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荔枝树干液流速率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43
1
作者 凡超 邱燕萍 +3 位作者 李志强 李建光 张邦跃 袁沛元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401-2410,共10页
采用热扩散茎流仪于2011—2012年连续监测‘桂味’荔枝树干液流速率,将所得数据和果园内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一起进行对比分析,建立了液流速率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模型。实验结果表明:(1)树干液流速率日变化呈现"昼高夜低"的规律... 采用热扩散茎流仪于2011—2012年连续监测‘桂味’荔枝树干液流速率,将所得数据和果园内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一起进行对比分析,建立了液流速率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模型。实验结果表明:(1)树干液流速率日变化呈现"昼高夜低"的规律。季节变化有呈现"先高后低"的趋势,整体上以果实发育期和成熟期(5—7月)液流速率较高。2011年年平均液流速率明显大于2012年;(2)树干液流速率日变化在晴天时多呈单峰曲线,且振幅较大;在雨天呈多峰曲线,且振幅较小。总体上,晴天平均液流速率约是雨天的两倍;(3)回归分析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树干液流速率与太阳辐射强度、空气温度呈正相关,与空气湿度呈负相关。影响液流速率最重要的气象因子在晴天是空气温度,在雨天是太阳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扩散液流探针 荔枝 树干液流速率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落叶松液流速率的优势度差异及其对林分蒸腾估计的影响 被引量:24
2
作者 李振华 王彦辉 +3 位作者 于澎涛 王艳兵 韩新生 曹恭祥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6,共9页
将实测的杨树液流速率和林木边材厚度(或胸径)经尺度扩展得到林分蒸腾,已成为常用的野外测定方法,但此法没有考虑其他树形因子的影响,当林分密度大、光竞争激烈时,会导致蒸腾估计误差偏大。为认识主要树形因子对液流速率的影响,并为改... 将实测的杨树液流速率和林木边材厚度(或胸径)经尺度扩展得到林分蒸腾,已成为常用的野外测定方法,但此法没有考虑其他树形因子的影响,当林分密度大、光竞争激烈时,会导致蒸腾估计误差偏大。为认识主要树形因子对液流速率的影响,并为改进样树液流向林分蒸腾的尺度扩展方法提供依据,在六盘山北侧半干旱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内,利用热扩散探针对5株不同优势度样树的液流速率进行了连续观测,研究了生长季中期(叶面积指数达到峰值并保持稳定)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不同优势度树木的液流速率差异。结果表明:优势度越大的树木,其液流在日内的启动越早,结束越晚,到达峰值越早,峰值也越大;日均液流速率明显比优势度小的树木高;液流速率对太阳辐射和饱和水汽压差瞬时变化的响应敏感性比优势度小的树木高,而对土壤水分条件的响应敏感性则弱于后者,但整体上对环境条件的响应趋势一致,不同优势度树木间液流速率的相对差异比较稳定。相关分析表明:液流速率与优势度(或相对树高)、树高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冠长、胸径显著正相关,而与冠幅、边材面积正相关但不显著。利用拟合的优势度与液流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R2=0.95)计算了样地内所有树木的液流速率及其平均值,即林分平均液流速率,该值比常用方法计算结果低16%。建议今后在利用样树液流速率测定结果进行尺度扩展计算林分液流速率和蒸腾时,增加考虑优势度等主要树形因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 优势度 树高 液流速率 太阳辐射 饱和水汽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典型树种杉木液流速率变化特征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鑫 张金池 +4 位作者 汪春林 庄家尧 韩诚 顾哲衍 杨志华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6-92,共7页
2012年2月-2013年1月,利用热扩散技术和ECH2O系统对南京东善桥林场的杉木( Cunninghamia lan-ceolata)树干液流速率及相关环境因子进行连续观测,研究分析了杉木液流速率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不同季节不同天气的杉木液流速率日变... 2012年2月-2013年1月,利用热扩散技术和ECH2O系统对南京东善桥林场的杉木( Cunninghamia lan-ceolata)树干液流速率及相关环境因子进行连续观测,研究分析了杉木液流速率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不同季节不同天气的杉木液流速率日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变化曲线表现为单峰曲线。夏季的液流速率最高,峰值为1?45~3?49 kg/h,其次是秋季(0?55~1?91 kg/h),春季的液流速率峰值为0?71~1?44 kg/h,冬季液流速率最低,峰值为0?30~0?85 kg/h。降雨雨量越大,雨后液流速率开始的时间越早,峰值越高,影响持续的时间越长。冬季,降雨开始后液流速率会迅速升高,雨后就会很快降低,而夏季,液流速率会在雨后的白天表现出明显升高,在次日之后会再次降低到原来水平。影响杉木液流速率的主导环境因子存在季节性差异,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春季饱和水气压差(0?884),夏季空气相对湿度(-0?882),秋季饱和水气压差(0?798),冬季林外太阳辐射(0?621),土壤温度是影响杉木日均液流速率的重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液流速率 降雨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地赤松树干边材液流速率的方位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韩辉 张学利 +3 位作者 党宏忠 宋晓东 孟鹏 张日升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9-45,共7页
[目的]确定优良固沙树种沙地赤松(Pinus densiflora)树干边材液流速率(J_s)方位变化规律,探讨环境因素对方位差异的影响。[方法]采用热扩散式树干液流计(TDP)连续监测树干液流并同步监测环境因素,比较分析不同方位树干液流速率的差异、... [目的]确定优良固沙树种沙地赤松(Pinus densiflora)树干边材液流速率(J_s)方位变化规律,探讨环境因素对方位差异的影响。[方法]采用热扩散式树干液流计(TDP)连续监测树干液流并同步监测环境因素,比较分析不同方位树干液流速率的差异、季节动态及与降水、土壤体积含水率(θ)、太阳辐射强度(R_s)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赤松树干东、南、西、北4个方位上,J_s的日变化与季节变化均呈现出基本一致的格局,且均与R_s间表现出紧密的协同变化关系;(2)在中等强度干旱和极端干旱情况下,各方位边材J_s均同步受到明显抑制,在土壤水分得到充分补充后又快速回升;(3)在典型晴日里,树干各方位边材J_s其午间峰值出现的时刻有差异,呈从早到晚分别是东侧、南侧、西侧、北侧这种顺时针的方位规律;(4)在整个生长季,J_s的日平均值大小一般为南侧>西侧>北侧>东侧,但方位间差异并不显著(P=0.35),北侧J_s的平均值最接近4个方位的平均值(约为平均值的1.01倍)。[结论]为降低观测成本,通过北侧一个方位的测定来估算赤松单株的液流通量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影响赤松各方位液流过程明显变化的θ的阈值为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流速率 赤松 方位 水分利用 热扩散技术(T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尺度下黄土塬区19年生苹果树干液流速率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9
5
作者 张静 王力 +1 位作者 韩雪 张林森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583-2592,共10页
【目的】以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典型代表长武塬为研究区,通过环境因子估算19年生苹果树耗水速率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可行性,以期为黄土塬区有限水资源条件下苹果发展的科学布局、合理制定果园管理措施、增强其生产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目的】以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典型代表长武塬为研究区,通过环境因子估算19年生苹果树耗水速率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可行性,以期为黄土塬区有限水资源条件下苹果发展的科学布局、合理制定果园管理措施、增强其生产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黄土塬区长武县19年生苹果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热扩散式茎流计(TDP)于2014年5—9月对苹果林内8株标准果树树干液流速率进行连续测定,并通过数据采集器CR1000(Campbell Scientific,UN)对数据进行采集分析,用位于距样地50 m处的自动气象观测站连续监测获取气象数据;分析不同时间尺度下19年生苹果树干液流速率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建立不同时间尺度下树干液流速率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模型。【结果】小时尺度下,苹果树干液流速率与水汽压差相关关系最密切,且与太阳辐射、风速和地表温度均呈极显著相关关系,树干液流速率曲线呈明显的单峰曲线,逐步回归方程为:v=-11.683+2.3VPD+0.009Rs+0.55Ts+0.880Ws,相关系数为0.779。日尺度下,只有地表温度、水汽压差与苹果树干液流速率显著相关。逐步回归方程为:v=1.637+0.404Ts-3.097VPD,相关系数为0.771。月尺度下,19年生苹果树干液流速率整体表现为8月>7月>6月>9月>5月,进入逐步回归方程的仅有地表温度,逐步回归方程为:v=-3.524+0.509Ts,相关系数为0.981。时间尺度越大,与苹果树干液流速率相关的环境因子越少,但地表温度始终都是其主导因子,且相关系数随着时间尺度的增大而增大;风速只在小时尺度下与树干液流速率极显著相关。水汽压差在小时尺度下与树干液流速率极显著正相关,在日尺度下与树干液流速率极显著负相关;太阳辐射在3种尺度下与树干液流速率的相关关系不明确。3种尺度下的逐步回归方程,以月尺度下的相关系数最大。【结论】在较大的时间尺度上,通过对少量环境因子的监测便能推算整株植物甚至整个林分的耗水量;在较小时间尺度上,液流速率受较多环境因子影响,且对每个环境因子的分辨率较高。因此,用环境因子估算整株植物或整个林分耗水不能达到很高的精准度,还需采用直接测定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热扩散探针法 液流速率 时间尺度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松、栓皮栎树干液流速率比较 被引量:33
6
作者 聂立水 李吉跃 翟洪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934-1940,共7页
应用 TDP(Thermal Dissipation Probe)技术对油松和栓皮栎树干液流进行了初步研究,经过野外近1a的实地定位观测,研究结果显示:栓皮栎月平均树干液流速率在整个生长期都较油松的月平均树干液流速率要高.前者大约是后者的5~10倍.栓皮栎... 应用 TDP(Thermal Dissipation Probe)技术对油松和栓皮栎树干液流进行了初步研究,经过野外近1a的实地定位观测,研究结果显示:栓皮栎月平均树干液流速率在整个生长期都较油松的月平均树干液流速率要高.前者大约是后者的5~10倍.栓皮栎在土壤干旱时期能够在白天产生明显的树干液流.在土壤干旱时期油松白天不产生树干液流而在晚上产生明显树干液流.在土壤相对湿润时期,油松和栓皮栎树干液流速率的波形与太阳总辐射的波形变化一致,但不同的是油松的树干液流速率波形呈明显的单峰状,而栓皮栎树干液流速率波形呈明显的多峰状.在土壤相对湿润时期太阳总辐射很低时能对油松树干液流速率产生明显的降低作用,而对栓皮栎树干液流则没有明显影响.在土壤干旱时期,油松和栓皮栎树干液流速率的峰值分别大约为0.0001cm/s和0.0006 cm/s左右;在土壤水分充足时期,油松和栓皮栎树干液流速率的峰值分别大约相等约为0.0015 cm/s左右,分别是油松和栓皮栎在干旱日期的液流速率峰值的10倍和2.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干液流速率 太阳总辐射 土壤水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盘山北侧生长季内华北落叶松树干液流速率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刘建立 王彦辉 +3 位作者 管伟 熊伟 于澎涛 程丽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4-440,共7页
2006年5~10月在宁夏六盘山北侧叠叠沟林场,运用德国Ecomatik公司生产的SF-L树干液流仪研究了9株华北落叶松的树干液流变化过程及其对环境因子(气象条件、土壤水分)的响应。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的树干液流昼夜变化明显,呈不太典型双... 2006年5~10月在宁夏六盘山北侧叠叠沟林场,运用德国Ecomatik公司生产的SF-L树干液流仪研究了9株华北落叶松的树干液流变化过程及其对环境因子(气象条件、土壤水分)的响应。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的树干液流昼夜变化明显,呈不太典型双峰型曲线,晴天变化幅度大(0.087~0.348 cm/min),阴天变化幅度小(0.087~0.281 cm/min)。树干液流速率在生长季内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对环境因子影响树干液流速率的偏相关分析表明:日液流速率(SFV)与太阳辐射(ESR)、土壤水分(Ps)各影响因子均存在显著正相关,而与温度因子(Tamean)的相关系数较低。经回归分析,建立了日液流速率与各环境因子的线性回归模型:SFV=0.106+0.000 141Ps+0.002 14ESR+0.002 18Tamean-0.000 43P(R=0.8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山 华北落叶松 环境因子 液流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枣树干液流速率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8
8
作者 王连春 翟明普 +1 位作者 刘道平 周志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4-138,共5页
选择华北地区典型灌木酸枣为研究对象,用TDP传感器测定树干液流速率,并对不同气象条件下的液流速率与环境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及模型模拟。结果表明:不同气象条件下,各环境因子都对树干液流速率有影响,但程度不同。晴天、阴天、雨天影... 选择华北地区典型灌木酸枣为研究对象,用TDP传感器测定树干液流速率,并对不同气象条件下的液流速率与环境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及模型模拟。结果表明:不同气象条件下,各环境因子都对树干液流速率有影响,但程度不同。晴天、阴天、雨天影响树干液流速率最重要的环境因子分别是空气温度、太阳辐射和降雨量。在不同气象条件下,酸枣树干液流速率与环境因子间回归模型的自变量构成有很大差异,且晴天和阴天模拟效果较好,雨天模拟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 树干液流速率 气象条件 环境因子 模型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目山柳杉古树的树干液流速率时空变化 被引量:5
9
作者 蒋文伟 郭运雪 +1 位作者 杨淑贞 赵明水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59-866,共8页
应用热扩散式边材液流计,研究了天目山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树干液流速率时空变化、蒸腾耗水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揭示了柳杉水分生理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柳杉树干液流速率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春季于6:20左右启动,12:30左右达... 应用热扩散式边材液流计,研究了天目山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树干液流速率时空变化、蒸腾耗水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揭示了柳杉水分生理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柳杉树干液流速率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春季于6:20左右启动,12:30左右达到峰值,18:50左右开始迅速下降。夏季于7:00左右启动,13:20左右达到峰值,19:40左右开始迅速下降。春季液流启动比夏季早,达到高峰和迅速下降时间均比夏季提前。春季液流峰值、日均液流速率和液流量均显著大于夏季,且胸径越大的柳杉液流速率越大;在柳杉不同方位上,春季柳杉南向液流速率最大,为平均值的187.3%,西向最小仅为平均值的15.4%。夏季东向液流速率最大,为平均值的226.2%,北向最小为平均值的33.1%。同一季节不同测点的液流速率日变化有明显差异,但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不同季节液流变化节律表现不同;在柳杉垂直高度上,柳杉春季日均液流速率大小排序为中位(61.71 g.min-1)>上位(48.36 g.min-1)>下位(35.10 g.min-1),夏季则为上位(20.65 g.min-1)>下位(14.81 g.min-1)>中位(10.43 g.min-1),不同高度的树干液流速率差异明显,且上位液流的波动节律明显早于中位和下位,上位液流峰值出现的时间比下位要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柳杉 热扩散 液流速率 时空变化 天目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干自然温度梯度变化对热扩散法测算树干液流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庞卓 余新晓 朱建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35-644,共10页
为了揭示树干自然温度梯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树干液流速率测算结果的影响,于2007年5月至10月利用改进的SF-L型热扩散式树液流测定装置,对北京低山区生长的油松和侧柏的树干自然温度梯度、加热温差和气象、土壤水分因子进行了连日同步监... 为了揭示树干自然温度梯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树干液流速率测算结果的影响,于2007年5月至10月利用改进的SF-L型热扩散式树液流测定装置,对北京低山区生长的油松和侧柏的树干自然温度梯度、加热温差和气象、土壤水分因子进行了连日同步监测。结果表明:(1)树干自然温度梯度对加热针温差的影响,侧柏大于油松。(2)树干自然温度梯度对液流速率计算结果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统计意义(P<0.01),平均误差大于30%,误差峰值出现在太阳高度角较小的时候。(3)影响树干自然温度梯度最重要的环境因子是光照强度,其次是空气温度。上述结果说明,树干自然温度梯度对热扩散法测定的液流速率的影响不可忽视,研究树木耗水机制时应予以充分考虑。光照强度和空气温度是影响树干自然温度梯度最重要的两个因子,但其影响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干自然温度梯度 树干液流速率 热扩散法 光照强度 空气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地樟子松边材液流速率的方位差异特征 被引量:15
11
作者 党宏忠 冯金超 韩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9-37,共9页
【目的】针对树干边材液流速率(Js)在树干不同方位间的差异及其对估算个体蒸腾量时的影响,本研究兼顾精度与节约成本的估算单株平均液流速率的方法,为单株蒸腾量的估算提供可靠方法和依据。【方法】利用热扩散技术(TDP)在科尔沁沙地樟... 【目的】针对树干边材液流速率(Js)在树干不同方位间的差异及其对估算个体蒸腾量时的影响,本研究兼顾精度与节约成本的估算单株平均液流速率的方法,为单株蒸腾量的估算提供可靠方法和依据。【方法】利用热扩散技术(TDP)在科尔沁沙地樟子松整个生长季期间树干4个垂直方位的Js进行了监测,并对降水、土壤水分等进行了连续、同步的监测。【结果】沙地樟子松大树树干边材相对液流速率(液流速率除以该方位观测期间的最大值,Js/max)具有显著的方位差异(P<0.01),其中以南侧边材的Js/max最高。各方位间Js/max值的相对大小具有个体间差异。土壤水分亏缺能引起各方位Js/max的同步显著降低(P<0.05)。通过对不同方位整树平均液流速率(4个垂直方位的平均值)代表性的比较,确定以树干北侧Js值估算樟子松整树平均液流速率的简化模型(slope=1.015,R2=0.99,P<0.01)。经独立样本的检验,模型精度为0.99。【结论】沙地樟子松不同方位液流速率具有显著差异,且方位间的相对大小存在个体间差异。各方位液流速率间具有高度相关性。以北侧1个方位液流速率的测定就能较可靠地估算科尔沁沙地樟子松大树的平均液流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流速率 方位差异 边材 樟子松 科尔沁沙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干液流速率的ARIMA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恒星 张振华 +1 位作者 蔡焕杰 王雨点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4期6383-6385,共3页
应用ARIMA模型拟合了晴天的液流速率,与传统的时间序列模型进行了精度比较,并随机选取另外两个时段的液流速率进行了模型普适性分析。结果表明,应用ARIMA(1,2,1)模型液流速率拟合值与观测值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达到0.994,二者相关性极显... 应用ARIMA模型拟合了晴天的液流速率,与传统的时间序列模型进行了精度比较,并随机选取另外两个时段的液流速率进行了模型普适性分析。结果表明,应用ARIMA(1,2,1)模型液流速率拟合值与观测值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达到0.994,二者相关性极显著;与传统的二次滑动平均和二次指数平滑模型相比,液流速率相对误差处于±10%和±5%范围内的分别为90.909%和65.152%,拟合精度明显提高;分别应用ARIMA(1,2,2)和ARIMA(1,1,2)模型拟合9、10月的液流速率,拟合值与观测值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ARIMA模型可以明显提高树干液流速率的拟合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IMA模型 液流速率 拟合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陵石漠化山地八种针阔叶树种树干液流速率日变化特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瑞 刘振华 +6 位作者 李贵 张翼 童琪 吴敏 童方平 李光强 孙良 《湖南林业科技》 2021年第6期16-25,共10页
以武陵石漠化山地8种针阔叶树种为试验材料,利用TDP树干液流仪监测树干液流速率,研究树干液流速率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7月不同树种树干液流速率最大值排序为刺楸>木荚红豆>朴树>麻栎>黄樟>马尾松>杉木>柏木。刺... 以武陵石漠化山地8种针阔叶树种为试验材料,利用TDP树干液流仪监测树干液流速率,研究树干液流速率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7月不同树种树干液流速率最大值排序为刺楸>木荚红豆>朴树>麻栎>黄樟>马尾松>杉木>柏木。刺楸的树干液流速率最大值出现在11:00,为3893.83 g·cm^(-2)h^(-1);柏木的树干液流速率最大值出现在14:00,为238.00 g·cm^(-2)h^(-1);阔叶树种的树干液流速率均大于针叶树种的。9月不同树种树干液流速率最大值排序为麻栎>木荚红豆>黄樟>马尾松>刺楸>朴树>柏木>杉木。麻栎的树干液流速率最大值出现在9:00,为3314.31 g·cm^(-2)h^(-1);杉木的树干液流速率最大值出现在11:00,为314.18 g·cm^(-2)h^(-1)。7月不同树种日平均树干液流通量排序为刺楸>木荚红豆>马尾松>黄樟>麻栎>朴树>杉木>柏木,刺楸的最大树干液流通量是柏木的16.36倍;9月不同树种日平均树干液流通量排序为麻栎>木荚红豆>马尾松>刺楸>黄樟>朴树>柏木>杉木,麻栎的最大树干液流通量是柏木的11.71倍。除麻栎、木荚红豆外,其它树种平均日耗水量都是7月的大于9月的。不同树种对不同的环境因子响应不同,其中太阳总辐射及土壤温度与树干液流速率相关性最强,影响树种蒸腾速率的气候因子主要是太阳总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陵石漠化山地 液流速率 树干液流通量 日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南黄土丘陵区山桃树干液流速率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0
14
作者 温淑红 韩新生 +3 位作者 蔡进军 许浩 马璠 万海霞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01-1308,共8页
【目的】本文揭示了干旱缺水区林木的树干液流变化特征及其与主要气象因素的相关性。【方法】以宁南黄土丘陵区商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2018年6-10月份,利用热扩散插针法对树干液流进行连续观测,同时结合HOB全自动气象站同步观测的气象... 【目的】本文揭示了干旱缺水区林木的树干液流变化特征及其与主要气象因素的相关性。【方法】以宁南黄土丘陵区商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2018年6-10月份,利用热扩散插针法对树干液流进行连续观测,同时结合HOB全自动气象站同步观测的气象因子,分析树干液流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①树干液流速率日变化特征在晴天呈单峰型曲线,阴雨天呈双峰或多峰型变化;日均树干液流速率的季节变化呈波浪状,但整体上有一个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液流启动时间在6月份为6:30,7-10月份为8:30。②各气象因子中太阳辐射和气温的日变化与树干液流相似,其他因子的相似度较低。③在生长季尺度上,太阳辐射和温度与液流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风速与液流速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空气相对湿度不相关,不同月份影响树干液流的气象因子存在差异。④建立树干液流速率与主要气象因子的回归模型,预测山桃树干液流速率。【结论】本研究结果为宁南黄土丘陵区林木的生态水文过程和水资源综合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流速率 气象条件 山桃 黄土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占相思幼树雨季液流速率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5
15
作者 牛永强 吴喆滢 +2 位作者 徐文娴 韩奇 赵从举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2-68,87,共8页
【目的】揭示幼龄马占相思液流速率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为马占相思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4年6—10月利用Dynagage包裹式液流传感器和DL2e环境因子测量系统,对海南西部人工林幼龄马占相思液流速率及主要环... 【目的】揭示幼龄马占相思液流速率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为马占相思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4年6—10月利用Dynagage包裹式液流传感器和DL2e环境因子测量系统,对海南西部人工林幼龄马占相思液流速率及主要环境因子进行连续监测,研究了幼龄马占相思液流速率变化特征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晴天和阴天马占相思树干液流速率日变化总趋势基本相同,呈现出较快上升-峰值-波动下降的趋势,晴天、阴天日平均液流速率分别为3.07 mL/(cm^(2)·h)和1.59 mL/(cm^(2)·h);而雨天液流速率变化较为平缓,变化规律不明显,日平均液流速率为0.78m L/(cm^(2)·h)。晴天马占相思液流速率最大值出现在09:00左右,"蒸腾午休"现象显著;而阴天、雨天液流速率最大值出现的时间延后,"蒸腾午休"不明显或不存在。晴天马占相思液流速率变化主要受饱和水汽压差、空气相对湿度、气温影响,阴天主要受气温、饱和水汽压差、光合有效辐射影响,而雨天主要受光合有效辐射和气温的影响。【结论】马占相思液流存在明显昼夜节律,液流速率峰值早于光合有效辐射峰值,且光合有效辐射越强,液流速率峰值出现时间越早;晴天、阴天、雨天3种天气条件下,对液流速率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分别为饱和水汽压差、气温和光合有效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裹式液流传感器 马占相思 液流速率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西黄土区苹果树边材液流速率对环境驱动的响应 被引量:23
16
作者 党宏忠 却晓娥 +2 位作者 冯金超 王檬檬 张金鑫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23-831,共9页
为明确环境因子对树木蒸腾过程的驱动机制,以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的苹果树(红富士)为对象,利用热扩散式液流技术监测生长季苹果树树干液流的动态变化,并同步监测了气象和土壤水分等环境要素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在众多环境因子中,太阳净... 为明确环境因子对树木蒸腾过程的驱动机制,以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的苹果树(红富士)为对象,利用热扩散式液流技术监测生长季苹果树树干液流的动态变化,并同步监测了气象和土壤水分等环境要素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在众多环境因子中,太阳净辐射(R_n)、大气水分亏缺(VPD)与液流速率(J_s)间的相关性最强.在小时或日尺度,环境因子主成分分析中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均在86%以上.其中,第一主成分主要包含VPD、R_n等因子,方差贡献率达52%(小时尺度)和63%(日尺度)以上,可归为蒸发需求因子(EDI),是影响该地区果树树干液流的关键综合环境要素集;第二主成分主要包括土壤含水率(SWC)等因子,归为土壤水热供给因子;第三主成分主要包括风速等因子,归为大气水热散失动力因子.在小时或日尺度上,J_s对两种环境因子综合变量(EDI或潜在蒸发散ET_0)的响应都呈显著的指数增长关系,在小时尺度上,基于EDI模拟苹果J_s的指数模型精度更高(R^2=0.72),在日尺度上,基于ET_0模拟苹果J_s的指数模型模拟精度更高(R^2=0.88).研究结果对于明确苹果树水分传输对环境驱动的响应规律,根据气象要素估算苹果树蒸腾耗水量,并指导果园水分管理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扩散技术 液流速率 蒸发需求因子 净辐射 大气水分亏缺
原文传递
华北落叶松树干液流速率主要影响因子及关系的时间尺度变化 被引量:31
17
作者 姚依强 陈珂 +4 位作者 王彦辉 王艳兵 李振华 徐丽宏 韩新生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5-161,共7页
为探究树干液流速率Y(ml·cm^(-2)·min^(-1))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随时间尺度(小时、日、月)的变化,在半干旱的宁夏六盘山叠叠沟小流域,于2014年生长季(5-10月)对华北落叶松树干液流速率及其环境影响因子进行同步监测。结果表... 为探究树干液流速率Y(ml·cm^(-2)·min^(-1))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随时间尺度(小时、日、月)的变化,在半干旱的宁夏六盘山叠叠沟小流域,于2014年生长季(5-10月)对华北落叶松树干液流速率及其环境影响因子进行同步监测。结果表明:1)树干液流速率在小时尺度上呈现"几"字变化特征,在日尺度上具有不规则波动现象,在月尺度上呈现整体先上升后下降的特征变化。2)树干液流速率在不同时间尺度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发生变化,饱和水汽压差(VPD,k Pa)、空气相对湿度(RH,%)和太阳辐射强度(SR,w·m^(-2))对液流速率的影响在小时尺度上高于日尺度,土壤温度(Ts,℃)、空气温度(Ts,℃)和土壤含水量(SWC,%)对液流速率的影响在日尺度上高于小时尺度。3)回归分析表明,影响液流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具有时间尺度差异,饱和水汽压差是影响液流速率变化的最重要因素,月尺度上回归方程为:Y=-0.0350+0.0821×VPD;小时和日尺度上饱和水汽压差、土壤温度、太阳辐射强度和空气相对湿度对液流速率起关键作用,小时尺度方程为:Y=-0.0812+0.0612×VPD+0.0002×SR+0.0027×Ts+0.0004×RH;日尺度方程为Y=-0.0707+0.0524×VPD+0.0022×Ts+0.0002×SR+0.0005×R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 液流速率 环境因子 时间尺度
原文传递
板栗全生长季树干液流及蒸腾耗水特征
18
作者 郭燕 张树航 +6 位作者 张馨方 李颖 刘金雨 范丽颖 刘师源 高倩 王广鹏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94-1806,共13页
【目的】明确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蒸腾耗水特征,为板栗园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分管理措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热扩散探针法,对‘大板红’板栗植株全生长季树干液流速率进行连续监测,并同步观测7个相关环境因子:太阳辐射(so... 【目的】明确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蒸腾耗水特征,为板栗园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分管理措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热扩散探针法,对‘大板红’板栗植株全生长季树干液流速率进行连续监测,并同步观测7个相关环境因子:太阳辐射(solar radiation,SR)、水汽压亏缺(vapor pressure deficit,VPD)、空气温度(air temperature,AT)、空气相对湿度(air relative humidity,ARH)、风速(wind speed,WS)、土壤温度(soil temperature,ST)和土壤湿度(soil relative humidity,SRH),解析板栗树干液流规律和耗水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联性。【结果】板栗树干明显液流启动于5月3日,结束于10月26日,前后历时176 d。板栗全生长季晴天树干液流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几”字形曲线,其在6、7、8月每日启动到达峰值时间早于5、9、10月,而下降时间晚于5、9、10月,致6、7、8月份液流速率峰值持续时间长于5、9、10月。板栗全生长季液流速率日均值、日均耗水量和月耗水量由高到低排序均为8月>7月>6月>9月>5月>10月,其中显著性检验表明7月和8月之间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其他月份。夜间液流量占比由高到低排序为10月>9月>5月>6月>7月>8月,其中显著性检验表明10月、9月和5月显著高于6月、7月和8月。板栗全生长季树干液流速率与太阳辐射、水汽压亏缺、空气温度和风速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空气相对湿度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分别建立了5—10月板栗树干液流速率与7个环境因子的6个回归模型。【结论】板栗树干有明显液流始于5月初、终于10月末;7—8月是板栗的关键需水期;建立的板栗植株液流速率与环境因子的回归模型,可用于通过环境因子估测不同月份及整个生长季的植株耗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液流速率 耗水量 环境因子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安江源区杉木树干液流速率变化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丽琳 邢万秋 +1 位作者 王卫光 曹明珠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1-583,共13页
中国南方湿润区局地气候条件多变、下垫面情况复杂,导致蒸散发的测算较为困难。树木蒸腾是森林蒸散发的关键组成部分,树干液流监测成为树木蒸腾耗水研究的主要手段。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作为新安江源区的代表性植被,对该区... 中国南方湿润区局地气候条件多变、下垫面情况复杂,导致蒸散发的测算较为困难。树木蒸腾是森林蒸散发的关键组成部分,树干液流监测成为树木蒸腾耗水研究的主要手段。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作为新安江源区的代表性植被,对该区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及气候调节等至关重要。该研究基于树干液流测定系统量化新安江源区杉木树干液流速率(Js),结合气象梯度塔监测和土壤含水率连续观测,揭示杉木生长季(2020年4–9月)环境因子对Js变化的作用机制。主要结果:杉木Js呈显著季节性变化,其平均值8月最大,5月最小;环境因子中太阳净辐射(Rn)及饱和水汽压差(VPD)与Js的相关性最强;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在小时及日尺度上主成分1的方差贡献率分别达59.1%、57.9%,其中,VPD和Rn对主成分1起主要作用,是影响该区杉木树Js变化的关键环境因子;观测期Js峰值提前于VPD约(20±3)min,滞后于Rn约(100±5)min。杉木生长季由降雨产生的土壤含水率差异未对Js产生显著影响,而不同天气条件下Js存在较大差异,晴天Js较高,主要呈单峰变化且启动早结束晚,雨天Js呈多峰型变化,启动晚结束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江源区 热扩散探针 液流速率 主导环境因子 时滞 土壤含水率
原文传递
猕猴桃树干液流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20
作者 朱存洲 韩威 +5 位作者 陈维榕 邹玮 王虎 韦权高 李莉婕 赵泽英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7期71-80,共10页
【目的】探明环境因子对猕猴桃树液流特征的影响,为科学制定猕猴桃树灌溉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以2023年生长季(4—9月)的6年生猕猴桃树为试材,采用热扩散法对猕猴桃植株液流进行1个生长季的连续测量,结合气象及土壤数据分析环境因素(... 【目的】探明环境因子对猕猴桃树液流特征的影响,为科学制定猕猴桃树灌溉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以2023年生长季(4—9月)的6年生猕猴桃树为试材,采用热扩散法对猕猴桃植株液流进行1个生长季的连续测量,结合气象及土壤数据分析环境因素(气温、降水、辐射、蒸汽压亏缺、土壤湿度和温度等)与猕猴桃植株液流的关系。【结果】生长季猕猴桃树干平均液流速率为43.607~355.775 g/h,液流日累积量7月>6月>8月>9月>5月>4月。不同月份猕猴桃树液流特征存在相似性,0:00—24:00呈低-高-低变化趋势。不同天气条件下小时尺度果树液流速率规律相同,但树干液流速率峰值存在差异,表现为晴天>阴天>雨天,且晴天、阴天和雨天条件下树干液流速率与太阳净辐射强度(Rn)、水汽压亏缺(VPD)、20 cm土壤温度(T)均呈正相关关系,与空气相对湿度(H)均呈负相关关系。晴天、阴天、雨天树干液流速率与4个环境因子的多元回归拟合方程分别为F=4894.222+8.078e^(-5)Rn+284.579VPD-256.581T+10.019H(R^(2)=0.866)、F=-5220.102+3.410e^(-5)Rn+288.798VPD+181.098T+9.861H(R^(2)=0.855)、F=-2345.668+9.976e^(-6)Rn-4.915VPD+103.162T-0.482H(R^(2)=0.568)。【结论】猕猴桃树耗水量在不同月份、不同天气条件下存在明显差异,7月、8月晴天猕猴桃树干日蒸腾量最大,可适当蓄水、增加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液流速率 太阳净辐射强度 水汽压亏缺 土壤温度 空气相对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