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凝土梁斜拉桥标准节段整体拆除力学行为研究
1
作者 宋光辉 刘丹 吴文清 《公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8-242,共5页
混凝土梁斜拉桥拆除可借鉴的工程案例极少,现有工程案例均将标准节段横向分块切割,施工工作量大,施工周期长,现提出混凝土梁斜拉桥标准节段整体拆除方案。为探究标准节段整体拆除施工过程中,主梁和拉索力学性能的变化,以钱江三桥主桥拆... 混凝土梁斜拉桥拆除可借鉴的工程案例极少,现有工程案例均将标准节段横向分块切割,施工工作量大,施工周期长,现提出混凝土梁斜拉桥标准节段整体拆除方案。为探究标准节段整体拆除施工过程中,主梁和拉索力学性能的变化,以钱江三桥主桥拆除为工程背景,采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进行拆除施工模拟,分析拆除过程中主梁静力力学特性,为主桥拆除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标准节段整体拆除施工方案可行,节段切割施工节点,箱梁底板拉应力是整个拆除施工过程中关键控制因素。分批对称放张拉索以防止拉索拆除时主梁瞬时下挠,有必要时可在悬臂端施加向上的浮吊力。在次悬臂端主梁上施加向下的配重以解决标准节段拆除时,主梁瞬时上挠和底板拉应力过大问题。根据受力分析需要,配合部分拉索调索、采用专用放张索夹等施工措施,保证整个拆除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梁斜拉桥 整体拆除 标准节段 力学特性
原文传递
沪渝蓉高铁汉江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设计研究
2
作者 孙宗磊 王新国 +2 位作者 刘晓华 王存国 王明亮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45,68,共6页
研究目的:钟祥汉江特大桥为新建沪渝蓉高速铁路武汉至宜昌段的关键控制性工程,为满足通航及防洪要求,该桥主桥采用(60+78+270+78+60)m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是目前国内时速350 km无砟轨道高速铁路最大跨度的混凝土主梁斜拉桥。... 研究目的:钟祥汉江特大桥为新建沪渝蓉高速铁路武汉至宜昌段的关键控制性工程,为满足通航及防洪要求,该桥主桥采用(60+78+270+78+60)m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是目前国内时速350 km无砟轨道高速铁路最大跨度的混凝土主梁斜拉桥。本文根据该桥的受力特点,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的设计开展深入研究。研究结论:(1)主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截面,从桥梁成桥状态、主梁梁高、索塔高度等方面开展研究,选择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主梁工后徐变值控制至22.5 mm,无砟轨道与桥梁具有良好适应性;(2)钟祥汉江特大桥具有良好的静动力特性,该桥受力性能良好,安全可靠;(3)采用60 m弦中点弦测法所计算轨道静态长波不平顺设计值为4.9 mm,满足轨道验收标准要求;(4)设置桥轨一体化健康监测系统,以及时掌握桥梁与轨道结构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响应特征与运营状况;(5)该桥的成功实施,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梁在时速350 km无砟轨道桥梁上的应用具有积极意义,可供同类工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无砟轨道 预应力混凝土梁斜拉桥 结构设计 徐变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梁—混凝土梁混合斜拉桥技术特点与稳定性分析
3
作者 骆春雨 孙东利 +1 位作者 胡江 曹景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2年第10期46-48,8,共3页
以唐山市津唐运河滨河北大街桥为例,对"组合梁—混凝土梁混合斜拉桥"这种新型斜拉桥体系的技术特点进行了综合分析论述,同时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对该种桥型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得出了相应结论。
关键词 组合混凝土混合斜拉桥 结合段 技术特点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斜拉桥混凝土梁组合式后支点挂篮塔梁同步施工的精细控制 被引量:1
4
作者 苏胜春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9年第4期217-218,共2页
从总体造价及后期管养费用角度考虑,矮塔斜拉桥宜采用混凝土梁设计和前支点式牵索挂篮悬臂浇筑施工。然而牵索挂篮自重大,拼装时需大型起重机械及临时支架配合,且现浇梁段施工时,需多次调整斜拉索索力,挂篮走行过程需较大吨位千斤顶配合... 从总体造价及后期管养费用角度考虑,矮塔斜拉桥宜采用混凝土梁设计和前支点式牵索挂篮悬臂浇筑施工。然而牵索挂篮自重大,拼装时需大型起重机械及临时支架配合,且现浇梁段施工时,需多次调整斜拉索索力,挂篮走行过程需较大吨位千斤顶配合,整体施工工期较长。在这种情况下,组合式后支点菱形式挂篮的改良应用可以使挂篮更加轻便,并缩短施工工期,带来经济效益。论文以某斜拉桥为例,详细介绍了组合式后支点菱形式挂篮的施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混凝土 组合式后支点挂篮 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formances of super-long span prestressed cable-stayed bridge with CFRP cables and RPC girder 被引量:1
5
作者 Fang Zhi Fan Fenghong Ren Liang 《Engineering Sciences》 EI 2013年第5期70-76,共7页
To discuss the applicability of advanced composite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 and 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RPC) in super-long span cable-stayed bridges, taking a 1 008 m cable... To discuss the applicability of advanced composite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 and 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RPC) in super-long span cable-stayed bridges, taking a 1 008 m cable-stayed bridge with steel girders and steel cables as an example,a new cable-stayed bridge in the same span with RPC girders and CFRP cables was designed,in which the cable's cross section was determined by the principle of equivalent cable capacity and the girder's cross section was determined in virtual of its stiffness, shear capacity and local stability. Based on the methods of finite element analysis,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se two cable-stayed bridge schemes about static performances,dynamic performances,stability and wind resistance behavior were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t was feasible to form a highly efficient,durable concrete cable-stayed bridge with RPC girders and CFRP cables and made its applicable span range expand to 1 000 m long arou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ble-stayed bridge CFRP RPC PERFORMANC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