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蓝莓粗多糖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及其抗溶血性 被引量:2
1
作者 元美花 姜成哲 +2 位作者 崔明勋 崔正云 金辉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260-263,共4页
为研究蓝莓粗多糖的抗氧化作用,通过蓝莓粗多糖对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消除作用以及对联苯三酚自氧化的抑制作用试验,检测了不同浓度、不同温度和不同作用时间对抗氧化性的影响,以及其抗溶血性.结果表明:随着多糖浓度的升高,其对羟自... 为研究蓝莓粗多糖的抗氧化作用,通过蓝莓粗多糖对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消除作用以及对联苯三酚自氧化的抑制作用试验,检测了不同浓度、不同温度和不同作用时间对抗氧化性的影响,以及其抗溶血性.结果表明:随着多糖浓度的升高,其对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增强,且50%清除率所对应的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2 mg/mL和0.5 mg/mL;蓝莓粗多糖体外抗氧化最适处理温度为40℃,最适处理时间为30 min;蓝莓粗多糖在体外37℃下不引起红细胞的溶血,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粗多糖 羟自由基 超氧自由基 DPPH自由基 溶血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硫胶体非临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孙钰林 徐晓敏 +1 位作者 黄旭虎 秦祥宇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4期3-5,共3页
目的:评价^(99m)Tc-硫胶体的非临床安全性.方法:采用皮下刺激性实验、溶血性实验观察^(99m)Tc-硫胶体对新西兰兔刺激性反应及溶血的影响,采用主动过敏性实验观察^(99m)Tc-硫胶体对豚鼠过敏反应的影响.结果:皮下刺激性实验结果显示,^(99m... 目的:评价^(99m)Tc-硫胶体的非临床安全性.方法:采用皮下刺激性实验、溶血性实验观察^(99m)Tc-硫胶体对新西兰兔刺激性反应及溶血的影响,采用主动过敏性实验观察^(99m)Tc-硫胶体对豚鼠过敏反应的影响.结果:皮下刺激性实验结果显示,^(99m)Tc-硫胶体给药期末和恢复期末未见皮下刺激改变;溶血性实验结果显示,无溶血和致红细胞凝聚现象发生;豚鼠过敏性实验评价为阴性.结论:实验动物注射^(99m)Tc-硫胶体后未发生皮下刺激性、溶血性及过敏反应,表明其可用于皮下注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Tc-硫胶体 非临床安全性 皮下刺激性实验 溶血性实验 过敏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粉虫蛋白提取物纤溶活性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陈雅雄 谭竹均 +5 位作者 韩雅莉 黄锦兵 刘浩 黎子蔚 吴艳玲 汪威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9-171,共3页
目的研究黄粉虫蛋白提取物的纤溶活性及其性质。方法通过生物化学方法从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Linne组织分离纯化出纤溶活性蛋白,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其纤溶性,对其进行溶血性、体外溶栓实验和血管生成抑制作用实验,并对其部分性质做了... 目的研究黄粉虫蛋白提取物的纤溶活性及其性质。方法通过生物化学方法从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Linne组织分离纯化出纤溶活性蛋白,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其纤溶性,对其进行溶血性、体外溶栓实验和血管生成抑制作用实验,并对其部分性质做了研究。结果分离纯化得到纤溶性蛋白。结论黄粉虫蛋白提取物具有纤溶性,该成分在40℃下基本稳定,最适反应温度为25~45℃,最适pH为7.5~8.0。其溶血率小于5%,不引起体外红细胞的明显溶血,安全性好。黄粉虫蛋白提取物受尿素和巯基乙醇(BME)的影响,而Na+,Mg2+,K+及Ca2+等各种金属离子及EDTA对其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粉虫蛋白提取物 溶血性实验 体外纤溶 抗血栓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科氧化锆氧化铝陶瓷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被引量:11
4
作者 邓庶男 黄红燕 +1 位作者 战德松 梁在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0-376,共7页
背景:口腔的生理环境十分复杂,口腔修复体材料长期接触弱酸性体液,处在物理、化学、生物、机械等因素的复杂影响之中。因此,对口腔材料进行生物相容性的评价是进入临床实验前的重点研究内容,也是保证临床安全的重要技术指标。目的:初步... 背景:口腔的生理环境十分复杂,口腔修复体材料长期接触弱酸性体液,处在物理、化学、生物、机械等因素的复杂影响之中。因此,对口腔材料进行生物相容性的评价是进入临床实验前的重点研究内容,也是保证临床安全的重要技术指标。目的:初步评价氧化锆氧化铝陶瓷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实验分6组:氧化锆氧化铝(1∶1)100%浸提液组、氧化锆氧化铝(1∶1)50%浸提液组、氧化锆氧化铝(4∶1)100%浸提液组、氧化锆氧化铝(4∶1)50%浸提液组,以及体积分数0.64%苯酚的阳性对照组和100%新鲜培养液的阴性对照组。根据GB-T16886 15-200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和要求进行急性溶血实验、体外细胞毒实验,分别测试以上6组浸提液对兔血细胞、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的影响。结果与结论:各浓度实验组吸光度值与阴性对照组间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所有实验组的细胞毒性评级均为0-1级;氧化锆氧化铝(1∶1)100%浸提液组、氧化锆氧化铝(4∶1)100%浸提液组溶血率分别为1.27%,2.4%,小于公认的5%的安全标准。结果表明,氧化锆氧化铝(1∶1),(4∶1)陶瓷复合材料急性溶血实验阴性,体外细胞毒实验阴性,均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生物相容性材料 牙瓷料 细胞增殖 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生物相容性 氧化锆 氧化铝 牙科复合陶瓷 体外细胞毒实验 急性溶血性实验 浸提液 四唑盐比色法 生长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生物急性毒性评测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姚钰 沈熙 +1 位作者 宋伟 吴坚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4期324-326,F0003,共4页
目的:检测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的早期生物安全性。方法:取兔血,加入低、中、高剂量的hUCMSCs,检测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溶血率;小鼠尾静脉注射低、中、高剂量的... 目的:检测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的早期生物安全性。方法:取兔血,加入低、中、高剂量的hUCMSCs,检测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溶血率;小鼠尾静脉注射低、中、高剂量的hUCMSCs,2周后取各系统主要器官,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形态学改变。结果:hUCMSCs未引起兔血的凝血异常和溶血反应;小鼠尾静脉注射hUCMSCs后均无不良反应,2周后观察各系统主要器官无明显病理性改变。结论:通过对hUCMSCs生物急性毒性评测实验,能基本确定hUCMSCs不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反应,为进一步研究其慢性毒性、成瘤性、异常免疫反应等生物学安全问题,提供了前期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血性实验 溶血性实验 急性毒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