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8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肉质类型桃果实贮藏期间品质指标与淀粉酶活性的变化
1
作者 寇单单 李东东 +3 位作者 曹洪波 王朋飞 张学英 陈海江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96,共7页
本试验以软溶质桃‘霞晖5号’、硬溶质桃‘保佳红’和硬质桃‘保佳俊’为试材,研究其在25℃恒温贮藏过程中果实失重率、硬度、呼吸强度和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及淀粉酶(AMS)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贮藏6 d时,‘霞晖5号... 本试验以软溶质桃‘霞晖5号’、硬溶质桃‘保佳红’和硬质桃‘保佳俊’为试材,研究其在25℃恒温贮藏过程中果实失重率、硬度、呼吸强度和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及淀粉酶(AMS)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贮藏6 d时,‘霞晖5号’果实失重率、硬度、呼吸强度和TSS、蔗糖、葡萄糖、淀粉含量及AMS活性均与‘保佳红’和‘保佳俊’呈现显著差异,且‘霞晖5号’在贮藏2 d时出现呼吸高峰[153.76 mg/(kg·h)],贮藏期较短;‘保佳红’果实失重率和呼吸强度显著低于‘霞晖5号’和‘保佳俊’;‘保佳俊’果实硬度与淀粉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2个品种。三种类型桃果实的AMS活性均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肉质类型桃果实失重率与淀粉含量呈负相关,硬度和淀粉含量呈正相关,其中‘保佳俊’和‘保佳红’果实硬度与其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总体而言,‘保佳红’的贮藏品质优于‘霞晖5号’和‘保佳俊’,亦表明淀粉降解影响果实的贮藏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实肉质类型 贮藏品质 淀粉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芒刺静电场对萌发大豆种子及其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孙迎春 张翔宇 +2 位作者 田尚一 刘辉 王德利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8-90,共3页
研究了高压芒刺静电场(High voltage prick positive electrostatic field,PESF)对萌发大豆淀粉酶活性(Amylase activity)及发芽势、发芽率、芽长和芽干重的影响.采用不同强度的正高压芒刺静电场作用于萌发过程中的大豆种子,在种子萌发... 研究了高压芒刺静电场(High voltage prick positive electrostatic field,PESF)对萌发大豆淀粉酶活性(Amylase activity)及发芽势、发芽率、芽长和芽干重的影响.采用不同强度的正高压芒刺静电场作用于萌发过程中的大豆种子,在种子萌发的第2天和第3天分别测量其发芽数和芽长,烘干后称量芽干重,计算了其发芽势及发芽率,并用比色法测定了淀粉酶活力.结果表明:2 kV处理时芽干重、芽长、发芽势、发芽率最高;4 kV处理萌发过程中大豆种子(α+β)-淀粉酶活性最大;而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分别在2 kV处理和4 kV处理时活性最大.因此,一定强度处理的正高压芒刺静电场对大豆的萌发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芒刺静电场 发芽势 发芽率 芽长 α淀粉酶活性 β淀粉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消化器官指数与消化道中淀粉酶活性的研究
3
作者 付家敏 单欢欢 +2 位作者 邹笑 付少萌 王琤韡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24年第2期24-26,共3页
本试验旨在测定家兔消化器官发育程度与消化道中淀粉酶在不同部位的活性变化规律。采用相应试剂盒对家兔消化道各部位的淀粉酶活性进行了测定,以及常规体外测定了家兔消化器官的相对质量。结果表明,家兔消化器官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盲肠... 本试验旨在测定家兔消化器官发育程度与消化道中淀粉酶在不同部位的活性变化规律。采用相应试剂盒对家兔消化道各部位的淀粉酶活性进行了测定,以及常规体外测定了家兔消化器官的相对质量。结果表明,家兔消化器官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盲肠>胃>回肠>结肠>空肠>直肠>十二指肠;淀粉酶的活性从胃开始逐渐增强,在回肠处最强,之后急剧下降。说明淀粉酶在消化道不同部位的活性存在差异,小肠是饲料消化吸收的重要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 食糜 淀粉酶活性 消化器官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插枝牛顺气穴对唾液和血清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史福胜 莫重辉 +1 位作者 祁焕辉 王浩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1年第5期6-8,共3页
用插枝法插枝牛顺气穴后 ,测定了唾液和血清淀粉酶活性的变化。结果 :唾液淀粉酶活性显著升高 (P<0 .0 1) ,且在插枝后 30 min达到最高值 ;血清淀粉酶活性在插枝后 15~ 4 5 min时也升高。
关键词 插枝 顺气穴 淀粉酶活性 唾液淀粉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胁迫对不同水稻品种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2
5
作者 何俊瑜 任艳芳 +1 位作者 朱诚 蒋德安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9-404,共6页
以镉耐性不同的两个水稻品种秀水110(耐镉型)和秀水11(镉敏感型)的种子为材料,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水稻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淀粉酶活性对Cd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在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和胚芽对Cd要比种子本身敏感,而胚根较胚... 以镉耐性不同的两个水稻品种秀水110(耐镉型)和秀水11(镉敏感型)的种子为材料,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水稻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淀粉酶活性对Cd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在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和胚芽对Cd要比种子本身敏感,而胚根较胚芽更敏感。Cd胁迫能显著影响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淀粉酶活性,其中对秀水11的影响更明显;在高于5μmol/LCd浓度下,秀水11植株内的Cd含量明显高于秀水110,造成后者根尖有丝分裂指数和淀粉酶活性明显降低,受到的毒害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萌发 根长 有丝分裂指数 淀粉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营养对烤烟叶片淀粉积累及SPS、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9
6
作者 邓云龙 孔光辉 +2 位作者 武锦坤 卢秀萍 崔国明 《烟草科技》 EI CAS 2001年第11期34-37,共4页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烤烟红花大金元 (HD)和K 32 6叶片淀粉积累动态 ,分析比较了不同施氮量和氮素形态对叶片淀粉含量和蔗糖磷酸酯合成酶 (SPS)、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烟株生长进入成熟期后 ,叶片开始快速积累淀粉 ,接近成熟时达到最高 ;...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烤烟红花大金元 (HD)和K 32 6叶片淀粉积累动态 ,分析比较了不同施氮量和氮素形态对叶片淀粉含量和蔗糖磷酸酯合成酶 (SPS)、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烟株生长进入成熟期后 ,叶片开始快速积累淀粉 ,接近成熟时达到最高 ;中部叶片淀粉含量HD为 4 0 %左右、K 32 6为 2 5 %左右。成熟期叶片淀粉含量、SPS活性与施氮量呈负相关 ,HD淀粉酶活性随施氮量增加呈下降趋势 ,K32 6淀粉酶活性与施氮量的关系在刚封顶后为负相关 ,叶片接近成熟时为正相关。施氮不足或过量会增加原烟淀粉含量。氮素形态对HD淀粉代谢的影响不如K 32 6明显 ;在N -NH+ 4 ∶N -NO- 3 为 1∶1时 ,K 32 6淀粉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淀粉积累动态 SPS 淀粉酶活性 叶片 氮素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胁迫对水稻萌发种子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8
7
作者 葛才林 杨小勇 +4 位作者 孙锦荷 王泽港 罗时石 马飞 龚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7-52,共6页
应用酶活性测定和聚丙烯酰胺浓度梯度凝胶电泳技术 ,研究了 3种不同浓度的重金属胁迫对不同类型水稻萌发种子中α,β-淀粉酶同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1) 0 .0 5 m mol/ L的 Cu2 + ,Cd2 + ,Hg2 + 胁迫使水稻萌发种子中α-淀粉酶活... 应用酶活性测定和聚丙烯酰胺浓度梯度凝胶电泳技术 ,研究了 3种不同浓度的重金属胁迫对不同类型水稻萌发种子中α,β-淀粉酶同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1) 0 .0 5 m mol/ L的 Cu2 + ,Cd2 + ,Hg2 + 胁迫使水稻萌发种子中α-淀粉酶活性有所增高 ,而 >0 .0 5 m mol/ L的 Cu2 + ,Cd2 + ,Hg2 + 胁迫则导致水稻各品种萌发种子中β-淀粉酶活性显著降低。 (2 ) Cu2 + ,Cd2 + ,Hg2 + 胁迫使武育粳萌发种子中β-淀粉酶活性随重金属浓度的增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并显著抑制 (尤其是 Hg2 + )扬稻 6号和汕优 818的β-淀粉酶活性。 (3) 0 .0 5 m mol/ L的 Cu2 + ,Cd2 + ,Hg2 +胁迫能明显诱导新的淀粉酶同功酶的产生 ,>0 .0 5 mm ol/ L 的 Cu2 + ,Cd2 + ,Hg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胁迫 水稻 淀粉酶活性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烘烤工艺对烟叶淀粉含量及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7
8
作者 张潇骏 王万能 +4 位作者 谭兰兰 吕婧 黄正斌 戴亚 许安定 《烟草科技》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7-60,79,共5页
为降低初烤烟叶中淀粉的含量(质量分数,下同),以现行工艺为对照(CK),采用低温高湿延时(W)、外加纤维素酶烘烤(M)和高温诱导酶预激活烘烤工艺(BK)进行了对比试验,用碘显色法测定淀粉含量,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测定淀粉酶活性。... 为降低初烤烟叶中淀粉的含量(质量分数,下同),以现行工艺为对照(CK),采用低温高湿延时(W)、外加纤维素酶烘烤(M)和高温诱导酶预激活烘烤工艺(BK)进行了对比试验,用碘显色法测定淀粉含量,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测定淀粉酶活性。结果表明:1烘烤后,CK,W,M,BK 4种烘烤工艺烤烟烟叶中淀粉的含量分别为6.54%,6.06%,5.08%和3.13%。2鲜烟叶淀粉酶活性为0.25 U,CK工艺中,烘烤3 h后淀粉酶活性为0.31 U;在BK工艺中,高温预处理后淀粉酶活性为0.49 U,全程呈双峰型。高温诱导酶预激活烘烤工艺可为降低烟叶淀粉含量和提高烟叶品质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淀粉 烘烤工艺 淀粉酶活性 高温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合鳞茎发育过程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及淀粉酶活性变化 被引量:52
9
作者 孙红梅 李天来 李云飞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9-63,共5页
以兰州百合和亚洲系“精粹”百合为试材 ,探讨了鳞茎发育过程中不同部位淀粉、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母鳞茎作为百合萌发阶段的代谢源 ,其外部鳞片是代谢更为活跃的部位。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同时增加是百合新鳞茎... 以兰州百合和亚洲系“精粹”百合为试材 ,探讨了鳞茎发育过程中不同部位淀粉、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母鳞茎作为百合萌发阶段的代谢源 ,其外部鳞片是代谢更为活跃的部位。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同时增加是百合新鳞茎开始膨大的标志。蔗糖是百合鳞茎中可溶性糖的主要形态 ,还原糖的变化体现了碳水化合物的供应及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鳞茎发育 碳水化合物含量 淀粉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叶一枝花种子萌发不同阶段贮藏物质及淀粉酶活性变化 被引量:17
10
作者 苏海兰 周先治 +5 位作者 李希 陈敏健 卓景泰 唐建阳 肖凤友 齐诚龙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45-1149,共5页
探讨七叶一枝花种子萌发不同阶段内含物质及淀粉酶活性变化规律,为七叶一枝花种子休眠解除和提高成苗率提供科学依据。以不同萌发阶段七叶一枝花种子为研究材料,采用显微镜观察、生理生化和质谱测定方法,研究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α... 探讨七叶一枝花种子萌发不同阶段内含物质及淀粉酶活性变化规律,为七叶一枝花种子休眠解除和提高成苗率提供科学依据。以不同萌发阶段七叶一枝花种子为研究材料,采用显微镜观察、生理生化和质谱测定方法,研究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α-淀粉酶活性、β-淀粉酶活性、总淀粉酶活性差异。结果表明,种子生理休眠解除后,淀粉酶被激活、淀粉被水解,淀粉酶活性不断下降,种子内贮存的淀粉、可溶性糖含量也逐渐减少,α-淀粉酶活性对七叶一枝花种子休眠解除及随后的发芽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一枝花 萌发阶段 淀粉 可溶性糖 淀粉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术内酯Ⅰ及白术内酯Ⅲ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11
作者 郝延军 桑育黎 +2 位作者 李宝林 王勒 贾天柱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617-1618,共2页
目的通过研究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Ⅲ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来探讨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Ⅲ是否是白术健脾的有效成分。方法采用红色染色淀粉法测定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Ⅲ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白术内酯Ⅰ具有增强淀粉酶活性的作用。结... 目的通过研究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Ⅲ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来探讨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Ⅲ是否是白术健脾的有效成分。方法采用红色染色淀粉法测定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Ⅲ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白术内酯Ⅰ具有增强淀粉酶活性的作用。结论白术内酯Ⅰ可以作为白术健脾运脾的有效成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内酯Ⅰ 白术内酯Ⅲ 脾虚 唾液淀粉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龙茶加工中淀粉酶活性与相关生化成分变化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王若仲 杨伟丽 +1 位作者 禹利君 史云峰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3-86,共4页
关键词 乌龙茶 加工 淀粉酶活性 相关生化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麦β-葡聚糖对小肠蠕动及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汪海波 刘大川 +2 位作者 汪海婴 崔邦梓 谢笔钧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8-151,共4页
目的:观察燕麦β-葡聚糖(Oglu)对小肠蠕动能力及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昆明种雄性小鼠进行小肠推进实验、用SD大鼠进行小肠平滑肌收缩实验(体内和体外给药)、体外模拟β-葡聚糖对淀粉酶酶解作用抑制能力实验。结果:灌喂Oglu后,食... 目的:观察燕麦β-葡聚糖(Oglu)对小肠蠕动能力及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昆明种雄性小鼠进行小肠推进实验、用SD大鼠进行小肠平滑肌收缩实验(体内和体外给药)、体外模拟β-葡聚糖对淀粉酶酶解作用抑制能力实验。结果:灌喂Oglu后,食物在实验动物小肠体内的推进速度明显提高(P<0.01),小肠平滑肌蠕动的频率和幅度也显著增强。同时体外实验表明Oglu对淀粉酶的酶水解作用有一定抑制能力。结论:Oglu可通过抑制体内酶水解能力、增加小肠平滑肌蠕动的频率和幅度提高食物在小肠内的推进速度,使机体糖吸收能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Β-葡聚糖 小肠蠕动能力 淀粉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酶活性测定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47
14
作者 李雯 邵远志 陈维信 《植物生理学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55-656,共2页
以香蕉果实为试材,对常规的淀粉酶活性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改进,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 淀粉酶活性 测定方法 改进 香蕉果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草稻中胚轴伸长动态及其与籽粒淀粉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10
15
作者 马殿荣 孔德秀 +6 位作者 刘晓亮 高齐 丁国华 赵明辉 唐亮 徐正进 陈温福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7-102,共6页
采用恒温培养箱,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观察杂草稻中胚轴伸长的动态过程,分析杂草稻中胚轴伸长过程中籽粒淀粉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黑暗条件下发芽后1d到3d,杂草稻中胚轴伸长非常慢,发芽后4d到5d中胚轴... 采用恒温培养箱,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观察杂草稻中胚轴伸长的动态过程,分析杂草稻中胚轴伸长过程中籽粒淀粉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黑暗条件下发芽后1d到3d,杂草稻中胚轴伸长非常慢,发芽后4d到5d中胚轴伸长加快,发芽后7天中胚轴伸长逐渐停止,其最终长度显著长于辽粳294。杂草稻发芽过程中,籽粒α-淀粉酶活性、β-淀粉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逐渐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含量与α-淀粉酶活性、β-淀粉酶活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中胚轴伸长长度与籽粒α-淀粉酶活性、β-淀粉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也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杂草稻发芽初期淀粉酶活性增强,促进了籽粒中淀粉水解为可溶性糖,为中胚轴伸长生长提供了物质和能量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稻 中胚轴 淀粉酶活性 可溶性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发酵对纤维素酶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3
16
作者 司美茹 薛泉宏 蔡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9-74,共6页
采用混合培养法 ,研究了假丝酵母对黑曲霉和烟曲霉固态发酵中纤维素酶及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1接入少量假丝酵母混合培养 ,可明显提高黑曲霉和烟曲霉纤维素酶系中滤纸酶、羧甲基纤维素酶、微晶纤维素酶及淀粉酶的活性。混合培养... 采用混合培养法 ,研究了假丝酵母对黑曲霉和烟曲霉固态发酵中纤维素酶及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1接入少量假丝酵母混合培养 ,可明显提高黑曲霉和烟曲霉纤维素酶系中滤纸酶、羧甲基纤维素酶、微晶纤维素酶及淀粉酶的活性。混合培养时 ,黑曲霉发酵产物中上述 4种酶的峰值酶活较黑曲霉单独培养时分别提高 36 .1% ,11.1% ,16 .2 %及 4 1.8% ;烟曲霉分别提高 2 4 .9% ,5 2 .8% ,4 0 .8%及 16 3.5 %。 2混合培养时 ,在黑曲霉和烟曲霉中 ,除黑曲霉的滤纸酶和淀粉酶外 ,其余纤维素酶和淀粉酶的产酶高峰期较单纯培养提前 2 4 h出现 ,接入酵母菌加快了发酵进程 ,使发酵周期缩短。 3接入酵母菌后 ,黑曲霉和烟曲霉固态发酵产物中细胞外可溶性蛋白质峰值含量 ,较无酵母菌接入时分别提高 34.8%和 4 1% ;且细胞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变化趋势与纤维素酶及淀粉酶的活性变化趋势吻合 ,揭示了混合培养时纤维素酶及淀粉酶活性提高是酶蛋白合成与分泌量增加的结果。 4酵母菌利用了固态发酵中水解形成的纤维二糖等小分子还原糖 ,解除了纤维二糖对纤维素酶和淀粉酶合成的反馈阻遏 ,提高了发酵产物的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发酵 纤维素酶 淀粉酶活性 假丝酵母 烟曲霉 黑曲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326和红花大金元在烘烤过程中烟叶淀粉含量和淀粉酶活性变化规律 被引量:15
17
作者 丁金玲 杨焕文 +1 位作者 梁旭清 耿宗泽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82-384,共3页
通过对K326和红花大金元(HD)的中部烟叶在烘烤过程中的α-淀粉酶活性、β-淀粉酶活性和淀粉含量的变化规律的研究表明:烘烤过程中烟叶的α-淀粉酶活性有3个高峰值,β-淀粉酶活性有两个高峰值。淀粉含量在烘烤开始后迅速下降,HD淀粉含量... 通过对K326和红花大金元(HD)的中部烟叶在烘烤过程中的α-淀粉酶活性、β-淀粉酶活性和淀粉含量的变化规律的研究表明:烘烤过程中烟叶的α-淀粉酶活性有3个高峰值,β-淀粉酶活性有两个高峰值。淀粉含量在烘烤开始后迅速下降,HD淀粉含量平均值从39 2%下降到9 71%,K326平均值从25 32%下降到7 03%,48h后略有回升(回升约3%),84h后又继续下降至最低点(HD降至7 33%,K326降至6 4%).K326和HD的淀粉含量变化规律基本上相同。在烘烤开始到36h,HD的淀粉含量与β-淀粉酶活性有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0 969(r0 05=0 95);K326淀粉酶活性和淀粉含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烘烤过程 烟叶淀粉含量 淀粉酶活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糖对α-淀粉酶活性抑制作用及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影响研究 被引量:34
18
作者 何学斌 薛存宽 +1 位作者 魏守蓉 蒋鹏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1期1284-1286,共3页
目的探索茶多糖的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茶多糖,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观察茶多糖在体外对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及其对正常大鼠和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大鼠模型血糖的影响。结果体外实验显示,茶多糖对α... 目的探索茶多糖的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茶多糖,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观察茶多糖在体外对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及其对正常大鼠和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大鼠模型血糖的影响。结果体外实验显示,茶多糖对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相当于阳性对照药阿卡波糖抑制作用(抑制率70.9%)的50%;动物实验显示,治疗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明显低于糖尿病模型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给予茶多糖大鼠的餐后2 h血糖明显低于糖尿病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给予茶多糖大鼠的血糖水平与糖尿病模型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茶多糖可降低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其降血糖机制可能与其抑制α-淀粉酶活性,从而延缓碳水化合物在小肠的吸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糖 Α-淀粉酶活性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穗发芽与籽粒内可溶性糖和α-淀粉酶活性的品种差异 被引量:11
19
作者 任江萍 陈焕丽 +4 位作者 王振云 尹钧 李永春 牛洪斌 宋晓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2-25,共4页
为了探索不同小麦品种潜在穗发芽能力存在的差异,分别对豫麦34、豫麦18、豫麦70和豫麦49等4个河南主栽小麦品种在籽粒发育后期的潜在发芽势、可溶性糖含量和α-淀粉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①所有品种在开花20d后均有一定的发芽... 为了探索不同小麦品种潜在穗发芽能力存在的差异,分别对豫麦34、豫麦18、豫麦70和豫麦49等4个河南主栽小麦品种在籽粒发育后期的潜在发芽势、可溶性糖含量和α-淀粉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①所有品种在开花20d后均有一定的发芽能力,其中豫麦34潜在发芽能力明显高于其他几个参试品种;②豫麦34籽粒可溶性糖含量相对较高,而豫麦18最低,且4个品种在花后20d的可溶性糖含量都略有升高的趋势,而在花后25~30d又开始下降;③α-淀粉酶活性与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规律在整个籽粒发育过程中大体呈一致趋势;④穗发芽率与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及α-淀粉酶活性呈正相关关系,豫麦34和豫麦49的籽粒可溶性糖含量与α-淀粉酶活性达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小麦穗发芽现象与籽粒内较长时间维持高的可溶性糖的含量和α-淀粉酶活性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穗发芽 可溶性糖 Α-淀粉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粒灸对脾虚泄泻患者唾液淀粉酶活性及血浆中分子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余华 郑闵琴 +2 位作者 王文莉 黄迪君 孙燕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脾虚 泄泻 麦粒灸 唾液 淀粉酶活性 分子物质含量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