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针灸联合温经散寒通络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证患者康复结局的影响
1
作者 李星星 山喜庆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51-0154,共4页
探讨在温经散寒通络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证期间联合应用温针灸对康复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证患者共计84例,入组患者的分组方式以不同治疗方案为依据,各42例,对照组患者仅口服温经散寒通络汤,研究组患... 探讨在温经散寒通络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证期间联合应用温针灸对康复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证患者共计84例,入组患者的分组方式以不同治疗方案为依据,各42例,对照组患者仅口服温经散寒通络汤,研究组患者则联合开展温针灸,对比两组各观察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的占比相比对照组更高;研究组患者各症状消失时间更短;在腰椎功能与各实验室指标水平方面,研究组改善优势更加明显;在神经传导速度方面,研究组改善优势更加明显;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方面无差异性(P>0.05)。结论 在温经散寒通络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证期间联合应用温针灸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调节各细胞因子水平,促进腰椎功能恢复,疗效安全显著,对改善康复结局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经散寒通络汤 温针灸 神经传导速度 腰椎功能 细胞因子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温经散寒通络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证患者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赵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28-0031,共4页
探究温针灸联合温经散寒通络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证患者,均给予温经散寒通络汤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普通针刺)和观察组(40例,温针灸),对比... 探究温针灸联合温经散寒通络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证患者,均给予温经散寒通络汤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普通针刺)和观察组(40例,温针灸),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MPQ评分均有降低,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治疗后患者腰椎功能有改善,且观察组更优(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用温针灸联合温经散寒通络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证效果显著,可以缓解患者的腰腿疼痛,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寒湿痹阻证 温经散寒通络汤 温针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经散寒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8
3
作者 周萍 陈欧娜 +4 位作者 苏咏梅 向阳红 吴渝梅 胡红 周滢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84-789,共6页
目的:探讨温经散寒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4例,给予口服双氯芬酸钠、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治疗组44例,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温... 目的:探讨温经散寒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4例,给予口服双氯芬酸钠、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治疗组44例,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温经散寒通络汤和针灸治疗。每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在治疗前后比较,在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指标上均有较大改善(P<0.05);治疗组在改善休息痛、肿胀个数、肿胀指数、压痛个数、压痛指数、晨僵时间、肝肾功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改善关节功能障碍、双手握力及降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等有更明显的优势(P<0.05)。结论: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温经散寒通络汤联合针灸,结合西药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功能的改善、病情活动的控制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温经散寒通络汤 针灸 中西医结合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温经散寒通络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证患者腰腿痛及腰椎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7
4
作者 黄毅祥 覃忠亮 +2 位作者 何列涛 袁薇 况彦德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0年第28期3143-3146,共4页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温经散寒通络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在温经散寒通络...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温经散寒通络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在温经散寒通络汤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温针灸治疗,2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腰腿痛MPQ评分、腰椎功能JOA评分及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32/40)(P<0.05);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3个疗程后2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3个疗程后2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均<0.05),且观察组增加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5/40),与对照组的10.0%(4/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温经散寒通络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证效果显著,有利于缓解患者腰腿痛,改善腰椎功能,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寒湿痹阻证 温经散寒通络汤 温针灸 腰腿痛 腰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经散寒通络汤联合针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临床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王芳 古英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9年第9期49-51,共3页
[目的]观察温经散寒通络汤联合针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疗效。[方法]将80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0例双氯芬酸钠,75 mg/次,1次/d;甲氨蝶呤,10 mg/次,1次/周;柳氮磺胺吡啶,0.25~0.5 g/次,3次/d。治疗组40... [目的]观察温经散寒通络汤联合针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疗效。[方法]将80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0例双氯芬酸钠,75 mg/次,1次/d;甲氨蝶呤,10 mg/次,1次/周;柳氮磺胺吡啶,0.25~0.5 g/次,3次/d。治疗组40例温经散寒通络汤联合针刺治疗。连续治疗7 d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经散寒通络汤联合针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寒湿痹 温经散寒通络汤 针刺 生活质量评分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温经散寒通络汤治疗寒湿痹阻型腰肌劳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姜慧娜 欧阳八四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第14期20-21,共2页
目的探究温针灸联合温经散寒通络汤应用于寒湿痹阻型腰肌劳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寒湿痹阻型腰肌劳损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 目的探究温针灸联合温经散寒通络汤应用于寒湿痹阻型腰肌劳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寒湿痹阻型腰肌劳损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予以温经散寒通络汤联合普通针刺治疗,而观察组予以温经散寒通络汤联合温针灸治疗,观察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PQ评分低于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寒湿痹阻型腰肌劳损患者采用温针灸联合温经散寒通络汤治疗,能够增强患者JOA评分,降低MPQ评分,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其疾病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治疗 腰肌劳损 温经散寒通络汤 寒湿痹阻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温经散寒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余冬冬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9期201-203,229,共4页
目的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温经散寒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取我院12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2月~2016年3月,并将患者按照不同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温经散寒通络... 目的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温经散寒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取我院12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2月~2016年3月,并将患者按照不同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温经散寒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住院时间(10.27±1.26)d、痊愈时间(8.21±1.24)d、临床症状消失时间(5.27±1.48)d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晨僵持续时间(12.01±1.27)min、关节肿胀数(3.01±0.25)个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患者采用温经散寒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经散寒通络汤 针灸 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 西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经散寒通络汤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温小红 王亮 王星 《内蒙古中医药》 2017年第20期71-72,共2页
目的:观察温经散寒通络汤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114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7例。两组均实施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温经散寒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温经散寒通络汤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114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7例。两组均实施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温经散寒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为78.9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及类风湿因子(RF)水平均较治疗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针对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应用温经散寒通络汤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有效改善炎症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经散寒通络汤 寒湿痹阻型 类风湿性关节炎 炎症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温经散寒通络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证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9
作者 许庆池 陈燕超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第24期68-71,共4页
目的:探究温针灸联合温经散寒通络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证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中医症状积分、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厦门市集美区后溪镇卫生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证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 目的:探究温针灸联合温经散寒通络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证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中医症状积分、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厦门市集美区后溪镇卫生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证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温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温经散寒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关节活动度、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炎症因子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失眠、腿痛、倦怠乏力、腰痛、烦躁易怒、自汗等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关节活动度、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36%,高于对照组的85.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证患者进行温针灸联合温经散寒通络汤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炎症反应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寒湿痹阻证 温针灸 温经散寒通络汤 腰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经散寒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秦洁 《河南中医》 2023年第8期1246-1250,共5页
目的:观察温经散寒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寒湿型RA患者11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氨甲蝶呤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 目的:观察温经散寒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寒湿型RA患者11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氨甲蝶呤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温经散寒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28 joint disease activity score,DAS28)、疾病活动指数简表(simplified disease activity index,SDAI)评分、健康评估问卷(the health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HAQ)评分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DAS28评分、SDAI评分、HA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ESR、R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L-1、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6.49%,对照组有效率为80.70%,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经散寒通络汤联合针灸可改善RA患者相关症状,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疾病活动指标和炎症相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寒湿证 温经散寒通络汤 针灸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温经散寒通络汤治疗寒湿痹阻型腰肌劳损的临床效果分析
11
作者 章周锬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19期149-152,共4页
目的 探索温针灸联合温经散寒通络汤治疗寒湿痹阻型腰肌劳损患者的效果。方法 80例寒湿痹阻型腰肌劳损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针刺联合温经散寒通络汤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灸联合温经散寒通络... 目的 探索温针灸联合温经散寒通络汤治疗寒湿痹阻型腰肌劳损患者的效果。方法 80例寒湿痹阻型腰肌劳损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针刺联合温经散寒通络汤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灸联合温经散寒通络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5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主症、次症积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主症、次症积分分别为(3.16±0.25)、(5.69±0.73)分,显著低于常规组的(4.98±1.32)、(8.45±1.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ODI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 JOA、GQOL-74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VAS评分(4.85±0.31)分、ODI评分(50.46±5.72)分均低于常规组的(6.11±0.59)、(62.39±8.51)分, JOA评分(20.36±1.32)分、GQOL-74评分(88.76±4.97)分高于常规组的(15.63±2.95)、(75.23±5.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寒湿痹阻型腰肌劳损患者以温针灸与温经散寒通络汤联合治疗可取得理想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肌劳损 寒湿痹阻型 温针灸 温经散寒通络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经散寒通络汤与针灸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的疗效及症状、体征评分分析
12
作者 叶雄峰 夏春兰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4期388-389,共2页
目的探究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患者接受温经散寒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患者1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措施的差异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接受甲氨蝶呤、柳氮磺胺吡啶、双氯芬酸钠治疗,实验组则在... 目的探究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患者接受温经散寒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患者1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措施的差异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接受甲氨蝶呤、柳氮磺胺吡啶、双氯芬酸钠治疗,实验组则在以上治疗基础上接受温经散寒通络汤与针灸治疗,对比两组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RA患者的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00%)(P<0.05);实验组RA患者体征、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患者接受温经散寒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可促进其预后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经散寒通络汤 针灸 类风湿性关节炎 寒湿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经散寒通络汤与针灸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患者症状、体征的影响
13
作者 杨艳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7年第3期00267-00267,共1页
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患者应用温经散寒通络汤与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9月-2016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患者82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温经散寒通络汤与针... 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患者应用温经散寒通络汤与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9月-2016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患者82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温经散寒通络汤与针灸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关节活动受限几项症状、体征指标得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患者应用温经散寒通络汤与针灸治疗能够更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体征情况,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 温经散寒通络汤 针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联合中药汤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临床分析
14
作者 袁海超 杨坤 盛亚文 《健康之路》 2017年第1期214-215,共2页
目的:以8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对患者采用针灸联合中药汤剂法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受试患者分... 目的:以8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对患者采用针灸联合中药汤剂法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受试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温经散寒通络汤以及针灸联合治疗,对比两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0.45%,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价值。结论: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针灸联合中药汤剂联合进行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温经散寒通络汤 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