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瘤患儿血清及尿液血管生长素水平的变化及其在血管瘤分期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江成鸿 林晓曦 +3 位作者 陈晓东 叶肖肖 李铭 黄楚珊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947-950,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瘤患儿血清及尿液血管生长素(ANG)水平的变化,为血管瘤临床分期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血管瘤和血管畸形患儿66例,其中增生期血管瘤24例(增生期组),消退期血管... 目的:探讨血管瘤患儿血清及尿液血管生长素(ANG)水平的变化,为血管瘤临床分期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血管瘤和血管畸形患儿66例,其中增生期血管瘤24例(增生期组),消退期血管瘤28例(消退期组),血管畸形患儿14例(血管畸形组)。另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的36例婴幼儿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及尿液ANG、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以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结果:增生期组患儿血清及尿液ANG水平显著高于消退期组、血管畸形组及正常对照组(均P<0.01)。消退期组患儿血清及尿液ANG水平分别与血管畸形组、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增生期组、消退期组和血管畸形组患儿血清及尿液VEGF、bFGF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增生期血管瘤患儿的血清及尿液中ANG水平明显高于消退期血管瘤和血管畸形患儿,但在消退期血管瘤和血管畸形患儿中则无显著变化,ANG水平可作为临床上血管瘤分期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血管 消退期血管瘤 血管畸形 血管生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瘤患儿血清VEGF、E2及尿bFGF的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李丽琴 郭竹秀 +7 位作者 郑威 武志红 吴星恒 陈晓 吴俭 刘赟 吴红宣 黄爱花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6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瘤患儿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雌二醇(E2)及尿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的变化,以鉴别血管瘤和血管畸形,并为血管瘤临床分期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血管瘤及血管畸形患儿138例,其中增生期血管瘤(增生期血管瘤组... 目的探讨血管瘤患儿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雌二醇(E2)及尿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的变化,以鉴别血管瘤和血管畸形,并为血管瘤临床分期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血管瘤及血管畸形患儿138例,其中增生期血管瘤(增生期血管瘤组)60例,消退期血管瘤(消退期血管瘤组)38例,血管畸形(血管畸形组)40例。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VEGF及尿bFGF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使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各组血清E2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增生期血管瘤组患儿血清VEGF、E2及尿bFGF水平显著高于消退期血管瘤组、血管畸形组、正常对照组(均P<0.01)。消退期血管瘤组、血管畸形组患儿血清VEGF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消退期血管瘤组患儿血清E2水平显著高于血管畸形组、正常对照组(P<0.05)。消退期血管瘤组、血管畸形组患儿尿bFGF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增生期血管瘤组女性血清VEGF、E2及尿bFGF水平均显著高于男性,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VEGF、尿液bFGF及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E2简便、易行、可靠,可为临床鉴别血管瘤和血管畸形,并为临床划分血管瘤分期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血管 消退期血管瘤 血管畸形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雌二醇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