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5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巨大软组织缺损临床效果观察
1
作者 张宏 王军 +3 位作者 范向达 王娟 张建伟 宋一丁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3期62-66,共5页
目的探讨头颈部恶性肿瘤扩大切除术后口腔颌面部巨大软组织缺损利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PF)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因头颈部恶性肿瘤行扩大切除术后造成的口腔颌面部巨大软组织缺损利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患者... 目的探讨头颈部恶性肿瘤扩大切除术后口腔颌面部巨大软组织缺损利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PF)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因头颈部恶性肿瘤行扩大切除术后造成的口腔颌面部巨大软组织缺损利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切除术后的缺损范围制备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最大切取面积为32.0 cm×12.0 cm,最小切取面积为3.5 cm×7.0 cm,大腿部供区均直接拉拢缝合,术后观察皮瓣的成活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受区及供区外形及功能恢复情况、肿瘤复发情况。结果术后38例患者的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全部成活,1例患者术后出现静脉危像,1例患者术后出现动脉危像,经急诊抢救取出血栓后皮瓣存活,大腿部供区均直接拉拢缝合,且均一期愈合,术后每3~6个月复查1次,大腿部供区均恢复良好,其中1例口颊癌因病期较晚术后1年肿瘤复发,予以免疫化疗(信迪利单抗+白蛋白紫杉醇+顺铂)及二次手术治疗。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因其血管与颈部血管粗细一致,术后皮瓣成活率高,且对供区影响小,可有效修复头颈部恶性肿瘤扩大切除术后的口腔颌面部巨大软组织缺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外侧穿支 头颈部恶性肿瘤 软组织缺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游离股前外侧kiss皮瓣修复头部巨大神经纤维瘤病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张宏 邵蓉 +3 位作者 王军 范向达 张建伟 王娟 《现代肿瘤医学》 2025年第3期467-469,共3页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Ⅰ,NF-Ⅰ)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疾病[1],其主要是由于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神经嵴细胞异常发育而导致的一种遗传疾病,其发病的部位常常累及神经系统和皮肤组织[2]。在文献统计中,Ⅰ型神经纤...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Ⅰ,NF-Ⅰ)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疾病[1],其主要是由于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神经嵴细胞异常发育而导致的一种遗传疾病,其发病的部位常常累及神经系统和皮肤组织[2]。在文献统计中,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的发病率约为1/3500,在头颈部的神经纤维瘤病多呈浸润性生长,常导致头颈部肥大、畸形,对于头颈部巨大的NF-Ⅰ,其治疗的主要手段以手术为主,术后出现软组织缺损较大,常常需要皮瓣进行修复,且手术的致畸风险和出血风险也较其它疾病较高,术前常需备血,术中需严格控制出血,若出血较多需及时进行输血[3-4],因此,对于头颈部的巨大神经纤维瘤病的治疗方案,目前各位学者的意见仍不相同,仍需要继续探索和研究,本文报道1例双侧游离股前外侧kiss皮瓣修复头部巨大神经纤维瘤病的治疗过程及体会,以期为该类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帮助,现报道如下。本研究经过甘肃省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件编号:A202207010050),且患者知情同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外侧串联 缺损修复 神经纤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方案对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修复效果及对血清唾液酸和sIL-2R水平的影响
3
作者 李雄 王东 +3 位作者 李双君 余波 张贵梅 张信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 研究游离股前外侧皮瓣(ALTFF)方案治疗对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修复效果及对血清唾液酸、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简阳医院(简阳市人民医院)的90例... 目的 研究游离股前外侧皮瓣(ALTFF)方案治疗对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修复效果及对血清唾液酸、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简阳医院(简阳市人民医院)的90例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45)与研究组(n=45)。对照组予以游离上臂外侧皮瓣(LAFF)方案治疗,研究组予以ALTFF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皮瓣面积、皮瓣制备时间等围术期指标,血清唾液酸、sIL-2R水平,术后美观度,口腔功能恢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皮瓣面积、血管蒂长度、动脉管径、静脉管径、皮瓣成功率分别为(65.53±10.15) cm^(2)、(10.15±0.77) cm、(2.03±0.11) mm、(3.21±0.31) mm、100.00%,均高于对照组[(42.12±10.33) cm^(2)、(5.89±0.83) cm、(1.46±0.15) mm、(2.01±0.14) mm、8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皮瓣制备时间、皮瓣塑形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两组患者的血清唾液酸、sIL-2R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患者术后30 d血清唾液酸、sIL-2R水平分别为(0.56±0.11) mg/L、(1.86±0.52)μg/L,均低于对照组[(0.89±0.21) mg/L、(2.38±0.83)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随访6个月术后美观度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口腔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ALTFF与LAFF方案的皮瓣塑形率相当,ALTFF在皮瓣面积、成功率、美观度、口腔功能上优势更加显著,有利于改善血清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 软组织缺损 游离外侧 移植修复 唾液酸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对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手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郭天龙 韩栋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5年第1期132-135,共4页
目的分析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ALTPF)治疗对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枣庄市峄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行胸腹带... 目的分析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ALTPF)治疗对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枣庄市峄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行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观察组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对比两组的皮瓣修复效果、康复效果、炎症因子水平、手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皮瓣修复优良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生素停用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Michigan手功能评价量表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26%,低于对照组的2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行ALTPF治疗能够加快创面愈合,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手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组织缺损 外侧穿支修复 生活质量 并发症
原文传递
股前外侧区游离皮瓣移植术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博 李难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4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股前外侧区游离皮瓣移植术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效果。方法于2020.6~2023.6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87例,按术式不同分2组,对照组(常规移植术)41例和观察组(股前外侧区游离皮瓣移植术)46例,对照分析两... 目的探讨分析股前外侧区游离皮瓣移植术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效果。方法于2020.6~2023.6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87例,按术式不同分2组,对照组(常规移植术)41例和观察组(股前外侧区游离皮瓣移植术)46例,对照分析两组治疗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皮瓣成活率相比,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与对照组疗效满意度相比,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与对照组术后6个月的感觉功能评分相比,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四肢软组织缺损修复中应用股前外侧区游离皮瓣移植术可提高皮瓣成活率及疗效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也能改善感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 游离移植 四肢软组织缺损 并发症 感觉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
6
作者 李康 岳文强 张宏峰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2期35-38,共4页
目的:探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3年9月笔者医院收治的98例四肢皮肤缺损患者进行研究,患者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6.12 cm×9.34 cm~15.23 cm×32.74 cm,均行股前外侧穿支... 目的:探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3年9月笔者医院收治的98例四肢皮肤缺损患者进行研究,患者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6.12 cm×9.34 cm~15.23 cm×32.74 cm,均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皮瓣切取面积为7.35 cm×10.34 cm~17.63 cm×34.49 cm。观察手术疗效、术后损伤部位功能、感觉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皮瓣全部成活,通过皮瓣供血优良度判断,术后优86例,良12例;DASH评分为18~24分,平均(21.46±1.27)分,下肢功能LEFS量表评分为36~52分,平均(43.97±5.57)分。79例患者感觉功能恢复至S3,其余恢复保护性感觉,两点辨别觉为5.3~8.2 mm。供区皮肤饱满红润,无感觉功能障碍。出现并发症共4例(4.08%),其中,感染3例,经抗感染治疗后得到控制;皮瓣边缘坏死1例,经换药或皮瓣移植后愈合,未发生血管危象、感觉障碍等情况。结论: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皮肤缺损疗效显著,能够改善缺损部位的外观和功能,恢复损伤肢体感觉,并发症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穿支 游离移植 四肢 肤缺损 修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瓣按摩法联合预见性护理预防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下肢组织缺损术后静脉血管危象的疗效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玉敏 陈小莉 +3 位作者 王红莲 乔秋阁 赵巧艳 许丽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9年第31期3515-3519,共5页
目的 观察皮瓣按摩法联合预见性护理预防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下肢组织缺损术后静脉血管危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4例拟定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下肢组织缺损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 目的 观察皮瓣按摩法联合预见性护理预防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下肢组织缺损术后静脉血管危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4例拟定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下肢组织缺损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皮瓣按摩法联合预见性护理干预。记录2组术后静脉血管危象发生率、分级和术后发生时间分布情况,观察2组术后不同时间皮瓣体征评分的变化,评价2组下肢功能活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统计2组术后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静脉血管危象分级及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静脉血管危象出现时间为术后(48.19±16.21)h,对照组为术后(36.23±14.30)h,观察组出现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迟(P<0.05)。观察组术后6~72h的疼痛、皮瓣颜色、皮瓣温度、毛细血管充盈度、皮瓣质地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72h及出院时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患者术后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皮瓣按摩法联合预见性护理可延缓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下肢组织缺损术后静脉血管危象的发生,并降低静脉血管危象发生率,改善移植后皮瓣血运,提高患者下肢功能、日常活动能力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摩法 游离外侧 游离移植 组织缺损 静脉血管危象 预见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血液循环观察方法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术后的护理对比研究
8
作者 陈少颜 吴丽珍 +1 位作者 潘间儿 夏晓丹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期184-186,共3页
目的:对比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术后的两种血液循环观察方法及其护理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3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接诊的行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术的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奇偶顺序对患者进行分组,奇数为... 目的:对比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术后的两种血液循环观察方法及其护理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3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接诊的行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术的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奇偶顺序对患者进行分组,奇数为观察组,偶数为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观察组患者护理中采用分区血液循环观察和护理的方式。分析患者的血管危象发生概率、血管危象时间以及二次手术的概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管危象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20.00%,两组患者血管危象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血管危象时间为(12.0±1.5)h,对照组为(14.0±2.1)h,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二次手术率为0.00%,对照组为26.67%,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术患者的术后护理中,采用分区血液循环观察和护理的方法,能更早发现患者血管危象的发生以及降低二次手术率,早期干预提升患者血液循环的改善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 游离移植 分区血液循环 观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9
作者 刘启生 杨豪 王卫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24-0027,共4页
探讨出现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且经临床证实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有效施以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游离修复所呈现出的价值状况。方法 对出现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并经证实需行修复手术的共计30例来自我院的病例进行抽选,实验操作时间在2018年1月至2... 探讨出现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且经临床证实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有效施以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游离修复所呈现出的价值状况。方法 对出现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并经证实需行修复手术的共计30例来自我院的病例进行抽选,实验操作时间在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区间,遵照随机标准实施规范化两组处理,病例数各15例,其中,所划分出的对照组遵照规范行负压引流联合植皮,观察组划分入组的病例引入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操作。结果 经所设计的各项干预方案完成后,观察组经对手术及住院时间数据展开分析,居于更低值,AOFAS的参数评测值在经评测后居于更高(P<0.05)。观察组所呈现出的皮瓣成活情况参数值水平居于更高(P<0.05),并发症率数据值相近(P>0.05)。观察组经施以评估,有更高的生活质量参数值水平(P<0.05)。结论 出现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这一状况,选择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方案干预,可获取更理想的皮瓣成活率,更显著对足部功能进行改善,促进自身生活质量明显得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部肤缺损 外侧移植修复 创面修复 感觉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前外侧游离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头面四肢肿瘤切除术后的软组织缺损(英文)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利平 Peter C.Neligan 姚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5期5027-5031,共5页
背景:传统股前外侧皮瓣移植的临床应用已非常广泛,新一代带穿支游离皮瓣移植在国内尚处于初始阶段。目的:观察头面部和四肢肿瘤切除术后应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方法及其修复效果。设计:病例分析。单位:南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对象... 背景:传统股前外侧皮瓣移植的临床应用已非常广泛,新一代带穿支游离皮瓣移植在国内尚处于初始阶段。目的:观察头面部和四肢肿瘤切除术后应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方法及其修复效果。设计:病例分析。单位:南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对象:选择2004-04/2006-04在南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及多伦多大学多伦多总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16例需要皮瓣移植的患者,所有患者软组织缺损不能直接缝合导致肌腱、血管、神经、骨质外露。男13例,女3例,年龄26~72岁。因头面肿瘤切除后造成软组织缺损、骨质外露修复9例,平均50岁;因四肢肿瘤切除术后造成软组织缺损、骨质外露修复7例,平均为39岁,所有患者均对手术项目知情同意。方法:患者均采取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医生分两组同时或先后进行手术。肿瘤切除由头颈外科或骨外科医生承担,肿瘤切除后由整形外科医生承担修复任务,整形外科医生先确定受区血管床,并游离,准备好受区血管。其中有2例游离出神经断端做神经修复。根据创口情形切取穿支皮瓣:于髂前上棘及髌骨前外上缘连线作为皮瓣的纵轴线,确定中点,并在中点区域设计所需要的皮瓣。皮瓣最大面积达28cm×15cm,在皮瓣范围内用超声多普勒仪确定主要穿支浅出点(即超声回音最强点)一二个。沿设计线切开皮肤皮下,在放大镜下逐步切开分离皮下组织与深筋膜。遇到主要穿支后,确保一二支主要穿支不受损伤;并沿着穿支血管追踪分离深筋膜、肌肉或肌间隔,及至所需要的血管蒂的长度和所需要的血管管径的大小。必要时保留股前外侧皮神经,本组修复皮神经两例。供瓣区创面直接闭合,放负压引流。在显微镜下用9-0尼龙线吻合血管,用10-0尼龙线吻合神经,间断缝合皮瓣与受区创缘,同时放负压引流于瓣下。头部创口缝线术后9~11d拆除,四肢创口的缝线术后12~15d拆除,供瓣区缝线术后15d以后拆除,引流管在术后3d拔除。观察所有患者术后愈合情况(Ⅰ期愈合:术后伤口按期愈合;Ⅱ期愈合:术后伤口未按期愈合),同时观察皮瓣是否坏死、伤口是否裂开等。主要观察指标:所有患者皮瓣移植后成活情况、皮瓣供区和受区的外形及功能。结果:纳入需要皮瓣移植的患者16例均进入结果分析。15例患者移植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大部分成活,皮瓣远端小部分坏死。伤口Ⅰ期愈合14例,Ⅱ期愈合2例(1例皮瓣远端约2.5cm宽的皮瓣缺血坏死,清除坏死组织后直接缝合愈合,另1例面部上端与皮远瓣区伤口有约3cm长裂开,经换药、再缝合处理后愈合)。所有患者伤口愈合后外形满意,均未见明显疤痕,下肢负重、行走不受影响。结论: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对供区损伤小,对受区修复效果好,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头面和四肢肿瘤清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 穿支 修复 软组织肿瘤缺损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缺损的成功率及对舌形态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农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93-096,共4页
舌癌患者,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ALTF),评析效果。方法60例患者,1:1交替分组法,分A、B组。比对效果。结果手术相关指标:B组<A组,舌形态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B组>A组(P<0.05);皮瓣修复成功率、并发症(P>0.05)。结论ALTF... 舌癌患者,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ALTF),评析效果。方法60例患者,1:1交替分组法,分A、B组。比对效果。结果手术相关指标:B组<A组,舌形态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B组>A组(P<0.05);皮瓣修复成功率、并发症(P>0.05)。结论ALTF修复舌癌术后缺损的成功率高,在舌形态功能恢复优势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癌 外侧游离修复(ALTF) 游离(RFFF) 后缺损 舌形态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小腿与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
12
作者 农建部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073-0076,共4页
分析小腿与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采取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17例小腿与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疗效。结果 17例患者皮瓣一期成活15例,另2例发生... 分析小腿与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采取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17例小腿与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疗效。结果 17例患者皮瓣一期成活15例,另2例发生动脉及静脉危象。有14例供、创面均一期愈合,3例延期愈合。术后随访6-12个月,患者受区均恢复到S2-S4级之间,皮瓣有臃肿表现,2例外观较差,行二期皮瓣修薄术治疗;供区均愈合良好,未见瘢痕;进行功能评估,治疗后的足踝功能及下肢功能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整体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术治疗小腿与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对疗效及外观、预后功能都较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 足踝部 肤软组织缺损 外侧游离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复杂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及术后功能评估
13
作者 陈东亮 石新成 +1 位作者 王超朋 刘俊鹏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12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在复杂软组织缺损修复中运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的修复效果及对术后功能的影响,为临床修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许昌仁和骨伤医院收治的足部创伤性复杂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26例患者采取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 目的探讨在复杂软组织缺损修复中运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的修复效果及对术后功能的影响,为临床修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许昌仁和骨伤医院收治的足部创伤性复杂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26例患者采取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治疗作为观察组,26例患者采取植皮联合负压引流修复治疗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各组修复情况、足部功能、瘢痕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Ⅰ期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瓣成活率100.00%、患者满意度96.15%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和4个月足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瘢痕弹性、宽度、颜色、平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85%低于对照组23.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该类足部创伤修复中,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的成活率更高,瘢痕增生程度相对较轻,并可保证外观美观,同时还可降低并发症风险,缩短愈合时间,促进足部功能恢复,修复效果更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外侧 复杂软组织缺损修复 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的护理要点
14
作者 周俊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213-0216,共4页
对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以及脚部皮肤缺陷的护理方式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从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腿以及脚部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患者中随机挑选80名组织开展实验研究,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 对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以及脚部皮肤缺陷的护理方式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从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腿以及脚部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患者中随机挑选80名组织开展实验研究,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一组各有40名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患者服务,应用整体护理措施为实验组患者服务,对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护理有效率要比对照组更高,结果数据进行对比后可以看到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别,在统计学科上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实验组患者对本组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7.5%,对照组患者对本组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80%,这一结果可以明显看出差别较大,统计学研究意义较大。结论 在对小腿以及脚部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进行治疗护理时,应用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并进行整体护理效果较为明显,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薄游离外侧修复 小腿 脚部肤缺损 整体护理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下肢组织缺损术后72h皮瓣的护理 被引量:14
15
作者 黎丕华 何金妮 吕燕 《现代临床护理》 2014年第5期17-20,共4页
目的总结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下肢组织缺损术后72h皮瓣的护理要点。方法对160例外伤致下肢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后72h内配合做好皮瓣护理工作。结果 160例游离股前外侧移植皮瓣修复下肢组织缺损患者移植皮瓣... 目的总结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下肢组织缺损术后72h皮瓣的护理要点。方法对160例外伤致下肢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后72h内配合做好皮瓣护理工作。结果 160例游离股前外侧移植皮瓣修复下肢组织缺损患者移植皮瓣全部成活,术后72h内12例患者出现血管危象,经对症处理后均愈合。结论行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下肢皮肤组织缺损术患者,术后72h内应加强皮瓣观察及护理,做好术前后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及健康指导工作等,其是保证皮瓣成活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外侧 移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腹壁缺损2例治疗体会
16
作者 姚赫原 钟湧 黄兴标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10期1989-1990,2000,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ALTF)修复腹壁缺损的临床2例疗效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腹部创伤患者,行腹腔开放疗法(OA)后出现腹壁缺损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腹壁缺损大小为15.0 cm×5.0 cm和25.0 cm&#...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ALTF)修复腹壁缺损的临床2例疗效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腹部创伤患者,行腹腔开放疗法(OA)后出现腹壁缺损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腹壁缺损大小为15.0 cm×5.0 cm和25.0 cm×7.0 cm,皮瓣切取面积16.0 cm×6.0 cm和26.0 cm×8.0 cm。患者1将游离皮瓣蒂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通过腹部皮下隧道以逆行岛状皮瓣的方式,覆盖至腹壁皮肤缺损处;患者2将游离皮瓣的旋股外侧动脉横支和降支与腹壁下动脉吻合,伴行静脉与腹壁下静脉吻合。术后定期门诊随访观察并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半年,2例患者腹壁皮瓣成活良好,外观较为满意,功能正常。结论在危及生命的腹部创伤患者,确定性关腹较为困难,尽可利用ALTF移植来修复腹壁缺损,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外侧 腹腔开放疗法 暂时性腹部闭合 腹壁缺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治疗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及对皮瓣成活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家米 李忠 侯识志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究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治疗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单纯随机选取2018年7月—2023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120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治疗... 目的探究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治疗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单纯随机选取2018年7月—2023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120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施以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皮瓣成活率、血管危象发生率与足部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皮瓣成活率[96.67%(58/60)]高于对照组[81.67%(4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88,P=0.008)。观察组血管危象发生率[3.33%(2/60)]低于对照组[16.67%(1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26,P=0.015)。治疗1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足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后尽早采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治疗,可提高皮瓣存活率,降低血管危象发生率,改善足部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游离修复 足部肤软组织缺损 成活率 血管危象发生率 足部功能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上颌窦癌术后缺损 被引量:5
18
作者 曾强悍 戴捷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1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修复上颌窦术后缺损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同期修复上颌窦术后缺损17例。结果 17例患者中,2例患者出现血管危象,1例皮瓣部分坏死,5例出现早期局部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至4年,10例术...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修复上颌窦术后缺损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同期修复上颌窦术后缺损17例。结果 17例患者中,2例患者出现血管危象,1例皮瓣部分坏死,5例出现早期局部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至4年,10例术后头颈部外形及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受区和供区均无严重并发症;2例带瘤生存;5例分别因局部复发、颈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而死亡。结论利用吻合血管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更易于塑形修复,并减少供区并发症的发生,是修复各种头颈肿瘤术后洞穿性缺损的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 上颌窦癌 后缺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缺损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甜甜 李雪峰 +1 位作者 李婧媛 孙灏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0年第7期58-61,共4页
目的:分析和研究采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40例口腔颌面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缺损部位进行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并统计临床治疗情况、疗效... 目的:分析和研究采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40例口腔颌面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缺损部位进行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并统计临床治疗情况、疗效及预后。结果:40例患者,33例皮瓣一次成活,皮瓣成活率为95.00%,1例患者出现血运障碍,经抢救无效皮瓣坏死,1例患者因颈内静脉高压静脉回流受阻,改用胸大肌皮瓣修复;术后出现感染、口腔瘘及口腔积液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50%,经局部加压、切开引流及抗感染治疗后预后良好;术后随访6~12个月,缺损修复后语言及舌体功能尚可,形态丰满,张口度理想,可进普通饮食,但局部肌力下降食物易滞留,需清理;患者大腿供应区伤口均一期愈合,下肢感觉、负重和行走不受影响,且无局部复发者;患者满意度为90.00%。结论:对口腔颌面部缺损患者进行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其移植成活率高,并发症较低,且可塑性良好,是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游离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 缺损 外侧 游离 移植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前外侧游离皮瓣在舌癌术后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0
作者 马征 吴双江 +3 位作者 肖鸣 贾娟 夏德林 付光新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3003-3005,共3页
目的总结评价股前外侧游离皮瓣在舌癌术后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口腔颌面外科32例舌鳞状细胞癌患者,采用舌颌颈联合根治术中同期行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随访观察。结果移植皮瓣全部成活,供、... 目的总结评价股前外侧游离皮瓣在舌癌术后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口腔颌面外科32例舌鳞状细胞癌患者,采用舌颌颈联合根治术中同期行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随访观察。结果移植皮瓣全部成活,供、受区创口均Ⅰ期愈合,所有患者修复后舌形态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组织量丰富,供区隐蔽并可直接缝合,是修复舌癌术后舌口底缺损的理想组织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游离 舌鳞状细胞癌 舌缺损 修复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