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床旁漂浮与非漂浮电极临时心内膜起搏效果对比——附158例报告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学忠 王岳松 +1 位作者 郭向阳 章萍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75-377,共3页
目的:比较应用漂浮与非漂浮电极进行床旁临时心脏起搏的疗效。方法:将158例因各种心律失常需要临时心脏起搏的患者分为2组(漂浮组与非漂浮组),分别采用漂浮电极和非漂浮电极起搏,分析比较2种起搏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2组起搏的即刻成... 目的:比较应用漂浮与非漂浮电极进行床旁临时心脏起搏的疗效。方法:将158例因各种心律失常需要临时心脏起搏的患者分为2组(漂浮组与非漂浮组),分别采用漂浮电极和非漂浮电极起搏,分析比较2种起搏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2组起搏的即刻成功率均为100%,成功起搏所需的时间和起搏阈值分别为(16±2)min比(12±2)min(P<0.05)和(0.65±0.20)V比(0.75±0.25)V,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及起搏感知不良的发生率分别为71%比45%(P<0.05)、2%比8%(P<0.05)。2组分别有1例于术后第2、4日死于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其余患者随访1~6个月,情况均稳定。结论:应用漂浮电极和非漂浮电极进行床旁临时心脏起搏均是较安全有效的起搏方法,各有优缺点,应视患者情况及术者操作熟练程度选择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电极 漂浮电极 起搏 心脏心内膜 床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漂浮电极在心脏临时起搏治疗严重心动过缓患者中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赵枫萍 韩晓娟 《中国疗养医学》 2024年第11期100-103,共4页
目的观察球囊漂浮电极置入在严重心动过缓患者进行心脏临时起搏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200例严重心动过缓患者,按照乱数表分为对照组(99例,采用普通电极置入进行心脏临时起搏治... 目的观察球囊漂浮电极置入在严重心动过缓患者进行心脏临时起搏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200例严重心动过缓患者,按照乱数表分为对照组(99例,采用普通电极置入进行心脏临时起搏治疗),观察组(101例,采用球囊漂浮电极置入进行心脏临时起搏治疗),观察两组起搏及置管情况、电极到位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起搏成功率、留管时间、导管脱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起搏成功时间(8.85±1.31)min较对照组(12.83±2.24)min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电极右心室心尖部到位率、电极右心室流出通道到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重心动过缓患者进行心脏临时起搏治疗中采用普通电极与球囊漂浮电极的起搏成功率、电极右心室心尖部到位率、电极右心室流出通道到位率及安全性均较好,但采用球囊漂浮电极置入能够缩短起搏成功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缓 心脏临时起搏 普通电极 球囊漂浮电极 起搏成功率 导管脱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旁球囊漂浮电极导管心脏临时起搏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淑敏 刘中梅 +3 位作者 韩明华 郭涛 赵玲 代青原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4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 对床旁应用球囊漂浮电极导管行心脏临时起搏 176例进行总结分析 ,探讨床旁心脏临时起搏的方法学和可行性。 方法 男性 10 8例 ,女性 6 8例 ,年龄 6 1 7岁± 9 8岁 ,安置临时起搏器原因为 :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 97例 ,病窦... 目的 对床旁应用球囊漂浮电极导管行心脏临时起搏 176例进行总结分析 ,探讨床旁心脏临时起搏的方法学和可行性。 方法 男性 10 8例 ,女性 6 8例 ,年龄 6 1 7岁± 9 8岁 ,安置临时起搏器原因为 :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 97例 ,病窦综合征 4 8例 ,因心动过缓外科手术中保护性起搏 31例 ,所有病例选择锁骨下静脉入路安置临时起搏器 ,通过分析起搏心电图图形特点和测量导管深度 ,并对需要植入永久起搏器的 93例患者的X线透视进行研究 ,判定该起搏方法的可行性和成功率。 结果 床旁心脏临时起搏适用于各年龄组人群 ,起搏部位经左锁骨下静脉入路植入者 ,两种起搏点的导管深度分别为 36 8cm± 2 7cm及 34 8cm± 3 3cm ,5例右锁骨下静脉入路者为右心室心尖部。其起搏点的导管深度 31 5cm± 3 1cm ,通过起搏心电图图形和导管深度指导下 ,应用球囊漂浮电极导管即刻成功率 10 0 %。 1例发生左侧气胸 ,发生率 1 7%。 结论 体表心电图和导管深度指导下应用球囊漂浮电极导管进行床旁心脏临时起搏是一项安全有效、可行的起搏方法 ,只要操作方法正确 ,可替代X线指导下的临时起搏 ,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漂浮电极导管 心脏临时起搏 方法学 可行性 心律失常 锁骨下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时气囊漂浮电极不同静脉心脏起搏途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艳飞 赵文萍 +2 位作者 任越 尹博英 张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766-767,共2页
目的比较临时气囊漂浮电极不同静脉心脏起搏途径的植入及起搏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将80例安置临时起搏器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右股静脉)、B组(右锁骨下静脉)、C组(左锁骨下静脉)、D组(右颈内静脉)各20例,各组应用相应的静脉穿刺途径... 目的比较临时气囊漂浮电极不同静脉心脏起搏途径的植入及起搏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将80例安置临时起搏器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右股静脉)、B组(右锁骨下静脉)、C组(左锁骨下静脉)、D组(右颈内静脉)各20例,各组应用相应的静脉穿刺途径植入临时气囊漂浮电极进行右心室起搏,对4组患者静脉穿刺成功时间、电极植入至成功起搏时间、电极植入深度、成功率、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B组、C组静脉穿刺时间无显著性差异,D组穿刺时间最短;②B组、C组、D组电极植入至成功起搏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③A组起搏电极植入深度最深,为(63.11±2.33)cm(P<0.05),B组、C组、D组电极植入深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④A组成功率最高(100%),B组、C组、D组各有1例换用其他途径。各组比较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4种临时气囊漂浮电极静脉心脏起搏途径均安全有效,但右侧颈内静脉途径电极植入时间短,起搏迅速,并发症少,更适合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囊漂浮电极 心脏 临时起搏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股静脉床旁漂浮电极导管临时心脏起搏应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永军 张卫国 +3 位作者 王刚 杜日映 王均志 崔国方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经股静脉漂浮电极导管在紧急心脏起搏治疗中无X线条件下的有效性和快速、安全性。方法37例患者均采用漂浮电极导管,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右侧股静脉,所有患者均在床边无X线条件下进行,起搏方式为按需心室起搏(CVP)。结果... 目的探讨经股静脉漂浮电极导管在紧急心脏起搏治疗中无X线条件下的有效性和快速、安全性。方法37例患者均采用漂浮电极导管,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右侧股静脉,所有患者均在床边无X线条件下进行,起搏方式为按需心室起搏(CVP)。结果所有患者均起搏成功,最快3.8min,最慢23.1min。5~10min内起搏成功28例。从股静脉穿刺成功至起搏完成时间为8.5±3.65min。结论在急症无X线透视时,应用Seldinger穿刺技术经股静脉床边漂浮电极导管临时起搏具有起搏快,疗效肯定,并发症很少,不需搬动患者,不需特殊设备,非常适用于危重患者的急诊抢救,特别是在基层医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静脉 漂浮电极导管 心脏临时起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漂浮电极与普通电极床旁心脏临时起搏对比观察 被引量:18
6
作者 郭应军 王国军 刘八一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8年第3期263-265,共3页
目的对经静脉球囊漂浮电极与普通电极进行心脏临时起搏进行对比观察。方法54例床旁临时心脏起搏中,31例选择普通电极,23例选择球囊漂浮电极。观察两组间置管操作时间、起搏阈值、并发症等。结果两组间均有较高成功率,但球囊漂浮电极组... 目的对经静脉球囊漂浮电极与普通电极进行心脏临时起搏进行对比观察。方法54例床旁临时心脏起搏中,31例选择普通电极,23例选择球囊漂浮电极。观察两组间置管操作时间、起搏阈值、并发症等。结果两组间均有较高成功率,但球囊漂浮电极组置管时间明显小于普通电极组(2.1±2.3minvs9.3±5.3min,P<0.01),而起搏阈值等指标无明显差异,普通电极组发生并发症2例,1例为心肌穿孔,另1例为RonT诱发室性心动过速。结论与普通电极相比,球囊漂浮电极有操作简便、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球囊漂浮电极 普通电极 床旁临时起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左锁骨下静脉床旁球囊漂浮电极导管心脏临时起搏的疗效评价及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晓东 刘淑婧 +3 位作者 张超红 王艳芹 郑家林 董颖捷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1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床旁锁骨下静脉快速临时起搏器安置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8例不同病因所致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心脏骤停者,在床旁通过左锁骨下静脉穿刺的方法,应用漂浮球囊电极导管,观察起搏信号、插入导管的长度、QRS波群形态及测定阈... 目的探讨床旁锁骨下静脉快速临时起搏器安置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8例不同病因所致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心脏骤停者,在床旁通过左锁骨下静脉穿刺的方法,应用漂浮球囊电极导管,观察起搏信号、插入导管的长度、QRS波群形态及测定阈值,将电极送入右心室,行紧急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术。结果成功起搏37例(97.37%),所用时间平均(6.8±4.2)min,植入深度为(37.45±3.40)cm,平均留置时间为(4.4±2.6)d,起搏阈值为(0.96±0.35)V。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左锁骨下静脉途径植入球囊起搏电极导管能迅速安全行心室起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锁骨下静脉 球囊漂浮电极导管 心脏临时起搏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囊漂浮电极床旁心脏起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杨红玲 黄新平 +2 位作者 李慧娟 孙琳 刘帆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7期62-63,共2页
目的总结本院102例气囊漂浮电极导管床旁心脏起搏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收集本院1995年至今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102例,其中紧急临时起搏用于危重抢救病例67例,外科择期手术预防性起搏35例。根据操作者经验及习惯在床旁以seldinger方法穿... 目的总结本院102例气囊漂浮电极导管床旁心脏起搏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收集本院1995年至今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102例,其中紧急临时起搏用于危重抢救病例67例,外科择期手术预防性起搏35例。根据操作者经验及习惯在床旁以seldinger方法穿刺左锁骨下静脉58例或右颈内静脉44例,在无X线透视条件下,沿动脉鞘管插入气囊电极,缓慢推送电极,根据心电监护II导联QRS波形态、心腔内心电图、体表起搏心电图判断电极进入右心室,观察起搏效果。结果102例均成功起搏,从穿刺到成功起搏用时为10~15min,起搏时间2~11d。其中1例经左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钢丝误入左颈内静脉,重新穿刺送管后顺利起搏。另有3例在电极送入右心室时出现短阵室性心动过速,轻柔退管后室速消失;8例术后6~12h内出现间断起搏,为电极移位,重新调整电极后正常起搏。全部病例未发生心肌穿孔、气胸、感染、导管断裂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气囊漂浮电极床旁心脏临时起搏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方便快捷,既可用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同时也能预防性起搏保护外科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囊漂浮电极 心脏临时起搏 危重症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急床旁使用球囊漂浮电极导管心脏临时起搏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林文华 王晓冬 +3 位作者 刘菁晶 张峰 敬锐 任自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9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紧急情况下床旁使用漂浮电极导管行心脏临时起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46例因心律失常紧急采用漂浮电极导管行临时起搏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入路、手术时间、电极导管放置部位,判定该方法的成功率和安全性。结果经... 目的探讨紧急情况下床旁使用漂浮电极导管行心脏临时起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46例因心律失常紧急采用漂浮电极导管行临时起搏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入路、手术时间、电极导管放置部位,判定该方法的成功率和安全性。结果经床旁使用漂浮电极导管行心脏临时起搏即刻成功率达100%;从静脉穿刺至心室起搏使用时间为(5.2±2.0)min,从电极置入至心室起搏使用时间为(1.7±0.9)min;起搏、感知功能异常发生率右室心尖部(2.9%)小于右室流出道(33.3%)(P=0.018);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紧急情况下床旁使用漂浮电极导管行心脏临时起搏方便、高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漂浮电极导管 心脏临时起搏 床旁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漂浮电极与普通电极经股静脉行临时心脏起搏的临床效果对比 被引量:1
10
作者 邵江 牟华明 +4 位作者 李俊 石伟 吴中杰 汪建兵 牟桂琴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11期1620-1622,共3页
目的比较采用漂浮电极与普通电极经股静脉行临时心脏起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5例具有临时心脏起搏适应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漂浮电极组64例与普通电极组61例,采用相应的电极经股静脉行临时心脏起搏,比较两组置入电极的过程用时、手术用时... 目的比较采用漂浮电极与普通电极经股静脉行临时心脏起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5例具有临时心脏起搏适应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漂浮电极组64例与普通电极组61例,采用相应的电极经股静脉行临时心脏起搏,比较两组置入电极的过程用时、手术用时、起搏参数、电极长度及留置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用时、留置时间、起搏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漂浮电极组过程用时、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普通电极组(P<0.05)。结论与普通电极相比,采用漂浮电极经股静脉行临时心脏起搏在抢救的及时性上有优势,同时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可以在基层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时心脏起搏 漂浮电极 普通电极 股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漂浮电极导管与普通电极导管心脏临时起搏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金奇志 俎德玲 +4 位作者 屠晓鸣 程科云 高珍艳 郑家胜 杨庆业 《当代医学》 2008年第8期86-87,共2页
目的比较床旁紧急置入漂浮电极导管和经×线透视下置入普通电极导管进行心脏临时起搏的优缺点。方法102例严重心动过缓的患者,48例行床旁紧急置入漂浮电极导管进行心脏临时起搏,54例经x线透视下置入普通电极导管进行心脏临时起搏... 目的比较床旁紧急置入漂浮电极导管和经×线透视下置入普通电极导管进行心脏临时起搏的优缺点。方法102例严重心动过缓的患者,48例行床旁紧急置入漂浮电极导管进行心脏临时起搏,54例经x线透视下置入普通电极导管进行心脏临时起搏,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手术耗时、起搏参数及并发症。结果漂浮电极导管组与普通电极导管组手术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97.9%vs100.0%),但漂浮电极导管组实际耗时显著短于普通电极导管组,两组起搏阈值与感知灵敏度无显著差异,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床旁紧急置入漂浮电极导管进行心脏临时起搏在抢救的及时性上有其优越性,可作为院前一项急救措施,应该在基层医院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电极导管 心脏临时起搏 基层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与非老年患者床旁气囊漂浮电极临时起搏术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艳飞 赵文萍 +3 位作者 曹雪滨 贾新未 张兰芳 刘占立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72-474,共3页
Schnitzler等〔1〕首先报道了在床旁使用气囊漂浮电极导管进行心脏临时起搏的病例。因其操作技术简单实用并且无需X线透视等优点而越来越多的在临床上应用。随着床旁气囊漂浮电极置入进行临时起搏病例的增多,其并发症为临床医师不可忽... Schnitzler等〔1〕首先报道了在床旁使用气囊漂浮电极导管进行心脏临时起搏的病例。因其操作技术简单实用并且无需X线透视等优点而越来越多的在临床上应用。随着床旁气囊漂浮电极置入进行临时起搏病例的增多,其并发症为临床医师不可忽视的问题。其中老年患者占有更大比重,窦房结及房室结退行性变、纤维化、淀粉样变性、脂肪浸润可能是造成老年无胸痛患者缓慢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气囊漂浮电极 临时起搏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电极与球囊漂浮电极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志贤 朱宗成 +3 位作者 盛晓东 周建龙 范韬 金骁琦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484-485,共2页
目的:探讨普通电极与球囊漂浮电极在临时起搏应用中的临床差异。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因缓慢性心律失常行临时起搏治疗的患者,共312例。其中,男160例,女152例,年龄24~93岁,平均(62&#177;8.5)岁。根据植入... 目的:探讨普通电极与球囊漂浮电极在临时起搏应用中的临床差异。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因缓慢性心律失常行临时起搏治疗的患者,共312例。其中,男160例,女152例,年龄24~93岁,平均(62&#177;8.5)岁。根据植入临时电极不同,分成两组,普通电极组和漂浮电极组。对比两组电极操作时间、以及所测试的起搏参数(阈值、感知)、电极起搏位置和电极移位发生率。结果球囊漂浮电极组与普通电极组比较,起搏参数包括阈值、感知以及电极移位发生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然而电极操作时间和电极到位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漂浮电极与普通电极比较,具有相同的起搏的阈值、感知和电极移位发生率,以及相近的电极操作时间。为临床安全有效的临时起搏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漂浮电极 普通电极 床旁临时起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旁球囊漂浮电极导管心脏临时起搏在交感电风暴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畏 林风辉 +2 位作者 陈德伟 陈瑜 于荣国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 探讨床旁球囊漂浮电极导管心脏临时起搏治疗在交感电风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重症医学科病房交感电风暴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和临时起搏组(B组)各20例,A组采用常规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B组在抗心... 目的 探讨床旁球囊漂浮电极导管心脏临时起搏治疗在交感电风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重症医学科病房交感电风暴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和临时起搏组(B组)各20例,A组采用常规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B组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床旁置入球囊漂浮电极导管进行心脏临时起搏治疗。结果 A组有15例心律失常得到有效控制,有效率为75%,平均控制时间为(72.2±12.4)h,B组有17例心律失常得到有效控制,有效率为85%,有效率略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控制时间为(42.5±11.4)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组20例患者均成功置入电极导管进行心脏起搏,平均置入时间为(15.5±5.6)min,临时起搏留置时间2~7d。结论 床旁球囊漂浮电极导管心脏临时起搏辅助治疗交感电风暴患者快速有效,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漂浮电极导管 临时心脏起搏 交感电风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漂浮电极导管在床边心脏临时起搏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娟 刘文卫 +3 位作者 汤永谦 刘海 张民 马可忠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4期495-496,共2页
临时心脏起搏术是抢救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主要方法,以往多选择经股静脉途径,在X线透视引导下,将临时起搏电极导管送至右心室心尖部完成心脏起搏。但是大多数需要临时起搏的患者病情危重,不适宜搬运至有放射设备的手术间。球囊漂... 临时心脏起搏术是抢救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主要方法,以往多选择经股静脉途径,在X线透视引导下,将临时起搏电极导管送至右心室心尖部完成心脏起搏。但是大多数需要临时起搏的患者病情危重,不适宜搬运至有放射设备的手术间。球囊漂浮电极导管借助右心系统血流的动力将电极导管送至右心室合适的起搏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漂浮电极导管 心脏临时起搏术 临时心脏起搏术 右心室心尖部 缓慢性心律失常 应用 经股静脉途径 起搏电极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表心电图引导下球囊漂浮电极与普通电极心脏临时起搏治疗心动过缓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晶晶 周伟 +1 位作者 彭杰 张长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3期498-500,共3页
目的:比较体表心电图引导下球囊漂浮电极与普通电极心脏临时起搏治疗心动过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严重心动过缓病人7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心脏临时起搏电极类型不同分为球囊漂浮电极组(41例)... 目的:比较体表心电图引导下球囊漂浮电极与普通电极心脏临时起搏治疗心动过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严重心动过缓病人7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心脏临时起搏电极类型不同分为球囊漂浮电极组(41例)和普通电极组(38例),球囊漂浮电极组置入球囊漂浮电极进行心脏临时起搏,普通电极组置入普通电极导管进行心脏临时起搏,比较两组起搏成功时间、起搏成功率及留管时间;电极右室心尖部到位率、电极右室流出道到位率及导管脱位率;起搏阈值、起搏感知灵敏度;观察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普通电极组比较,球囊漂浮电极组起搏成功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起搏成功率、留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普通电极组比较,球囊漂浮电极组导管脱位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起搏阈值、起搏感知灵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漂浮电极组并发症发生率较普通电极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漂浮电极可缩短起搏成功时间且成功率、阈值、感知灵敏度及到位率与普通电极相似,高危病人可采用床旁心电图引导下球囊漂浮电极心脏临时起搏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缓 球囊漂浮电极 普通电极 心脏临时起搏 体表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漂浮电极床旁临时心脏起搏337例临床体会 被引量:1
17
作者 俞晓军 袁国裕 +1 位作者 沈凯 李海峰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5年第6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球囊漂浮电极 床旁设备 临时心脏起搏技术 起搏材料 起搏部位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漂浮电极床旁临时心脏起搏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曲涛 李镝 《中国医药》 2007年第8期452-453,共2页
目的探讨球囊漂浮电极床旁心脏临时起搏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对216例因多种心律失常需要临时心脏起搏的患者应用球囊漂浮电极导管进行心脏临时起搏,通过分析起搏心电图图形特点和术中并发症。判断该起搏方法的可行性。结果216例患者穿刺... 目的探讨球囊漂浮电极床旁心脏临时起搏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对216例因多种心律失常需要临时心脏起搏的患者应用球囊漂浮电极导管进行心脏临时起搏,通过分析起搏心电图图形特点和术中并发症。判断该起搏方法的可行性。结果216例患者穿刺及送管均获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3例起搏后死于原发病,9例起搏后自身心律未恢复安置永久起搏器,2例心房颤动合并PR长间期患者起搏后安置永久起搏器,38例行预防起搏。结论在体表心电图的指导下应用球囊漂浮电极导管进行心脏临时起搏是一项安全有效、可行的起搏方法,操作简便、快捷、成功率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球囊漂浮电极导管 心脏临时起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囊漂浮电极在床旁临时心脏起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谢东阳 张志伟 +3 位作者 蔡志诚 肖向军 钟一鸣 谢东明 《江西医药》 CAS 2012年第4期286-288,375,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气囊漂浮电极在床旁心脏临时起搏的可行性、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将急需床边心脏临时起搏的急诊或住院患者随机分成普通电极组及气囊漂浮电极组。前瞻性对照研究,比较两组的电极放置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电极脱位... 目的探讨应用气囊漂浮电极在床旁心脏临时起搏的可行性、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将急需床边心脏临时起搏的急诊或住院患者随机分成普通电极组及气囊漂浮电极组。前瞻性对照研究,比较两组的电极放置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电极脱位率。结果与普通电极组相比,气囊漂浮电极放置时间短、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电极脱位率低。结论用气囊漂浮电极行床旁心脏临时起搏的可行、快速、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囊漂浮电极 床旁心脏临时起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旁球囊漂浮电极植入心脏临时起搏器对高敏肌钙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安芳 唐成玥 金鑫 《四川医学》 CAS 2016年第8期940-941,共2页
目的比较经球囊漂浮电极和普通电极植入心脏临时起搏器对心肌细胞损伤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54例需行临时起搏器植入术患者,随机分为漂浮电极组(27例)和普通电极组(27例),分别于术前半小时、术后24h,术后72h抽血检测高敏肌钙蛋白(CTNT)... 目的比较经球囊漂浮电极和普通电极植入心脏临时起搏器对心肌细胞损伤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54例需行临时起搏器植入术患者,随机分为漂浮电极组(27例)和普通电极组(27例),分别于术前半小时、术后24h,术后72h抽血检测高敏肌钙蛋白(CTNT)、肌红蛋白(MYOG)、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4h及72h高敏肌钙蛋白(CTNT)与术前比较均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4h及72h肌红蛋白(MYOG)、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球囊漂浮电极植入心脏临时起搏器较普通电极对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漂浮电极 心脏临时起搏 高敏肌钙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