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蒸汽发生器管板间滑动磨损行为实验和模拟研究
1
作者 郑瑜 包士毅 +3 位作者 许磊 娄乘铭 陈威 袁巍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50-1557,共8页
针对405合金支撑板与Inconel 690合金传热管间的滑动磨损行为展开了实验研究,讨论了不同载荷和循环次数对管板间磨损情况的影响,并基于磨损表面微观形貌研究了管板之间的滑动磨损机理。基于ARCHARD磨损模型与ABAQUS自适应网格技术建立了... 针对405合金支撑板与Inconel 690合金传热管间的滑动磨损行为展开了实验研究,讨论了不同载荷和循环次数对管板间磨损情况的影响,并基于磨损表面微观形貌研究了管板之间的滑动磨损机理。基于ARCHARD磨损模型与ABAQUS自适应网格技术建立了405合金支撑板与Inconel 690合金传热管之间的滑动磨损计算模型。结果表明:当传热管发生滑动磨损时,其表面的磨损机理主要包括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该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磨损面的轮廓形状以及磨损体积随载荷和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磨损 ARCHARD磨损模型 自适应网格技术 传热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荷对D2车轮钢滑动磨损表层微观组织和性能影响
2
作者 刘春鹏 张关震 +3 位作者 李传维 顾剑锋 索忠源 任瑞铭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0-159,共10页
目的研究滑动磨损条件下,载荷变化对D2车轮钢表层微观组织和磨损性能的影响。方法利用MRH-30(环块)滑动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滑动磨损试验。使用金相显微镜(OM)、场发射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场发射透射电镜(TEM)等设备,分析... 目的研究滑动磨损条件下,载荷变化对D2车轮钢表层微观组织和磨损性能的影响。方法利用MRH-30(环块)滑动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滑动磨损试验。使用金相显微镜(OM)、场发射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场发射透射电镜(TEM)等设备,分析滑动磨损后表层微观组织、表面磨损形貌和硬度变化。结果不同载荷条件下,随着磨损时间的增加,轮轨试样磨损量逐渐增加。200 N载荷条件下,(环状)车轮试样的磨损量大于100 N车轮试样磨损量,但200 N钢轨(块状)试样的磨损量却低于100 N钢轨试样。滑动磨损后,在不同载荷条件下,车轮试样表面主要形成长条状白层和不连续的月牙状白层。在200 N载荷条件下,由于车轮试样的磨损量较高,其白层厚度和表面白层硬度都小于100 N载荷条件下的车轮试样。在200 N载荷条件下,车轮试样表面更易形成不连续的月牙状白层。由于轮轨试样表面存在微凸体,高载荷会加速车轮试样表面局部微凸体发生严重塑性变形,导致月牙状白层的形成。在白层内片状渗碳体发生明显溶解和铁素体晶粒显著细化。结论车轮表面白层对磨损性能有明显影响。滑动磨损过程中,高载荷条件下,月牙状白层和周边微观组织界面易形成裂纹,裂纹会逐渐沿着界面向内部扩展,导致不连续月牙状白层发生剥落,降低车轮试样表面的硬度,加速车轮试样磨损。另一方面,高载荷会加速无白层区域塑性变形,导致其形成棘轮失效,从而加速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轨关系 D2/U71Mn轮轨材料 滑动磨损 白层 磨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幅对Inconel600合金线接触微动滑动磨损行为的影响
3
作者 许星星 王龙 +4 位作者 张晓峰 施建辉 尤磊 丁清越 陆永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05-409,共5页
采用SRV-Ⅳ高精度微动-滑动磨损试验机研究了振幅对核反应堆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用Inconel600合金磨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常压下无润滑线接触式微动滑动磨损存在一个临界振幅。当振幅小于临界值时,摩擦系数随振幅的增大而线性增大,... 采用SRV-Ⅳ高精度微动-滑动磨损试验机研究了振幅对核反应堆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用Inconel600合金磨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常压下无润滑线接触式微动滑动磨损存在一个临界振幅。当振幅小于临界值时,摩擦系数随振幅的增大而线性增大,但磨痕深度变化相对很小;达到临界振幅时摩擦系数最大;振幅大于临界值时,随着振幅增大摩擦系数略有降低,但磨痕深度显著增大。振幅在临界值以下时,磨痕表面的氧化程度较低,磨痕中铁元素分布明显高于磨痕中间区域;振幅大于临界值时,磨痕表面氧含量较高。从磨痕表面向内分别为氧化层、变形层和基体。变形层晶粒呈扁平状,越靠近表面变形程度越大,严重变形的晶粒内部有明显的滑移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conel600合金 微动-滑动磨损 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l_2O_3/Ni复合镀层的组织与滑动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37
4
作者 蒋斌 徐滨士 +1 位作者 董世运 丁培道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33-36,共4页
用电刷镀技术制得了镍基 n- Al2 O3复合镀层 ,并对镀层的滑动磨损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纳米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比较细腻 ,镀层中纳米粒子分布均匀 ,与基质金属结合紧密。镀层显微硬度达到 HV70 0 ,比快速镍镀层提高约4 0 %。滑动磨损试... 用电刷镀技术制得了镍基 n- Al2 O3复合镀层 ,并对镀层的滑动磨损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纳米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比较细腻 ,镀层中纳米粒子分布均匀 ,与基质金属结合紧密。镀层显微硬度达到 HV70 0 ,比快速镍镀层提高约4 0 %。滑动磨损试验结果表明 ,随着纳米粒子含量的增大 ,镀层的耐磨性提高 ,摩擦系数也呈增大趋势 ;但当镀层中n- Al2 O3粒子的超过 2 .5 6 % (质量分数 )时 ,镀层的耐磨性显著下降。纳米复合镀层的磨损机制以疲劳磨损为主 ,而快速镍镀层以粘着磨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 电刷镀 纳米复合镀层 滑动磨损 磨损机制 氧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效处理对低溶质Cu-Cr-Zr合金力学和电滑动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5
作者 齐卫笑 涂江平 +6 位作者 杨友志 王耐艳 张家涛 甘国友 刘芙 张孝彬 刘茂森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05-409,共5页
在销 -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了 Cu- Cr- Zr合金的电滑动摩擦磨损试验 ,考察了时效处理对其力学和电磨损性能的影响 ,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磨损表面进行观察分析 .结果表明 :Cu- Cr- Zr合金的磨损率随时效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 ,在... 在销 -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了 Cu- Cr- Zr合金的电滑动摩擦磨损试验 ,考察了时效处理对其力学和电磨损性能的影响 ,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磨损表面进行观察分析 .结果表明 :Cu- Cr- Zr合金的磨损率随时效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 ,在 5 0 0℃时达到最低值 ;随着时效温度的进一步升高 ,磨损率又开始增大 .在电流作用下 ,合金的磨损机制主要有粘着磨损、磨粒磨损与电侵蚀磨损 .在相同的摩擦磨损试验条件下 ,Cu- Cr- Zr合金的耐磨损性能明显优于C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效处理 滑动磨损 电流 铜合金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动磨损过程有限元分析及销磨损预测 被引量:23
6
作者 宿月文 陈渭 +1 位作者 朱爱斌 谢友柏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573-1576,1581,共5页
应用有限元理论和数值仿真方法,建立了滑动磨损过程预测模型,并采用ANSYS软件开发了通用程序。引入磨损步长的概念和移动接触边界节点的方法来描述材料的去除过程,利用结构优化算法中的边界位移法解决了边界节点变动导致的内部网格畸变... 应用有限元理论和数值仿真方法,建立了滑动磨损过程预测模型,并采用ANSYS软件开发了通用程序。引入磨损步长的概念和移动接触边界节点的方法来描述材料的去除过程,利用结构优化算法中的边界位移法解决了边界节点变动导致的内部网格畸变问题;然后通过方块-圆环磨损试验证明了上述方法的可靠性;最后,应用该方法对某起吊设备的销连接副接触磨损进行了分析与预测,其误差约为12%。结果表明,应用有限元方法从宏观接触的角度对磨损过程进行预测,可大大提高计算效率,为工程磨损设计提供了现实可用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磨损 磨损建模 有限元方法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轧辊用高钒高速钢的滚-滑动磨损性能及失效行为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徐流杰 魏世忠 +2 位作者 张永振 邢建东 龙锐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5-60,共6页
在高应力滚-滑动(滑动率约10%)条件下,利用自制的磨损试验机研究了高钒高速钢的磨损性能,并利用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失效行为.结果表明:高钒高速钢的相对耐磨性是高铬铸铁(Cr20)的2倍以上.磨损失效形式为显微切削与疲劳剥落的复合,兼有碳... 在高应力滚-滑动(滑动率约10%)条件下,利用自制的磨损试验机研究了高钒高速钢的磨损性能,并利用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失效行为.结果表明:高钒高速钢的相对耐磨性是高铬铸铁(Cr20)的2倍以上.磨损失效形式为显微切削与疲劳剥落的复合,兼有碳化物碎裂.碳化物对磨损失效有重要作用,高铬铸铁中的杆状M7C3型碳化物易于弯曲、碎裂而在其内部形成大量裂纹,促进磨损表面产生大块的疲劳剥落;高钒高速钢中团块状VC硬度高、形态好、具有精细亚结构、不易碎裂,可有效地抵御显微切削和疲劳剥落,是高钒高速钢耐磨性优良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钒高速钢 高铬铸铁 滑动磨损 耐磨性 碳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摩擦功原理的高副滑动磨损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章易程 田红旗 +3 位作者 唐进元 李蔚 林英豪 陈广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4-347,共4页
针对现有的摩擦磨损计算公式不能全面反映磨损机理的问题,根据摩擦功原理,推导了基于磨损功的高副滑动磨损计算公式;在考虑刚度变化将引起齿间载荷动态变化的情况下,进行了机车齿轮副磨损的计算仿真分析,计算结果与实际磨损情况相符。... 针对现有的摩擦磨损计算公式不能全面反映磨损机理的问题,根据摩擦功原理,推导了基于磨损功的高副滑动磨损计算公式;在考虑刚度变化将引起齿间载荷动态变化的情况下,进行了机车齿轮副磨损的计算仿真分析,计算结果与实际磨损情况相符。研究表明,该公式为滑动摩擦副磨损计算提供了一种原理清晰、使用简便的新方法,为齿轮副与凸轮副等复杂曲面的高副磨损状态评估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功 滑动磨损 高副 动态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TiCN涂层刀具的滑动磨损性能及切削性能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郑光明 程祥 +2 位作者 杨先海 徐汝锋 赵军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56-363,共8页
进行了滑动摩擦磨损和高速干切削试验,研究了Al_2O_3/TiCN涂层硬质合金刀具材料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摩擦系数随着滑动速度的增加而减小,在FN=10 N时,摩擦系数最大.随着载荷和滑动速度的增加,磨损率有减小的趋势.受摩擦力和摩擦热的作用... 进行了滑动摩擦磨损和高速干切削试验,研究了Al_2O_3/TiCN涂层硬质合金刀具材料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摩擦系数随着滑动速度的增加而减小,在FN=10 N时,摩擦系数最大.随着载荷和滑动速度的增加,磨损率有减小的趋势.受摩擦力和摩擦热的作用,在涂层刀具材料表面形成鱼鳞状的粘结层,随着速度和载荷增加,粘结的金属材料增多.在刀具前刀面靠近刀尖处形成了耐磨氧化物,提高刀具抗磨损性能,但在后刀面易形成少量的铁氧化物,加剧刀具磨损.其中,在刀具材料磨损表面形成的次生粘结层或氧化薄膜(如TiO_2、SiO_2),起到了润滑、减摩的作用,有利于刀具材料耐磨性能的提高.本文中的研究成果可望在指导高强度钢类材料的高效、高质量加工中发挥积极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磨损 切削性能 涂层刀具 磨损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电弧喷涂Fe-Al/WC复合涂层的组织结构及其滑动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朱子新 徐滨士 +2 位作者 马世宁 梁秀兵 张伟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3年第5期15-19,共5页
采用粉芯丝材和高速电弧喷涂技术(HVAS)制备了Fe-Al/WC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涂层,并研究了涂层的显微组织和从室温至650℃的滑动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涂层的成分为Fe-13.87Al-17.27C-3.35W-2.59Ni-1.27Cr- 18.14O(%),主要相是Fe3Al、FeAl和... 采用粉芯丝材和高速电弧喷涂技术(HVAS)制备了Fe-Al/WC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涂层,并研究了涂层的显微组织和从室温至650℃的滑动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涂层的成分为Fe-13.87Al-17.27C-3.35W-2.59Ni-1.27Cr- 18.14O(%),主要相是Fe3Al、FeAl和a-Fe,还有少量WC、W2C和Al2O3;添加WC硬质相后提高了复合涂层的平均硬度,从而提高了复合涂层的耐磨性;高温下磨损面形成了大面积的氧化物保护层,降低了复合涂层的摩擦因数,分析认为剥层磨损是复合涂层的主要磨损机理。涂层中Fe3Al和FeAl金属间化合物相较高的高温强度和硬度,能有效地阻碍裂纹的产生、扩展及扁平颗粒的断裂,从而使复合涂层表现出优异的高温耐磨性。高速电弧喷涂技术配一Fe-Al/WC粉芯丝材是一种新型、优质、高效、低成本的耐高温涂层制备技术,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电弧喷涂 铁铝金属间化合物 WC 复合涂层 显微组织 滑动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基合金的滑动磨损行为及仿真预测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聪聪 曾攀 +1 位作者 雷丽萍 宋江腾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97-103,共7页
以销—盘滑动模型为对象,研究钴基合金的摩擦磨损行为,预测大尺寸接触对的磨损状况。通过自主研发的磨损试验机获得钴基合金Stellite6材料的磨损量随磨程、速度和压力的变化规律;在试验与模拟相结合的基础上,建立滑动磨损过程的预测模型... 以销—盘滑动模型为对象,研究钴基合金的摩擦磨损行为,预测大尺寸接触对的磨损状况。通过自主研发的磨损试验机获得钴基合金Stellite6材料的磨损量随磨程、速度和压力的变化规律;在试验与模拟相结合的基础上,建立滑动磨损过程的预测模型,实现节点移动和单元更新过程的自动递推,完成磨损各个阶段的动态仿真,并构建实现磨损过程全自动数值仿真的平台,应用于大尺寸耳轴—轴套模型的磨损预测。结果表明,基于销—盘滑动试验,采用有限元法来离散磨损过程,通过非线性计算实现的磨损仿真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磨损 磨损仿真 钴基合金 销—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碳管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滑动磨损特性研究 被引量:52
12
作者 董树荣 张孝彬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6,共6页
以纳米碳管作为增强体制备了铜基复合材料,采用MM-220型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该复合材料的滑动磨损行为,并观察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磨损表面形貌及磨屑组成.结果表明,其磨损过程存在跑合和稳态磨损2个阶段,在... 以纳米碳管作为增强体制备了铜基复合材料,采用MM-220型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该复合材料的滑动磨损行为,并观察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磨损表面形貌及磨屑组成.结果表明,其磨损过程存在跑合和稳态磨损2个阶段,在稳态磨损阶段主要发生氧化磨损,同时也存在磨粒磨损.工作环境影响复合材料的耐磨性.纳米碳管体积分数在12%~15%时,可以较好地发挥其润滑和阻止基体氧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管 铜基 复合材料 滑动磨损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音速火焰喷涂WC-10Co4Cr涂层的耐滑动磨损行为 被引量:27
13
作者 李松林 向锦涛 +2 位作者 周伍喜 李玉玺 陈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71-1376,共6页
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HVOF)工艺制备微米结构WC-10Co4Cr涂层,分别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滑动磨损设备分析涂层的微观结构和滑动磨损行为。结果表明:采用液体煤油燃料HVOF喷涂的微米结构WC-10Co4Cr涂层的脱碳... 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HVOF)工艺制备微米结构WC-10Co4Cr涂层,分别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滑动磨损设备分析涂层的微观结构和滑动磨损行为。结果表明:采用液体煤油燃料HVOF喷涂的微米结构WC-10Co4Cr涂层的脱碳程度较低,涂层中仅出现WC和W2C相,而无η相(Co3W3C、Co6W6C)以及软相W。涂层微观结构致密,孔隙率约为1%,平均显微硬度为1 322HV0.3;在相同试验条件下,WC-10Co4Cr涂层的摩擦因数(约0.8)高于不锈钢(1Cr18Ni9Ti)的摩擦因数(约0.5),其滑动体积损失量仅为不锈钢涂层的1/146,具有优异的抗滑动磨损性能。涂层在滑动磨损过程中首先是粘结相的脱落,然后是WC颗粒的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C-10Co4Cr涂层 超音速火焰喷涂(HVOF) 滑动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r-B-Si 合金粉末等离子喷涂层的高温滑动磨损特性 被引量:10
14
作者 揭晓华 胡树兵 毛志远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06-311,共6页
研究了Ni-Cr-B-Si合金粉末等离子喷涂层的高温滑动磨损特性,并与5CrNiMo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由于磨损机制不同,在相同温度下涂层的磨损率比5CrNiMo钢低得多.涂层的磨损机制在500~550℃之间主要为... 研究了Ni-Cr-B-Si合金粉末等离子喷涂层的高温滑动磨损特性,并与5CrNiMo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由于磨损机制不同,在相同温度下涂层的磨损率比5CrNiMo钢低得多.涂层的磨损机制在500~550℃之间主要为塑性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合金粉末 高温磨损 滑动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Cr-Zr合金电滑动磨损微观形貌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勇 刘平 +1 位作者 田保红 李伟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5-87,共3页
对经真空熔炼、热锻、固溶和时效处理、拉拔变形获得的Cu0.40Cr0.10Zr合金线材进行了电滑动磨损试验,利用扫描电镜对合金磨损后的合金微观形貌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CuCrZr合金在磨损过程中,表层先产生塑性变形和加工硬化现象。... 对经真空熔炼、热锻、固溶和时效处理、拉拔变形获得的Cu0.40Cr0.10Zr合金线材进行了电滑动磨损试验,利用扫描电镜对合金磨损后的合金微观形貌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CuCrZr合金在磨损过程中,表层先产生塑性变形和加工硬化现象。在较大电流(50A)作用下,合金次表层中会产生明显再结晶层,与表面未再结晶层之间存在较大拉应力,从而促进磨损裂纹的萌生和扩展,加速磨损过程。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裂纹,将对合金的磨损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R-ZR合金 滑动磨损 次表层 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音速火焰喷涂合成TiC-Ni涂层滑动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姚海玉 王引真 +1 位作者 王海芳 王玮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9-82,共4页
采用二次正交回归试验方法得到了喷涂工艺参数与反应超音速喷涂合成涂层滑动磨损性能的定量关系,研究了涂层的磨损失效机制,并分析了氧气流量、燃气流量和喷涂距离对超音速火焰喷涂合成TiCNi涂层滑动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涂层的磨... 采用二次正交回归试验方法得到了喷涂工艺参数与反应超音速喷涂合成涂层滑动磨损性能的定量关系,研究了涂层的磨损失效机制,并分析了氧气流量、燃气流量和喷涂距离对超音速火焰喷涂合成TiCNi涂层滑动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涂层的磨损机制以粘结相的优先磨损以及硬质相的剥落引起的磨粒磨损为主。氧气流量、燃气流量和喷涂距离对涂层滑动磨损性能有较大影响。适中的氧气流量、燃气流量有利于获得耐磨性较好的涂层,喷涂距离较小时,涂层的磨损失重量变化不明显,喷涂距离较大时,失重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火焰喷涂 滑动磨损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Ni基微-纳米WC金属陶瓷涂层组织及干滑动磨损性能 被引量:9
17
作者 匡建新 汪新衡 黄开有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7-49,共3页
在45钢表面进行添加微-纳米WC颗粒的镍基自熔粉末激光熔覆处理,得到不同Ni基WC合金涂层。对熔覆层进行显微组织观察、硬度测定以及室温干摩擦磨损试验。结果表明,纳米晶WC的加入能改善涂层的耐磨性能,在本试验条件下,当添加的纳米级WC... 在45钢表面进行添加微-纳米WC颗粒的镍基自熔粉末激光熔覆处理,得到不同Ni基WC合金涂层。对熔覆层进行显微组织观察、硬度测定以及室温干摩擦磨损试验。结果表明,纳米晶WC的加入能改善涂层的耐磨性能,在本试验条件下,当添加的纳米级WC和微米级WC各为15%时,涂层耐磨性能最佳;但纯纳米晶WC增强涂层耐磨性不佳,其主要磨损破坏方式随涂层中WC晶粒尺寸变化而有所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微-纳米WC 复合涂层 滑动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Cr2W8V钢高温高载下的干摩擦滑动磨损特性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志 曲敬信 +2 位作者 周平安 赵振业 邵荷生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6-42,共7页
对 3Cr2 W8V钢高温高载下的干摩擦滑动磨损特性及磨损面形貌、磨损面表层和次表层的组织和硬度进行了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 :高载下 3Cr2 W8V钢的力学性能是决定材料磨损特性的主要因素 ;氧化物磨屑对磨损面的保护作用是通过氧化物磨屑... 对 3Cr2 W8V钢高温高载下的干摩擦滑动磨损特性及磨损面形貌、磨损面表层和次表层的组织和硬度进行了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 :高载下 3Cr2 W8V钢的力学性能是决定材料磨损特性的主要因素 ;氧化物磨屑对磨损面的保护作用是通过氧化物磨屑对磨损面的大面积覆盖实现的 ;室温低载下磨损面上形成氧化物磨屑的覆盖 ,而在室温高载和高温下都未形成氧化物磨屑的覆盖 ;高温高载下 ,主要因 3Cr2 W8V钢本身承载能力下降 ,氧化物磨屑未能覆盖于磨损面上 ,故对磨损面起不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CR2W8V钢 高温 高载 滑动磨损 氧化物磨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l_2O_3颗粒含量对复合镀层组织和滑动磨损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红美 徐滨士 +1 位作者 马世宁 董世运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14,共5页
采用电刷镀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了纳米Al2O3 颗粒增强镍基复合镀层,研究了纳米Al2O3 颗粒在镀液中的含量对镀层的组织、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探讨了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随着镀液中纳米Al2O3 颗粒含量的增加,复合镀层的组织... 采用电刷镀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了纳米Al2O3 颗粒增强镍基复合镀层,研究了纳米Al2O3 颗粒在镀液中的含量对镀层的组织、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探讨了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随着镀液中纳米Al2O3 颗粒含量的增加,复合镀层的组织趋于细化,在含量为20g/L时复合镀层的硬度和耐磨性出现极值,其磨损机制也随之发生改变,这与纳米Al2O3 颗粒在复合镀层中的含量和分布状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刷镀 纳米复合镀层 滑动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Cr-Zr合金电滑动磨损行为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平 刘勇 +1 位作者 田保红 李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3-215,共3页
将经过480℃×2h时效处理和拉拔成型制得的Cu-0.40Cr-0.10Zr合金线材在自制电磨损试验机上进行电滑动磨损实验,并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等方法对Cu-Cr-Zr合金滑动磨损表面形貌及电磨损机理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在不... 将经过480℃×2h时效处理和拉拔成型制得的Cu-0.40Cr-0.10Zr合金线材在自制电磨损试验机上进行电滑动磨损实验,并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等方法对Cu-Cr-Zr合金滑动磨损表面形貌及电磨损机理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加载电流的情况下Cu-Cr-Zr合金的滑动磨损机制为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在载流条件下的磨损机制为粘着磨损、磨粒磨损以及电烧蚀磨损,并且随着电流强度的增大,粘着磨损和电烧蚀磨损的程度也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R-ZR合金 滑动磨损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