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9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亚群比例、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
1
作者 张冉冉 龚珊 +3 位作者 张瑞 张淋一 张曼姁 曲建华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36期37-40,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亚群比例、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分析两者间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初治ALL患者30例(观察组,根据ALL患者预后危险分层标准分为预后良好者13例和预后不良者17例... 目的观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亚群比例、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分析两者间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初治ALL患者30例(观察组,根据ALL患者预后危险分层标准分为预后良好者13例和预后不良者17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外周血Tfh亚群比例(Tfh、Tfh1、Tfh2、Tfh17),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FN-γ、IL-4、IL-17),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观察组外周血Tfh亚群比例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外周血Tfh、Tfh2比例增加,Tfh1比例减小(P均<0.05);与预后不良者比较,观察组预后良好者Tfh、Tfh2比例减小(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IFN-γ水平降低,血清IL-4水平升高(P均<0.05);与预后不良者比较,观察组预后良好者血清IFN-γ水平升高,血清IL-4水平降低(P均<0.05)。观察组Tfh、Tfh2比例与ALL患者血清IL-4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860、0.965,P均<0.05),Tfh比例与血清IFN-γ水平呈负相关(r为-0.289,P<0.05)。结论ALL患者外周血Tfh及Tfh2比例增加和Tfh1比例减小,血清IFN-γ水平降低和IL-4水平升高,其与患者预后不良有一定的关系,可能参与了ALL的免疫功能紊乱,并且增强了免疫抑制作用,参与了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泡辅助性t细胞亚群 干扰素-γ 细胞介素4 细胞介素17 淋巴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神丸挥发油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滤泡辅助性T细胞亚群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梦雪 蒋青青 +3 位作者 黄佳琦 刘端勇 黄小英 赵海梅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3-299,共7页
目的探讨四神丸挥发油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亚群的调节作用。方法将BABL/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四神丸挥发油组(27.71μL·kg^(-1))、二神丸挥发油组(19.45μL·kg^(-1))、五味子散挥发油组(8.26... 目的探讨四神丸挥发油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亚群的调节作用。方法将BABL/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四神丸挥发油组(27.71μL·kg^(-1))、二神丸挥发油组(19.45μL·kg^(-1))、五味子散挥发油组(8.26μL·kg^(-1))、美沙拉嗪组(300 mg·kg^(-1)),每组10只。采用3%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以自由饮水的方式持续造模7 d;自饮用DSS第1天起,各组按相应剂量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10 d。每日称小鼠体质量,观察其一般症状并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测定小鼠结肠长度、质量及结肠质量指数、单位长度结肠质量;采用HE染色法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fh1、Tfh9、Tfh10、Tfh17、Tfh21及Tfr细胞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四神丸挥发油组及五味子散挥发油组的小鼠体质量明显升高(P<0.05),DAI评分明显下降(P<0.05),结肠长度显著增加(P<0.01),结肠质量、结肠质量指数及单位长度结肠质量明显降低(P<0.05,P<0.01),结肠组织病理损伤明显改善,Tfh1、Tfh9、Tfh17、Tfh21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1),Tfh10、Tfr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1)。结论四神丸挥发油能够有效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症状,修复结肠黏膜损伤,可能与其调控Tfh细胞亚群间的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神丸 挥发油 溃疡结肠炎 辅助t细胞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泡辅助性T细胞亚群在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德善 李玉珠 +5 位作者 张琼丽 史敦云 楼瑾 张巧霞 李明 杜新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探索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在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8名健康儿童、35例ITP患儿外周血CXCR5+CD4+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健康儿童、ITP患儿血浆白细胞介... 目的探索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在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8名健康儿童、35例ITP患儿外周血CXCR5+CD4+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健康儿童、ITP患儿血浆白细胞介素-21(IL-21)浓度。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TP患儿外周血CXCR5+CD4+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显著增高[(13.86±7.53)%,(7.65±5.36)%,P<0.05]。经过激素治疗后,ITP患儿外周血中CXCR5+CD4+T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有所下降[(13.8±0.41)%,(8.23±6.12)%,P<0.05]。初发ITP患儿外周血血浆IL-21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80.47±25.79)μg/mL,(32.41±17.53)μg/mL,P<0.05]。经过激素治疗后,ITP患儿外周血血浆IL-21浓度有所下降,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47±25.79)μg/mL,(60.35±19.54)μg/mL,P>0.05]。结论慢性ITP患儿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存在Tfh细胞数量及功能异常,可能与慢性ITP的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血小板减少 特发 辅助t细胞 细胞介素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红素通过调节树突状细胞和滤泡辅助性T细胞亚群缓解小鼠结肠炎
4
作者 李明月 胡德胜 +4 位作者 董亚兰 唐夏姣 陈璐 崔静 施瑞华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6期450-457,共8页
目的研究雷公藤红素(CSR)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树突状细胞(DC)与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亚群的影响。方法将48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组和CSR干预组,每组16只。健康对照组给予正常纯净水喂养,模型组和CSR干预组小鼠饮... 目的研究雷公藤红素(CSR)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树突状细胞(DC)与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亚群的影响。方法将48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组和CSR干预组,每组16只。健康对照组给予正常纯净水喂养,模型组和CSR干预组小鼠饮用3%DSS溶液诱导为UC模型。自模型诱导开始,CSR干预组小鼠每日给予1 mg/kg的CSR灌胃,模型组以相同方式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记录各组小鼠体质量、大便性状,评估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DAI)。8 d干预结束后,测量小鼠结肠长度,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计算组织病理学评分。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结肠组织固有层、肠系膜淋巴结和脾脏中DC、经典DC(CD8α^(+)cDC1、CD103^(+)cDC1、cDC2)、浆细胞样DC(pDC)与Tfh亚群百分比。使用多因子检测试剂盒测定结肠组织中DC与Tfh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1(IL-21)]的表达水平。体外实验检测CSR对初始CD4^(+)T细胞增殖和Tfh分化的影响。结果建模成功率100%,小鼠均存活。与模型组比较,CSR干预组小鼠体质量更高,DAI更低,结肠长度短缩明显减轻,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小鼠肠黏膜组织结构紊乱,并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CSR干预组小鼠肠黏膜屏障趋近正常结构,炎性细胞较模型组减少,组织病理学评分明显降低(P<0.05)。在结肠固有层中,与模型组相比,CSR干预组小鼠DC、CD8α^(+)cDC1、Tfh百分比均降低,CD103^(+)cDC1百分比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肠系膜淋巴结中,与模型组相比,CSR干预组CD8α^(+)cDC1百分比降低,DC、CD103^(+)cDC1、cDC2、Tfh百分比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脾脏中,与模型组相比,CSR干预组pDC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CSR干预组小鼠结肠组织中IL-6、TNF-α、IL-21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而IL-10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体外实验中,CSR可抑制初始CD4^(+)T细胞增殖,并抑制Tfh分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SR可以缓解UC小鼠肠道损伤,可能与其调节DC与Tfh亚群进而调控局部免疫微环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结肠炎 雷公藤红素 树突状细胞 辅助t细胞 免疫微环境
原文传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感染者滤泡细胞毒性T细胞/滤泡辅助性T细胞比值的免疫学特点与临床意义
5
作者 张和倩 刘圆圆 +1 位作者 石明芳 张大伟 《传染病信息》 2025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探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HIV-1)感染者滤泡细胞毒性T细胞(follicular cytotoxic T cell,TFC)/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s,TFH)比值和HIV-1活跃复制及疾病进展关系,以期探讨TFC/TFH... 目的探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HIV-1)感染者滤泡细胞毒性T细胞(follicular cytotoxic T cell,TFC)/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s,TFH)比值和HIV-1活跃复制及疾病进展关系,以期探讨TFC/TFH比值在艾滋病进展过程的预后评估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入组66例HIV-1感染者和17例健康对照者(healthy control,HC),其中未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的典型进展患者(typical progressor,TP)48例为TP组,接受ART的HIV-1感染者18例患者为ART组。检测TFC/TFH比值,分析其与CD4^(+)T细胞计数、CD4/CD8比值相关性,以及与血浆HIV-1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细胞内HIV-1核糖核酸(cell associated HIV-1 RNA,CA HIV-1 RNA)及CA HIV-1 RNA/CA HIV-1脱氧核糖核酸(CA HIV-1 deoxyribonucleic acid,CA HIV-1 DNA)相关性。结果相较于HC组,TP组和ART组TFC/TFH比值均显著升高。在TP组中,TFC/TFH比值与CD4^(+)T细胞计数(r=0.334,P=0.021)、CD4/CD8比值(r=0.376,P=0.008)呈正相关,与血浆HIV-1 RNA呈负相关(r=-0.324,P=0.009)。对其中11例进行CA HIV-1 RNA及HIV-1 DNA检测,TP组TFC/TFH比值与CA HIV-1 RNA(r=-0.672,P=0.024)、CA HIV-1 RNA/HIV-1 DNA(r=-0.573,P=0.037)均呈负相关。相较于HC组,TP组淋巴组织内TFC/TFH比值显著升高(平均值0.49 vs 1.07,P=0.018),且与血浆HIV-1 RNA呈负相关(r=-0.904,P=0.004)。结论HIV-1感染者体内TFC/TFH比值与HIV-1活跃复制及疾病进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辅助t细胞 细胞t细胞 tFC/tFH比值 HIV-1载量 细胞内HIV RNA 细胞内HIV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过敏煎联合度普利尤单抗治疗特应性皮炎风湿蕴肤证患者的疗效及对外周血T细胞亚群细胞的影响
6
作者 姚荣 李元文 +3 位作者 胡博 任雪雯 邓宇童 孟醒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07-111,共5页
目的观察加味过敏煎联合度普利尤单抗治疗特应性皮炎(AD)风湿蕴肤证患者的疗效及对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亚群细胞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4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收治的AD风湿蕴肤证患者21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 目的观察加味过敏煎联合度普利尤单抗治疗特应性皮炎(AD)风湿蕴肤证患者的疗效及对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亚群细胞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4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收治的AD风湿蕴肤证患者21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度普利尤单抗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加味过敏煎联合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特应性皮炎积分(SCORAD)评分、外周血Th1、Th2细胞比例、Th1/Th2、Th17细胞比例及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4、IL-17、γ干扰素(IFN-γ)]水平。统计治疗3个月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8.15%,高于对照组(9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皮肤病变范围、皮损程度、主观症状、SCORAD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皮肤病变范围、皮损程度、主观症状、SCORAD总分分别为(10.97±2.01)、(3.37±1.06)、(2.35±0.86)、(16.34±3.75)分,均低于对照组[(18.52±2.49)、(6.68±1.37)、(3.27±1.04)、(23.81±5.4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外周血Th1、Th1/Th2均较治疗前升高,Th2、Th17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外周血Th1、Th1/Th2分别为(14.17±2.95)%、2.17±0.35,均高于对照组[(12.23±2.16)%、1.74±0.26],Th2、Th17分别为(6.54±1.09)%、(19.36±3.44)%,均低于对照组[(7.02±1.23)%、(20.89±3.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血清IL-4、IL-17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IFN-γ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血清IL-4、IL-17水平分别为(7.59±1.10)、(20.69±3.29)ng/L,均低于对照组[(9.01±1.13)、(21.64±3.38)ng/L],IFN-γ水平为(18.02±3.65)ng/L,高于对照组[(16.46±3.21)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过敏煎联合度普利尤单抗能显著提高对AD风湿蕴肤证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同时有助于改善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亚群比例及炎症因子水平,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过敏煎 度普利尤单抗 特应皮炎 风湿蕴肤证 辅助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泡辅助性T细胞亚群在EV71感染引起急性期手足口病患儿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高敏 邹伟华 +1 位作者 邹小杰 王翔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8年第6期459-463,共5页
肠道病毒 71 型(Enterovirus 71,EV71)是一种引起5岁以下儿童发生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mouth disease, HFMD)的常见病毒。HFMD的典型临床特征为发热、疱疹及手、足、臀部的斑丘疹等。轻症患儿约1周内自愈,且预后良好。重症患儿常伴... 肠道病毒 71 型(Enterovirus 71,EV71)是一种引起5岁以下儿童发生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mouth disease, HFMD)的常见病毒。HFMD的典型临床特征为发热、疱疹及手、足、臀部的斑丘疹等。轻症患儿约1周内自愈,且预后良好。重症患儿常伴随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如脑膜炎、脑炎、脑干脑炎等症状,病死率高[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 手足口病 滤泡辅助性t细胞亚群 肠道病毒71型
原文传递
HIV感染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亚群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赵爽 陈威巍 赵敏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5期392-396,共5页
目的 探讨HIV感染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及其亚群分布情况以及与病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0例未经治疗的HIV感染者,20例经HAART后病毒完全抑制的HIV感染者,以及15例健康人外周血Tfh及其亚群的频率,分析其与... 目的 探讨HIV感染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及其亚群分布情况以及与病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0例未经治疗的HIV感染者,20例经HAART后病毒完全抑制的HIV感染者,以及15例健康人外周血Tfh及其亚群的频率,分析其与病毒载量、CD4 T淋巴细胞计数及血浆丙种免疫球蛋白浓度的相关性.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未治疗组外周血Tfh17频率明显降低(P<0.05),与血浆丙种免疫球蛋白浓度呈负相关,并与外周血CD4 +T细胞计数呈正相关,与病毒载量呈负相关;Tfh2频率与血浆丙种免疫球蛋白及病毒载量呈正相关,并与外周血CD4+T细胞计数呈负相关;Tfh1频率在HIV感染者中明显升高(P<0.05),与在未治疗组中与血浆丙种免疫球蛋白浓度和病毒载量呈负相关,与外周血CD4+T细胞计数呈正相关.结论 Tfh亚群分布失衡,可能与HIV感染者持续性免疫激活状态和疾病进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 辅助t细胞 辅助t细胞17 辅助t细胞2 辅助 t细胞1
原文传递
CHB合并EBV感染患者外周血双阴性T淋巴细胞和滤泡辅助性T细胞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9
作者 王佳 高峰 +2 位作者 严士海 杨学文 张莉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10期1914-1917,1922,共5页
目的评价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合并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感染患者外周血双阴性T淋巴细胞(DN T)、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和CD4+T细胞水平以及CD4+/CD8+比值(CD4-CD8 Ratio)变化,并分析其与肝功能各项指标的相关性,探讨其临床意义。... 目的评价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合并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感染患者外周血双阴性T淋巴细胞(DN T)、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和CD4+T细胞水平以及CD4+/CD8+比值(CD4-CD8 Ratio)变化,并分析其与肝功能各项指标的相关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1年10月至2023年8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30例CHB合并原发性EBV感染患者(CHB+EBV组)、30例CHB患者(CHB组)及30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fh细胞和DN T细胞、CD4+细胞、CD8+的水平,使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结果外周血Tfh细胞水平:CHB+EBV组>CHB组>对照组,外周血DN T细胞水平:CHB组>CHB+EBV组>对照组,外周血CD4+T细胞水平:对照组>CHB组>CHB+EBV组,CD4+/CD8+比值:对照组>CHB组>CHB+EB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EBV组患者血液中ALT、AST、TBIL、DBIL、IBIL和ALP水平均明显高于CHB组和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外周血Tfh细胞与血液中ALT、AST、ALP、TBIL、DBIL和IBIL呈正相关(P<0.05)。DNT细胞与血ALT,AST,TBIL,DBIL和IBIL呈正相关(P<0.05),但与ALP无明显相关性(P>0.05)。CD4+细胞及CD4+/CD8+值与血ALT,AST,ALP,TBIL,DBIL及IBIL呈负相关(P<0.05)。结论双阴性T淋巴细胞和滤泡辅助性T细胞参与了CHB合并EBV感染免疫进程,且与患者肝损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肝炎 CHB合并EBV感染 双阴t淋巴细胞 辅助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OSD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及其亚群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彬彬 吴茜 +4 位作者 孙林 郁迪 刘磊 乔志新 王佳伟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385-389,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外周血中滤泡辅助性T(Tfh)细胞的表达,探讨Tfh细胞与NMOSD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53例NMOSD急性发作期患者(NMOSD组)和20名健康对照(对照组)的外周血中不同表型的Tfh细胞占... 目的通过研究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外周血中滤泡辅助性T(Tfh)细胞的表达,探讨Tfh细胞与NMOSD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53例NMOSD急性发作期患者(NMOSD组)和20名健康对照(对照组)的外周血中不同表型的Tfh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及其三个亚群Tfh1、Tfh2、Tfh17占CD4+CXCR5+T细胞的比例。结果 NMOSD组CD4+CXCR5+Tfh细胞、CD4+CXCR5+PD-1+Tfh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22.80±6.78)%vs.(18.94±3.84)%,t=3.042,P=0.003;(9.54±3.29)%vs.(4.21±1.31)%,t=9.914,P=0.000]。在CD4+CXCR5+T细胞中,NMOSD患者组Tfh17细胞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30.70±4.56)%vs.(27.33±2.89)%,t=3.071,P=0.003],Tfh1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26.41±4.42)%vs.(30.26±3.66)%,t=-3.474,P=0.001],Tfh2细胞比例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7);(Tfh2细胞比例+Tfh17细胞比例)/Tfh1细胞比例的比值高于对照组(2.41±0.65vs.1.88±0.39,t=4.264,P=0.000)。结论 NMOSD急性发作期患者外周血中Tfh细胞比例增高,同时存在着Tfh细胞的三个亚群的比例失调,尤其是Tfh17细胞比例显著增高,推测Tfh细胞与NMOSD的发病存在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辅助t细胞 CXC趋化因子受体5 程序死亡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萸连丸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记忆性滤泡辅助性T细胞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文 张哲言 +4 位作者 黄莉 邓柏龄 刘端勇 陈文潇 赵海梅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3-190,共8页
目的探究萸连丸(黄连、吴茱萸)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脾脏记忆性滤泡辅助性T细胞(Memory follicular T helper cell,m Tfh)的调节作用。方法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萸连丸组(0.5 g·kg^(-1)... 目的探究萸连丸(黄连、吴茱萸)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脾脏记忆性滤泡辅助性T细胞(Memory follicular T helper cell,m Tfh)的调节作用。方法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萸连丸组(0.5 g·kg^(-1))和美沙拉嗪组(0.3 g·kg^(-1)),每组10只。采用3%DSS溶液自由饮用7 d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实验过程每天记录小鼠的精神状态、粪便性状、便血及体质量情况;测量小鼠结肠长度、结肠质量,计算结肠质量指数;采用HE染色法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变化;ELISA法测定结肠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IL-15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测定脾脏组织中m Tfh细胞亚群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测定结肠组织中Roquin-1、AMPK-α、p-AMPK-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体质量显著下降(P<0.01),结肠长度显著缩短(P<0.01),结肠质量明显增加(P<0.05),结肠质量指数显著升高(P<0.01),结肠组织病理损伤严重;结肠组织中的促炎细胞因子IL-6、IL-15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脾脏组织中CD4^(+)CCR7-CXCR5^(+)CD62L^(+)、CD4^(+)CCR7^(+)CXCR5^(+)GL7^(+)、CD4^(+)CCR7-CXCR5^(+)GL7^(+)细胞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CD4^(+)CCR7^(+)CXCR5^(+)CD62L^(+)细胞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肠组织中Roquin-1、AMPK-α、p-AMPK-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萸连丸组及美沙拉嗪组小鼠的体质量明显上升(P<0.05),结肠长度显著延长(P<0.01),结肠质量明显降低(P<0.05),结肠质量指数显著下降(P<0.01),结肠组织病理损伤得到较明显改善;结肠组织中的IL-6、IL-15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脾脏组织中CD4^(+)CCR7-CXCR5^(+)CD62L^(+)、CD4^(+)CCR7^(+)CXCR5^(+)GL7^(+)、CD4^(+)CCR7-CXCR5^(+)GL7^(+)细胞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CD4^(+)CCR7^(+)CXCR5^(+)CD62L^(+)细胞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肠组织中Roquin-1、AMPK-α、p-AMPK-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萸连丸对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治疗作用,能够改善结肠组织病理损伤,可能与其激活Roquin-1/AMPK-α信号通路,下调炎性细胞因子IL-6、IL-15表达,调控m Tfh细胞亚群稳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萸连丸 溃疡结肠炎 记忆辅助t细胞 Roquin-1/AMPK-α信号通路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泡辅助性T细胞及亚群紊乱参与儿童过敏性紫癜发病机制初探 被引量:28
12
作者 唐筱潇 李婷 +5 位作者 陈学兰 张高福 黎小芹 王墨 阳海平 李秋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0-127,共8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T follicular helper cells,Tfh细胞)及其亚类失衡在儿童过敏性紫癜(HenochSch?nlein purpura,HSP)及紫癜性肾炎(HSP nephritis,HSP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收集确诊的HSP患儿45例,根据肾脏... 目的探讨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T follicular helper cells,Tfh细胞)及其亚类失衡在儿童过敏性紫癜(HenochSch?nlein purpura,HSP)及紫癜性肾炎(HSP nephritis,HSP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收集确诊的HSP患儿45例,根据肾脏受累情况分为3组:无肾脏受累组(A组)21例,孤立性血尿组(B组)12例,血尿合并蛋白尿组(C组)12例,另收集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儿童17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fh(CD3^+CD4^+CXCR5^+)细胞及其亚类Tfh1(CCR6^-CXCR3^+Tfh),Tfh2(CCR6^-CXCR3^-Tfh),Tfh17(CCR6^+CXCR3^-Tfh)比例,同时检测ICOS及OX40在Tfh细胞及其亚类上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组和C组Tfh细胞及表达ICOS水平都明显增高(P<0.05);C组Tfh2细胞、(Tfh2^+Tfh17)/Tfh1、Tfh细胞OX40和ICOS表达、Tfh2细胞ICOS表达均上调,而Tfh1细胞水平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Tfh1细胞、Tfh2细胞、Tfh17细胞及这些亚类细胞上ICOS和OX40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HSP各组间比较,C组Tfh细胞比例较A、B组有增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间Tfh细胞无差异(P>0.05)。进一步发现外周血Tfh细胞、Tfh2细胞、Tfh细胞上ICOS和OX40表达与血清IgA水平成正相关,而Tfh1细胞与IgA水平成负相关,Tfh17细胞与IgA无相关性。结论 Tfh亚类紊乱(Tfh2增加,Tfh1降低)参与了HSP及HPSN发生。而Tfh可能通过ICOS和OX40信号通路参与HSP高IgA血症,但其具体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紫癜 辅助t细胞 协调信号刺激分子 OX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MWH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亚群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侯悦 刘倩 +2 位作者 金大中 李佳钋 乔宠 《现代免疫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9-144,共6页
为探讨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患者外周血CD4^(+)CXCR5^(+)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Tfh)亚群的水平及低分子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对异常Tfh的作用,收集2018年8月至2019... 为探讨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患者外周血CD4^(+)CXCR5^(+)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Tfh)亚群的水平及低分子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对异常Tfh的作用,收集2018年8月至2019年4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就诊的妊娠早期妇女69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健康妇女24例(健康组),未进行LMWH治疗的RSA妇女20例(RSA未治疗组),进行LMWH治疗的RSA妇女25例(RSA治疗组)。FACS检测3组研究对象外周血Tfh亚群百分比。结果显示,RSA未治疗组外周血CD4^(+)CXCR5^(+)Tfh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显著高于健康组[(21.06±9.52)%vs(14.4±3.03)%,P=0.007)]和RSA治疗组[(21.06±9.52)%vs(12.67±4.16)%,P=0.0003),而在RSA治疗组与健康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3);RSA未治疗组外周血PD-1^(+)Tfh占CD4^(+)CXCR5^(+)Tfh的百分比显著低于健康组[(3.17±3.12)%vs(7.25±6.34)%,P=0.012]和RSA治疗组[(3.17±3.12)%vs(5.87±5.53)%,P=0.0581],而在RSA治疗组与健康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0);ICOS^(+)Tfh占CD4^(+)CXCR5^(+)Tfh的百分比在健康组、RSA未治疗组和RSA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9)。由此,Tfh水平异常可能与RSA发病相关,尤其PD-1^(+)Tfh;而LMWH可能通过改善RSA患者异常Tfh百分比调节RSA免疫失衡,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流产 低分子量肝素 辅助t细胞
原文传递
血管活性肠肽调控滤泡辅助性T细胞/滤泡调节性T细胞平衡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杨铭杰 杨新棵 +2 位作者 李京涛 魏海梁 闫曙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5-459,共5页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以结肠黏膜屏障持续损伤为病理基础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滤泡辅助性T(Tfh)细胞和滤泡调节性T(Tfr)细胞的异常表达与U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Tfh细胞具有分泌促炎因子、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等作用,能够促进UC的发展,Tfr细胞...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以结肠黏膜屏障持续损伤为病理基础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滤泡辅助性T(Tfh)细胞和滤泡调节性T(Tfr)细胞的异常表达与U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Tfh细胞具有分泌促炎因子、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等作用,能够促进UC的发展,Tfr细胞则具有抑制Tfh细胞活性、分泌抗炎因子等作用,如何调节两者平衡已成为UC的潜在治疗靶点之一。血管活性肠肽(VIP)对UC具有防治作用,其机制与调控Tfh/Tfr细胞平衡密切相关,可对UC的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结肠炎(UC) 辅助t(tfh)细胞 调节t(tfr)细胞 血管活肠肽(VIP) 发病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明原因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外周血和子宫内膜中滤泡辅助性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的变化及意义
15
作者 张曼丽 葛挺 +2 位作者 张于念 徐强 腊晓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85-991,共7页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反复种植失败(URIF)患者外周血和子宫内膜组织中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及相关细胞因子变化情况,评估其对URIF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的URIF患者64例作...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反复种植失败(URIF)患者外周血和子宫内膜组织中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及相关细胞因子变化情况,评估其对URIF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的URIF患者64例作为研究组(URIF组),选取同时期因男方不育于本中心就诊的健康育龄期女性61例做为健康对照组(HC组)。在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中收集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GSE芯片,采用CIBERSORT算法识别不同免疫细胞的比例,使用Cibersort.R包进行免疫细胞浸润分析及可视化处理。收集两组患者外周血样本和子宫内膜组织样本,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fh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L-4、IL-6、IL-21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CXCR5、Bcl-6、IL-21的表达。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URIF相关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指标单项及联合检测对URIF的预测价值。利用药物治疗靶点数据库(TTD)预测分别靶向IL-6和IL-21的URIF潜在治疗药物。结果:GEO数据库的GSE数据集的免疫细胞浸润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患者相比,RIF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活化的记忆性CD4+T细胞、Tfh、调节性T细胞(Treg)、未激活的巨噬细胞、静息的树突状细胞数量均增多(P<0.05);初始B细胞、γδT细胞、M2型巨噬细胞及活化的树突状细胞数量均减少(P<0.05)。URIF组外周血Tfh、IL-6、IL-21水平均明显高于H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提示,与HC组比较,URIF组患者子宫内膜中CXCR5、Bcl-6、IL-21的表达增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6、IL-21和Tfh是URI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经ROC分析,外周血Tfh联合IL-6和IL-21诊断URIF的曲线下面积(AUC=0.974)均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P<0.05)。通过TTD检测筛选得到了5种靶向IL-6或IL-21且对URIF具有潜在疗效的药物。结论:URIF患者外周血Tfh、IL-6、IL-21水平均异常升高,且CXCR5、Bcl-6、IL-21在URIF患者子宫内膜中异常表达,提示Tfh及其细胞因子与URIF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各指标联合预测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并可能作为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种植失败 辅助t细胞 免疫浸润分析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泡辅助性T细胞在恶性血液病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龚珊 张冉冉 曲建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6期3125-3130,共6页
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Tfh)属于CD4^(+)T细胞亚群,有独特的表型及功能特性。Tfh细胞存在于淋巴组织的生发中心及外周血中,具有支持淋巴滤泡生发中心(germinal center,GC)的形成、促进B细胞成熟和决定B细胞分化以及... 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Tfh)属于CD4^(+)T细胞亚群,有独特的表型及功能特性。Tfh细胞存在于淋巴组织的生发中心及外周血中,具有支持淋巴滤泡生发中心(germinal center,GC)的形成、促进B细胞成熟和决定B细胞分化以及抗体的产生、类别转换的功能,Tfh细胞数量、功能、亚型等的异常与恶性血液病的发生、进展及预后相关。该文就Tfh细胞的分化、分型以及其在不同类型恶性血液病中的表达和作用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揭示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等疾病的发病机制,靶向该细胞来治疗此类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t细胞 淋巴瘤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多发骨髓瘤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和滤泡调节性T细胞表达变化及意义
17
作者 安平 邢倩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2469-2476,共8页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细胞亚型和效应记忆Tfh细胞(Tfh-EM)以及滤泡调节性T细胞(Tfr)的表达,并探讨其在SLE患者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30例SLE患者和26例健康对照的外周血中...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细胞亚型和效应记忆Tfh细胞(Tfh-EM)以及滤泡调节性T细胞(Tfr)的表达,并探讨其在SLE患者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30例SLE患者和26例健康对照的外周血中Tfh (CD4 CXCR5 )细胞亚型Tfh1 (CD4 CXCR5 CXCR3 CCR6−)、Tfh2 (CD4 CXCR5 CXCR3−CCR6−)、Tfh17 (CD4 CXCR5 CXCR3−CCR6 )、Tfh-EM (CD4 CXCR5 ICOS PD-1 )和Tfr (CD4 CD25 CXCR5 CD127low)的水平。收集入组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受试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21 (IL-21)。结果:SLE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外周血中Tfh-EM细胞、Tfh17细胞、总Tfh细胞的表达和外周血中IL-21水平较健康对照组表达升高(P均 P = 0.020)。外周血Tfh-EM细胞在SLE组中高病情活动度的表达高于低疾病活动度的患者(P = 0.024)。Tfh-EM细胞与抗ds-DNA抗体存在正相关(ρ = 0.444, P = 0.018),Tfr细胞的比率与疾病活动度SLEDAI-2K评分呈负相关(ρ = −0.392, P = 0.039)。结论:SLE组Tfh表达升高致Tfh/Tfr比值失衡,Tfh-EM细胞、Tfh17表达异常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红斑狼疮 t调节细胞 t辅助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在滤泡辅助性T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8
作者 骆曦坪 卢蕊欣 +2 位作者 于思睿 黄国晟 曾文 《蛇志》 2024年第3期370-373,385,共5页
滤泡辅助性T(TFH)细胞是CD4+T细胞的一个特殊亚群,在促进和调节体液反应有着重要的作用。TFH细胞分化需要树突状细胞(DC)才能顺利完成,但目前关于DC如何诱导不同的TFH分化过程以及在诱导分化中的特殊作用仍未充分明确。因此,为加强对DC-... 滤泡辅助性T(TFH)细胞是CD4+T细胞的一个特殊亚群,在促进和调节体液反应有着重要的作用。TFH细胞分化需要树突状细胞(DC)才能顺利完成,但目前关于DC如何诱导不同的TFH分化过程以及在诱导分化中的特殊作用仍未充分明确。因此,为加强对DC-TFH细胞轴的认识,本文就DC的TFH细胞不同亚群分化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指出TFH细胞分化需要DC的持续抗原提呈,同时还受CD28和CD40L下游的OX40信号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辅助t细胞 B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在自身免疫性肝炎中的作用机制
19
作者 罗龙龙 王丽菲 +7 位作者 邢国静 郑英 卢利霞 李初谊 李斌 马俊 于晓辉 张久聪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66-1469,共4页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由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肝细胞导致的慢性肝炎,随着病程的延长,可逐渐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尽管目前对于AIH的认识和治疗已取得很大进展,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明确。T淋巴细胞在AIH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至关重...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由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肝细胞导致的慢性肝炎,随着病程的延长,可逐渐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尽管目前对于AIH的认识和治疗已取得很大进展,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明确。T淋巴细胞在AIH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聚焦于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阐述其在AIH机制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AIH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自身免疫 辅助t细胞 t淋巴细胞 调节 B-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泡调节性T细胞、滤泡辅助性T细胞及其比值在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预测价值
20
作者 王涧 沈惠良 +1 位作者 黄佳 夏莹烨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9期125-129,共5页
目的分析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滤泡调节性T细胞(Tfr细胞)、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细胞)及其比值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梅毒血清固定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浙江省皮肤病医院收治的30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梅毒... 目的分析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滤泡调节性T细胞(Tfr细胞)、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细胞)及其比值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梅毒血清固定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浙江省皮肤病医院收治的30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梅毒血清固定组)、30例梅毒血清转阴患者(梅毒血清转阴组)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健康对照组。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三组外周血Tfh、Tfr细胞水平及Tfr细胞/Tfh细胞比值,分析Tfh、Tfr细胞水平变化与血清甲基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滴度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fr细胞水平、Tfr细胞/Tfh细胞比值对梅毒血清固定的预测价值。结果三组Tfh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梅毒血清固定组Tfr细胞水平、Tfr细胞/Tfh细胞比值均高于梅毒血清转阴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fh、Tfr细胞水平与TRUST滴度无显著相关性(r=0.217、0.225,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Tfr细胞水平、Tfr细胞/Tfh细胞比值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7、0.692(P<0.05)。结论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存在Tfh、Tfr细胞的平衡失调,Tfr细胞水平、Tfr细胞/Tfh细胞比值可作为梅毒血清固定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t细胞 辅助t细胞 梅毒血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