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病人消极自杀的心理护理
- 1
-
-
作者
刘金生
罗爱华
-
机构
张家口市沙岭子医院
-
出处
《河北精神卫生》
1995年第B08期85-86,共2页
-
-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恢复期
消极自杀
心理护理
-
分类号
R749.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473.74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抑郁症患者采用综合心理护理对自杀消极意念的影响
- 2
-
-
作者
孙晓静
岳芸
-
机构
常州市德安医院
-
出处
《常州实用医学》
2024年第2期126-129,共4页
-
文摘
目的分析抑郁症患者采用综合心理护理对自杀消极意念的影响。方法将85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心理护理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精神科护理,心理护理组在常规精神科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在入院后2天与治疗6周后采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Beck绝望量表以及自杀意念自评量表评价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抑郁症严重程度、绝望程度和自杀意念。结果HAMD-24评分干预前和干预6周后心理护理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后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HS评分干预前心理护理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组与对照组在干预6周后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心理护理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IOSS评分干预前心理护理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组与对照组在干预6周后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心理护理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护理能有效地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消极意念。
-
关键词
抑郁症
综合心理护理
自杀消极意念
影响
-
分类号
R473.74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大学生自杀意念的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25
- 3
-
-
作者
梁瑛楠
杨丽珠
-
机构
中国.大连工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出处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年第8期1010-1012,共3页
-
基金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资助(NIHR01MH068560-01A2)
-
文摘
目的描述大学生自杀意念的流行病学特征,初步分析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方法整群随机抽取2所高校,采用问卷法调查大学生867名。结果①大学生自杀意念的流行率为12.9%;②女生(χ2=16.267,P<0.01)、新生和毕业生(χ2=23.670,P<0.001)、医科生(χ2=25.050,P<0.001)、独生子女(χ2=4.988,P<0.05)、单亲家庭(χ2=205.883,P<0.001)及农村学生(χ2=21.609,P<0.001)自杀意念流行率较高,并存在显著性差异;③经过Log 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及家庭结构对自杀意念的产生有重要影响。结论加强新生入学教育和毕业生教育,重点关注女生、医科生、单亲家庭及农村学生,多渠道的心理疏导及良好的家庭和校园环境有利于减少大学生自杀意念。
-
关键词
大学生
自杀意念
流行病学
积极与消极自杀意念问卷
-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Suicide ideation
Epidemiologic study
PANSI
-
分类号
R511.1
[医药卫生—内科学]
-
-
题名脑器质性病变基础上的老年抑郁发作
- 4
-
-
作者
沙亮
李冠军
-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
出处
《上海精神医学》
2010年第2期107-108,共2页
-
-
关键词
脑器质性病变
抑郁发作
精神分裂症
老年
住院治疗
情绪低落
消极自杀
精神异常
-
分类号
R749.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
题名老年期痴呆使用抗精神病药8项建议
- 5
-
-
作者
陈圣祺
-
机构
上海市心理卫生学会心理咨询
-
出处
《家庭用药》
2008年第6期46-46,共1页
-
文摘
老年期痴呆,是个令人闻之色变的话题。对家属而言,最使他们痛苦不堪与困扰的倒不是什么生活照料问题,而是患者难以理解的一系列精神症状。据观察,大概有七成以上的老年期痴呆患者。在疾病的某一阶段,或多或少会存在这样那样的精神异常。譬如无端猜疑、伤人毁物、激惹冲动、兴奋多语、日夜颠倒、行为紊乱、自言自语、消极自杀等等。正是因为存在这一系列的精神异常,导致家庭六神不安,鸡犬不宁。
-
关键词
老年期痴呆
抗精神病药
精神异常
生活照料
精神症状
伤人毁物
行为紊乱
消极自杀
-
分类号
R749.16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971.4
[医药卫生—药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