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热化滞颗粒对大鼠胃蛋白酶活性、胃酸和小鼠肠蠕动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汪小蓉 赵霞 《天津中医药》 CAS 2004年第3期243-245,共3页
[目的]研究清热化滞颗粒对实验动物消化功能的影响。[方法]测定实验大鼠胃蛋白酶的活性、胃酸含量 ;小鼠小肠推进率。[结果]清热化滞颗粒可使胃游离酸和胃总酸分泌量增加 ;能提高大鼠胃蛋白酶活力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 ;并对正... [目的]研究清热化滞颗粒对实验动物消化功能的影响。[方法]测定实验大鼠胃蛋白酶的活性、胃酸含量 ;小鼠小肠推进率。[结果]清热化滞颗粒可使胃游离酸和胃总酸分泌量增加 ;能提高大鼠胃蛋白酶活力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 ;并对正常小鼠及盐酸阿托品负荷小鼠小肠推进功能具有促进作用 ,与空白对照组及药物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清热化滞颗粒治疗小儿积滞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有效地增加胃游离酸及总酸度 ,提高胃蛋白酶活性 ,促进胃肠蠕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化滞颗粒 消化功能 胃酸 胃蛋白酶 小肠推进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化滞颗粒对积食大鼠十二指肠肌电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豫安 叶红 +3 位作者 陈建双 刘艳华 孙阁 王昆鹏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48-849,共2页
目的探讨清热化滞颗粒对十二指肠肌电活动的影响。方法采用电生理学方法,观察空白组、造模组及化滞组大鼠十二指肠肌电活动的变化。结果造模组大鼠十二指肠MMC周期与空白组相比明显延长,峰值振幅明显降低;化滞组大鼠与造模组相比MMC周... 目的探讨清热化滞颗粒对十二指肠肌电活动的影响。方法采用电生理学方法,观察空白组、造模组及化滞组大鼠十二指肠肌电活动的变化。结果造模组大鼠十二指肠MMC周期与空白组相比明显延长,峰值振幅明显降低;化滞组大鼠与造模组相比MMC周期明显缩短,峰值振幅明显升高。结论清热化滞颗粒可能通过增加十二指肠肌电活动而起到化滞清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化滞颗粒 积食模型 十二指肠移行性综合肌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清热化滞颗粒中大黄酚 被引量:3
3
作者 靳朝东 许瑞征 刘书堂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4-225,共2页
关键词 清热化滞颗粒 HPLC法 大黄酚 测定 蒽醌类化合物 有效成分 中药组成 表里双解 大青叶 寒水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化滞颗粒对积滞化热模型小鼠胃泌素、血管活性肠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赵霞 罗兴洪 +1 位作者 刘书堂 汪受传 《天津中医药》 CAS 2003年第2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清热化滞颗粒对胃泌素、血管活性肠肽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同步测定积滞模型小鼠自然恢复组、灌喂清热化滞颗粒组和空白对照组小鼠血浆和小肠组织胃泌素 (GAS)、血管活性肠肽 (VIP)的水平。[结果]模型建成后 ,小... [目的]探讨清热化滞颗粒对胃泌素、血管活性肠肽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同步测定积滞模型小鼠自然恢复组、灌喂清热化滞颗粒组和空白对照组小鼠血浆和小肠组织胃泌素 (GAS)、血管活性肠肽 (VIP)的水平。[结果]模型建成后 ,小鼠血浆和小肠组织胃泌素含量降低 ;小肠组织VIP的含量增加。灌喂清热化滞颗粒后GAS增加 ,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VIP无明显变化。[结论]清热化滞颗粒治疗小儿积滞化热证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节胃肠激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化滞颗粒 模型 胃肠激素 胃泌素 血管活性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化滞颗粒中大黄酒制前后大黄素、大黄酚含量变化的考察 被引量:1
5
作者 靳朝东 许瑞征 +1 位作者 刘书堂 党晓伟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1910-1911,共2页
关键词 清热化滞颗粒 大黄素 大黄酚 酒制 量变 中国药典 质量标准 RHEU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化滞颗粒治疗小儿积滞兼风热证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建忠 向希雄 《中国中医急症》 2003年第3期224-224,共1页
目的 观察清热化滞颗粒治疗小儿积滞兼风热证的疗效。方法 将患儿5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清热化滞颗粒,对照组口服健儿清解液。结果 两组均有满意疗效,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但疗效对比以治疗组为优,且治疗组能更有效地改善... 目的 观察清热化滞颗粒治疗小儿积滞兼风热证的疗效。方法 将患儿5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清热化滞颗粒,对照组口服健儿清解液。结果 两组均有满意疗效,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但疗效对比以治疗组为优,且治疗组能更有效地改善症状及体征。结论 清热化滞颗粒治疗小儿积滞兼风热证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化滞颗粒 小儿 风热证 临床观察 中医药治疗 疗效 健儿解液 大黄 薄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化滞颗粒Ⅲ期临床及实验研究总结 被引量:3
7
作者 汪受传 赵霞 刘书堂 《现代中医药》 CAS 2003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 观察清热化滞颗粒临床疗效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实际试验病例449例,随 机分试验组、对照组,试验组予清热化滞颗粒,tid×4天口服,对照组予健儿清解液tid×4天 口服,第9天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前发热:所有病例均在... 目的 观察清热化滞颗粒临床疗效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实际试验病例449例,随 机分试验组、对照组,试验组予清热化滞颗粒,tid×4天口服,对照组予健儿清解液tid×4天 口服,第9天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前发热:所有病例均在治疗三天内下降,两组间无显著差 异。阳性症侯消失率的比较:在脘腹胀痛、食欲下降、发热舌象、脉象或指纹方面有高度显著 差异,在大便不调方面有显著差异,均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动物实验结果显示清热化滞颗粒 能提高小鼠血和小肠组中MOT、GAS含量,降低SS水平,但对VIP作用不明显。结论 本 药治疗小儿积滞兼风热证有明显优势,其作用机理之一是促进胃肠蠕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化滞颗粒 Ⅲ期临床实验 健儿解液 小儿 消化功能紊乱症 上呼吸道感染 风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化滞颗粒治疗小儿积滞兼风热证90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建忠 刘书堂 +2 位作者 肖明中 汪受传 赵霞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09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观察清热化滞颗粒治疗小儿积滞兼风热证的临床疗效和对动物实验的胃肠激素影响。方法临床观察将患儿90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口服清热化滞颗粒,对照组口服健儿清解液;动物实验用食积小鼠模型对胃肠相关激素进行研究。结... 目的观察清热化滞颗粒治疗小儿积滞兼风热证的临床疗效和对动物实验的胃肠激素影响。方法临床观察将患儿90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口服清热化滞颗粒,对照组口服健儿清解液;动物实验用食积小鼠模型对胃肠相关激素进行研究。结果多期临床试验研究显示清热化滞颗粒的痊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63.31%,23.79%,总有效率为87.10%;健儿清解液的痊愈和显效率分别为46.07%,28.57%,总有效率为74.64%。清热化滞颗粒治疗小儿积滞兼风热证综合疗效,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动物实验结果显示,清热化滞颗粒能提高小鼠血和小肠组织中胃动素、胃泌素含量,降低生长抑素水平,但对血管活性肠肽作用不明显。结论清热化滞颗粒治疗小儿积滞兼风热证疗效安全、可靠,并且有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化滞颗粒 治疗 应用 中医药疗法 儿童 辨证论治 证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化滞颗粒对积滞大鼠胃肌电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叶红 刘豫安 陈建双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89-90,共2页
清热化滞颗粒的主要成份为大黄(酒炒)、焦槟榔、大青叶等,用于治疗乳食内积,久滞化热兼外感风热症。临床研究表明,清热化滞颗粒能明显改善脘腹胀痛、食欲下降等症状。积滞往往与胃肠功能障碍有关,为探讨清热化滞颗粒治疗积滞化热... 清热化滞颗粒的主要成份为大黄(酒炒)、焦槟榔、大青叶等,用于治疗乳食内积,久滞化热兼外感风热症。临床研究表明,清热化滞颗粒能明显改善脘腹胀痛、食欲下降等症状。积滞往往与胃肠功能障碍有关,为探讨清热化滞颗粒治疗积滞化热症的作用机制,我们研究了其对大鼠十二指肠肌电活动的影响,本文继续探讨清热化滞颗粒对大鼠胃肌电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化滞颗粒 肌电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化滞颗粒治疗小儿积滞兼风热证107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陶后 项希雄 +3 位作者 刘建忠 刘书堂 刘井利 党晓伟 《中医儿科杂志》 2006年第2期31-33,共3页
目的:观察清热化滞颗粒治疗小儿积滞兼风热证的疗效。方法:将患儿1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清热化滞颗粒,对照组口服健儿清解液。结果:两组均有满意疗效,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但疗效对比以治疗组为优,且治疗组更能有效地改... 目的:观察清热化滞颗粒治疗小儿积滞兼风热证的疗效。方法:将患儿1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清热化滞颗粒,对照组口服健儿清解液。结果:两组均有满意疗效,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但疗效对比以治疗组为优,且治疗组更能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结论:清热化滞颗粒治疗小儿积滞兼风热证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积 风热证 清热化滞颗粒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化滞颗粒对小鼠血浆及小肠组织胃泌素、生长抑素的影响
11
作者 赵霞 任现志 +1 位作者 李江全 汪受传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54-55,共2页
目的 :探讨清热化滞颗粒对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积滞模型小鼠自然恢复组、灌喂清热化滞颗粒组和空白对照组小鼠血浆和小肠组织胃泌素、生长抑素的水平。结果 :模型建成后 ,小鼠血浆及小肠组织... 目的 :探讨清热化滞颗粒对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积滞模型小鼠自然恢复组、灌喂清热化滞颗粒组和空白对照组小鼠血浆和小肠组织胃泌素、生长抑素的水平。结果 :模型建成后 ,小鼠血浆及小肠组织中CAS含量降低 ,SS的含量增加 ;灌喂清热化滞颗粒后GAS增加 ,SS降低 ,且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清热化滞颗粒治疗小儿积滞化热证的机理可能与其调节胃肠激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化滞颗粒 模型 胃肠激素 胃泌素 生长抑素 中药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化滞颗粒治疗小儿积滞兼风热证86例临床观察
12
作者 吴艳明 汪受传 《山东中医杂志》 2006年第6期376-378,共3页
清热化滞颗粒具有清热导滞、表里双解的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小儿积滞兼风热证86例,痊愈率为65.12%,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健儿清解液治疗29例,痊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44.83%和96.55%。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 清热化滞颗粒具有清热导滞、表里双解的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小儿积滞兼风热证86例,痊愈率为65.12%,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健儿清解液治疗29例,痊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44.83%和96.55%。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化滞颗粒 小儿积 风热证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化滞颗粒对积滞化热模型小鼠胃肠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赵霞 任现志 +2 位作者 陈永辉 李江全 汪受传 《中医药学刊》 2003年第9期1475-1476,共2页
目的 :探讨清热化滞颗粒对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同步测定积滞化热模型小鼠自然恢复组、灌喂清热化滞颗粒组和空白对照组小鼠血浆和小肠组织胃动素 (MTL)、胃泌素 (GAS)、生长抑素(SS)和血管活性肠肽 (VIP)的水平。... 目的 :探讨清热化滞颗粒对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同步测定积滞化热模型小鼠自然恢复组、灌喂清热化滞颗粒组和空白对照组小鼠血浆和小肠组织胃动素 (MTL)、胃泌素 (GAS)、生长抑素(SS)和血管活性肠肽 (VIP)的水平。结果 :模型建成后 ,小鼠小肠组织SS、VIP的含量增加 ,且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小鼠血浆SS的含量增加 ,MTL、GAS含量降低 ;灌喂清热化滞颗粒后SS、VIP降低 ,MTL、GAS增加且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清热化滞颗粒治疗小儿积滞化热证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节胃肠激素 ,促进胃肠蠕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化滞颗粒 化热模型 胃肠激素 胃动素 胃泌素 生长抑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化滞颗粒治疗小儿积滞化热证211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霞 汪受传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58-759,共2页
目的:验证在消积必须导滞,导滞常兼清热理论指导下,用化滞清热法治疗小儿积滞化热证,据此立法处方制成清热化滞颗粒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按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的要求在4家医院同时进行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试验。结果:清... 目的:验证在消积必须导滞,导滞常兼清热理论指导下,用化滞清热法治疗小儿积滞化热证,据此立法处方制成清热化滞颗粒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按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的要求在4家医院同时进行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试验。结果:清热化滞颗粒治疗小儿积滞化热证临床痊愈率为64.55%,显效率为27.27%,总有效率91.82%,其综合疗效、痊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清热化滞颗粒治疗小儿积滞化热证疗效可靠,使用安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化滞颗粒 小儿 化热证 临床观察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化滞颗粒制剂工艺改进及质量标准提高 被引量:3
15
作者 董海荣 刘书堂 +1 位作者 郑艳春 李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8年第33期5174-5176,共3页
关键词 清热化滞颗粒 矫味 质量标准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化滞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研究
16
作者 齐云桥 胡晓梅 +3 位作者 庞春雪 陈宝鑫 高宝丽 赵金玲 《北方药学》 2012年第6期3-4,共2页
目的:建立清热化滞颗粒微生物限度的检查方法。方法:根据该样品的微生物限度标准,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验证试验指导原则,用三个批号的清热化滞颗粒进行验证试验。结果:培养基稀释法验证结果表明,各菌种的... 目的:建立清热化滞颗粒微生物限度的检查方法。方法:根据该样品的微生物限度标准,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验证试验指导原则,用三个批号的清热化滞颗粒进行验证试验。结果:培养基稀释法验证结果表明,各菌种的回收率均大于70%。在控制菌常规法验证中试验组检出试验菌。结论:通过对该品种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方法学验证,确认该品种微生物限度中,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检查可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检验;控制菌可采用常规法进行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化滞颗粒 常规法 培养基稀释法 方法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化滞颗粒促胃肠动力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霞 汪受传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10-512,共3页
目的:探讨清热化滞颗粒对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测定实验大鼠胃蛋白酶的活性、胃酸含量;小鼠小肠推进率、小鼠血浆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的水平。结果:清热化滞颗粒能提高大鼠胃蛋白酶活性并对盐... 目的:探讨清热化滞颗粒对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测定实验大鼠胃蛋白酶的活性、胃酸含量;小鼠小肠推进率、小鼠血浆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的水平。结果:清热化滞颗粒能提高大鼠胃蛋白酶活性并对盐酸阿托品负荷小鼠小肠推进功能具有促进作用,与空白对照组及药物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模型建成后,小鼠血浆SS的含量增加,MTL、GAS含量降低;灌喂清热化滞颗粒后SS降低,MTL、GAS增加,且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清热化滞颗粒治疗小儿积滞化热证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通过调节胃肠激素,促进胃肠蠕动,从而促进胃肠动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化滞颗粒 化热模型 胃肠激素 胃酸 胃蛋白酶
原文传递
清热化滞颗粒Ⅲ期临床及实验研究总结
18
作者 汪受传 赵霞 刘书堂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07年第1期-,共3页
目的 观察清热化滞颗粒临床疗效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理. 方法 实际试验病例449例,随机分试验组、对照组,试验组予清热化滞颗粒,tid×4d口服,对照组予健儿清解液tid×4d口服,第9d观察疗效. 结果 治疗前发热:所有病例均在治疗3d... 目的 观察清热化滞颗粒临床疗效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理. 方法 实际试验病例449例,随机分试验组、对照组,试验组予清热化滞颗粒,tid×4d口服,对照组予健儿清解液tid×4d口服,第9d观察疗效. 结果 治疗前发热:所有病例均在治疗3d内下降,两组间无显著差异.阳性症侯消失率的比较:在脘腹胀痛、食欲下降、发热舌象、脉象或指纹方面有高度显著差异,在大便不调方面有显著差异,均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动物实验结果显示清热化滞颗粒能提高小鼠血和小肠组中MOT、GAS含量,降低SS水平,但对VIP作用不明显. 结论 本药治疗小儿积滞兼风热证有明显优势,其作用机理之一是促进胃肠蠕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化滞颗粒 小儿积 临床研究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