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6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税收滞纳金性质与制度修订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陈子龙 陆宇坤 《税收经济研究》 2014年第5期43-50,共8页
我国法律体系中的滞纳金,其性质及法律地位,无论是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税收征管实践中都存在着争议。要完善我国现行的税收滞纳金制度,必须确定税收滞纳金的性质,这是解决税收滞纳金制度其他问题的基础。《行政强制法》规定的滞纳金与... 我国法律体系中的滞纳金,其性质及法律地位,无论是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税收征管实践中都存在着争议。要完善我国现行的税收滞纳金制度,必须确定税收滞纳金的性质,这是解决税收滞纳金制度其他问题的基础。《行政强制法》规定的滞纳金与税收滞纳金是否一回事,也是近年来困扰税收征管一线人员的实际问题,亟待解决。作为税收滞纳金制度构成要素的加收比率、救济制度、执行期限等问题,也有必要进一步在税收法律上给予明确。文章以我国税收滞纳金的法律条文以及税收征管实践作为切入点,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税收滞纳金制度修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 滞纳金 税收滞纳金性质 税收滞纳金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产申请受理前产生的惩罚性债权的类型化与规范解释——以社保滞纳金和迟延利息为研究对象
2
作者 杨钊龙 陈国文 《民商法争鸣》 2024年第1期208-224,共17页
不同法官对破产中常见的惩罚性债权的认定裁判口径不一,问题主要集中在社保滞纳金和加倍迟延利息上,存在四种裁判观点。基于文义、体系、反面解释理解《企业破产法解释三》第3条,破产申请受理前的滞纳金、加倍迟延利息应属于破产债权,... 不同法官对破产中常见的惩罚性债权的认定裁判口径不一,问题主要集中在社保滞纳金和加倍迟延利息上,存在四种裁判观点。基于文义、体系、反面解释理解《企业破产法解释三》第3条,破产申请受理前的滞纳金、加倍迟延利息应属于破产债权,且本条中的“破产债权”应作广义理解,包括劣后债权。比较社保滞纳金和加倍迟延利息的性质,发现二者均属于公法之债,而前者以补偿性为主,后者以惩罚性为主,应分别定位。基于目的解释,社保滞纳金应为普通债权,加倍迟延利息按照《破产审判纪要》第28条的原则认定为劣后债权。我国正在从除斥债权立法体例向劣后债权立法体例过渡,亟须更高效力级别的法律文本对题述问题作出规定。在立法出台之前,对题述问题进行统一的解释论证成,有利于构建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纳金 加倍迟延利息 破产债权 劣后债权 法律解释
原文传递
企业破产程序中税收滞纳金问题探究
3
作者 刘思思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19-123,共5页
企业破产程序中税收滞纳金的债权属性一直存在争议,这与税收滞纳金定性不明有很大关系。现行税收滞纳金实为利息属性,在未来的立法中应采用“税收利息”和“税收滞纳金”并设的模式。以此为基础,可对破产提起后可能会出现的三种破产程... 企业破产程序中税收滞纳金的债权属性一直存在争议,这与税收滞纳金定性不明有很大关系。现行税收滞纳金实为利息属性,在未来的立法中应采用“税收利息”和“税收滞纳金”并设的模式。以此为基础,可对破产提起后可能会出现的三种破产程序中的税收利息和税收滞纳金的债权属性进行准确判定:三种破产程序中的税收利息都应在破产受理日截止计算,并具有普通债权的属性;税收滞纳金则需要分别讨论,在破产清算程序中,破产受理日前的税收滞纳金应列为普通债权,破产受理日后的税收滞纳金应列为劣后债权,在破产重整及破产和解程序中则仅需将破产受理日前的税收滞纳金列为普通债权,破产受理日后的税收滞纳金不再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利息 税收滞纳金 企业破产程序 税收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哪些情况下补缴税款需加收滞纳金
4
作者 张天雁 《税收征纳》 2024年第9期42-44,共3页
所谓的滞纳金是对不按纳税期限缴纳税款的纳税人,按滞纳天数加收滞纳税款一定比例的款项,是纳税人因占用税款而应对国家做出的经济补偿,属于国家税款被占用期间法定孳息,其性质是经济补偿性质。为了有效地预防税收风险,纳税人需明确在... 所谓的滞纳金是对不按纳税期限缴纳税款的纳税人,按滞纳天数加收滞纳税款一定比例的款项,是纳税人因占用税款而应对国家做出的经济补偿,属于国家税款被占用期间法定孳息,其性质是经济补偿性质。为了有效地预防税收风险,纳税人需明确在税收征管工作中,补缴税款在哪些情形下,需要加收税收滞纳金,以规避税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缴税款 税务风险 纳税期限 税收风险 税收滞纳金 纳税人 补偿性质 滞纳税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收滞纳金的法律规制研究
5
作者 黄建文 狄沁雨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12,共12页
我国税收征管法与行政强制法对滞纳金做出了不同的规定,而且对于行政机关履行程序、滞纳金数额上限以及当事人救济途径的规定均存在差异,从而在根源上造成了税收滞纳金的争议。基于损失填平原则的理论框架,从税法的四项基本原则与损失... 我国税收征管法与行政强制法对滞纳金做出了不同的规定,而且对于行政机关履行程序、滞纳金数额上限以及当事人救济途径的规定均存在差异,从而在根源上造成了税收滞纳金的争议。基于损失填平原则的理论框架,从税法的四项基本原则与损失填平原则的关联作为切入点,深入探究税收滞纳金性质的本源。并进一步提出了引入税收利息制度的设想,并从立法、执法和司法三个维度为我国税收滞纳金的完善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旨在实现国家税收利益与纳税人权利保护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滞纳金 行政强制 税收利息 法律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书馆应该收滞纳金吗?
6
作者 Brian S.McGrath 景一(编译) 《中学生英语》 2024年第31期32-33,共2页
Do you use the library?Have you had to pay for returning a book late?Many libraries charge a late fee.If you return a book after its due date,you pay a fine^(3).But this might be changing.Some say these fees stop some... Do you use the library?Have you had to pay for returning a book late?Many libraries charge a late fee.If you return a book after its due date,you pay a fine^(3).But this might be changing.Some say these fees stop some people from using the library.And the point of libraries is to make books available.So we asked our readers what they think about late fees.Keep them?Or get rid of them?Here's what two kids had to s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KE SOME 图书馆 滞纳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信用卡滞纳金的性质及其治理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承堂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2-129,共8页
滞纳金作为行政强制执行中执行罚的一种类型,其适用范围非常有限,故被喻为"合法抢劫"的信用卡滞纳金并不是行政法意义上的滞纳金。具有违约金性质的信用卡复利由于没有存在的理论基础,所以本应该是违约金的信用卡滞纳金却利... 滞纳金作为行政强制执行中执行罚的一种类型,其适用范围非常有限,故被喻为"合法抢劫"的信用卡滞纳金并不是行政法意义上的滞纳金。具有违约金性质的信用卡复利由于没有存在的理论基础,所以本应该是违约金的信用卡滞纳金却利用行政法上滞纳金"督促履行"的功能而异化为剥夺普通民众财富的制度装置,对此,《合同法》与《贷款通则》却没有规定逾期贷款罚息的上限,《反垄断法》也因其笼统的责任规范无法根治高额的信用卡滞纳金,因而,作为"过渡性杂种"的信用卡滞纳金有赖于信用卡市场的进一步完善,从而纯化为合同法意义上的违约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纳金 信用卡滞纳金 复利 违约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强制法》视角下的税收滞纳金问题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崔小峰 虞青松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48-53,共6页
《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有关税收强制的规定与《行政强制法》存在若干差异,导致征管实践中税收滞纳金之法律适用存在冲突和困惑。通过考查相关立法与理论学说,明晰两者间的联系与区别,同时从民法和行政法视角对税收滞纳金性质进行... 《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有关税收强制的规定与《行政强制法》存在若干差异,导致征管实践中税收滞纳金之法律适用存在冲突和困惑。通过考查相关立法与理论学说,明晰两者间的联系与区别,同时从民法和行政法视角对税收滞纳金性质进行深入讨论,得出税收滞纳金兼具损害赔偿和行政强制中的执行罚性质,并着眼于税收征管法的修订,提出司法适用与立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纳金 罚款 执行罚 税收滞纳金 行政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税收滞纳金的法律性质、适用情形与核定机制 被引量:4
9
作者 闫海 于骁骁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5-9,共5页
税收滞纳金是税收征收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税收滞纳金的法律性质应界定为行政执行罚为主兼具损害赔偿。其适用情形不仅应考虑时间维度上的"未按照规定期限",还应结合主观过错、行为性质及义务主体等因素予以区别对待。税收... 税收滞纳金是税收征收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税收滞纳金的法律性质应界定为行政执行罚为主兼具损害赔偿。其适用情形不仅应考虑时间维度上的"未按照规定期限",还应结合主观过错、行为性质及义务主体等因素予以区别对待。税收滞纳金的核定应采取分段加收率,起止时间应考虑支付方式的差异,并将税务稽查、刑事侦查及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设定为除外期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滞纳金 税收征管 行政执行罚 主观过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滞纳金征收比例设定的立法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婉苏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2-187,共6页
我国滞纳金征收比例设定因为基础理论的整体缺位、立法技术的滞后而存在设定随意、缺乏个性以及实践性不强等诸多立法缺陷。对于滞纳金征收比例的设定依法应立足于滞纳金本身的特性,以一般立法价值的衍生及其量比规则作为理论基点,依据... 我国滞纳金征收比例设定因为基础理论的整体缺位、立法技术的滞后而存在设定随意、缺乏个性以及实践性不强等诸多立法缺陷。对于滞纳金征收比例的设定依法应立足于滞纳金本身的特性,以一般立法价值的衍生及其量比规则作为理论基点,依据其征收比例设定立法的一般规律,就滞纳金征收比例的设定方式等方面予以完善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纳金 征收比例 立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税收滞纳金加收比率的法律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史正保 张雁荣 《财会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5-17,共3页
在对我国关于税收滞纳金加收比率立法演变总结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目前关于税收滞纳金加收比率偏高的弊端,并对完善我国现行税收滞纳金的加收比率进行了法律分析,最后提出了降低税收滞纳金加收比率的立法建议。
关键词 税收滞纳金 加收比例 法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滞纳金的法律性质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婉苏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8-194,共7页
我国现行法律对于滞纳金的概念及法律性质等具体问题均未予以明确规定,由于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澄清,以致不管是立法上还是实践中,滞纳金均存在混乱、争议以及矛盾的状况。本文拟从滞纳金内涵的追溯以及现有学术研究成果的梳理及剖析入手... 我国现行法律对于滞纳金的概念及法律性质等具体问题均未予以明确规定,由于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澄清,以致不管是立法上还是实践中,滞纳金均存在混乱、争议以及矛盾的状况。本文拟从滞纳金内涵的追溯以及现有学术研究成果的梳理及剖析入手,对滞纳金的法律性质作进一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纳金 执行罚 损害赔偿 行政处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款滞纳金的性质及其制度完善——以“德发案”为考察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珊 《税收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9-68,共10页
税款滞纳金对于督促纳税人及时履行纳税义务、确保税款足额入库有积极意义。然而,由于现行《税收征管法》中有关税款滞纳金的规定过于简单,税款滞纳金的性质不明,使得实践中因此而引发的税收争议不断。为促进税款滞纳金发挥良性效应,防... 税款滞纳金对于督促纳税人及时履行纳税义务、确保税款足额入库有积极意义。然而,由于现行《税收征管法》中有关税款滞纳金的规定过于简单,税款滞纳金的性质不明,使得实践中因此而引发的税收争议不断。为促进税款滞纳金发挥良性效应,防止消极纳税人获得税款迟延利益,首先应厘清税款滞纳金的法律性质,同时应以该性质为起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完善我国税款滞纳金制度:基于税款滞纳金的“滞纳责任”实质,应明确滞纳事实构成要件,构建独立的滞纳责任规则;基于税款滞纳金的间接强制性,应设定滞纳金的上限,禁止过苛;基于税款滞纳金的损害赔偿性,应引进“税收利息”规定,向滞纳责任主体迟延缴纳的税款部分计征利息,以弥补国家财政利益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款滞纳金 滞纳责任 损害赔偿性 间接强制性 税收利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税收滞纳金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俊琪 段全虎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5期45-47,共3页
税收滞纳金征收是税收征管中的一大难题。本文一是从法理的角度阐述滞纳金的法律地位 ,二是从操作的角度解释滞纳金计算的起止时间 ,三是探讨现行《征管法》关于滞纳金条款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税收滞纳金 法律地位 起止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滞纳金制度历史变迁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婉苏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5-79,共5页
我国滞纳金制度始于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的《工商业税暂行条例》,后依次在劳动保险、水电费征收等领域相继出台了有关滞纳金条款的规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以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在我国原先存在的商业... 我国滞纳金制度始于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的《工商业税暂行条例》,后依次在劳动保险、水电费征收等领域相继出台了有关滞纳金条款的规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以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在我国原先存在的商业性滞纳金和行政性滞纳金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经历了扩展、拓展及收缩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纳金 违约金 历史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产品视野下信用卡滞纳金的法律规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冯辉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21-228,256,共9页
央行信用卡管理新规取消滞纳金而代以违约金的做法,不仅在解决高额滞纳金争议上的实质效果有限,更未触及银行坚持收取滞纳金的症结。现代金融市场要求法律规制从具体的行为与机构管控,转向以减少交易费用和提高风险控制绩效等为核心的... 央行信用卡管理新规取消滞纳金而代以违约金的做法,不仅在解决高额滞纳金争议上的实质效果有限,更未触及银行坚持收取滞纳金的症结。现代金融市场要求法律规制从具体的行为与机构管控,转向以减少交易费用和提高风险控制绩效等为核心的金融治理,发挥法律规制作为公共产品的功能。对信用卡滞纳金的法律规制,应在承认银行具有信用管理权力的基础上,强化银行便利持卡人履行义务的合同责任和对持卡人实施风险教育的社会责任,规制银行在信用卡营销中的不当诱导行为,引入行业监管规则并促进其与法律规则、银行内控规则的衔接,并通过公私融合设立行业风险基金、违约责任保险等方法强化整体性的风险控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卡 滞纳金 违约金 信用识别 风险控制 公共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征收滞纳金的质疑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红建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3-138,共6页
长期以来,基于行政行为公定力的理论预设,行政诉讼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成了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进而又扩大到强制执行领域。但实践表明,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强制执行违背了正当法律程序和行政比例原则。实践中天价滞纳金现象也正... 长期以来,基于行政行为公定力的理论预设,行政诉讼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成了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进而又扩大到强制执行领域。但实践表明,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强制执行违背了正当法律程序和行政比例原则。实践中天价滞纳金现象也正是因为此制度不完善造成的。因此,重新反思行政行为的公定力理论,修改相应的执行和诉讼规则,寻找合理的替代措施,是行政法学界亟需完成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 行政强制执行 滞纳金 正当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征收滞纳金的行政法思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新彬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7-150,共4页
近年来,屡屡见诸报端的"天价滞纳金"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议论。而征收滞纳金这一行政行为又与行政法学的联系极为密切,因而依托行政法学相关理论,从实际案例入手,对当前征收滞纳金的性质、征收滞纳金应当遵守的程序、... 近年来,屡屡见诸报端的"天价滞纳金"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议论。而征收滞纳金这一行政行为又与行政法学的联系极为密切,因而依托行政法学相关理论,从实际案例入手,对当前征收滞纳金的性质、征收滞纳金应当遵守的程序、征收滞纳金应当服从的限度等问题进行逐一分析、思考和研判,以避免"天价滞纳金"征收行为再度发生,就显得非常必要和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纳金 行政强制 正当程序 比例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产程序中税收滞纳金的法律性质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艳 《特区经济》 2015年第9期130-131,共2页
我国《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破产人所欠税款优先于普通破产债权优先受偿。但是该法中并没有规定税款滞纳金是否可以作为债权进行申报,以及如果税收滞纳金可以作为债权进行申报,那么税款滞纳金是否同所欠税款一样优先于普通破... 我国《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破产人所欠税款优先于普通破产债权优先受偿。但是该法中并没有规定税款滞纳金是否可以作为债权进行申报,以及如果税收滞纳金可以作为债权进行申报,那么税款滞纳金是否同所欠税款一样优先于普通破产债权优先受偿,另外《行政强制法》实施后,税收滞纳金的法律适用问题也值得深入研究。而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之处在于对于税收滞纳金的法律性质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滞纳金 破产债权 执行罚 征税行为 延迟利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收滞纳金征收问题探析--以《国家赔偿法》为视角 被引量:1
20
作者 钟广池 林铠健 《税收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6-65,共10页
对于税收滞纳金是否属于国家赔偿范围,不同的法律性质认定会产生不同的结论。文章通过考察相关立法与理论学说,从实然角度对税收滞纳金的性质进行深入讨论,认定税收滞纳金具有行政执行罚性质,属于国家赔偿中的间接损失,不应纳入国家赔... 对于税收滞纳金是否属于国家赔偿范围,不同的法律性质认定会产生不同的结论。文章通过考察相关立法与理论学说,从实然角度对税收滞纳金的性质进行深入讨论,认定税收滞纳金具有行政执行罚性质,属于国家赔偿中的间接损失,不应纳入国家赔偿范围。但是,因其他行政机关违法行政行为产生的税收滞纳金由纳税人承担有损公平。现行税收滞纳金制度无法解决这一问题。为此,应从立法层面明确税收滞纳金的法律性质,通过两分法的制度设计,建立税收利息制度,使税收滞纳金制度与《国家赔偿法》能够有效衔接且更加符合其应然属性;同时,完善税收滞纳金的减免规则,防止特殊情况所导致的征税不公平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滞纳金 国家赔偿 执行罚 税收利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