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1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料中添加群体淬灭酶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肌肉营养成分、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1
作者 郝青 邹伟华 +7 位作者 陈晓瑛 甘炼 吴浩敏 阮灼豪 鲁慧杰 雷荣芳 黄文 孙育平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88-1199,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群体淬灭酶(QQE)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肌肉营养成分、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取健康、初始体重为(1.26±0.01)g的凡纳滨对虾64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虾。对照组(CON...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群体淬灭酶(QQE)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肌肉营养成分、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取健康、初始体重为(1.26±0.01)g的凡纳滨对虾64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虾。对照组(CON组)投喂不含QQE的基础饲料,试验组投喂添加不同水平QQE的饲料,即在对照组饲料中分别添加1.0×10^(4)(QQE10组)、3.0×10^(4)(QQE30组)、6.0×10^(4) U/kg(QQE60组)QQE,养殖期为56 d。结果显示:1)各试验组成活率(SR)均显著高于CON组(P<0.05),而摄食率(FR)、饲料系数(FCR)仅QQE10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QQE30组蛋白质效率(PER)显著高于QQE10组(P<0.05),其他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与CON组相比,饲料中添加QQE对肌肉营养成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3)与CON组相比,饲料中添加3.0×10^(4) U/kg的QQE可显著降低血清中胆固醇(CHOL)和甘油三酯(TG)含量(P<0.05),显著提高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KP)活性(P<0.05)。4)与CON组相比,饲料中添加QQE显著降低了肠道中脂肪酶活性(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QQE可提高凡纳滨对虾的SR,促进摄食,调控蛋白质和脂肪代谢。以PER为评价指标,凡纳滨对虾饲料中添加3.25×10^(4) U/kg的QQE较为适宜;以血清中AKP活性为评价指标,凡纳滨对虾饲料中添加2.93×10^(4) U/kg的QQE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淬灭酶 凡纳滨对虾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消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银花和姜黄提取物对肉鸡肠道发育、消化酶活性、养分表观消化率和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
2
作者 徐大海 史万玉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6-73,共8页
试验旨在研究山银花和姜黄提取物(LCE)对肉鸡肠道发育、消化酶活性、养分表观消化率和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将850只1日龄健康WOD168雏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试验组按LCE添加剂量不同分为A、B、C组(750、500、250 g/t),设置抗生素... 试验旨在研究山银花和姜黄提取物(LCE)对肉鸡肠道发育、消化酶活性、养分表观消化率和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将850只1日龄健康WOD168雏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试验组按LCE添加剂量不同分为A、B、C组(750、500、250 g/t),设置抗生素对照组(D组)和空白对照组(E组)。试验分1~21、22~35日龄两个阶段。结果显示:21日龄和35日龄时,A、B组十二指肠、回肠、空肠绒毛高度、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和血清IgA、IgG、IgM含量组均显著高于D、E组(P<0.05)。A、B组肠道脂肪酶和α-淀粉酶的活性均显著高于D、E组(P<0.05)。35日龄A组粗脂肪、钙表观消化率和校正廓清指数均显著高于D、E组(P<0.05),A、B、C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高于D、E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山银花和姜黄提取物能够改善肠道发育,提高消化酶活性,促进脂肪和钙的消化吸收,提高鸡群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应答。同时本试验发现,使用抗生素影响肠道发育,降低消化酶活性,降低粗蛋白、钙、磷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IgG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银花和姜黄提取物 肉鸡 肠道发育 消化酶活性 养分表观消化 免疫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中葛藤不同添加量对肉兔养分表观消化率、胃肠道发育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高承芳 桑雷 +3 位作者 孙世坤 陈冬金 王锦祥 谢喜平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9-209,共11页
为探讨葛藤在肉兔饲粮中的应用效果,开展葛藤的常规营养成分分析,选取35±2日龄体重(0.88±0.13 kg)相近的断奶伊拉兔肉兔20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分别饲喂添加0(对照组)、15%、25%、35%葛藤的试验饲粮。... 为探讨葛藤在肉兔饲粮中的应用效果,开展葛藤的常规营养成分分析,选取35±2日龄体重(0.88±0.13 kg)相近的断奶伊拉兔肉兔20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分别饲喂添加0(对照组)、15%、25%、35%葛藤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42 d。于正试期第36天开始进行为期7 d的消化代谢试验,分析肉兔养分表观消化率,试验结束后测定分析肉兔盲肠消化酶活性及胃肠道的变化。结果显示,饲粮中添加不同量的葛藤:1)提高了各处理组肉兔对饲粮中干物质、粗蛋白、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酸性木质素、粗脂肪和半乳糖醛酸的表观消化率,35%葛藤组表观消化率最高,显著高于15%葛藤组与对照组(P<0.05)。2)提高了肉兔盲肠中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与果胶酶活性,15%葛藤组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对肉兔胃及小肠的相对长度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提高了盲肠相对长度和重量、胃相对重量与小肠相对重量,25%与35%葛藤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提高了肉兔空肠、回肠与十二指肠的绒毛长度、绒毛长度/隐窝深度比值(V/C)和黏膜层厚度,降低了隐窝深度值,35%葛藤组肉兔回肠、十二指肠的绒毛长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空肠、回肠的隐窝深度低于对照组,空肠、回肠的V/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生长肉兔饲粮中最适宜的葛藤添加量为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拉兔 葛藤 养分表观消化 胃肠道发育 消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颗粒饲料中添加扇贝肽对大黄鱼稚鱼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力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艾庆辉 王云涛 +2 位作者 张健敏 刘家辉 麦康森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5-156,共12页
为了评估在人工微颗粒饲料中添加扇贝肽(Scallop peptide)对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稚鱼的生长性能、摄食相关基因表达、消化酶活性、抗氧化力和炎症基因表达的影响。本实验以初始体质量(8.16±0.84)mg的大黄鱼稚鱼为研究对象... 为了评估在人工微颗粒饲料中添加扇贝肽(Scallop peptide)对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稚鱼的生长性能、摄食相关基因表达、消化酶活性、抗氧化力和炎症基因表达的影响。本实验以初始体质量(8.16±0.84)mg的大黄鱼稚鱼为研究对象,在饲料中分别添加0%、0.05%、0.1%和0.2%的扇贝肽,共配制4种等氮(粗蛋白54.15%)等脂(粗脂肪16.52%)的人工微颗粒饲料,进行为期30 d的摄食生长实验。研究表明,饲喂0.1%扇贝肽饲料稚鱼的FBL(终末体长)、FBW(终末体质量)和SGR(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摄食相关基因表达方面,与对照组的相比,人工微颗粒饲料中添加0.1%扇贝肽可显著提高大黄鱼稚鱼的npy(神经肽Y)和ghrelin(饥饿素)的mRNA表达量,相应地,当稚鱼被饲喂含有0.1%扇贝肽的饲料时,稚鱼的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leptin(瘦素)的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在消化酶活性方面,饲喂0.1%扇贝肽饲料稚鱼的胰腺段和肠段的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饲喂0.05%扇贝肽饲料的稚鱼胰腺段的胰蛋白活性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肠道发育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在人工微颗粒饲料中添加0.1%扇贝肽可以显著提高稚鱼肠道刷状缘的LAP(亮氨酸氨基肽酶)和AKP(碱性磷酸酶活性)活性(P<0.05)。在抗氧化力方面,与对照组相比,人工微颗粒饲料中添加0.1%扇贝肽可显著提高稚鱼内脏团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且降低稚鱼内脏团丙二醛(MDA)的含量(P<0.05)。饲喂0.1%扇贝肽饲料稚鱼的内脏团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活性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炎症基因表达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1%和0.2%扇贝肽饲料可显著降低稚鱼的il-1β(白介素-1β)、il-6(白介素-6)和il-8(白介素-8)的mRNA表达量(P<0.05)。综上所述,在人工微颗粒饲料中添加0.1%扇贝肽可以增强促食因子的mRNA表达量、抑制厌食因子的mRNA表达量、增强消化酶活性、提高抗氧化力及缓解炎症反应,最终提高大黄鱼稚鱼的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稚鱼 扇贝肽 摄食相关基因 消化酶活性 抗氧化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叶低聚糖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以及肠道消化酶活性、免疫功能和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钟文豪 黎尔纳 +5 位作者 李庆荣 邢东旭 杨琼 邹宇晓 廖森泰 周东来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95-1805,共11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料中添加桑叶低聚糖(MLO)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以及肠道消化酶活性、免疫功能和菌群的影响。试验选择平均初始体重为(26.89±1.16)g的大口黑鲈幼鱼450尾,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料中添加桑叶低聚糖(MLO)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以及肠道消化酶活性、免疫功能和菌群的影响。试验选择平均初始体重为(26.89±1.16)g的大口黑鲈幼鱼450尾,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的基础上添加0.5%和1.0%MLO的试验饲料。试验期8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大口黑鲈饲料系数(FCR)和脏体比(VSI)显著降低(P<0.05),1.0%MLO组肝体比(HSI)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大口黑鲈肠道α-淀粉酶、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肠道绒毛高度、绒毛宽度和肌层厚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大口黑鲈肠道菌群Sobs指数、ACE指数和Chao1指数显著降低(P<0.05);0.5%MLO组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MLO组(P<0.05)。在门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大口黑鲈肠道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肠道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梭杆菌门(Fusobacteriot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值显著提高(P<0.05)。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肠道支原体属(Mycoplasma)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肠道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大口黑鲈肠道白细胞介素-8(IL⁃8)、核因子-κB(NF⁃κB)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肠道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MLO能够降低大口黑鲈FCR、VSI和HSI,提高肠道消化酶活性,并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益生菌相对丰度,增强其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低聚糖 大口黑鲈 生长性能 消化酶活性 免疫功能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添加蚕豆皮对湖羊空肠屏障相关基因表达、消化酶活性和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刘静 王钊 +5 位作者 于昊 夏雨婷 李鹏 牛伟强 万永杰 茆达干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150,共9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添加蚕豆皮对湖羊空肠屏障相关基因表达、消化酶活性和微生物菌群的影响。[方法]30只4月龄体重相近[(27±2.0)kg]的雄性湖羊分为2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CON)和添加30%蚕豆皮日粮(蚕豆皮组,BBS)。预饲...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添加蚕豆皮对湖羊空肠屏障相关基因表达、消化酶活性和微生物菌群的影响。[方法]30只4月龄体重相近[(27±2.0)kg]的雄性湖羊分为2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CON)和添加30%蚕豆皮日粮(蚕豆皮组,BBS)。预饲期10 d,正式期50 d。试验结束后采集空肠组织及食糜(n=5),通过RT-qPCR检测黏膜屏障相关基因的表达,生化试剂盒检测消化酶活性,高通量测序分析食糜微生物菌群。[结果]与对照组相比,BBS组空肠黏膜细胞连接基因Claudin-1、Occludin、MUC-2和ZO-1,促炎因子IL-6、IL-10和TNF-α mRNA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而IL-1β 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5)。2组空肠黏膜α-淀粉酶、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BBS组食糜微生物Shannon、Chao1和Observed_otus指数显著降低(P<0.05);门水平上,BBS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厚壁菌门(Firmicutes)、髌骨细菌门(Patescibacteria)相对丰度和F/B值显著降低(P<0.05);属水平上,BBS组克里斯滕森氏菌R7菌群(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未分类厚壁菌属(Firmicutes_unclassified)、糖单胞菌属(Candidatus_Saccharimonas)、糖酵解菌属(Saccharofermentans)、毛螺科NK3A20菌群(Lachnospiraceae_NK3A20_group)和聚乙酸菌属(Acetitomaculum)的相对丰度显著下降(P<0.05)。16S rDNA基因组的PICRUSt 2功能预测结果显示,空肠微生物差异菌群主要富集在三羧酸循环、脂肪酸β氧化、原儿茶酸降解和L-亮氨酸降解通路。[结论]日粮添加30%蚕豆皮可降低空肠黏膜炎症因子IL-1β mRNA表达量,改变空肠食糜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和相对丰度,调节肠道发酵环境。研究结果为蚕豆皮在养羊业发展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皮 湖羊 空肠 屏障功能 消化酶活性 微生物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多糖对高脂胁迫草鱼的生长、消化酶活性、血液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廖盛臣 陈凯 +5 位作者 高金伟 米海峰 张璐 滕涛 仲为成 习丙文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3-101,共9页
为研究黄芩多糖对高脂日粮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生长、氧化损伤的影响,实验选取450尾健康草鱼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分别投喂基础饲料(ND)、高脂饲料(HFD)以及补充了0.02%、0.05%、0.125%黄芩多糖的高脂饲料(HFD+SBP),... 为研究黄芩多糖对高脂日粮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生长、氧化损伤的影响,实验选取450尾健康草鱼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分别投喂基础饲料(ND)、高脂饲料(HFD)以及补充了0.02%、0.05%、0.125%黄芩多糖的高脂饲料(HFD+SBP),养殖草鱼4周后,取样采集生长、肠道消化酶活性、血液生化、肝脏抗氧化以及肝脏组织病理数据。结果显示:在生长方面,黄芩多糖能抑制脂肪酶活性,显著增强α-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降低血液总胆固醇(TCHO)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高脂引起的肝体比(HSI)、饲料系数(FCR)升高以及增重率(WGR)降低。在氧化损伤方面,黄芩多糖能提高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降低肝脏丙二醛(MDA)含量;从而缓解了高脂诱导的脂肪变性等肝脏损伤,显著降低了血浆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表明,长期摄入高脂饲料会导致草鱼生长性能下降,引起肝脏氧化损伤;添加黄芩多糖能缓解高脂日粮对草鱼生长、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最适添加量为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 黄芩多糖 高脂饲料 生长性能 消化酶活性 血液生化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克氏原螯虾生长、肌肉成分、消化酶活性、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徐笑娜 宋光同 +5 位作者 王芬 朱士明 陈祝 李正荣 殷俊峰 黄勇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8-83,共6页
实验旨在探究饲料中不同蛋白质水平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生长性能、肌肉成分、消化酶活性、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饲料以豆粕为主要蛋白来源,大豆油为主要脂肪来源,豆粕、玉米淀粉为主要碳水化合物来源,配制成27.58%、32.26%... 实验旨在探究饲料中不同蛋白质水平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生长性能、肌肉成分、消化酶活性、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饲料以豆粕为主要蛋白来源,大豆油为主要脂肪来源,豆粕、玉米淀粉为主要碳水化合物来源,配制成27.58%、32.26%、36.03%蛋白水平的等能饲料,分别命名为D1、D2、D3组。饲喂平均初始体重为(6.0±0.5)g的克氏原螯虾5周,每种实验饲料投喂3个水族箱,每个水族箱放养15只健康良好的克氏原螯虾。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终末体重、增重率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不同蛋白水平饲料对克氏原螯虾肌肉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各处理组克氏原螯虾蛋白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D3组克氏原螯虾蛋白酶含量达到最高水平,为46.57 U/mg。同时,高蛋白饲料也刺激肝胰腺中的脂肪酶活性,在D3组的克氏原螯虾中检测到最高水平的脂肪酶活性,并与D1、D2组有显著差异(P<0.05)。D3组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D1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综上所述,适当提高饲料中蛋白质水平,对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消化能力和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饲料 蛋白质 生长性能 肌肉成分 消化酶活性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葵花壳+玉米秸秆”加工粉尘对合作猪养分消化率、小肠组织形态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9
作者 许兰 刘祥年 +4 位作者 耿永琪 王鹏飞 闫尊强 马艳萍 滚双宝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51-56,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葵花壳+玉米秸秆”加工粉尘对合作猪养分消化率、小肠组织形态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择平均体重为(9.88±0.82)kg的合作猪50头,进行7 d预试验,饲喂基础饲粮。预试验结束后选取40头平均体重为(11.94±1...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葵花壳+玉米秸秆”加工粉尘对合作猪养分消化率、小肠组织形态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择平均体重为(9.88±0.82)kg的合作猪50头,进行7 d预试验,饲喂基础饲粮。预试验结束后选取40头平均体重为(11.94±1.43)kg的合作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饲喂添加5%、10%和15%的“30%葵花壳+70%玉米秸秆”加工粉尘的基础饲粮,正式试验期90 d。结果表明:①试验Ⅱ组粗蛋白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Ⅲ组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试验Ⅱ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Ⅲ组空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Ⅱ、Ⅲ组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Ⅰ、Ⅲ组十二指肠绒隐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十二指肠绒隐比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空肠隐窝深度和绒隐比差异不显著(P>0.05)。③试验Ⅱ、Ⅲ组十二指肠内蛋白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Ⅱ组空肠内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试验猪十二指肠内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Ⅱ、Ⅲ组空肠内淀粉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综上可知,饲粮中添加“葵花壳+玉米秸秆”加工粉尘,可提高合作猪的养分消化率、十二指肠和空肠内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能够改善小肠组织形态,添加水平以10%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猪 “葵花壳+玉米秸秆”加工粉尘 养分消化 小肠组织形态 消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粗饲料来源饲粮对哺乳期牦牛犊牛养分表观消化率、肠道组织形态、免疫指标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10
作者 安乐乐 薛国良 +4 位作者 周亚楠 谷颖超 杨得玉 刘书杰 崔占鸿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817-5827,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粗饲料来源饲粮对哺乳期牦牛犊牛养分表观消化率、肠道组织形态、免疫指标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取21头45日龄体重[(36.47±0.99)kg]相近的健康牦牛犊牛(公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7头牛。苜蓿干草组(AH组)在饲喂...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粗饲料来源饲粮对哺乳期牦牛犊牛养分表观消化率、肠道组织形态、免疫指标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取21头45日龄体重[(36.47±0.99)kg]相近的健康牦牛犊牛(公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7头牛。苜蓿干草组(AH组)在饲喂代乳粉和开食料的基础上添加苜蓿干草,燕麦干草组(OH组)在饲喂代乳粉和开食料的基础上添加燕麦干草,混合干草组(AO组)在饲喂代乳粉和开食料的基础上添加燕麦干草和苜蓿干草(苜蓿干草∶燕麦干草=1∶1)。预试期21 d,正试期120 d。结果表明:1)AO组的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钙和磷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AH组和OH组(P<0.05)。2)AO组的十二指肠绒毛长度显著低于AH组和OH组(P<0.05),AO组的回肠隐窝深度显著高于AH组和OH组(P<0.05),AO组和OH组的结肠黏膜厚度显著低于AH组(P<0.05)。3)AO组的空肠和结肠干扰素-γ含量、盲肠白细胞介素-1β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含量显著高于AH组(P<0.05),AH组的结肠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含量显著高于AO组和OH组(P<0.05)。4)AO组的空肠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OH组(P<0.05),AO组的回肠胰蛋白酶、糜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AH组和OH组(P<0.05),OH组的空肠α-淀粉酶活性、十二指肠糜蛋白酶活性、结肠纤维素酶活性显著高于AH组和AO组(P<0.05),OH组的回肠、结肠α-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AO组(P<0.05)。由此可见,相比单一饲喂苜蓿干草或燕麦干草,混合饲喂苜蓿干草和燕麦干草提高了牦牛犊牛NDF、ADF、钙和磷表观消化率,提高了肠道主要消化酶活性,改善了肠道免疫功能,促进了肠道发育,更有利于牦牛犊牛早期的健康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干草 燕麦干草 牦牛犊牛 肠道组织形态 消化酶活性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饲料对星康吉鳗幼鱼生长、体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11
作者 杨浩 史宝 +5 位作者 王成刚 张代强 李静 赵新宇 晏科文 陈彦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0-428,共9页
为了研制星康吉鳗(Conger myriaster)配合饲料,进行了不同饲料对星康吉鳗(体质量为53.98 g±1.23 g)生长性能、体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设置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配合饲料处理组(饲料1,添加了3%虾糠和14%鱼粉)、日本... 为了研制星康吉鳗(Conger myriaster)配合饲料,进行了不同饲料对星康吉鳗(体质量为53.98 g±1.23 g)生长性能、体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设置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配合饲料处理组(饲料1,添加了3%虾糠和14%鱼粉)、日本鳗鲡配合饲料(饲料2)、玉筋鱼(Ammodytes personatus)(饲料3)、方氏云鳚(Enedras fangi)(饲料4)、玉筋鱼+方氏云鳚混合料(饲料5)5种试验饲料组,每种饲料组设置3个平行,每个平行放置26尾鱼,养殖试验共进行40 d。结果表明:饲料1、2组星康吉鳗的特定生长率与增重率显著低于饲料3、5组(P<0.05),饲料系数显著高于饲料3、4、5组(P<0.05),干物质及粗蛋白质、粗脂肪表观消化率也显著低于饲料3、4、5组(P<0.05);随着饲料中粗脂肪、总糖水平的升高,鱼体的粗脂肪、总糖含量呈上升趋势,其中,饲料1、2组的鱼体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饲料3、5组(P<0.05),总糖含量显著高于饲料4、5组(P<0.05);饲料1、2组星康吉鳗胃、前肠、中肠和后肠的胰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饲料4组(P<0.05),前肠和中肠的脂肪酶活性显著低于饲料3、5组(P<0.05),胃、前肠、中肠和后肠的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饲料3、4、5组(P<0.05)。研究表明,饲喂玉筋鱼、方氏云鳚、玉筋鱼+方氏云鳚混合料组的星康吉鳗,其生长性能、饲料系数、饲料表观消化率(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以及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均优于饲喂日本鳗鲡配合饲料处理组和日本鳗鲡配合饲料组,其中饲喂玉筋鱼组的投喂效果最佳,建议参考玉筋鱼的营养成分组成,开发星康吉鳗的商品饲料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康吉鳗 不同饲料 营养成分 生长性能 消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原鲤早期发育过程中生长及主要消化酶活性和肠道组织变化
12
作者 陈礼龙 吴伟军 +6 位作者 叶华 李哲 柯真林 周康奇 李育森 林勇 苏胜齐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92,共8页
本实验探究了乌原鲤(Procypris mera)1 DAH(Day after hatching,日龄)仔鱼到80 DAH幼鱼的生长过程中脂肪酶、淀粉酶、胰蛋白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规律及其生长和肠道组织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乌原鲤仔稚幼鱼阶段全长和体质量的拟合增... 本实验探究了乌原鲤(Procypris mera)1 DAH(Day after hatching,日龄)仔鱼到80 DAH幼鱼的生长过程中脂肪酶、淀粉酶、胰蛋白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规律及其生长和肠道组织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乌原鲤仔稚幼鱼阶段全长和体质量的拟合增长方程分别为y=-0.00481x^(2)+1.00636x+3.33020(R^(2)=0.985,P<0.05)和y=0.1731x^(2)+3.76634x-40.61142(R^(2)=0.990,P<0.05),特定生长率为7.7402%/d。肠道组织8 DAH时出现大量的杯状细胞和黏膜褶皱,15 DAH时肠道组织分层明显,27 DAH时黏膜褶皱高度不一、肌肉层增厚,45 DAH时出现肠腺,标志发育趋于完善。脂肪酶、淀粉酶、胰蛋白酶、碱性磷酸酶在1 DAH时均已检测出活性,且这4种消化酶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脂肪酶活性在1~13 DAH时期是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并于13 DAH达到最小值(0.654±0.165)U/g,在17 DAH达到峰值(1.437±0.110)U/g后呈先波动下降后显著上升的趋势;淀粉酶活性在3 DAH达到最小值(0.039±0.002)U/g,随后显著上升,在7 DAH达到最大值(0.146±0.005)U/g后呈波动下降趋势;胰蛋白酶活性在6 DAH达到最小值(232.677±26.620)U/mg,在6~13 DAH时期显著上升,在17 DAH后总体呈上升趋势;碱性磷酸酶活性在1~4 DAH时期缓慢上升,在5~13 DAH时期显著上升,在13~35 DAH时期波动下降,在35 DAH后又呈显著上升趋势。由此可得出结论,乌原鲤早期发育过程中的主要消化酶活性随着生长发生显著变化,其消化功能逐渐完善;在5~15 DAH应投喂含有足量蛋白质和脂肪的饵料,在15~45 DAH需投喂充足蛋白质和脂肪的配合饲料,在45~80 DAH需投喂营养均衡并含有一定比例碳水化合物的配合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原鲤(Procypris mera) 生长 早期发育 消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酶复合物对饲喂小麦型饲粮蛋鸡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肠道消化酶活性和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田慧丽 郭志有 +1 位作者 郭瑞萍 赵满达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3,共7页
为探究菌酶复合物在小麦型蛋鸡饲粮中的使用效果,本试验选用360只京红商品代蛋鸡,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分别为玉米-豆粕型饲粮组(对照组)、玉米-小麦-豆粕型饲粮组(小麦组,使用10%小麦替换10%玉米)、玉米-小麦-豆粕型+菌酶复合物组(菌酶... 为探究菌酶复合物在小麦型蛋鸡饲粮中的使用效果,本试验选用360只京红商品代蛋鸡,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分别为玉米-豆粕型饲粮组(对照组)、玉米-小麦-豆粕型饲粮组(小麦组,使用10%小麦替换10%玉米)、玉米-小麦-豆粕型+菌酶复合物组(菌酶复合物组,在小麦组基础上添加0.02%的菌酶复合物)。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平均蛋重、产蛋率、平均日采食量、料蛋比均无显著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小麦组蛋鸡死淘率增加9.0%,破残次蛋率增加2.9%(P>0.05),与小麦组相比,菌酶复合物组处理蛋鸡料蛋比降低3.4%,死淘率降低9.8%,破残次蛋率降低1.0%(P>0.05)。小麦组处理未影响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P>0.05),与小麦组相比,菌酶复合物组处理蛋鸡干物质和钙表观消化率分别增加3.9%和5.8%(P>0.05),粗蛋白质和磷表观消化率分别增加8.4%和11.1%(P<0.05)。小麦组处理并未影响到十二指肠与空肠中淀粉酶、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P>0.05),与小麦组相比,菌酶复合物处理淀粉酶活性增加15.5%(十二指肠)和24.8%(空肠),脂肪酶酶活性增加22.6%(十二指肠)和23.3%(空肠),蛋白酶活性增加9.3%(十二指肠)和8.8%(空肠)(P<0.05)。小麦组处理并未影响到盲肠内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乳酸杆菌(P>0.05),与小麦组相比,菌酶复合物处理盲肠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分别降低15.5%和13.4%,乳酸杆菌增加12.7%(P<0.05)。综上,使用10%小麦替换10%玉米,并未对蛋鸡生产性能造成负面影响,菌酶复合物添加能提高小麦型饲粮蛋鸡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提高肠道消化酶活性,改善肠道微生物组成,提高蛋鸡生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酶复合物 小麦型蛋鸡饲粮 生产性能 表观消化 消化酶活性 盲肠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红薯渣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消化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卫兵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71-74,共4页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发酵红薯渣对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将180只40日龄肉鸡平均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2.5%发酵红薯渣添加组)、试验Ⅱ组(5.0%发酵红薯渣添加组)和试验Ⅲ组(10.0%发酵红薯渣添加...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发酵红薯渣对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将180只40日龄肉鸡平均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2.5%发酵红薯渣添加组)、试验Ⅱ组(5.0%发酵红薯渣添加组)和试验Ⅲ组(10.0%发酵红薯渣添加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试验为期30 d,期间肉鸡自由采食。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发酵红薯渣对肉鸡末重、平均日增重及料重比均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试验Ⅱ组的效果最显著(P<0.05),肉鸡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显著提高11.61%,料重比显著降低15.71%(P<0.05);其次,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发酵红薯渣对肉鸡血清中的Ig A、Ig G、Ig M等免疫指标均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试验Ⅱ组的免疫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最显著(P<0.05),Ig A、Ig G、Ig M分别显著提高15.86%、20.11%和42.11%(P<0.05)。最后,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发酵红薯渣对肉鸡肠道中的胰蛋白酶和脂肪酶等消化酶活性均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试验Ⅱ组的消化酶活性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性最显著(P<0.05),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分别显著提高21.14%和23.71%(P<0.05)。研究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5.0%的发酵红薯渣对肉鸡生长的促进效果最明显,可使肉鸡的饲料效率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薯渣 发酵饲料 肉鸡 生长性能 免疫球蛋白 消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氨酸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15
作者 黄根勇 张席成 +3 位作者 李安东 周美玉 曹岩 杨丹凤 《世界生态学》 2024年第3期334-340,共7页
本试验以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周期为56 d的养殖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不同色氨酸浓度对黄颡鱼幼鱼的生长性能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将300尾(1.77 ± 0.08 g)幼鱼随机分于15个养殖桶,共5个组,每组3个重复... 本试验以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周期为56 d的养殖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不同色氨酸浓度对黄颡鱼幼鱼的生长性能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将300尾(1.77 ± 0.08 g)幼鱼随机分于15个养殖桶,共5个组,每组3个重复。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色氨酸(0.44%、0.68%、0.85%、1.08%和1.32%),制备5种等氮等脂(蛋白质水平为39%,脂肪水平为7%)的试验饲料。每天两次人工投喂,达到明显的饱食状态。试验结果表明:1) 随着饲料中色氨酸水平的升高,黄颡鱼幼鱼的终末体重和特定生长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0.85%组达到最大值。0.85%组的终末体重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组(P In this study, a 56-day culture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on yellow catfish (Pelteobagrus fulvidraco)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ryptophan concentrations in feed on the growth performance and digestive enzyme activity of juvenile yellow catfish. A total of 300 juveniles (1.77 ± 0.08 g)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15 tanks in 5 groups with 3 replicates in each group. Different levels of tryptophan (0.44%, 0.68%, 0.85%, 1.08% and 1.32%) were added to the base feed to prepare five isonitrogen isolipids (protein level 39%, fat level 7%). Artificial feeding twice a day to achieve a state of apparent satie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With the increase of tryptophan level in the diet, the terminal body weight and specific growth rate of juvenile yellow catfish showed a trend of first increasing and then decreasing, reaching the maximum value in the 0.85% group. The terminal body weight of the 0.85%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treatment groups (P < 0.05). 2) In the 0.85% group, the liver amylase activity of juvenile yellow catfish reached the highest, and the activities of gastric lipase, pepsin and liver lipase reached the highest in the 1.08% group. Conclusion: The level of tryptophan added to the feed is between 0.85% and 1.08%, which can increase the terminal body weight and specific growth rate of juvenile yellow catfish, and enhance the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capa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色氨酸 生长性能 消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藻粉替代藻粉对刺参生长性能以及肠道消化酶活性、抗氧化指标和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16
作者 李璐 刘京熙 +6 位作者 李宝山 王福辰 王成强 李培玉 郝甜甜 王晓艳 王际英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620-6630,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藻粉替代藻粉对刺参生长性能以及肠道消化酶活性、抗氧化指标和菌群多样性的影响。选取健康、均重为(68.10±1.45)g的刺参48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头。对照组刺参饲喂基础饲料,3个替代组使用发... 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藻粉替代藻粉对刺参生长性能以及肠道消化酶活性、抗氧化指标和菌群多样性的影响。选取健康、均重为(68.10±1.45)g的刺参48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头。对照组刺参饲喂基础饲料,3个替代组使用发酵藻粉分别替代基础饲料中10%、20%和30%的藻粉进行养殖,养殖周期为40 d。养殖试验结束后取样分析生长性能、体成分以及肠道消化酶活性、抗氧化指标和菌群多样性。结果显示:随着发酵藻粉替代量的增加,刺参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全参粗蛋白质含量先升后降,在替代量为10%时达到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替代组刺参的全参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0%和20%替代组全参粗灰分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肠道淀粉酶活性随着发酵藻粉替代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替代量为10%时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和30%替代组(P<0.05);发酵藻粉替代藻粉后刺参肠道蛋白酶活性有所增高,但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肠道总抗氧化能力随着发酵藻粉替代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平稳趋势,在替代量为10%时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虽然各替代组肠道过氧化氢酶活性较对照组有所升高,但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P>0.05)。肠道绒毛高度随着发酵藻粉替代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10%替代组达到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此外,发酵藻粉替代10%藻粉增加了肠道菌群的Ace指数、Chao指数及Sobs指数,厚壁菌门、变形菌门和蓝藻细菌门共同成为优势菌。上述结果表明,适量(10%)的发酵藻粉可通过丰富肠道菌群多样性提升肠道消化功能及抗氧化能力,进而促进刺参的生长及蛋白质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藻粉 刺参 生长性能 消化酶活性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浒苔粉对圆斑星鲽生长、体成分、消化酶活性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17
作者 吕云云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1-55,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比例浒苔粉对圆斑星鲽生长、体成分、消化酶活性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87±1)g同一批的圆斑星鲽30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各组浒苔粉的添加量分别为0(A组)、4%(B组)、8%(C组)、12%(D组)...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比例浒苔粉对圆斑星鲽生长、体成分、消化酶活性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87±1)g同一批的圆斑星鲽30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各组浒苔粉的添加量分别为0(A组)、4%(B组)、8%(C组)、12%(D组)、16%(E组)。试验期10周。结果显示,B组圆斑星鲽的饲料效率显著高于C组、D组、E组(P<0.05),增重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B组圆斑星鲽肥满度显著高于C组、D组和E组(P<0.05),肝体比显著高于E组(P<0.05)。B组圆斑星鲽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D组和E组(P<0.05)。B组圆斑星鲽的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A组、D组和E组(P<0.05),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C组、D组和E组(P<0.05)。B组圆斑星鲽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C组、D组和E组(P<0.05),B组圆斑星鲽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D组和E组(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4%的浒苔粉能够提高圆斑星鲽的生长性能,改善体成分,提高消化酶活性,调节血清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斑星鲽 浒苔粉 生长 体成分 消化酶活性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植物精油对乌金猪生长性能、免疫力及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18
作者 马贵林 邓瑞才 +2 位作者 吴道波 成信凯 唐于寒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4-28,共5页
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复合植物精油对乌金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用体重相近的乌金猪12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乌金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添加250、500、1000 mg/k... 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复合植物精油对乌金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用体重相近的乌金猪12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乌金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添加250、500、1000 mg/kg复合植物精油的饲粮。预试期1周,正式试验期3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喂500 mg/kg和1000 mg/kg的复合植物精油可以增加试验末重、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和腹泻率(P<0.05);饲喂500 mg/kg和1000 mg/kg的复合植物精油可以增加白细胞介素-4和白细胞介素-1β水平(P<0.05),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P<0.05),增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水平(P<0.05),饲喂250、500、1000 mg/kg的复合植物精油可以升高血清白细胞介素-10、免疫球蛋白G含量(P<0.05);饲喂500 mg/kg的复合植物精油可以增强空肠胰蛋白酶、回肠胰蛋白酶和脂肪酶和十二指肠胰蛋白酶活性(P<0.05),饲喂250、500、1000 mg/kg的复合植物精油可以增强十二指肠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P<0.05)。研究表明,复合植物精油可以改善乌金猪的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提高免疫功能及肠道消化酶活性,综合分析添加500 mg/kg复合植物精油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植物精油 乌金猪 生长性能 免疫功能 消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浒苔多糖对生长猪生长性能、肉质品质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19
作者 郑晓冬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37-40,共4页
文中旨在探究浒苔多糖对生长猪生长性能、肉质品质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将240头健康、平均体重(23.62±1.37)kg的杂交(杜×长×大)生长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试验为期48d,试验日粮分别在基础日... 文中旨在探究浒苔多糖对生长猪生长性能、肉质品质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将240头健康、平均体重(23.62±1.37)kg的杂交(杜×长×大)生长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试验为期48d,试验日粮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00、400和800mg/kg的浒苔多糖。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800mg/kg的浒苔多糖组生长猪FBW显著提高4.76%(P<0.05),ADG显著提高7.41%(P<0.05),F/G显著降低7.77%(P<0.05),肌肉24hpH值显著提高(P<0.05);日粮添加200~800mg/kg的浒苔多糖组生长猪肌肉肌内脂肪含量显著提高(P<0.05);日粮添加800mg/kg的浒苔多糖组生长猪肌肉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日粮添加400~800mg/kg的浒苔多糖组生长猪肌肉大理石花纹评分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800mg/kg的浒苔多糖组生长猪空肠胃蛋白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日粮添加400和800mg/kg的浒苔多糖组生长猪空肠脂肪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回肠脂肪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浒苔多糖能提高生长猪肠道消化酶活性和生长猪生长性能,改善肉质,在本试验条件下,浒苔多糖的最适添加量为800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浒苔多糖 生长猪 生长性能 肉品质 消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对生长猪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20
作者 杨明娟 杨明彩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45-48,共4页
文章旨在探究槲皮素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养分利用率及有害气体排放的影响。试验将400头健康的杂交猪(均重20.13±0.47 kg)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试验日粮分别向各阶段基础日粮中添加0、50、150和450 mg/kg的槲皮素... 文章旨在探究槲皮素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养分利用率及有害气体排放的影响。试验将400头健康的杂交猪(均重20.13±0.47 kg)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试验日粮分别向各阶段基础日粮中添加0、50、150和450 mg/kg的槲皮素,试验为期102 d。结果表明:第一阶段,与对照组相比,150和450 mg/kg的槲皮素组生长猪末重显著提高5.87%和5.84%(P <0.05),料重比显著降低7.76%和8.43%(P <0.05);第二阶段,与对照组相比,150和450 mg/kg的槲皮素组生长猪末重显著提高6.16%和6.57%(P <0.05),料重比显著降低6.19%和6.78%(P <0.05);第三阶段,与对照组相比,150和450 mg/kg的槲皮素组生长猪末重显著提高4.34%和5.42%(P <0.05);全阶段,与对照组相比,150和450 mg/kg的槲皮素组生长猪ADG显著提高5.22%和6.62%(P <0.05),料重比显著降低4.33%和5.75%(P <0.05)。150和450 mg/kg的槲皮素组生长猪血清IL-1β和IL-10含量显著降低(P <0.05);450 mg/kg的槲皮素组生长猪血清IL-6含量显著降低(P <0.05);150~450 mg/kg的槲皮素组生长猪血清TNF-α含量显著降低(P <0.05);150和450 mg/kg的槲皮素组生长猪血清C3和C4含量显著提高(P <0.05)。150和450 mg/kg的槲皮素组生长猪十二指肠胰蛋白酶、脂肪酶、α-淀粉酶活性显著提高(P <0.05);150和450 mg/kg的槲皮素组生长猪空肠胰蛋白酶活性显著提高(P <0.05);150 mg/kg的槲皮素组生长猪回肠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显著提高(P <0.05)。综上所述,本试验结果表明,槲皮素可通过对生长猪血清免疫指标和肠道消化酶的调节作用促进生长猪生长发育,综合各项指标,槲皮素最适添加量为15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生长猪 生长性能 血清免疫指标 消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