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酸钠抑制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杀瘤活性的研究
1
作者 阳欣科 于成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393-396,共4页
目的:探讨低浓度丁酸钠(sodiumbutyrate)对人结肠腺癌细胞SW1116表面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癌胚抗原(CEA)表达的影响及其对淋巴因子激活杀伤(LAK)细胞杀伤活性的改变。方法: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经不同浓度丁酸钠处理4天后SW1116在... 目的:探讨低浓度丁酸钠(sodiumbutyrate)对人结肠腺癌细胞SW1116表面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癌胚抗原(CEA)表达的影响及其对淋巴因子激活杀伤(LAK)细胞杀伤活性的改变。方法: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经不同浓度丁酸钠处理4天后SW1116在不同效/靶比下对LAK细胞杀伤敏感性的改变,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法定量和定性检测丁酸钠对ICAM1和CEA表达的影响。结果:MTT显示,经0.5、1和2mmol/L丁酸钠处理后,细胞对LAK细胞杀伤敏感性从74.6%下降至15.9%(效/靶为20),且在一定程度上有浓度依赖性,当效/靶为10时亦呈类似变化,与之对应的ICAM1阳性细胞数从92.2%下降至7.6%,而CEA阳性细胞数从1.2%上升至16.6%,荧光显微镜下与流式细胞术的改变相一致。结论:丁酸钠减弱LAK细胞对人结肠癌细胞SW1116的杀伤,这种作用可能与其降低ICAM1同时增加CEA的表达,从而改变效/靶细胞的结合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钠 结肠癌 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 细胞间黏附分子1 癌胚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的临床应用
2
作者 张惠宜 曾宪平 《新医学》 1994年第2期104-106,共3页
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的临床应用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科张惠宜,曾宪平目前,肿瘤的生物治疗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细胞因子过继治疗:临床应用的主要有白细胞介素、干扰素(IFN)、克隆刺激因子及肿瘤坏死因子(TN-F)... 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的临床应用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科张惠宜,曾宪平目前,肿瘤的生物治疗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细胞因子过继治疗:临床应用的主要有白细胞介素、干扰素(IFN)、克隆刺激因子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等。②肿瘤杀伤细胞过继治疗:自然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因子 杀伤细胞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附性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对肺癌治疗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朱燕华 沈丽英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03-304,共2页
为探索高效的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LAK细胞)的过继免疫疗法,作者参考国外经验.分离培养出一种粘附性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A-LAK细胞),观察其体外,体内的抗瘤作用,并与普通LAK细胞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淋巴因子激活 杀伤细胞 LAK细胞 治疗 肺癌 实验研究 过继免疫疗法 粘附性 高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核酸封闭H-2K^d基因对鼠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单宁宁 邹雄 +4 位作者 杨晓静 张义 庄学伟 王洪春 秦绪珍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27-329,共3页
目的 观察反义寡核苷酸封闭鼠淋巴细胞H-2Kd基因后,对其表达的影响及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LAK)的活性改变,探讨淋巴细胞Ⅰ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Ⅰ)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方法 将人工合成的H-2Kd起始区反义寡核苷酸作用于小鼠脾LAK... 目的 观察反义寡核苷酸封闭鼠淋巴细胞H-2Kd基因后,对其表达的影响及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LAK)的活性改变,探讨淋巴细胞Ⅰ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Ⅰ)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方法 将人工合成的H-2Kd起始区反义寡核苷酸作用于小鼠脾LAK,流式细胞仪检测作用前后H-2Kd的表达率。噻唑蓝法检测H-2Kd表达降低的LAK对肿瘤杀伤活性。结果 反义寡核苷酸(15μmoL/l)组H-2Kd蛋白的表达率由90.1%±4.4%下降至79.8%±2.5%(P<0.01),H-2Kd降低的LAK杀伤活性明显降低,对K562的杀伤活性由82.3%±3.1%降到60.2%±6.7%(P<0.01),对H22细胞株的杀伤活性由67.4%±2.8%降到53.2%±8.1%(P<0.01)。结论 反义寡核苷酸能够抑制小鼠LAK表面H-2Kd的表达,但不影响LAK增殖活性,因而可导致鼠LAK对同种及异种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核酸 H-2K^d基因 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 活性 肿瘤免疫
原文传递
激活骨髓和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生物活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子玲 王畅 +1 位作者 王冠军 谭业辉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04-506,共3页
目的 :证实激活骨髓 (Activated bone marrow,ABM)具有与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 (LAK)细胞不同的生物学效应。方法 :应用重组白细胞介素 - 2 (r IL - 2 )、抗 CD3 单抗体外激活骨髓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以 MTT比色分析法测定 ABM、L AK细... 目的 :证实激活骨髓 (Activated bone marrow,ABM)具有与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 (LAK)细胞不同的生物学效应。方法 :应用重组白细胞介素 - 2 (r IL - 2 )、抗 CD3 单抗体外激活骨髓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以 MTT比色分析法测定 ABM、L AK细胞的杀伤活性 ,采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法进行粒 -巨噬细胞系祖细胞 (CFU- GM)、红系祖细胞 (BFU- E)培养。结果 :r IL- 2 +抗 CD3 单抗激活的 ABM组杀伤活性最强 (6 5 .8± 9.2 ) % ,r IL - 2激活的 ABM组次之为 (5 6 .3± 7.9) % ,活性强于相同条件下的 L AK组 ,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P<0 .0 1)。增殖倍数与相同条件下的 LAK细胞相比差异亦具有显著性。体外激活 3~ 5 d的 ABM与同期培养的未激活的骨髓细胞相比 BFU- E、CFU- GM形成率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LAK细胞则不具有造血祖细胞活性。结论 :ABM的杀伤活性和增殖效应明显强于 L AK细胞 ,且能保持造血祖细胞活性 ,抗 CD3 单抗能够促进 r IL - 2诱导的 ABM抗肿瘤活性和增殖效应 ,不损伤造血祖细胞活性 ,是优于 LAK细胞的过继免疫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活骨髓 LAK细胞 杀伤活性 造血祖细胞活性 肿瘤 免疫治疗 淋巴因子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血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沂峰 江森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78-81,共4页
本研究用脐血淋巴细胞诱导产生淋巴因子激活杀伤(LAK)细胞,并且比较脐血LAK细胞与正常成人和妇科肿瘤患者外周血LAK细胞的杀伤活性;利用单克隆抗体研究脐血LAK细胞表面抗原变化以及在电镜下观察LAK细胞杀伤靶细胞时... 本研究用脐血淋巴细胞诱导产生淋巴因子激活杀伤(LAK)细胞,并且比较脐血LAK细胞与正常成人和妇科肿瘤患者外周血LAK细胞的杀伤活性;利用单克隆抗体研究脐血LAK细胞表面抗原变化以及在电镜下观察LAK细胞杀伤靶细胞时的形态学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脐血可诱导出LAK细胞,脐血LAK细胞能明显杀伤传代的肿瘤细胞系,包括对自然杀伤细胞(NK)敏感的K_(562)细胞和对NK抵抗的Raji细胞;(2)脐血LAK细胞活性显著高于妇科肿瘤患者外周血LAK细胞活性,但与成人外周血LAK细胞无明显差异;(3)脐血LAK细胞的OKT抗原为T3 ̄+和T8 ̄+,与其他来源的人LAK细胞相似;(4)脐血LAK细胞与Raji细胞共育一定时间后,在光镜下可见两者形成不典型的玫瑰花状结合物,在透射电镜下,脐血LAK细胞伸出突起,主动与靶细胞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因子 杀伤细胞 胎血 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脐血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杀瘤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何跃东 潘小玲 +1 位作者 刘珊玲 彭芝兰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91-493,共3页
目的研究脐血来源的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用于过继免疫治疗的可行性。方法从脐血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用IL-2刺激扩增;用FCM检测表型变化,MTT比色法检测其对SKOV6及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并与用同样方法所得外周血来源的淋巴因子激活的... 目的研究脐血来源的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用于过继免疫治疗的可行性。方法从脐血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用IL-2刺激扩增;用FCM检测表型变化,MTT比色法检测其对SKOV6及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并与用同样方法所得外周血来源的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相对照。结果脐血来源的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有明显的抑瘤作用。结论脐血可作为过继免疫治疗中效应细胞来源用于癌症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杀伤细胞/淋巴因子激活 过继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血来源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对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治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何跃东 彭芝兰 +2 位作者 刘珊玲 王和 潘小玲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10-812,共3页
目的研究脐血来源的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用于卵巢癌的过继免疫治疗的可行性。方法用脐血来源的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对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进行治疗,并与外周血来源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相对照。结果脐血来源的淋巴因子激活的杀... 目的研究脐血来源的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用于卵巢癌的过继免疫治疗的可行性。方法用脐血来源的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对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进行治疗,并与外周血来源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相对照。结果脐血来源的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有明显的抑瘤作用,治疗23 d裸鼠瘤体体积为6.0 mm3,治疗后瘤体质量为(0.674±0.45)g,无明显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结论脐血可作为过继免疫治疗中效应细胞来源用于卵巢癌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 卵巢癌 过继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IL-4和IL-7体外诱导人外周血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效应的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江滨 王育珊 杨贵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9,共4页
比较了淋巴因子IL-2、IL-4和IL-7在体外诱导健康人外周血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 (LAK)细胞活性的效应。结果表明,IL-7可单独,亦可与IL-2、IL-4协同诱导LAK细胞,而且IL-7 诱导LAK细胞的效应不被... 比较了淋巴因子IL-2、IL-4和IL-7在体外诱导健康人外周血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 (LAK)细胞活性的效应。结果表明,IL-7可单独,亦可与IL-2、IL-4协同诱导LAK细胞,而且IL-7 诱导LAK细胞的效应不被抗IL-2、抗IL-4所抑制。IL-7单独诱导的LAK细胞活性高峰迟于IL- 2或IL-4所诱导的活性高峰,且与增殖反应曲线一致。抗CD8抗体明显抑制IL-7诱导LAK细胞 的效应,而IL-7诱导LAK细胞的效应不能被抗NKH-1所抑制。提示:IL-7 激活LAK细胞的效应 机制不依赖IL-2和IL-4,并很可能成为肿瘤过继治疗中的重要淋巴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K细胞 外周血 淋巴因子激活 细胞介素2 IL-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诱导的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对肺癌细胞系A549的体外杀伤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友臣 史恩祥 丁秀丽 《华北国防医药》 2009年第6期11-12,F0002,共3页
目的:探讨负载肺癌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诱导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LAK)细胞对肺癌细胞A549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rhGM-CSF、rhIL-4、rhTNF-a诱导和肿瘤冻融抗原刺激诱导获得的DC与LAK... 目的:探讨负载肺癌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诱导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LAK)细胞对肺癌细胞A549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rhGM-CSF、rhIL-4、rhTNF-a诱导和肿瘤冻融抗原刺激诱导获得的DC与LAK细胞按1:20比例共培养2d,获得Ag-DC-LAK细胞作效应细胞,分别用Ag-Dc-LAK、DC-LAK、Ag-LAK和LAK对肺癌细胞系A549细胞进行杀伤实验。结果:以30μg/mL蛋白的肿瘤抗原负载的DC其表型CD1a、CD80、CD86、HLA-DR均显著升高(P<0.05),高于单纯细胞因子诱导成熟的DCs表型,由其刺激增殖的LAK细胞对肺癌细胞A549杀伤率为(71±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肿瘤抗原刺激诱导成熟的DC可有效传递抗原,增加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杀伤细胞 淋巴因子激活 肺癌 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K与淋巴因子激活的NK细胞的抗肿瘤作用与杀伤机制研究
11
作者 龚伊红 罗利群 +3 位作者 郭晰 张学全 王丽 董继红 《医学研究杂志》 1997年第5期18-18,共1页
1.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LAK)细胞因其对肿瘤的广谱杀伤作用而受到广泛重视,临床用于晚期肿瘤继承性免疫治疗获得一定疗效。为提高该疗法的疗效,本项目研究了淋巴细胞在用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激活前后,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效应细胞。为... 1.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LAK)细胞因其对肿瘤的广谱杀伤作用而受到广泛重视,临床用于晚期肿瘤继承性免疫治疗获得一定疗效。为提高该疗法的疗效,本项目研究了淋巴细胞在用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激活前后,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效应细胞。为证明采用较纯的效应细胞可提高肿瘤继承性免疫的疗效提供了实验依据。(1)通过研究课题“自然杀伤(NK)细胞抗大鼠实验性肿瘤肺转移疗效的观察”证实,将部分提纯之NK细胞输入大鼠体内,同时注入粗制IL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因子激活 机制研究 效应细胞 肿瘤细胞 继承性免疫治疗 细胞杀伤 抗肿瘤活性 大鼠 细胞介素 抗肿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治疗晚期癌肿
12
作者 宋明志 王仁福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82-183,共2页
用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治疗晚期癌肿宋明志,王仁福上海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医科(200032)采用淋巴因子激活杀伤(LAK)细胞对各种肿瘤患者进行过继性免疫治疗已有报道。目前临床常采用患者自身外周血淋巴细... 用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治疗晚期癌肿宋明志,王仁福上海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医科(200032)采用淋巴因子激活杀伤(LAK)细胞对各种肿瘤患者进行过继性免疫治疗已有报道。目前临床常采用患者自身外周血淋巴细胞(PBL)经IL-2诱导而成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肿 淋巴因子激活 杀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和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与手术、化疗联合应用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31例
13
作者 李绍森 黄源 +4 位作者 卢全书 冯穗生 凌鸿英 李佳荃 陈俊强 《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1994年第2期80-83,共4页
报告白细胞介素Ⅱ(IL-2)和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治疗中晚期肝癌31例,其中15例(A组)联合非典型性肝切除术,16例(B组)联合经股动脉插管化疗。随访7至14个月,A组全部健在,无肿瘤复发及转移,治疗后细胞免疫水平... 报告白细胞介素Ⅱ(IL-2)和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治疗中晚期肝癌31例,其中15例(A组)联合非典型性肝切除术,16例(B组)联合经股动脉插管化疗。随访7至14个月,A组全部健在,无肿瘤复发及转移,治疗后细胞免疫水平明显改善;B组平均生存期>5.84个月,其中10例肿瘤平均直径缩小2~6.2cm,细胞免疫水平有所改善。对免疫治疗以及联合手术、插管化疗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中 淋巴因子激活 化疗 杀伤细胞 IL-2 疫水 原发性肝癌 联合应用 中晚期 细胞免疫
原文传递
锂对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夏凤琴 张阳 +3 位作者 李廷钧 董永兰 冯乐平 任林广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1995年第1期9-10,共2页
1992年Wu等报道了锂可以增强LAK细胞的杀伤活性及基本体内的抗肿瘤增长作用,并提出了锂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免疫调节剂的设想,我们在实验中也证实了Wu的上述结论。为了进一步控讨锂的作用机理,我们又做了某些免疫学参数的检测。本文报道锂... 1992年Wu等报道了锂可以增强LAK细胞的杀伤活性及基本体内的抗肿瘤增长作用,并提出了锂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免疫调节剂的设想,我们在实验中也证实了Wu的上述结论。为了进一步控讨锂的作用机理,我们又做了某些免疫学参数的检测。本文报道锂对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ConA刺激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因子 杀伤细胞 抗肿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隆化人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初探
15
作者 樊薇 贝珍珠 蒋虹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02-303,共2页
自体LAK细胞和rhIL-2联台应用于化疗失败或不能耐受的晚期实体瘤病人,已取得了确切的疗效,但由于取血量大及大剂量应用IL-2的严重副反应,致使其应用受限,治疗中的死亡率高,而克隆化LAK细胞具有增殖力强,体外存活期长和长时间保存... 自体LAK细胞和rhIL-2联台应用于化疗失败或不能耐受的晚期实体瘤病人,已取得了确切的疗效,但由于取血量大及大剂量应用IL-2的严重副反应,致使其应用受限,治疗中的死亡率高,而克隆化LAK细胞具有增殖力强,体外存活期长和长时间保存有效杀瘤活性的特点。我们自1991年开始应用军医科院采用半固体-液体两步法培养的克隆化自体LAK细胞治疗15例晚期肺癌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克隆化 晚期肺癌 淋巴因子激活 自体LAK细胞 杀伤细胞 病人 两步法 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参多糖对人胚、小鼠脾细胞增殖及体外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活性的诱导作用
16
作者 吴敏 张汝学 +1 位作者 田红 李秋瑾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249-251,307-308,共5页
本研究观察了党参多糖对人胚胎及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及体外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简称 LAK 细胞)活性诱导的作用,其在体外可促进有丝分裂素诱导的人胎脾及鼠脾淋巴细胞增殖,作用分别以500μg/ml 及250μg/ml 浓度为最强,也可与白细胞... 本研究观察了党参多糖对人胚胎及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及体外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简称 LAK 细胞)活性诱导的作用,其在体外可促进有丝分裂素诱导的人胎脾及鼠脾淋巴细胞增殖,作用分别以500μg/ml 及250μg/ml 浓度为最强,也可与白细胞介素2(简称 IL-2)协同诱导人胎脾及鼠脾 LAK 活性,作用以1000μg/ml 为佳。结果提示,党参多糖对两种不同来源的脾细胞由丝裂原诱导的体外淋巴细胞转化及 IL-2诱导的 LAK活性均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多糖 人胎脾 鼠脾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活性 淋巴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的快速激活及其临床应用
17
作者 宋岩峰 赵亚南 +2 位作者 李进 戚少然 朱忠勇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32-335,共4页
用人脐血进行淋巴因子激活杀伤(LAK)细胞体外快速激活,证实高浓度白细胞介素Ⅱ(IL-2)短期诱导可诱发明显LAK活性。在一定浓度下诱导1小时,可获与常规法诱导(3~7天)类似的杀伤效应。血清学试验表明,此效应不受自... 用人脐血进行淋巴因子激活杀伤(LAK)细胞体外快速激活,证实高浓度白细胞介素Ⅱ(IL-2)短期诱导可诱发明显LAK活性。在一定浓度下诱导1小时,可获与常规法诱导(3~7天)类似的杀伤效应。血清学试验表明,此效应不受自体血清抑制。以短期诱导和常规诱导的两种LAK细胞,对人卵巢癌裸鼠模型进行治疗,均获明显抑瘤作用。本研究使LAK细胞体外诱导时间缩短,程序简化,费用降低。在此基础上,对快速LAK细胞在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作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因子 杀伤细胞 卵巢肿瘤
原文传递
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输治肿瘤观察与护理
18
作者 李玉珍 郑秀兰 《包头医学》 1995年第4期35-35,共1页
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输治肿瘤观察与护理李玉珍,郑秀兰1临床资料我科于1993年~1994年10月对8例癌症患者给予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输注治疗,年龄从51岁至78岁。其中肝癌3例,肺癌2例,食道癌转... 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输治肿瘤观察与护理李玉珍,郑秀兰1临床资料我科于1993年~1994年10月对8例癌症患者给予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输注治疗,年龄从51岁至78岁。其中肝癌3例,肺癌2例,食道癌转移肺癌1例,胃癌1例,肾癌转移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因子激活 杀伤细胞 肿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对白血病细胞...
19
作者 刘启发 胡盛惠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285-286,共2页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因子 杀伤细胞 CFU-S
原文传递
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对儿童白血病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
20
作者 王军 郑鹏远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06-309,共4页
关键词 激活杀伤细胞 白血病 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