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分析判断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的思路总结
1
作者 宋新峰 杨桂萍 《卫生职业教育》 2007年第12期159-159,共1页
大部分患者发生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时已患病较久,病程长,病情复杂,新的疾病、新的并发症不断出现以及很长时间的治疗均对原发性酸碱平衡紊乱的诊断造成了很大的干扰,导致分析判断困难。
关键词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病理生理学 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间隙在诊断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中的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芦志英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266-268,共3页
目的:应用阴离子间隙(AG)值判断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方法:抽取动脉血2ml均以肝素抗凝即时送检。以公式AG=[Na+]-[HCO3-]-[CL-]计算AG值,参考范围8~16mmol/L。酸碱血气分析结果按预计代偿公式计算,并结合AG值及临床诊断、病史、用药等... 目的:应用阴离子间隙(AG)值判断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方法:抽取动脉血2ml均以肝素抗凝即时送检。以公式AG=[Na+]-[HCO3-]-[CL-]计算AG值,参考范围8~16mmol/L。酸碱血气分析结果按预计代偿公式计算,并结合AG值及临床诊断、病史、用药等情况,做出酸碱平衡紊乱类型的诊断。在此基础上以AG>16mmol/L为筛选标准,筛选出63例;63例又分为2组: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7例和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56例。全部数据以珚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AG值升高的例数明显多于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AG值升高的例数(P<0.05)。结论:因此,AG值升高,可帮助诊断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特别是对伴有代谢性酸中毒的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间隙(AG)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