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性泄漏源参数反演方法综述
1
作者 徐宇涵 方晟 +1 位作者 董信文 庄舒涵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7,12,共8页
近些年来,未知来源的放射性泄漏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针对此类事件,由于核应急响应通常缺少源项输入,难以依赖大气扩散模型进行辐射后果评估,因此基于有限环境监测数据的放射性泄漏源参数反演方法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系统介绍了完整的泄... 近些年来,未知来源的放射性泄漏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针对此类事件,由于核应急响应通常缺少源项输入,难以依赖大气扩散模型进行辐射后果评估,因此基于有限环境监测数据的放射性泄漏源参数反演方法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系统介绍了完整的泄漏源参数反演的完整框架,包括监测数据、先验信息、大气扩散模型和反演方法四大要素,并将反演方法分为迭代优化方法和贝叶斯推断方法两大类。本文对这两类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比较,归纳总结了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在综合评估各类方法性能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泄漏源参数反演 环境监测数据 大气扩散模型 迭代优化 贝叶斯推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地震位错引起的大地水准面形变的源参数反演 被引量:7
2
作者 高锡铭 钟晓雄 王威中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48-158,共11页
本文首先讨论了地震位错引起的参考系,即大地水准面形变问题.给出了位错引起的大地水准面高和垂线偏差的变化,以及大地水准面高随位错面倾角变化等数值结果. 在进一步考虑大地水准面形变的条件下,给出用表面视位移和重力变化资料反演位... 本文首先讨论了地震位错引起的参考系,即大地水准面形变问题.给出了位错引起的大地水准面高和垂线偏差的变化,以及大地水准面高随位错面倾角变化等数值结果. 在进一步考虑大地水准面形变的条件下,给出用表面视位移和重力变化资料反演位错模型参数的处理方法,以及用于确定唐山地震源参数和大地水准面高的变化的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在使用大地测量资料进行地震位错模型参数反演时,考虑大地水准面形变不仅在理论上更加严格,而且在实际应用中也确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水准面 地震位错 源参数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优化目标函数下源参数反演性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胡峰 郎建垒 +1 位作者 毛书帅 玄博元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081-2089,共9页
基于外场实验数据,从反演高估率、准确性、稳定性角度系统评估了8种典型目标函数在不同未知源参数反演情形下的反演性能差异.研究发现,不同目标函数反演性能差异显著.仅反演单参数源强时(Q),对数变换目标函数高估率最大(79.4%),偏差平... 基于外场实验数据,从反演高估率、准确性、稳定性角度系统评估了8种典型目标函数在不同未知源参数反演情形下的反演性能差异.研究发现,不同目标函数反演性能差异显著.仅反演单参数源强时(Q),对数变换目标函数高估率最大(79.4%),偏差平方和目标函数准确性最高(P_(ARD<50%)=82.3%,ARD=(35.3±9.1)%),目标函数稳定性无明显差异(CV<0.01).三参数反演(Q,x,y)时,标准化均方根误差目标函数源强高估率最大(98.5%),对数变换目标函数准确性、稳定性最高(P_(ARD<50%)=91.1%,ARD=(48.4±9.8)%;CV=0.01);位置方面,偏差平方和目标函数准确性最高(AD=(36.12±11.39)m),对数变换目标函数稳定性最强(CV=0.0018).四参数反演(Q,x,y,z)时,标准化均方根误差目标函数源强高估率最大(98.5%),对数变换目标函数准确性、稳定性最优(P_(ARD<50%)=61.7%,ARD=(55.2±16.5)%;CV=0.03);位置方面,相关系数总体表现最优(AD=(34.37±10.72)m;CV=0.011).整体上,随反演参数变化,对数变换目标函数源强反演性能最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参数反演 突发大气污染事故 高斯烟羽模型 启发式算法 目标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蚁群算法的危化学品泄漏源参数反演方法
4
作者 王琪 杨仲坤 +2 位作者 余皓明 赵宇鑫 肖晶丹 《科学技术创新》 2017年第29期49-50,共2页
研究了危险化学品泄漏源参数反演问题,采用蚁群算法对泄漏源释放速率、泄漏源高度、泄漏源位置、风速、风向等参数进行反算,选择高斯烟羽模型作为泄漏源扩散模型,针对不同条件下反演结果的精度及效率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 泄漏源参数反演 高斯烟羽模型 蚁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火山岩浆源参数反演的粒子群算法 被引量:3
5
作者 靳锡波 王乐洋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4-69,95,共7页
针对最小二乘(LS)方法、总体最小二乘(TLS)方法在用于火山Mogi模型反演压力源参数时,在线性化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偏差,导致求得的参数解偏离真值的问题。该文分析了Mogi模型的非线性特点,同时考虑了粒子群算法在非线性问题求解的优势,将... 针对最小二乘(LS)方法、总体最小二乘(TLS)方法在用于火山Mogi模型反演压力源参数时,在线性化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偏差,导致求得的参数解偏离真值的问题。该文分析了Mogi模型的非线性特点,同时考虑了粒子群算法在非线性问题求解的优势,将两者结合得到了一种适用于Mogi模型参数反演的粒子群算法(PSO)。通过模拟算例与真实火山反演的验证,表明该文方法所得结果在模拟算例上相对其他方法所得结果在精度上提高了1~2个数量级且更接近真值,在真实火山反演中其拟合结果更接近地表观测值,表明该文方法在火山Mogi模型反演中具有适用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源参数反演 粒子群算法 火山 Mogi模型
原文传递
多情景源排放参数反演下典型优化算法性能对比 被引量:6
6
作者 毛书帅 郎建垒 +2 位作者 陈添 程水源 胡峰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9-376,共8页
确定排放源参数是合理处置突发大气污染事故的重要前提.不同事故(如泄漏、火灾)反演的参数(源强、位置等)存在差异,研究对比不同优化算法的估算性能对于实际事故中快速、准确估算源参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草原SO2释放实验数据,开展了不... 确定排放源参数是合理处置突发大气污染事故的重要前提.不同事故(如泄漏、火灾)反演的参数(源强、位置等)存在差异,研究对比不同优化算法的估算性能对于实际事故中快速、准确估算源参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草原SO2释放实验数据,开展了不同未知参数情景下典型最优化算法(遗传算法,GA;粒子群算法,PSO;粒子群-单纯形耦合算法,PSO-NM)在源参数反演中的对比研究,从反演结果的准确性、稳定性与反演时间效率等方面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优化算法在不同源排放参数数量下的反演性能存在明显差异.单参数源强反演情形下,GA、PSO-NM算法准确性相近(相对偏差,24.0%),均优于PSO算法(37.6%),三者均有较好的反演稳定性(变异系数<0.004);多参数反演(源强Q与位置x、y、z)情形下,PSO-NM算法反演准确性最好,GA最差,但稳定性表现与之相反;反演参数数量的增加明显影响算法反演稳定性,四维参数反演情形下PSO、GA、PSO-NM算法的源强反演变异系数比单参数反演分别高出0.50、0.12、0.29.PSO算法计算效率最高,同时,PSO-NM算法在稳定大气条件下计算时间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大气污染事故 排放参数反演 最优化算法 反演性能 高斯扩散模型 大气扩散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园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核算模型优化算法反演性能对比
7
作者 赵瀚森 刘峰均 +4 位作者 张夏夏 吴柏莹 沈怡秀 高逸飞 陈高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32-1238,共7页
基于工业园区污染物排放总量核算模型,以东南沿海某重点石化产业基地VOCs的排放总量核算为例,对比研究了Nelder-Mead单纯形法(NM)、双模退火优化算法(DA)、粒子群优化算法(PSO)3种优化算法和通过偏差平方和(目标函数1)、对数变换(目标函... 基于工业园区污染物排放总量核算模型,以东南沿海某重点石化产业基地VOCs的排放总量核算为例,对比研究了Nelder-Mead单纯形法(NM)、双模退火优化算法(DA)、粒子群优化算法(PSO)3种优化算法和通过偏差平方和(目标函数1)、对数变换(目标函数2)、双曲余弦变换(目标函数3)构建的3种优化目标函数在不同随机误差强度和失效站点数量下的反演性能。结果表明:PSO算法的反演性能与粒子数量有关,但整体表现不适用于当前条件下的反演优化,NM和DA优化算法具有较好的反演准确性(MARE<30%),但NM优化算法的反演计算效率约为DA优化算法的11~20倍,NM优化算法反演性能最好;3种优化目标函数均适用于当前条件下的反演优化(MARE<30%),其中目标函数1和目标函数3在随机误差强度、失效站点数量较小的情况下反演性能更好,而目标函数2在随机误差强度、失效站点数量相对较大的情况下反演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园区 污染排放总量核算 优化算法 优化目标函数 源参数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火山压力源模型的人工蜂群算法反演
8
作者 谢灵惠 《安徽地质》 2022年第S02期84-89,共6页
在以非线性为主的地球物理领域,智能优化算法能够以目标函数为导向,求解未知最优参数。本文提出一种新颖的人工蜂群算法,设计GPS数据和水准数据的火山模拟实验,利用大地测量观测形变值反演火山压力源参数。模拟实验表明人工蜂群算法的... 在以非线性为主的地球物理领域,智能优化算法能够以目标函数为导向,求解未知最优参数。本文提出一种新颖的人工蜂群算法,设计GPS数据和水准数据的火山模拟实验,利用大地测量观测形变值反演火山压力源参数。模拟实验表明人工蜂群算法的精度优于基因遗传算法,以及多峰值粒子群算法。最后将该算法应用在长白山天池火山压力源参数反演中,反演结果表明人工蜂群算法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压力源参数反演 大地测量观测数据 人工蜂群算法 Mogi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CMC方法的生物气溶胶袭击施放源项参数反演 被引量:1
9
作者 许晴 祖正虎 +3 位作者 张文斗 徐致靖 黄培堂 郑涛 《军事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32-735,共4页
生物气溶胶施放源项参数反演是生物气溶胶袭击危害评估的反问题,对危害评估及应急响应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基于贝叶斯推理方法,利用生物传感器检测数据和正向大气扩散模型,构造似然函数,采用结合Metropolis-Hasting算法的马尔可夫链... 生物气溶胶施放源项参数反演是生物气溶胶袭击危害评估的反问题,对危害评估及应急响应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基于贝叶斯推理方法,利用生物传感器检测数据和正向大气扩散模型,构造似然函数,采用结合Metropolis-Hasting算法的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Markov chain Monte Carlo,MCMC)抽样,对施放源位置、高度、施放剂量进行反演。统计分析表明,反演结果和初始源项参数设置吻合非常好,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反演 贝叶斯推理 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 似然函数 生物安全
原文传递
基于GDEM-GAVA的白羊城沟泥石流成灾风险数值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兴全 王心泉 +3 位作者 冯春 丁桂伶 刘新明 王晓亮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44-753,共10页
降雨型泥石流是一个降雨-洪水-泥沙输运-推移质运动的多过程耦合过程。本文借助颗粒碎屑流仿真系统(GDEM-GAVA),对白羊城沟泥石流的成灾风险进行了分析。首先通过历史灾情数据反分析出了沟道物源的力学参数,而后基于该参数分析了不同降... 降雨型泥石流是一个降雨-洪水-泥沙输运-推移质运动的多过程耦合过程。本文借助颗粒碎屑流仿真系统(GDEM-GAVA),对白羊城沟泥石流的成灾风险进行了分析。首先通过历史灾情数据反分析出了沟道物源的力学参数,而后基于该参数分析了不同降雨强度下该泥石流的成灾临界降雨时长。计算结果表明,白羊城沟泥石流物源的饱和黏聚力为0.5~1 kPa,饱和内摩擦角为5°~10°;降雨强度为65 mm/h时,沟道形成泥石流的时间为3.6 h;降雨强度为78 mm/h时,沟道形成泥石流的时间为2.8 h;降雨强度为88 mm/h时,沟道形成泥石流的时间为2.3 h。上述泥石流成灾风险的分析结果可为白羊城沟泥石流的科学预警提供必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型泥石流 源参数反演 数值模拟 泥沙输运 成灾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urce parameters inversion of the 2013 Lushan earthquake by combining teleseismic waveforms and local seismograms 被引量:38
11
作者 XIE ZuJun JIN BiKai +4 位作者 ZHENG Yong GE Can XIONG Xiong XIONG Cheng HSU HouTze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3年第7期1177-1186,共10页
On April 20, 2013, a magnitude M s 7.0 earthquake occurred in Lushan, Sichuan Province, China, and caused heavy casualties and economic losses. Based on the local broadband waveforms in Sichuan and adjacent provinces ... On April 20, 2013, a magnitude M s 7.0 earthquake occurred in Lushan, Sichuan Province, China, and caused heavy casualties and economic losses. Based on the local broadband waveforms in Sichuan and adjacent provinces regional networks and teleseismic broadband records from IRIS stations, the focal mechanism and the focal depth are determined by the CAP (Cut And Paste) and its upgraded methods, CAPtele and CAPjoint,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cal mechanisms and depth from different methods are steady, and the best double couple solution derived from the joint inversion is 210°, 44°, and 91° for strike, dip, and rake angles respectively for one nodal plane and 29°, 46°, and 89° for another with 16 km focal depth and M w 6.66 moment magnitude. In order to verify the reliability of the results, a number of tests are performed based on local seismograms with different velocity models. They indicate that there is about 10 degree's fluctuation in focal mechanisms and about 2 km variation in focal depth with a complex velocity structure. Furthermore, inverted by re-sampling the teleseismic waveforms on the basis of epicentral distance, the solutions are consistent with each other, which manifests that the teleseismic records are effective for constraining source parameters of the Lushan earthqua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shan earthquake focal mechanism focal depth CAP method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