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凝土塞应力计算方法浅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饶宏玲 《四川水力发电》 1996年第3期73-77,共5页
实际工程地基处理中,时常会碰到混凝土塞应力计算问题。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混凝土塞的应力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讨论,提出了较为合理的计算分析方法。
关键词 混凝土塞 应力 置换深度 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浆液成分对压水试验中混凝土塞位灌注法的影响
2
作者 安鹏程 罗晓军 郑伟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5年第1期305-306,共2页
文中依托压水试验项目,利用正交试验的方法为提高水泥浆液的早期强度及降低凝固时间寻找配方,并对混凝土塞位灌制法的止水效果进行检验,为以后压水试验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施工周期、节约工程成本提供依据。
关键词 水泥浆液 压水试验 混凝土塞位灌制法 止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引水隧洞进口水下混凝土塞爆破 被引量:2
3
作者 任焕强 李荣伟 于江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3年第4期91-94,共4页
保定市王快一西大洋水库综合管理工程渠首引水隧洞采用竖井加平洞方案,平洞施工采用水库一侧预先设置的混凝土塞挡水,平洞施工完成后爆除混凝土塞实现取水。混凝土塞呈喇叭状,倾角为水平,塞体与岩体间设置的钢管和油毡形成薄弱面。... 保定市王快一西大洋水库综合管理工程渠首引水隧洞采用竖井加平洞方案,平洞施工采用水库一侧预先设置的混凝土塞挡水,平洞施工完成后爆除混凝土塞实现取水。混凝土塞呈喇叭状,倾角为水平,塞体与岩体间设置的钢管和油毡形成薄弱面。爆破选用防水乳化炸药和国产电子雷管的毫秒延时起爆双网路,采用排孔爆破、周边未预裂爆破、岩碴处理无集碴坑或缓冲坑方案,取得了理想的爆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水隧洞 水下爆破 混凝土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工程中高压混凝土塞的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简伯格-克里森斯 戴能武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1991年第8期60-64,共5页
一些新的设计概念和高压环氧树脂灌浆技术已在挪威水电工程中成功地应用于水压力高达965m水头的混凝土塞施工。除水电工程以外,这一技术还可用于有特殊要求的液体或气体贮存器工程中,例如,贮藏天然气的岩洞和放射性废料掩埋体。
关键词 混凝土塞 高压 水压力 隧道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坝肩混凝土置换洞塞的传力规律及加固效果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刚海 张林 +1 位作者 陈建叶 李征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2-136,共5页
为真实地模拟拱坝拱端、置换洞、断层和蚀变带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建立地质力学平面模型模拟某高拱坝工程的典型高程断面,采用超载法研究坝肩经混凝土置换洞塞加固处理后的破坏规律和破坏形态,同时建立了未加固方案和加固方案的有限元模... 为真实地模拟拱坝拱端、置换洞、断层和蚀变带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建立地质力学平面模型模拟某高拱坝工程的典型高程断面,采用超载法研究坝肩经混凝土置换洞塞加固处理后的破坏规律和破坏形态,同时建立了未加固方案和加固方案的有限元模型,对模型试验进行补充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左、右坝肩经加固处理后,坝肩拱推力向山体深部坚硬岩体传递,大坝的超载能力明显提高,坝肩的抗滑稳定性和变形稳定性增强,说明左、右坝肩采用混凝土置换洞塞的加固措施切实可行,研究成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坝肩稳定 混凝土置换洞 地质力学平面模型 有限元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硐塞置换在后河水库基础处理中的运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武生 郑会春 潘晓红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0-41,共2页
后河水库工程两岸坝肩底部4号间歇面及右岸缓倾角结构面的存在影响着坝肩稳定。经过地基处理方案的比较,选用混凝土硐塞来处理地质软弱面。通过分析介绍采用硐塞置换技术的原因、硐塞的布置、开挖、回填和施工质量检测等,充分说明硐塞... 后河水库工程两岸坝肩底部4号间歇面及右岸缓倾角结构面的存在影响着坝肩稳定。经过地基处理方案的比较,选用混凝土硐塞来处理地质软弱面。通过分析介绍采用硐塞置换技术的原因、硐塞的布置、开挖、回填和施工质量检测等,充分说明硐塞的施工质量可靠,并有效地解决了坝肩抗滑稳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后河水库 基础处理 开挖 灌浆 坝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混凝土洞塞解决大坝坝肩软弱面的滑动问题
7
作者 赵香花 赵武生 康德荣 《红水河》 2002年第4期34-37,共4页
后河水库工程两岸坝肩底部存在着地质软弱面和缓倾角结构面,由抗滑稳定计算表明,该软弱结构面影响着坝肩稳定,必须进行地基处理。经多种处理方案比较,选用混凝土洞塞来置换一定范围的地质软弱面。详细论述了采用该技术的原因、洞塞的布... 后河水库工程两岸坝肩底部存在着地质软弱面和缓倾角结构面,由抗滑稳定计算表明,该软弱结构面影响着坝肩稳定,必须进行地基处理。经多种处理方案比较,选用混凝土洞塞来置换一定范围的地质软弱面。详细论述了采用该技术的原因、洞塞的布置、开挖、回填和施工质量检测等。各种数据说明:洞塞的施工质量可靠、有效地解决了坝肩滑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 坝肩 间歇面 混凝土 后河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湾水电站拱坝坝基软弱岩带的混凝土槽塞置换处理设计综述
8
作者 何瑞良 《工程技术研究》 2017年第8期219-220,共2页
小湾水电站拱坝坝基分布有断层、蚀变带等软弱岩带,对坝基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根据坝基软弱岩带规模,设计中综合采用经验公式、弹性地基梁及有限元等多种计算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确定槽塞置换方案,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关键词 拱坝坝基 混凝土 置换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栓塞省工省时
9
作者 阿米尔.M.霍尔 《国际水力发电》 2002年第1期17-18,共2页
混凝土拱形安全塞减小了伊朗马斯吉德苏莱曼堆石坝蓄水风险。与传统的钢塞相比,不仅大大地节约了施工成本而且省时。
关键词 伊朗 堆石坝 蓄水风险 混凝土安全 渗水量 灌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碾压混凝土拱坝的铰结拱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光廷 李鹏辉 +1 位作者 谢树南 张富德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7-31,共5页
本文介绍的碾压混凝土铰结拱式拱坝是在拱坝低温区中缝上设置混凝土塞 ,可以在水压作用下传递拱作用力而不明显增加坝体的应力 ,且能松弛拱坝运行期坝体混凝土温降引起的拉应力 ,可不必等待横缝灌浆即可蓄水 ,从而提前发挥工程效益 .“... 本文介绍的碾压混凝土铰结拱式拱坝是在拱坝低温区中缝上设置混凝土塞 ,可以在水压作用下传递拱作用力而不明显增加坝体的应力 ,且能松弛拱坝运行期坝体混凝土温降引起的拉应力 ,可不必等待横缝灌浆即可蓄水 ,从而提前发挥工程效益 .“铰结拱”已成功用于高百米以上、软基、高寒的某碾压混凝土拱坝 ,2 0 0 0年 10月水库已成功蓄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铰结拱 膨胀混凝土塞 碾压混凝土拱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铜峡河床24~#、25~#坝段断层塞应力稳定复核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峻峰 《西北水电》 1991年第1期28-32,共5页
60年代建成的青铜峡水电站根据国家大坝安全鉴定要求对其进行复核.其24<sup>#</sup>、25<sup>#</sup>重力坝段有相距很近的F<sub>5</sub>、F<sub>6</sub>断层斜穿坝基,共同形成12-16... 60年代建成的青铜峡水电站根据国家大坝安全鉴定要求对其进行复核.其24<sup>#</sup>、25<sup>#</sup>重力坝段有相距很近的F<sub>5</sub>、F<sub>6</sub>断层斜穿坝基,共同形成12-16m宽的破碎影响带,原设计用固端深梁法设计混凝土塞进行处理.本文介绍了应用三维有限元理论和SAP5程序对24<sup>#</sup>、25<sup>#</sup>坝段与坝基进行了应力、位移、稳定分析,用计算成果与实测应力与变形资料进行对比.证明采用固端深梁法设计断层塞是偏于安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较能反映结构的整体效应,是分析断层塞的一种有效方法.对于有复杂滑动面而且抗剪指标分布不均的整体滑动问题,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成果计算较常用的材料力学方法能考虑更多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塞 刚度 变位协调 三维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龙嘴水电站大坝坝肩破碎带影响分析与研究
12
作者 张庆玮 《陕西水利》 2024年第5期137-139,143,共4页
老龙嘴水电站大坝坝肩破碎带是在大坝开挖施工过程中发现的棘手问题,处理不妥可能出现反涌、绕坝渗漏甚至溃坝等风险,为重大安全隐患。结合岩石结构二次分析的数据,提出增加基岩扩挖、混凝土塞、固结灌浆等施工技术,可消除破碎带对大坝... 老龙嘴水电站大坝坝肩破碎带是在大坝开挖施工过程中发现的棘手问题,处理不妥可能出现反涌、绕坝渗漏甚至溃坝等风险,为重大安全隐患。结合岩石结构二次分析的数据,提出增加基岩扩挖、混凝土塞、固结灌浆等施工技术,可消除破碎带对大坝的影响,坝体即可发挥挡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坝肩破碎带 固结灌浆 混凝土塞 小石子砼砌石拱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站深槽区域的高效防渗技术研究
13
作者 李大伟 陈华 杨武子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5期0021-0024,共4页
本文深入研究了水电站深槽区域的高效防渗技术,以龙开口水电站为案例,分析了深槽覆盖层厚度超出及其对大坝安全的潜在威胁。通过对比分析明挖全置换方法和置换混凝土塞方法,论文探讨了各自的优势与局限性。同时提出了结合周边环境因素... 本文深入研究了水电站深槽区域的高效防渗技术,以龙开口水电站为案例,分析了深槽覆盖层厚度超出及其对大坝安全的潜在威胁。通过对比分析明挖全置换方法和置换混凝土塞方法,论文探讨了各自的优势与局限性。同时提出了结合周边环境因素的创新防渗方案,包括分段逐步置换策略和自固化材料的应用,研究旨在找到一种既安全又高效的深槽防渗解决方案,以应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工程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深槽 防渗技术 龙开口水电站 明挖全置换 置换混凝土塞 环境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口航运枢纽电站厂房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
14
作者 玉华柱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441-445,共5页
郁江老口航运枢纽电站厂房地基为第三系地层砂泥岩,岩石形成地质年龄相对较新,大部分成岩作用差、呈半成岩状,局部泥岩质软、结构松散、力学强度低且具有泡水膨胀、失水易开裂崩解等特性,工程场地岩石软硬岩相间,发育较大规模断层破碎带... 郁江老口航运枢纽电站厂房地基为第三系地层砂泥岩,岩石形成地质年龄相对较新,大部分成岩作用差、呈半成岩状,局部泥岩质软、结构松散、力学强度低且具有泡水膨胀、失水易开裂崩解等特性,工程场地岩石软硬岩相间,发育较大规模断层破碎带,以及溶蚀洞穴。针对电站厂房基础存在的这些地质缺陷隐患,设计、施工上采取了建基面开挖覆盖保护和软弱岩层深挖换填、溶洞混凝土回填、断层破碎带槽挖及混凝土塞等处理措施,解决了电站厂房基础开挖施工中存在的一系列较复杂工程地质问题,使厂房地基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口航运枢纽 电站厂房 软弱岩层 断层破碎带 深挖换填 混凝土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浪底工程综合消力塘断层处理
15
作者 翟才旺 耿波 +1 位作者 赵武生 罗毅 《广西水利水电》 2000年第4期4-7,共4页
介绍黄河小浪底工程泄水建筑物出口消力塘断层处理要点和方法 ,排水孔反滤保护设计 ,断层混凝土塞设计 ,预应力锚索结构设计。综合处理措施包括混凝土塞、锚喷支护、预应力锚索加固 。
关键词 断层处理 反滤保护 混凝土塞 小浪底工程 消力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缺陷的面板堆石坝渗流特性分析及处理措施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力群 黄柏云 +1 位作者 陆誉婷 蒋裕丰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8-53,共6页
新疆某水电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层面及构造发育,左岸坝基存在断层构造,水平宽度达0.5 m且上下游贯通,左岸坝肩存在宽5 m的白云岩溶蚀带,溶穴较为发育。根据坝址区地质地形特性,建立了工程坝址区三维有限元渗流性态分析模型,模拟了溶蚀带... 新疆某水电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层面及构造发育,左岸坝基存在断层构造,水平宽度达0.5 m且上下游贯通,左岸坝肩存在宽5 m的白云岩溶蚀带,溶穴较为发育。根据坝址区地质地形特性,建立了工程坝址区三维有限元渗流性态分析模型,模拟了溶蚀带和大断层等重要地质构造,采用改进折算渗透系数法以精确模拟溶蚀带的渗透性,分析了左岸白云岩溶蚀带和F4断层地质缺陷对坝址区渗流性态的影响,研究了采用不同深度混凝土洞塞处理溶蚀带的防渗效果,开展了断层渗透参数敏感性分析,提出了白云岩溶蚀带采用混凝土洞塞截渗及断层采用混凝土帷幕灌浆的防渗处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蚀带 改进折算渗透系数法 面板堆石坝 断层 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坝基断层处理措施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孟波 李光雄 魏振远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5年第9期199-200,共2页
水库主河床坝基断层地质结构复杂,先后采取固结灌浆、帷幕灌浆、刻槽回填混凝土塞及化学灌浆等一系列工程处理措施;文中通过对蓄水期间断层渗压效果分析表明:采取回填混凝土塞及化灌,对于断层的防渗效果作用较为明显。
关键词 断层 灌浆 混凝土塞 化灌 渗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莲县龙潭沟水库坝基处理技术应用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穆国栋 卞立攀 冯新权 《山东水利》 2022年第6期34-36,共3页
文章结合有山东省第一座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龙潭沟水库特大断层的工程实况,分析了混凝土坝断层处理技术,对坝基混凝土塞采取了混凝土隼、增强灌浆等创新方案,保证了大坝的稳定安全。工程已运行近十年,证明所研究的技术创新效果较好,对... 文章结合有山东省第一座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龙潭沟水库特大断层的工程实况,分析了混凝土坝断层处理技术,对坝基混凝土塞采取了混凝土隼、增强灌浆等创新方案,保证了大坝的稳定安全。工程已运行近十年,证明所研究的技术创新效果较好,对处理类似工程问题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潭沟水库 坝基断层 混凝土塞 稳定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州市河西防洪堤工程断层地基处理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慕良 姚挺 《技术与市场》 2011年第8期145-145,共1页
针对柳州市河西防洪堤断层地基的实际,采取反滤引排、堵塞断层、截水防渗、充填灌浆的做法,成功解决了堤防工程建设的技术问题,工程效益显著,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防洪工程 破碎带 地基处理 混凝土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石水电站断层交汇带处理的经验
20
作者 曹钟毓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1989年第1期63-72,共10页
红石水电站枢纽为混凝土重力坝·埧基为前震旦系混合岩、岩石坚硬、但埧填基下有37条断层,其中最大为F_6、F_(52)及其交汇带,斜穿8个坝段,断层最大宽度达12m,断层交汇的破碎带变形模量只有0.5GPa,由计算对2~#—7~#坝段影响最为严重... 红石水电站枢纽为混凝土重力坝·埧基为前震旦系混合岩、岩石坚硬、但埧填基下有37条断层,其中最大为F_6、F_(52)及其交汇带,斜穿8个坝段,断层最大宽度达12m,断层交汇的破碎带变形模量只有0.5GPa,由计算对2~#—7~#坝段影响最为严重,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仅0.7,必须加固处理,本文介绍了对破碎交汇带采用开挖7m和10m,换以混凝土塞的两种方案,通过计算和模型试验,以及考虑施工后综合比较,最后选用7m换基方案,并辅以结构加固和防渗措施,在施工期间埋设了各种监測设备,大坝于1985年建成蓄水,根据1983—1986年长期监测结果,说明收到预期效果,在断层交汇带最不利的坝段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已普遍提高到1.3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处理 断层交汇带 混凝土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