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渴痛痹方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梁庆顺 刘昀玮 +5 位作者 李安香 卢绮韵 陶一鸣 刘振杰 罗露露 吴丽燕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54-1560,共7页
目的探讨消渴痛痹方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20年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就诊的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剔除脱落病例后,对照组31例,观察... 目的探讨消渴痛痹方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20年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就诊的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剔除脱落病例后,对照组31例,观察组29例。对照组给予普瑞巴林,观察组给予消渴痛痹方,治疗10周。主要评价指标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简明疼痛量表(BPI-DPN)评分,次要评价指标为疼痛11点数字评分法(NRS-11)评分、睡眠干扰评分日记(DSID)评分、患者总体印象变化(PGIC)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与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BPI-DPN评分总有效率为75.9%,高于对照组的54.8%(P=0.019);PGIC评分总有效率为44.8%,高于对照组的9.7%(P=0.002);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为58.6%,高于对照组的41.9%(P=0.049)。观察组治疗期间未发生不良事件,对照组出现头晕、嗜睡、双下肢无力等不良事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渴痛痹方能明显改善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消渴痛痹方 普瑞巴林 神经功能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简明疼痛量表
原文传递
基于“虚气流滞”理论从络病论治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2
作者 彭幽 崔崇嵩 +4 位作者 荆雅楠 张雅琪 周映伶 张航 刘振杰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5年第3期161-166,共6页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DPN)发病机制复杂,治疗棘手,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中医药治疗PDPN具有一定优势,但缺乏以病机为核心的理论指导。PDPN病机动态演变过程契合“虚气流滞”病机理论。PDPN以疼痛为主症,久痛入络,本文在络病基础上...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DPN)发病机制复杂,治疗棘手,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中医药治疗PDPN具有一定优势,但缺乏以病机为核心的理论指导。PDPN病机动态演变过程契合“虚气流滞”病机理论。PDPN以疼痛为主症,久痛入络,本文在络病基础上,从“虚气流滞”理论探讨PDPN的病机演变,其中“虚气”主要责之于气血阴阳亏虚,络脉不荣;“流滞”包括气血津液运行失常引起的气滞、痰凝、瘀阻的病理状态,络脉不通。“虚气”与“流滞”相互影响,共同导致PDPN进展。总结其论治思路重点在于调补虚气(补虚)与行滞通络(通滞),为PDPN的临床辨治提供新的诊疗思路与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气流滞 络病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补虚通滞 消渴痛痹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