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频电刺激联合渐进性康复训练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1
作者 荆勇芳 任超霞 孙玉娟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5年第3期78-79,83,共3页
目的:观察中频电刺激联合渐进性康复训练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9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渐进式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中频电刺... 目的:观察中频电刺激联合渐进性康复训练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9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渐进式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中频电刺激联合渐进性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术后疼痛、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在护理7 d、14 d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14 d后,观察组的JOA各项评分比对照组高,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生理健康、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中频电刺激联合渐进性康复训练能有效缓解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提升术后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中频电刺激 渐进性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渐进性康复训练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周洁 《中国医学创新》 2025年第7期89-93,共5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用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渐进性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20例,选取时间为2022年3月—2023年8月,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60例。参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措...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用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渐进性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20例,选取时间为2022年3月—2023年8月,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60例。参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渐进性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膝关节功能、膝关节疼痛和平衡功能、膝关节活动度,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参照组,干预后试验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Berg平衡量表评分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参照组,干预后试验组膝关节伸直度小,屈曲度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参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26,P=0.015)。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取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渐进性康复训练可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机行为转化 渐进性康复训练 膝关节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渐进性康复训练配合预见性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颜雅红 陈丽芬 +1 位作者 沈良盛 李选治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4期164-167,共4页
目的观察渐进性康复训练配合预见性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以常规的康复指导,研究组实施以渐进性康复训练配合预见性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 目的观察渐进性康复训练配合预见性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以常规的康复指导,研究组实施以渐进性康复训练配合预见性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患侧肢体关节活动度、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自我干预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干预患侧肢体后各方向活动度较干预前增加,研究组前屈、后伸、内旋、外旋、内收、外展活动度分别为(158.96±13.55)、(56.36±2.77)、(89.05±10.96)、(88.34±2.95)、(58.76±2.95)、(162.34±10.18)°,与对照组的(147.10±10.96)、(49.00±3.62)、(83.75±7.36)、(81.02±3.11)、(54.34±2.76)、(156.84±12.43)°相比更高,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两组干预后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自我干预能力及生活质量较干预前增加,研究组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自我干预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52.58±6.61)、(91.15±3.99)、(94.43±3.11)、(92.26±3.42)分,高于对照组的(48.17±5.62)、(87.02±4.74)、(89.43±4.11)、(87.08±4.03)分,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00%低于对照组的22.00%,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开展渐进性康复训练配合预见性干预,可改善患侧肢体的上肢各方向活动度,提升术后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自我干预能力及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性康复训练 预见性干预 康复干预 乳腺癌术后 上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进性康复训练结合责任制整体护理在肩胛骨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4
作者 王楠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4期1897-1901,共5页
目的 探究渐进性康复训练结合责任制整体护理对肩胛骨骨折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4年3月因肩胛骨骨折在本院手术的患者58例,根据干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使用一般调查问卷、肩关节评分量表(Co... 目的 探究渐进性康复训练结合责任制整体护理对肩胛骨骨折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4年3月因肩胛骨骨折在本院手术的患者58例,根据干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使用一般调查问卷、肩关节评分量表(Constant-Murley)、视觉模拟量表(VAS)和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对其进行调查评价。基线组间差异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或者χ~2检验,利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对护理前、护理3个月、护理6个月的差异进行检验。结果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的基本康复指标(下床活动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Constant-Murley、VAS、SF-36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和交互效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基本康复指标(下床活动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Constant-Murley、VAS、SF-36随治疗时间变化趋势不同。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随访后3个月、随访6个月的基本康复指标(下床活动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Constant-Murley、VAS、SF-36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基于渐进性康复训练结合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情况,改善患者的疼痛、运动以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性康复训练 责任制整体护理 肩胛骨骨折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渐进性康复训练对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袁琼 谢洋 刘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5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渐进性康复训练对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行内固定术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100例,按随机信封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 目的探讨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渐进性康复训练对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行内固定术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100例,按随机信封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渐进性康复训练,两组均干预12周。比较两组干预12周时的徒手肌力分级(MMT)、功能锻炼依从性;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12周时自我管理能力。结果观察组MMT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12周时,两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渐进性康复训练可改善肌力分级,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功能锻炼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动机行为 渐进性康复训练 肌力 自我管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进性康复训练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肢体功能和疼痛的影响
6
作者 邵腊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2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渐进性康复训练对乳腺癌术后术后上肢淋巴水肿、肢体功能及疼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抽样法均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 目的探讨渐进性康复训练对乳腺癌术后术后上肢淋巴水肿、肢体功能及疼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抽样法均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康复指导,研究组给予术后渐进性康复训练。对比两组的上肢淋巴水肿情况、肢体功能、日常活动能力、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上肢淋巴水肿程度低于对照组,肢体功能受损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实施渐进性康复训练,在缓解上肢淋巴水肿、改善肢体功能及减轻上肢疼痛方面作用明显,可促使患者日常活动能力提升,并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渐进性康复训练 上肢淋巴水肿 肢体功能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进性康复训练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7
作者 郭新瑶 《医疗装备》 2024年第2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讨渐进性康复训练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医院收治的76例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治疗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行术后常规康复训练)与观察组(38例,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探讨渐进性康复训练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医院收治的76例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治疗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行术后常规康复训练)与观察组(3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渐进性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的肩关节功能(采用肩关节疼痛与功能障碍指数评估)、心功能指标(N端B型钠尿肽前体、左心射血分数)及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估)。结果术后1个月,观察组肩关节疼痛评分、功能障碍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N端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低于对照组,左心射血分数、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术后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采用渐进性康复训练,可减轻肩关节功能障碍程度,促进心功能恢复,提高整体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性康复训练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肩关节功能 心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干预模式联合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对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
8
作者 洪爱治 曾秀玲 殷婷婷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8期80-82,135,共4页
目的 探讨分析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ailur emodes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干预模式联合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对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7月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 目的 探讨分析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ailur emodes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干预模式联合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对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7月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ICU住院的94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研究组患者采用FMEA干预模式联合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观察和分析不同干预方式产生的效果和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7 d、10 d时,研究组患者ICU获得性衰弱的发生率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4 d、7 d、10 d时,研究组患者的肌力水平均明显更高(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更短,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评分更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FMEA干预模式联合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能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可改善患者的肌力水平,同时还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患者ICU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 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 ICU机械通气患者 ICU获得性衰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疗法联合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刘霞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第36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究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联合音乐疗法干预在ICU机械通气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7月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ICU机械通气患者,并采用掷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7)和研究组(n=47)。对照组患者给予常... 目的:探究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联合音乐疗法干预在ICU机械通气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7月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ICU机械通气患者,并采用掷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7)和研究组(n=47)。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而研究组患者采用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干预联合音乐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运动功能、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心理状态、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干预后运动功能评分更高,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OFA评分、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d,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SOFA评分、PANAS评分更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联合音乐疗法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具有积极影响,可以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减少患者获得性衰弱、谵妄的发生率,同时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疗法 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 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 获得性衰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对机械通气重症患者神经肌肉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志林 陈喜 +2 位作者 郑盼盼 陈佩莹 蒙莉萍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第9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重症患者采用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对改善神经肌肉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8月至2019年11月收治机械通气重症患者17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n=86)与采用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干预实验组(n=86),...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重症患者采用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对改善神经肌肉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8月至2019年11月收治机械通气重症患者17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n=86)与采用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干预实验组(n=86),对比两组患者功能独立性评分表(FIM)结果与并发症情况,了解患者的生活独立能力和康复结局。结果:在FIM功能独立性评分中,实验组在自理能力、括约肌控制以及转移上的改善效果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行走、交流与社会认知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47%(9/86),对照组发生率为29.07%(25/86),P<0.05。在住院期间,实验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结果为(87.2±11.3)分,对照组为(76.5±10.7)分,说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高。与此同时,在ICU停留时间上,实验组为(12.2±2.8)d,对照组用时较长,为(17.5±4.4)d;在通气时间的对比中,实验组为(7.6±3.1)d,对照组为(10.9±3.6)d,其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进行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的患者其病情改善用时较短。结论:机械通气重症患者采用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肌肉功能,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 机械通气 重症患者 神经肌肉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对机械通气重症患者神经肌肉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蔚 张明辉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591-594,598,共5页
目的 探讨早期对机械通气重症患者采用渐进性康复训练后其神经肌肉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重庆市中医院收治的120例机械通气重症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进行早期渐... 目的 探讨早期对机械通气重症患者采用渐进性康复训练后其神经肌肉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重庆市中医院收治的120例机械通气重症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进行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比较2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与出ICU时2组患者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功能独立性评分表(FIM)6项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与出ICU时自理能力、括约肌控制、转移及行走指标FIM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社会认知及交流FI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与住院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提高重症患者的自理能力,让患者尽早脱机,改善患者的生活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 机械通气 神经肌肉功能 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进性康复训练对重度脊柱侧弯矫形术后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奉小红 王卫星 黄晓妍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8年第6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渐进性康复训练对重度脊柱侧弯矫形术后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84例重度脊柱侧弯矫形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接受重度脊... 目的探讨渐进性康复训练对重度脊柱侧弯矫形术后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84例重度脊柱侧弯矫形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接受重度脊柱侧弯矫形术后护理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及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患者手术时间和评估患者耐受程度进行渐进性康复训练。采用脊柱侧凸社会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观察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1月、出院后6个月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出院时、出院后1月、出院后6个月监测两组患者肺活量(VC)、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VC%)、最大通气量(MVV)和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MVV%),观察两组患者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1)出院时,两组患者社会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得分、VC、VC%、MVV和MVV%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生活质量、VC、VC%、MVV和MVV%值随时间的推移变化明显,出院后1月、出院后6个月数据比较,实验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渐进性康复训练在重度脊柱侧弯矫形术后患者中运用,它遵循了循序渐进康复功能锻炼和患者耐受原则,使患者更容易接受,提高了训练依从性,改善了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帮助患者回归社会,将手术的效果发挥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性康复训练 重度脊柱侧弯 矫形 生活质量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应用于颅脑损伤机械通气的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陶佩佩 张兰香 李鑫鑫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38-139,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对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肌力及功能独立性的影响。方法:将88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对两... 目的:探讨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对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肌力及功能独立性的影响。方法:将88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对两组患者肌力、功能独立性评分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肌力评分、功能独立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肌力评分、功能独立性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肌力及功能独立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 颅脑损伤 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目标为导向的渐进性康复训练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宋铃琳 曹骏 葛菲菲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第22期3333-3336,共4页
目的探究以目标为导向的渐进性康复训练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2月入院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61),2020年3—9月入院患者作为观察组(n=64)。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探究以目标为导向的渐进性康复训练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2月入院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61),2020年3—9月入院患者作为观察组(n=64)。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目标为导向的渐进性康复训练。分别在术后1周、2周、1个月以及3个月时采用Harris评分、Berg平衡量表以及6 min步行距离评价两组康复效果。结果实施干预后,观察组术后1周、2周、1个月以及3个月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2周、1个月以及3个月Berg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2周、1个月以及3个月6 min步行距离均长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目标为导向的渐进性康复训练可促进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进程,有助于髋关节功能、平衡能力以及步行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目标为导向 渐进性康复训练 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功能 平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阶段渐进性康复训练在慢阻肺机械通气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姣 《中国疗养医学》 2022年第10期1099-1102,共4页
目的探讨分阶段渐进性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机械通气患者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及肌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接收的106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分阶段渐进性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机械通气患者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及肌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接收的106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DVT预防管理)与试验组(给予常规DVT预防管理+分阶段渐进性康复训练),各53例,观察两组的凝血指标变化、DVT发生率及肌力恢复情况。结果分阶段渐进性康复训练干预后,试验组的各项凝血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DVT发生率为3.7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98%(P<0.05);试验组的肌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阻肺机械通气患者在常规DVT预防管理同时联合分阶段渐进性康复训练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机体凝血指标,防止机体DVT发生,促进机体肌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分阶段渐进性康复训练 机械通气 静脉血栓形成 肌力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进性康复训练配合预见性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丽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第10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渐进性康复训练配合预见性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行乳腺癌根治性手术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探讨渐进性康复训练配合预见性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行乳腺癌根治性手术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渐进性康复训练配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干预3个月后患侧肩关节活动度,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估患者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负性情绪,统计两组患肢水肿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肩关节前屈、后伸、内旋、外旋、内收、外展活动度分别为(165.87±17.09)°、(52.32±4.73)°、(79.72±5.29)°、(77.31±4.93)°、(53.02±4.19)°、(165.42±20.19)°,均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SAS、SDS评分分别为(39.12±4.26)分、(36.79±4.03)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肢水肿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渐进性康复训练配合预见性护理能改善患者上肢功能,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有利于降低水肿风险,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渐进性康复训练 预见性护理 肩关节活动度 负性情绪
原文传递
分阶段渐进性康复训练用于Ⅰ型骨性Bankart损伤肩关节镜修补后的护理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晶晶 《基层医学论坛》 2022年第18期88-90,共3页
目的探究分阶段渐进性康复训练用于Ⅰ型骨性Bankart损伤肩关节镜修补后的护理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2月—2020年3月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肩关节镜修补术的Ⅰ型骨性Bankart损伤患者80例,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0... 目的探究分阶段渐进性康复训练用于Ⅰ型骨性Bankart损伤肩关节镜修补后的护理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2月—2020年3月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肩关节镜修补术的Ⅰ型骨性Bankart损伤患者80例,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0例,分别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分阶段渐进性康复训练。比较2组干预前后肩关节主动活动度以及肩关节功能变化情况、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肩关节主动前屈、外展和外旋角度明显大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的肩关节功能(UCLASS)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Ⅰ型骨性Bankart损伤肩关节镜修补后实施分阶段渐进性康复训练,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改善心理状态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骨性Bankart损伤 肩关节镜修补术 分阶段渐进性康复训练 肩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联合渐进性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莉 张建荣 《医疗装备》 2021年第1期181-182,共2页
目的探讨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联合渐进性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0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73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36例)。两组均予以... 目的探讨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联合渐进性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0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73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36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渐进性康复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干预,比较两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30 d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联合渐进性康复训练能显著提升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偏瘫 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 渐进性康复训练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在机械通气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19
作者 潘丹 何晶晶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3年第6期206-208,共3页
通过对机械通气重症患者给予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分析其对患者功能独立性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02月01日~2023年02月28日期间收治的64例机械通气重症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AAA组和BBB组,AAA组给予常规的机械通气治疗,BB... 通过对机械通气重症患者给予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分析其对患者功能独立性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02月01日~2023年02月28日期间收治的64例机械通气重症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AAA组和BBB组,AAA组给予常规的机械通气治疗,BBB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渐进性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相关指标、功能独立性评分及并发症(压疮、压力性损伤、ICU获得性肌无力)的发生情况。结果:BBB组患者住院相关指标均短于AAA组(P<0.05);BBB组患者功能独立性评分高于AAA组(P<0.05);BB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9.38%)低于AAA组(25.01%)(P<0.05)。结论:机械通气重症患者病情危重,给予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可提高其功能独立性评分,缩短住院相关指标,减少压疮、压力性损伤、ICU获得性肌无力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重症患者 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 神经肌肉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患者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神经肌肉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20
作者 郭志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50-0152,共3页
分析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对重症患者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情况并进一步评估。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8月的进行康复治疗的102例重症科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简单血糖、血压监测、翻身拍背等训练,观... 分析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对重症患者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情况并进一步评估。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8月的进行康复治疗的102例重症科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简单血糖、血压监测、翻身拍背等训练,观察组实施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具体内容,详见下文。比较两组患者的FIM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进入普通病房时,功能独立评分(FIM评分)相对于对照组情况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住院总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相对于对照组而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重症患者的自理能力, 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水平,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 重症患者 神经肌肉功能 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