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性涎腺损伤中自噬基因Beclin 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梁翠薇 王鸿 +3 位作者 王琳琳 廖天安 邓伟 黄光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9期1199-1202,共4页
目的:探讨自噬基因Beclin 1在放射性涎腺损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6年9月海南省人民医院颌面外科临床资料和病理科存档的115例下颌下腺组织蜡块,其中正常下颌下腺25例(正常组),下颌下腺炎组25例,下颌下腺... 目的:探讨自噬基因Beclin 1在放射性涎腺损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6年9月海南省人民医院颌面外科临床资料和病理科存档的115例下颌下腺组织蜡块,其中正常下颌下腺25例(正常组),下颌下腺炎组25例,下颌下腺退行性改变组25例,放射性下颌下腺炎组21例,放射性下颌下腺退行性改变组19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Beclin 1蛋白的表达。结果:在涎腺炎性病变组织中,放射性下颌下腺炎组Beclin 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和下颌下腺炎组(均P<0.05);在涎腺退行性病变组织中,放射性下颌下腺退行性改变组Beclin 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和下颌下腺退行性改变组(均P<0.05)。结论:放射性损伤能明显增加涎腺组织中Beclin 1蛋白的表达,自噬可能参与了涎腺放射性损伤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涎腺损伤 自噬 BECLIN 1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放射性涎腺损伤大鼠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梁珉 刘莉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526-530,共5页
目的:分析放射性涎腺损伤大鼠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后的效果。方法:选取30只大鼠,10只作为空白组,剩余20只建立放射性涎腺损伤大鼠模型,将建模大鼠分为放射对照组、实验组各10只。实验组给予100μl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腹腔注射,1次... 目的:分析放射性涎腺损伤大鼠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后的效果。方法:选取30只大鼠,10只作为空白组,剩余20只建立放射性涎腺损伤大鼠模型,将建模大鼠分为放射对照组、实验组各10只。实验组给予100μl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腹腔注射,1次/d,共注射7 d,空白组、放射对照组不做干预,正常喂养。检测对比各组大鼠唾液流量、腮腺指数、下颌下腺指数、水通道蛋白5(AQP5)mRNA表达量及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放射对照组、实验组唾液流量、腮腺指数、下颌下腺指数水平、AQP5 mRNA表达量、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均P<0.05);与放射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唾液流量、腮腺指数、下颌下腺指数水平、AQP5 mRNA表达量、蛋白相对表达量上升(均P<0.05)。结论:放射性涎腺损伤大鼠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预后唾液流量、腮腺指数、下颌下腺指数上升,其机制可能与AQP5表达量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放射性涎腺损伤 唾液流量 腮腺指数 下颌下腺指数 水通道蛋白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体内外实验抗氧化剂Tempol对放射性涎腺损伤防护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
3
作者 王金凤 冯晓斐 黎明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028-032,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抗氧化剂Tempol对放射性涎腺损伤的防护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采用ISO造模制备放射性涎腺损伤大鼠模型,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造模组、阳性对照组和三个不同剂量的Tempol干预组(低、中、高剂量)。通过测定... 本研究旨在探究抗氧化剂Tempol对放射性涎腺损伤的防护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采用ISO造模制备放射性涎腺损伤大鼠模型,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造模组、阳性对照组和三个不同剂量的Tempol干预组(低、中、高剂量)。通过测定各组大鼠血压、心率、体重以及血浆中总NO、PGI2和EDHF含量,比较不同组之间的变化。结果 在血压及心率方面,Tempol干预组较造模组有显著改善(p<0.05)。体重分析显示,Tempol各剂量组较造模组恢复更佳。血浆生化指标显示,各剂量的Tempol均可显著增加总NO、PGI2和EDHF的含量(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近甚至更优。结论 Tempol能显著缓解放射性涎腺损伤大鼠的症状,改善其生理指标,并通过调节NO、PGI2和EDHF的生成发挥保护作用。结果 建议Tempol可能通过提高抗氧化防御机制有效减缓放射性涎腺损伤,为后续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MPOL 抗氧化剂 放射性涎腺损伤 防护机制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LRP3研究放射对小鼠涎腺组织损伤的影响
4
作者 吴玉琪 黄桂林 +2 位作者 肖丽君 张敏 张霓霓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31,共6页
目的研究放射对小鼠涎腺组织形态、功能及NLRP3表达的影响,为修复放射性涎腺组织损伤提供新思路。方法建立小鼠下颌下腺放射损伤模型,记录饮水情况,于照射后1、3、7、14 d进行唾液流率检测,HE染色观察下颌下腺损伤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及... 目的研究放射对小鼠涎腺组织形态、功能及NLRP3表达的影响,为修复放射性涎腺组织损伤提供新思路。方法建立小鼠下颌下腺放射损伤模型,记录饮水情况,于照射后1、3、7、14 d进行唾液流率检测,HE染色观察下颌下腺损伤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及Real-time PCR检测NLRP3及Caspase-1在小鼠放射性下颌下腺损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随着时间的累积,放射组小鼠饮水量逐渐增多,唾液流率减少,下颌下腺中炎症细胞不断增多,腺泡细胞逐渐出现核固缩及空泡化等病变;在照射后的7和14 d,放射组NLRP3和Caspase-1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辐射可诱导小鼠下颌下腺组织损伤,并激活NLRP3炎症体促使其表达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LRP3炎症体 放射 涎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辐射损伤的防治 被引量:1
5
作者 韦富贵 孙文忠 《医学综述》 2009年第7期1037-1039,共3页
涎腺辐射损伤是头颈部肿瘤放疗最常见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其发生率高。涎腺辐射损伤导致唾液分泌量锐减,出现口腔干燥症,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是放疗中急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尚无完全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涎腺辐射损伤是头颈部肿瘤放疗最常见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其发生率高。涎腺辐射损伤导致唾液分泌量锐减,出现口腔干燥症,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是放疗中急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尚无完全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多采取对症治疗。本文就涎腺辐射损伤的发病机制及防治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肿瘤 放疗 涎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膳疗法减轻鼻咽癌放疗中涎腺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田同荣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5,共2页
目的 对药膳疗法减低鼻咽癌放疗致涎腺损伤的作用进行研究 ,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 10 0例鼻咽癌首次根治性放射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放疗加药膳 )、对照组 (单纯放疗 ) ,每组 5 0例。结果 实验组口干程度VAS评分低... 目的 对药膳疗法减低鼻咽癌放疗致涎腺损伤的作用进行研究 ,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 10 0例鼻咽癌首次根治性放射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放疗加药膳 )、对照组 (单纯放疗 ) ,每组 5 0例。结果 实验组口干程度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P <0 .0 1) ,唾液分泌量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药膳疗法能减轻鼻咽癌放疗时涎腺功能损伤 ,口干程度减轻 ,生活质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膳 鼻咽癌 涎腺损伤
原文传递
磁共振功能成像评价放射性涎腺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裴蔚(综述) 廖海(审校) 苏丹柯(审校)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10-614,共5页
放射性涎腺损伤(radiation-induced salivary glands damage)是头颈部恶性肿瘤在放疗时,涎腺常与靶区相邻从而不可避免地受到的损伤,是放疗后的常见并发症。放射性涎腺损伤可以出现猛性龋、进食困难、口腔黏膜疾病、味觉丧失、牙周炎等... 放射性涎腺损伤(radiation-induced salivary glands damage)是头颈部恶性肿瘤在放疗时,涎腺常与靶区相邻从而不可避免地受到的损伤,是放疗后的常见并发症。放射性涎腺损伤可以出现猛性龋、进食困难、口腔黏膜疾病、味觉丧失、牙周炎等症状[1],长期会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营养不良等全身疾病,严重降低了长期生存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如何有效地评价放射性涎腺损伤日益受到关注。目前涎腺损伤的影像学评价方法包括B超、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恶性肿瘤 磁共振功能成像 涎腺损伤 消化功能紊乱 长期生存者 味觉丧失 常见并发症 影像学评价
原文传递
脂肪来源干细胞在小鼠放射性损伤涎腺组织中归巢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胡翰青 王艳 +4 位作者 邢红艳 梁军 王启明 刘斌 刘彦普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3-327,共5页
目的:观察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SCs)在C57小鼠放射性损伤涎腺组织中的归巢现象。方法:体外培养C57小鼠ASCs;建立C57小鼠涎腺放射损伤模型;荧光染料DiI标记的普通C57小鼠ASCs及GFP转基因C57小鼠ASCs、分别以每次2... 目的:观察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SCs)在C57小鼠放射性损伤涎腺组织中的归巢现象。方法:体外培养C57小鼠ASCs;建立C57小鼠涎腺放射损伤模型;荧光染料DiI标记的普通C57小鼠ASCs及GFP转基因C57小鼠ASCs、分别以每次2×105/ml从尾静脉注射至涎腺放射损伤模型小鼠体内,注射3次,间隔6 h,末次注射24 h后处死小鼠,将下颌下腺制作成冷冻切片,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建立了C57小鼠ASCs细胞系及小鼠放射性涎腺损伤动物模型。尾静脉注射ASCs后在小鼠放射性损伤涎腺组织中观察到标记细胞。结论:ASCs能够归巢到小鼠放射性损伤涎腺组织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57小鼠 ASCs 放射性损伤涎腺组织 归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方加味防治涎腺放射性损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桂琼 高力英 +5 位作者 韩鹏炳 冉俊涛 张小钰 董艳琴 董方 李瑾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7期91-95,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方剂"兰州方加味"防治涎腺放射性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甘肃省肿瘤医院放疗科初诊并接受调强放射治疗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22例,将其分为中药组(10例)和西药组(12例),均行调强放射治疗,中... 目的观察中药方剂"兰州方加味"防治涎腺放射性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甘肃省肿瘤医院放疗科初诊并接受调强放射治疗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22例,将其分为中药组(10例)和西药组(12例),均行调强放射治疗,中药组在放疗基础上配合口服中药"兰州方加味",西药组放疗配合静脉输注还原型谷胱甘肽钠。放疗结束时,采用美国放射治疗肿瘤学组(RTOG)急性放射反应评价标准对两组患者涎腺损伤程度(口干、唾液黏稠度、味觉改变等临床症状)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涎腺损伤程度:中药组0、1、2级涎腺损伤分别为30%(3/10)、60%(6/10)、10%(1/10),西药组0、1、2级涎腺损伤分别为8%(1/12)、42%(5/12)、50%(6/12),两组患者均未出现3~4级涎腺损伤。中药组涎腺损伤程度明显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方剂"兰州方加味"可减轻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放射性涎腺损伤程度,疗效优于还原型谷胱甘肽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恶性肿瘤 调强放疗 涎腺放射性损伤 中医药治疗 兰州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干细胞在放射性口干症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志华 易炜 牛道立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5年第1期25-29,共5页
放射治疗是头颈部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有引起放射性口干症的可能。目前放射性口干症尚无较好的防治方法,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涎腺干细胞主要集中分布在涎腺较大的排泄管上,其可对放射后损伤的涎腺结构和功能起到修复作用,若能在放... 放射治疗是头颈部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有引起放射性口干症的可能。目前放射性口干症尚无较好的防治方法,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涎腺干细胞主要集中分布在涎腺较大的排泄管上,其可对放射后损伤的涎腺结构和功能起到修复作用,若能在放疗中有效保护涎腺干细胞,则有可能减轻口干症状。另外,应用涎腺干细胞移植技术修复受损的涎腺已在动物实验中得到验证。若能将涎腺干细胞科学有效地应用于临床,则有望改善病人放疗后口干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干细胞 放射性口干症 涎腺损伤 放射治疗 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方对鼻咽癌放疗患者涎腺及免疫功能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韩鹏炳 高力英 +2 位作者 李瑾 张小钰 朱玉霞 《甘肃医药》 2017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兰州方加味对鼻咽癌放疗患者涎腺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72例鼻咽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药组)和对照组(还原性谷胱甘肽组),每组各36例。比较两组治疗涎腺损伤的总有效率... 目的:探讨兰州方加味对鼻咽癌放疗患者涎腺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72例鼻咽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药组)和对照组(还原性谷胱甘肽组),每组各36例。比较两组治疗涎腺损伤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8^+、CD_4^+/CD_8^+比值,评估两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结果:观察组涎腺损伤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涎腺损伤的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CD_3^+、CD_8^+、CD_4^+、CD_4^+/CD_8^+比值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CD_3^+、CD_8^+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CD_4^+、CD_4^+/CD_8^+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兰州方加味可以有效缓解鼻咽癌放疗患者放疗所致的涎腺损伤,对患者免疫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方 鼻咽癌 涎腺损伤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肿瘤放疗中涎腺功能保护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丁继平 孔月虹 涂文勇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05-108,共4页
涎腺功能损伤是头颈部肿瘤放疗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该病引起的放射性口干症可以导致吞咽、咀嚼、语言、味觉、睡眠、食欲等方面出现问题;患者社交活动下降、焦虑、紧张、抑郁等情绪改变;同时,唾液消化酶分泌减少,导致龋齿、齿龈炎、... 涎腺功能损伤是头颈部肿瘤放疗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该病引起的放射性口干症可以导致吞咽、咀嚼、语言、味觉、睡眠、食欲等方面出现问题;患者社交活动下降、焦虑、紧张、抑郁等情绪改变;同时,唾液消化酶分泌减少,导致龋齿、齿龈炎、念珠菌感染、涎腺炎等病症。 1放射性涎腺功能损伤病理改变 涎腺包括大涎腺(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和小涎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放射疗法 辐射损伤/预防和控制 涎腺/损伤 口腔干燥/治疗 口腔干燥/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耳下腺部分切除后残存腺体变化的酶组织化学研究
13
作者 王大仁 谭学新 +1 位作者 卢力 王玉新 《辽宁医学杂志》 1999年第4期190-191,共2页
选用 Wistar 系大鼠行保留导管的耳下腺部分切除,分别取材行琥珀酸脱氢酶( S D H) 酶组织化学染色,研究残存腺体的 S D H 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 S D H 从术后第3 天开始升高,至第7 天达最高峰( P < 0 ... 选用 Wistar 系大鼠行保留导管的耳下腺部分切除,分别取材行琥珀酸脱氢酶( S D H) 酶组织化学染色,研究残存腺体的 S D H 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 S D H 从术后第3 天开始升高,至第7 天达最高峰( P < 0 .01) ,第7 周后恢复正常。笔者认为,大鼠耳下腺行保留导管部分切除后,残存腺体再生恢复从第3 天开始,1 周时最活跃,第7 周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耳下腺 涎腺损伤 琥珀酸脱氢酶 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肿瘤涎腺放射性损伤的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马婕 刘杨 +1 位作者 罗宁斌 苏丹柯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80-884,共5页
放射性涎腺损伤是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口腔疼痛,说话、吞咽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涎腺放射性损伤的防治十分重要。本文从放疗保护药物、放疗技术、分子生物学等方面,针对头颈部... 放射性涎腺损伤是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口腔疼痛,说话、吞咽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涎腺放射性损伤的防治十分重要。本文从放疗保护药物、放疗技术、分子生物学等方面,针对头颈部肿瘤涎腺放射性损伤的预防与治疗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放射治疗 口干症/涎腺损伤 预防/治疗
原文传递
不同剂量的X-射线全身照射对小鼠健康状况及涎腺的影响
15
作者 马行健 石平 +2 位作者 李明达 陈昶 胡翰青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26期5025-5028,5005,共5页
目的:通过直线加速器全身照射昆明小鼠建立辐射损伤模型,探索不同放射剂量对小鼠健康状况及涎腺功能和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八种不同剂量对昆明小鼠行体外全身照射,于照射后一个月内观察小鼠生长情况、体重变化;照射后一周、一个月检... 目的:通过直线加速器全身照射昆明小鼠建立辐射损伤模型,探索不同放射剂量对小鼠健康状况及涎腺功能和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八种不同剂量对昆明小鼠行体外全身照射,于照射后一个月内观察小鼠生长情况、体重变化;照射后一周、一个月检测各组小鼠血象的变化;测定放射半数致死剂量;照射后两个月,测定各组小鼠的唾液流量及唾液淀粉酶含量,并对下颌下腺组织切片行HE染色。结果:13Gy和15Gy照射组小鼠的体重逐渐下降,一周后死亡,其余组小鼠体重最终呈增加趋势。X-射线全身照射的半数致死量为10Gy。照射后一周,照射组小鼠的白细胞数目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在其他血象方面,除了7Gy组外,其他照射组与对照组比较也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照射一个月后,各照射组小鼠的血象均恢复正常。照射后两个月,9Gy组和11Gy组小鼠的唾液流量及唾液淀粉酶含量均显著低于0Gy组,且11Gy组较9Gy组亦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照射剂量的增加,小鼠的下颌下腺腺泡细胞数目逐步减少,结构排列紊乱,组织损伤逐渐加重。结论:X-射线全身照射引起小鼠健康状况受损,免疫功能减低,损伤程度与放射线强度呈剂量依赖性,小鼠半数致死量为10Gy,该剂量适合建立全身放射损伤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照射 损伤模型 健康状况 涎腺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