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00篇文章
< 1 2 1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刻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支撑作用
1
作者 吴斌 《人大研究》 2025年第2期1-1,共1页
合法性是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首要特征和本质属性,是指国家权力和社会秩序被广大人民自觉认可和服从的性质和状态,反映的是人民群众对国家权力、基本制度具有较强的信任感和较高的认同度。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合法性,首先关系国家权... 合法性是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首要特征和本质属性,是指国家权力和社会秩序被广大人民自觉认可和服从的性质和状态,反映的是人民群众对国家权力、基本制度具有较强的信任感和较高的认同度。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合法性,首先关系国家权力的合法性。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这是国家权力合法性的唯一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使国家权力 国家治理体系 人民代表大会 民主选举 深刻认识 社会秩序 权力合法性 首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结经验 一脉相承 深刻认识“八个坚持”的历史意义
2
作者 张成刚 《中国就业》 2024年第9期6-8,共3页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7日下午就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进行第十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新时代就业工作规律的认识,积累了许多经验。主要包括:坚持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坚持依...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7日下午就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进行第十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新时代就业工作规律的认识,积累了许多经验。主要包括:坚持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坚持依靠发展促进就业;坚持扩大就业容量和提升就业质量相结合;坚持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坚持创业带动就业;坚持营造公平就业环境;坚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等。这些经验十分宝贵,要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这篇讲话中提到“八个坚持”,系统总结和提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就业工作中的成功经验,为今后就业工作提供指导和方向。“八个坚持”反映了新时代就业工作的核心理念,是对就业工作的全面部署,更是对劳动就业领域从业者的具体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容量 劳动就业 公平就业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集体学习 就业优先战略 创业带动就业 深刻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深刻认识教育的战略属性
3
作者 马维林 《江苏教育》 2024年第46期1-1,共1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要深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要深刻认识基础教育对实现教育强国战略和中国式现代化伟大事业的基础性、战略性意义。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深刻认识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从战略高度认识基础教育,增强发展基础教育的价值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教育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 深刻认识 战略性意义 强国战略 价值自觉 政治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刻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要求
4
作者 吴莹 《云岭先锋》 2024年第3期41-42,共2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和经验总结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和经验总结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厚植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 繁荣兴盛 文化根基 习近平文化思想 深刻认识 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 实践和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刻认识新时代好青年“能吃苦”的丰富内涵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金福 《创造》 2024年第2期32-33,共2页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未来和希望。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准确把握青年成长成才规律的基础上,对新时代广大青年提出了“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殷切期望。在新时...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未来和希望。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准确把握青年成长成才规律的基础上,对新时代广大青年提出了“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殷切期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做好党的青年工作,必须全面、深刻地理解和认识新时代好青年“能吃苦”的丰富内涵,以更好培育广大青年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新时代好青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刻认识 丰富内涵 吃苦 理解和认识 新征程 青年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刻认识新质战斗力三个方面的特殊性
6
作者 张钢 《政工学刊》 2024年第8期22-23,共2页
习主席在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要强化使命担当,深化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要以加快新质战斗力供给为牵引,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大胆创新探索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和... 习主席在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要强化使命担当,深化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要以加快新质战斗力供给为牵引,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大胆创新探索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和运用模式,充分解放和发展新质战斗力”。这蕴含着对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深刻思考和战略部署。随着军事技术的进步和战争形态的变化,新质战斗力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防科技工业 新型作战力量 运用模式 战略部署 深刻认识 体制改革 大胆创新 战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刻认识和牢牢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
7
作者 本刊评论员 《江南论坛》 2024年第3期1-1,共1页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2023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的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构建了...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2023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的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构建了新时代推进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习近平文化思想博大精深、内涵深刻、逻辑严密、体系完备,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科学指引和行动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习近平文化思想 逻辑严密 深刻认识 现代文明 路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刻认识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性
8
作者 牟聪达 褚尔康 《共产党员》 2024年第9期36-37,共2页
“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十三个坚持”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深刻认识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地位,准确把握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总体要求、实践思路。深刻认识党和... “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十三个坚持”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深刻认识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地位,准确把握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总体要求、实践思路。深刻认识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地位.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持和完善 深刻认识 党的建设 治国理政 实践思路 国家监督体系 总体要求 重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刻认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逻辑
9
作者 胡怀国 《理论与评论》 2024年第4期10-14,共5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年,第2、3页。。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并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理论逻辑 全面深化改革 深刻认识 广阔前景 强大动力 突出位置 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刻认识和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
10
作者 徐荣 《群众》 2024年第21期24-25,共2页
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支持和引导各类企业提高资源要素利用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
关键词 企业家精神 现代企业制度 市场活力 深刻认识 要素利用效率 三中全会 经营管理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刻认识“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地位作用
11
作者 李小鹏 《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2-32,共1页
道路通,百业兴。要深刻认识“四好农村路”的基础性作用。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有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传统,依靠交通运输冲破时空阻隔、相知相交相亲的朴素理想源远流长。“四好农村路”通村畅乡,承载了人流、物流,带动了信息流、资金流... 道路通,百业兴。要深刻认识“四好农村路”的基础性作用。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有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传统,依靠交通运输冲破时空阻隔、相知相交相亲的朴素理想源远流长。“四好农村路”通村畅乡,承载了人流、物流,带动了信息流、资金流,促进了知识的传播、文化的交流、风俗的改进,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带去了人气、财气,也为党在基层凝聚了民心,对党巩固执政基础,团结带领亿万农民群众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 深刻认识 四海一家 信息流 执政基础 资金流 基础性作用 四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12
作者 曹永栋 《中国果业信息》 2024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需要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 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需要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刻认识 自觉行动 生产力 经济社会发展 着力点 扎实推进 主旋律 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刻认识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的重大意义
13
作者 邱超奕 《法治与社会》 2024年第11期65-65,共1页
9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五中全会、十九届五中全会以及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均对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作出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 9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五中全会、十九届五中全会以及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均对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作出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法定退休年龄 深刻认识 弹性原则 十八届五中全会 渐进式 有序推进 《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刻认识“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白的逻辑起点、根本原则与实践指向
14
作者 胡兵 《四川党的建设》 2024年第8期14-15,共2页
2023年6月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用“十三个坚持”集中概括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其中,“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深刻回答... 2023年6月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用“十三个坚持”集中概括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其中,“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人才强国、什么是人才强国、怎样建设人才强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化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人才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这一理念,对我们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不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从其逻辑起点、根本原则与实践指向三个维度,对其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落实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组织工作会议 深刻认识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规律性认识 党的建设 人才强国 落实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刻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支撑作用
15
作者 吴斌 《江淮法治》 2024年第18期18-19,共2页
70年砥砺前行,70年风华正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显著政治优势,系统总结了新时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重大成果,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 70年砥砺前行,70年风华正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显著政治优势,系统总结了新时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重大成果,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纲领性文献,为新征程充分发挥国家根本政治制度作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代表大会 深刻认识 根本政治制度 根本遵循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真理 砥砺前行 纲领性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刻认识和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41
16
作者 刘献君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9-23,共5页
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生社会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社会性、开放性、专业性等特征。加强社会实践,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必须拓宽视野,丰富... 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生社会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社会性、开放性、专业性等特征。加强社会实践,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必须拓宽视野,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将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提高社会实践的质量和效果;创新管理体制,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实践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社会实践 深刻认识 有机组成部分 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基地建设 创新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新内涵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瑾 李建平 《经济研究参考》 2021年第10期106-118,共13页
任何社会的生产都有一定的目的,生产目的体现了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 任何社会的生产都有一定的目的,生产目的体现了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载于《人民日报》2016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新内涵,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针对性,深刻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刻认识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社会生产关系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习近平总书记 供给能力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被引量:1
18
作者 洪向华 杨润聪 《前线》 CSSCI 2020年第6期48-49,共2页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这就是通过根本制度的形式,以制度化的方式,将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这就是通过根本制度的形式,以制度化的方式,将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从未停歇,既有"意识形态终结论""去意识形态化"等错误观点,企图淡化或削弱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也有不断以新形式出现的新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潮的挑战。结合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政治安全 意识形态领域 意识形态终结论 深刻认识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新自由主义 去意识形态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刻认识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业发生的重大变化 被引量:8
19
作者 叶兴庆 《中国发展观察》 2021年第24期30-33,共4页
以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标志,我国进入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新阶段。在迄今的开放进程中,我国农业作为总体上缺乏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经受住了考验,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生计得到改善,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
关键词 农民生计 稳步推进 对外开放水平 深度参与 国家粮食安全 深刻认识 竞争优势 经济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刻认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 被引量:6
20
作者 袁振国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6年第4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荣辱观 深刻认识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基本道德规范 党的优良传统 热爱祖国 干部群众 团结互助 诚实守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