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8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滤泡调节性T细胞及其肠道免疫特性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丁步坚 张芹 张标 《医学研究杂志》 2025年第1期158-162,共5页
滤泡调节性T细胞是一种调节性T细胞亚群,它可抑制滤泡生发中心内的B细胞和滤泡辅助性T细胞,从而调控体液免疫应答。肠道环境尤其是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可影响肠道滤泡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分化和功能等方面从而使其表现出一定特点,多种... 滤泡调节性T细胞是一种调节性T细胞亚群,它可抑制滤泡生发中心内的B细胞和滤泡辅助性T细胞,从而调控体液免疫应答。肠道环境尤其是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可影响肠道滤泡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分化和功能等方面从而使其表现出一定特点,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肠道滤泡调节性T细胞在这些方面发生的变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肠道黏膜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活性肠肽调控滤泡辅助性T细胞/滤泡调节性T细胞平衡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杨铭杰 杨新棵 +2 位作者 李京涛 魏海梁 闫曙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5-459,共5页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以结肠黏膜屏障持续损伤为病理基础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滤泡辅助性T(Tfh)细胞和滤泡调节性T(Tfr)细胞的异常表达与U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Tfh细胞具有分泌促炎因子、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等作用,能够促进UC的发展,Tfr细胞...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以结肠黏膜屏障持续损伤为病理基础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滤泡辅助性T(Tfh)细胞和滤泡调节性T(Tfr)细胞的异常表达与U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Tfh细胞具有分泌促炎因子、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等作用,能够促进UC的发展,Tfr细胞则具有抑制Tfh细胞活性、分泌抗炎因子等作用,如何调节两者平衡已成为UC的潜在治疗靶点之一。血管活性肠肽(VIP)对UC具有防治作用,其机制与调控Tfh/Tfr细胞平衡密切相关,可对UC的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UC) 辅助性t(tfh)细胞 调节性t(tfr)细胞 血管活性肠肽(VIP) 发病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和滤泡调节性T细胞表达变化及意义
3
作者 安平 邢倩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2469-2476,共8页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细胞亚型和效应记忆Tfh细胞(Tfh-EM)以及滤泡调节性T细胞(Tfr)的表达,并探讨其在SLE患者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30例SLE患者和26例健康对照的外周血中...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细胞亚型和效应记忆Tfh细胞(Tfh-EM)以及滤泡调节性T细胞(Tfr)的表达,并探讨其在SLE患者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30例SLE患者和26例健康对照的外周血中Tfh (CD4 CXCR5 )细胞亚型Tfh1 (CD4 CXCR5 CXCR3 CCR6−)、Tfh2 (CD4 CXCR5 CXCR3−CCR6−)、Tfh17 (CD4 CXCR5 CXCR3−CCR6 )、Tfh-EM (CD4 CXCR5 ICOS PD-1 )和Tfr (CD4 CD25 CXCR5 CD127low)的水平。收集入组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受试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21 (IL-21)。结果:SLE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外周血中Tfh-EM细胞、Tfh17细胞、总Tfh细胞的表达和外周血中IL-21水平较健康对照组表达升高(P均 P = 0.020)。外周血Tfh-EM细胞在SLE组中高病情活动度的表达高于低疾病活动度的患者(P = 0.024)。Tfh-EM细胞与抗ds-DNA抗体存在正相关(ρ = 0.444, P = 0.018),Tfr细胞的比率与疾病活动度SLEDAI-2K评分呈负相关(ρ = −0.392, P = 0.039)。结论:SLE组Tfh表达升高致Tfh/Tfr比值失衡,Tfh-EM细胞、Tfh17表达异常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t调节细胞 t辅助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结滤泡辅助T细胞淋巴瘤滤泡型7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4
作者 汤汪洋 王健超 +4 位作者 钟礼花 张文芳 朱琼 陈燕坪 陈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1-197,共7页
目的探讨淋巴结滤泡辅助T细胞淋巴瘤滤泡型(nodal follicular helper T-cell lymphoma,follicular type,nTFHL-F)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7例nTFHL-F的临床资料,总结组织学形态,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及分子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 目的探讨淋巴结滤泡辅助T细胞淋巴瘤滤泡型(nodal follicular helper T-cell lymphoma,follicular type,nTFHL-F)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7例nTFHL-F的临床资料,总结组织学形态,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及分子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女比为6∶1,中位年龄62岁。首发症状:6例为颈部淋巴结肿大,1例腹胀不适;临床分期:进展期6例,局限期1例。肿瘤呈滤泡结节状生长,无显著的多形性炎症背景及高内皮血管增生。其中5例呈进行性转化的生发中心(progression transformer germinal center,PTGC)样生长模式,2例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样生长模式。肿瘤细胞可表现为中心细胞样、单核B细胞样、胞质透亮水肿样3种形态。肿瘤细胞表达3种以上滤泡辅助T细胞标志物。FISH检测结果显示ITK∷SYK基因融合皆阴性(0/7),二代测序检出TET2基因突变2例(2/2),RHOA基因突变1例(1/2),VAV1基因突变1例(1/2)。随访2~64个月,3例死亡(3/7),中位生存时间37个月。结论nTFHL-F好发于中老年男性,临床分期高,预后较差。nTFHL-F与淋巴结滤泡辅助T细胞淋巴瘤血管免疫母型关系密切,可在同一个体中同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淋巴结辅助t细胞淋巴瘤 血管免疫母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泡调节性T细胞、滤泡辅助性T细胞及其比值在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预测价值
5
作者 王涧 沈惠良 +1 位作者 黄佳 夏莹烨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9期125-129,共5页
目的分析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滤泡调节性T细胞(Tfr细胞)、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细胞)及其比值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梅毒血清固定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浙江省皮肤病医院收治的30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梅毒... 目的分析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滤泡调节性T细胞(Tfr细胞)、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细胞)及其比值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梅毒血清固定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浙江省皮肤病医院收治的30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梅毒血清固定组)、30例梅毒血清转阴患者(梅毒血清转阴组)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健康对照组。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三组外周血Tfh、Tfr细胞水平及Tfr细胞/Tfh细胞比值,分析Tfh、Tfr细胞水平变化与血清甲基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滴度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fr细胞水平、Tfr细胞/Tfh细胞比值对梅毒血清固定的预测价值。结果三组Tfh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梅毒血清固定组Tfr细胞水平、Tfr细胞/Tfh细胞比值均高于梅毒血清转阴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fh、Tfr细胞水平与TRUST滴度无显著相关性(r=0.217、0.225,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Tfr细胞水平、Tfr细胞/Tfh细胞比值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7、0.692(P<0.05)。结论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存在Tfh、Tfr细胞的平衡失调,Tfr细胞水平、Tfr细胞/Tfh细胞比值可作为梅毒血清固定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 梅毒血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肉瘤患者外周血中滤泡辅助性T细胞的活性水平与预后不良相关性
6
作者 赵乐 万立国 王守丰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7期1203-1205,共3页
目的:分析骨肉瘤(OS)患者外周血中滤泡辅助性T细胞的活性水平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3年6月在我院诊断为OS的226例患者作为OS组,纳入109例良性骨肿瘤患者(良性骨肿瘤组)及106例健康人群(健康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术... 目的:分析骨肉瘤(OS)患者外周血中滤泡辅助性T细胞的活性水平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3年6月在我院诊断为OS的226例患者作为OS组,纳入109例良性骨肿瘤患者(良性骨肿瘤组)及106例健康人群(健康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条件下OS患者的Tfh细胞活性,分析其与OS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联系。结果:与良性骨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OS组患者外周血中CD4^(+)CXCR5^(+)Tfh细胞/CD4^(+)T细胞、CD4^(+)CXCR5^(+)CD69^(+)细胞/CD4^(+)T细胞提高(P<0.001);Tfh细胞活性水平与OS的分化程度、分期、转移情况及最大直径呈正相关(P<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外周血中Tfh细胞活性水平较低的OS患者总生存期更长;多因素回归分析证实,分期、分化程度、转移情况以及Tfh细胞的活化水平可能与OS预后相关。结论:OS患者外周血中Tfh细胞的比例及活性水平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紧密相关,低Tfh细胞活性水平与更好的OS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辅助性t细胞 免疫监测 预后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泡辅助性T细胞和滤泡调节性T细胞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作用
7
作者 卫嘉 王志法 陈振萍 《血栓与止血学》 2024年第6期296-302,共7页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较为常见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虽然其发病机制尚未明晰,但细胞免疫失衡在其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滤泡辅助性T细胞(T follicular helper cells,Tfh cells)和滤泡调节性T细胞(T foll...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较为常见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虽然其发病机制尚未明晰,但细胞免疫失衡在其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滤泡辅助性T细胞(T follicular helper cells,Tfh cells)和滤泡调节性T细胞(T follicular regulatory cells,Tfr cells)在B细胞活化增殖、高亲和力抗体产生等方面发挥相反作用,二者之间的平衡对维持免疫激活和免疫耐受之间的平衡至关重要。ITP患者体内存在Tfh细胞和Tfr细胞比例的失衡,调节二者之间的平衡为ITP的治疗提供了新靶点。本文将就Tfh细胞和Tfr细胞在ITP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更好的理解相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性t细胞 调节性t细胞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感染者滤泡细胞毒性T细胞/滤泡辅助性T细胞比值的免疫学特点与临床意义
8
作者 张和倩 刘圆圆 +1 位作者 石明芳 张大伟 《传染病信息》 2025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探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HIV-1)感染者滤泡细胞毒性T细胞(follicular cytotoxic T cell,TFC)/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s,TFH)比值和HIV-1活跃复制及疾病进展关系,以期探讨TFC/TFH... 目的探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HIV-1)感染者滤泡细胞毒性T细胞(follicular cytotoxic T cell,TFC)/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s,TFH)比值和HIV-1活跃复制及疾病进展关系,以期探讨TFC/TFH比值在艾滋病进展过程的预后评估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入组66例HIV-1感染者和17例健康对照者(healthy control,HC),其中未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的典型进展患者(typical progressor,TP)48例为TP组,接受ART的HIV-1感染者18例患者为ART组。检测TFC/TFH比值,分析其与CD4^(+)T细胞计数、CD4/CD8比值相关性,以及与血浆HIV-1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细胞内HIV-1核糖核酸(cell associated HIV-1 RNA,CA HIV-1 RNA)及CA HIV-1 RNA/CA HIV-1脱氧核糖核酸(CA HIV-1 deoxyribonucleic acid,CA HIV-1 DNA)相关性。结果相较于HC组,TP组和ART组TFC/TFH比值均显著升高。在TP组中,TFC/TFH比值与CD4^(+)T细胞计数(r=0.334,P=0.021)、CD4/CD8比值(r=0.376,P=0.008)呈正相关,与血浆HIV-1 RNA呈负相关(r=-0.324,P=0.009)。对其中11例进行CA HIV-1 RNA及HIV-1 DNA检测,TP组TFC/TFH比值与CA HIV-1 RNA(r=-0.672,P=0.024)、CA HIV-1 RNA/HIV-1 DNA(r=-0.573,P=0.037)均呈负相关。相较于HC组,TP组淋巴组织内TFC/TFH比值显著升高(平均值0.49 vs 1.07,P=0.018),且与血浆HIV-1 RNA呈负相关(r=-0.904,P=0.004)。结论HIV-1感染者体内TFC/TFH比值与HIV-1活跃复制及疾病进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辅助性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tFC/tFH比值 HIV-1载量 细胞内HIV RNA 细胞内HIV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萸连丸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记忆性滤泡辅助性T细胞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周文 张哲言 +4 位作者 黄莉 邓柏龄 刘端勇 陈文潇 赵海梅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3-190,共8页
目的探究萸连丸(黄连、吴茱萸)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脾脏记忆性滤泡辅助性T细胞(Memory follicular T helper cell,m Tfh)的调节作用。方法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萸连丸组(0.5 g·kg^(-1)... 目的探究萸连丸(黄连、吴茱萸)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脾脏记忆性滤泡辅助性T细胞(Memory follicular T helper cell,m Tfh)的调节作用。方法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萸连丸组(0.5 g·kg^(-1))和美沙拉嗪组(0.3 g·kg^(-1)),每组10只。采用3%DSS溶液自由饮用7 d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实验过程每天记录小鼠的精神状态、粪便性状、便血及体质量情况;测量小鼠结肠长度、结肠质量,计算结肠质量指数;采用HE染色法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变化;ELISA法测定结肠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IL-15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测定脾脏组织中m Tfh细胞亚群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测定结肠组织中Roquin-1、AMPK-α、p-AMPK-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体质量显著下降(P<0.01),结肠长度显著缩短(P<0.01),结肠质量明显增加(P<0.05),结肠质量指数显著升高(P<0.01),结肠组织病理损伤严重;结肠组织中的促炎细胞因子IL-6、IL-15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脾脏组织中CD4^(+)CCR7-CXCR5^(+)CD62L^(+)、CD4^(+)CCR7^(+)CXCR5^(+)GL7^(+)、CD4^(+)CCR7-CXCR5^(+)GL7^(+)细胞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CD4^(+)CCR7^(+)CXCR5^(+)CD62L^(+)细胞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肠组织中Roquin-1、AMPK-α、p-AMPK-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萸连丸组及美沙拉嗪组小鼠的体质量明显上升(P<0.05),结肠长度显著延长(P<0.01),结肠质量明显降低(P<0.05),结肠质量指数显著下降(P<0.01),结肠组织病理损伤得到较明显改善;结肠组织中的IL-6、IL-15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脾脏组织中CD4^(+)CCR7-CXCR5^(+)CD62L^(+)、CD4^(+)CCR7^(+)CXCR5^(+)GL7^(+)、CD4^(+)CCR7-CXCR5^(+)GL7^(+)细胞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CD4^(+)CCR7^(+)CXCR5^(+)CD62L^(+)细胞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肠组织中Roquin-1、AMPK-α、p-AMPK-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萸连丸对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治疗作用,能够改善结肠组织病理损伤,可能与其激活Roquin-1/AMPK-α信号通路,下调炎性细胞因子IL-6、IL-15表达,调控m Tfh细胞亚群稳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萸连丸 溃疡性结肠炎 记忆性辅助性t细胞 Roquin-1/AMPK-α信号通路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移因子口服液联合更昔洛韦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外周血滤泡调节性T细胞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廖亦男 于四景 肖耿吉 《中国医药》 2020年第11期1786-1789,共4页
目的探讨转移因子口服液联合更昔洛韦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外周血滤泡调节性T细胞(Tfr)表达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湖南省儿童医院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88例IM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 目的探讨转移因子口服液联合更昔洛韦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外周血滤泡调节性T细胞(Tfr)表达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湖南省儿童医院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88例IM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资料中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更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转移因子口服液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7 d。比较2组患儿症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T细胞亚群、Tfr表达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2%(41/44)比79.6%(3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末,观察组外周血CD3^+、CD4^+、CD4^+/CD8^+比值、Tfr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Tfr表达量:(12.9±2.8)%比(8.7±2.7)%],CD+8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2/44)比6.8%(3/44)](P>0.05)。结论转移因子口服液联合更昔洛韦治疗IM患儿具有良好的效果,一方面可以通过调节T细胞亚群细胞数目维持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另一方面可以促进Tfr分化,从而起到免疫调节的作用,且联合用药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转移因子口服液 更昔洛韦 临床疗效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泡辅助性T细胞和滤泡调节性T细胞与自身免疫病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楠 倪兵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42-449,共8页
自身抗体作为自身免疫性风湿病的标志已被用于临床诊断数十年,而自身抗体产生的免疫学机制直到滤泡辅助性T细胞(T follicular helper,TFHcells)和滤泡调节性T细胞(T follicular regulatory,TFRcells)的发现才逐渐被阐明。在生发中心反... 自身抗体作为自身免疫性风湿病的标志已被用于临床诊断数十年,而自身抗体产生的免疫学机制直到滤泡辅助性T细胞(T follicular helper,TFHcells)和滤泡调节性T细胞(T follicular regulatory,TFRcells)的发现才逐渐被阐明。在生发中心反应及体液免疫记忆形成过程中,TFH细胞辅助抗体的亲和力成熟,而TFR细胞则抑制TFH介导的抗体反应。自身免疫性风湿性疾病患者的TFH细胞数量增加且功能活跃,TFR细胞的数量降低且功能低下,TFH细胞和TFR细胞之间的平衡发生异常。因此,深入研究TFH和TFR细胞发育及功能的分子机制,可为疾病治疗寻找新的靶标。随着对TFH和TFR细胞的深入了解,基于恢复TFH和TFR细胞间的平衡的策略,将为风湿性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 调节性t细胞 风湿性疾病 自身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循环滤泡辅助性T细胞和滤泡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聪 李宏增 +5 位作者 马超 许波 郭鹏 赵代弟 郭俊 李柱一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9-383,共5页
目的:探讨循环滤泡辅助性T细胞(cTfh)、循环滤泡调节性T细胞(cTfr)以及cTfh/cTfr比值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病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15例复发期、16例缓解期NMOSD患者及18例健康对照者的cTfh、cTfr及外周血B细... 目的:探讨循环滤泡辅助性T细胞(cTfh)、循环滤泡调节性T细胞(cTfr)以及cTfh/cTfr比值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病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15例复发期、16例缓解期NMOSD患者及18例健康对照者的cTfh、cTfr及外周血B细胞比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3组受试者血浆IL-21以及患者血浆抗水通道蛋白4抗体(AQP4-Ab)水平。结果:与缓解期患者和健康人相比,复发期患者cTfh和B细胞比率、cTfh/cTfr比值以及IL-21水平均升高,cTfr比率降低;而缓解期患者与健康人的上述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发期和缓解期患者AQP4-Ab无明显差异。患者的cTfh比率与B细胞比率、血浆IL-21水平呈正相关,而cTfr比率与IL-21水平之间呈负相关。患者cTfh/cTfr比值与B细胞比率和IL-21之间亦呈正相关,但AQP4-Ab水平与cTfh比率、B细胞比率、cTfh/cTfr比值以及IL-21没有相关性。结论:NMOSD患者cTfh和cTfr比率的变化以及cTfh/cTfr比值失衡可能促进机体内体液免疫应答异常活化,从而参与NMOSD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辅助性t细胞 调节性t细胞 白介素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A模型小鼠体内滤泡辅助性和调节性T细胞数量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宁 胡志芳 +1 位作者 李爱连 姜凤良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8年第4期538-540,共3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多关节滑膜炎性反应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鸡Ⅱ型胶原蛋白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小鼠为人类RA研究的经典动物模型[2]。滤泡辅助性T(T follicular...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多关节滑膜炎性反应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鸡Ⅱ型胶原蛋白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小鼠为人类RA研究的经典动物模型[2]。滤泡辅助性T(T follicular helper,Tfh)细胞可促进淋巴滤泡生发中心的形成、B淋巴细胞的发育和高亲和力抗体的产生,高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X-C chemokine receptor type,CXCR)5和协同刺激性因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y,ICOS),而滤泡调节性T(T follicular regulatory,Tfr)细胞表达叉头盒蛋白3(forkhead/winged-helix transcription factor box P3,Foxp3)、CXCR5和ICOS,通过抑制Tfh细胞活性、生发中心B细胞的类别转换和抗体分泌来维持机体免疫耐受[3]。因此,Tfh和Tfr细胞数量及其比例变化与机体免疫稳态维持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均有密切关系。本研究旨在评估Tfh和Tfr细胞数量、比例与CIA病程相关性,探讨其在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数量 淋巴 模型小鼠 CIA 调节性 自身免疫性疾病 动态观 recep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泡调节性T细胞减少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和发展相关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佩佩 池淑红 +2 位作者 王雪梅 崔振华 张艳丽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2-157,共6页
目的探讨滤泡调节性T(Tfr)细胞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发病中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0例RA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中CD4^(+)CXCR5^(+)FOXP3^(+)ICOS^(+)Tfr细胞的百分比并分析Tfr细胞比例与RA临床实验室检测指标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滤泡调节性T(Tfr)细胞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发病中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0例RA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中CD4^(+)CXCR5^(+)FOXP3^(+)ICOS^(+)Tfr细胞的百分比并分析Tfr细胞比例与RA临床实验室检测指标的相关性;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IL-12、IL-2、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CXC趋化因子配体13(CXCL13)的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B细胞淋巴瘤因子6(Bcl6)、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Blimp-1)的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A患者关节滑膜Bcl6、CXCL13的表达。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RA患者外周血Tfr细胞比例显著下降;Tfr细胞百分比与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28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水平呈负相关;RA患者血清中IL-12、CXCL1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IL-2、IL-10、TGF-β表达水平显著降低;RA患者PBMC的Bcl6 mRNA水平显著增高,而Blimp-1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RA患者的关节滑膜中观察到Bcl6、CXCL13显著高表达。结论外周血Tfr细胞比例减少可能与RA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调节性t(tfr)细胞 细胞介素 趋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结滤泡辅助T细胞淋巴瘤伴B细胞克隆性增生10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15
作者 王玥 郭亮 +1 位作者 金春卉 曲丽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68-1074,共7页
目的探讨淋巴结滤泡辅助T细胞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胞型(nodal follicular helper T cell lymphoma,angioimmunoblastic-type,nTFHL-AI)伴B细胞克隆性增生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10例nTFHL-AI伴B细... 目的探讨淋巴结滤泡辅助T细胞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胞型(nodal follicular helper T cell lymphoma,angioimmunoblastic-type,nTFHL-AI)伴B细胞克隆性增生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10例nTFHL-AI伴B细胞克隆性增生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别行HE、免疫组化和基因重排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0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5例,中位年龄73岁。临床表现以全身淋巴结肿大、脾肿大及B症状为主;Ann Arbor分期:Ⅳ期8例,Ⅰ+Ⅱ期2例。实验室检查以β2微球蛋白和乳酸脱氢酶(LDH)升高,血红蛋白、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为主,血浆EBV核酸定量阳性8例。镜下均可见典型结节状聚集或散在的透明细胞、分枝状高内皮血管及增生杂乱“风吹”状的滤泡树突网。肿瘤细胞背景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0~5个/HPF 7例,5~10个/HPF 2例,>50个/HPF 1例。浆细胞含量≤5%6例,浆细胞含量10%和20%各1例,浆细胞含量较多(30%)2例。组织细胞明显增生7例。见RS样大细胞1例。背景中含大量B细胞5例,含少量B细胞5例。10例患者均表达T细胞标志物,滤泡辅助性T细胞标志物CD10、BCL6、CXCL13和PD-1同时阳性6例,BCL6、CXCL13和PD-1同时阳性10例。EBER原位杂交阳性8例。10例患者均检测到TCR基因重排和IG基因重排阳性。所有患者诊断后均行化疗,其中3例疾病进展死亡。结论伴B细胞克隆性增生nTFHL-AI中,B细胞的克隆性增生与EBV是否感染及感染细胞的数量无关,同时浆细胞增生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辅助t细胞淋巴瘤 血管免疫母细胞 单克隆B细胞增生 EBV感染 肿瘤微环境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B合并EBV感染患者外周血双阴性T淋巴细胞和滤泡辅助性T细胞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16
作者 王佳 高峰 +2 位作者 严士海 杨学文 张莉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10期1914-1917,1922,共5页
目的评价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合并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感染患者外周血双阴性T淋巴细胞(DN T)、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和CD4+T细胞水平以及CD4+/CD8+比值(CD4-CD8 Ratio)变化,并分析其与肝功能各项指标的相关性,探讨其临床意义。... 目的评价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合并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感染患者外周血双阴性T淋巴细胞(DN T)、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和CD4+T细胞水平以及CD4+/CD8+比值(CD4-CD8 Ratio)变化,并分析其与肝功能各项指标的相关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1年10月至2023年8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30例CHB合并原发性EBV感染患者(CHB+EBV组)、30例CHB患者(CHB组)及30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fh细胞和DN T细胞、CD4+细胞、CD8+的水平,使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结果外周血Tfh细胞水平:CHB+EBV组>CHB组>对照组,外周血DN T细胞水平:CHB组>CHB+EBV组>对照组,外周血CD4+T细胞水平:对照组>CHB组>CHB+EBV组,CD4+/CD8+比值:对照组>CHB组>CHB+EB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EBV组患者血液中ALT、AST、TBIL、DBIL、IBIL和ALP水平均明显高于CHB组和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外周血Tfh细胞与血液中ALT、AST、ALP、TBIL、DBIL和IBIL呈正相关(P<0.05)。DNT细胞与血ALT,AST,TBIL,DBIL和IBIL呈正相关(P<0.05),但与ALP无明显相关性(P>0.05)。CD4+细胞及CD4+/CD8+值与血ALT,AST,ALP,TBIL,DBIL及IBIL呈负相关(P<0.05)。结论双阴性T淋巴细胞和滤泡辅助性T细胞参与了CHB合并EBV感染免疫进程,且与患者肝损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CHB合并EBV感染 双阴性t淋巴细胞 辅助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泡调节性T细胞在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娜 胡裕翔 +5 位作者 许晓璇 晏立 程艺 饶杰 吴雅俊 吴晓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83-387,共5页
重症肌无力(MG)是由抗体介导、对T细胞依赖及不同补体参与共同发挥作用导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MG)是MG中的一种类型,其症状仅局限于眼外肌。新近研究表明,包括OMG在内的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与滤泡调节性T... 重症肌无力(MG)是由抗体介导、对T细胞依赖及不同补体参与共同发挥作用导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MG)是MG中的一种类型,其症状仅局限于眼外肌。新近研究表明,包括OMG在内的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与滤泡调节性T细胞(Tfr细胞)的表达失衡密切相关。因此,对Tfr细胞的探讨或许可作为眼OMG相关性研究的一个新切入点。本文总结了Tfr细胞在OMG免疫学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 调性节t细胞 辅助性t细胞 生发中心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泡调节性T细胞在桥本甲状腺炎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邹广慧 孙奋勇 +3 位作者 戴佳奇 严杰 张云 殷志强 《检验医学》 CAS 2019年第8期682-686,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滤泡调节性T细胞(Tfr)、调节性T细胞(Treg)在桥本甲状腺炎(HT)中的作用。方法检测30例HT患者和30名体检健康者血清甲状腺功能指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目的探讨外周血滤泡调节性T细胞(Tfr)、调节性T细胞(Treg)在桥本甲状腺炎(HT)中的作用。方法检测30例HT患者和30名体检健康者血清甲状腺功能指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及外周血Treg(CD4^+CD25^+CD127^low/-)及Tfr(CD4^+CXCR5^+CD25^+CD127^low/-)比例。根据血清甲状腺功能指标将HT患者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和甲状腺功能减低组。各项目之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HT组血清TSH及TgAb、TPOAb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00 1),血清FT4水平及外周血Treg比例、Tfr比例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01),2个组之间血清FT3水平及Tfr/Treg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和甲状腺功能减低组Treg比例、Tfr比例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P<0.001);甲状腺功能减低组血清TSH及TPOAb水平均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P<0.05、P<0.01),血清FT4水平低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P<0.05);2个组之间血清FT3、TgAb水平及Treg比例、Tfr比例、Tfr/Treg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POAb水平与Treg比例、Tfr比例及Tfr/Treg比值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28、-0.562、-0.402,P<0.05)。TgAb水平与Treg比例、Tfr比例及Tfr/Treg比值均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353、-0.178、-0.310,P>0.05)。结论Treg比例和Tfr比例降低可能参与了HT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调节性t细胞 桥本氏甲状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泡调节性T细胞在肺癌移植瘤小鼠体内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冯玎琦 汤新逸 +4 位作者 张悦 马洁 田洁 许化溪 王胜军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288-291,共4页
目的:研究滤泡调节性T细胞(follicular regulatory T cells,Tfr)在肺癌移植瘤小鼠体内的变化,并探讨肿瘤微环境对Tfr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Lewis肺癌细胞株的方式建立肺癌移植瘤小鼠模型,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腹壁引流淋巴结... 目的:研究滤泡调节性T细胞(follicular regulatory T cells,Tfr)在肺癌移植瘤小鼠体内的变化,并探讨肿瘤微环境对Tfr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Lewis肺癌细胞株的方式建立肺癌移植瘤小鼠模型,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腹壁引流淋巴结和肿瘤组织中Tfr细胞以及CD4+CXCR5+T细胞的比例,分析Tfr/CD4+CXCR5+T细胞比值的变化。结果:肺癌移植瘤小鼠腹壁引流淋巴结中Tfr细胞的比例为(4.13±0.35)%,较正常对照组小鼠[(1.97±0.26)%]明显增加(t=4.985,P<0.01),并且Tfr/CD4+CXCR5+T细胞比值为0.39±0.03,较正常对照组小鼠(0.21±0.02)明显增加(t=5.148,P<0.01)。在肿瘤发展的第14天,肺癌移植瘤小鼠肿瘤组织中Tfr细胞比例增加尤为显著,与第7天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617,P<0.01)。结论:肺癌移植瘤小鼠体内Tfr细胞比例的增加以及Tfr/CD4+CXCR5+T细胞比值的失衡,预示着Tfr细胞可能参与小鼠肺癌移植瘤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CD4+CXCR5+t细胞 肺癌移植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盘蛋白14增强调节性T细胞诱导滤泡调节性T细胞比例增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林丽慧 陈瑾 唐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75-1078,共4页
目的:研究胎盘蛋白14(PP14)增强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诱导滤泡调节性T细胞(Tfr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分离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磁珠分选淋巴细胞中的Treg细胞;流式检测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及其表面CTLA-4和HL... 目的:研究胎盘蛋白14(PP14)增强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诱导滤泡调节性T细胞(Tfr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分离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磁珠分选淋巴细胞中的Treg细胞;流式检测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及其表面CTLA-4和HLA-G的表达;ELISA检测上清中IL-10和TGF-β的浓度;采用Transwell小室进行Treg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共培养实验;流式检测淋巴细胞中CD4^+CXCR5^+Foxp3^+Tfr细胞的比例。结果:相对于对照组,PP14组Treg细胞的比例增加了1.26倍(t=4.748,P=0.009 0),而其表面CTLA-4和HLA-G的表达与对照组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t=0.108,P=0.918 6;t=0.439,P=0.682 8);ELISA的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组,PP14组Treg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和TGF-β的浓度分别上升了3.66倍和3.86倍(t=6.817,P=0.002 4;t=7.537,P=0.001 7);共培养实验显示PP14能够增强Treg细胞诱导Tfr细胞比例的增加,相对于共培养组,PP14组Tfr细胞比例增加了2.71倍(t=4.815,P=0.008 6),IL-10和TGF-β的阻断均能部分阻断这种增强作用(t=4.868,P=0.008 2;t=3.670,P=0.021 4)。结论:PP14能够通过分泌IL-10和TGF-β,显著增强Treg细胞诱导Tfr细胞比例的增加,这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蛋白14 调节性t细胞 调节性t细胞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