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免疫表型及淋巴样小巨核的研究
1
作者 董敏 王京华 晋青 《黑龙江医学》 2005年第12期889-890,共2页
目的探讨免疫细胞化学法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一组单克隆抗体采用生物素-亲和素桥联碱性磷酸酶酶标法对14例MDS患者和7例正常人进行免疫表型检测。并且对免疫细胞化学法和骨髓普通瑞氏染色在淋巴样小巨核细胞... 目的探讨免疫细胞化学法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一组单克隆抗体采用生物素-亲和素桥联碱性磷酸酶酶标法对14例MDS患者和7例正常人进行免疫表型检测。并且对免疫细胞化学法和骨髓普通瑞氏染色在淋巴样小巨核细胞检出率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法可提高淋巴样小巨核细胞检出率。MDS患者CD 41+淋巴样小巨核细胞表达异常增高,且随RA/RA S向RAEB/RAEB-t进展,表达增高。CD 34和CD 13在RAEB/RAEB-t阶段表达异常增高;CD 33表达较正常人异常增高。随着RA/RAS向RAEB/RAEB-t病情进展,CD 33、CD 13表达逐渐增加;CD 14、CD 41无表达异常。结论免疫细胞化学法具有操作简便快捷,可进行形态学识别等优点,可提高淋巴样小巨核细胞检出率。免疫表型检测可用于MDS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学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免疫表型 淋巴样小巨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检测PAIg与CD41+淋巴样小巨核对ITP及MDS鉴别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曦 王文江 +2 位作者 刘娟 汪辉 王京华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0年第14期2652-2655,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及CD41+淋巴样小巨核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的诊断价值,以及对ITP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研究血小板相关抗体的样本取自两组患者。一组为ITP患者,另一组为MDS患者。在C... 目的:探讨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及CD41+淋巴样小巨核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的诊断价值,以及对ITP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研究血小板相关抗体的样本取自两组患者。一组为ITP患者,另一组为MDS患者。在CD41患者检测中,ITP患者组与MDS患者组进行了比较。ELISA方法用来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的表达,包括PAIgA、PAIgM和PAIgG。CD41阳性淋巴样小巨核的检测采用生物素酶连亲和-碱性磷酸酶标法。抗CD41抗体是单克隆抗体。数据统计分析使用卡方检验。结果: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中,ITP组49例患者的PAIg检出阳性率为81.6%,MDS组9例患者PAIg阳性率为33.3%,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酶联免疫细胞化学检测ITP组和MDS组淋巴样小巨核CD41阳性表达显示,ITP组阳性率为5%(1/20),而MDS组阳性率为58.3%(21/36)。结论: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及CD41+淋巴样小巨核的表达可作为一项有价值的指标帮助诊断和鉴别诊断ITP患者;同时对判断ITP患者的效果及预后,以及提高ITP的诊断率具有重要的价值。并且CD41+淋巴样小巨核可作为ITP与MDS的鉴别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P ELISA PAIG CD41 淋巴样小巨核 酶联免疫细胞化学法
原文传递
骨髓细胞形态检验在难治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王春霞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9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究骨髓细胞形态检验在难治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0月梁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3例贫血患者资料,根据不同的疾病类型,将其分为难治性贫血组(n=41)和巨幼细胞性贫血组(n=42)。收... 目的:探究骨髓细胞形态检验在难治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0月梁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3例贫血患者资料,根据不同的疾病类型,将其分为难治性贫血组(n=41)和巨幼细胞性贫血组(n=42)。收集对比两组骨髓细胞形态检验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骨髓细胞形态检验结果与难治性贫血的关系;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检验骨髓细胞形态检验在难治性贫血中的诊断价值。结果:难治性贫血组粒系病态、淋巴样小巨核、红系病态发生率分别为68.29%、90.24%、51.22%,均高于巨幼细胞性贫血组的21.43%、11.90%、9.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难治性贫血组粒系巨幼变、多样小巨核、红系巨幼变发生率分别为90.24%、85.37%、87.80%,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组的85.71%、80.95%、78.5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髓细胞形态检验结果中粒系病态、淋巴样小巨核、红系病态与难治性贫血有关(P<0.05)。ROC结果显示,粒系病态、淋巴样小巨核、红系病态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4、0.892、0.708,均有一定诊断价值。结论:骨髓细胞形态检验在难治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鉴别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粒系病态、淋巴样小巨核和红系病态与难治性贫血具有相关性,其中淋巴样小巨核在难治性贫血中的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贫血 幼细胞性贫血 骨髓细胞形态 粒系病态 淋巴样小巨核 红系病态 鉴别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免疫表型检测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娟 王京华 +1 位作者 陈曦 关悦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00-602,共3页
目的探讨免疫表型检测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中的生物素-亲和素桥联碱性磷酸酶酶标法(ABC-AP法)对38例初诊的MDS患者、8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及17例正常对照的骨髓片进行免疫表型... 目的探讨免疫表型检测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中的生物素-亲和素桥联碱性磷酸酶酶标法(ABC-AP法)对38例初诊的MDS患者、8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及17例正常对照的骨髓片进行免疫表型检测。结果CD41阳性的淋巴样小巨核细胞在MDS组中较特异出现,且以RCMD组出现率最高;MDS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MNC)早期髓系抗原CD13、CD33表达升高,而T淋巴系抗原CD3表达下降,其主要表现在RAEB和RCMD组,而RA/RAS组不明显;干/祖细胞抗原CD34在MDS组未见明显增加。结论酶标淋巴样小巨核及其他免疫表型检测有助于MDS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淋巴样小巨核 免疫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A与MDS-RA细胞形态学的区别 被引量:2
5
作者 安娜 薛少青 《当代医学》 2009年第21期96-97,共2页
目的为了提高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MDS一RA)和巨幼细胞贫血(MgA)诊断与鉴别水平,对其进行细胞形态学比较。方法对57例MDS-RA与70例MgA患者进行常规骨髓穿刺涂片,进行瑞氏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比较。结果MDS一RA以双核红细... 目的为了提高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MDS一RA)和巨幼细胞贫血(MgA)诊断与鉴别水平,对其进行细胞形态学比较。方法对57例MDS-RA与70例MgA患者进行常规骨髓穿刺涂片,进行瑞氏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比较。结果MDS一RA以双核红细胞及奇数核红细胞、淋巴样小巨核最有特征。MgA骨髓红系呈明显的"核幼质老"改变;粒系以中幼粒以下各阶段细胞巨型改变;未发现淋巴样小巨核细胞。结论淋巴样小巨核细胞是MDS一RA主要特征;MgA骨髓细胞呈"核幼质老",并以红系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形态学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MDS一RA) 淋巴样小巨核 幼细胞贫血(MgA) 幼质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涂片的免疫表型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娟 王东江 王京华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15-416,F0003,共3页
目的 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免疫表型特征,探讨对其早期诊断及分型诊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中的生物素-亲和素桥联碱性磷酸酶酶标法(ABC-AP)对60例初诊的MDS患者、1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及21例正常... 目的 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免疫表型特征,探讨对其早期诊断及分型诊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中的生物素-亲和素桥联碱性磷酸酶酶标法(ABC-AP)对60例初诊的MDS患者、1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及21例正常对照的骨髓单个核细胞(MNC)进行免疫表型检测.结果 CD41阳性的淋巴样小巨核细胞在MDS组中较特异出现,且以难治性细胞减少伴多系异常(RCMD)组出现率最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DS组中的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组CD13、CD33和CD34抗原表达升高,CD3抗原表达下降;RCMD组CD13和CD33抗原表达升高,CD34抗原表达升高不明显,CD3抗原表达下降;难治性贫血/环形铁粒幼细胞性难治性贫血(RA/RAS)组CD13、CD33、CD34、CD3抗原表达均无明显特征性变化.结论 酶标淋巴样小巨核及免疫表型CD3、CD13、CD33、CD34检测有助于MDS的早期诊断及分型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淋巴样小巨核 免疫表型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