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比较以自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技术和滤过反投影重建的低剂量腹部CT的图像质量 被引量:40
1
作者 王艳 史大鹏 +2 位作者 朱绍成 吴青霞 孙明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902-1905,共4页
目的比较应用自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技术(ASIR)和滤过反投影(FBP)两种重建技术获得不同低剂量腹部CT扫描图像的质量及对病变的优化显示。方法选取22例临床诊断肝脏占位而接受腹部增强扫描的患者,在常规动脉期扫描后门静脉期分别以150mAs... 目的比较应用自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技术(ASIR)和滤过反投影(FBP)两种重建技术获得不同低剂量腹部CT扫描图像的质量及对病变的优化显示。方法选取22例临床诊断肝脏占位而接受腹部增强扫描的患者,在常规动脉期扫描后门静脉期分别以150mAs和100mAs对病变中心上下10cm范围进行连续扫描,分别用FBP及3个水平(30%、50%、70%)的ASIR重建图像,测量并比较图像噪声及容积CT剂量指数(CIDIvol),并对所得图像进行图像质量评分。结果与FBP相比,ASIR可降低图像噪声,减少伪影,增加诊断信心度(P<0.001)。采用150mAs及100mAs扫描时,30%ASIR和50%ASIR图像的诊断信心度评分较好,CIDIvol分别为12.74mGy、8.59mGy,均低于常规扫描剂量(P<0.05)。150mAs时,与FBP比较,30%ASIR、50%ASIR和70%ASIR重建图像中,肝实质、背景肌肉及门静脉的平均噪声均有所降低,分别为(18.74%、30.39%、41.49%)、(18.73%、30.67%、41.85%)、(22.66%、37.14%、43.61%);100mAs时,则分别降低(20.37%、32.22%、43.32%)、(18.63%、30.48%、41.57%)和(21.39%、35.09%、45.72%)。100mAs-30%ASIR图像噪声与150mAs-FBP图像噪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扫描剂量降低32.96%。结论采用ASIR重建算法可有效提高图像质量,降低腹部CT扫描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低剂量 自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技术 滤过反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双低剂量在头颈部CTA滤过反投影重组法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刘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16期51-53,共3页
目的:分析研讨双低剂量在头颈部CTA滤过反投影重组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用1:1随机数字法分2组讨论2015年2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46例,每组23例,区分两组患者检查过程中管电压和对比剂剂量,A组:270mg I/ml碘... 目的:分析研讨双低剂量在头颈部CTA滤过反投影重组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用1:1随机数字法分2组讨论2015年2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46例,每组23例,区分两组患者检查过程中管电压和对比剂剂量,A组:270mg I/ml碘克沙醇,管电压100k Vp;B组:350mg I/ml碘海醇,管电压120k Vp。设置相同的设置参数,记录两组患者剂量长度乘(DLP)、扫描范围、CT容积剂量指数(CT-DI),检测患者头颈部动脉CT指标,并计算平均碘摄入量、身体质量(BMI)、有效辐射剂量(ED),检查结果由医院2名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分析,客观、主观判定其检验差异。结果:A组患者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颈总动脉、主动脉CT值与B组比较(P>0.05)。比较两组患者对比剂使用剂量,A组13g低于B组17g;比较两组患者SSDE、ED、DLP、CTDIvol指标,A组低于B组(P<0.05)。结论:头颈部CTA滤过反投影重组法中采用低对比剂(270mg I/ml)和低管电压(100k Vp),在确保图像诊断的作用上,明显降低了对比剂和辐射剂量摄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过反投影重组法 CTA 低剂量 血管成像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低剂量在头颈部CTA滤过反投影重组法中的应用观察
3
作者 海洪勃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28期103-103,共1页
目的探讨双低剂量在头颈部CTA滤过反投影重组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行头颈部CTA检查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管电压和对比剂水平... 目的探讨双低剂量在头颈部CTA滤过反投影重组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行头颈部CTA检查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管电压和对比剂水平进行头颈部CTA检查,观察组患者采用低管电压、低对比剂水平完成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图像质量。结果客观评估:在主动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各部位CT值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主观评估:观察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与对照组比较,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CTA滤过反投影重组法中应用双低剂量条件进行头颈部检查,可有效保障图像质量,应推广应用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剂 滤过反投影重建法 管电压 头颈部C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低剂量在头颈部CTA滤过反投影重组法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巴志霞 虎玉兰 +4 位作者 黄宝生 安芳军 郑生喜 卢冬梅 李静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18-1321,共4页
目的探讨双低剂量在头颈部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TA)滤过反投影重组法中的应用。方法将拟行头颈部CTA检查的54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27例。A组:管电压100 kV p,对比剂为碘克沙醇(270 mgI/ml);B组:管电压120 kV p,对比剂为碘海醇(350 mgI/... 目的探讨双低剂量在头颈部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TA)滤过反投影重组法中的应用。方法将拟行头颈部CTA检查的54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27例。A组:管电压100 kV p,对比剂为碘克沙醇(270 mgI/ml);B组:管电压120 kV p,对比剂为碘海醇(350 mgI/ml)。两组其它扫描参数相同。记录两组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扫描范围及剂量长度乘积(DLP),测量受检者多处头颈部动脉CT值均值,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身体质量指数(BMI)和平均碘摄入量(mgI/kg),由两名医师采用4分制对两组图像质量进行主、客观评价并采用统计学方法检验其差异性。结果 A组的辐射计量(1.78±0.20)mG y低于B组(2.44±0.24)mG y;A组患者接受碘剂量(13.5 g)低于B组(17.5 g),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两组头颈部大血管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管电压(100 kV p)条件下,使用低浓度对比剂(270 mgI/ml)双低剂量在头颈部CTA检查中应用于滤过反投影重组法,能够保证图像诊断要求的同时明显降低了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的摄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计量 对比剂 滤过反投影重建法 头颈动脉 血管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头颈联合血管造影自动与手动触发辐射剂量对比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熊永芳 赵传军 《中国医疗设备》 2017年第6期79-82,共4页
目的通过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自动与手动触发时辐射剂量不同的对比,探讨低辐射造影方法。方法选择60名行头颈联合CTA的患者分成A、B两组。A组选择用管电压100 m V,管电流350 m A,注射流率4 m L/s... 目的通过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自动与手动触发时辐射剂量不同的对比,探讨低辐射造影方法。方法选择60名行头颈联合CTA的患者分成A、B两组。A组选择用管电压100 m V,管电流350 m A,注射流率4 m L/s,手动触发做头颈联合CTA所得的辐射剂量;B组选择用管电压100 m V,管电流350 m A,注射流率4 m L/s,通过检测层自动触发做头颈联合CTA所得的辐射剂量。结果 60名患者所做的头颈联合CTA颈动脉及其分支均可清晰显示,完全能满足医学诊断要求。结论手动触发做头颈联CTA所得的辐射剂量都大于自动触发做头颈联合CTA所得的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CTA 自动触发 手动触发 低辐射 滤过反投影重组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在儿童胸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6
作者 许书聪 闫淯淳 +2 位作者 郭宏伟 袁新宇 孙海林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7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目的比较应用自适应迭代重建(ASi R)技术进行儿童胸部CT扫描与传统的滤过反投影法(FBP)重建在图像质量、噪声和辐射剂量方面的差别,评价ASi R技术在儿童胸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10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 目的比较应用自适应迭代重建(ASi R)技术进行儿童胸部CT扫描与传统的滤过反投影法(FBP)重建在图像质量、噪声和辐射剂量方面的差别,评价ASi R技术在儿童胸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10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进行胸部CT检查病例60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0例。A组年龄1个月~6岁,平均年龄2.32岁。B组年龄2个月~5岁,平均年龄2.41岁。A组采用ASi R技术进行扫描,ASi R权重值0%~50%由设备在扫描过程中自动获得。B组采用传统的FBP进行数据重建。测量所有病例左心室最大层面及同层面、同面积背部肌肉的客观噪声值,并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2组图像均由2名高年资儿科影像医师采用4分制方法主观评价图像质量,所得数据利用t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病例中ASi R权重为10%2例(6.7%),20%7例(23.3%),30%10例(33.3%),40%6例(20%),50%5例(16.7%)。A组客观噪声值为23.71±4.72,B组为24.62±5.3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图像质量主观评分,2名医师的相关性较好(k=0.80),A组评分均值为3.50±0.73,B组评分均值为3.60±0.6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TDIvol为(0.61±0.06)m Gy,B组为(1.08±0.91)m Gy;与B组相比,A组辐射剂量平均降低了44.6%,最大降幅为59.3%,两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儿童胸部CT扫描中,应用ASi R技术在保证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的前提下,可降低40%以上的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 低剂量 胸部影像 滤过反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平的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算法在能谱CT门静脉成像中的图像质量比较 被引量:34
7
作者 赵晶 徐飞 +2 位作者 李晓璐 王慧慧 赵心明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2-287,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水平的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算法在门静脉成像中的图像质量,优化门静脉成像中的ASiR重建算法的比例。方法搜集临床有恶性肿瘤病史、治疗后随诊,行上腹部增强扫描的患者40例。采用能谱模式扫描,双电压快速切换,从扫描数... 目的比较不同水平的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算法在门静脉成像中的图像质量,优化门静脉成像中的ASiR重建算法的比例。方法搜集临床有恶性肿瘤病史、治疗后随诊,行上腹部增强扫描的患者40例。采用能谱模式扫描,双电压快速切换,从扫描数据中重组出60 ke V能量段的单能量图像,分别用FBP(0%ASiR)、30%ASiR、40%ASiR、50%ASiR、60%ASiR算法进行重建,得到5组不同水平ASiR重建算法的图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5组图像中门静脉主干、肝实质的客观噪声。由两名腹部影像诊断医师在盲法下对5组图像的噪声、伪影及门静脉主干第3级分支细小结构的显示进行主观图像质量评分。结果与FBP(0%ASiR)比较,30%ASiR、40%ASiR、50%ASiR、60%ASiR图像中,门静脉主干及肝实质的客观噪声值依次减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1)。40%ASiR组分别与50%ASiR、60%ASiR组之间比较,门静脉主干及肝实质的客观噪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01)。随着ASiR值的升高,两名医师在盲法下对5种不同重建算法图像的噪声、伪影主观评分均依次升高,仅显示门静脉主干第3级分支。主观评分中40%ASiR图像最高,60%ASiR图像最低。5种不同重建算法之间图像噪声、伪影、显示门静脉主干第3级分支结构主观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在门静脉主干第3级分支结构的显示方面,40%ASiR图像主观评分分别高于50%ASiR、60%ASiR图像,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结论采用ASiR算法可通过降低图像噪声来提高图像质量,随着ASiR重建比例的升高,图像噪声、伪影依次减少,图像密度分辨率依次增高。但过高的ASiR算法本身会引起图像的"模糊"效应。在门静脉成像中,将ASiR设置为40%时,既可以降低图像噪声,又不会对图像产生明显的"模糊"效应,图像质量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自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技术 滤过反投影
原文传递
应用高级重建算法改善肝脏低剂量扫描图像质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吴青霞 郭濴 +1 位作者 朱绍成 王艳 《中国实用医刊》 2014年第20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ASIR)和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技术(MBIR)两种高级重建算法获得低剂量肝脏 CT 扫描图像质量及病变的优化显示。方法选取12例肝占位患者行肝脏 CT 双期增强扫描(动脉期采用自动毫安,门静脉期采用固... 目的:探讨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ASIR)和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技术(MBIR)两种高级重建算法获得低剂量肝脏 CT 扫描图像质量及病变的优化显示。方法选取12例肝占位患者行肝脏 CT 双期增强扫描(动脉期采用自动毫安,门静脉期采用固定毫安150 mAs),分别用滤过反投影(FBP)、40% ASIR 和40% MBIR 三种算法进行0.625 mm 重建,对图像质量及噪声分别进行主观和客观评分。结果与 FBP 相比,ASIR 和 MBIR 重建算法可以降低噪声、减少伪影及增加诊断信心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在细小结构及病变显示方面,ASIR 重建与 FBP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MBIR 重建与 ASIR 及 FBP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MBIR 重建算法提高图像质量更显著。肝实质、门静脉及背景肌肉平均客观噪声分别降低(24.6%、70.1%)、(25.8%、86.9%)、(23.7%、6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MBIR 比 ASIR 重建算法提高图像质量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低剂量 自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技术 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技术 滤过反投影
原文传递
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在儿童胸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9
作者 雷强 李茂炯 袁一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19年第11期00213-00214,共2页
在儿童胸部低剂量CT扫描中采用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进行胸部低剂量CT扫描的患儿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实验组56例,对照组56例。实验组患儿采用自适应迭代... 在儿童胸部低剂量CT扫描中采用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进行胸部低剂量CT扫描的患儿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实验组56例,对照组56例。实验组患儿采用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进行数据重建,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的滤过反投影法进行数据重建,对比二组患儿CT图像数据重建效果。结果:经研究发现,二组患儿的图像客观噪声值对比差异不显著,图像质量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辐射剂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低剂量胸部CT扫描中,采用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能够有效保证图像质量,同时降低辐射剂量,满足诊断要求,该技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胸部低剂量CT 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 传统滤过反投影 数据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