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5篇文章
< 1 2 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的护理要点
1
作者 周俊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213-0216,共4页
对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以及脚部皮肤缺陷的护理方式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从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腿以及脚部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患者中随机挑选80名组织开展实验研究,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 对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以及脚部皮肤缺陷的护理方式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从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腿以及脚部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患者中随机挑选80名组织开展实验研究,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一组各有40名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患者服务,应用整体护理措施为实验组患者服务,对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护理有效率要比对照组更高,结果数据进行对比后可以看到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别,在统计学科上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实验组患者对本组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7.5%,对照组患者对本组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80%,这一结果可以明显看出差别较大,统计学研究意义较大。结论 在对小腿以及脚部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进行治疗护理时,应用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并进行整体护理效果较为明显,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 小腿 脚部肤缺损 整体护理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腹股沟上髂筋膜阻滞对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艳 季加伟 +2 位作者 王晔 刘坤 焦宇倩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2-276,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超声引导下腹股沟上髂筋膜阻滞对四肢毁损伤患者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后早期疼痛及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因四肢毁损伤择期行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的患者79例,男47例,女32例,年龄18~60岁,BMI 16~28 kg/m^(2),ASAⅠ... 目的探讨术前超声引导下腹股沟上髂筋膜阻滞对四肢毁损伤患者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后早期疼痛及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因四肢毁损伤择期行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的患者79例,男47例,女32例,年龄18~60岁,BMI 16~28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超声引导下腹股沟上髂筋膜阻滞组(F组,n=39)和对照组(C组,n=40)。F组在麻醉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腹股沟上髂筋膜阻滞,注射0.375%罗哌卡因和地塞米松5 mg混合液共30 ml;C组不行神经阻滞,所有患者全麻用药方案相同。记录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舒芬太尼、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出PACU时、术后2、6、12、24、48 h静息时NRS疼痛评分;术后第1、2天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及补救镇痛情况;术前、术后第1、2天15项恢复质量量表(QoR-15)评分;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头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低氧血症等)发生情况;出院时皮瓣供区伤口愈合、受区存活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与C组比较,F组术中瑞芬太尼、舒芬太尼用量及使用血管活性药的例数明显降低,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2、6 h静息时NRS疼痛评分和术后第1天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率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第1、2天的QoR-15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术后48 h内头晕、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中丙泊酚用量,出PACU时、术后12、24、48 h静息时NRS疼痛评分,术后第2天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及补救镇痛率,术后皮肤瘙痒、呼吸抑制、低氧血症发生率,皮瓣供区愈合率、受区存活率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腹股沟上髂筋膜阻滞应用于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毁损伤可减少围术期镇痛药用量,缩短麻醉复苏时间,缓解术后早期疼痛,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术后早期恢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筋膜阻滞 超声引导 全身麻醉 外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模式疼痛护理干预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上肢创面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浩 杨继红 霍露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多种模式疼痛护理干预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上肢创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上肢创面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多种模式疼痛... 目的探讨分析多种模式疼痛护理干预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上肢创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上肢创面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多种模式疼痛护理干预)2组,各50例,对比分析两组干预效果。结果术后6 h、12 h、24 h及48 h观察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健康调查见表(SF-36)评分更高(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满意度高(P<0.05)。结论多种模式疼痛护理干预用于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上肢创面患者护理中能有效减轻其疼痛程度,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患者对护理也更为满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种模式疼痛护理干预 游离外侧 上肢创面 生活质量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腓肠肌内侧头动脉供血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复杂创面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澒洞 周正虎 +6 位作者 李雷 鞠文 李昌松 夏宇航 陈鲁成 巨积辉 刘跃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99-102,115,共5页
目的探讨以腓肠肌内侧头动脉为受区供血动脉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复杂创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2年9月苏州瑞华骨科医院收治的11例小腿复杂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存在小腿大面积皮肤及皮下... 目的探讨以腓肠肌内侧头动脉为受区供血动脉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复杂创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2年9月苏州瑞华骨科医院收治的11例小腿复杂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存在小腿大面积皮肤及皮下软组织缺损,均接受游离对侧大腿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受区以腓肠肌内侧头动脉为供血动脉,供区皮肤直接缝合。结果11例患者11块游离皮瓣均成活,供区、受区创面均Ⅰ期愈合。出院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5个月。术后12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创面愈合良好,皮瓣外观、弹性良好;所有患者恢复正常膝、踝关节功能,具有自主生活能力;供区伤口愈合良好,无明显瘢痕增生。末次随访时,皮瓣感觉功能评定为S 3级者2例、S 2级者9例;患肢功能评分达优者5例、良者6例,优良率高达100%。结论腓肠肌内侧头动脉血管口径适于吻合、位置恒定,以该动脉供血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严重创面,可有效覆盖软组织缺损,并避免损伤小腿残留主干血管,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创面 腓肠肌内侧头动脉 外侧 血管吻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腹壁缺损2例治疗体会
5
作者 姚赫原 钟湧 黄兴标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10期1989-1990,2000,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ALTF)修复腹壁缺损的临床2例疗效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腹部创伤患者,行腹腔开放疗法(OA)后出现腹壁缺损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腹壁缺损大小为15.0 cm×5.0 cm和25.0 cm&#...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ALTF)修复腹壁缺损的临床2例疗效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腹部创伤患者,行腹腔开放疗法(OA)后出现腹壁缺损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腹壁缺损大小为15.0 cm×5.0 cm和25.0 cm×7.0 cm,皮瓣切取面积16.0 cm×6.0 cm和26.0 cm×8.0 cm。患者1将游离皮瓣蒂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通过腹部皮下隧道以逆行岛状皮瓣的方式,覆盖至腹壁皮肤缺损处;患者2将游离皮瓣的旋股外侧动脉横支和降支与腹壁下动脉吻合,伴行静脉与腹壁下静脉吻合。术后定期门诊随访观察并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半年,2例患者腹壁皮瓣成活良好,外观较为满意,功能正常。结论在危及生命的腹部创伤患者,确定性关腹较为困难,尽可利用ALTF移植来修复腹壁缺损,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外侧 腹腔开放疗法 暂时性腹部闭合 腹壁缺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 被引量:20
6
作者 郭峰 闵安杰 +4 位作者 蒋灿华 翦新春 陈新群 苏彤 唐瞻贵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1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缺损的修复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12月—2010年6月,采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76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根治术后的缺损,其中舌癌32例、颊癌16例、口底癌10例...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缺损的修复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12月—2010年6月,采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76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根治术后的缺损,其中舌癌32例、颊癌16例、口底癌10例、牙龈癌9例、口咽癌8例、面部皮肤癌1例,评价移植修复成功率及术后效果。结果:76例皮瓣中,74例移植皮瓣成活,2例坏死,成活率为97.4%。成活皮瓣术后效果满意,供区无明显后遗症。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血运可靠,可切取面积大,对供区影响小,是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理想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 修复重建 口腔颌面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头颈部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巍巍 刘学奎 +4 位作者 郭朱明 李浩 李秋梨 张诠 杨安奎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88-1092,共5页
背景与目的:股前外侧皮瓣(ALT)对供区创伤小,有独特优点,但目前临床应用还不常见。本文探讨应用ALT皮瓣修复头颈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2004年11月至2008年5月期间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例应用ALT皮瓣修复重建头颈部软组... 背景与目的:股前外侧皮瓣(ALT)对供区创伤小,有独特优点,但目前临床应用还不常见。本文探讨应用ALT皮瓣修复头颈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2004年11月至2008年5月期间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例应用ALT皮瓣修复重建头颈部软组织缺损的病例资料。总结皮瓣切取的技术细节。报告术中解剖和成功率。结果:20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头颈部软组织缺损均获成功。ALT皮瓣血管蒂长介于5~14cm,平均9.9cm。切取的面积介于(4~9cm)×(6~16cm)。皮肤穿支的解剖类型分为肌间隔穿支4例(占20%),肌皮穿支16例(占80%)。股前外侧皮瓣用于修复的头颈部缺损包括口腔内黏膜缺损14例(其中修复舌体及口底9例、口颊黏膜3例、硬腭1例、以及磨牙后区黏膜1例),面部及颈部皮肤缺损6例。皮瓣供区除1例以外均可一期缝合。结论:股前外侧皮瓣是头颈部各种软组织缺损修复重建中一个很有价值和应用潜力的供区,具有成功率高,对供区影响小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修复外科手术 外侧 头颈部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前血管桥接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严重毁损伤 被引量:9
8
作者 张立新 张建国 +1 位作者 孙峰 侯军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40-340,共1页
关键词 外侧 游离移植 血管桥接 小腿 毁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癌根治术中同期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谢镇春 陈坤 +2 位作者 傅琨 凌瑞 张铁柱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6年第11期830-833,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癌根治术同期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的疗效并分析皮瓣坏死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98例口腔癌根治术同期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皮瓣完全成活率、并发症发生率,... 目的探讨口腔癌根治术同期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的疗效并分析皮瓣坏死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98例口腔癌根治术同期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皮瓣完全成活率、并发症发生率,将皮瓣成活与皮瓣坏死患者的年龄、糖尿病、受皮瓣区感染、吸烟、精神等情况进行对比,并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98例患者中86例皮瓣完全成活(皮瓣成活组),成活率87.8%,15例皮瓣坏死(皮瓣坏死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3%(15/98),其中7例术区感染,5例大出血患者皮瓣坏死。所有患者供区切口均为一期愈合,患者对术后外形较为满意。皮瓣坏死组患者中年龄大于等于60岁、合并糖尿病、受皮瓣区发生感染、吸烟及精神差的发生率分别为41.7%、41.7%、58.3%、75.0%、83.3%,均高于皮瓣成活组患者中相应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糖尿病、受皮瓣区感染、吸烟、精神差均为皮瓣坏死组影响因素。结论口腔癌根治术同期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疗效较好,年龄、合并糖尿病、吸烟、受皮瓣区感染、精神状态差等因素为口腔癌患者皮瓣修复中皮瓣坏死危险因素,临床治疗中应重视并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根治术 外侧 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前臂皮肤软组织缺损85例体会 被引量:6
10
作者 高朝阳 钟银鹏 +1 位作者 宋云彩 尤超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2年第11期1216-1217,共2页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前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85例前臂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游离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发出的肌皮支营养皮瓣进行修复。结果 85例全部成活,住院25~30 d;术后随访1.5个月~1年,修复皮瓣色泽红润,质...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前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85例前臂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游离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发出的肌皮支营养皮瓣进行修复。结果 85例全部成活,住院25~30 d;术后随访1.5个月~1年,修复皮瓣色泽红润,质地柔软,患肢功能良好。结论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前臂皮肤软组织缺损,能最大限度保存肢体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多次手术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缺损 游离外侧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缺损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黎波 肖金刚 +3 位作者 夏德林 张力 周航宇 张磊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73-1575,共3页
目的探讨薄型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舌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舌鳞状细胞癌患者21例,依据术后软组织缺损的部位及形状设计薄型股前外侧皮瓣,分析皮瓣存活情况及术后皮瓣修复效果。结果21例薄型股前外侧皮瓣完全存活,1例发生血管危... 目的探讨薄型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舌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舌鳞状细胞癌患者21例,依据术后软组织缺损的部位及形状设计薄型股前外侧皮瓣,分析皮瓣存活情况及术后皮瓣修复效果。结果21例薄型股前外侧皮瓣完全存活,1例发生血管危象,经手术探查后存活。切取皮瓣面积最大9 cm×6 cm,最小7cm×4 cm。术后随访6~48个月,舌形态良好,咀嚼、吞咽、发音功能恢复较好。供区无运动感觉功能障碍。结论应用薄型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舌癌术后软组织缺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修复后舌的功能和外形恢复较为理想,且供区隐蔽,是修复舌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型外侧 移植 舌癌 软组织缺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20例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苏忠林 周凤英 +3 位作者 包元祥 熊天平 潘正菊 刘悦臣 《贵州医药》 CAS 2014年第2期127-128,共2页
我院处于山高路陡,坡长弯急的黔西南地区,道路条件差,交通事故频发,由于足踝部软组织少,损伤后,容易造成骨外露并伴皮肤、肌腱、骨缺损、传统的修复方法有游离皮片移植,交腿皮瓣、小腿内侧皮瓣、小腿外侧皮瓣等皮瓣,这些方法住... 我院处于山高路陡,坡长弯急的黔西南地区,道路条件差,交通事故频发,由于足踝部软组织少,损伤后,容易造成骨外露并伴皮肤、肌腱、骨缺损、传统的修复方法有游离皮片移植,交腿皮瓣、小腿内侧皮瓣、小腿外侧皮瓣等皮瓣,这些方法住院时间久、体位要求严格、修复范围比较局限,术后功能欠佳。因此,2011年至今,收治了20例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对这些患者采用了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随访3~18个月,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游离片移植 修复 外侧 足踝部 小腿内侧 小腿外侧 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血管吻合器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软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朱非亚 陈林 +1 位作者 皮会丰 王铠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6年第5期335-338,共4页
目的探讨微血管吻合器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软缺损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52例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口腔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行功能性颈清扫+原发灶切除+游离股前外侧皮瓣... 目的探讨微血管吻合器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软缺损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52例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口腔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行功能性颈清扫+原发灶切除+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其中27例患者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中的静脉采用手工显微外科行端端吻合,25例患者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后的静脉应用微血管吻合器行端端吻合。结果以微血管吻合器行静脉吻合时间为(6.3±1.9)min,较手工吻合时间(12.3±1.4)min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5例患者应用25枚微血管吻合器行静脉端端吻合,血管吻合后术中所有游离股前外侧皮瓣静脉吻合口均未出现漏血、吻合器脱落、张力过大而撕裂、血栓形成导致皮瓣静脉危象等情况,术后亦未出现动、静脉血管危象;27例患者采用手工显微外科吻合40根静脉,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静脉血管危象。结论微血管吻合器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中静脉吻合质量高、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游离外侧 软组织缺损 微血管吻合器 静脉吻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肢体软组织缺损25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东起 王欣 +2 位作者 高翔 邓英虎 李胜华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观察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肢体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治疗不同部位肢体组织缺损25例,其中单纯应用21例,与游离腓骨移植组合应用1例,与拇再造同时应用3例。25例中14例带股前外侧神经终支与受区神经吻合... 目的:观察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肢体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治疗不同部位肢体组织缺损25例,其中单纯应用21例,与游离腓骨移植组合应用1例,与拇再造同时应用3例。25例中14例带股前外侧神经终支与受区神经吻合。结果:25例共25块移植皮瓣中,23例未发生危象,完全成活;2例出现血管危象,皮瓣坏死;1例手掌部及2例足背部皮瓣修复术后外形欠满意做修薄手术。术后经6~24个月随访,14例吻合带神经皮瓣感觉不同程度恢复,S2 5例,S36例,S4 3例。23例功能及外形恢复满意。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存活率高,外形美观,特别适合有美容要求的年轻患者,是修复肢体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肤移植 软组织缺损 外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护理 被引量:6
15
作者 胡仁娟 唐松英 葛敏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上肢软组织缺损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9例上肢软组织缺损患者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创面制定护理计划,进行优质护理。结果本组29例病例经过精心的护理全部成活,其中1例术后12 h及时发现血管危象经及时处理... 目的探讨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上肢软组织缺损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9例上肢软组织缺损患者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创面制定护理计划,进行优质护理。结果本组29例病例经过精心的护理全部成活,其中1例术后12 h及时发现血管危象经及时处理,创面愈合。结论排除伤情及手术质量,良好的围术期护理,及时发现并处理血管危象是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缺损 外侧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头面部软组织缺损15例报告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运严 谭海涛 +2 位作者 覃秋海 边建民 陈杰 《广西医学》 CAS 2009年第7期1048-1049,共2页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头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额部及面颊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5例,应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结果15例全部成活,1例发生血管危象,经处理后皮瓣成活,1例远端表皮起水泡,经换药后成活。结论...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头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额部及面颊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5例,应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结果15例全部成活,1例发生血管危象,经处理后皮瓣成活,1例远端表皮起水泡,经换药后成活。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能提供充足的组织量且存活力高,供区隐蔽,不牺牲重要血管,适用于头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 面部 软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颌面缺损患者的术中护理 被引量:8
17
作者 吴静芬 谌永毅 陈云芳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0期47-49,共3页
对286例口腔颌面缺损患者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进行修复手术,患者手术顺利,手术均获成功,总手术时间7.8h,供区组手术时间2.0h。286例患者中有18例(6.3%)穿支皮瓣术后出现血管危象,手术探查后经重新吻合血管17例成活,1例术后1d用胸大肌... 对286例口腔颌面缺损患者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进行修复手术,患者手术顺利,手术均获成功,总手术时间7.8h,供区组手术时间2.0h。286例患者中有18例(6.3%)穿支皮瓣术后出现血管危象,手术探查后经重新吻合血管17例成活,1例术后1d用胸大肌皮瓣进行修复成功;头颈部伤口积液11例,感染4例,供区腿部伤口积液6例,分别经局部换药及积极抗感染治疗后愈合。提出认真做好患者入室后管理,熟练掌握手术配合要点,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积极处理,强化高频电刀使用安全及预防感染护理,术后严格交接班,能有效降低手术风险,确保手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缺损 游离外侧 修复 手术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肘关节创伤性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磊 乔少林 +4 位作者 范克轩 陈翰林 徐飞 孟勐 黄东 《临床骨科杂志》 2013年第2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探讨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肘关节周围创伤性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二期修复6例肘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创面患者,根据伤情将游离的股前外侧皮瓣修整至合适大小及厚度,与桡动脉或尺动脉吻合,伴行... 目的探讨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肘关节周围创伤性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二期修复6例肘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创面患者,根据伤情将游离的股前外侧皮瓣修整至合适大小及厚度,与桡动脉或尺动脉吻合,伴行静脉与相应的伴行静脉吻合。结果 6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患者均得到随访,时间6~18个月。肘关节伸屈及前臂旋转功能正常,皮瓣色泽与创面周围正常皮肤相似,外形不臃肿。结论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肘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创面,避免了因为局部瘢痕挛缩对肘关节伸屈及前臂旋转功能的影响,在外观及功能上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 软组织缺损 外侧 显微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丹 杨晓梅 +1 位作者 钟黎明 马瑞珩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21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皮肤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围术期护理经验。结果本组33例行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的患者皮瓣全部存活,伤口愈合良好,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科学细致的围术期护...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皮肤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围术期护理经验。结果本组33例行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的患者皮瓣全部存活,伤口愈合良好,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科学细致的围术期护理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的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对术后减少手术并发症及术后康复均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 围术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折叠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面颊贯通性缺损12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迪 廖烈强 +3 位作者 刘志民 闫红宏 麦峻豪 刘学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折叠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修复面颊贯通性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防治中心应用折叠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12例面颊贯通性缺损的患者。分析获取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的手术过程、血... 目的:探讨折叠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修复面颊贯通性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防治中心应用折叠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12例面颊贯通性缺损的患者。分析获取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的手术过程、血管吻合技巧以及皮瓣存活率。结果:11例皮瓣存活,1例因术后静脉血栓形成而坏死。在12例患者中,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的供区均一期缝合,供区的线性瘢痕隐蔽性好,且供区大腿的功能不受影响。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具有良好的可塑性,折叠后可同时修复面颊贯通性缺损的内侧及外侧,具有供区并发症少、外观易接受及患者满意率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叠型游离外侧 面颊贯通性缺损 临床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