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FLOW能模拟地下水混合井流吗? 被引量:11
1
作者 黎明 刘文波 陈崇希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5期116-117,共2页
关键词 地下水 混合井 MODFLOW 含水层 导水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FLOW中两种模拟混合井流问题方法的耦合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全荣 唐仲华 翟莉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26,73,共5页
对于无(弱)水力联系的多含水层,混合井改变了含水层的结构,通过井筒将无(弱)水力联系的含水层联通。对于大区域井流问题数值模拟,MODFLOW中显式流量分配法和"High Kv in Wellblock"法的假设条件都很难得到满足,将两者耦合起... 对于无(弱)水力联系的多含水层,混合井改变了含水层的结构,通过井筒将无(弱)水力联系的含水层联通。对于大区域井流问题数值模拟,MODFLOW中显式流量分配法和"High Kv in Wellblock"法的假设条件都很难得到满足,将两者耦合起来拓展其适用范围。采用质量守恒定理和Darcy定律计算井网格的平均等效渗透系数,结合显式流量分配法模拟混合井流问题。最后,通过两个典型算例来验证该方法的合理性,其中一个算例是非完整井穿透相邻的两个含水层,另一个算例是完整井穿透两个含水层,且中间有隔水层。将耦合法的计算结果与显式流量分配法对比,结果表明:只有在第一个例子中当水流达到稳定时,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几乎相同,且井网格的水头差很小;而其它情况两者的差别很明显,且采用流量分配法计算井网格的水头差大于耦合法计算井网格的水头差。根据Neville等的相关结论可知采用耦合法对于文中的两个例子都比较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分配法 “High KV in Wellblock”法 混合井 耦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质承压含水层混合井数值模拟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雷宏武 唐仲华 +2 位作者 王俊 王静 徐芬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7-49,57,共4页
针对混合井的数值模拟一直为地下水数值模拟中的难题,通过非均质承压含水层的数值试验,对比分析了各种刻画混合井方法的效果,并提出考虑垂直水力梯度影响的改进导水系数—水力梯度法。结果表明,与导水系数权重分配法相比,采用导水系数... 针对混合井的数值模拟一直为地下水数值模拟中的难题,通过非均质承压含水层的数值试验,对比分析了各种刻画混合井方法的效果,并提出考虑垂直水力梯度影响的改进导水系数—水力梯度法。结果表明,与导水系数权重分配法相比,采用导水系数—水力梯度法计算,导水系数较大的含水层分配的流量偏大,而采用Thiem模型法偏小;网格步长对抽(注)水井的模拟结果的影响大于对观测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井 数值模拟 非均质承压含水层 水力梯度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径抽水井降深和涌水量关系的混合井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齐跃明 吴佳欣 +6 位作者 王旭升 周来 董贵明 刘博 许进鹏 马超 周沛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5-74,82,共11页
抽水试验是确定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和评价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手段。对于单井抽水试验分析,现有井流模型假定抽水井的直径不随深度变化、含水层为单一的潜水或承压含水层,未考虑抽水井变径及穿越多个含水层的情况。建立多含水层异径抽水的... 抽水试验是确定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和评价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手段。对于单井抽水试验分析,现有井流模型假定抽水井的直径不随深度变化、含水层为单一的潜水或承压含水层,未考虑抽水井变径及穿越多个含水层的情况。建立多含水层异径抽水的稳定态混合井流模型,假设地下水仅发生水平流动,推导出了抽水井涌水量与降深关系的理论解析公式,探讨根据变径抽水井的单井稳定流抽水试验获取含水层参数的方法,提出了承压含水层段抽水井等效半径精确解和替代半径计算公式。把混合井流模型用于分析淄河源区的傍河抽水试验,根据3个流量的阶梯式抽水试验数据确定了涌水量Q w与降深s w的抛物线型关系,预测允许降深s w为25 m时抽水井涌水量为4093.8 m 3/d,反算得到潜水含水层渗透系数为1.88 m/d,用替代半径计算的承压含水层渗透系数约为0.43 m/d,相对误差小于5%。混合井模型为多含水层抽水井的涌水量预报提供了理论依据,其适用性也受到假设条件的限制。在完整河情景下忽略三维流将导致反求的渗透系数偏大,在非完整河情景下解析解反求的渗透系数则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含水层 稳定流 变径单孔混合抽水 钻孔涌水量估算 混合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混合井流解析模型 被引量:8
5
作者 陈崇希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共7页
建立了地下水定流量抽水的稳定混合井流模型和不稳定混合井流模型,后者包括未抽水条件的混合水位(初始混合水位)模型和定流量混合抽水模型。得出若干基本规律。并与前人的相关问题做了对比,证明了Sokol D.,Hantush M.S.,Бочевер... 建立了地下水定流量抽水的稳定混合井流模型和不稳定混合井流模型,后者包括未抽水条件的混合水位(初始混合水位)模型和定流量混合抽水模型。得出若干基本规律。并与前人的相关问题做了对比,证明了Sokol D.,Hantush M.S.,БочеверФ.М.和ВеригинН.Н.及Neuman关于混合观测孔水位建议方程所需要的条件以及MODFLOW软件关于混合抽水井各层流量的分配与各层的导水系数成正比建议所需要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混合井 混合水位 稳定流 不稳定流 解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集一矿混合井井底车场的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高礼奎 王志根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3-45,共3页
本文介绍了新集一矿改扩建过程中 ,在现有的井底车场的基础上 ,结合混合井井底车场硐室的布置要求 ,增设混合井井底车场 ,提出了车场扩建设计过程中关键环节的思考与研究。
关键词 混合井 底车场 硐室 扩建设计 车场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套吊盘笼在南屯混合井井筒装置安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温建东 李卫国 王素霞 《山东煤炭科技》 2000年第4期29-30,共2页
该文介绍使用多套吊盘笼 ,合理利用建井构筑物及井内作业空间 ,安装复杂的混合井井筒设备 ,实现立体交叉作业。
关键词 混合井 吊盘 工期 构筑物 安装 复杂 立体交叉
全文增补中
阜山分矿混合井工作面预注浆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文根 《黄金》 CAS 2001年第4期26-27,共2页
文中介绍了在涌水较大的竖井井筒掘砌施工中,采用工作面预注浆,合理选 择注浆工艺,既可改善施工条件,又能加快工程进度。
关键词 混合井 工作面 预注浆 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冠嘴金矿二期工程混合井“无井架”施工实践 被引量:2
9
作者 杜贵文 王先成 《有色矿山》 2001年第6期8-11,共4页
在鸡冠嘴金矿二期工程混合井施工中 ,利用平硐出矸 ,不设井架 ,实现了井塔和井筒平行作业 。
关键词 筒施工 混合井 吊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井开拓在矿山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姜德福 《有色矿冶》 2019年第2期14-20,共7页
国内采用混合井开拓矿山很少,吉林省某铅锌银矿通过方案比较,采用混合井开拓,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果.混合井开拓具有工程量少、管理集中、地表工业场地占地面积小、投资少等优点。该矿采用混合井开拓取得成功,为国内矿山采用混合井开拓... 国内采用混合井开拓矿山很少,吉林省某铅锌银矿通过方案比较,采用混合井开拓,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果.混合井开拓具有工程量少、管理集中、地表工业场地占地面积小、投资少等优点。该矿采用混合井开拓取得成功,为国内矿山采用混合井开拓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井 提升 投资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梧桐庄矿混合井井筒贯通测量精度分析
11
作者 刘存玉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20,共4页
梧桐庄矿混合井施工是矿井扩能技改的重点工程,其工程量大,工期紧,施工难度大。为提高施工速度,采用了井筒分段平行作业技术。贯通测量利用已有测点布设井上下控制网,通过精度分析,确定了贯通测量方案;采用先进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施测,... 梧桐庄矿混合井施工是矿井扩能技改的重点工程,其工程量大,工期紧,施工难度大。为提高施工速度,采用了井筒分段平行作业技术。贯通测量利用已有测点布设井上下控制网,通过精度分析,确定了贯通测量方案;采用先进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施测,按期实现了混合井上下段高难度精准贯通,贯通点位平面误差8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井 贯通测量 精度 分段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基坑多层承压含水层中混合井降水技术优化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哲斐 冯晓腊 +2 位作者 蔡兵华 陈帅 刘旭阳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5-94,共10页
对于多层承压含水层中的深基坑工程而言,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基坑施工常因隔水层厚度不足或水力坡降过大导致坑底突涌,盲目地进行坑内降水又会造成基坑渗流场突变、基坑内外水位差过大等问题。因此,地下水的有效控制成为基坑开挖成败的关... 对于多层承压含水层中的深基坑工程而言,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基坑施工常因隔水层厚度不足或水力坡降过大导致坑底突涌,盲目地进行坑内降水又会造成基坑渗流场突变、基坑内外水位差过大等问题。因此,地下水的有效控制成为基坑开挖成败的关键。以某深基坑降水工程为实例,通过理论计算并结合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承压非完整井的相关参数,包括滤管数量、位置和长度,揭示了相关参数对减压降水效果的影响,优化了隔、降组合降水措施。结果表明:采用混合井双滤管复合结构深井时降水成效显著,且第一、二承压含水层上、下分层滤管长度比接近1∶1时达到最优值,此时理论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的相对误差最小,仅为6.81%,故对处于多层承压含水层等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的深基坑工程可结合实际地层结构借鉴混合井分层滤管长度最优比值进行降水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多层承压含水层 减压降水 抽水试验 混合井 最优滤管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位移反分析的混合井稳定性评价
13
作者 周亮 《有色矿冶》 2012年第5期14-17,共4页
将数值模拟软件ANSYS与FLAC3D相结合,建立矿体、混合井一体的大型三维数值模型,并基于GPS监测数据对模拟参数的选取进行了反分析,对混合井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将"等效参数"带入数值模型,结果表明计算位移曲线和GPS监测位移... 将数值模拟软件ANSYS与FLAC3D相结合,建立矿体、混合井一体的大型三维数值模型,并基于GPS监测数据对模拟参数的选取进行了反分析,对混合井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将"等效参数"带入数值模型,结果表明计算位移曲线和GPS监测位移曲线在形态和量级上基本相似;通过井壁位移场分析可知,贫矿开采对水平y方向影响较为明显;当贫矿开采完毕后,从井筒标高1 430 m开始,井筒压缩变形值高于钢筋水泥井壁轴向压缩允许变形值;井壁最大压缩变形发生在标高1110 m附近,在贫矿开采过程中应引起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监测 采动岩移 混合井稳定性评价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井开拓在吉林三河矿业的应用
14
作者 李杰琼 《有色矿冶》 2022年第2期12-16,共5页
中国是矿产资源大国,金属矿产资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目前尚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对金属矿产资源和金属矿产品的需求还会持续一段时期。矿床开拓系统布置形式直接关系到矿山建... 中国是矿产资源大国,金属矿产资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目前尚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对金属矿产资源和金属矿产品的需求还会持续一段时期。矿床开拓系统布置形式直接关系到矿山建设投资、建设周期,混合井开拓系统的应用将成为金属矿山开采的主要开拓方式。通过介绍吉林省三河矿业公司采用的混合井开拓系统,为同类矿山的混合井开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 开拓系统 混合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井箕斗与罐笼同时运行摩擦问题处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友学 于洪军 +1 位作者 赵德孝 陈庆凯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2,共2页
针对弓长岭中央深井区混合井箕斗与罐笼在同时运行时相互摩擦 ,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致使混合井一直不能正常运行的问题 ,通过现场实际测量和理论计算对比分析 ,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 。
关键词 混合井 箕斗 罐笼 摩擦问题 提升系统 矿山安全 处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井在深基坑降水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堰陵 苗旺 《土工基础》 2010年第1期5-7,共3页
以天津高银商务区深基坑为例,结合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对混合井布设方案进行计算分析,指出混合井的作用与优势。
关键词 基坑降水 混合井 优越性 技术保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罐笼与箕斗混合井井筒装备一次成形安装工艺
17
作者 鲁宁 徐敏 +1 位作者 刘长生 吴洲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1-102,共2页
介绍了张集矿西风井采用双层吊盘及3层吊架一次成形安装井筒装备的安装工艺。通过自上而下的快速安装,缩短了井筒装备的安装工期,提高了安装质量。
关键词 混合井 筒装备 一次成形安装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集一矿混合井井壁注浆堵水
18
作者 丁丽云 丁厚稳 +1 位作者 王厚柱 王联 《煤炭技术》 CAS 2002年第9期49-50,共2页
介绍了混合井井筒由于原注浆孔出水而采取的一种处理方法 ,简单易行 。
关键词 混合井 注浆参数 堵水 注浆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通器效应的超大深基坑混合井自动降水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艾心荧 侯玉杰 +3 位作者 余地华 黄刚 叶建 王伟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7-11,共5页
以中国结构第一高楼天津高银117大厦超大深基坑降水工程为例,通过理论分析与应用实践,揭示了基于连通器效应的混合井自动降水技术原理,总结了其施工关键技术、技术特点与优势,分析了该降水技术实际应用效果。研究表明:相对于传统基坑降... 以中国结构第一高楼天津高银117大厦超大深基坑降水工程为例,通过理论分析与应用实践,揭示了基于连通器效应的混合井自动降水技术原理,总结了其施工关键技术、技术特点与优势,分析了该降水技术实际应用效果。研究表明:相对于传统基坑降水技术,基于连通器效应的混合井自动降水技术可显著减少降水井、水泵及人员数量,降低降水成本,显著提高降水精度及效果,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降水 混合井 连通器效应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东煤矿混合井冻结法施工的工程地质论证 被引量:2
20
作者 许惠德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3-46,共4页
在岩性分析、动水压力分析、地压分析、井筒周边稳定预测、模糊聚类分析和数值模拟的综合研究基础上,对刘东煤矿混合立井冻结法施工的适宜性,冻结深度的合理性进行了工程地质论证,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冻结法施工 混合井 工程地质性质 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