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铝酸钠溶液中离子溶剂化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牧群 尹周澜 +3 位作者 陈启元 李洁 胡慧萍 张平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11-316,共6页
应用量子化学从头算密度泛函理论以及DFT/COSMO溶剂模型,基于UHF/BLYP/DNP水平对高苛性比中等浓度铝酸钠溶液中各类离子(分子)的溶剂化作用进行研究。根据离子(分子)的几何构型、总能量、振动频率、相关热力学数据以及相应的水合自由能... 应用量子化学从头算密度泛函理论以及DFT/COSMO溶剂模型,基于UHF/BLYP/DNP水平对高苛性比中等浓度铝酸钠溶液中各类离子(分子)的溶剂化作用进行研究。根据离子(分子)的几何构型、总能量、振动频率、相关热力学数据以及相应的水合自由能,对溶液中离子(分子)的存在形式以及不同离子(分子)间的平衡转化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高苛性比中等浓度铝酸钠溶液中,铝主要是以水合Al(OH)-4离子和Na(H2O)+4离子对形式存在,同时还存在有中性水合分子Al(OH)3H2O。6Al(O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酸钠溶液 密度泛函 溶剂化作用 水合自由能 氧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60)-甲苯溶液溶剂化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夏少武 魏庆莉 张书圣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1029-1033,共5页
The solvation of the system of C60-toluene is studied by deterndning UV-Vis absorption spectrum, it is found that the maximum absorption wavelength of C60 exhibits red-shift in toluene medium. Viscosity measurement gi... The solvation of the system of C60-toluene is studied by deterndning UV-Vis absorption spectrum, it is found that the maximum absorption wavelength of C60 exhibits red-shift in toluene medium. Viscosity measurement gives the thickness of the solvation layer as 0.85 nm. At temperature 30℃, the value of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is 3.12× 10-10m2·s-1 which is an order of magnitude less than that of small molecules. The results above indicate that C60 is solvated in toluene medi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60 溶剂化作用 碳60 甲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界溶剂化作用对水解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3
作者 袁佩青 程振民 +1 位作者 刘涛 袁渭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90-693,共4页
用过渡态及 Kirkwood介电模型考察近临界水中醋酸甲酯 ( Me Ac)水解动力学 .实验结果表明 ,临界溶剂化作用使本体系在 62 3 K附近出现反应活化体积 ( ΔV≠ )极负值现象 ,同时反应表观活化能降低至( 2 3 .5± 8.2 9) k J/ mol.利用 ... 用过渡态及 Kirkwood介电模型考察近临界水中醋酸甲酯 ( Me Ac)水解动力学 .实验结果表明 ,临界溶剂化作用使本体系在 62 3 K附近出现反应活化体积 ( ΔV≠ )极负值现象 ,同时反应表观活化能降低至( 2 3 .5± 8.2 9) k J/ mol.利用 lnkc 与反应场的线性关系可修正压力因素对水解动力学的影响 ,并证实了近临界水介质中 Me Ac水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溶剂化作用 水解反应 动力学 过渡态 醋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氘代溶剂对丙烯酰胺溶剂化作用的NMR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闫秀玲 孙万赋 赵新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9-435,共7页
用1H NMR谱研究了丙烯酰胺(AM)分别在氘代氯仿(CDCl3)和氘代二甲基亚砜(DMSO-d6)溶剂以及在不同比率的混合溶剂中,AM的烯键C上的反式两个质子的谱峰位置开始相向移动,重叠,后又反向交错以致形成“类似镜像”的现象,用溶剂化作用讨论了成... 用1H NMR谱研究了丙烯酰胺(AM)分别在氘代氯仿(CDCl3)和氘代二甲基亚砜(DMSO-d6)溶剂以及在不同比率的混合溶剂中,AM的烯键C上的反式两个质子的谱峰位置开始相向移动,重叠,后又反向交错以致形成“类似镜像”的现象,用溶剂化作用讨论了成因;混合溶剂中,随着DMSO-d6摩尔分数的增加,-NH2质子和溶剂残余水质子的化学位移逐渐都向低场移动,这与-NH2和DMSO之间形成氢键,-NH2和水质子之间既有氢键生成又有质子交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H NMR 丙烯酰胺 极性非质子溶剂 偶极-偶极 溶剂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一性溶剂化作用对S_N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徐滨滨 魏笑梅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7年第3期74-78,共5页
有机化学的反应中,饱和碳原子上的亲核取代(S_N)反应,作为一类重要的反应,有较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影响S_N反应有诸多的因素,如底物的结构、亲核试剂和离去基因的性质等,它们对反应的类型和反应速率有很大的影响.而S_N反应大多在液相中进... 有机化学的反应中,饱和碳原子上的亲核取代(S_N)反应,作为一类重要的反应,有较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影响S_N反应有诸多的因素,如底物的结构、亲核试剂和离去基因的性质等,它们对反应的类型和反应速率有很大的影响.而S_N反应大多在液相中进行,溶剂被广泛地采用,因而溶剂的性质对S_N反应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溶剂的分类溶剂有多种分类方法,其中按专一性溶质-溶剂相互作用来分类,是Parker根据溶剂与阴离子或阳离子的专一性相互作用,将溶剂分为质子型溶剂和非质子极性溶剂两大类,若加上第三类非质子非极性溶剂则更为完善.三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溶剂的极性和形成氢键的能力.(一)质子型溶剂质子型溶剂的特点是含有能与电负性较大的元素(F、Cl、O、N等质子受体)相结合的氢原子.例如F-H、-O-H、—N—H等分子或基团中的氢原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一性溶剂化作用 有机化学 亲核取代反应 静电效应 反应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在PC+DMF混合溶剂中的粘度行为研究
6
作者 赵扬 王键吉 +1 位作者 轩小朋 林瑞森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4期127-127,共1页
关键词 PC DMF 混合溶剂 碳酸丙烯脂 N N二甲基甲酰液 离子 粘度B-系数 溶剂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对亲核取代反应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朱斌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05-107,共3页
本文讨论了溶剂对亲核取代反应速率的影响,重点阐述了溶剂极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和特异性溶剂化作用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对于特定反应在指定溶剂中的反应动力学,将决定于那个反应中占优势的溶剂化类型。
关键词 溶剂 亲核取代 反应速率 溶剂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成本无氟水系混合溶剂醋酸锂电解液研究
8
作者 吴凡 蒋文全 +3 位作者 罗熳 武媛方 张永强 赫文秀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22,共6页
利用共溶剂1,5-戊二醇(PD)和聚乙二醇(PEG)改进13 m(m=[mol盐]/[kg溶剂]质量摩尔浓度)Li OAc作为水系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电化学稳定窗口,研制低成本无氟水系混合溶剂醋酸锂电解液。通过红外吸收和拉曼散射光谱对电解液中水分子的活性进... 利用共溶剂1,5-戊二醇(PD)和聚乙二醇(PEG)改进13 m(m=[mol盐]/[kg溶剂]质量摩尔浓度)Li OAc作为水系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电化学稳定窗口,研制低成本无氟水系混合溶剂醋酸锂电解液。通过红外吸收和拉曼散射光谱对电解液中水分子的活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混合溶剂电解液中水分子的活性受到抑制。电化学测试表明电解液成分为2 m Li OAcPD0.5PEG0.5时,具有最宽的电化学稳定窗口3.10 V,使Li_(4)Ti_(5)O_(12)负极可进行可逆充放电,最后Li_(4)Ti_(5)O_(12)//Li Mn2O4全电池测试得到初始平台电压为2.3 V,能量密度为0.0616 k Wh/kg,相较于13 m Li OAc电解液具有更高的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解液 储能 溶剂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非质子混合溶剂中离子的迁移热力学性质
9
作者 张锁汪 韩世钧 +1 位作者 周西顺 卢锦梭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40-346,共7页
本文考价HCl从H_2O到DMSO(20wt%)-EtOH-H_2O中的迁移热力学性质,分析讨论了离子的溶剂化作用、溶质-溶剂相互作用及溶液的微观结构,并应用修正的Born方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解释。本文的工作为DMS... 本文考价HCl从H_2O到DMSO(20wt%)-EtOH-H_2O中的迁移热力学性质,分析讨论了离子的溶剂化作用、溶质-溶剂相互作用及溶液的微观结构,并应用修正的Born方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解释。本文的工作为DMSO在临床试验及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和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移热力学性质 溶剂化作用 离子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化和溶剂效应 被引量:3
10
作者 贡淑珍 薜惠茹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1988年第1期69-74,共6页
溶剂化是溶剂效应的一种表现.溶剂效应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溶剂影响化学反应的平衡、活化能、反应速度等.选择合适溶剂大有必要.极性强的非质子溶剂对碱金属离子的溶剂化能力强,极性弱的则反之.溶质可调节有机物酸性,溶剂的... 溶剂化是溶剂效应的一种表现.溶剂效应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溶剂影响化学反应的平衡、活化能、反应速度等.选择合适溶剂大有必要.极性强的非质子溶剂对碱金属离子的溶剂化能力强,极性弱的则反之.溶质可调节有机物酸性,溶剂的碱性愈强,溶质愈易给出质子.溶剂还可以使超酸具备一些新特性.在有烯醇式和酮式的互变异构中,溶剂极性愈强,溶剂中酮式化合物含量愈高.溶剂影响反应物的活化络合物的活化自由焓.溶剂极性通过形成中间物而作用于反应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化作用 酮式 互变异构 非质子溶剂 活化络合物 溶剂极性 碱金属离子 超酸 质子化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效应对酸、碱电离平衡的影响
11
作者 刘传芳 《皖西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53-56,共4页
本文从溶剂的酸碱性及溶剂化作用等方面叙述了溶剂的诸多因素对酸、碱在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的影响,并对一些“反常”现象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 溶剂效应 电离平衡 溶剂 “反常”现象 溶剂化作用 溶剂化能力 两性溶剂 酸碱性 辨别溶剂 亲和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卤代烷亲核取代和消去反应中的溶剂效应
12
作者 陈鸿卿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1985年第2期118-121,共4页
所谓溶剂化效应是指溶剂与分子或离子通过静电引力而结合的作用。溶剂的性质对这一作用的影响当然是重要的。介电常数是溶剂的一个重要性质,从结构来看,介电常数与分子的永久偶极矩和可极化性两者有关。(可极化性是指分子的电子云变形... 所谓溶剂化效应是指溶剂与分子或离子通过静电引力而结合的作用。溶剂的性质对这一作用的影响当然是重要的。介电常数是溶剂的一个重要性质,从结构来看,介电常数与分子的永久偶极矩和可极化性两者有关。(可极化性是指分子的电子云变形的难易程度)分子的偶极矩愈大,可极化性愈大,则其介电常数愈大。在有机反应中,反应物经过渡态(或中间体)变为产物,电荷分布会发生变化,溶剂的介电常数对它是否适应这一电荷分布的改变的能力有很大的影响。从反应过程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去反应 亲核取代 可极化性 卤代烷 溶剂化效应 永久偶极矩 溶剂效应 活化能 溶剂化作用 过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效应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13
作者 王玉梅 《张家口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9年第1期44-51,共8页
本文略述了溶剂效应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说明溶剂效应对反应速度,反应历程及有机合成的影响。
关键词 溶剂效应 有机化学 反应速度 反应历程 有机合成 溶剂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质结构与性质分析化学工艺流程试题中除杂问题——以2024年“九省联考”化学试题为例
14
作者 夏昌伟 《理科考试研究》 2024年第17期49-53,共5页
化工流程类试题是全国卷和各地方卷的重要主观题型.试题命制秉持化工情境为载体,围绕实际问题解决,有效实现考查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过渡.备考过程中加强学科理解,从物质结构与性质出发,了解不同离子在溶液中性质的差异,方... 化工流程类试题是全国卷和各地方卷的重要主观题型.试题命制秉持化工情境为载体,围绕实际问题解决,有效实现考查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过渡.备考过程中加强学科理解,从物质结构与性质出发,了解不同离子在溶液中性质的差异,方能有效应对不断创新的高考试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观 溶剂化作用 水解能力 学科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浦江底泥对多环芳烃吸附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8
15
作者 王郁 李咏梅 +1 位作者 林逢凯 胥峥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5-22,共8页
本文主要介绍黄浦江底泥对以蒽为代表性物质的多环芳烃的吸附研究.着重探讨其吸附机理,在实验条件下,黄浦江底泥对蒽的吸附属多分子层吸附,可用de Boer-Zwikker公式所表示的极化模型较好地描述,这表明原描述非极性气相分子在极性吸附剂... 本文主要介绍黄浦江底泥对以蒽为代表性物质的多环芳烃的吸附研究.着重探讨其吸附机理,在实验条件下,黄浦江底泥对蒽的吸附属多分子层吸附,可用de Boer-Zwikker公式所表示的极化模型较好地描述,这表明原描述非极性气相分子在极性吸附剂上吸附的多分子层极化模型可应用于稀溶液中溶剂化蒽分子在极性吸附剂上的吸附过程.本研究认为吸附等温线上出现阶梯状形式是由于蒽-甲醇分子的溶剂化作用及底泥颗粒的表面不均匀性所致;未参与溶剂化作用的甲醇分子与溶剂化蒽分子间存在竞争吸附,这一结果预示了其它有机物对多环芳烃在底泥上的竟争吸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 吸附机理 溶剂化作用 多环芳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离子存在下乙醇-水混合溶液中碳酸钙结晶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岳林海 贾志刚 +2 位作者 金达莱 郑遗凡 徐铸德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23-628,共6页
通过对不同反应体系中合成样品的物相及镁含量变化规律的分析,认为水溶液中碳酸钙的结晶遵循溶解重结晶机理,乙醇-水溶液中则以聚集重构为主,碳酸根阴离子的溶剂化作用对碳酸钙的沉积产生显著影响.采用XRD,IR等手段对醇水混合溶液中合... 通过对不同反应体系中合成样品的物相及镁含量变化规律的分析,认为水溶液中碳酸钙的结晶遵循溶解重结晶机理,乙醇-水溶液中则以聚集重构为主,碳酸根阴离子的溶剂化作用对碳酸钙的沉积产生显著影响.采用XRD,IR等手段对醇水混合溶液中合成的碳酸钙样品进行分析,认为形成了含镁方解石及具有类白云石结构的过渡相同时存在的混合物相,醇水溶液中含镁方解石趋于白云石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钙 溶剂化作用 溶解重结晶 聚集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呋喃-乙酸分子间相互作用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史福强 徐志成 +1 位作者 安静仪 俞稼镛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3-288,共6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选取6-311++G(d,p)基组对呋喃-乙酸复合物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研究,通过在相同水平下的频率振动分析发现了该势能面上6个极小值点,其最稳定构型对应一强O…H—O型氢键,其结合能在消除基组重叠误差后为-20.87kJ?mo... 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选取6-311++G(d,p)基组对呋喃-乙酸复合物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研究,通过在相同水平下的频率振动分析发现了该势能面上6个极小值点,其最稳定构型对应一强O…H—O型氢键,其结合能在消除基组重叠误差后为-20.87kJ?mol-1.通过自然键轨道(NBO)分析,研究了电荷转移及轨道相互作用.通过自洽反应场(SCRF)理论中的Onsager溶剂模型在介电常数分别为1.0,2.247,4.9,7.58,10.36,20.7,32.63,38.2,46.7,78.39的不同溶剂环境下重新优化呋喃与乙酸势能面上最稳定构型A,研究了溶剂对呋喃-乙酸复合物几何构型、电荷分布、偶极矩以及结合能的影响.发现溶剂化作用增大了呋喃与乙酸分子间的结合能,导致O…H距离减小,H—O振动频率红移.当溶液介电常数在1.0~32.63范围时,溶剂效应十分显著,当介电常数大于32.63后,溶剂化作用几乎达到了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势能面 基组 稳定构型 呋喃 结合能 溶剂化作用 分子间相互作用 乙酸 研究 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的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宏森 周扬 张钢 《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206-210,215,共6页
精氨酸作为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元和重要的化工原料及其特殊的结构特点,一直是理论和实验研究的热点。采用精确的杂化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结合四种不同Gaussian型基组优化了精氨酸的分子几何构型。在较高理论级别下,计算了分子的振动... 精氨酸作为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元和重要的化工原料及其特殊的结构特点,一直是理论和实验研究的热点。采用精确的杂化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结合四种不同Gaussian型基组优化了精氨酸的分子几何构型。在较高理论级别下,计算了分子的振动光谱和电子吸收光谱,计算结果与实验得到的紫外光谱相符合。该理论研究为精氨酸的进一步应用、分子设计、构效关系和化学反应规律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 光谱解析 密度泛函理论 溶剂化作用 热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化锂对NH_3-H_2O-LiBr三元溶液特性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何树青 吴铁晖 +2 位作者 吴裕远 王晶 吴红林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48-851,共4页
针对目前吸收式制冷领域中研究的NH3-H2O-LiBr三元溶液混合工质,采用溶剂化作用模型和电解质NRTL方程,研究了溴化锂(LiBr)对溶液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LiBr初始摩尔分数的升高,水的溶剂化系数m先升高,后略有降低,氨的溶济化系数n始... 针对目前吸收式制冷领域中研究的NH3-H2O-LiBr三元溶液混合工质,采用溶剂化作用模型和电解质NRTL方程,研究了溴化锂(LiBr)对溶液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LiBr初始摩尔分数的升高,水的溶剂化系数m先升高,后略有降低,氨的溶济化系数n始终呈下降趋势,并且在350 K、LiBr的初始摩尔分数大于0.03时m>n,离子溶剂化作用形成的离子簇包含的水分子多于氨分子;溶剂化作用后水的含量高于作用前的,但前后差值随LiBr初始摩尔分数升高而减小;随着温度的升高,m降低,n升高,离子吸引水分子的能力减弱而吸引氨分子的能力升高;完全电离的溶剂化模型只在LiBr的初始摩尔分数小于0.1时得到较好的结果,在LiBr的初始摩尔分数大于0.1时与部分电离模型产生较大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式制冷 溶剂化作用 NH3-H2O-LiBr 离子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H_3-H_2O-LiBr三元溶液特性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树青 吴铁晖 +2 位作者 吴裕远 王晶 尹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09-1611,共3页
采用溶剂化作用模型,理论计算分析了LiBr对NH3-H2O-LiBr三元溶液组成的影响,并进行了实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LiBr电离后的离子,经溶剂化作用,吸引NH3和H2O形成离子簇,使得溶液中自由NH3和H2O减少,使同温度下的平衡蒸气压力降低;在溶液中... 采用溶剂化作用模型,理论计算分析了LiBr对NH3-H2O-LiBr三元溶液组成的影响,并进行了实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LiBr电离后的离子,经溶剂化作用,吸引NH3和H2O形成离子簇,使得溶液中自由NH3和H2O减少,使同温度下的平衡蒸气压力降低;在溶液中LiBr初始质量分数低于0.23时,离子簇吸引NH3多于H2O,但高于此浓度时则吸引H2O多于NH3.实验结果表明,蒸气压力并不随wLiBr升高而一直降低,高wLiBr(0.42)的蒸气压力反而比低wLiBr(0.21)的值要高,与溶液理论计算分析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式制冷系统 溶剂化作用 NH3-H2O-LiBr溶液 离子簇 理论计算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