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液聚合法制备油溶性破乳剂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黄丽立 卓猛 +1 位作者 金珊 孙杰 《化工科技》 CAS 2012年第3期21-25,共5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和α-甲基丙烯酸(MAA)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选择合适的溶剂,在78℃条件下,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油溶性三元共聚破乳剂。实验考察了单体配比、溶剂种类以及引发剂用量对合成破乳剂...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和α-甲基丙烯酸(MAA)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选择合适的溶剂,在78℃条件下,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油溶性三元共聚破乳剂。实验考察了单体配比、溶剂种类以及引发剂用量对合成破乳剂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用凝胶渗透色谱对产物进行了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并对其进行了红外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溶剂以及引发剂均存在最佳用量,即m(单体)=36g,单体质量比m(MMA)∶m(BA)∶m(MAA)=1∶9∶2,m(乙酸乙酯)=15.4g,m(引发剂)=0.6g为最佳合成条件,得到的破乳剂相对分子质量大,破乳效果好。在ρ(破乳剂)=300mg/L时,脱水率可达95.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丁酯 Α-甲基丙烯酸 溶液聚合法 破乳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聚合法合成高全同聚丁烯-1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邵华锋 王书磊 +1 位作者 张萌萌 贺爱华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7,共3页
采用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溶液聚合法合成的高全同聚丁烯-1(iPB-1)进行了微观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当全同质量分数为96.0%时,iPB-1的晶型I熔点为132.5℃,结晶度为63.2%;iPB-1的拉伸强度为32.4 MPa,断裂伸长率为215%,弯... 采用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溶液聚合法合成的高全同聚丁烯-1(iPB-1)进行了微观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当全同质量分数为96.0%时,iPB-1的晶型I熔点为132.5℃,结晶度为63.2%;iPB-1的拉伸强度为32.4 MPa,断裂伸长率为215%,弯曲模量为408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全同聚丁烯-1 溶液聚合法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液聚合法合成高相对分子质量PDA引发体系的选择 被引量:2
3
作者 刘茂刚 李绵贵 孔振兴 《化工时刊》 CAS 2006年第4期69-71,共3页
对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共聚物的引发体系进行了详细地总结,并提出了引发体系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溶液聚合法 共聚物 引发剂 引发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聚合法制备防泳移剂及其对涂料染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建平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17,共3页
采用共聚单体经溶液聚合制成防泳移剂,研究了单体的筛选、共聚单体质量比、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防泳移剂合成的影响,并测试了防泳移剂用量对涂料染色性能的影响,优化的防泳移剂合成条件为:m(甲基丙烯酸)∶m(丙烯酰胺)... 采用共聚单体经溶液聚合制成防泳移剂,研究了单体的筛选、共聚单体质量比、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防泳移剂合成的影响,并测试了防泳移剂用量对涂料染色性能的影响,优化的防泳移剂合成条件为:m(甲基丙烯酸)∶m(丙烯酰胺)∶m(顺丁烯二酸酐)=6∶8∶1、w(引发剂)=4.0%(对单体质量)、85℃反应5 h.用防泳移剂6 g/L进行涂料染色,所得色织物防泳移性5级、干摩擦牢度4~5级、湿摩擦牢度3~4级、手感较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聚合法 防泳移剂 涂料染色 摩擦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系溶液聚合法乙丙橡胶生产工艺技术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祁俊 《石化技术》 CAS 2011年第3期58-61,66,共5页
综述了钒系溶液聚合法乙丙橡胶主要生产商Exxon Mobil、DSM和Lanxess的生产工艺现状及特点,重点对上述3家生产商乙丙橡胶工业生产装置的聚合工艺和产品技术指标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关键词 乙丙橡胶 钒系溶液聚合法工艺 技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聚合法生产MMA-BA共聚模塑材料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淑梅 陈静华 《化学工程师》 CAS 2004年第3期50-51,共2页
本文介绍了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试生产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共聚模塑材料的过程 ,讨论了BA成份的变化对产品性能尤其是抗冲击性能的影响 ,从而找到生产优良的改性有机玻璃树脂的最佳原料配比。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丁酯 共聚反应 模塑材料 溶液聚合法 抗冲击性能 有机玻璃树脂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旭化成合成橡胶的溶液聚合法技术转让中国石油
7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2-73,共2页
日本旭化成(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将溶液聚合法合成橡胶制造技术协议转让给中国石油、石化生产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INOPEC)。
关键词 溶液聚合法 合成橡胶 技术转让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日本旭化成 技术协议 株式会社 生产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油开发出溶液聚合法合成橡胶的聚合反应撤热方法
8
作者 燕丰 《橡塑技术与装备》 CAS 2016年第5期60-60,共1页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出一种溶液聚合法合成橡胶的聚合反应撤热方法。在多个聚合釜之间胶液管线上设置冷却器,冷却器为套管冷却器,冷却器管程介质为胶液,壳程介质为冷却介质,冷却介质为循环水或制冷剂,溶液聚合法合成橡胶过程...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出一种溶液聚合法合成橡胶的聚合反应撤热方法。在多个聚合釜之间胶液管线上设置冷却器,冷却器为套管冷却器,冷却器管程介质为胶液,壳程介质为冷却介质,冷却介质为循环水或制冷剂,溶液聚合法合成橡胶过程中,各聚合釜之间胶液管线上的冷却器使聚合反应温度在±1℃之间波动。该方明解决了溶液聚合法合成橡胶过程中聚合釜反应热难于撤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聚合法 聚合 管程介质 石油开发 壳程介质 冷却介质 胶液 分布合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柔性酯基的N-取代马来酰亚胺的合成及溶液聚合
9
作者 艾娇艳 刘朋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7-120,共4页
以马来酸酐(MA)、氨基丙酸(Aln)、直链醇为原料,选择合适的溶剂、催化剂,通过三步两釜法合成了侧链含柔性酯基的N-取代马来酰亚胺单体(RAM);以自由基溶液聚合法进行了均聚和共聚;利用IR、TG、DTA对产物(PRAM)进行了表征;并讨论了侧链长... 以马来酸酐(MA)、氨基丙酸(Aln)、直链醇为原料,选择合适的溶剂、催化剂,通过三步两釜法合成了侧链含柔性酯基的N-取代马来酰亚胺单体(RAM);以自由基溶液聚合法进行了均聚和共聚;利用IR、TG、DTA对产物(PRAM)进行了表征;并讨论了侧链长度对均聚物溶解性能、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柔性链长度对溶解性、起始热分解温度影响不大,但玻璃化温度(Tg)随柔性链增长而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取代马来酰亚胺 合成 溶液聚合 氨基丙酸 柔性酯基 三步两釜 自由基溶液聚合法 溶解性 耐热性 玻璃化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淀聚合法制备秦皮甲素印迹聚合物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娥贤 刘鹏 +1 位作者 丁中涛 曹秋娥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1期148-148,共1页
目前,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多采用本体聚合法,但该法缺陷较多,特别是得到的聚合物需要研磨粉碎,不仅费时费力,产品损失大,而且聚合物中的印迹孔穴破坏大,降低了印迹聚合物的识别功能。沉淀聚合法又称非均相溶液聚合法,是一种经... 目前,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多采用本体聚合法,但该法缺陷较多,特别是得到的聚合物需要研磨粉碎,不仅费时费力,产品损失大,而且聚合物中的印迹孔穴破坏大,降低了印迹聚合物的识别功能。沉淀聚合法又称非均相溶液聚合法,是一种经济简便的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合成方法。该法操作容易,得到的印迹聚合物为单分散微球状聚合物,不需要研磨,且印迹孔穴暴露在微球表面的几率大,印迹效果好。但迄今为止,该法在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中应用相对较少。本研究采用沉淀聚合法,以秦皮甲素为模板分子,系统优化了聚合条件,制备得到了一个对秦皮甲素具有较好印迹效果的分子印迹聚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沉淀聚合 秦皮甲素 制备 合成方 本体聚合 溶液聚合法 识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兴聚合法研制均质阳离子交换膜及其性能
11
作者 撒应福 沈华容 《高分子材料》 1991年第3期25-30,共6页
关键词 均质 阳离子交换膜 溶液聚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粒子表面修饰与改性——SiO_2纳米粒子表面接枝聚合 被引量:18
12
作者 王平华 严满清 唐龙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83-186,共4页
通过硅烷偶联剂处理SiO2纳米粒子并向其表面引入双键使其功能化,采用溶液聚合方法在SiO2纳米粒子表面进行接枝聚合实现高分子对SiO2纳米粒子的表面包覆处理,制得SiO2/PMMA复合纳米粒子,采用IR、XPS对SiO2纳米粒子表面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
关键词 表面修饰 改性 SIO2纳米粒子 表面接枝聚合 硅烷偶联剂 溶液聚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脲共聚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工艺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邵水源 王启强 彭龙贵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5-97,共3页
以丙烯酸(AA)、脲为主要原料,用溶液聚合法合成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各种因素对吸水树脂吸水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发剂为0.5%、交联剂为0.02%、脲为110%、中和度为70%,由此制备的树脂吸水和吸生理盐水的倍率分别为406g/g、40g/g。对... 以丙烯酸(AA)、脲为主要原料,用溶液聚合法合成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各种因素对吸水树脂吸水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发剂为0.5%、交联剂为0.02%、脲为110%、中和度为70%,由此制备的树脂吸水和吸生理盐水的倍率分别为406g/g、40g/g。对产物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并探讨了丙烯酸与脲反应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水树脂 溶液聚合法 缩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二正丁胺络合体系催化的2,6-二甲基苯酚聚合反应研究
14
作者 郭卫红 沈学宁 +1 位作者 王彬芳 黄发荣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303-306,共4页
采用间歇溶液聚合法制备了聚苯醚(PPO),对铜-二正丁胺络合体系催化的2,6-二甲基苯酚聚合反应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络合反应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优化了二正丁胺用量以及单体的浓度和滴加速度。实验表明聚合反应适宜的条件是:温度为(32±... 采用间歇溶液聚合法制备了聚苯醚(PPO),对铜-二正丁胺络合体系催化的2,6-二甲基苯酚聚合反应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络合反应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优化了二正丁胺用量以及单体的浓度和滴加速度。实验表明聚合反应适宜的条件是:温度为(32±2)℃,聚合反应时间为2.5-3.0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二正丁胺络合体系 催化剂 2 6-二甲基苯酚 聚合反应 间歇溶液聚合法 聚苯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醇酸/聚乙二醇/聚乙醇酸三嵌段聚合物的合成(英文)
15
作者 段久芳 郑玉斌 常军 《合成纤维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36,共2页
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三嵌段聚合物聚乙醇酸/聚乙二醇/聚乙醇酸,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X射线衍射、DSC方法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聚合物的结晶度为57.95%,Tg和Tm分别为44.55℃和71.30℃。
关键词 三嵌段聚合 聚乙醇酸 聚乙二醇 合成 溶液聚合法 X射线衍射 DSC方 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 结晶度 T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丙烯酸树脂对含醇溶绿色色精玻璃烤漆的耐水煮性能研究
16
作者 陈小龙 马晓阳 +3 位作者 汤汉良 陈之善 吴贞贤 黎家强 《当代化工》 2025年第1期109-112,116,共5页
首先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三聚体固化剂(HT100)、聚四氢呋喃二元醇(PTMEG650)、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对羟基苯甲醚(MEHQ)合成丙烯酸双键封端的无溶剂聚氨酯预聚体,然后采取溶液聚合法加入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酸环己酯(CHMA... 首先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三聚体固化剂(HT100)、聚四氢呋喃二元醇(PTMEG650)、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对羟基苯甲醚(MEHQ)合成丙烯酸双键封端的无溶剂聚氨酯预聚体,然后采取溶液聚合法加入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酸环己酯(CHMA)、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丁酯(BM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月桂酯(LMA)、引发剂、溶剂等原料合成了聚氨酯改性的水溶性丙烯酸树脂。通过大量的实验来综合考察原料配比、反应温度等因素,得出最佳的反应条件。对制备的聚氨酯改性水溶性丙烯酸树脂采用IR等方法进行表征,并以此自制树脂对含醇溶绿色色精玻璃烤漆进行耐水煮性能测试。当R值为3∶1、酸值为60 mg KOH·g^(-1)、羟值为120 mg KOH·g^(-1)、聚氨酯预聚体与丙烯酸单体质量比为3∶7时,其制备的玻璃烤漆可以耐水煮3 h不起泡不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树脂 醇溶绿色色精 耐水煮 溶液聚合法 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己烯/α-辛烯/α-十二烯三元聚合物减阻率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牛园园 陆江银 齐艳杰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2期127-131,253,共5页
采用溶液聚合法,以ATiCl4/Al(i—Bu)3为复合催化剂,α-烯烃为单体,正己烷为溶剂,合成α-己烯/α-辛烯/α-十二烯三元聚合物,考察反应条件对聚合物减阻率的影响.采用FT-IR,1HNMR,XRD等表征手段对聚合物结构进行表征.结果... 采用溶液聚合法,以ATiCl4/Al(i—Bu)3为复合催化剂,α-烯烃为单体,正己烷为溶剂,合成α-己烯/α-辛烯/α-十二烯三元聚合物,考察反应条件对聚合物减阻率的影响.采用FT-IR,1HNMR,XRD等表征手段对聚合物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主催化剂用量0.06g、助催化剂用量0.2mL、V(α-十二烯):V(α-辛烯):v(α-己烯)为3:2:1(单体总体积30mL)、溶剂(正己烷)10mL和聚合温度-10℃的优化聚合条件下,聚合物的减阻率达到54.11%.IR、XRD和1HNMR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聚合物为结晶度较低的α-烯烃聚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聚合法 Α-烯烃 复合催化剂 减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淀粉接枝丙烯酰胺絮凝剂合成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杨卓 郭雅妮 +1 位作者 刘梦雅 穆林聪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1-8,共8页
以木薯淀粉与丙烯酰胺单体为原材料,分别采用溶液聚合法和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淀粉接枝丙烯酰胺絮凝剂(St-PAM),并进行性能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反应温度和单体比时,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的St-PAM单体转化率与接枝率均高于溶液聚合法,同... 以木薯淀粉与丙烯酰胺单体为原材料,分别采用溶液聚合法和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淀粉接枝丙烯酰胺絮凝剂(St-PAM),并进行性能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反应温度和单体比时,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的St-PAM单体转化率与接枝率均高于溶液聚合法,同时所需引发剂用量少,有利于节约成本;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St-PAM的接枝共聚程度高于溶液聚合法,制备的St-PAM表面粗糙程度更深、褶皱更多,更有利于吸附作用与网捕作用的进行,并且热稳定性更强;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St-PAM对温度、酸碱度的适应性更强,对搅拌时间与搅拌速度的需求更低。相同条件下,溶液聚合法St-PAM的絮凝率最高达到85%左右,而反相乳液聚合法St-PAM的絮凝率最高可达90%以上,说明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的St-PAM性能优于溶液聚合法制备的St-PAM,适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 丙烯酰胺 溶液聚合法 反相乳液聚合 絮凝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Ac聚合无害催化剂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申宝 《安徽科技》 2012年第4期46-47,共2页
一、引言 PVAc(醋酸乙烯)是PVA(聚乙烯醇)的主要原料。PVAc的制备过程为:乙炔与醋酸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加成反应制得VAc(醋酸乙烯),VAc在引发剂的作用下进行自由基反应聚合成PVAc。VAc有本体、溶液、乳液和悬浮4种聚合方法... 一、引言 PVAc(醋酸乙烯)是PVA(聚乙烯醇)的主要原料。PVAc的制备过程为:乙炔与醋酸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加成反应制得VAc(醋酸乙烯),VAc在引发剂的作用下进行自由基反应聚合成PVAc。VAc有本体、溶液、乳液和悬浮4种聚合方法,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采用的是溶液聚合法。溶剂是甲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AC 聚合 催化剂 溶液聚合法 无害 醋酸乙烯 自由基反应 聚乙烯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吸收光度法测定甲醇中的醛酮
20
作者 李治华 《维纶通讯》 2004年第3期51-52,共2页
碱性条件下,碘与醛酮发生碘仿反应,当碘过量时定量生成碘Ⅲ离子(I3^-),碘Ⅲ离子在2.88nm波长处有特征吸收,其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关系可间接测量甲醇中的醛酮含量。
关键词 紫外吸收光度 甲醇 醛酮测定 碘仿反应 碘Ⅲ离子 聚乙烯醇 溶液聚合法 间接碘量 可见分光光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