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原发体表恶性肿瘤术后创面修复应用游离股前外穿支皮瓣的临床效果观察
1
作者
张勇超
宋科科
《中国医疗美容》
2025年第2期55-58,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体表恶性肿瘤术后创面修复应用游离股前外穿支皮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2024年10月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原发体表恶性肿瘤患者68例,依据术后创面修复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股前外侧穿支...
目的分析原发体表恶性肿瘤术后创面修复应用游离股前外穿支皮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2024年10月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原发体表恶性肿瘤患者68例,依据术后创面修复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股前外侧穿支带蒂皮瓣修复治疗,研究组患者实施股前外侧穿支游离皮瓣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治疗后手术效果、皮瓣愈合时间、手术时间,术前及术后3 d、7 d血流速度、血流灌注量,以及感染、皮瓣坏死、皮瓣下血肿发生情况。结果修复治疗后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总优良率均为100.00%(34/34)。经比较两组皮瓣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95,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相比于对照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32,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术后3 d、7 d血流速度、血流灌注量相对值相比于治疗前明显升高,研究组相比于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22、4.325,4.277、2.604,P<0.05)。修复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01,P>0.05)。结论原发体表恶性肿瘤术后创面进行股前外侧穿支游离皮瓣修复治疗可达到较好修复效果,促进皮瓣愈合,还可改善缺损点血运,安全性良好,由于其操作复杂性,故手术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体表恶性肿瘤
创面修复
游离股前外穿支皮瓣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游离股前外穿支皮瓣治疗胫前及足踝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5
2
作者
申林
战杰
+3 位作者
马俊伟
邢长泰
刘岳
吴锦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0年第4期413-414,共2页
目的探讨股前外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胫前及足踝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分析2015年8月—2019年5月,采用股前外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的胫前及足踝部复杂的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病例共35例43枚皮瓣,其中男性21例,女...
目的探讨股前外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胫前及足踝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分析2015年8月—2019年5月,采用股前外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的胫前及足踝部复杂的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病例共35例43枚皮瓣,其中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20~82岁,平均45.2岁。创面缺损部位分布于:胫前,足内侧,足外侧,内踝,外踝,足背。创面缺损面积:15 cm×8 cm^38 cm×15 cm。所有病例均在骨折固定、创面无明显感染下进行。所有病例均于术后4-12周在支具保护下行康复训练.术后半年依据情况行皮瓣修整术,进一步改善患肢外观及功能。结果术后随访5~23个月,平均14.2个月;35例43枚皮瓣全部成活,创面愈合时间12~14 d,平均13.1 d;术后皮瓣面积无明显回缩,色泽与受区相似,供区仅残留线性瘢痕。结论股前外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胫前及足踝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可切取面积大,皮瓣源动脉分支较多,血管蒂较长,血供充足,便于进行分叶和串联,可设计程度较大,适合修复复杂及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能够最大限度地保存下肢及足部残余功能,降低截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股前外穿支皮瓣
胫
前
皮
肤软组织缺损
足踝部
皮
肤软组织缺损
创面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原发体表恶性肿瘤术后创面修复应用游离股前外穿支皮瓣的临床效果观察
1
作者
张勇超
宋科科
机构
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创面修复整形科
出处
《中国医疗美容》
2025年第2期55-58,共4页
文摘
目的分析原发体表恶性肿瘤术后创面修复应用游离股前外穿支皮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2024年10月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原发体表恶性肿瘤患者68例,依据术后创面修复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股前外侧穿支带蒂皮瓣修复治疗,研究组患者实施股前外侧穿支游离皮瓣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治疗后手术效果、皮瓣愈合时间、手术时间,术前及术后3 d、7 d血流速度、血流灌注量,以及感染、皮瓣坏死、皮瓣下血肿发生情况。结果修复治疗后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总优良率均为100.00%(34/34)。经比较两组皮瓣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95,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相比于对照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32,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术后3 d、7 d血流速度、血流灌注量相对值相比于治疗前明显升高,研究组相比于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22、4.325,4.277、2.604,P<0.05)。修复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01,P>0.05)。结论原发体表恶性肿瘤术后创面进行股前外侧穿支游离皮瓣修复治疗可达到较好修复效果,促进皮瓣愈合,还可改善缺损点血运,安全性良好,由于其操作复杂性,故手术时间较长。
关键词
原发体表恶性肿瘤
创面修复
游离股前外穿支皮瓣
临床效果
Keywords
primary superfificial malignant tumor
wound repair
free anterior and external femoral perforator flflap
clinical effect
分类号
R739.5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游离股前外穿支皮瓣治疗胫前及足踝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5
2
作者
申林
战杰
马俊伟
邢长泰
刘岳
吴锦生
机构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手外科
出处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0年第4期413-414,共2页
基金
沈阳医学院科技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92040)
文摘
目的探讨股前外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胫前及足踝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分析2015年8月—2019年5月,采用股前外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的胫前及足踝部复杂的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病例共35例43枚皮瓣,其中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20~82岁,平均45.2岁。创面缺损部位分布于:胫前,足内侧,足外侧,内踝,外踝,足背。创面缺损面积:15 cm×8 cm^38 cm×15 cm。所有病例均在骨折固定、创面无明显感染下进行。所有病例均于术后4-12周在支具保护下行康复训练.术后半年依据情况行皮瓣修整术,进一步改善患肢外观及功能。结果术后随访5~23个月,平均14.2个月;35例43枚皮瓣全部成活,创面愈合时间12~14 d,平均13.1 d;术后皮瓣面积无明显回缩,色泽与受区相似,供区仅残留线性瘢痕。结论股前外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胫前及足踝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可切取面积大,皮瓣源动脉分支较多,血管蒂较长,血供充足,便于进行分叶和串联,可设计程度较大,适合修复复杂及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能够最大限度地保存下肢及足部残余功能,降低截肢率。
关键词
游离股前外穿支皮瓣
胫
前
皮
肤软组织缺损
足踝部
皮
肤软组织缺损
创面修复
分类号
R628 [医药卫生—整形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原发体表恶性肿瘤术后创面修复应用游离股前外穿支皮瓣的临床效果观察
张勇超
宋科科
《中国医疗美容》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游离股前外穿支皮瓣治疗胫前及足踝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观察
申林
战杰
马俊伟
邢长泰
刘岳
吴锦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