜根治术后接受Billroth-Ⅱ式与Roux-en-Y式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1年2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接受全腹腔镜根治术的进展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3例)。观察组接受Roux-en-Y吻合治疗,对照组接受Billroth-Ⅱ式治疗。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营养指标[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GB)、红细胞(RBC)]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消化道重建时间、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术中出血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TP、ALB、HGB、RB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6.35%(4/63)]低于对照组[19.05%(12/63)](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患者全腹腔镜根治术后接受Roux-en-Y吻合及Billroth-Ⅱ式建立消化通道均有一定可行性。与Billroth-Ⅱ式相比,Roux-en-Y式能加速胃肠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但Billroth-Ⅱ式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方面优势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全腹腔镜根治术 消化道重建方式 营养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胃切除后三种消化道重建术式近期营养状况比较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凤军 冯巧荣 +1 位作者 宋少英 何明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13期1745-1746,共2页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选择3种消化道重建方式对患者近期营养状况、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05年5月至2008年12月,对106例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采用了食管与空肠端侧加空肠空肠侧侧吻合术(Braun法)、Orr式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P形食...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选择3种消化道重建方式对患者近期营养状况、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05年5月至2008年12月,对106例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采用了食管与空肠端侧加空肠空肠侧侧吻合术(Braun法)、Orr式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P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3种消化道重建方式,对其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1月与6个月饮食状况、消化道症状及营养指标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 Orr式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和P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术后能有效地防止反流性食管炎,术后1月与6个月的体重、总蛋白、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都明显优于Braun法(P<0.05),Orr式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较P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操作更简单、手术时间短、手术并发症也较少。结论 Orr式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术操作更简便,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好、生活质量高,是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较为理想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胃切除术 消化道重建方式 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13
作者 刘玉菁 邹晨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22期124-126,共3页
目的 研究胃癌根治术(RG)老年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为改善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预后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苏州科技城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收治的240例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 目的 研究胃癌根治术(RG)老年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为改善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预后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苏州科技城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收治的240例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RG手术,且术后均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按照术后1个月内是否出现并发症进行分组,分为有并发症组(52例)和无并发症组(18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开展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RG老年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相较于无并发症组,有并发症组中年龄≥70岁、术前合并基础疾病、手术时长≥270 min、联合器官切除及消化道重建方式为BillrothⅡ式的患者占比均更高;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年龄≥70岁、术前合并基础疾病、手术时长≥270 min、联合器官切除、消化道重建方式为BillrothⅡ式均为RG老年患者术后合并并发症的影响因素(OR=3.916、4.988、2.630、7.745、6.534,均P<0.05)。结论 RG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与年龄、术前合并基础疾病、手术时长、联合器官切除及消化道重建方式有关,临床工作中应针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从而达到预防术后并发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胃癌根治术 并发症 消化道重建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苏维宏 侯利民 《安徽医学》 2019年第8期920-923,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原发性胃癌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2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280行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根据并发症发生情况,分为有并发症组(48例)与无并发症...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原发性胃癌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2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280行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根据并发症发生情况,分为有并发症组(48例)与无并发症组(232例)。记录两组患者相关病历资料,分析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并发症组患者存在基础疾病的比例为47.92%,高于无并发症组的29.74%,BillroNh Ⅱ式吻合术的比例为52.08%,高于无并发症组的1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存在基础疾病、消化道重建方式是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疗效可靠,应高度重视患者伴有的基础疾病,依据病情和手术情况谨慎处理,以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胃癌 腹腔镜 远端胃癌根治术 手术并发症 消化道重建方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llrothⅠ式与BillrothⅡ式吻合术在远端胃癌手术中的比较 被引量:5
15
作者 宋益锋 马煜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35期9-10,18,共3页
目的探讨远端胃癌手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对我院1999年9月~2004年9月收治并手术治疗的115例远端胃癌进行回顾性分析。行BillrothⅡ式手术56例,BillrothⅠ式手术59例。比较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5年生存率。结果 Billrot... 目的探讨远端胃癌手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对我院1999年9月~2004年9月收治并手术治疗的115例远端胃癌进行回顾性分析。行BillrothⅡ式手术56例,BillrothⅠ式手术59例。比较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5年生存率。结果 BillrothⅡ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都远高于BillrothⅠ式(P<0.05)。两者的5年生存率相似(P>0.05)。结论 BillrothⅠ式吻合术重建消化道,操作简单,符合生理,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是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后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端胃癌 消化道重建方式 术后并发症 BillrothⅠ Billroth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工分层吻合法与机械吻合法在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胃食管吻合中的应用对比观察 被引量:12
16
作者 贾卓奇 李硕 +5 位作者 王哲 张勇 吴齐飞 张广健 付军科 周维茹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15期75-78,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手工分层吻合法与机械吻合法在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胃食管吻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行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胃食管颈部吻合术患者214例,根据消化道重建吻合方式的不同分为分层吻合组65例、机械吻合组149例,对比两组手术相关... 目的对比观察手工分层吻合法与机械吻合法在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胃食管吻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行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胃食管颈部吻合术患者214例,根据消化道重建吻合方式的不同分为分层吻合组65例、机械吻合组149例,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吻合时间、平均住院日、术后引流时间及经口进食时间);术后肺炎、肺不张、心律失常、乳糜胸、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等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90 d死亡率;术后3、12个月的生活质量;术后1、2年生存率。结果分层吻合组吻合时间为(23±3.7)min,机械吻合组为(13±4.3)min,两组比较,P<0.05;两组经口进食时间、引流时间、平均住院日、术后90 d死亡率比较,P均>0.05。分层吻合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7.7%(5/65),机械吻合组为8.0%(12/149),两组比较,P>0.05;分层吻合组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1.5%(1/65),机械吻合组为5.4%(8/149),两组比较,P<0.05。两组总生存质量评分比较,P>0.05;机械吻合组吞咽困难评分高于分层吻合组(P<0.05);其他生活质量评分两组间比较,P>0.05。两组术后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比较,P均>0.05。结论与机械吻合相比,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中颈部手工分层吻合能降低患者吻合口狭窄的发生,提高近期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重建吻合方式 手工分层吻合 机械吻合 微创食管切除术 吻合口瘘 吻合口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储袋式端侧吻合法在低位直肠癌NOSES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米纪元 周全博 +2 位作者 苏锦松 唐寄炎 宋军民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5期2732-2734,共3页
目的评估类储袋式端侧吻合法在低位直肠癌NOSES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7例直肠癌患者,电子肠镜及病理确诊为肠癌,术前核磁共振确定肿瘤下缘距离肛门3~5 cm,均接受腹腔镜直肠癌NOSES手术,术中采用类储袋式端侧吻合法(A组)52例,采用... 目的评估类储袋式端侧吻合法在低位直肠癌NOSES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7例直肠癌患者,电子肠镜及病理确诊为肠癌,术前核磁共振确定肿瘤下缘距离肛门3~5 cm,均接受腹腔镜直肠癌NOSES手术,术中采用类储袋式端侧吻合法(A组)52例,采用端端吻合法(B组)5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的相关临床参数。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安全完成,无术中术后死亡病例。两组相关术前参数和术中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中发生吻合口瘘0例,B组患者中发生吻合口瘘5例(9.1%),A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B组(P<0.05)。两组吻合口瘘经保守治疗后均治愈。A组患者术后1、3个月直肠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结论类储袋式端侧吻合法可有效减少术后吻合口瘘和直肠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发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消化道重建方式 端侧吻合 NOSES手术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操作方式在直肠癌NOSES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蒋鸿元 李亚平 +4 位作者 朱明杰 王健 但杰 王永洪 彭忠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4期350-35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操作方式在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行NOSES手术治疗的42例低位结直肠癌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操作方式不同将其分为Parks组和改良组,其中20例行Parks法结...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操作方式在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行NOSES手术治疗的42例低位结直肠癌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操作方式不同将其分为Parks组和改良组,其中20例行Parks法结肠肛管吻合术(Parks组),22例采用两步翻出直肠法联合改良式抵钉座绑线反穿吻合术(改良组)。选用SPSS 2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围术期各个指标以(■±s)表示,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Wexner失禁评分采用χ^2或Fisher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改良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Parks法组(P<0.05);两组术后发生并发症、肿瘤复发率、远处转移率、Wexner评分改良组均优于Parks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操作方式在低位直肠癌NOSES手术中均安全可行,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行两步翻出直肠法联合改良式抵钉座绑线反穿吻合术患者术后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消化道重建方式 结肠肛管吻合术 NOSES手术
原文传递
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19
作者 肖开提·依力哈尔 阿依努尔·亚森 《医学信息》 2024年第17期85-88,共4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LADG)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2013年6月-2023年6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行LADG治疗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其术后并发症情况分为并发症组(61例)与无并发症组(89例),收集其临床资料... 目的研究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LADG)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2013年6月-2023年6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行LADG治疗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其术后并发症情况分为并发症组(61例)与无并发症组(89例),收集其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统计LADG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年龄、BMI、肿瘤直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消化道重建方式、术前合并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术中出血量≥200 ml、BillroNhⅡ式吻合术、术前合并症是导致LADG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术中出血量、消化道重建方式及术前合并症均是导致LADG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 术后并发症 消化道重建方式 术中出血量 BillroNhⅡ式吻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毕Ⅰ式与毕Ⅱ式吻合在远端胃癌根治术后近期并发症及1年胃镜随访结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张楠 徐凯 苏向前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3-278,共6页
目的比较远端胃癌根治术应用毕Ⅰ式与毕Ⅱ式吻合实施消化道重建的手术安全性及短期胃镜随访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四病区收治的接受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的胃... 目的比较远端胃癌根治术应用毕Ⅰ式与毕Ⅱ式吻合实施消化道重建的手术安全性及短期胃镜随访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四病区收治的接受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的胃腺癌患者资料,排除Ⅳ期胃癌、行急诊手术、术前化疗、行联合脏器切除以及合并有其他恶性肿瘤病史者,共277例胃腺癌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消化道重建方法的不同,分为毕Ⅰ式吻合组(143例)和毕Ⅱ式吻合组(134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早期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1年胃镜随访情况。正态分布变量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变量用Mann Whitney U检验,分类变量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毕Ⅰ式吻合组年龄(58.1±10.9)岁,男性93例(65.0%),体质指数(23.3±3.2)kg/m2;毕Ⅱ式吻合组年龄(58.3±9.5)岁,男性94例(70.1%),体质指数(23.7±2.9)kg/m2。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毕Ⅰ式吻合组比较,毕Ⅱ式吻合组手术时间较长[(230.7±44.6)min比(210.3±41.4)min,t=3.935,P<0.001],但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中位数:7.0 d比8.0 d,Z=3.376,P=0.001)、首次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中位数:8.0 d比8.0 d,Z=2.176,P=0.030)及术后住院时间(中位数:9.0 d比10.0 d,Z=3.616,P<0.001)均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患者的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毕Ⅰ式吻合组术后发生吻合口出血1例、吻合口漏3例、胃排空障碍和腹腔感染各4例,均经保守治愈;毕Ⅱ式吻合组术后发生吻合口出血及腹腔内出血各1例、胃排空障碍和腹腔感染各3例,均经保守治愈,术后十二指肠残端漏1例行二次手术;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4%(12/143)和6.7%(9/1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7,P=0.599)。毕Ⅰ式吻合组和毕Ⅱ式吻合组分别有78例和57例接受术后1年胃镜检查。两组患者食物潴留[21.8%(17/78)比33.3%(19/57),χ^2=2.242,P=0.134]、残胃炎[48.7%(38/78)比47.4%(27/57),χ^2=0.024,P=0.877]和胆汁反流发生率[12.8%(10/78)比10.5%(6/57),χ^2=0.166,P=0.684]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远端胃癌根治术的消化道重建中,毕Ⅰ式吻合操作更简便,毕Ⅱ式吻合患者术后恢复更快。两种吻合方式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短期胃镜随访结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远端胃大部切除 消化道重建方式 毕Ⅰ式 毕Ⅱ式 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