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滑动时窗的小波变换实时算法 被引量:9
1
作者 钱峰 胡光岷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1-364,共4页
本文针对基于滑动时窗的小波变换中小波系数重复计算的问题,通过预先存储一部分小波系数,避免重复计算过程,以较小的存储空间为代价,获得了计算效率很高的小波变换实时算法,且小波变换实时算法获得的小波系数与多孔算法计算得到的小波... 本文针对基于滑动时窗的小波变换中小波系数重复计算的问题,通过预先存储一部分小波系数,避免重复计算过程,以较小的存储空间为代价,获得了计算效率很高的小波变换实时算法,且小波变换实时算法获得的小波系数与多孔算法计算得到的小波系数完全相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滑动时窗的小波变换实时算法快速、稳定,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的高效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时窗 小波变换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滑动时窗的在线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被引量:2
2
作者 龙门 夏靖波 +1 位作者 王海涛 张子阳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1年第3期125-127,共3页
针对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在线建模问题,对目前采取的普通滑动时窗策略进行改进,基于矩阵分块求逆原理提出了改进递归算法,增加了样本优选功能;针对如何判断新样本是否产生新信息的问题,提出了两种典型方法,样本相关度检测法和模型预测... 针对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在线建模问题,对目前采取的普通滑动时窗策略进行改进,基于矩阵分块求逆原理提出了改进递归算法,增加了样本优选功能;针对如何判断新样本是否产生新信息的问题,提出了两种典型方法,样本相关度检测法和模型预测误差法。实验证明,该方法简捷有效,提高了模型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滑动时窗 样本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动时窗策略自适应优化支持向量机的航空发动机性能参数在线预测 被引量:10
3
作者 曹惠玲 王冉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887-1894,共8页
针对传统航空发动机性能参数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滑动时窗策略自适应优化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在线预测模型。该方法解决了训练样本动态适应性差的特点和老旧数据信息影响预测模型精度的问题。在... 针对传统航空发动机性能参数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滑动时窗策略自适应优化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在线预测模型。该方法解决了训练样本动态适应性差的特点和老旧数据信息影响预测模型精度的问题。在该方法中,滑动时窗策略实时更新时窗数据训练样本,最终误差预报准则(Final Prediction Error,FPE)自适应地确定嵌入维数,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则实时自适应优化SVM建模参数。应用航空发动机排气温度偏差值(Delta Exhaust Gas Temperature,DEGT)数据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滑动时窗策略的自适应GA优化的SVM(GASVM)在线预测模型比传统的GASVM预测模型预测精度有显著提高。进一步分析了预测模型不同时窗宽度对短期预测精度的影响,展示了1步~10步预测的效果,结果表明在线预测模型在不同时窗宽度下短中期(5步以内)预测效果良好且稳定。文中提出的在线预测模型可用于航空发动机性能参数的预测,实现对航空发动机未来性能变化的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在线预测模型 滑动时窗策略 遗传算法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动时窗K-Means聚类的CVT早期故障诊断 被引量:12
4
作者 强文渊 韦家富 +1 位作者 刘友波 刘俊勇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9-95,共7页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设备故障的产生给电网设备监测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滑动时窗 K-Means 聚类早期辨识 CVT 是否发生内部电容单元击穿故障的检测方法。根据CVT 内部电容单元击穿会导致二次侧电压变化,在时域上将 CVT ...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设备故障的产生给电网设备监测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滑动时窗 K-Means 聚类早期辨识 CVT 是否发生内部电容单元击穿故障的检测方法。根据CVT 内部电容单元击穿会导致二次侧电压变化,在时域上将 CVT 二次侧电压数据基于滑动时窗分解为若干段,对分段内数据 K-Means 聚类处理,通过两类类质心数据差值与阈值比较的结果确定CVT 是否发生内部电容击穿故障。算例结果表明本方法对于诊断 CVT 内部电容单元是否被击穿有一定效果,相比于传统的物理检测手段,效率及灵敏度更高。经过进一步的完善后可适用于智能电网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 K-MEANS 聚类 滑动时窗 故障诊断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PCA和滑动时窗的电离层异常探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谢婷 陈必焰 匡翠林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85-1094,共10页
针对主成分分析(PCA)方法探测电离层异常时探测范围有限且无法区分正负扰动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PCA和滑动时窗的探测方法,并以3次强震为例检测其异常探测能力。结果显示,PCA-滑动时窗方法同时具备了2种方法的探测优势,相较于滑动时窗法... 针对主成分分析(PCA)方法探测电离层异常时探测范围有限且无法区分正负扰动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PCA和滑动时窗的探测方法,并以3次强震为例检测其异常探测能力。结果显示,PCA-滑动时窗方法同时具备了2种方法的探测优势,相较于滑动时窗法,其探测结果更加直观、简明,且不易受空间环境影响,有相对更高的异常探测置信度和可靠度;相较于PCA方法,其能更好地用于长时间时空异常探测,并准确区分出正负异常。另外,通过进一步分析2020年瓦哈卡地震后发现,电离层在震前11~13 d、9 d及4~6 d出现明显异常,且异常位于震中偏南区域。综合4次地震可知,异常主要出现在震中偏南方向,大多呈共轭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滑动时窗 电离层空异常 总电子含量 滑动四分位法 2020瓦哈卡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和循环滑动时窗的小层智能划分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徐鹏晔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3-120,共8页
老油田开发井数多、纵向上多套层系发育、油水关系复杂,地层对比人工解释工作量大、多解性强。常规大数据研究思路将多条测井曲线和分层样本标签通过选定的一种机器学习方法一次性建立样本预测模型,该方法预测模型精度低、收敛困难。针... 老油田开发井数多、纵向上多套层系发育、油水关系复杂,地层对比人工解释工作量大、多解性强。常规大数据研究思路将多条测井曲线和分层样本标签通过选定的一种机器学习方法一次性建立样本预测模型,该方法预测模型精度低、收敛困难。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和循环滑动时窗的小层智能划分方法,优选对地质分层敏感的测井曲线作为特征参数,为丰富样本库采取“窗口对点”的循环滑动时窗方法多次进行样本数据采集,通过优化不同机器学习方法的超参数,得到最佳训练模型,使用该模型对小层智能划分结果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滑动时窗长度为20、步长为2时进行样本采集,基于随机森林方法构建的小层智能划分模型预测准确率达88.4%,优于常规一次性建模预测方法,取得最优的测试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层智能划分 机器学习 数据驱动 滑动时窗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测井曲线滑动时窗频谱分析确定沉积速率曲线及其变化
7
作者 A.J.Molinie 吴爱平 《石油物探译丛》 1992年第6期76-79,75,共5页
米兰可维奇(Milankovitch)天文-气候周期导致沉积环境的周期性变化,这种变化又引起测井数据所记录的沉积物特性的周期性特征。测井资料的频谱分析能识别出这些有规律的周期性,并使之与已知的米兰可维奇周期联系起来,进而提供实际的沉积... 米兰可维奇(Milankovitch)天文-气候周期导致沉积环境的周期性变化,这种变化又引起测井数据所记录的沉积物特性的周期性特征。测井资料的频谱分析能识别出这些有规律的周期性,并使之与已知的米兰可维奇周期联系起来,进而提供实际的沉积速度。由于沉积速度不稳定,应用能滑动时窗的精确的间隔系列通过测井信号能检测出沉积速度的变化及不连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速率 滑动时窗 测井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时间尺度下主动配电网源-储-荷协调经济调度 被引量:38
8
作者 唐杰 吕林 +3 位作者 叶勇 许立雄 贺心达 王澜灵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53-64,共12页
电力市场细分众多,主动配电网内资源的性能经济性各不同,且不平衡功率惩罚较重,主动配电网能否有效消纳可再生能源,减少不平衡功率惩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运行调度是否合理。基于此,提出日前主辅市场下主动配电网多时间尺度优化经济调度... 电力市场细分众多,主动配电网内资源的性能经济性各不同,且不平衡功率惩罚较重,主动配电网能否有效消纳可再生能源,减少不平衡功率惩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运行调度是否合理。基于此,提出日前主辅市场下主动配电网多时间尺度优化经济调度模型。该模型考虑市场竞争以及时间尺度间的调度衔接优化,通过协调调度可再生分布式电源、储能以及负荷侧各类需求响应,在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减小不平衡功率的同时提升主动配电网运行经济性。首先,分析了主动配电网多源协调调度并网方式与辅助服务市场性能划分。其次,综合考虑储能的快速调节与能量时移特性以及需求侧响应时间尺度特性,以日前调度收益最大以及日内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多时间尺度协调调度模型。然后,基于二进制扩充法与拉丁超立方采样将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主辅市场 滑动时窗 间尺度 二进制扩充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流上升速率的柔性直流环网输电线路反时限保护 被引量:2
9
作者 束洪春 安娜 +1 位作者 代月 薄志谦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6-215,共10页
针对柔性直流环网远端高阻接地故障保护灵敏度低及相邻非故障线路干扰严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流上升速率的反时限保护方法。文中通过计算故障电流及其上升速率初始值,分析比较了故障线路和非故障线路的本质差异。采用滑动时窗使得到的... 针对柔性直流环网远端高阻接地故障保护灵敏度低及相邻非故障线路干扰严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流上升速率的反时限保护方法。文中通过计算故障电流及其上升速率初始值,分析比较了故障线路和非故障线路的本质差异。采用滑动时窗使得到的电流上升速率最接近实际,并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应用反时限方法,通过设置较低的启动值,使得高阻故障时保护能够可靠延时动作,设置合适的瞬时动作值保障了较低过渡电阻情况下能够快速切除故障,方法的反时限特性排除了非故障线路和非故障极的干扰。最后,分析了线路分布电容对电流上升速率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修正方法。大量仿真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具有高灵敏性、选择性和可靠性,并具有强耐受过渡电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柔性直流电网 电流上升速率 限保护 滑动时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短时电压相量轨迹的同调机群快速预估方法 被引量:7
10
作者 俞嘉晨 李宗翰 +6 位作者 刘道伟 夏德明 安军 王克非 杨红英 刘洋 赵高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705-2715,共11页
利用广域量测信息提出一种基于短时电压相量轨迹的同调机群快速预估方法。首先,针对两机失步振荡模型,分析节点电压相量轨迹的几何特征,提取轨迹分类特性,据此特性提出同调机群辨识方法;其次,基于电压相量轨迹的变化趋势预估机组同调性... 利用广域量测信息提出一种基于短时电压相量轨迹的同调机群快速预估方法。首先,针对两机失步振荡模型,分析节点电压相量轨迹的几何特征,提取轨迹分类特性,据此特性提出同调机群辨识方法;其次,基于电压相量轨迹的变化趋势预估机组同调性,并利用扩展等面积法则(extended equal area criteria,EEAC)进一步验证分群结果;最后,为应对失步振荡初期机组同调关系尚不明显的问题,提出基于滑动时窗的同调机群预估方案,通过多次分群和验证的方式,实现对机组同调性的持续监测和实时校核。IEEE-9、IEEE-39和IEEE-118节点系统算例验证了方法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调机群 电压相量轨迹 扩展等面积法则 滑动时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Pn震相测定芦山M_S7.0级地震余震的震源深度 被引量:25
11
作者 孙茁 吴建平 +3 位作者 房立华 王未来 王长在 杨婷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30-440,共11页
利用南北地震带南段密集流动地震台阵的观测数据,采用波形互相关方法拾取Pn波走时,应用滑动时窗相关法识别sPn震相,通过sPn与Pn震相之间的走时差测定了芦山地震序列中28个ML4.0级以上余震的震源深度.结果表明,震源深度集中在10~20km范... 利用南北地震带南段密集流动地震台阵的观测数据,采用波形互相关方法拾取Pn波走时,应用滑动时窗相关法识别sPn震相,通过sPn与Pn震相之间的走时差测定了芦山地震序列中28个ML4.0级以上余震的震源深度.结果表明,震源深度集中在10~20km范围内,垂直余震带的北西—南东向震源深度剖面揭示,余震分布表现出西深东浅的特点,倾角大约为39°.这些余震在空间上具有较好的线性分布特征,推测可能发生在与主震有关的破裂面上或邻近位置,由此推测主震的破裂面倾角大约为39°.根据余震的空间分布特征,认为芦山地震的发震断层并非双石—大川断裂,可能是其东侧的一条隐伏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地震 震源深度 波形互相关 滑动时窗相关法 SPN震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层折射波勘探中初至自动拾取新算法 被引量:17
12
作者 徐钰 曾维辉 +2 位作者 宋建国 徐维秀 陈楠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8-224,180-181,共7页
地震波初至拾取是地震勘探中广泛应用的基础技术,尤其在浅层折射波勘探和层析成像中初至时间拾取精度直接影响地下地层结构的反演结果。由于初至时间对应的并不总是能量比最大值(可能是次极值),以往的滑动时窗能量比法仅根据前后两个滑... 地震波初至拾取是地震勘探中广泛应用的基础技术,尤其在浅层折射波勘探和层析成像中初至时间拾取精度直接影响地下地层结构的反演结果。由于初至时间对应的并不总是能量比最大值(可能是次极值),以往的滑动时窗能量比法仅根据前后两个滑动时窗能量比的最大值判断初至时间,造成对低信噪比数据的拾取效果不理想,而对高信噪比数据则难以检测能量较弱的折射波。基于此,本文提出多时窗能量比初至拾取算法,该算法在实现过程中结合应用自动质量控制技术,满足了浅层折射波勘探的初至拾取精度要求,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将该方法应用于准噶尔盆地中部M区地震勘探,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至拾取 浅层折射波法勘探 能量比法 滑动时窗能量比法 拾取精度 自动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在隧道围岩变形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晓龙 王复明 蔡迎春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0-84,108,共6页
针对基于标准型支持向量机(Vapnik SVM)的岩体变形预测方法计算复杂度大、应用不便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围岩变形预测方法。该方法结合开挖岩体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特点,将其作为一个时变系统考虑,首先采用滑动时窗... 针对基于标准型支持向量机(Vapnik SVM)的岩体变形预测方法计算复杂度大、应用不便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围岩变形预测方法。该方法结合开挖岩体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特点,将其作为一个时变系统考虑,首先采用滑动时窗方式选取学习样本,然后利用获得的样本训练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利用这种方法对雪家庄隧道围岩变形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是一种简单可行的变形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变形预测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围岩变形 滑动时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九州岛地震震前电离层TEC异常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力 赵海山 +2 位作者 董明 徐世依 南天浩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139-146,共8页
采用IGS发布的GIM数据,提出了一种结合滑动时窗法和临近格网点电离层TEC相关性分析法的联合分析方法,研究了震前电离层异常变化与地震的关系。通过分析震区附近5个格网点TEC的异常变化情况,发现震前电离层TEC发生明显异常变化,且格网点... 采用IGS发布的GIM数据,提出了一种结合滑动时窗法和临近格网点电离层TEC相关性分析法的联合分析方法,研究了震前电离层异常变化与地震的关系。通过分析震区附近5个格网点TEC的异常变化情况,发现震前电离层TEC发生明显异常变化,且格网点之间的TEC序列相关性受地震显著影响;通过分析二维电离层图的TEC异常空间分布,发现震前三天震中附近分别出现6h、12h和6h的异常。最后利用电离层层析的方法,对电离层异常时刻进行了电子密度的反演,进一步分析了电子密度在电离层异常时刻的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异常 滑动时窗 相关性分析 地磁指数 太阳活动指数 电离层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Pn震相测定柴达木盆地地震的震源深度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启雷 崔煜 +2 位作者 安黎霞 李玉丽 马丽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73-478,527,共6页
利用青海省遥测地震台网的观测记录,对比分析震相特征,提取出了两次地震记录的sPn震相,并分别推导出单、双层地壳模型下的震源深度公式,计算了两次地震事件的震源深度。为验证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利用滑动窗互相关技术进行对比,两者计算... 利用青海省遥测地震台网的观测记录,对比分析震相特征,提取出了两次地震记录的sPn震相,并分别推导出单、双层地壳模型下的震源深度公式,计算了两次地震事件的震源深度。为验证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利用滑动窗互相关技术进行对比,两者计算出的震源深度相差1.0 km。但分析相关系数图后,认为由于地震震级较小,滑动窗法在识别sPn震相时存在误差,误差修正后得出的结果与人工识别计算的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N震相 震源深度 地壳模型 波形互相关 滑动时窗相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Pn震相测定台湾海峡M6.2地震震源深度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惠芳 林彬华 +2 位作者 张燕明 蔡杏辉 于伟恒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53-857,共5页
采用波形互相关技术获得Pn震相准确到时,然后应用滑动时窗相关法获取sPn与Pn震相的走时差,通过该走时差测定台湾海峡M6.2地震震源深度为14.7 km,并对测定的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对比本文计算结果与CAP方法的反演结果得出,本文研究方法更... 采用波形互相关技术获得Pn震相准确到时,然后应用滑动时窗相关法获取sPn与Pn震相的走时差,通过该走时差测定台湾海峡M6.2地震震源深度为14.7 km,并对测定的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对比本文计算结果与CAP方法的反演结果得出,本文研究方法更加方便、快捷、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地震 震源深度 SPN震相 波形互相关 滑动时窗相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n震相特征及在震源深度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茁 吴建平 蔡妍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4年第3期89-95,共7页
通过理论地震图模拟,研究sPn震相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sPn与Pn震相的初动极性关系在不同台站方位角呈现不同特点,基于sPn震相的深度定位方法更适合于中强地震。以2012年9月7日12时16分彝良M_S 5.6地震为例,利用南北地震带南... 通过理论地震图模拟,研究sPn震相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sPn与Pn震相的初动极性关系在不同台站方位角呈现不同特点,基于sPn震相的深度定位方法更适合于中强地震。以2012年9月7日12时16分彝良M_S 5.6地震为例,利用南北地震带南段密集流动地震台阵的观测数据,采用波形互相关方法拾取Pn波走时,应用滑动时窗相关法识别sPn震相,通过sPn与Pn震相走时差,测定震源深度为9.6 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深度 深度震相 SPN震相 波形互相关 滑动时窗相关法 彝良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相关的地震前兆数据库的信息提取与数据更新方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志杰 陈智勇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3-128,共6页
针对当前提取地震前兆数据易受到噪声干扰,且数据库中数据更新速度较慢的问题,提出基于空间相关的地震前兆数据库信息提取与数据更新方法。利用快速Myriad滤波器,引入滑动窗,选择窗口数据参与到计算中,将计算结果当作目前窗口滤波输出值... 针对当前提取地震前兆数据易受到噪声干扰,且数据库中数据更新速度较慢的问题,提出基于空间相关的地震前兆数据库信息提取与数据更新方法。利用快速Myriad滤波器,引入滑动窗,选择窗口数据参与到计算中,将计算结果当作目前窗口滤波输出值,实现数据滤波,由此实现信息提取的去噪处理。依据初步滤波结果,将当前数据作为中心,并确定空间窗,在横向上进行相关数据统计。针对空间窗中各数据选取滑动时窗,并对其中的数据进行S变换,利用指数拟合的数据传输能力参数,获取缺失数据的填充修复参数。引入曲面加权函数对填充修复参数进行平滑,根据平滑之后的填充修复参数对S变换数据进行更新,实现空间相关下地震前兆数据库的数据更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数据信噪比较高,数据更新时间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前兆数据库 信息提取 数据更新 快速Myriad滤波器 滑动时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高铁地震预警的多台定位算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超 林华伟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12,共7页
研究目的: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防震减灾所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监测系统的研发旨在结合我国高铁运行环境、快速、准确地为地震影响里程范围内的列车提供预警信息,实现震后列车的紧急处置,最大程度上降低地震对于高... 研究目的: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防震减灾所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监测系统的研发旨在结合我国高铁运行环境、快速、准确地为地震影响里程范围内的列车提供预警信息,实现震后列车的紧急处置,最大程度上降低地震对于高速铁路造成的危害。研究结论:(1)结合我国高速铁路地震监测台站布设环境,采用基于自适应滑动时窗的双摆相似性算法对各台站的触发事件进行判断,滑动时窗自适应地搜索固定时窗内两组地震数据相似性的最大值,有效避免了设备延迟对相似性判断的影响,当来自同一个台站的双摆相似性低于设定阈值时,判断为干扰触发事件,该触发台站不参与后续多台定位,可避免误触发对定位的影响;(2)当两个及以上的台站触发报警后采用顺序触发的Voronoi图进行地震快速定位,该方法不受速度模型的影响,仅根据台站的触发顺序就可直接进行地震初步定位,所需台站少、时效性高;(3)在初步定位的基础上,再利用双台子阵定位算法对地震事件进行精确定位,由于先后依次触发报警的两个台站地震到时差所确定的震中双曲线轨迹为无限延伸的曲线,在V图的限制下可以很大程度上缩小震中的分布区域,从而大幅减小定位算法的计算量,达到提升高铁地震预警时效性的要求;(4)本文算法应用于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监测系统多台站定位,可为震后列车紧急处置提供预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警 震中定位 滑动时窗 发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棉兰老岛Mw7.0地震前TEC异常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哲 刘智敏 +1 位作者 杜自豪 孔晓宇 《测绘工程》 CSCD 2021年第4期35-43,共9页
为缩短传统的震前电离层异常探测方法,如滑动时窗法和滑动四分位法的探测时窗长度,以及弥补异常数据直接删除的不足,文中利用平滑Z分法进行震前TEC值异常分析。采用滑动四分位法、滑动时窗法和平滑Z分法,对2017年菲律宾棉兰老岛地震震前... 为缩短传统的震前电离层异常探测方法,如滑动时窗法和滑动四分位法的探测时窗长度,以及弥补异常数据直接删除的不足,文中利用平滑Z分法进行震前TEC值异常分析。采用滑动四分位法、滑动时窗法和平滑Z分法,对2017年菲律宾棉兰老岛地震震前15 d和震后5 d震中附近的4个点做了TEC值异常分析,结果显示3种方法在4个点均检测到震前5~10 d出现明显正异常,检测结果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平滑Z值法相比两种传统动态探测法更加突出异常时段,探测时窗更短。结合震前9 d和7 d的空间异常图像及2017年太阳活动性数据,分析出此次异常由地震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TEC异常 滑动时窗 滑动四分位法 平滑Z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