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不同流向算法的地形湿度指数模型差异性分析
1
作者 唐瀑漾 罗明良 +1 位作者 白雷超 刘晋红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4年第3期99-103,共5页
土壤侵蚀是全球性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不但会导致土壤退化、土地生产力降低和耕地面积减少,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食品安全,而且随径流泥沙转移对异地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文章选取冬季云南元谋秃秃脊梁子地区的侵蚀沟区作为研究对象,... 土壤侵蚀是全球性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不但会导致土壤退化、土地生产力降低和耕地面积减少,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食品安全,而且随径流泥沙转移对异地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文章选取冬季云南元谋秃秃脊梁子地区的侵蚀沟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高精度无人机航摄所得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利用4种流向算法(Rho8、D8、Dinf和MFD-md)得到地形湿度指数(TWI)在3种分辨率下的运算结果,分析不同流向算法的地形湿度指数模型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流向算法的差异主要集中在侵蚀沟坡面细沟区域;单流向算法可以有效展示沟道坡面细沟,多流向算法可以展示研究区整体汇水趋势;分辨率越高,算法的差异会越明显。文章进一步指出地形湿度指数对流向算法、DEM分辨率参数具有强烈的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湿度指数 流向算法 DEM分辨率 模型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缓地区地形湿度指数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23
2
作者 秦承志 杨琳 +3 位作者 朱阿兴 李宝林 裴韬 周成虎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7-93,T0001,共8页
地形湿度指数(topographic wetness index)可定量模拟流域内土壤水分的干湿状况,在流域的土壤及分布式水文模型等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现有的地形湿度指数计算方法在应用于地形平缓地区时会得到明显不合理的结果,即在河谷地区内,地... 地形湿度指数(topographic wetness index)可定量模拟流域内土壤水分的干湿状况,在流域的土壤及分布式水文模型等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现有的地形湿度指数计算方法在应用于地形平缓地区时会得到明显不合理的结果,即在河谷地区内,地形湿度指数仅在狭窄的汇水线上数值较高,而在汇水线以外的位置则阶跃式地变为异常低的地形湿度指数值。本文针对此问题对地形湿度指数的计算方法提出改进:以多流向算法MFD-fg计算汇水面积,相应地以最大下坡计算地形湿度指数,再基于一个正态分布函数对河谷平原地区内的地形湿度指数进行插值处理。应用结果表明,所得地形湿度指数的空间分布不但能合理地反映平缓地区坡面上的水分分布状况,并且在河谷地区内地形湿度指数值也都比较高,其空间分布呈平滑过渡,因而整个研究区域的水分分布状况得到了比较合理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湿度指数 平缓地区 DEM 多流向算法 最大下坡 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的地形湿度指数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2
3
作者 张彩霞 杨勤科 李锐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6-123,共8页
地形湿度指数以数字高程模型(DEM)为基础,综合考虑了地形和土壤特性对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在流域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根据对汇流面积时空变化的分析,地形湿度指数可分为静态、半动态和动态地形湿度指数... 地形湿度指数以数字高程模型(DEM)为基础,综合考虑了地形和土壤特性对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在流域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根据对汇流面积时空变化的分析,地形湿度指数可分为静态、半动态和动态地形湿度指数等类型。在利用该指数评价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状况时,需要考虑计算方法与DEM网格单元大小的影响及其普遍适应性等问题。同时,针对黄土高原干旱半于旱区实际的水分循环过程和产流机制与现有地形湿度指数假设条件的差异,提出了地形湿度指数在黄土高原地区的研究设想与应用途径,以期为该区的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湿度指数 土壤水分空间分布 DEM 尺度转换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湿度指数在湿地分类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邢丽玮 牛振国 张海英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5-40,46,共7页
为探讨不同湿度指数用于湿地信息提取的能力,选取7个常用的湿度指数(包括NDWI、MNDWI、RNDWI、EWI和缨帽变换的湿度分量等)作为指标,以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利用2013年9月6日MODIS(MOD09Q1和MOD09A1)数据,采用支持向量机分... 为探讨不同湿度指数用于湿地信息提取的能力,选取7个常用的湿度指数(包括NDWI、MNDWI、RNDWI、EWI和缨帽变换的湿度分量等)作为指标,以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利用2013年9月6日MODIS(MOD09Q1和MOD09A1)数据,采用支持向量机分类的方法,对研究区进行湿地与非湿地区分研究,并进行湿地亚类(沼泽、水体)的分类试验。分类结果的精度评价表明:1)湿地与非湿地区分能力最好的指数为基于缨帽变换的湿度分量TC-Wetness,制图精度达97%以上,用户精度达96%;2)对湿地亚类的分类结果表明,提取水体最好的指数为第一类湿度指数,以NDWIB4,B2为最优,提取沼泽最优的指数为缨帽变换的湿度分量(TC-Wetness),可以有效排除草地对沼泽提取的干扰。研究区分类结果总体精度最高为88.7%,但沼泽的提取精度仅为48%,说明利用遥感湿度指数一种指标难以满足湿地分类的需要,多指数结合以及地形和其他相关辅助数据的加入对提高湿地分类精度具有重要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湿地提取 湿度指数 湿地遥感 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路基湿度预估的综合湿度指数 被引量:8
5
作者 李聪 凌建明 官盛飞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72-1676,共5页
不同土组的路基湿度对路基路面结构工作性状与使用寿命均有显著影响,合理选取表征指标是路基湿度预估的关键.将路基湿度影响因素归并为气候与地下水位,引入气候因素表征指标——综合湿度指数,给出综合湿度指数定义,其计算分为潜在蒸发... 不同土组的路基湿度对路基路面结构工作性状与使用寿命均有显著影响,合理选取表征指标是路基湿度预估的关键.将路基湿度影响因素归并为气候与地下水位,引入气候因素表征指标——综合湿度指数,给出综合湿度指数定义,其计算分为潜在蒸发蒸腾总量计算、湿度平衡计算、年度湿度指数值计算,并给出具体算例.对计算得到的全国400个气象站点综合湿度指数值按照公路自然区划进行归并,认为所提出的综合湿度指数可作为公路自然区域划分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湿度 气候因素 综合湿度指数 潜在蒸发蒸腾总量 湿度平衡 气候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流域尺度土壤水分与地形湿度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洪明 杨勤科 姚志宏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0-113,共4页
以陕北黄土高原为实验样区,考虑到流向的计算方法会对计算地形湿度指数产生影响,因而采用单流向算法和多流向算法计算得到地形湿度指数,将地形湿度指数和实测土壤水分数据进行叠加,据此分析土壤水分与地形湿度指数的相关性。同时对比分... 以陕北黄土高原为实验样区,考虑到流向的计算方法会对计算地形湿度指数产生影响,因而采用单流向算法和多流向算法计算得到地形湿度指数,将地形湿度指数和实测土壤水分数据进行叠加,据此分析土壤水分与地形湿度指数的相关性。同时对比分析单流向算法和多流向算法计算得到的地形湿度指数质量的优劣,提出了利用地形湿度指数模拟土壤水分的最佳流向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湿度指数 单流向算法 多流向算法 土壤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流向法地形湿度指数尺度效应的不同地形区差异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海力 韩光中 谢贤建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3-29,F0003,共8页
利用DEM提取地形湿度指数(Topographic Wetness Index,TWI),以满足既定地理模型构建,需考虑不同地形区TWI提取的尺度效应。该文根据实际应用中的DEM分辨率尺度,生成1m、2.5m、5m、10m、20m、30m分辨率尺度的6景DEM;利用单流向算法提取... 利用DEM提取地形湿度指数(Topographic Wetness Index,TWI),以满足既定地理模型构建,需考虑不同地形区TWI提取的尺度效应。该文根据实际应用中的DEM分辨率尺度,生成1m、2.5m、5m、10m、20m、30m分辨率尺度的6景DEM;利用单流向算法提取研究区TWI;通过定性和定量方法分析了在不同DEM分辨率尺度中,居民地、梯田、湖泊和自然地形区4种地形区域中TWI值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地形区TWI的尺度效应差异较大;随着DEM尺度增大,TWI值域逐渐缩小,变异程度逐渐增强,反映地表形态变化的能力逐渐减小;当DEM尺度大于5m时,TWI基本不能反映人工地形区域;自然地形区的TWI变化规律与研究区整体TWI变化规律相当,居民地与梯田的TWI变化规律大致相同,湖泊区域的TWI变化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湿度指数 DEM 不同地形区 尺度效应 单流向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坡度变换的中低分辨率地形湿度指数提取 被引量:2
8
作者 白天路 杨勤科 +1 位作者 王洪明 蔡清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1-135,共5页
基于中低分辨率的DEM提取地形湿度指数,对于区域土壤侵蚀因子和区域土壤侵蚀模型等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但随着DEM分辨率的降低,坡度趋于平缓,单元栅格高程信息的改变也会影响单元汇流面积的计算,基于中低分辨率提取地形湿度指数必须考... 基于中低分辨率的DEM提取地形湿度指数,对于区域土壤侵蚀因子和区域土壤侵蚀模型等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但随着DEM分辨率的降低,坡度趋于平缓,单元栅格高程信息的改变也会影响单元汇流面积的计算,基于中低分辨率提取地形湿度指数必须考虑这两方面的影响。以1∶5万数字地形图分别构TIN得到分辨率为10,20,40和60 m的DEM,进行频率和累计频率统计,以10 m分辨率DEM为参考对其它分辨率DEM做坡度变换,提出根据高分辨率DEM若干栅格的单元汇流面积的均值作为低分辨率DEM的单元汇流面积,根据这两方面对地形湿度指数进行了改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湿度指数 坡度变换 汇流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梯田信息的地形湿度指数表达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鹏 赵牡丹 +1 位作者 郗家琪 吴宇鑫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7-191,共5页
[目的]研究基于梯田DEM的地形湿度指数,为深化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水分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黄土高原地区梯田为研究对象,选择5mDEM、基于真实田坎方法构建的1m梯田DEM和基于激光点云数据构建的高精度1 m DEM数据分别对研究样区的地形... [目的]研究基于梯田DEM的地形湿度指数,为深化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水分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黄土高原地区梯田为研究对象,选择5mDEM、基于真实田坎方法构建的1m梯田DEM和基于激光点云数据构建的高精度1 m DEM数据分别对研究样区的地形湿度指数进行表达并作对比分析。[结果]3种不同梯田DEM数据对地形湿度指数的表达有显著差异。(1)5m DEM数据仅能表现出地形湿度指数的宏观分布特征,不具备梯田地形特征信息;(2)基于真实田坎方法构建的1m梯田DEM能较准确细致地实现对梯田样区地形湿度指数的表达,梯田田面和田坎特征分布明显。但与高精度1 m DEM相比,在单个田面和田坎内部地形湿度指数定量表达有所偏差。[结论]基于真实田坎方法构建出的梯田DEM可以更加准确地表达出梯田区域的地形湿度指数分布特征,但与真实地形相比,在田面和田坎内部的表达上仍然有所偏差,其构建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湿度指数 梯田 激光点云数据 梯田DEM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平原区微地貌的地形湿度指数及其地表水环境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卫东 龚俊豪 +2 位作者 赵纪堂 杨文韬 高飞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3-118,共6页
我国平原区广泛分布的沟渠、水塘等微地貌对地表水环境的空间分布特征具有重要影响,为深入探究平原区微地貌对区域地表水环境的影响,文章利用添加微地貌特征线的方法,构建出顾及微地貌的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据... 我国平原区广泛分布的沟渠、水塘等微地貌对地表水环境的空间分布特征具有重要影响,为深入探究平原区微地貌对区域地表水环境的影响,文章利用添加微地貌特征线的方法,构建出顾及微地貌的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据此计算出能够顾及微地貌的地形湿度指数(topographic wetness index,TWI),并进一步阐明其所蕴含的地表水环境意义。研究结果表明,顾及微地貌的TWI空间分布能较直观地反映区域地表水系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地表径流特征,特别是能够很好地反映地表积水区或易发展为积水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可为研究区的水环境保护、防洪与抗旱、农业生产等提供辅助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DEM) 地形湿度指数(TWI) 平原微地貌 地表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SR-E数据的中国地区微波湿度指数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爽 宋小宁 +1 位作者 王亚维 王睿馨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8-74,共7页
土壤中的水分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水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被动微波数据提取的湿度指数因其具有全天候、高时间分辨率和数据处理简单等优点,大大推进了大范围地区土壤湿度的重复观测。基于AMSR-E(advanced micro... 土壤中的水分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水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被动微波数据提取的湿度指数因其具有全天候、高时间分辨率和数据处理简单等优点,大大推进了大范围地区土壤湿度的重复观测。基于AMSR-E(advanced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earth observing system)数据提取了8种微波湿度指数,利用密云和汉中气象台站的数据,分别对各个微波湿度指数进行时间序列分析,通过比较得到与降水量相关性较好的垂直极化多时相微波湿度指数PIV,6.9和比值指数DIV,10.7;在此基础上,分析该2种微波湿度指数在密云和汉中10像元×12像元矩形区域随降水量的变化;同时,与10.7 GHz的微波极化差异指数(microwave polarization difference index,MPDI)进行比较,评价3种指数对土壤湿度的监测优劣;在全国范围内,分别对3种微波湿度指数与降水量进行相关分析,得到全国土壤湿度监测的最优指数。结果表明:PIV,6.9作为一种新的微波湿度指数效果最优,可以用于全国范围的土壤湿度监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湿度 微波湿度指数 降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侵蚀区微地形上芒萁分布与地形湿度指数特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魏胜龙 陈志彪 +3 位作者 陈志强 王秋云 马秀丽 鄢新余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年第4期42-47,共6页
南方红壤侵蚀退化区由于土壤侵蚀在均匀坡面上形成细沟、浅沟、切沟等不同规模的侵蚀沟,以及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微地形。为研究芒萁分布与地形湿度和地表起伏的关系,本研究在实测微地形生成高精度DEM的基础上,进行地形湿度指数的计算... 南方红壤侵蚀退化区由于土壤侵蚀在均匀坡面上形成细沟、浅沟、切沟等不同规模的侵蚀沟,以及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微地形。为研究芒萁分布与地形湿度和地表起伏的关系,本研究在实测微地形生成高精度DEM的基础上,进行地形湿度指数的计算;在以地形位置指数和坡度为主要判定依据划分坡位的基础上,采用随机采样的方法,调查实验样区芒萁生长特征。结果表明,在地表起伏的微地形上,芒萁趋向于分布在0~15°坡度的沟谷和缓坡范围内;沟底芒萁生物量、生长密度、高度分别为沟坡的2.25倍、1.57倍和1.68倍。模拟结果显示,地形湿度指数:沟谷〉缓坡〉陡坡〉脊部;有芒萁覆盖区与无芒萁覆盖区的地形湿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13和1.15,前者明显大于后者。基于上述结果,为研究南方红壤严重侵蚀退化区芒萁的生长蔓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区 微地形 芒萁 地形湿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M分辨率对地形湿度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蒋婷 徐珍 +4 位作者 吴强建中 杨晓 冉红 黎武 贺春明 《农技服务》 2017年第13期166-166,共1页
地形湿度指数可定量描述流域内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信息,广泛应用于静态土壤含水量的评估。但DEM的结构特点使其受DEM分辨率的直接影响。以安岳县为例,通过分析不同分辨率下提取的地形湿度指数的变化形式,来阐述DEM分辨率对地形湿度指数... 地形湿度指数可定量描述流域内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信息,广泛应用于静态土壤含水量的评估。但DEM的结构特点使其受DEM分辨率的直接影响。以安岳县为例,通过分析不同分辨率下提取的地形湿度指数的变化形式,来阐述DEM分辨率对地形湿度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DEM分辨率降低对地形湿度指数有较强的削弱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湿度指数 DEM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化数据的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监测农业干旱的适宜性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周洪奎 武建军 +3 位作者 李小涵 刘雷震 杨建华 韩忻忆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191-2202,共12页
农业干旱是导致作物减产的主要灾害之一,及时、准确地监测农业干旱状况有助于制定区域减灾策略,降低灾害损失。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SSMI)是基于历史土壤湿度时间序列构建的一种农业干旱指数,目前分析该指数监测农业干旱的适宜性研究十... 农业干旱是导致作物减产的主要灾害之一,及时、准确地监测农业干旱状况有助于制定区域减灾策略,降低灾害损失。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SSMI)是基于历史土壤湿度时间序列构建的一种农业干旱指数,目前分析该指数监测农业干旱的适宜性研究十分缺乏。本文以黄淮海平原为研究区,利用数据同化的根区土壤湿度数据构建SSMI,并通过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农业干旱灾害记录数据的对比以及与冬小麦产量的关系分析,综合评价SSMI监测农业干旱的适宜性。结果表明,SSMI与SPEI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二者之间具有极显著相关关系(P<0.001);利用SSMI识别的农业干旱与农气站点干旱灾害记录是基本一致的,SSMI能够有效反映干旱发生、发展直至减轻的演变过程;冬小麦生长季SSMI与减产率显著相关,利用SSMI识别的农业干旱发生区域与基于统计数据计算的减产区域基本相符,SSMI能够对农业干旱引起的冬小麦减产起到一定的指示作用。综上所述,基于同化数据构建的SSMI能够反映黄淮海平原的农业干旱状况,利用SSMI监测区域农业干旱状况是适宜的。研究可为基于土壤湿度的农业干旱监测业务化运行提供依据,为黄淮海平原的抗旱减灾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干旱 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 适宜性 黄淮海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自然区划Ⅱ_(1)区路基湿度指数优化算法
15
作者 李冬雪 李聪 +1 位作者 何兆益 凌建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6-125,共10页
为了提高公路自然区划Ⅱ_(1)区路基湿度指数计算精度,建立一种路基湿度指数优化计算方法,其采用FAO⁃PM法取代Thornthwaite法来估算路基土月均潜在蒸发蒸腾量(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PE),以解决后者对路基土在负温条件下蒸发蒸腾... 为了提高公路自然区划Ⅱ_(1)区路基湿度指数计算精度,建立一种路基湿度指数优化计算方法,其采用FAO⁃PM法取代Thornthwaite法来估算路基土月均潜在蒸发蒸腾量(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PE),以解决后者对路基土在负温条件下蒸发蒸腾量计算值为零的问题。在分析了各气象参数对路基土月均潜在蒸发蒸腾量的影响规律的基础上,验证了新方法的适用性并简化了路基湿度平衡计算的流程。针对路基湿度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提出了阶段湿度指数计算方法,并细化了Ⅱ_(1)区三级划分区域的路基湿度指数取值范围。结果表明:在负温条件下,路基的月均潜在蒸发蒸腾量在与平均日照时数、平均气温和平均风速正相关的同时,与平均相对湿度负相关,并且总潜在蒸发蒸腾量占全年总量的9.8%~15.7%;路基湿度平衡后的状态可简化为有径流、无径流不干旱和无径流干旱3种,并可采用4阶段湿度指数对其最不利季节进行判别;对于所研究的7个气象站,不同土组的湿度指数计算最小值为-16.5,最大值为33.2,这与现行规范推荐值(-8.1~35.1)相比,不仅数值整体偏小、路基湿度状态更偏干旱,而且自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采用该方法可有效计算Ⅱ_(1)区负温下土壤蒸发蒸腾量,并进而确保对路基湿度指数估算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湿度指数 FAO⁃PM法 路基 公路自然区划Ⅱ_(1)区 湿度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的贵州省农业干旱评价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振男 焦卫国 +2 位作者 王笑宇 徐桂弘 吴安杰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12,共6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干旱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严重威胁了国家粮食安全、用水安全以及生态安全。基于中国气象局全球陆面再分析产品,提取了贵州省月尺度土壤含水量数据,计算了月尺度... 在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干旱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严重威胁了国家粮食安全、用水安全以及生态安全。基于中国气象局全球陆面再分析产品,提取了贵州省月尺度土壤含水量数据,计算了月尺度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评价了该指数对农业干旱识别的适用性、对历史典型干旱过程模拟的准确性,分析了干湿长期演变趋势,统计了干旱最可能发生的时间。结果表明:月尺度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对研究区干旱的表征结果与中国水旱灾害公报的记录情况基本相符,不仅干旱历时描述准确,而且干旱强度判别合理;月尺度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具备较好的干旱过程监测能力,不仅能准确地模拟干旱发生、发展直至消除的全过程,而且还能实时地反映旱情的时间与空间变化特征,尤其是对重旱以上旱情过程监测方面精度更高;贵州省干湿演变规律特征明显,即自西向东呈现出由湿变干的总格局,其中,变湿地区主要集中在研究区西北部,而东南部等地变干趋势显著;贵州省干旱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春冬两季,其中,西北地区多发于1月份,东部及东南地区干旱多发于2月份,中部地区干旱多发于3月份与4月份,西南地区干旱多发于4月份。研究成果可为贵州省农业干旱评价与防旱减灾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 土壤含水量 农业干旱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湿度指数预测沈阳市浅层地下水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迪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8年第12期50-53,共4页
文章利用2010—2016年TM多光谱数据,对沈阳市多年地表土壤湿度信息采用修正的归一水土差异指数法进行提取。并采用掩摸法对地表水、岩石以及植被等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土壤湿度信息分级状况,用实地考察的方式对水文信息及土壤湿度实际状... 文章利用2010—2016年TM多光谱数据,对沈阳市多年地表土壤湿度信息采用修正的归一水土差异指数法进行提取。并采用掩摸法对地表水、岩石以及植被等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土壤湿度信息分级状况,用实地考察的方式对水文信息及土壤湿度实际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论与遥感技术相关研究成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在干旱半干旱区域本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市浅层地下水 土壤湿度指数 TM数据 预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植被状态指数的土壤湿度遥感方法研究 被引量:34
18
作者 冯强 田国良 +2 位作者 王昂生 Tim R.McVicar David L.B.Jupp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1-88,共8页
利用1981-1994年连续504旬的NOAAAVHRR8km分辨率的NDVI时间系列数据,以及对应时段全国102个固定农气观测站(-20cm深度)的旬土壤湿度资料,建立了植被状态指数IVC与土壤湿度之间的统计模型,由旬IVC值来换算出每旬的土壤湿度,用以反映全国... 利用1981-1994年连续504旬的NOAAAVHRR8km分辨率的NDVI时间系列数据,以及对应时段全国102个固定农气观测站(-20cm深度)的旬土壤湿度资料,建立了植被状态指数IVC与土壤湿度之间的统计模型,由旬IVC值来换算出每旬的土壤湿度,用以反映全国的逐旬土壤水分分布。对模型进行的统计检验表明,模型都通过了置信度为α=0.05的统计检验。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在作物生长期内可应用于全国大范围的土壤湿度遥感监测,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植被状态指数 土壤湿度指数 遥感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一号影像的江汉平原表层土壤湿度指数反演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聂艳 贾付生 +2 位作者 朱亚星 于雷 于婧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24-1131,共8页
土壤湿度指数遥感监测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探讨国产高分一号(GF-1)遥感数据在江汉平原农情参数快速获取中的适用性,以潜江市2017年3月8日的GF-1 WFV影像和106个采样点的土壤湿度实测数据为数据源,选择垂直干旱指数(PDI)、改... 土壤湿度指数遥感监测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探讨国产高分一号(GF-1)遥感数据在江汉平原农情参数快速获取中的适用性,以潜江市2017年3月8日的GF-1 WFV影像和106个采样点的土壤湿度实测数据为数据源,选择垂直干旱指数(PDI)、改进型垂直干旱指数(MPDI)和植被调整垂直干旱指数(VAPDI),对土壤湿度指数反演的效果进行比较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PDI、MPDI、VAPDI与土壤湿度实测含水量的决定系数分别达到0.649、0.802和0.821,实测土壤含水量验证精度评价也表明各模型均能满足反演的精度要求,说明基于GF-1 WFV影像开展江汉平原的大尺度土壤湿度反演是可行的;在植被覆盖中等区域,MPDI和VAPDI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混合像元对土壤湿度光谱信息的影响,反演的精度要比PDI高,但在高植被覆盖度区,采用垂直植被指数(PVI)修正的VAPDI不易出现植被覆盖饱和现象,具有更高的反演精度;基于3种指数模型反演的土壤湿度指数空间异质性基本一致,但MPDI、VAPDI对土壤湿度变化更为敏感,能反映出不同植被覆盖类型下土壤湿度的实际水平。研究结果可为江汉平原大范围和动态监测表层土壤湿度指数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一号 土壤湿度指数 PDI MPDI VAPDI 江汉平原
原文传递
植被覆盖度和归一化湿度指数对热力景观格局的影响——以广州为例 被引量:25
20
作者 王刚 管东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429-2436,共8页
利用LANDSAT-5 TM影像提取地表温度、植被覆盖度和归一化湿度指数(NDMI)等信息,结合景观生态学方法探讨广州市不同区域城市植被和NDMI对地表温度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植被覆盖度、NDMI和地表温度两两之间有较强的线性相关性,但不同区域... 利用LANDSAT-5 TM影像提取地表温度、植被覆盖度和归一化湿度指数(NDMI)等信息,结合景观生态学方法探讨广州市不同区域城市植被和NDMI对地表温度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植被覆盖度、NDMI和地表温度两两之间有较强的线性相关性,但不同区域植被覆盖度、NDMI与地表温度的相关程度存在明显差异;提高相同植被覆盖度时,中心城区的降温效果最好,其次是处于中心城区北缘的近郊区;不同区域森林公园对周围热环境的影响程度不同,960~1080m缓冲区内平均温度与公园内部平均温度之差分别为4.69℃(白云山)、1.27℃(马仔山)和0.41℃(流溪河);高植被覆盖度可增加热力景观多样性和不同景观之间的结合度,促进低温斑块内部与其他斑块如高温斑块间的能量交换,起到控制热岛效应的效果;增加环境湿度与提高植被覆盖度对热力景观格局所形成的作用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景观格局 陆地表面温度 植被覆盖度 归一化湿度指数 广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