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韦氏环伴滤泡辅助T细胞表型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Waldeyer’s ring 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 with T-follicular helper phenotype,wPTCL-TFH)临床病理学、遗传学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1例wPTCL-TFH临床资料,对其病变组织行HE...目的探讨韦氏环伴滤泡辅助T细胞表型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Waldeyer’s ring 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 with T-follicular helper phenotype,wPTCL-TFH)临床病理学、遗传学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1例wPTCL-TFH临床资料,对其病变组织行HE、免疫组化染色、EBER原位杂交及TCR基因重排检测,应用一代测序法检测IDH2 Exon4基因突变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61岁,临床表现为咽痛、消瘦,无其他发热、盗汗等B症状。组织学表现为扁桃体实质内小-中等大淋巴细胞弥漫浸润。免疫表型:肿瘤细胞表达全T细胞标志物及滤泡辅助T细胞标志物:CD10、BCL6和PD-1,弥漫表达CD20,部分表达CD30(约10%);TCR基因单克隆性重排,IDH2基因未见突变。采用R-CHOP方案化疗6个周期,随访7个月,患者无瘤生存。结论wPTCL-TFH异常表达CD20者临床罕见,化疗中加入利妥昔单抗可能对CD20异常表达wPTCL-TFH有效,仍需更多的病例进一步证实。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循环滤泡辅助T细胞(circulating follicular helper T Cells,cTfh)在老年T细胞淋巴瘤病人中的变化特点。方法本研究共纳入T细胞淋巴瘤感染病人、健康对照者以及采用药物治疗的T细胞淋巴瘤病人各55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Tfh细...目的探讨循环滤泡辅助T细胞(circulating follicular helper T Cells,cTfh)在老年T细胞淋巴瘤病人中的变化特点。方法本研究共纳入T细胞淋巴瘤感染病人、健康对照者以及采用药物治疗的T细胞淋巴瘤病人各55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Tfh细胞表面相关分子标志物CD134,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表面相关分子标志物分泌的IL-4、IL-21等相关细胞因子,比较3组结果差异。结果T细胞淋巴瘤感染组外周血CD134比例为(22.30±6.45)%,高于健康对照组[(3.70±2.18)%]以及药物治疗组[(12.90±4.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细胞淋巴瘤感染组血清中IL-21、IL-4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药物治疗组,且药物治疗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cTfh及其分泌的相关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了老年T细胞淋巴瘤病人免疫应答发病机制,并在其中起重要作用。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富于PD-1阳性T细胞的滤泡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的临床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应用HE和免疫组化染色、EBER原位杂交及基因克隆性重排技术检测1例罕见的富于PD-1阳性T细胞的...目的探讨富于PD-1阳性T细胞的滤泡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的临床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应用HE和免疫组化染色、EBER原位杂交及基因克隆性重排技术检测1例罕见的富于PD-1阳性T细胞的滤泡间DLBCL,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见淋巴结内增生的淋巴滤泡散在分布,滤泡间区增宽明显伴多形性细胞浸润,包括异型的中心母细胞和免疫母细胞样大细胞、小淋巴样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组织细胞。免疫表型:滤泡间区异型大细胞CD20、PAX5、MUM1一致强阳性表达,CD3、CD5、CD10、BCL-6、CD30和CD15均阴性,背景小淋巴样细胞多为PD-1阳性的T细胞。此外,EBER原位杂交阴性,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示B细胞单克隆性增生,T细胞受体基因未见单克隆性重排。结论滤泡间DLBCL,特别是伴有PD-1阳性的T细胞背景,其诊断具有挑战性。认识DLBCL这一罕见生长方式很重要,需与包括反应性免疫母细胞增生性疾病、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滤泡间霍奇金淋巴瘤和其它富于PD-1阳性T细胞的大B细胞淋巴瘤等类似病变鉴别。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韦氏环伴滤泡辅助T细胞表型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Waldeyer’s ring 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 with T-follicular helper phenotype,wPTCL-TFH)临床病理学、遗传学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1例wPTCL-TFH临床资料,对其病变组织行HE、免疫组化染色、EBER原位杂交及TCR基因重排检测,应用一代测序法检测IDH2 Exon4基因突变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61岁,临床表现为咽痛、消瘦,无其他发热、盗汗等B症状。组织学表现为扁桃体实质内小-中等大淋巴细胞弥漫浸润。免疫表型:肿瘤细胞表达全T细胞标志物及滤泡辅助T细胞标志物:CD10、BCL6和PD-1,弥漫表达CD20,部分表达CD30(约10%);TCR基因单克隆性重排,IDH2基因未见突变。采用R-CHOP方案化疗6个周期,随访7个月,患者无瘤生存。结论wPTCL-TFH异常表达CD20者临床罕见,化疗中加入利妥昔单抗可能对CD20异常表达wPTCL-TFH有效,仍需更多的病例进一步证实。
文摘目的探讨循环滤泡辅助T细胞(circulating follicular helper T Cells,cTfh)在老年T细胞淋巴瘤病人中的变化特点。方法本研究共纳入T细胞淋巴瘤感染病人、健康对照者以及采用药物治疗的T细胞淋巴瘤病人各55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Tfh细胞表面相关分子标志物CD134,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表面相关分子标志物分泌的IL-4、IL-21等相关细胞因子,比较3组结果差异。结果T细胞淋巴瘤感染组外周血CD134比例为(22.30±6.45)%,高于健康对照组[(3.70±2.18)%]以及药物治疗组[(12.90±4.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细胞淋巴瘤感染组血清中IL-21、IL-4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药物治疗组,且药物治疗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cTfh及其分泌的相关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了老年T细胞淋巴瘤病人免疫应答发病机制,并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文摘目的探讨富于PD-1阳性T细胞的滤泡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的临床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应用HE和免疫组化染色、EBER原位杂交及基因克隆性重排技术检测1例罕见的富于PD-1阳性T细胞的滤泡间DLBCL,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见淋巴结内增生的淋巴滤泡散在分布,滤泡间区增宽明显伴多形性细胞浸润,包括异型的中心母细胞和免疫母细胞样大细胞、小淋巴样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组织细胞。免疫表型:滤泡间区异型大细胞CD20、PAX5、MUM1一致强阳性表达,CD3、CD5、CD10、BCL-6、CD30和CD15均阴性,背景小淋巴样细胞多为PD-1阳性的T细胞。此外,EBER原位杂交阴性,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示B细胞单克隆性增生,T细胞受体基因未见单克隆性重排。结论滤泡间DLBCL,特别是伴有PD-1阳性的T细胞背景,其诊断具有挑战性。认识DLBCL这一罕见生长方式很重要,需与包括反应性免疫母细胞增生性疾病、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滤泡间霍奇金淋巴瘤和其它富于PD-1阳性T细胞的大B细胞淋巴瘤等类似病变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