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非达西渗流半径的气井不稳定渗流产能模型 被引量:2
1
作者 孙岩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86-490,共5页
为研究低渗、储层厚度和孔隙度较大气藏的气井非达西渗流边界影响,基于气井非达西渗流区域的划分,推导了非达西渗流半径和非达西渗流压力损失计算公式,根据气体不稳定渗流基本微分方程,建立了基于非达西渗流边界的气井不稳定渗流产能计... 为研究低渗、储层厚度和孔隙度较大气藏的气井非达西渗流边界影响,基于气井非达西渗流区域的划分,推导了非达西渗流半径和非达西渗流压力损失计算公式,根据气体不稳定渗流基本微分方程,建立了基于非达西渗流边界的气井不稳定渗流产能计算新方法,结合气井实例,进行了产能计算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开采的初期阶段,非达西渗流半径和非达西渗流压力损失迅速下降,对气井产能的影响较大;考虑非达西渗流半径计算的产能高于非达西渗流半径趋于无穷大的产能;随着基质渗透率的减小以及储层厚度和孔隙度的增加,考虑非达西渗流半径与非达西渗流半径趋于无穷大,2种条件预测的日产气量差值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达西渗流半径 非达西渗流压力损失 不稳定渗流 产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P对天然气水合物储层井周改造可行性研究
2
作者 赵杨 田进 +5 位作者 赵琥 冯颖韬 崔策 温达洋 郑少军 刘天乐 《石油化工应用》 2025年第2期19-27,共9页
为研究天然气水合物储层改造的新方式,利用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对模拟地层试样进行了固结实验和渗流模拟。首先,利用微生物菌液对人工配制的天然气水合物地层试样进行固结,通过三轴实验设备对固结试样的强度进行测试,试样的黏聚... 为研究天然气水合物储层改造的新方式,利用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对模拟地层试样进行了固结实验和渗流模拟。首先,利用微生物菌液对人工配制的天然气水合物地层试样进行固结,通过三轴实验设备对固结试样的强度进行测试,试样的黏聚力与摩擦角从最初的3.7 kPa和34.7°提高到42.3 kPa和35.6°。随后开展了试样的扫描电镜、XRD和CT测试,结果表明,生成的碳酸钙含有方解石和霰石两种晶型,同时,试样的孔隙率从46.38%下降到28.12%,孔喉半径从110.39μm减小至67.93μm。数值模拟了菌液在地层当中的渗流和碳酸钙生成情况,结果表明,微生物生成的碳酸钙沉淀分布呈半圆形并不断向地层内部扩散,其径向扩散范围最大值约为1.6 m。碳酸钙含量随着反应的进行不断增加,其最大值约为102 kg/m^(3)。利用数值计算得到MICP处理2 d后的地层孔隙率和渗透率分别下降了5.6%和35%,对后续天然气水合物生产速率的影响可通过提高生产压差加以弥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加固 天然气水合物储层 强度 孔隙率 渗流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湖相碳酸盐岩油藏油井生产特征及开发技术对策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彩凤 王连进 +3 位作者 邵先杰 胥昊 孙玉波 刘英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0-103,118,共4页
苏北盆地金湖凹陷西部斜坡带发育1套储油能力较好的湖相碳酸盐岩储层,受不均匀溶蚀作用的影响,其平面非均质性强,局部地区孔隙度较大,但连通性差,储层渗透率低。湖相碳酸盐岩油藏油井的生产特征与砂岩油藏油井的生产特征完全不同,表现... 苏北盆地金湖凹陷西部斜坡带发育1套储油能力较好的湖相碳酸盐岩储层,受不均匀溶蚀作用的影响,其平面非均质性强,局部地区孔隙度较大,但连通性差,储层渗透率低。湖相碳酸盐岩油藏油井的生产特征与砂岩油藏油井的生产特征完全不同,表现为自然产能低,实施酸化措施后产量提高幅度大;不同位置的油井产油量差异大;投产初期含水率高;油井产油量递减存在常规递减和突变递减2种形式。通过对研究区试油试采和生产动态资料的分析,在深入研究产能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储层总有效厚度和单井储层有效渗流半径是影响湖相碳酸盐岩油藏油井产油量的2个主要因素,进而明确研究区投产储层的筛选条件。根据湖相碳酸盐岩油藏的特征,提出了多次酸化、压裂、侧钻井、水平井和多分支水平井等开发技术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相碳酸盐岩 油井生产特征 储层总有效厚度 有效渗流半径 储层筛选条件 开发技术对策 苏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填型单缝煤岩水力脉动解堵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叶功勤 曹函 +3 位作者 高强 陈裕 孙平贺 张绍和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8-356,共9页
利用室内自行研制的可调频脉动水力压裂系统及预制充填型单缝的煤岩,开展不同频率条件下水力脉动解堵试验,研究脉动作用下解堵水压演化过程和解堵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水力脉动解堵压力演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压力上升阶段、压力下降阶... 利用室内自行研制的可调频脉动水力压裂系统及预制充填型单缝的煤岩,开展不同频率条件下水力脉动解堵试验,研究脉动作用下解堵水压演化过程和解堵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水力脉动解堵压力演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压力上升阶段、压力下降阶段和压力波动稳定阶段.在疲劳损伤和脉动波的双重作用下,脉动作用下的煤岩解堵表现出解堵压力阀值比定常流作用下更低、压降持续时间更短、压降幅值更小的特点.定常流作用下煤粉运移集中在压力下降阶段;脉动压力作用下煤粉在压力下降阶段和压力波动稳定阶段均有运移,且压力下降时间与运移煤粉总量成正相关关系,但煤粉总的运移量和定常流作用下的相当.脉动作用和定常流作用下径向渗透主要发生在压力上升至压力峰值阶段,但脉动流的解堵时间短,则滤液渗透半径小对储层的伤害小.综合考虑解堵压力、煤粉运移、解堵渗透路径和解堵渗流深度,特别是解堵压力和解堵渗流深度作为主要评价因素,在3 Hz条件下解堵效果最好,其具有较低的解堵压力和最小的解堵渗流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型单缝煤岩 水力脉动 解堵水压 解堵路径 渗流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arative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chemical grouting into a fracture with flowing and static water 被引量:8
5
作者 Zhang Gailing Zhan Kaiyu +1 位作者 Gao Yue Wang Wenxue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11年第2期201-205,共5页
We present a series of experimental tests on chemical grouting into a fracture with flowing and static water,using a transparent fracture grouting experimental device.Variations of seepage pressure and grout propagati... We present a series of experimental tests on chemical grouting into a fracture with flowing and static water,using a transparent fracture grouting experimental device.Variations of seepage pressure and grout propagation were compared in our investig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flowing water results in drops of seepage pressure,development of penetration radii in the upstream side and drops of propagation area during the same period,compared with grouting in static water.The propagation area in static water is always round before grouts reach the joint boundaries.However,the propagation shape changes from round to an elliptic shape for grouting into a fracture with flowing water.A theoretical model for the grout penetration radius in a fracture considering flowing velocity was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by our experimental results.These results are helpful in improving understanding of fracture grouting mechanism and in guiding engineering pract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fracture Chemical grouting Flowing water grouting Static water grouting Scale model te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